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互聯網金融的未來

互聯網金融的未來

發布時間:2020-12-11 05:45:25

互聯網金融未來會有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互聯網金融行業在國家的法律法規約束下,會變得越來越合法合規,一些不合法的小金融公回司會逐漸被取締淘答汰!新型的互聯網公司會如雨後春筍般茁壯成長起來,步入大眾的視野!總之,未來會是一個靠創新pk的金融新氣象!

㈡ AI時代,互聯網金融未來的方向是什麼

人工智慧可以做人類所能做的所有代替工作,金融AI面臨了很多人員的就業問題,你想想以後都是機器人代替人。

㈢ 怎麼看待在互聯網金融迅速發展下銀行未來的前景

商業銀行應結合自身特點,優勢與劣勢,從自身角度和整體角度,制定一系列商業銀行自身業務發展的策略,具體如下:
(一)整合網上業務和傳統業務,建立客戶開放互動式網路平台
互聯網企業迅速突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於,擁有開放的金融平台、有效的營銷手段、良好的金融產品服務以及便捷的操作流程,吸引越來越多的客戶,導致商業銀行流失了相當數量的客戶資源。面對這種威脅,商業銀行需要以客戶為中心,研發個性化的金融產品,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務,開展網路營銷,優化業務流程,從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競爭中佔主導地位。一是了解清楚客戶的實際需求,將客戶存款、貸款、匯款、支付、銀行卡、理財等相關信息充分整合,結合銀行自身優勢,幫客戶量身定製金融產品,提供優質服務。二要增加與客戶之間接觸的機會,可通過充分運用搜索引擎、社交網路、電子郵件等各種互聯網平台在網路上進行營銷,從而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三是優化業務操作流程,將原來的貸款申請到發放的復雜過程進行簡化,為客戶提供更加快捷優質的服務。
(二)加強與互聯網企業的業務合作,開發網路金融產品與支付工具
商業銀行與互聯網企業之間並非是純粹的競爭,彼此是能夠互相合作的。互聯網企業來勢洶洶,商業銀行不能忽視其發展的迅猛態勢,逃避競爭,也不能像對抗普通競爭對手一般,排擠打壓,而應與其建立起合作關系,取長補短,開發出更好的金融產品與支付工具。一是整合商戶與客戶資源,共享資源。商業銀行多年的經營過程中,與各種行業的龍頭企業在業務上相互幫助,具有良好的合作夥伴關系;而互聯網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平台,掌握大量客戶資源。因此雙方可以通過資源互換,優勢互補。二是雙方聯合打造中小企業在線融資平台。一方面,挖掘新客戶群;另一方面,通過中小企業信貸獲取更高的利差收益。因此,商業銀行應加強與互聯網企業之間的合作,尋求雙贏。
(三)互聯網金融人才的發掘與培養
互聯網金融業務具有的雙重屬性——金融屬性與科技屬性,提高了商業銀行對人才的要求。通常商業銀行的員工不是出身於純經濟金融專業就是純計算機專業,因此十分缺乏商業銀行業務運行、管理操作能力,與計算機技術兼備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商業銀行需要做到兩點:一是注重招聘復合型人才,讓他們為商業銀行的發展做貢獻。二是重視對員工的科技知識與金融專業知識的培訓,提高他們的金融業務知識、網路信息技術、市場營銷技能、互聯網工具運用的綜合素養,讓員工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時,熟練地將互聯網工具運用到網路營銷中,使其業務蓬勃發展。
(四)提升網路科技研發與應用水平
商業銀行愈發需要科技信息技術為銀行數據處理、業務操作和管理決策制定等提供動力,科研能力等決定著業務經營成果的優劣與商業銀行競爭力的高低。而互聯網企業的先天優勢源於科技,因此,商業銀行需要不斷加大科技投入,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增強其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中的競爭優勢。一是充分利用各種數據資料,建立完善的客戶管理和市場細分系統,推進深層次的數據挖掘,將這些技術優勢轉化為商業銀行的競爭優勢。二要增強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銀行信息保密機制與信息安全處理機制,提升銀行信息安全保障功能,從最大限度減輕信息安全保障系統的技術風險,保障商業銀行金融業務的持續穩定運行。

㈣ 7,你們覺得互聯網金融未來發展趨勢是怎樣的呢

互聯網金融未來發展趨勢是逐步擴張,因為存在不可控制的風險,不能有壟斷性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工作、生活、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使用互聯網金融也存在一些風險。包括但不限於:
(1)互聯網是全球公共網路,並不受任何一個機構所控制。數據在互聯網上傳輸的途徑不是完全確定的,可能會受到非法干擾或侵入。

(2)在互聯網上傳輸的數據有可能被某些未經許可的個人、團體或機構通過某種渠道獲得或篡改。
(3)互聯網上的數據傳輸可能因通信繁忙出現延遲,或因其他原因出現中斷、停頓或數據不完全、數據錯誤等情況,從而使交易出現錯誤、延遲、中斷或停頓。

(4)因地震、火災、台風及其他各種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停電、網路系統故障、電腦故障等原因可能造成使用者的經濟損失。

(5)互聯網上發布的各種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分析、預測性的參考資料)可能出現錯誤並誤導投資人。

(6)投資者的網上交易身份可能會被泄露或仿冒。
(7)投資者使用的計算機可能因存在性能缺陷、質量問題、計算機病毒、

㈤ 互聯網金融是什麼東西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互聯網金融是指以依託於支付、雲計算、社交網路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聯網版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權、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路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後(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不僅僅在於金融業務所採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於金融參與者深諳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工具,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徵。理論上任何涉及到了廣義金融的互聯網應用,都應該是互聯網金融,包括但是不限於為第三方支付、在線理財產品的銷售、信用評價審核、金融中介、金融電子商務等模式。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已經歷了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個人貸款、企業融資等多階段,並且越來越在融通資金、資金供需雙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傳統金融業務的核心。

㈥ 你看好互聯網金融的未來嗎為什麼

互聯網的未來不可估量,現在都是互聯網時代,幾乎每家每戶都有網路,更方便人們的溝通交流,有更多的人可以在網上購物,也可以進行炒股,購買彩票,有越來越多的人去嘗試用網路來解決金融的問題。

㈦ 如何看待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小財迷認為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是一件好事,同時也是一件與時俱進的事情。互聯網只是工具,金融本身就是有風險的。互聯網因為快速,對風險有放大作用,使得問題會短時間內爆發出來。其實任何行業的發展成熟都是一步步試錯試出來的。互聯網金融具有以下的風險性:
第一是信用違約風險,即互聯網理財產品能否實現其承諾的投資收益率。例
如,阿里巴巴的余額寶當前的收益率低於5%,且余額寶的性質是貨幣市場基金。但網路百發的預期收益率高達8%,這就不由得讓我們想問,百發最終投資的基礎
資產是什麼?在全球經濟增長低迷、中國經濟潛在增速下降、國內製造業存在普遍產能過剩、國內服務業開放不足、影子銀行體系風險逐漸顯現的背景下,如何實現
8%的高收益?除了給企業做過橋貸款、以及給房地產開發商與地方融資平台融資外,還有哪些高收益率的投資渠道?
第二是期限錯配風險,即互聯網理財產品投資資產是期限較長的,而負債是期限很短的,一旦負債到期不能按時滾動,就可能發生流動性風險。當
然,金融機構的一大功能就是將短期資金轉化為長期資金,因此金融機構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期限錯配,而其中的關鍵是錯配的程度。聯想到網路百發給出的承諾是
允許投資者隨時贖回,這無疑最大程度地加劇了流動性風險。既要允許隨時贖回,還能給出8%的預期收益率,這當然令缺乏經驗的投資者歡欣鼓舞,但也會令富有
經驗的投資者疑慮重重。
第三是最後貸款人風險。如
前所述,盡管商業銀行也面臨期限錯配風險、商業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也面臨信用違約風險與期限錯配風險,但與互聯網金融相比的一個重要區別是,商業銀行最終
能夠獲得央行提供的最後貸款人支持。當然,這一支持是有很大代價的,例如商業銀行必須繳納20%的法定存款准備金、自有資本充足率必須高於8%、必須滿足
監管機構關於風險撥備與流動性比率的要求等。相比之下,互聯網金融目前面臨監管缺失的格局,因此運營成本較低,但如果缺乏最後貸款人保護,那麼一旦互聯網
金融產品違約,最終誰來買單?互聯網金融企業有能力構築強大的自主性風險防禦體系嗎?
除上述傳統風險外,中國互聯網金融產品還面臨一系列獨特風險,以下筆者將按照重要性由高至低的排序來依次梳理這些風險:
其一是法律風險。目
前互聯網金融行業尚處於無門檻、無標准、無監管的三無狀態。這導致部分互聯網金融產品(尤其是理財產品)遊走於合法與非法之間的灰色區域,稍有不慎就可能
觸碰到「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非法集資」的高壓線。例如,前段時間湖北省的天力貸在運行半年後被擠兌、停止運轉後,就是被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而立案的。
由於缺乏門檻與標准,導致當前中國互聯網金融領域魚龍混雜,從業者心態浮躁、一擁而上,一旦形成互聯網金融泡沫,並出現較大幅度違約的格局,就很容易導致
中國政府過早收緊對互聯網金融的控制,從而抑制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的互聯網金融業應避免重蹈當年信託業、證券業發展初期的亂象。
其二是增大了央行進行貨幣信貸調控的難度。一
方面,互聯網金融創新使得央行的傳統貨幣政策中間目標面臨一系列挑戰。例如,虛擬貨幣(例如Q幣)是否應該計入M1?再如,由於互聯網金融企業不受法定存
款准備金體系的約束,這實際上導致了貨幣乘數的放大。又如,如何來看待傳統貨幣與虛擬貨幣之間的互動與轉化?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削弱了中央政府
信貸政策的效果。例如,如果房地產開發商傳統融資渠道被收緊,那麼很可能會考慮到通過互聯網金融來融資。事實上,最近一年來中國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大發展,
其宏觀背景就與中國政府收緊了對影子銀行體系的監控,導致地方融資平台、房地產開發商等市場主體不得不尋找新的融資來源有關。
其三是個人信用信息被濫用的風險。首先,由互聯網金融企業通過數據挖掘與數據分析,獲得個人與企業的信用信息,並將之用於信用評級的主要依據,此舉是否合理合法?其次,通過上述渠道獲得的信息,能否真正全面准確地衡量被評級主體的信用風險,這裡面是否存在著選擇性偏誤與系統性偏差?
其四是信息不對稱與信息透明度問題。如前所述,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處於監管缺失的狀態。那麼,誰來驗證最終借款人提供資料的真實性?有無獨立第三方能夠對此進行風險管控?如何防範互聯網金融企業自身的監守自盜行為?畢竟,有關調查顯示,目前在互聯網P2P類公司中,有專業的風險控制團隊的僅占兩成左右。
其五是技術風險。與
傳統商業銀行有著獨立性很強的通信網路不同,互聯網金融企業處於開放式的網路通信系統中,TCP/IP協議自身的安全性面臨較大非議,而當前的密鑰管理與
加密技術也不完善,這就導致互聯網金融體系很容易遭受計算機病毒以及網路黑客的攻擊。目前考慮到互聯網金融賬戶被盜風險較大,阻礙了不少人參與互聯網金
融,這其中絕非沒有專業的金融或IT人士。因此,互聯網企業必須對自身的交易系統、數據系統等進行持續的高投入以保障安全,而這無疑會加大互聯網金融企業
的運行成本,削弱其相對於傳統金融行業的成本優勢。

上所述,既然中國互聯網金融企業在起步階段就面臨如此之多的風險,那麼是否就應該以此為由放慢甚至扼殺這一寶貴的金融創新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有關各方
應該在充分考慮潛在風險的基礎上,推動互聯網金融的穩步、可持續發展。筆者提出的相關建議包括:第一,應充分加強行業自律。用行業准入來替代政府審批,通
過加強行業協會的作用,有助於規范行業的發展,並避免政府的過度介入。目前的中關村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以及互聯網金融千人會等,都是有益的嘗試;第二,
應該加強投資者教育,充分向投資者提示投資互聯網金融產品可能面臨的風險,且這一風險顯著高於投資類似的傳統金融產品的風險;第三,應該加強網路安全管
理,從更高層次上來防範黑客攻擊導致的系統癱瘓;第四,監管機構應該構建靈活的、富有針對性與彈性的監管體系,既要彌補監管缺位,又要避免過度監管。

㈧ 金融工作會議之後,「互聯網金融」未來該如何發展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概況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伴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的快速發展,以及移動互聯網及其應用在國內的大范圍普及,自下而上地推動了整個行業的市場化進程。
聯網金融估值維持較高水準
當前互聯網金融板塊市盈率(TTM)73 倍,處於 2006-2017年(除 2015 年極高估值外)平均估值62倍上方。互聯網金融熱潮從2014年下半年開啟,第三方支付、P2P/消費金融相繼成為市場熱點。
行業發展迅速,業績持續暴發,屬於景氣度較高的行業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統計,以計算機板塊中14家互聯網金融相關股票為樣本,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171.12億元,同比增長19.25%,增速基本與行業平均持平。互聯網金融板塊前三季度共實現凈利潤24.56 億元,同比增長104.05%,行業發展迅速,業績持續暴發,屬於景氣度較高的行業。
移動支付線下滲透及快速增長
第三方支付牌照只減不增,續展從嚴,存量消化。①、自2011 年到2015 年央行一共發放271 張第三方支付牌照,且繼2015 年僅發放2張之後,2016 年沒有再新發牌照,與此同時,2016 年4月央行下發文件對支付機構分級分類監管,8月給首批支付牌照續展時稱「一段時期內原則上不再批設新機構,重點做好對現有機構的規范引導和風險化解工作」,標志著第三方支付牌照進入存量時代。
②、截至2017 年6 月底,市面上正常運營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還剩247 家,其中112家僅支持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一項業務,且絕大多數還受到地域限制;支持全國范圍銀行卡收單的僅剩37 張,支持移動支付的僅有48家,而同時具備開展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和銀行卡收單三項業務的僅有26 家。被注銷的24 家包括10 家被合並,10 家未能續展,3 家違規被注銷,1家主動注銷。
移動支付發展趨勢
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國使用網上支付的用戶規模達到4.75億,較2015年12月,網上支付用戶規模增加了5831萬人,年增長率為14%。中國網民使用網上支付的比例從60.5%提升至64.9%。其中,手機支付用戶規模增長迅速,達到4.69億,年增長率為31.2%,網民手機網上支付的使用比例由57.7%提升至67.5%。
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快速增長,主要擴張動力同樣來自移動端
①、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支付用戶由PC 端向移動端遷移。移動端購物、網貸、在線貨幣市場基金等互聯網金融服務迅速增長,疊加掃碼支付和NFC
支付在線下場景的快速布局,我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呈現出爆發式增長。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盛,通過手機購物的人群也逐漸龐大。有移動電子商務市場規模數據顯示,到2016年,移動電子商務的銷售額佔到中國所有網路零售額的一半以上。
2016年,我國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交易規模則達58.8萬億元,移動支付將逐步成為網民購物的常態支付手段。
消費金融成為互聯網金融企業轉型的重要方向
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交易規模在2017年預計突破1萬億元,到2019 年有望達到3.4萬億元,三年復合增速接近 100%。
從中美對比來看,美國的消費金融佔GDP 的19.7%,而我國這一比例是6%。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嘗試和使用消費金融服務,尤其是85後、90後消費人群正在崛起。
第三方移動支付雙寡頭格局穩固,戰火已經從線上蔓延至線下場景
①、截至2017 年Q2,支付寶和財付通占據國內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份額超過94%,其餘包括壹錢包、聯動優勢、京東支付、銀聯商務等在內的40餘家移動支付牌照方合計佔有份額不足6%,預計大多尾部公司幾乎處於無業務狀態。
②、以淘寶為代表的電商以及互聯網金融的興起給移動支付帶來了足夠的線上成交額,但巨頭已經開始搶占線下,例如阿里積極布局新零售,收購三江股份、銀泰集團,入股百聯集團,推動傳統門店升級,盒馬鮮生、永輝超市更是「新零售」的代表,同時支付寶還推動線下支付收款碼激勵政策,移動支付將逐漸成為線下實體零售領域的標配。

㈨ 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趨勢咋樣

來自小微金融、供應鏈金融的利潤爭奪

在電商領域,已經形成一批以天貓、京東、當當、唯品會為代表的各類平台運營商、垂直電商,在零售領域更有淘寶商城。10年間,中國的電子商務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領先者,「網購」已經全面走進我們的生活。與此同時,隨之而來的金融需求應運而生。今天阿里金融不再遮遮掩掩,京東也已經開始布局供應商、賣家金融,其用戶優勢、數據優勢、物流優勢整合後的優勢直指銀行小微金融、供應鏈金融,分化、爭奪銀行利潤的格局已經形成。

未知是最大的機遇

未知是最大的機遇!據悉,國內百貨巨頭「王府井」已與「微信」結為戰略聯盟,傳統百貨與互聯網電商這對冤家,在移動互聯面前,只有走「競合」之路。銀行現在還沒有真正體會到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兵臨城下」的痛楚,但越是這樣,我們也應該警惕。金融涉及每個人,在與互聯網共同成長的新型消費者面前,如心存僥幸,有些銀行或許會被曾經自大所擊垮。

證券投資領域天翻地覆

在證券領域可能會發生一些新的變化,有積極的一面,也有可能引起證券業激盪的一面。今後,也許一個「大咖」只需要一個「公眾微信號」,用最簡單的「跟我學炒股」的方式,引發個股的起起落落,使監管更加困難;傳統經紀業務收入將逐步被稀釋,證券公司都會以各種方式,依託移動互聯網的優勢,形成更多的資金留存;在資管領域踢開銀行渠道、獨立打造新的銷售方式。基金公司會以極大的熱情擁抱移動互聯,一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銷售成本,二是可以聚集過去難以想像的資金。基金本身就有好些品種,今天「貨幣式基金」火得一塌糊塗,誰又能夠保證資本市場回暖之日,偏股型或股票型基金,依靠互聯網這樣的方式,不會殺他個天翻地覆。

㈩ 中國互聯網金融的未來在哪裡

1月2日,支付寶發布2017年全民賬單顯示,支付寶用戶已達5.2億,其中,移動支付佔比為82%,創下新高。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巨變:不帶錢包出門已成為中國人的新習慣,並成為世界的新時尚。

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發展,正在促進金融基礎設施的快速完善。12月27日,人民銀行網站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印發<條碼支付業務規范(試行)>的通知》等通知,央行明確規定,自2018年4月1日起,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支付業務涉及跨行交易時,必須通過人民銀行清算系統或者合法清算機構處理。

銀聯是合法的清算機構,然而作為商業銀行銀行卡跨行交易清算機構,第三方支付機構網路支付大都不走銀聯轉接清算,或自行其事、直聯銀行,如支付寶,或通過接入銀行或合法清算機構,實現跨行交易清算。而央行規定: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路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台處理。

「網聯成立以來,各家支付機構都進入了斷直聯的過程,但從進度上來講,並未達到預期。備付金集中人存管進度提速,使得備付金失去了作為存款的談判價值,也失去了獲取通道的籌碼。」一位行業觀察人士向經濟觀察網記者稱。

無數據,不金融。隨著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創新和發展,信息的重要性正在凸顯,然而,一方面央行徵信中心未能覆蓋到的個人客戶金融信用數據納入,構建國家級的基礎資料庫刻不容緩, 另一方面,芝麻信用、騰訊徵信等首批8家試點個人徵信機構均未能獲取牌照,「信聯」的成立或能進一步規范互聯網金融。

「我們現在的互聯網金融,由於數據不科學、不安全,國家正在開始規范,下一步升級版的互聯網金融是什麼?毫無疑問,需要新巨資驅動,需要新數據推動,離開這兩點,新金融無從談起。」中潤普達(集團)公司聯合創始人稱。

信聯呼之欲出

「與美國相比,中國的互聯網金融行業規模更大,在一些技術領域比如支付處置能力等也更領先。這主要是基於三個方面的原因:市場空白大、技術發展快和監管相對寬容。」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認為,大數據分析技術在美國FinTech 發展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FICO分雖然明確易懂,但仍然不足以滿足信用評估的需要。很多FinTech 公司沒有大數據可分析,受「公平信貸」條款的約束,不敢把一些可能有歧視嫌疑的數據用於分析信用, 比如年齡、性別、種族、大學等等。而沒有大數據分析做支撐,一些FinTech公司的競爭優勢就僅限於運營流程或者市場定位。

相對於美國金融科技公司謹慎地抓取對大數據信息,中國的公司相對大膽。12月28日,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個人信息保護年度報告》顯示,在歷次測評中,平台隱私政策透明度的分布都是陡峭的金字塔型,即透明度高的極少,透明度低超過總數的80%,互聯網金融類和購物類的佔比甚至高於90%。並特別指出,互聯網巨頭生態圈建設帶來用戶數據共享安全問題,也非常值得關注。隨著互聯網巨頭不斷並購和布局上下游周邊業務,勢必涉及到與第三方或者關聯公司進行數據共享。而過程中,企業是否徵得用戶同意?用戶是否充分知情?數據是否去標識化?

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認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實實在在地滿足了實體經濟的一些需求,在助力普惠金融發展方面的作用尤其明顯。 同樣,如果對數據管制過嚴,大數據分析就無從談起,但如果聽任商業機構任意侵犯個人隱私,也會釀成嚴重後果。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表示,在創新和監管的追趕游戲中,金融創新似乎永遠總是跑在前面。但我認為監管不能落後太久,也不能落後太遠。在金融科技的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掌握好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適度平衡,實現監管、創新、再監管、再創新的動態博弈和良性循環。

「信貸領域。其中包括了徵信,甚至是說大數據徵信,中國現在這塊能夠有的徵信數據不是很多,而且之前是比較隔離的,比如說阿里、京東、騰訊他們之間的徵信數據存在一些隔閡,不能夠像美國一樣無縫隙的互相交換數據。」2017年12月20日,北京財鯨信息技術聯合創始人王蓁在中譯語通年度峰會上表示,徵信能夠直接帶來的大數據的收益是可見的,降低預期率,個性化利率,中國目前沒有任何一家能夠做得很好。

正是由於徵信市場的「數據孤島」現象嚴峻,構建一個國家級的基礎資料庫,並實現行業的信息共享變得很有必要。

去年末,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第一屆常務理事會2017年第四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協會參與發起設立個人徵信機構(簡稱「信聯」)的事項,已經確定名稱為「百行徵信」,並將於近期正式成立。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方面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具體消息由金融監管機構對外發布,而監管部門反饋目前尚沒有最新消息。

據此前消息,「信聯」的組建參與機構,包括了芝麻信用、騰訊徵信、前海徵信等具有強大數據源的機構,具有非常豐富、穩定並可持續獲得數據的入口,通過這些豐富的數據,「信聯」可以對用戶進行精準的定位。一旦形成這種定位,就會對用戶行為形成一定的約束,進一步控制「老賴」行為的發生。

「歐美的數據有70%是結構化數據,金融數據與結構化數據聯系非常緊密,而中國金融市場中70%的風控數據來自於非結構化數據,這成為整個金融大數據和金融人工智慧方面最為根本性的問題,只有突破這個技術,才可能實現中國金融市場、機構的成功。」杜小軍稱,現在的互聯網金融,由於數據不科學、不安全,國家正在開始規范,下一步升級版的互聯網金融需要新巨資驅動,需要新數據推動,否則,新金融無從談起。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金融的未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貴金屬的常見英文單詞哪些 瀏覽:687
民生銀房屋貸款 瀏覽:704
信用社貸款利息逾期 瀏覽:863
吳中地產股票 瀏覽:40
天津市保利凱旋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瀏覽:382
通達信用後富指標公式 瀏覽:195
50元澳元對人民幣多少 瀏覽:452
台州鳳凰資產整合投資合夥企業 瀏覽:579
公積金貸款買房會動裡面的錢嗎 瀏覽:164
2014全國汽油平均價格 瀏覽:901
4萬英鎊和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338
人民幣換成萬美元是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701
外匯市場的運行 瀏覽:778
通達信市值篩選指標 瀏覽:143
貸款影響信用卡提額 瀏覽:477
甜品店融資計劃 瀏覽:119
理財年化利率 瀏覽:316
基金a與c的收入 瀏覽:924
美元基金好嗎 瀏覽:432
主力資金流入流出說明什麼意思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