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國際金融sdr是

國際金融sdr是

發布時間:2020-12-20 11:57:40

1. 什麼是SDR貨幣

SDR貨幣是指特別提款權( Drawing Right,SDR),亦稱「紙黃金」(Paper Gold),最早發行於1969年,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會員國認繳的份額分配的,可用於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務、彌補會員國政府之間國際收支逆差的一種賬面資產。

其價值目前由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組成的一籃子儲備貨幣決定。會員國在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用它向基金組織指定的其他會員國換取外匯,以償付國際收支逆差或償還基金組織的貸款,還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充當國際儲備。

因為它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有的普通提款權以外的一種補充,所以稱為特別提款權。

最初發行時每一單位等於0.888克黃金,與當時的美元等值。發行特別提款權旨在補充黃金及可自由兌換貨幣以保持外匯市場的穩定。

2015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宣布人民幣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別提款權)。

2016年10月1日,特別提款權的價值是由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英鎊這五種貨幣所構成的一籃子貨幣的當期匯率確定,所佔權重分別為41.73%、30.93%、10.92%、8.33%和8.09%。

(1)國際金融sdr是擴展閱讀

主要用途

根據《基金協定》和基金組織決議的規定,特別提款權目前可用於以下用途:

1、根據《基金協定》第19條第3款的規定,參加國基於國際收支平衡或儲備地位的需要,可申請基金組織在特別提款權賬戶下安排向其他參加國兌換為可自由使用的外匯;

基金組織在收到申請後,可協調指定某些參加國(國際收支情勢好、國際儲備地位強)為承兌特別提款權的對象,並在規定期限內與申請國兌匯;

申請國的此種兌匯沒有比例限制,可將其持有的全部特別提款權兌為可自由使用的外匯。

2、根據《基金協定》第19條第2款(b)的規定,某一參加國也可通過與其他參加國達成協議的方式,以特別提款權兌換為等值的其他通貨(包括不可自由使用的外匯),而不必徵得基金的批准,也不必遵循基金的相關規定與原則(包括有關兌匯」需要」的限制);

但此類交易以不違反《基金協定》第22條規定的原則為准(改變國際儲備結構)。

3、依《基金協定》第17條第2款的規定,參加國可以申請將其在特別提款權賬戶下持有的特別提款權轉入一般資源賬戶,以補足該參加國在一般資源賬戶下儲備部分不足其配額25%所形成的債務,或者用於償還其所欠基金的其他債務(如依《基金協定》第5條第6款所欠債務);

基金特別提款權部收到該申請國的申請後,實際上須將該特別提款權向其他參加國兌換為所需的通貨,並轉入該申請國的一般咨源賬戶,故此過程中,基金須徵得相關兌匯國的同意。

4、依基金組織目前的決議,特別提款權按照可調整的比例,集合表示著五種可自由使用貨幣的幣值(稱為」特別提款權籃」),其幣值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可以作為貨幣定值單位。

5、根據《基金協定》第30條的規定,只要經基金組織批准,特別提款權還可以用於基金成員國與非成員國之間的其他相關金融業務。

從基金組織已有的決議和目前的實踐來看,特別提款權已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之間被用於遠期貿易付款、特定的貸款、國際金融結算、國際金融業務保證金、基金利息與紅利支付、贈款等等。

最後,特別提款權作為一種較為穩定的國際儲備資產,又是一種貨幣定值單位,基金組織依《基金協定》第15條第2款的授權,可在任何時候改變特別提款權(SDR)的計價方法與原則。

特別提款權在創立時曾與黃金直接掛鉤 (ISDR價值為0.888671克黃金),《基金協定》第二次修訂後,曾與十六國貨幣掛鉤;

根據1980年基金執行理事會通過的第6631號決議和第 6708號決議,特別提款權自1986年1月1日起將以國際出口貿易和服務貿易額最高的五個基金成員國的貨幣組成特別提款權貨幣籃,以後每五年調整一次,該五國貨幣被定為可自由使用的貨幣。

按照1986年1月1日生效的特別提款權貨幣籃,特別提款權集合表示著美元、馬克、法郎、日元、英鎊五國貨幣的價值,即特別提款權籃。

2. 金融學中的 sdr是什麼意思我想知道官方解釋,課本解釋

2009年4月,中國央行開始推動跨境貿易的人民幣結算試點,人民幣國際化的大幕就此拉開。過去六年多時間以來,人民幣國際化在以下三個維度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一是跨境貿易與投資的人民幣結算。截至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將近四分之一已經用人民幣來結算。人民幣在全球結算貨幣中的排名穩居第4至5位。二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截至2015年11月底,離岸人民幣存款存量已經接近兩萬億元,其中香港的人民幣存款達到1萬億元。三是中國央行與其他央行簽署的雙邊本幣互換。截至2015年11月底,中國央行已經與近30個央行簽署了總額約3萬億元的雙邊本幣互換。2015年11月30日,IMF宣布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這無疑是國際社會對人民幣國際地位的一種承認,是人民幣國際化六年多時間以來取得的重要成就。
然而,自2014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的速度似乎顯著放緩,這突出表現在離岸市場上人民幣存款停止增長甚至有所下降、人民幣金融產品發行規模有所下降之上。若干證據表明,人民幣國際化似乎已經進入了一個「平台期」。當前乃至未來幾年,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面臨著哪些主要挑戰?中國政府又應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呢?本文試圖回答這兩個問題。
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主要儲備貨幣(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人民幣、瑞士法郎等)之間,存在著一個持續的重復博弈過程。換言之,一種貨幣國際地位的上升,通常伴隨著另一種貨幣國際地位的下降。事實上,2009年至2013年人民幣國際化的突飛猛進,與美元國際地位的相對下降密切相關。而2014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進入平台期,恰好也與美元國際地位進入新一輪上升周期密切相關。
因此,人民幣國際化面臨的挑戰之一,是美國經濟持續復甦造成的美元國際地位上升。盡管本輪全球金融危機起源於美國,但由於美國政府在危機後及時實施了大規模財政貨幣救市政策,再加上美元與美國金融市場的獨特地位,造成美國經濟的復甦早於且優於其他發達經濟體。在2014年,美聯儲陸續退出了量化寬松政策。在2015年12月14日,美聯儲宣布首次加息。而在未來幾年時間內,美聯儲可能以每年3至4次的節奏不斷加息。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以及步入加息周期的行為,已經並將繼續造成美元對全球其他貨幣強勁升值。換言之,美國利率的上升以及美元匯率的升值,將會提高美國金融市場與美元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這會造成美元的國際地位在未來幾年相對上升,而這無疑會對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其他國際貨幣產生負面沖擊。
人民幣國際化面臨的挑戰之二,是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行及其導致的人民幣降息與人民幣貶值壓力。過去幾年間,隨著傳統增長動力的衰減以及經濟結構的轉型,中國經濟增速已經由9-10%降至目前的6-7%。人口老齡化壓力、資本投資效率的下滑以及全要素生產率增速的下降意味著中國經濟潛在增速的下滑。為了應對宏觀經濟下行。自2014年11月以來,中國央行已經6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4次下調法定存款准備金率,並通過逆回購、MLF、PSL等工具向經濟體內注入流動性。人民幣利率的下調一方面降低了對全球資金的相對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使得人民幣匯率面臨下行壓力。盡管當前中國仍存在經常賬戶順差,但非儲備性質的資本與金融賬戶逆差已經顯著超過了經常賬戶順差,這導致在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面臨持續貶值壓力。自2015年8月11日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中間價已經由1比6.1左右貶值至1比6.45左右。在美元加息與升值的背景下,人民幣降息與貶值無疑會降低後者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而這自然會導致人民幣國際化的速度放緩。此外,當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存在一定高估,但中國央行出於多方面考慮,不願意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次性大幅貶值,這就導致市場上出現了持續的人民幣貶值預期。在人民幣貶值預期得以轉變之前,外國投資者持有人民幣資產的動力就會趨弱。
人民幣國際化面臨的挑戰之三,是中國金融體系的潛在風險正在上升,這增加了外國投資者投資中國金融產品所面臨的不確定性。當前中國金融體系的主要風險主要表現為:一是企業部門負債太高,如果不能妥善應對,未來可能陷入債務—通縮螺旋。根據不同的估算,中國企業債務佔GDP的比重約在130%-170%左右,這在全球大國中是最高的。在未來內外需持續低迷、產能過剩凸顯的背景下,企業部門去杠桿是必然的趨勢,而這無疑將會造成銀行體系的壞賬顯著增加。目前企業高債務與PPI持續通縮相互交織,企業去杠桿會加劇通縮,而通縮反過來會增加企業實際融資成本,從而進一步推高企業負債。如果不能通過貨幣政策等工具的調整來妥善應對,未來中國經濟可能陷入企業債務與通貨緊縮相互交織相互加強的循環;二是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盡管目前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有所反彈,但二、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下行壓力依然巨大,關鍵在於商品房庫存太多,而消化庫存非常困難。如果不能通過一些創新方式(例如地方政府收購商品房,將其轉為保障性住房等)來消化庫存,那麼未來幾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可能繼續下行,這不僅會加劇金融體系面臨的風險,而且會加劇地方政府預算壓力;三是地方政府債務高居不下,未來解決前景仍面臨不確定性。盡管目前通過43號文的地方債置換來處理地方政府債務取得了一定進展。而當前的地方債置換方案事實上損害了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端質量(地方政府發行低收益率的地方債,攤派給商業銀行購買,而非對非銀行之外的主體發行),如果大規模推廣的話,商業銀行的壓力將會雪上加霜。綜上所述,在上述三大潛在風險得以妥善處理之前,外國投資者可能對投資於中國金融產品抱以謹慎態度。
綜上所述,在全球貨幣重復博弈的背景下,最終決定一國貨幣國際地位的,仍然是該國經濟與金融的基本面。從這一意義上而言,貨幣國際化最終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政府人為推動的作用終究有限。因此,人民幣國際化要在加入SDR之後更上一層樓,超越日元與英鎊成長為全球第三大國際貨幣,就必須高度重視與正面回應上述挑戰。
首先,中國政府應該克服既得利益集團阻力,大力推動供給側改革,提振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速,從根本上增強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中長期信心。對當前的中國經濟而言,傳統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的效力已經比較有限,關鍵是看能否盡快推動包括國企改革、土地改革、服務業開放、要素市場改革等在內的供給側改革(也即所謂的結構性改革),唯有這些改革才能激發微觀主體的活力與創新,提振全要素生產率與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供給側改革的前景既是中國經濟能否成功翻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也是人民幣國際化能否更上層樓的關鍵。
其次,中國政府應該通過多種手段來應對當前中國金融體系面臨的潛在風險,避免系統性金融危機的爆發。對企業部門債務而言,一方面應該通過進一步的降准降息來緩解實際融資成本的上行,另一方面也需要考慮通過債務重組來提高債務的可持續性。對房地產市場而言,中國政府應該通過一些創新方式來消化二三四線城市的商品房庫存,例如政府以合理價格從房地產開發商手中收購商品房,再將其轉化為保障性住房,又如大力推進公積金房貸證券化時點等。對地方政府債務而言,一方面應該通過財稅體制改革(財權與事權更加平衡)來給地方政府開源,另一方面應該引入市場化的債務重組方式。由於未來幾年商業銀行體系的壞賬大規模上升是大概率事件,中國政府應該未雨綢繆,引入多方協調處置銀行壞賬的方式,避免最終政府全額買單。
再次,中國政府應該繼續推動人民幣利率、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及更加審慎地開放資本賬戶。對利率改革而言,目前的重點在於盡快確定新的基準利率、建立利率走廊,以及通過加快債券市場發展來構建更加完善的收益率曲線。對匯率改革而言,目前的重點在於如何更加及時與有效地釋放當前的貶值壓力,同時又避免匯率超調。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下,過快開放資本賬戶的風險巨大,中國政府應該充分吸收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經驗教訓,繼續漸進、審慎、可控地開放資本賬戶,必要時應該加強對短期資本流動的監測與管理。

3. SDR是什麼金融資產

網路搜索一下,很詳細的。

4. 特別提款權(SDR)是什麼

特別提款權,亦稱"紙黃金",最早發行於1969年,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回會員國認繳的份額分答配的,可用於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務、彌補會員國政府之間國際收支逆差的一種賬面資產。
其價值目前由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組成的一籃子儲備貨幣決定。 會員國在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用其向基金組織指定的其他會員國換取外匯,以償付國際收支逆差或償還基金組織的貸款,還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充當國際儲備。因為其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有的普通提款權以外的一種補充,所以稱為特別提款權。
特別提款權的主要特點:
1、特別提款權是參加國(指參加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部的成員國)在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賬戶下享有的對其自有儲備資產的提款權,其不同於成員國對基金組織一般資源賬戶下享有的借貸性提款權。
2、特別提款權是由基金組織根據國際清償能力的需要而發行,並由基金成員國集體監督管理的一種國際儲備資產。
3、特別提款權本質上是由基金組織為彌補國際儲備手段不足而創制的補充性國際儲備工具,其基本作用在於充當成員國及基金之間的國際支付工具和貨幣定值單位,同時也可在成員國之間兌換為可自由使用的外匯。

5. 從專業課程國際金融學的角度分析:人民幣加入SDR

人民幣來加入SDR的意義和自影響:

  1.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里程碑事件

  2. 中國金融話語權增強的表現

  3. 中國在國際金融機構中地位上升

人民幣加入SDR影響:

  1. 今後以人民幣進行國際結算的量會明顯增加

  2.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會被國際金融市場推動

  3. 外匯市場的人民幣升值預期會增加

閱讀全文

與國際金融sdr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
860日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373
房奴如何理財 瀏覽:803
南昌住房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427
國盛華興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22
工行貴金屬掛單四種 瀏覽:918
主力資金進出散戶資金進出指標公式 瀏覽:880
報雷理財 瀏覽:898
廣信股份股票 瀏覽:472
小額貸款怎麼收賬 瀏覽:798
基金交銀藍籌凈值519697 瀏覽: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