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1987年國際金融危機

1987年國際金融危機

發布時間:2020-12-16 05:19:18

A. 世界上一共有幾次重大的經濟危機

1、第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1857)

1857年秋季,美國還爆發了貨幣危機,整個銀行系統癱瘓了,美國的貨幣危機在10月中旬達到了頂點,當時紐約63家銀行中有62家停止了支付,貼現率竟然超過了60%,股票市場行市則下跌了20-50%,許多鐵路公司的股票跌幅達到80%以上。

美國的經濟危機迅速蔓延到英國和歐洲大陸,引發了一陣又一陣的破產浪潮。1857年經濟危機波及面很廣,之後,爆發了美國的『南北戰爭』。其後,奴隸制的消滅、宅地法的實施、重工業的發展,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2、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1929~1933)

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延續時間最長、波及范圍最廣、打擊最為沉重的一次經濟危機。企業破產倒閉的數目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高記錄。工人失業人數激增,失業率一般高達30%以上。物價和股票價格猛跌。

3、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因為不斷惡化的經濟預期和中東局勢的不斷緊張,造就了華爾街的大崩潰。這便是「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上午9時30分,紐約股市一開盤,道·瓊斯指數經過一段顫動後突然下跌,截至休市,道·瓊斯指數暴跌508.32點,跌幅達22.62%,超過了1929年10月29日紐約股市暴跌的紀錄。

如果將抽象的指數折算成貨幣,這一大紐約股市下跌使市場喪失了5000億美元的市值。這個數字幾乎相當於當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八分之一。

4、2007-2008年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是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信用緊縮問題而於2007年夏季開始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震盪、恐慌和危機。

為緩解次貸風暴及信用緊縮所帶來的各種經濟問題、穩定金融市場,美聯儲幾月來大幅降低了聯邦基金利率,並打破常規為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直接貸款及其他融資渠道。美國政府還批准了耗資逾1500億美元的刺激經濟方案;

另外放寬了對房利美、房地美(美國兩家最大的房屋抵押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融資、准備金額度等方面的限制。2000億美元的可能代價,接管了瀕臨破產的房利美和房地美。

(1)1987年國際金融危機擴展閱讀

經濟危機的後果可能是:

1.社會動亂;

2.國民經濟調節和經濟恢復;

3.政變。

經濟危機爆發,加劇了社會各種矛盾的深化。

主要表現在:

1、經濟危機造成了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對社會生產力造成嚴重的破壞。

2、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3、經濟危機進一步激化了社會階級矛盾。

4、經濟危機加劇了發達國家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

經濟危機表明,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存在矛盾。經濟危機是矛盾激化的產物,反過來它又促進經濟在起伏波動中繼續向前發展。

在當代,經濟危機加劇了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轉嫁危機與反轉嫁危機的矛盾;加劇了國家相互之間的爭奪商品市場和輸出危機的矛盾。總之,經濟危機加劇了世界的各種矛盾,它是世界動亂的重要經濟根源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經濟危機

網路-世界性經濟危機

B. 金融危機都在那幾年發生過

1974-75年:全球性金融危機。起源於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國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石油危機導致歐洲美元市場暴漲。崩盤的主要部門是股票、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商業地產。

1979-82年:全球性金融危機。起源於美國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石油美元滾滾流入第三世界國家。崩盤的主要國家包括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災難波及世界眾多國家。

1985-87年:美國金融危機。起源於強勢美元政策誘使投機資金流回美國,觸發美國房地產和股市瘋漲。崩盤的主要領域自然是房地產、股市和金融體系,以1987年10月19日的股市暴跌為標志。

1990-92年:日本金融危機。起源於1985年《廣場協議》,美國強迫日元持續大幅度升值,導致日本經濟體系的驚天大泡沫。崩盤的主要領域是股市和房地產,股市跌幅超過70%,房地產跌幅超過50%,災難很快蔓延至銀行金融和整個經濟體系,日本經濟陷入長期衰退。

1992-93年:歐洲匯率機制(ERM)危機。起源於浮動匯率動盪和美元相對歐洲各國貨幣以及英鎊的持續弱勢。國際投機熱錢(主要是對沖基金)肆意攻擊英鎊和歐洲貨幣,導致英鎊和里拉匯率崩潰,被迫推出歐洲匯率機制。

1994-95年:墨西哥金融危機且迅速波及全球。起源於墨西哥盲目的金融市場自由化(依照「華盛頓共識」的指示辦事),大量熱錢流入墨西哥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造成投機資產價格泡沫。

1997-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俄羅斯債務危機。起源於亞洲各國盲目金融市場自由化、放鬆資本帳戶管理、弱勢美元誘發投機熱錢大量流入亞洲和俄羅斯。1996年起,弱勢美元政策結束,投機熱錢迅速流出亞洲各國,資產價格泡沫破滅。

2000-02年:全球互聯網泡沫破滅導致信用市場急劇萎縮。起源於1996年開始的強勢美元周期,導致大量國際資金流回美國參與股市和其他資產投機。

2007年:美國次級債務危機和全球信用市場動盪。起源於2002年開始的弱勢美元周期,美聯儲持續降息誘發房地產市場毫無顧忌的信貸擴張

C. 世界歷史上有幾次大的金融危機

1788年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引發的經濟危機。之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不斷發生經濟危機。1793年,1797年,1810年,1814年等年英國又爆發了大小將近16次,不同程度的經濟危機。隨之引發歐洲等強國發生經濟危機。
1890-1893年,德國經濟危機。
1899年夏天一場金融危機席捲俄羅斯,隨之工業生產陷入危機。
日本在1900年爆發了第一次經濟危機。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929年10月,紐約華爾街股票市場形勢急轉直下,股價狂跌。人們瘋狂拋售股票,股市崩潰,引發了一場經濟危機。
1957年-1958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是在二戰結束至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國際經濟良性循環階段發生的。歐洲和日本經濟全面增長之後就不再滿足於美元獨霸天下。於是有了「布雷頓森林會議」的匯率談判,乃至歐洲從追求統一市場到追求統一貨幣的努力。其間,美元在國際貨幣總量中的份額逐漸降低到 3/5 。
1973年12月,一場二戰後規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了。
1982和1983年兩年中,越南經濟危機。
1989年底起,日本股票和房地產價格一落千丈,企業和銀行紛紛倒閉。
2000年4月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崩盤為標志,大蕭條已經到來。
2008年,全球性經濟危機。

以上純手打,給分分好不好?(*^__^*) 嘻嘻

D. 全球性金融危機已經爆發過幾次各是什麼時間

影響全球的較大規模的金融危機有六次,分別是:

1、1929年至1939年:大蕭條;

6、2007年至2011年:美國次貸危機及全球金融危機。

拓展資料:

1、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是指金融資產、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

系統性金融危機指的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金融危機,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發並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

2、泡沫經濟:

泡沫經濟,指資產價值超越實體經濟,極易喪失持續發展能力的宏觀經濟狀態。泡沫經濟經常由大量投機活動支撐,本質就是貪婪。由於缺乏實體經濟的支撐,因此其資產猶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因此經濟學上稱之為「泡沫經濟」。

泡沫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經常會由於支撐投機活動的市場預期或者神話的破滅,而導致資產價值迅速下跌,這在經濟學上被稱為泡沫破裂。

3、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是指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信用緊縮問題而於2007年夏季開始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震盪、恐慌和危機。

全球「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由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動盪引起的金融危機。一場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風暴2007年8月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E. 歷史以來,國際性和國內性的的金融危機出現過幾次,分別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什麼時候結束的,望大神指點!

一、1637年鬱金香狂熱
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東西。1637年的早些時候,當鬱金香依舊在地里生長的時候,價格已經上漲了幾百甚至幾千倍。一棵鬱金香可能是二十個熟練工人一個月的收入總和。現在大家都承認,這是現代金融史上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投機泡沫。而該事件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在一個市場已經明顯失靈的交換體系下,政府到底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角色?
二、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倒閉的南海公司給整個倫敦金融業都帶來了巨大的陰影。17世紀,英國經濟興盛。然而人們的資金閑置丶儲蓄膨脹,當時股票的發行量極少,擁有股票還是一種特權。為此南海公司覓得賺取暴利的商機,即與政府交易以換取經營特權,因為公眾對股價看好,促進當時債券向股票的轉換,進而反作用於股價的上升。
1720年,為了刺激股票發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資者分期付款購買新股的方式。投資十分踴躍,股票供不應求導致了價格狂飈到1000英鎊以上。公司的真實業績嚴重與人們預期背離。 後來因為國會通過了《反金融詐騙和投機法》,內幕人士與政府官員大舉拋售,南海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滅。
三、1837年恐慌
1837年,美國的經濟恐慌引起了銀行業的收縮,由於缺乏足夠的貴金屬,銀行無力兌付發行的貨幣,不得不一再推遲。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貴金屬由聯邦政府向州銀行的轉移,分散了儲備,妨礙了集中管理;英國銀行方面的壓力;儲備分散所導致的穩定美國經濟機制的缺失等等。
四、1907年銀行危機
1907年10月,美國銀行危機爆發,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託投資公司作為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態。首先是新聞輿論導向開始大量出現宣傳新金融理念的文章。當時有一篇保羅的文章,題目是「我們銀行系統的缺點和需要」,從此保羅成為美國倡導中央銀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此後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紐約商會宣稱:「除非我們擁有一個足以控制信用資源的中央銀行,否則我們將經歷一場前所未有而且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
五、1929年大崩潰
華爾街有史以來形勢最為嚴峻的時刻。1922—1929年,美國空前的繁榮和巨額報酬讓不少美國人捲入到華爾街狂熱的投機活動中,股票市場急劇升溫,最終導致股災,引發了美國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機。
六、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因為不斷惡化的經濟預期和中東局勢的不斷緊張,造就了華爾街的大崩潰。這便是「黑色星期一」。標准普爾指數下跌了20%,無數的人陷入了痛苦。
七、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
1994—1995年,墨西哥發生了一場比索匯率狂跌、股票價格暴瀉的金融危機。不僅導致拉美股市的暴跌,也讓歐洲股市指數、遠東指數及世界股市指數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八、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7月,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從而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香港恆生指數大跌,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日本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九、2008年9月美國次貸風暴
雷曼兄弟破產、美林銀行賤賣、摩根斯坦利尋求合並,美國次貸風暴掀起的浪潮一波高過一波,美國金融體系搖搖欲墜,世界經濟面臨巨大壓力。

F. 20世紀80年代後世界上發生的主要金融危機

1982年 墨西哥債務危機/台灣亞信事件 政府行為失當/違規經營
墨西哥宣布推遲內90天償還到期外債亞/洲信託投容資公司違規炒作房地產和股票
1983年 九月港元風景 政府行為失當 港英當局/不幹預0
1985年 台灣十信事件0 違規經營 台北第十信用社超范圍高利籌資炒作地產!股票
1987年 股票十月風潮 泡沫經濟破滅 道瓊斯指數猛跌508點
1988年 溫州 倒會風潮 過度投機抬會 發生倒會案
1991年 香港/國商事件 0違規經營 被政府指令暫停營業
1994年
長城公司集資潮 金融犯罪 沈太福非法集資被查處
墨西哥金融危機 政府行為失當 國際融資沖擊

1995年
2.23國債期貨事件 違規經營 萬國證券公司違規,國債期貨崩盤
巴林風暴 金融監管不力 里森炒作金融衍生工具發生巨大虧損

大和風波 金融監管不力 井口俊英在美元債券投資中讓大和銀行損失巨款

1997年
羅馬尼亞非法集資案 金融犯罪 一個金字塔式集資計劃失敗

阿爾巴尼亞金融危機 政府行為失當 政局動盪

東南亞金融危機 泡沫經濟破滅 索羅斯炒賣泰國銖

其實歐佩克減少石油產量導致的幾次油荒也導致了金融危機,具體時間忘了

G. 求:金融危機的歷史事件

六次經濟危機,給世界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我們現在正受第七次經濟危機的困擾。也許經濟危機並不是壞事,經濟危機過後,泡沫經濟被擠出之後,世界經濟才能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1637年鬱金香狂熱。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東西。1637年的早些時候,當鬱金香依舊在地里生長的時候,價格已經上漲了幾百甚至幾千倍。一棵鬱金香可能是二十個熟練工人一個月的收入總和。現在大家都承認,這是現代金融史上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投機泡沫。

而該事件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在一個市場已經明顯失靈的交換體系下,政府到底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角色?

1720年南海泡沫。18世紀,英國經濟興盛。當時股票的發行量極少,擁有股票還是一種特權。為此南海公司覓得賺取暴利的商機,即與政府交易以換取經營特權。 1720年,南海公司股票價格狂飈到1000英鎊以上。後遭內幕人士與政府官員大舉拋售,南海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滅。

1837年恐慌。1837年,美國的經濟恐慌引起了銀行業的收縮,由於缺乏足夠的貴金屬,銀行無力兌付發行的貨幣,不得不一再推遲。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

1907年銀行危機。1907年10月,美國銀行危機爆發,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託投資公司作為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態。

1929年大崩潰。1929年10月24日華爾街股市落到了谷底。隨著股市狂瀉,驚慌失措籠罩了華爾街。

1987年黑色星期一。1987年,因為不斷惡化的經濟預期和中東局勢的不斷緊張,造就了華爾街的大崩潰。這便是「黑色星期一」。標准普爾指數下跌了20%,一夜間,無數投資者被深深套牢。

2008年的危機。正在發生的美國金融危機會使中國怎麼樣呢?
先說直接影響。次貸危機時中國外匯投資只損失150多億(官方承認50億),而第二次風暴,中國持有的房利美和房地美3760億美元的債券恐怕就有風險。雖然美國政府正在加緊打撈這兩個公司,但是他們5萬多億的負債並不是幾千億美元能夠打撈的起的。最主要的是,根據金融專家宋鴻兵的預期;「美國次貸危機只是一個引爆器,其背後的48萬億美元的總債務和45萬億美元的財政虧空才是真正的巨型火 葯 庫。目前美聯儲以及歐洲、日本央行的聯手海量注入流動性行為,只能「救急」而不能「救窮」,這些措施雖然能夠暫緩金融機構的流動性枯竭危機,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美國本身的巨大債務問題。而且隨著增發貨幣所導致的通脹壓力抬頭,也將制約各國中央銀行們的貨幣政策范圍。」最近,美國第三大投行雷曼兄弟銀行申請破產。美國5大投行就倒了3個(前面有美林、貝爾斯登)。美國所謂救市,其實就是用美國國債做擔保。一旦國債出問題,中國這近兩萬億美元就找不到了。到美國自己命都保不住的時候,中國人自己犯的錯誤只好自己認了。
最重要的是,中國與那些拉美國家和東南亞國家不同,中國大多數行業已經被西方資本控制,其中包括糧食、食用油、化肥這些命脈行業都是外國資本控制著的。個別命脈行業雖然還沒有出讓,但大部分都已經市場化,成為上市公司。西方資本已經接近完成了洗劫中國的准備。到時候只用輕輕一推,水到渠成、合理合法,效果與解決日本、巴西、阿根廷和泰國一樣

H. 歷次金融危機

1 1637年鬱金香狂熱
2 1720年南海泡沫
3 1837年恐慌
4 1907年銀行危機
5 1929年大內崩潰
6 1987年黑容色星期一
7 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
8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9 2008年9月美國次貸風暴
10 2009年的次貸危機
11 1929-1939年美國大蕭條時期
12 20世紀90年代北歐三國銀行危機
13 1990-2003年日本銀行危機
14 歷次危機處理方式比較
15 1907年經濟危機
16 1929年危機
17 1973年「石油危機」
18 上世紀80年代債務危機
19 1987年金融地震
20 日本經濟泡沫
21 亞洲四小龍告急
金融危機指的是金融資產或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系統性金融危機指的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金融危機,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發並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

I. 史上歷次金融危機分別是

1、美國金融危機

從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華爾街風暴,已經演變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這個過程發展之快,數量之大,影響之巨,可以說是人們始料不及的。

大體上說,可以劃成三個階段:一是債務危機,借了住房貸款人,不能按時還本付息引起的問題。第二個階段是流動性的危機。

這些金融機構由於債務危機導致的一些有關金融機構不能夠及時有一個足夠的流動性對付債權人變現的要求。第三個階段,信用危機。就是說,人們對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金融活動產生懷疑,造成這樣的危機。

2、香港金融保衛戰

1997年香港回歸伊始,亞洲金融危機爆發。7月中旬至1998年8月,國際金融炒家三度狙擊港元,在匯市、股市和期指市場同時採取行動。他們利用金融期貨手段,用3個月或6個月的港元期貨合約買入港元,然後迅速拋空,致使港幣利率急升,恆生指數暴跌,從中獲取暴利。

3、國際金融危機

外部因素引起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國際傳染並非近年方才出現的現象。1873年,德國和奧地利經濟繁榮,吸引資本留在國內,對外信貸突然中止,導致美國傑·庫克公司經營困難。

1890年,倫敦巴林兄弟投資銀行對阿根廷債權發生支付危機,加之當年10月紐約發生金融危機,倫敦一系列企業倒閉,巴林銀行幾乎於當年11月份倒閉,只是在英格蘭銀行行長威廉·利德代爾牽頭組織的銀團擔保基金救助下方才得以倖免。

英國對南非、澳大利亞、美國和其他拉丁美洲國家的貸款因此事而銳減,致使上述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危機一直持續到1893年。

4、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1997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國學者一般認為可以分為直接觸發因素、內在基礎因素和世界經濟因素等幾個方面。

5、環球金融危機

2007-2008環球金融危機

又稱金融海嘯、信用危機及華爾街海嘯等,是一場在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自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後,投資者開始對按揭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流動性危機。

即使多國中央銀行多次向金融市場注入巨額資金,也無法阻止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直到2008年,這場金融危機開始失控,並導致多間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

J. 歷史上發生過幾次金融危機

歷史上發生過的金融危機1.上世紀30年代的全球金融危機1922年至1929年是美國經濟繁榮的7年,空前的繁榮和巨額報酬極大地激發了華爾街投機商的野心,不少美國人捲入到華爾街狂熱的投機活動中。1920年至1929年,美國股市的平均股價升幅達5倍,股價呈拋物線式的上升,股票市場急劇升溫。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當紐約證券市場開市鍾聲響過之後,令大多數股民難以置信的事情發生了:交易場內顯示的幾乎全是賣盤,剎那間,股票呈價跌量增的背離之勢,各個技術支撐點均無力抵抗先後被逐一擊穿。至當天收盤時,紐約證券交易所成交股票近130萬股,是平時成交量的4至5倍。在第二個交易周,股價仍然毫無反彈之意,連創新低。至1930年,25種有代表性的工業股票價格由1929年平均每股最後成交價格的366. 29美元降為96. 63美元。這次股災引發了美國前所未有的金融、經濟危機。2.80年代美國金融信貸危機80年代的銀行危機是美國銀行業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這場危機引起了美國立法當局對一些金融監管問題的深刻反思,加快了美國有關金融改革法案的出台和金融監管政策的改革與調整。1980年至1994年美國出現了嚴重的銀行危機,銀行和儲貸機構破產倒閉數量急劇上升,共有2912家銀行和儲貸機構被迫關閉或接受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援助,其中銀行1617家,儲貸機構1295家,約占同期銀行和儲貸機構總數的14%,平均每兩天就有1家被迫關閉或接受援助。倒閉機構資產總額9236億美元,占銀行和儲貸機構資產的20.5%,銀行平均每天要處置資產1.68億美元。3.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危機接近尾聲,該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從而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尼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台幣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此後,香港恆生指數大跌,並於28日跌破9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恆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11月中旬,韓國也爆發了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737.60∶1。韓元危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閱讀全文

與1987年國際金融危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混合型基金漲跌看什麼 瀏覽:628
專利對股票 瀏覽:125
東方財富手機版怎麼看南下資金 瀏覽:907
小米貸款取現收費嗎 瀏覽:423
南寧信託大廈 瀏覽:642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
什麼是互聯網基金產品 瀏覽:688
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 瀏覽:211
外匯Ham 瀏覽:178
錢吧理財 瀏覽:684
中郵穩定收益A基金 瀏覽:851
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388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