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經濟全球化的具體例子
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貿易全球化、投資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國公司生產經營全球化。
1、貿易全球化的表現:第一,國際貿易增長率高於世界生產總值增長率;第二,國際貿易規模龐大,世界貿易依賴度高。
2、投資全球化:國際直接投資全球化表現在:國際直接投資增長率高於國際貿易增長率和世界生產總值的增長率。
3、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水平的相互依賴關系,即國際資本流動的規模和狀況;二是垂直的相互依賴關系,即利率和匯率的國際聯動和影響。
4、跨國公司生產經營全球化的表現:表現在當今約90%的國家都有跨國公司的子公司或分支機構,其足跡已幾乎遍及全球。
(1)國際金融例子擴展閱讀: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產物,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要求,促進了各國經濟的較快發展,但同時,也使世界經濟的發展蘊藏著巨大的風險。
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經濟全球化給各國經濟發展既帶來了機遇,又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尤其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如果把握不好,挑戰將大於機遇,經濟全球化金融危機的爆發就充分暴了現行國際經濟秩序的不適應性與不合理性。
經濟全球化由於各經濟體的相互依存度越來也高,經濟滋出效應加大,經濟聯系更為緊密,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強調各國之間經濟政策協調,己成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共同面臨的課題。
❷ 國際金融中的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是如何標價的。請舉例說明
直接標價法是以一來定單位的外國源貨幣為標准,摺合若干單位的本國貨幣。相當於購買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需要付出多少本國貨幣。在直接標價法下本幣升值,匯率下降;本幣貶值,匯率上升。具體如1美元兌換6.56元人民幣,在直接標價法下表示的意思為1美元為標准,可以兌換6.56元人民幣。
間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摺合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相當於將本國貨幣作為基準,外國貨幣的數額則隨本國貨幣或外國貨幣值的變化而改變。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具體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2)國際金融例子擴展閱讀:
直接標價法的特點:
1、本國貨幣越值錢,單位外幣所能換到的本國貨幣就越少,匯率值就越小;
2、直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的升降和本國貨幣的價值變化成反比例關系;
3、直接標價與間接標價兩者是互為倒數關系。
間接標價法的特點:
1、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
2、外幣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
❸ 國際金融學的案例分析題急急急!
如題:1,政策的放量寬松,發達經濟體過剩。
2,香港市場大幅走高。貨幣兌的匯率上限的連續沖擊。
3.當境外有大量資金連續進入一個地區,會連續刺激當地的經濟體系,引發當地商品供不應求,市場的活躍帶動周邊國家以及商業投資者的大批入駐,產生強有力的資金鏈接。進而帶動市場的積極活躍性。
4,實時關注境外資金來歷以及時間周期,以防止,短時間內市場經濟貨幣沖擊造成本地貨幣的貶值以及貨物產品流失。再者,針對外來經濟體系的入駐,制定一定的相關條例,以防止。市場的惡性發展。最後,根據入駐的經濟體系,制定出相應的回復措施,以帶動經濟體系入駐的同時,也同時帶動本地經濟發展,並且防止投機分子以混亂市場為目的的現象產生。
❹ 可不可以給出國際金融中關於實際利率平價的一個例子
投資者將資金調往高利國獲取利差的同時,賣出遠期高利率國貨幣,買進遠期低利內率國貨幣。結果造成容遠期外匯市場上高利率貨幣貼水,而低利率貨幣遠期升水。隨著這種套利活動的不斷進行,遠期價差就會不斷擴大,直到兩種資產提供的收益率完全相同,這時遠期匯差正好等於兩國利差,利率平價成立。
思路是假設資本市場上存在套利者,結果使兩種投資策略的最終收益相等。一種是在國內投資,一種是在國外投資。國內投資比較好理解,假設國外利率高與國內利率,在國外投資要分三步,1把本幣換成外幣,2在國外投資,3到期後換回本幣(也就是遠期要賣出外幣,即利率高的國家的貨幣,買進本幣),這種套利活動會使遠期外幣的供給增加,本幣的需求增加,進而外幣貼水,本幣升水。套利活動的存在,使兩種投資方式的最終收益相等。so......至於例子,你可以假設1RMB在中國和美國投資,假設一個名義匯率即兩國的利率,用這思路計算一下,這符號寫起來太麻煩。或者你可以看看姜波克第三版的國際金融學匯率決定理論部分的內容。
❺ 分析一個行業或外貿企業是如何運用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結合的例子
分析一個行業或外貿企業是如何運用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結合的例子
外貿的問題,就應該上全國最專業的外貿論壇---深圳外貿論壇szfob
畢竟深圳外貿論壇szfob 是全國最專業的外貿交流平台
裡面匯集了大量的外貿高手和外貿方面的朋友,包括物流,報關,報檢,拖車行,各個外貿的行業裡面的朋友都匯集在這個交流平台上面
裡面很多實實在在的外貿知識和外貿經驗,外貿采購商名錄,采購信息,都是非常值得學習和閱讀。
1.在深圳外貿論壇szfob上面可以結交很多外貿方面的朋友;同行朋友,貨代朋友;報關行的朋友,相互交流可以學習到更多。
2. 可以學習到很多外貿方面的知識,外貿流程,外貿經驗,如何找客戶?外貿平台的介紹和使用,以及特點;
裡面而且有大量的外貿招聘信息,可以為找外貿工作的朋友提供方便;
3. 和大家一起交換很多外貿方面的信息,采購商信息&詢盤信息等等,彼此共享
4. 可以了解各國禮儀,各國的國家地理等等
5. 地球人都知道,做外貿的,每天都上深圳外貿論壇szfob
深圳外貿論壇szfob發布---2009年廣交會采購信息/國外貿易詢盤數據/買家庫數據
2009年廣交會采購信息
本數據包包括以下文件和信息
2009年到香港采購的國外客人名錄(香港貿發局提供)
2009年國際促銷協會(PPAI)成員名單 PPAI Members Directory
2009全球買家名錄(與貿發同步)
國外貿易詢盤數據《1》
國外貿易詢盤數據《2》
國外貿易詢盤數據《3》
國外貿易詢盤數據《4》
國外貿易詢盤數據《5》
國外貿易詢盤數據《6》
2009-12月詢盤更新
2010-01月詢盤更新
2008年春季103屆廣交會買家庫數據
2008年秋季104屆廣交會買家庫數據
2009年春季105屆廣交會買家資料庫
2009年秋季106屆廣交會買家現場詢盤資料庫
更多活動詳情,請進入深圳外貿論壇szfob
怎麼樣進入深圳外貿論壇szfob呢?其實只需要記得szfob 就好了,也就可以很容易找到深圳外貿論壇szfob
搜索一下:szfob 或者是 深圳外貿論壇szfob 就可以進入了
請認准szfob ,畢竟只有深圳外貿論壇szfob才是全國最專業的外貿論壇
❻ 《國際金融》案例五:套利交易
存在套利可能,買入英鎊對美元,三個月後獲得的利息為(本金:版USD除以匯率:1.5828再乘以12%),權然後三個月掉期利率貼水為100點,就是1.6128,你拿英鎊3個月獲得的利息去減去美元同期利息再和1.6128以上的匯率損失相比就得出答案了。
❼ 這道國際金融實務案例分析題怎麼做,需要詳細過程
期權是對遠期金融合約執行的權力,你提到的是歐式期權,這是只有在到期日當天才能行使的權力。如果你有興趣學習的話可以看一下另外兩種主要的期權:美式期權和百慕大期權。
1)在9月23日的時候,如果瑞士法郎市場匯率:USD1=CHF1.42 意味著美國進口商支付給瑞士出口商100萬CHF需要支付1,000,000.00/1.42=704,225.35USD
差不多70萬4千多美元就可以支付100萬瑞士法郎
2)在9月23日的時候,如果瑞士法郎市場匯率:USD1=CHF1.35 意味著美國進口商支付給瑞士出口商100萬CHF需要支付1,000,000.00/1.42=740,740.74USD
差不多74萬7千多美元就可以支付100萬瑞士法郎
3)在9月23日,如果選擇手中執行該外匯期權,就可以以合同匯率:USD1=CHF1.4 意味著美國進口商支付給瑞士出口商100萬CHF需要支付1,000,000.00/1.4=714,285.71USD
差不多71萬4千多美元就可以支付100萬瑞士法郎,再加上期權費用USD18,000.00實際費用為732,285.71
差不多73萬2千多美元
因此,在第(1)種情況下,選擇執行外匯期權是虧的;而在第(2)種情況下選擇執行外匯期權可以節省約1萬5千美元(74萬7千減去73萬2千)
成本為 美元
1)704,225.35+18,000.00= 722,225.35
2)714,285.71+18,000.00= 732,285.71
❽ 國際金融案例分析題
外匯管制可以追溯到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當時馬國政府為了防止國外貨內幣炒家阻擊馬幣容而進一步限制馬幣在馬國以外的流通性。
1997亞洲金融風暴時開始管制外匯。2005年開始放鬆管制。
一、外匯管制主要有三種方式:
1、數量性外匯管制2、成本性外匯管制3、混合性外匯管制
二、定義:
外匯管制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
三、利弊:
實施外匯管制的有利方面在於,政府能通過一定的管制措施來實現該國國際收支平衡、匯率穩定、獎出限入和穩定國內物價等政策目標。其弊端在於,市場機制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由於人為地規定匯率或設置其他障礙,不僅造成國內價格扭曲和資源配置的低效率,而且妨礙國際經濟的正常往來。一般情況是,發展中國家為振興民族經濟,多主張採取外匯管制,而發達國家則更趨向於完全取消外匯管制。
網上摘抄的,你看著寫
❾ 國際金融案例的編輯推薦
本書所涉案例研究提供了一個在全球化背景下進行金融決策的獨特視版角,為了解國際金融市場權——包括匯率市場及國際資產配置——奠定了基石,並思考了金融及投資決策如何適應國際環境。案例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重要的企業金融決策——從外匯套利戰略。跨國企業分支機構的融資、跨國界評估到如何度量及管理新興市場的運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