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金融帝國2總是出現負資產,虧啊!~
難度多少?
發展大致是,先找款產品賣,積累資金,建研究所,研究產品,再找款產品,最好是加工到銷售。然後重復即可。
開局方法,
第一賣雞肉,建中型農場(中型跟大型的產量一樣,是游戲BUG),
產雞肉:
加工 加工 加工
| X | X |
養雞 銷售 養雞
| X | X |
加工 加工 加工
產雞蛋
養雞 銷售 養雞
\ | /
養雞 加工 養雞
/ | \
養雞 養雞 養雞
產雞蛋和雞肉(效率比單產雞蛋和雞肉高)
養雞 - 加工雞肉 - 養雞
X X
養雞 - 加工雞蛋 銷售雞肉
X X
銷售雞蛋 加工雞肉 - 養雞
參照上面布局設置車間。個人推薦但賣雞肉即可。再開個中型超市,4個進貨,4個銷售,1個銷售接通最中間的一個,最中間的一個車間為廣告,選電視或者報紙,打廣告,投入拉到底,每月花50W。此開局適用難度200%,所有任務關。起始資金最低。
具體做法如下:
開局首先選擇一人口密集、消費等級低的城市,在市中心建立一中型農場(節約運費),在農場內進行合理連接(推進凍雞肉)。同時建立總部,總部設立1人事機構。申請1000w貸款。並進行第一次集體培訓(1次培訓的價格大概在50w左右)。
農場倉庫滿了之後開始連接銷售車間(銷售價格定在0.3元左右),很快npc開始從你的農場進貨,這是你的股票會開始飛漲(但稍縱即逝),npc也會瘋狂購入你的股票,這時必須馬上最大限度的派發股票(公司又可以得到700w以上的現金),並出售你個人手中的公司股票(要保持在11元以上價格出售,換成600w左右的現金留待後用)。
充足的現金支持是為了給農場提供持續的研發和後期的運作資金。從第一次培訓開始保持每隔50天進行一次集體培訓(不做日常培訓),當農場達到5級轉為內銷,開始在城中人口密集地區建立2個小型超市,導入你的商品,調整售價,連接廣告車間,廣告車間連接媒體,並且把每月廣告費開到最大,製造虧損讓你的股票暴跌。
由於連續虧損,1、2月之內你的股票就會跌倒1-2元(但是手中現金並沒太大損失),npc開始紛紛拋售你的股票,這時候你就可以全線買入自己公司的股票了(前面留下的現金就派上用場了,3元以下通收),把自己的持股率加到80%以上。
這時候回收了股票你就可以開始發展了,把所有的廣告都停了,再把凍雞的價格調整到適當價位,你的2個零售和1個農場都開始贏利了,這個時候應該在92年年中。如果價格調整得當,並保持了持續的培訓,你現在的農場等級在8級以上,凍雞肉的售價在1.60以上,所有的公司都在盈利,盈利水平大概可以養活2個研發室的樣子,後面就自己看著辦了。
說了這些,其實這一系列動作主要完成了兩件事:通過定期培訓讓雞肉盈利;回購自己股票。 考驗的是你對農產品銷售的理解(依*質量來提升價值),成本控制(節約一切開支,掌握商品上市時機,不做多餘投資),股市的運作能力(依*股市完成股票增發,為公司提供大量現金支持。之後再利用資金手段進行回購,彌補前期損失)。
註:發現農業利潤還是很大的,1個8級中型雞肉農場就可以養活3個研發,做葯都沒這么賺。
第二種開局,做床,起始資金需至少5千萬。開始暫停時間,最好自己買個木材廠,自己提供自己木材賺得更多。做個大型工廠,一個采購木材,6個加工床,2個銷售。訓練拉到滿。開個傢具店,廣告投入到滿。蓋一個研究所,研究床。以一年為周期。
第三種開局,只適合起始資金多的時候。買個化工礦跟石油,石油練塑料。塑料跟化工礦做3種葯。開個便利店賣即可,廣告投入到一定程度把葯的價格拉到最大,葯有BUG,再高的價格也有人買。利潤為開局中最高的。
資金積累到一定程度就開始做高科技,攢個1億或者2億的時候做電腦或者手機,再多就做汽車。都是暴利,有3億多的時候買個電視台,能讓廣告效果最好。
第四種開局,只適合有股市的,並且有投資人。
以下不是個人經驗。
金融帝國股市暴富指南
(轉自寬寬)
選擇最高難度(如果想培養有盈利能力的子公司,則將難度適當降低,如提供港口出售)
母公司快速完成原始積累方法:
1.游戲開始後馬上把時間暫停,全部拋空個人持有的母公司A股票,個人大概能得到360萬資金,此時母公司A股價也被打低到1.3元左右。
2.最大額度的折價發行新股,如市價1.3元,則選擇1.2元最大限度的發行(如此公司發行所得可能要稍少,不過可使得公司股本規模最大,對以後財富的升值保值有好處)
3.重復折價發新股,直至不能發行。此時母公司A股本規模近7億股,持有現金近7億。
4.選擇目標為庫存的公司B(即專業炒股的NPC公司,它一般不會亂投資搞賠錢的實業,現金充足時分紅也很大方),買進5%的B股票,拋出,如此重復操作,把B股價打低至0.11元再開始吃進,當持股超過50%時即控制了B公司。
B公司在以後的戰略實施里將成為高現金高分紅的超級牛股,所以最好由A公司持有絕大多數,剩餘散股則由個人持有。(360萬這里派上用場了)
此時戰略平台基本搭建成功。下面將進行股市狙擊掠奪炒作大計。
5.視B公司現金量選擇掠奪目標公司C,一般而言,需准備市場散股資金兩倍以上才有把握吃光散股,完成狙擊。該點切記!否則炒到半途中就彈盡糧絕只好認輸出場,損失慘重。
(如果在游戲開始後馬上暫停的,可採取重復買賣打低股價再吃進的辦法降低持倉成本。
如果是在後續游戲進度,無法打低股價到自有資金可買光C市場散股,則選用以下兩種辦法:
a. B的資金量在買進C公司50%-市場所有散股之間,則買進50%的C,完成對C的控制。以B的剩餘資金和C的全部資金總和,聯手炒作,選擇另一家目標公司。
b. B的資金實在太少,無法買進50%的C,那麼只好做巴非特,搞價值發現。選擇股價低於凈資產的或市盈率10以下的,低吸高拋,慢慢積累。)
6.掠奪具體操作手法:(以下引用老毛奇前輩文,感謝!)
有了巨資,就應該去收購別的公司,這才是發達之途,並購才是出路。但共不是要每一間對手公司都要收購,老毛奇老師只會收購有盈利能力的公司,或者資產股價比值大的公司,最好現金要多。收購的過程不要一口氣完成,應逐步地收購,要有耐心,在持股份不超過50個百分點時,一般計算機是沒有特別行動的。當你的持有股份超過50個百分點時,公司會回購股份,令你口中的肥肉——現金少掉一大截。因此在持有股份超過50個百分點時,也就是擁有控制性股權時,當機立斷,以迅速的行動把餘下的股票全掃進來,不必在意股價的上升,現在就只剩下CEO手上的那一丁點兒可憐的股份了。此時子公司已不能做回購的行動了。但為了將來的偉大事業,能伺機把CEO手上的股票也收購回來,因為他會利用再發行新股的行動來削弱你的股份比例。如果百分百的控股權在你手上,他怎樣做你也不會受影響。(這CEO可解釋為「行政蠢材」,因為他是不收錢而為你打工,嘔心瀝血呵。老闆是否很無良?)老師建議同學們以此方法收購兩家公司就行,不用多。因為這樣可以進行股市大鱷行為。(嘩,大鱷行為呵,索羅斯回來了!)不過千萬要記住不可以把子公司跟母公司合並,否則偉大事業將無法展開,且後果自負!
當你擁有兩家有大量現金的全資附屬公司時,你可以利用子公司的現金去收購其它有盈利能力的,或資產值比較大的公司,然後合並之。為什麼要用子公司來合並呢?理由是我們只需要母公司做控股而已,把子公司發展壯大,不需自己料理,只需每年收取大量股息即可。(不勞而獲呵)如此這般,等你把子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每家都有二三十億的現金時,你可以做大鱷了。怎麼做?先利用A公司收購一家新上市的公司B(因為新上市,沒有進行過任何投資,所以現金多,起碼有幾億),以最大限度來瘋狂收購,不必理會價錢,此時B公司的股價會
❷ 金融帝國2怎麼能修改金錢不掉積分
干嗎要修改金錢呢?這游戲改了就沒意思了。你可以先玩簡單的難度,比如10%,然後慢慢提高版難度,如果修權改了金錢,就沒意思了。因為這游戲不是建造類的,這裡面的金錢數就是最終目的。給你個小建議,如果你剛玩這游戲經常破產的話,可以先從生產床開始,然後資金滾動發展,慢慢滲透到別的行業,最後壟斷全部市場。有問題可以找我,我這游戲玩了大概10年了。略懂一點點。
❸ 金融帝國2怎麼總是在虧啊
這就復雜了,主要看下面的介紹。
1你開發電腦要資金吧?你銷售電腦的收入還專沒達到你投入的資屬金所以暫時是虧損狀態。
2你所繳納的稅收高過你銷售的收入。所以你一個商店要多賣幾樣商品才行,買地的時候也要看下地價你是否能承擔(包括稅收)
3你自給有餘的商品要賣給電腦。別擠壓在廠房內。
4銷量你是否看準了,看下商店商品庫存的情況,如果你商店積壓的商品一直都是達到上限或者積壓過多的的情況,雖然貌似銷量不錯,但是你肯定在這個商品上賠本了。
5看下你股票的價格是否下降了,看準了買。
6有的商品分季節的,有的季節銷售好,有的季節銷售差。過季商品你要及時下架。
7以上純屬個人意見,不贊成者勿罵,提出高見,虛心接受。
其實這游戲蠻復雜的,虧損不好控制,注意你自己去細心體會。忠告別作弊或者修改,這樣你很快會失去對這游戲的興趣。
❹ 金融帝國2攻略復合經濟是怎麼意思
復合經濟是游戲環境設置里的一個選項,開起復合經濟進入游戲後你會在小地圖的下方發現每個城市的消費等級,工資等級(等級數值在0到100之間變動)以及經濟狀況。消費等級越高消費能力越強,商品在該城市綜合評價中價格所在比例就稍低(其他影響綜合評價的還有質量和品牌因素);工資等級則關繫到農場、工廠和商店的工資高低,每個經濟單位(農場,工廠或商店)的工資成本可以在該單位的財務報表中看到,一般來說工資占成本和少的一部分(礦井,尤其是需求量不大的礦井會占很多)。消費等級和工資等級在游戲里呈正相關,兩者同升同降,但數值不相等,工資等級要低很多,它們的起伏由城市的經濟狀況決定,。城市經濟狀況分為:大蕭條、衰退、一般、高度繁榮,這4個等級依次對應著消費等級和工資等級的由低到高。很明顯的大蕭條的時候商品是不容易售出的,(個人經驗在大蕭條的城市金戒指的消費量幾乎是0)高度繁榮是容易售出物品的大好時機。
在游戲里城市的經濟狀況是會變動,可以肯定玩家對此有對定性影響。很抱歉我對這種影響如何產生也覺得很詭異,但是我自己玩的經驗來看在每個城市依據不同經濟狀況設置價格很重要,如果高價銷售過多城市會蕭條的,低價銷售商品會使城市經濟狀況往好的發展,但是玩家公司的利潤就會減少。價格的合理設置取決於每個城市該商品的消費量和供應量,消費量除了和商品綜合評價有關外,城市人口多少也是影響因素(人口越多市場就越大);供應量就是玩家和NPC的生產和銷售供給了。依據各種因素合理得設置價格很關鍵。
最後要說的就是復合經濟這個選項很糾結,以上這些感覺三言兩語的說得也不是很清楚,建議玩得時候不要開這一選項,當然開了以後有8%的難度加成,如果想沖擊更高的得分,不妨嘗試一下。
❺ 關於 金融帝國2 的問題,請知道的幫我解答,謝謝!
調整生產線
❻ 金融帝國2新手模式第一關(只能造中型超市,沒有采購銷售等部門,無法更換商品)怎麼過
平均值包括你家生產的產品,平均值高了說明你的產品被平均了。你只需看自家產品的質量、總評比競爭對手和當地高即可。品牌很重要
❼ 金融帝國2 如何整體調價
不能夠,而且店面所在地方不一樣,需求不一樣,價格評價也不一樣,不能夠實現統一調價。只好一家一家點,把時間稍微調快點。看哪一家虧了或賣不動了再調價,或者控制采購量。
❽ 金融帝國2請問為什麼商品需求指數高沒人買
體現得不夠實際。
❾ 金融帝國2的經營管理
1.正的現金流
和模擬城市一樣,你要盡快建立起正的現金流。這里沒有拖欠債,也沒有資產抵押貸款(這點很不好),一但手中沒有現金了,你就得倒閉。倒閉的標准不是資不抵債,而是你無法按期支付債務,這是西方15世紀以來的商業傳統。而中國因為商人文化和契約觀念比較薄弱,加之政府擔心國企倒閉造成的失業壓力,所以破產法的限定很緊。在民間也受契約觀念弱的傳統影響,私營企業主往往手中有錢就拿去投資,而不能區分現金和利潤的差別,等到討債的人上門時再想辦法,反正自已的資產放在那兒,又不是還不出錢,你怕什麼,想討債先等兩天吧。
2.品牌政策
一開局就要決定你的品牌政策,因為變更品牌政策會導致以前的品牌報廢。這個設定不是很合理,朗訊剛成立時還借用了一陣子AT&T的大名,中國電信在分割之後更改標識,你能說它的用戶就會重新開始認識中國電信,以為那個高收費低服務的公司不再存在了嗎?當年電話初裝費所導致的負的品牌忠誠度,不可能這么快就消失的。
你可以選擇三種品牌政策,統一品牌、系列品牌、個別品牌。統一品牌可以通過公關部的費用開支去加強,廣告開支比較少,而且開發別的城市的新市場時會已經有一些品牌基礎,不需要從零開始。但是如果你的產品質量不平衡時,給人的印象不好,低質量的產品會拖累你高質量的產品,但是象GE和三菱那樣from chips to ships樣樣都做得很好的企業也不是沒有。個別品牌是指每個產品都使用一個品牌,相互之間不會影響,但是廣告費用的開支是個問題,不過好處是品牌值漲得非常快,比用系列品牌和統一品牌時都快許多。系列品牌是同系列使用一個品牌,這可以將較差質量的產品的影響局限在某個系列中。而且同系列的產品使用的原材料相類似,在技術開發上一般是共同受益的,一但某個技術得到提升,往往是同一系列中產品的品質一起得到提升。例如晶元技術的提升導至晶元質量的提升,而晶元質量的提升導致電腦系列中台式、筆記本、掌上電腦三種產品(第四種產品是列印機,不用晶元的)的質量提升。
游戲中允許OEM,這是個很有趣的設定,不過游戲中並沒有說清楚這個功能。你在零售店和工廠里可以看到有個商標部門,但是在管理指導菜單里只看到一句「該部門處理的產品」,如何個處理法?沒有任何說明,這個部門是干什麼的。現在我告訴你,這個部門是貼商標的。將消費品從港口或者NPC的工廠買來,經過這個部門處理一下,再賣出去就成了你的產品。你要檢視產品明細時,它變成了你生產的產品。相應的代價是,你無法利用原有的品牌,而你的品牌是從0開始的,遠不如供貨商的品牌。在工廠里也有一個商標部門,不知有什麼用。因為工廠的進貨是中間產品,而中間產品是只有價格質量沒有品牌的(現實世界中當然有品牌,這是一種合理的簡化)。所以這個商標部門是用來給自產的產品貼商標的。為何需要貼商標?可以加強自己的品牌嗎?找不到答案。
3.研發
前面提到過,零售業是沒有競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的。當然,要成為沃爾.馬特那樣的零售業品牌巨人,也不是不可能,這個我們在後面策略一節里會提到。在這里,競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來源於三個基本因素:價格、質量、品牌。我們前面已經提過如何通過運費和產能降低成本,也講了品牌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現在談質量。不同產品之間,價格與品牌的影響是此消彼長的,但是質量的影響,則是永恆的。
研發,就是生產技術的提升,而生產技術的提升,就是產品品質的提升。
當我們的研發將晶元製造技術從30提高到100時,這時我們的晶元質量就是95+2.5=97.5,提高了66.5。
你也可以向別人購買技術,因為你開局時往往沒錢支撐太多的研發中心。技術領先的公司一般不願意賣技術,但能成功向它買到的機率還是有20-30%左右。從技術排第二的公司就能100%地買到技術。
4.定價
技術的提升導致質量的上升,廣告的支出導致品牌的加強,兩者結合的結果是你的產品的總體評價遠遠領先於競爭者們。這么高的評價對你沒有用,你只需要總體評價略高於競爭者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你的提價空間。品牌和技術上的投入,並不僅僅是從銷售量的增加上來得到回報,通過總體評價指數下降到略高於競爭者時,所能得到的最大提價幅度,是評價你在技術和品牌上的投入的回報有多少的更直觀的方法。
NPC的公司在調價上做得很頻繁,品質比我高時會上調到高過我一倍有餘,品質太差時又完全不到我的一半,而這時我根本沒上調過價格,可見他的銷售必然是處於虧損狀態。調價就和調房租一樣,是一件很麻煩的事,調房租你要時刻注意出租率,調價格你要時刻注意競爭對手的價格。除非是獨家壟斷的生意我一次性漲價完事,否則這種麻煩事我一般是丟給雇來的COO去做。COO的面板里有個選項是價格政策,如果選激進,那麼他就會盡可能高地調價以榨取每一分錢利潤。不過我雇的幾個COO做得並不好,大概是因為在零售方面的能力太差。
5.僱人
你建立總部後並建立相應的辦公室後可以雇三個人,銷售總監、CTO、COO。工資標准取決於你的年銷售額,並依個人能力的不同而略有浮動,COO的工資可以佔到年利潤的1/5。當你的年利潤增加時他們便會要求加薪,因為你不知道該加多少比較合適,如果拒絕的話會導致關系惡化,無法再次僱用。所以我一般加一點,然後對方拒絕後我再跑到人物信息里聘他。
銷售總監是用來加強你的零售店的銷售的,不知為何選人的標准卻是營運的能力。銷售總監對於提高銷售水平有著很大的影響因素,我無從得知其中的演算法。不過有一次我的銷售總監向我要求加薪,加薪後月利潤增加了一倍,而此前一年及此後一年我都在股市裡作並購,對於生產經營上並無任何舉動。
CTO能加強你的研發,並自行決定新的研發計劃,以免研發資源被閑置浪費,當然你可以對他的計劃作出調整。CTO的問題在於他會對超過100的技術繼續研發,而事實上整個經濟體系中有近百種技術等待研發。你可以通過CTO的辦公室向別人購買技術,你也可以通自己(CEO)的辦公室買技術,我不知這兩者有何不同。買技術時,如果技術低於80,一般對方都會願意賣,如果技術高於80,就只能向該項技術排第二位的公司買,處於領先地位的公司一般不願意賣技術,別人向我買技術時,如果這個技術是我正在應用於生產中的,我也不會賣。
COO的工資比另兩個人高出幾倍,同一個人任不同的職位會提出不同的工資要求。COO是一個自動化管理的助手,其自動化管理的水平與該人在某項能力上的水平有關。游戲入門課程的建議是製造業、礦業、種植業強一些比較好,事實上也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許多關卡里所有的人的所有能力指數都是0。我主要是指望COO能幫我自動給零售業調價,不過事實上他做得並不好。另外,零售業向製造業采購時,在同一產品有幾個工廠生產時,經常會發生不平衡的情況,一個廠供不應求,另一個廠卻產能富餘。因為零售店各自的銷售波動都是相對獨立的,而零售店的進貨則是鎖定某個供應廠商無法調整。在廠家暫時不及供貨時零售店不會暫時切換到產能富餘的廠家采購,因為自動切換只有在廠家完全斷絕了銷售時才會發生。我本來指望COO能幫我做這件調整工作,但事實上AI中並沒有加入這個功能。
另一個解決同一產品的不同工廠銷售不均衡問題的辦法,是設立一個倉儲中心。因為資本主義2沒有提供倉儲中心的建造,我們只能用一個小工廠以「購進-倉儲-銷售」的方式,從多家廠商購進,再統一賣出。雖然要付一筆小工廠的維持費,但是在管理上方便許多,而且銷售不均衡的問題解決了以後,市場潛力的挖掘就更充分了。但是這只能適用於中間產品的銷售不均衡,因為工廠不能從工廠購進最終消費品,而商店也不能從商店購進最終消費品。最終消費品從工廠出來後,就只能直接進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點,而無法增加一個中間環節。這也是一個設計上的缺陷。
6.工廠選址
對於高附加值的消費品生產,其中間產品的采購決策是一件很頭痛的事。如果能夠外購的話,建議先暫時外購,同時加強研發,等研發完成後再自產,因為自產意味著要從礦場開始直到中間產品的工廠為止的一大筆投資。在無從外購時,可以去別的城市找找看,雖然城際運費相對於其原價是一個很大的數字,有時甚至運費比原價還要高,但是對於高附加值的製造業來說,原材料的成本只是一個很小的數字,在暫時沒錢自產時,付運費比花錢投資要劃算。
有時所需的中間產品在別的城市的港口有供應,因為你不能直接購買別的城市港口的產品,所以你可以在當地建一個小工廠,從港口進貨後再轉賣到你的最終消費品製造工廠。
有時你自建了中間產品的製造工廠,但是當地的下游企業卻消化不掉它的產能,而你又打算在別的城市開發新市場。新的最終消費品工廠是建在新市場邊上,還是建在中間產品所在的城市?若新工廠是建在新市場邊上,中間產品是就地外購,還是花一筆城際運費自產自銷?
中間產品外購還是內購,這個答案很簡單。如果你有工廠在生產的話,盡可能內購。因為你的成本並沒有看起來那麼高,你的進價有很大一塊是你另一個廠的利潤。但是對於新廠選址,則要考慮運費的情況。
資本主義2對於城際運費的演算法有兩個BUG。台北與漢城的距離只有24公里,而台北市東邊到西邊卻有上百公里,城際距離遠小於實際距離,甚至小於同城內的距離,這是件不可思議的事。另一個BUG是車體和引擎的運費,比整車的運費要高許多。
另外,運費是以產品自身的價值為基礎進行計算的,而不是以體積、重量為基礎進行計算的。結果就是原材料的運費少得可憐,運一隻引擎的運費所能運的鋼材,夠造幾百隻引擎了。對於這種情況,我們的對策是,將高附加值的生產放在市場當地,而原材料和車體引擎之外的中間產品,則可以統一在某個城市生產。
6.市場調研
游戲直接給出了市場調研的數據,你可以直接從產品明細中查到佔有率、以及銷售各因素的對比。而在現實中,這種數據並沒有這么容易就能拿到,要麼你花大錢自己去搞調查,要麼向AC尼爾森之類的公司去買。即使是AC尼爾森這樣的大牌公司,拿到的市場數據仍可能與市場的真實情況有較大的偏差。
所以,好好把握這份免費的資源,經常查一下產品明細。
❿ 金融帝國2我初期在賣豬肉和牛肉,銷量總是供不應求,剛好達到平穩的狀態,過了幾年需求明顯下降,這是為什麼
你一開始把質量提升起來後,雖然你賣的豬、牛肉的需求在上升,但之回前我們前面說的答NPC的提價、降價的動作很頻繁,牲畜產品的價格彈性系數很高,所以在你經營到一定時間後,NPC的產品的總體評價早就超過你了,當然你的產品的銷量就會一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