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下列關於金融保險業營業稅征稅范圍的表述,正確的有()。
保險,是指通過契約形式集中起來的資金,用以補償被保險人的經濟利益的業務。其征版稅范圍包括各種保險權業務。但對保險企業取得的追償款不徵收營業稅。所謂追償款是指發生保險事故後,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向被保險人支付賠款,並從被保險人處取得對保險標的價款進行追償的權利而追回的價款。
答案是D
Ⅱ 金融租賃與融資租賃公司有什麼區別
金融租賃公司是金融機構、放款單位,融資租賃是非金融機構,借款單位。
1、經營范圍不同:經銀監會批准,金融租賃公司可以經營下列部分或全部本外幣業務:融資租賃業務;轉讓和受讓融資租賃資產;固定收益類證券投資業務;接受承租人的租賃保證金;吸收非銀行股東3個月(含)以上定期存款;同業拆借;向金融機構借款;境外借款;租賃物變賣及處理業務;經濟咨詢。
融資租賃公司的經營定位應定位:服務於金融、貿易、產業的資產管理機構。是服務貿易中更多技術服務含量的服務。雖然也涉及資金,主線是為出資人服務,而不是把自有資金全部占壓、套牢在項目中的風險投資業務。
2、監管部門不同:金融租賃公司由銀監會審批和監管,並規定只有他們審批設立的租賃公司才可冠以「金融」二字。
租賃公司從金融市場拆借(短期)資金不涉及信貸規模問題,而但涉及公眾存款的資金或信用,因此租賃交易額(為了防止短期資金長用帶來的系統風險)要納入信貸規模嚴格管理。從而把租賃公司作為放款部門監管。
3、財稅政策不同:金融租賃公司屬金融機構,可以享受財政部關於印發《金融企業呆賬准備提取管理辦法》的通知的政策待遇。
而融資租賃公司因為不是金融機構,不能享有上述待遇,「所有問題都自己扛」。要想獲得此待遇,還需單獨去稅務部門求批准。
4、性質不同:金融租賃公司是金融機構,融資租賃公司是非金融機構。前者是放款單位,後者則是借款單位。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雖然融資租賃公司總想往金融方面靠,但是被國家下發的相關條例給限制住了,目的是為了嚴防租賃公司從事影子銀行業務。
5、監督管理方式不同:金融租賃公司監管部門按照放款人監管。租賃公司在監管部門批準的信貸規模範圍內開展業務活動。租賃資產發生變化時,每日都要上報。監管部門對租賃公司的銀行賬戶有可靠的監控。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Ⅲ 金融業的征稅范圍有金融商品轉讓,但是不包括購入金融商品行為是什麼意思
這樣想,有收入才要交稅,轉讓金融商品時取得了收入,所以要交稅,而購入金融商品的環節是發生支出,是不交稅的。
Ⅳ 什麼是應稅勞務
應稅勞務,就是其收入依法應該納稅的勞務,個人或團體向其他個人或專機構提供勞務,其收入應該屬依法納稅,就是提供應稅勞務。而在家庭內部或其他依法不需要納稅的場合,個人或集體向他人提供的勞務就不是應稅勞務。
增值稅應稅勞務:加工、修理修配,交通運輸業和郵電通信業(小規模納稅人3%,一般納稅人17%、11%或6%)
營改增應稅勞務:建築業、金融保險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 轉讓無形資產 銷售不動產。(小規模納稅人3%、5%,一般納稅人17%、11%或6%)
(4)金融服務征稅范圍擴展閱讀:
在我們的經濟活動中,經濟交易除了有形的商品交易,還包括無形的服務交易,這應稅勞務,就是指服務交易的經濟行為。
所謂勞務是指以勞動形式為別人提供服務的活動。
所謂應稅勞務是指應該繳納有關稅收的勞務。所有應繳納有關稅收的以勞動形式為別人提供服務的活動。其所取得的收入為應稅勞務收入。
所以,應稅勞務的范圍很寬,不僅僅是服務。它包括應繳納增值稅的工業加工、修理修配等勞務,還包括應繳納營業稅的建築安裝、交通運輸、餐飲服務等等勞務。
Ⅳ 技術服務發票的稅率是多少
技術服務發票的稅率為6%
一般納稅人從事營改增項目:
稅率6% :
電信服務:增值電信服務
金融服務:貸款服務、直接收費金融服務、保險服務和金融商品轉上。
現代服務: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鑒證咨詢服務、廣播影視服務、商務輔助服務、其他現代服務
生活服務:文化體育服務、教育醫療服務、旅遊娛樂服務、餐飲住宿服務、居民日常服務、其他生活服務
銷售無形資產:轉讓技術、商標、著作權、商譽、自然資源和其他權益性無形資產使用權或所有權
(5)金融服務征稅范圍擴展閱讀:
比例稅率
即對同一征稅對象,不分數額大小,規定相同的征稅比例。中國的增值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企業所得稅等採用的是比例稅率。
比例稅率在適用中又可分為三種具體形式:單一比例稅率、差別比例稅率、幅度比例稅率。
單一比例稅率,是指對同一征稅對象的所有納稅人都適用同一比例稅率。
差別比例稅率,是指對同一征稅對象的不同納稅人適用不同的比例征稅。 具體又分為下面三種形式:
產品差別比例稅率:即對不同產品分別適用不同的比例稅率,同一產品採用同一比例稅率。如消費稅、關稅等;
行業差別比例稅率:即按不同行業分別適用不同的比例稅率,同一行業採用同一比例稅率。如營業稅等;
地區差別比例稅率:即區分不同的地區分別適用不同的比例稅率,同一地區採用同一比例稅率。如城市維護建設稅等。
幅度比例稅率,是指對同一征稅對象,稅法只規定最低稅率和最高稅率,各地區在該幅度內確定具體的使用稅率。
參考資料:網路——稅率
Ⅵ 企業所得稅是怎麼算的
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減免稅額-抵免稅額
(1)企業所得稅的基回本稅率為25%;
(2)符合規定的答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稅率;
(3)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
(4)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減按10%稅率。
減免稅額和抵免稅額,是指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和國務院的稅收優惠規定減征、免徵和抵免的應納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
1.直接法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准予扣除項目金額-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提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稅法規定不一致的,應當依照稅法規定計算。
2.間接法
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1)納稅調整增加額
①在計算會計利潤時已經扣除,但稅法規定不能扣除的項目金額;
②在計算會計利潤時已經扣除,但超過稅法規定扣除標准部分的金額;
③未計或者少計的應稅收益。
(2)納稅調整減少額
①允許加計扣除的費用;
②減稅或者免稅收益;
③彌補以前年度(5年內)未彌補的虧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