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根源以及對中國的影響
當前的金融危機是由美國住宅市場泡沫促成的。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一金融危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每隔4年至10年爆發的其它危機有相似之處。
然而,在金融危機之間,存在著本質的不同。當前的危機標志信貸擴張時代的終結,這個時代是建立在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美元基礎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機則是規模較大的繁榮-蕭條過程中的組成部分。當前的金融危機則是一輪超級繁榮周期的頂峰,此輪周期已持續了60多年。
繁榮-蕭條周期通常圍繞著信貸狀況循環出現,同時始終會涉及到一種偏見或誤解。這通常是未能認識到貸款意願和抵押品價值之間存在一種反身(reflexive)、循環的關系。如果容易獲得信貸,就帶來了需求,而這種需求推高了房地產價值;反過來,這種情況又增加了可獲得信貸的數量。當人們購買房產,並期待能夠從抵押貸款再融資中獲利,泡沫便由此產生。近年來,美國住宅市場繁榮就是一個佐證。而持續60年的超級繁榮,則是一個更為復雜的例子。
每當信貸擴張遇到麻煩時,金融當局都採取了干預措施,(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並尋找其它途徑,刺激經濟增長。這就造就了一個非對稱激勵體系,也被稱之為道德風險,它推動了信貸越來越強勁的擴張。這一體系是如此成功,以至於人們開始相信前美國總統羅納德
⑵ 美國債務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正值美歐債務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盪之時,中國近日宣布將於8月中旬在香港正式發行200億元人民幣國債。此舉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彰顯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經濟社會繁榮發展、深化內地與香港經濟金融合作的決心;同時,也為全球金融市場注入了穩定劑。
亞洲債券成為避風港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安國俊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美債危機仍讓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復甦充滿了不確定性,政府債務管理及風險預警引起各方面的關注。在歐債危機和美債危機的影響下,尤其是經歷了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被下調後對全球股市沖擊的系統性風險,對於全球投資者來說,亞洲主權債券正日益成為安全的避風港。因此,中國選擇此時赴港發行人民幣國債無疑為全球金融市場注入穩定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南開大學金融系副教授馬曉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這是人民幣在危難之中顯身手。香港,一直是中國內地金融與世界聯系的橋頭堡,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同樣也起到了打頭陣的作用。此次200億元人民幣的國債發行額度,相對於香港市場5500億元的人民幣存款總額,只佔5%左右,相對於國內6.75萬億元的國債余額,更是極小的一部分。因而,此次人民幣國債在香港的發行,信號意義高於其經濟含義。」
力挺人民幣國際化
此次美國債信評級被調降,讓人民幣國際化再度被推至風口浪尖之上。人民幣國際化的破冰之旅最早始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當時美元獨大的貨幣體系被全球詬病。業內人士指出,長遠而言,美元獨大的狀況是不健康的。新興經濟體的貨幣在國際金融體系中應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國這次發國債目的很明顯,就是力挺人民幣國際化。
安國俊認為,總體來看,中國這次發國債益處多多,一是有助於充分發揮中國債券市場在全球金融市場穩定的推動力。此舉充分表明中國政府在推進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發展的同時,將亞洲債券市場與貨幣、財政、匯率政策協調相結合,在債券市場開放過程中注重維護金融穩定。二是有助於離岸人民幣金融市場的發展。三是有助於形成有效的人民幣迴流機制。四是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同時,有利於推動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其實,中國政府債券市場已成為亞洲金融[3.13 4.33%]市場穩定的核心力量。亞洲開發銀行近日發布報告指出,受2010年經濟強勁增長的支持,今年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新興經濟體的本幣債市繼續增加其在全球市場中的份額。
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債務危機所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世界范圍內迅速擴散。曾被認為是「安全天堂」的美債在歷史上首次遭到降級,美元信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美債危機的確給中國的美元資產帶來巨大風險,但另一方面,疲軟的美元也使人民幣增強了吸引力。今後10年,美國政府將面臨持續的減赤歷程,對美元而言,或將是日漸衰敗的10年;對人民幣而言,卻是日益強大的10年。在這10年戰略機遇期內,中國可按照自己的既定節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中國債」違約風險極小
「由於中國政府違約風險極小,人民幣升值又顯而易見,200億元人民幣國債,肯定會受到市場的追捧,超額認購幾乎是必然的。」馬曉軍說,人民幣海外債,為境外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安全的避風港,雖然這個避風港的規模還很小,但是,窗戶打開了,而且主人還很好客。因此,此次200億元人民幣國債的發行,並不是為了解決中國的財政問題,而是為海外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機會,其意義不凡:第一,是向海外投資者表明了中國政府維護國內經濟安全的信心;第二,是向世界表明了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第三,是在技術上進一步完善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地位。人民幣國際化正當其時,危中蘊機,當一國經濟崛起的時候,其貨幣早晚會得到相符的國際地位。」
人們注意到,在美歐債務危機的陰霾下,國際金融機構投資者的資金配置必然要發生變化,人民幣國債或許將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國際投資者逐漸學會並習慣將人民幣資產放入投資倉。
香港業內人士則普遍表示,非常歡迎國家財政部再次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他們認為,這反映中央政府對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發展的支持。人民幣國債的發行將有助進一步提升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發展,為投資者提供優質的債券選擇,同時也為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提供基礎指標。
歐 債
比美債危機更復雜
比起「被降級」的美債問題,遭到市場自發拋售的歐債,顯然危機更為嚴重,其問題的解決更為繁瑣。此外,歐債危機的范圍也已經超出「南歐四豬」,向歐洲大陸邊沿國家擴散,法國更是首當其沖受到影響。
歐債危機蔓延 法國備戰
因擔心葡萄牙將無法全面達成削減財赤和穩定債務目標,當地時間8月8日,穆迪將葡萄牙評級大砍四級由Baa1下調至Ba2,展望為負面。穆迪副總裁托馬斯稱,歐盟關於私營投資者必須參與進一步主權債務重組的觀點將有損葡萄牙利用債券市場的能力。
托馬斯表示,葡萄牙的赤字削減計劃的關鍵在於削減支出和上調稅收,而在目前這個經濟形勢極具挑戰性的時期,完成該計劃是很難的。私營部門投資者可能因擔心葡萄牙債務重組而不願意購買新的葡萄牙債務,可能因此削弱葡萄牙自行融資的能力,進而可能使得葡萄牙被迫需要更多的資金援助。
近日,市場傳言稱,歐元區各個AAA評級的國家也恐面臨評級被調降的風險,其中法國評級更是首當其沖。為此法國總統薩科齊專門召開特別會議,應對可能的降級風波。盡管三大評級機構迅速出面辟謠,但市場恐慌情緒迅速蔓延,歐美股市集體跳水。法國興業銀行[13.32 3.74% 股吧 研報]股價一度暴跌至兩年半低點,同時法國國債的信用違約掉期(CDS)飆升至161.7,創下歷史新高。很多分析師指出,相對於美債危機的左右手互博,歐債危機更為可怕,因此歐元區國家一旦降級,其影響將很難避免。
市場研究機構Sentix的調查顯示,因當局缺乏有效應對經濟危機的工具和手段,歐元區投資者信心在8月份大幅下跌,已觸及2009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為了提振市場信心,阻止歐元區債務危機的擴散,歐洲央行(ECB)不得不介入二級債券市場,購買義大利和西班牙公債,使兩國公債收益率周一出現下滑。在積極干預債市的同時,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明確要求歐元區各國政府盡快執行7月21日債務危機談判所達成的新一輪緊急援助措施。
法國總統府11日發表公報稱,法國總統薩科齊將於16日在巴黎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談,討論歐洲債務危機,確保歐元區金融市場的穩定。鑒於目前的經濟形勢,法德領導人決定16日在愛麗舍宮舉行會談,會談結束後將舉行共同新聞發布會。公報還稱,除了歐元區經濟治理的議題,法德兩國領導人還將就歐洲和國際熱點問題交換意見,並討論中東局勢等問題。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賀力平認為歐債危機實際上比美債危機更為復雜。他說,希臘、葡萄牙、西班牙,都面臨著自己發行新債利率很高的問題,美國沒有遇到這點問題,這和它高額的財政赤字和債務累計程度有關,債務累計程度和美國差不多,但赤字程度比美國大一些,它面對的是投資者對它評價很低的問題,所以再融資的成本很高,而美國目前沒有遇到再融資成本急劇上升的問題。
歐債警報拉響 資本市場震盪
當歐債問題再次上升的時候,美元的避險作用又重新被市場發掘,被降級的美債問題得到緩解,歐債危機走上前台,其主權債務危機的嚴峻性也顯現出來。
受累於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擴散以及美國主權債務評級下降,全球股指走低,大宗商品價格疲軟,國際原油回吐之前的漲幅,而金價卻一路飆升,一度摸上1800美元的高點,隨後有機構預測,國際金價可能攀升至2000美元,甚至2500美元每盎司。歐債危機使歐元承壓,歐元近期漲幅被抹平,市場再度猛烈震盪,歐元兌美元一路下跌。
據ISDA的估計,歐洲基礎金融市場規模和衍生市場規模的比例在1:10至1:25之間。政府主權債務被廣泛用於構建各種信用衍生品,因此債務違約帶來的負面效應很可能由衍生品市場成幾何倍數的擴大。綜合看來,實體與虛擬經濟體中的資金同時大規模的逃離將加快歐元區經濟二次探底。伴隨經濟衰退而來的需求下滑將導致國際大宗商品的集體跳水,尤其是以能源金屬比相農產品[15.76 0.96% 股吧 研報]受到的打擊會更大。
對於歐債危機給全球資本市場帶來的影響,中信證券[11.85 0.00% 股吧 研報]報告認為,目前,歐債危機的影響還處於金融經濟層面,歐盟需求下降對於中國外需的沖擊尚未完全顯露。隨著債務危機的不利影響在實體經濟逐步釋放,歐美經濟體的復甦勢頭會持續走弱,中國的出口增速將會呈現回落態勢,預計下半年出口增速為15%,全年出口增速19﹒7%?而進口增速將受到價格回落和內需保持穩定兩個方向的作用,未來增速將會小幅回落,預計全年進口增速為24﹒6%。
化解危機
私募普遍認為歐債危機是未來市場上最大的不確定性,近47%私募認為,未來不會發生新一輪的金融危機。但專家表示,由於歐洲各國相互持有債務存在普遍性,歐債蔓延的可能性還是比較高的,只要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失控,都將牽一發而動全身。解決歐債危機,是當務之急。
歐洲區貨幣統一化曾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歐洲經濟一體化發展,而在金融危機後,卻也成為拖累歐洲走出危機泥淖的根源。應對債務危機,政府除了可以採取財政政策之外,貨幣政策也提供最終的安全保障,然而,歐元區成員國在加入歐元區以後完全喪失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面對危機時,無法通過自由的貨幣政策化解危機,而只能依靠財政政策解決問題。
雖然歐債爆發短期集中性爆發的可能性不高,但中期形勢不容樂觀。希臘的第二輪援助計劃已經起到了穩定作用;愛爾蘭的援助將在2013年到期,短期問題也不大;而義大利的問題是經濟發展緩慢、債務比較高,但沒有惡化的跡象;西班牙上周成功標售了近35億歐元的國債讓其緊張情緒有所緩和;歐洲穩定計劃的7500億歐元對於義大利債務來說雖是杯水車薪,但用於救助其他較小國家仍能發揮積極作用。因此後市需要追蹤各國財政政策的制約與協調。歐債問題的陰影將始終籠罩市場,大宗商品市場將根據歐元區經濟數據波段振盪。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張禮卿表示,要解決歐債危機,就要加快國內改革,對於負債深重的國家來說,如果它能夠在擴大借債規模的同時積極推動它的各項改革,那麼它未來償債就是有保障的因為目前遇到的只是流動性的問題;而如果不能推動改革,那麼債務會越積越多,最後就會破產。
張禮卿稱,他覺得目前來講,歐洲國家基本還是面臨如何推動改革的問題,當然也包括加強歐盟內部制度性的改革,要加強歐元區內的財政統一,如果沒有歐元區內部的財政統一,將來它的混亂還會不斷重復。
⑶ 國際金融市場的風險有哪些
主要有五大風險:
美國不確定性風險——美國經濟金融的影響力使其前景格外引起關注,並將影響
國際金融市場較大的波動,尤其是美元資產的縮水,可能導致全球交易、結算和儲備系統的大調整,不利於金融穩定突出;而從國內看,美元貶值由於經濟恢復和結構性均衡,但不利於經濟信心維持。美元波動將會引起恐慌性反應,金融市場價格波動將會加大,進而不利於全球經濟復甦和穩定。而從當前形勢看,美國經濟前景難以確定,經濟政策和理念的變化將是美國經濟難以預測的重要因素,而經濟政策抉擇時機與理念的變化,將可能使美國經濟最終出現實質的變化,甚至惡化。
金價上漲恐慌性風險——從目前趨勢看,國際金價面臨進一步上揚的空間,甚至預測金價將可能達到350美元的水平,國際政治與軍事矛盾潛在惡化的可能以及突發事件的難以預測都將是金價上漲的依託;尤其是美國經濟不確定和美元超值風險都將是金價上揚的推力與依據,從而對市場心理恐慌具有重要影響,形成進一步刺激金價的重要因素。
油價不定性風險——從石油價格水平趨勢看,產油國與消費國之間的摩擦以及國際政治軍事爭端的連續不斷,都是油價不確定的因素;尤其是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以及全球經濟復甦的需要,油價可駕馭更為艱難,可能成為全球經濟發展中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的不確定因素,並將對主要貨幣國的經濟環境具有負面影響與打壓,歐元區更為突出,歐元區通貨膨脹再度上升的壓力依然較大,並將直接加大匯率信心心理的波動與調整;而對於美國而言,在經濟不確定中經濟風險有所上升的形勢下,油價的上漲也將使美國經濟政策難以駕馭。油價再上30美元的水平不僅具有可能,而且也將是再度沖擊經濟金融政策的調整與變化的重要因素,對利率、匯率和股價等宏觀和微觀經濟波動與難以駕馭影響將更為直接。
利率差異波動性風險——全球利率水平的差異與不同步將是未來匯率水平和投資組合波動與調整的關鍵因素,利率調控的駕馭將直接影響和左右資金流動趨勢、方向與結構的變化,對美元的減弱、對歐元的傾斜以及對日元的難以定奪將使匯率和股價水平加大波動幅度,波動區間將難以預測且超出預期。尤為值得關注美聯儲關於改變永久性貼現率結構的建議,主旨是改變以往聯邦基金利率高於貼現率的狀況,使貼現率高於聯邦基金利率,以刺激存款機構、聯邦儲備體系在美國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最終穩定經濟。美聯儲這項可能實施的改革將會對美國金融市場,尤其是美國經濟產生重要影響,並對匯率具有直接牽動;而當前美聯儲利率調整的時機抉擇對匯率的影響至關重要。而利差將形成國際資本流動格局的較大調整與變化。
金融格局潛在調整風險——隨著美歐日三種主導貨幣匯率的價格變化,尤其是歐元上升的加快,美元的國際主導地位將面臨提前的挑戰與修正。國際資本流動向歐元區間的加大,可能將導致資產信心和份額的調整,而目前美元貶值趨勢對與美元相掛鉤的機制沖擊將會加大,美元與歐元雙匯率機制將可能成為新的選擇與更新。從中長期看,美歐金融均衡性將會逐漸顯現,對美元沖擊明顯,對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具有影響與沖擊,但對金融均衡與風險規避十分有益,有利於國際金融公平、合理氛圍的發展。
⑷ 美國金融發展中形成現代金融體制特徵,
世界各國金融業發展已明顯呈現以下十大特徵和趨勢:一是金融管制放鬆化;二是金融創新化;三是金融市場全球化;四是融資證券化;五是銀行經營國際化;六是銀行業務全能化;七是銀行資本集中化;八是金融業電子網路化;九是國際貨幣結構多元化;十是金融監管國際化。
一、金融管制放鬆化
1、價格自由化:即取消存款利率限制,放開匯率管制,取消證券交易中的固定傭金制度;
2、公平競爭:擴大各類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和經營權力;
3、加強和改善金融市場的管理:改革金融市場,放鬆金融機構進入市場的限制,豐富金融工具和融資技術;
4、實行資本流動自由化:相繼放寬外國資本、外國金融機構進入本國金融市場的限制,以及本國資本和金融機構進入國外市場的限制。
二、金融創新化
金融創新主要體現於期權和期貨交易的發展,證券市場上大量新的交易方式和金融工具的出現,以及銀行國際業務中貨幣和利率的互換、票據發行便利和遠期利率協議等新的交易技術和業務的發展。
三、金融市場全球化
金融市場全球化是指由於科技進步、金融創新及金融管理的自由化,使得各國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緊密連接,逐步形成一個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
四、融資證券化
美國,融資證券化表現得最為顯著,幾乎滲透到經濟生活中的各個角落,並成為投資銀行業新的角逐領域,近20年來,國際融資證券化促進了國際資本市場的長足發展。
五、銀行經營國際化
銀行經營跨國界發展,不但加速了國際資本流動及新的金融工具和技術的廣泛運用,而且加速了金融市場的全球化進程,90年代以來,銀行經營國際化進一步向全球化發展,並逐漸形成銀行國際業務與國內業務的合理分工,即大銀行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競爭,中小銀行則在國內金融市場上發展。
六、銀行業務全能化
金融業由「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專業化模式向「綜合經營、綜合管理」全能化模式的發展已成為當今國際金融業發展的主流。
七、銀行資本集中化
銀行並購活動將銀行資本的國際集中化程度再次推上了新的高度,它既向全球吸收資金,又向全球貸放資金,成為貨幣和資本國際流動的主要承擔者。由此可見,這些活動無疑會有力地促進銀行業務向更高層次的全球化方向發展。
八、金融業電子網路化
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金融服務電子網路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使得全球金融一體化深深地依賴金融服務電子網路化的發展,同時也深刻地反映了世界各國金融業電子網路化的時代特徵。
九、國際貨幣結構多元化
1、從金本位到1945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工;從60年代美國在西方經濟中的地位日趨下降,到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宣告崩潰,反映了國際貨幣體系日益趨向多元化格局的發展歷程。
2、90年代以後,美元地位有所削弱,日元和德國馬克的地位則不斷增強,從而形成了美元、日元和馬克三幣並重的多元化國際貨幣格局。
十、金融監管國際化
90年代以來,全球范圍、地區范圍以及雙邊范圍內各個層次上的國際銀行監管合作都得到了空前發展。
1、巴林銀行倒閉事件表明,監管當局之間的有效溝通可以加強對國際性金融機構及其經營活動的監督與管理。
2、各國監管當局對創造和維護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都十分關注,以便其本國銀行參與其中的競爭。
3、1995年哈利法克斯和1996年裡昂高峰會議的公報都表明,人們對不受監管或監管不充分的金融活動所產生的潛在系統性風險開始給予極大關注。
正是基於這些原因,世界各國政府、中央銀行和監管當局在90年代給予國際銀行監管合作的優先考慮甚於以往任何時候。
⑸ 我需要一篇中專生國際金融專業的論文2500字 以(金融危機)為話題
我有,發給你吧。是pdf格式的
對美國金融危機的思考
林正平①
摘 要:美國金融危機不可避免的對中國經濟的發展造成沖擊。在此背景下,審視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
經濟發展狀況,可以看到中國經濟在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現階段,堅持改革開放,
穩定國內金融市場,深化金融改革,堅持發揮政府調節和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積極參加國際合作等舉措,都
將有助於中國更好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美國金融危機;改革開放;新興市場國家;政策主導
中圖分類號:F831.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4768(2008)12-0017-05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強調指出,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國際
經濟環境中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國內經濟運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告誡全黨增強憂
患意識,積極應對挑戰,最重要的是把我國自己的事情辦好。
最近美國經歷的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全球最大的金融危機,對國際市場造成的嚴重沖擊和對
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的影響,已引起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憂慮。我們要以國際視
野和戰略眼光,審視這場危機的起因、過程、負面效益以及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冷靜觀察,認真
應對,繼續解放思想,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在應對危機中著力增強國際競爭力。同
時,負責任地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維護國際金融穩定和經濟穩定。我們應抓住歷史賦予的機遇,
通過總結經驗教訓,更加自覺地踐行科學發展,堅持改革開發,繼續推進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一、美國金融危機的主要症結
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是各種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優化配置,生產要素跨越國界流動。具體包括貿
易自由化、生產國際化和投資跨國化、金融全球化,其中貿易、生產的全球自由化是全球化的基
收稿日期:2008-10-11
作者簡介:林正平,男,福建中誠信信用評級咨詢有限公司,高級經濟師。
國際金融危機專欄
18
礎。由於經濟運行日益以金融活動為中心,以金融關系為紐帶,所以金融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
核心,並成為全球化新的主導動力;也因此金融成為新自由主義、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化三者之中
的主導力量。在這樣特定的新國際環境中,美國為挽救經濟推行了一種借錢消費的經濟增長方式,
利用美元霸主權地位和投資者對美國經濟的信心,濫用金融衍生品。在無力監管的情況下,通過
各種金融工具誘導人性的貪婪與投機,在消費模式上,從以收入為基礎的儲蓄模式向以資產為基
礎的儲蓄模式轉變,不斷擴大消費信貸,帶來了大量的透支消費和高負債;金融職業道德上,高
薪激勵離開了合理邊界,高管與普通員工的薪酬差距無限制地放大,大搞金融冒險,設計的金融
產品無限延長了信用鏈,不斷升高虛擬性,信用關系高度復雜化,產權關系越來越模糊,可控性
越來越低,風險性越來越大。特別是危機已經開始擴散,如花旗、美林、瑞銀等大型金融機構出
現巨虧,市場流動性驟減,還繼續推出金融資產違約保險。所謂「信用違約互換」(CDS),這個產
品說是保險,但擔保對象不透明,已經看不到其價值所在,不能定價,也不能很好地在市場上交易,
實際已經異化為買賣雙方的對賭行為。最後風險爆發,根本不能避險,反而加劇了信用危機。
二、透過危機看中國經濟發展
二十一世紀是二戰以後全球經濟最好時期。這個時期全球經濟的特點,基本是美國憑借其相
對發達的金融體系和先進技術,依託資產價格泡沫的財富效應,支撐了亞洲製造圈的迅速擴張,
進而帶動了中東能源及國際大宗商品供應國的發展,推動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最終造成全球經
濟增長潛力的過度消耗。國際收支表現上基本是東亞國家輸出實體商品,資源國家輸出資源,美
國輸出美元及金融產品以換取商品和資源。在這場全球產業大轉移中,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初既求
生存,又求發展,以政策性開放為主導,選擇了國家主導性的市場經濟模式,並以漸進式區域開
放為經濟轉型的主線,實現了開放與改革的良性互動,使整個經濟向開放型轉變。這個階段中國
的比較優勢得到充分體現,主要依靠政府主導的低成本勞動力優勢,付出資源環境代價,依賴擴
大出口來平衡國內儲蓄,通過商品輸出消化吸收國內過剩的儲蓄資源,從而迅速提升了國家工業
化水平,也壯大了整體經濟規模,為繼續發展打下了結實基礎。無疑這是一個必然而成功的選擇。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實現了從半封閉經濟到全方位開放,進出口貿易增長104 倍,在世界
貿易中的位次從32 位到2004 年開始穩居世界第三位;佔世界貿易總額的比例,從1978 年的不
到1%提高到2007 年的8%;從1993 年起,連續15 年成為發展中國家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到
2007 年底,全國外商直接投資以年均20.1%的速度增長。
近幾年全球經濟從不平衡到平衡的發展循環,是建立在支持經濟平衡的新興市場國家自身不
平衡的基礎上。我國的政策性開放的發展路子得到了利益也帶不少問題:首先,世界出現了以美
國為代表的資產膨脹型的過度消費模式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過剩生產型增長模式的結構
失衡。那些過度消費模式的歐美國家在虛擬經濟過度膨脹的條件下,長期奉行低利率政策,貨幣
過度發行,加劇了金融體系乃至金融市場、金融機構的脆弱性。而發展中國家大量出口,推進了
投資,壓抑了本國消費,加劇了經濟結構不平衡。改革開放的開始年份,我國投資與消費的拉動
作用基本交替變化,其規律是出口增長快、經濟高速增長年份,投資對經濟增長率貢獻高於消費;
經濟比較正常年份,消費貢獻率則高於投資。但2001-2006 年消費增長拉動力明顯減弱,進出口
對任務貢獻率在1999 年前呈起伏不定,往後年平均在7%左右,2005 年開始穩定在20%到24%
之間。而消費率卻低於50%,有的年份只40%左右,一般要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 個百分點。其
19
次,由於投資、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越來越大,我國進入世界資源型產品的最大生產國、
最大需求國和最大消費國的行列。2007 年以來雖然重要礦種對外依存度有所下降,但如原油、鐵
礦石等仍在50%以上,已出現大量的資源環境問題。第三,近幾年我國國際收支不僅總量規模快
速增長,而且已出現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雙順差」為特徵的勢頭,2000-2007 年國際收
支總順差逐年擴大,2007 年達4453 億美元,年均增長53%,順差占同期GDP 的比例越來越高,
平衡狀態偏離度在逐步擴大,給宏觀調控尤其是貨幣政策帶來越來越大壓力。
現在我們處於更加開放和偉大變革的時代,我國出口已佔 GDP 的37%,而美國這個比例不
足10%。這種結構已被世界各國走過的歷程證明,非常容易受外國經濟的影響。隨著全球化的不
斷深入,世界范圍內產業轉移、轉型和升級還在繼續延伸,而全球市場是一種零和博弈,市場變
化最終都表現為財富和資產的轉移,我們應該抓住機遇,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堅持改革開放,把
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推上一個新的平台。
三、我國應對金融危機的舉措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強調,全黨同志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改革開放是
中國發展的永恆動力,根據當前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我們應該用發展創新思維來轉變引導社會
的思維定式,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始終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突出實踐特色,繼續
解放思想,把自己的事情辦好,立足自身是應對危機最重要的有效手段,也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
(一)認識自己,增強信心,抓住機遇,積極應對
這場金融危機在一定程度上是長期積累的失衡矛盾最終釋放的必然結果,風險前所未有,機
遇前所未有,我們要在困難中發現機遇,在風險中尋求發展。目前金融危機繼續向實體經濟轉移,
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盪,外部風險加劇。雖然目前我國各項經濟指標都很健康穩定,我國金融市
場體系相對獨立,受到這場危機的直接沖擊要好於歐洲等其他國家,但要看到我國經濟的負面問
題,已經越來越表現為經濟下行的風險。歐美需求減緩,由於價格成本和改革開放時間的長短,
以及認識深化等原因,我國的外部需求減緩程度可能更甚於全球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目前中央已
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防止經濟大起大落,作為科學發展的首要目標,著力擴大消費需求,
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同時努力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當前的
問題是:(1)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受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長緩慢、資產財富縮水、社會保障制度
完善尚待時日、農村改革發展需要一個過程等因素的制約;(2)我們在踐行科學發展中,要重新
定位和糾正過去那種犧牲勞動者利益、損害環境、濫用土地、削弱經濟自主性等行為,必然要推
高勞動成本、環保成本,甚至必要時提高農產品價格;(3)作為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不可避免要
經受一個與國際價格體系接軌的長期痛苦的通貨膨脹。
美國是黃金儲備大國、石油儲備大國和農產品出口大國,從次貸危機看,不否認美國通過降
低美元利率的預期,促使大宗商品暴漲,從中獲得巨大利益。美元今後會不會再次走弱和大宗商
品階段性上漲,如何判斷美元走勢,已成為我國外匯增值以及與外匯有直接間接關系的產業、企
業的關鍵和核心問題之一。這些問題突出表現為當前我國國內能源、土地礦產資源等重要資源緊
缺、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等因素相互疊加,給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和中小企業造成巨大
的壓力,進而給經濟增長、勞動就業、幣值穩定及國際收支平衡帶來許多不確定因素。中國目前
經濟基本面是好的,有條件、有能力抵禦外部沖擊。但是目前我國還是依賴出口和外資的經濟增
20
長模式,近年來我國每年10%左右的GDP 增長中有2~3 個百分點來自外需貢獻,國家統計局初
步測算,今年前三季度增速回落2.3 個百分點,其中有1.2 個百分點來自出口減速。財政收入8
月份增速還能堅持兩位數,9 月份回落到3.1%,而財政支出壓力在不斷增強。外匯儲備也出現異
常現象,9 月份新增214 億美元,低於FDI 和外貿順差之和,一反過去高於而且有的月份高很多
的現象。應該看到我國經濟在全球化和遭遇全球性危機的沖擊,還顯得比較脆弱。所以,發展仍
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高速增長仍是我國和平崛起的必要條件。當前首先要減少、消除危機
沖擊的損失,進而利用危機削弱競爭對手的機遇,建立鞏固國家和民族資本對國內市場的主導,
同時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全球經濟發展格局在不斷調整,各國經濟增長模式都應不同發展階
段的經濟背景條件變化和要素約束而變化。根據我國當前經濟發展條件,要把發展理念、措施、
政策引導到真正的經濟增長上來,不斷提高生產率和技術水平,不能無限的增加投入。經濟工作
要保發展、保民生、保穩定,在推動經濟三大輪子中,堅持「三架馬車」均衡拉動,三大產業協
調運行。在著力擴大消費需求的同時,投資與出口以及利用外資方面都不能偏廢,著重點在加快
結構調整。投資仍是目前保增長的重要動力,我國資本/勞動力比率還遠低於美國、日本水平,城
市化率不僅低於韓國,也低於菲律賓。同時鐵路、公路等大項基礎設施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可以
總結1998 年實行的積極財政政策,通過增發長期建設國債,甚至允許財政收入有穩定來源、財
政盈餘穩定的省市發行地方建設國債,增加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的投入)。房地產業在投資中的
比重約1/4-1/5 之間,涉及50 多個行業,對於保增長和勞動就業有許多積極作用,仍要作為國民
經濟的支柱產業,重在結構調整。出口對經濟發展的拉動力目前仍處於重要地位,至今我國作為
全球重要製造業的基本地位沒有改變,出口的比較優勢還沒有消退。現在貿易政策上應有戰略作
為,要著力於通過政策制定培育我國經濟的競爭優勢,穩定出口,同時加強外貿產品和區域的結構
調整。據海關統計數據,1996-2007 年我國與歐盟15 國的貿易增長還超過中美貿易增長,亞歐之間
經濟上互有需求是增長合作的主要動力所在,同時要大力開拓拉美、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
(二)堅持發揮政府調節和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
這場危機給世界各國一個重要警示,那種認為政府對經濟「無為」的自由主義經濟的英美模
式再次接受檢驗而適當淡化,中國模式引人注目。市場確實具有高效、自我平衡和自愈功能,但
自由市場經濟引發的道德風險在這次危機中得到全面徹底暴露。充分說明市場功能還不足以與市
場自身的問題所產生的巨大破壞力相抗衡,政府管制是必須的,宏觀調控更需要貫穿市場經濟的
全過程。改革三十年來我國選擇政策主導的市場經濟模式,不改變國家的控制和管理,由國家主
導工業化和管理資源、能源產業,政府是強大的經濟組織力量,體現了國家經濟的控制力和政府
管理的主導性作用,實踐證明是正確的。同時也要看到近幾年全球化深刻改變了我國經濟增長的
外部環境,發達國家基本吸納了我國由於日益增長的、龐大的國內儲蓄,通過龐大的投資活動而
形成日益增長的產能所產出的剩餘產品,在一定意義上是外部失衡掩蓋了內部失衡。今天我們要
從戰略上解決現階段生產過剩的矛盾,不能長期用價格管制和政策性補貼的方法應該理順價格市
場形成機制。不然,扭曲了市場,扭曲了企業利潤,還扭曲了許多問題,隨著時間推移,問題會
越積越多。
(三)深化金融改革,為科學發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環境
隨著我國經濟下行風險和行業風險的逐步暴露,流動性風險將越顯突出。前一段物價上漲,
某種意義上是價格形成機制逐步成熟的必然結果。目前我國應對通貨膨脹的措施和效果要好於周
邊國家,統計數據已出現CPI 連續五個月的減緩趨勢。雖然目前還不能因此對物價控制放鬆,但
21
當前信心是第一位,在實行適度放鬆的貨幣政策中,應該增強市場參與者的信心,保證金融體系
尤其是銀行的流動性。預計短期內我國仍然保持負利率時代,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央行在進一
步完善流動性管理,商業銀行應順應宏觀調控政策,履行社會責任,實行區別對待的信貸政策。
增加流動性有可能帶來通貨膨脹壓力,現在的難點在於既要考慮貨幣的波動,更要考慮由此帶來
的信心散失問題,這就是宏觀調控科學性所在。
這場危機暴露了美國虛擬經濟過度脫離實體經濟,最後變成禍害社會的「洪水猛獸」。我國
今天則完全不同,虛擬經濟整體還處於淺層次階段,與實體經濟的匹配總體還有較大的距離。虛
擬經濟的適度發展,不但可以使經濟社會中投資與金融商品的貨幣需求量增加,推動儲蓄轉化為
投資,還可以吸收過多的流動性,而且可通過金融產品發現價格和定價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
著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益,進而影響實體經濟。特別是在開放條件下,在一個國際化環境中,一流
的企業更需要一流的金融服務。目前當務之急要深化金融改革,建設多層次、能適應各種所有制、
行業、企業金融需求的金融體系,為科學發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環境。目前應該解除一些不必要的
金融管制,解決金融壓抑問題,建設一個充滿活力的金融體系,否則,只能成為金融風險的被動
承擔者。當然,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有一個穩定關系,不能無限延升信用鏈和過高的杠桿比率,
假使過多的脫離實體經濟,必然要造成龐大的泡沫。金融業要煉好內功,尤其要完善治理結構,
明晰產權關系,加強內控機制,使每個從業人員都具有很強的風險意識,同時讓所有市場參與者
承擔風險,並在承擔風險中得到應有的回報。
(四)積極參加國際合作,為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新國際金融貨幣體系而努力
由於全球化的深化,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和影響在不斷加深。隨著中國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上
升,我國將在全球的經濟、匯率、環境乃至防病衛生等方面負起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責任。面對
這場危機,我們同樣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應對這場危機作出經濟努力,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維
護國際金融穩定和經濟穩定。當前國際和國內都是一個轉折點,都要關注美國這樣一種債務帝國
的發展方式能不能持續下去,美元的世界主導地位是否會動搖,美國的霸權地位走勢如何,美元
能否回歸現實,等等。目前這些問題還難以回答,但必須看清其大體走勢,從長期看必須呼喚公
平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建立公平合理的新國際貨幣體系,讓發展中國家有更多的話語權;從現階
段看要同世界各國一道關注國際資金在全球流動的監管,同時從中發現蘊藏著的發展機會,並維
護國家經濟金融的安全。這些方面的努力是長期的,也是艱苦的,我們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備。
⑹ 什麼叫美元資產
美元資產是指以美元表示的資產信息。
美元資產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不斷深化的情況下,從美元的基本面看,美元資產牢固的國際儲備地位將是長期趨勢,其主要原因有八個方面。
第一,雖然目前美國經濟衰退嚴重,還未渡過金融危機,但與西方其它國家相比經濟仍存在著發展的潛力,一旦渡過金融危機,經濟復甦的潛力就會釋放出來,而歐洲國家和日本經濟衰退後的復甦能力相對脆弱。與此同時,美國金融危機的蔓延過程是不斷「轉嫁」危機的過程,將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紛紛「拉下水」,其中歐洲、日本金融動盪更為劇烈,從而在一定程度和意義上等於緩解了美國國內的金融危機,由此在國際儲備中更多的投資者選擇了美元資產來規避風險,美元資產經過 「泡沫」破裂後正在逐步回歸到一個合理的水平,風險在不斷降低。
第二,綜合當前的國際金融形勢,西方國家普遍希望美元匯率保持強勢,美元強勢既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其他西方國家的利益。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認為,美元的保持強勢對資本市場「人氣」的穩定有著極大的作用,緩解金融危機的恐慌氣氛,對防止金融形勢的進一步惡化和消除經濟衰退預期心理顯然十分必要,一個相對穩定的美元有利於正常國際貨幣秩序,有利於國際金融的穩定。另外,由於各國央行持有大量美元資產,如果繼續美元繼續貶值各國央行的美元資產將不可避免地大幅度縮水。因此保持美元穩定和一定程度的強勢是各國政府和央行防止金融危機進一步惡化的必然選擇。
第三,綜合各種因素,美元強勢不僅反映了美國經濟整體實力的潛力,同時也反映了各國與美國經濟畢竟存在著差距。由於歐元區經濟實力與美國經濟實力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而且歐元區國家內部經濟和金融政策難以協調一致,金融領域缺乏統一性,因此盡管歐元誕生以來對美元匯率不斷升值,但歐元仍難以對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構成實質性的威脅,不僅歐元還沒有能力替代美元成為核心貨幣,而且還沒有任何區域性貨幣能與美元抗衡。從近年來美元漲跌狀況看,歐元的走強與美元的下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好像在不斷尋找一個平衡點。而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元強勢地位得到體現,說明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依然不可取代,美元資產的國際儲備地位仍然牢固。
第四,美國希望美元保持強勢,從中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如:美元匯率的相對強勢能夠使美國進口商品的價格低廉,從而有利於美國在實施刺激經濟計劃過程中防止通脹的復出,並為美國貨幣政策提供更多的餘地;廉價的進口商品使得美國公司無法通過提高價格來增加盈利,只能通過增加技術投入等手段來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競爭力,從而達到增加盈利的目的,從而使美國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對於美國居民來說,美元匯率的強勢降低了他們在金融危機條件下生活費用的支出,特別是出國旅遊的費用大大降低,因此相對強勢的美元符合當前美國的經濟利益。
第五,強勢美元有利於美國救市方案的實施。美元的穩定或強勢,不僅對海外機構購買美國國債提供安全保障,同時在強勢美元的情況下美國可以繼續吸引對海外機構購買大量購買美國國債,為美國救市提供更多的資金來源,降低美國政府籌措資金的成本,美元保持近期內的強勢是美國應對金融危機的最佳選擇。
第六,美元仍是國際上主要支付貨幣,是國際貨幣體系中跨國交易、銀行重要資產儲備、貨物計賬單位和債券延期支付的參照標准。在當前金融危機過程中,流動性短缺是金融危機最嚴重的問題,也是各國政府和國央最頭疼的問題。由於金融危機引發的大規模的信貸緊縮,導致流動性短缺更加嚴重,而在經常性項目上相當數量的支付還必須以美元結算,因此隨之增加了國際貨幣市場對美元的需求量,帶動了近期美元的升值。
第七,由於美元仍然是處於主導地位的國際貨幣,各國外匯儲備是以美元計價,美元資產處於絕對支配的地位,在現有國際儲備結構中美元資產仍佔70%以上,美國國債又是國際金融市場上最具流動性的資產。因此,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後大量短期國際資金紛紛湧入美國債券市場尋求較為安全的投資品種,由此導致美國債券市場在全球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的情況下相對於其他投資市場要活躍,美國債券市場的活躍也驅動了美元匯率對各國貨幣近期內的相對強勢。其中中國大量的美元外匯籌備和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對美元匯率的穩定起來重要作用。
第八,在國際外匯市場中,美元是官方干預市場和匯率變化調節的風向標,目前世界上有許多國家特別是東亞地區的經濟體都把本地區貨幣的命運與美元掛鉤。在當前的國際金融環境背景下,為了減緩外部的沖擊各區域都在不斷加強區域性合作或特別安排來干預市場和對匯率變化進行適度調節。因此,匯率的變動正在演變為一國、多國或區域性的國際金融戰略,甚至成為種種政治和外交因素操縱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金融或貿易出現結構性矛盾和摩擦的情況下,許多國家往往不是從經濟、金融或貿易的基本面中尋求解決的途徑,干預市場和操縱匯率變化的金融手段是其中最有效的選擇之一,從而美元的作用進一步得到提升。
⑺ 當前國際金融經濟背景(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態度,充當的角色之前採取的措施等)
全球金融一體化對我國的影響及對策
提要:
經濟全球化已經構成當代世界經濟發展最主要的趨勢性特徵,作為推動這一趨勢的兩股主要力量,跨國公司的全球投資以及全球資本的跨國流動也引起了普遍關注。人們常常把前者稱之為生產一體化(或全球化),把後者稱之為金融一體化,其中又以金融一體化的發展尤為引人注目。概括地說。
當前的金融一體化趨勢有幾個比較明顯的特徵:一是金融市場的一體化程度加深。各個地區之間的以及全球不同類型的金融市場相互貫通,聯系密切,金融風險的「傳染」效應增大。二是私人資本流動成為國際資本流動的主力,大約佔全球資本流動的3/4,其中相當大一部分流向了新興經濟地區。三是跨國銀行呈現出「全能化」發展趨勢,業務趨於綜合化。四是大規模的銀行兼並風起雲涌,僅1999年就發生了七起大規模的金融機構兼並案(王雪冰,2000)。我國當前正在通過不斷的改革與發展謀求融入世界經濟、貿易和金融體系。全球金融的一體化在給我國的金融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將帶來挑戰,因而有必要結合我國金融開放的進程,認真分析,提早應對。 一、全球金融一體化進程中的中國金融業 1978年以來的改革開放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使其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並且最具增長潛力的經濟體。1978年~1999年我國的實際GDP增長速度創下了世界之最,20年間經濟規模增長了6倍,而同期世界經濟僅增長了2.2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1998年我國GDP相當於發展中國家的30.1%,全世界的12%。按匯率折算,佔世界的3.2%。商品與服務出口總額佔到了發展中國家的17.5%,全世界的3.1%(見表1)。由於改革與開放並行不悖,成功的對外開放政策大大提高了我國經濟的外向化程度,使其越來越深地融人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之中。1979年~1998年問,全世界出口額增長了3.3倍,而我國的出口增長了13.5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999;《1999/2000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鑒》)。1998年中國出口總額為1838億美元,佔世界出口總額的3.4%,成為世界第9大出口國。1999年我國出口總額進一步增加到194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了6.1%。得益於勞動力成本優勢及巨大的市場潛力,中國成為對外國直接投資最具吸引力的國家。1997年中國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為452.6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1998年增加到了454.6億美元,1999年為404億美元。1999年中國的進口、出口和FDl分別占當年GDP的16.73%、19.67%和4.08%(見表2)。與此同時,我國的境外直接投資也在穩步增長。我國經濟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國際化趨勢。 在貿易和投資的帶動下,我國的金融業也開始逐步融人世界金融體系。1980年4月中國恢復了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成員資格,同年5月恢復了在世界銀行的地位,隨後又成為國際清算銀行的成員。這標志著我國已經是現存國際金融體系的重要參與者。但由於市場開放程度不高,在1996年我國實行人民幣經常項目下的自由可兌換以前,全球金融一體化對我國的影響尚不明顯。1996年以後,國際金融體系對中國國內金融和經濟的影響開始加深。通過不斷引進外資金融機構、開放B股股票市場以及越來越多的海外借款和債券發行,國內金融市場間接地將自己與國際金融市場聯系起來。從目前與WTO各締約方談判的進展情況看,我國有望於年內加人WTO,金融市場的開放也會隨之加快。預計到2020年,中國有可能全方位地融入全球貿易和金融體系。屆時,中國與國際金融體系的聯系將會更加直接和密切。 (一)銀行業 近二十年來,遵循穩妥、有序的原則,我國逐步擴大了銀行業的對外開放。從1981年引進第一家外資銀行以來,外資銀行在華業務一直處於健康發展狀態。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我國金融的對外開放並沒有因此而放慢。1999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又取消了對外資銀行的地域限制,允許其在中國境內所有中心城市設立分支機構。7月,又進一步擴大了上海、深圳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范圍。 我國銀行業的對外開放政策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統計表明,截至1999年4月末,我國境內共設立外國銀行分行154家,當地注冊銀行13家(含合資銀行7家,獨資銀行6家),外資財務公司7家,外國銀行代表處257家,幾乎匯集了世界上所有最有實力的大銀行。這些在華外資銀行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和沿海城市,其中上海、深圳分別佔47%和14%。截至1999年10月底,外資銀行資產總額為313.36億美元,其中貸款總額為222.49億美元;負債總額為286.11億美元,其中聯行及附屬機構來賬206.69億美元,佔72.24%,存款為49.97億美元,佔17.74%,資本(或營運資金)為26.93億美元。外資銀行已經成為中國金融市場上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在促進中國經濟、金融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保險業 與快速開放的銀行業相比,中國保險業的開放相對謹慎一些。從外資保險機構的設立情況看,自1992年美國國際集團成為首家獲取在華營業資格的外資保險公司以來,外資保險公司一般以每年1?2家的速度進入中國市場。截至1998年底,7年來總共批准了12家外資保險公司的營業性機構,但開放區域僅限於上海、廣州兩個城市。1999年4月5日,中國一次批准了美國丘博保險集團、美國恆康相互人壽保險公司、英國保誠保險公司和加拿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等4家外資保險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在華外資保險機構達到了16家。從保險業務來看,1998年,國內保費收入1247億元人民幣,其中外資份額為1%。 (三)證券市場 由於過分強調籌資功能,我國證券市場的一個主要特點即發行市場發展迅速,而交易市場發育緩慢。相應地,這一特徵也反映在證券市場的對外開放上。統計表明,截至1999年12月底,我國共有43家H股公司在香港聯交所發行股票和上市,有1家公司在紐約股票交易所發行股票和上市,有1家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發行股票和上市。上述發行累計籌資119.76億美元,其中H股市值佔到了香港股市總值的1.26%(1998年底)(王雪冰,2000)。除此以外,我國還有49家紅籌股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課題組,1999)。在國內股票市場,另有108家公司發行外資股B股股票(其中有27家只發行B股股票),累計籌資47.45億美元(王雪冰,2000)。但與此同時,股票的流通市場卻發育緩慢。受證券市場自身發展階段、監管水平以及人民幣資本項目下不可自由兌換的影響,外國證券投資者及證券中介機構在進入我國證券市場時要受到嚴格的限制,外國證券投資者只能將外匯資金投資於B股市場。證券市場的不平衡開放態勢仍將持續一個較長的時期。 二、全球金融一體化對我國金融業的影響 金融開放已經使我國在吸引外資及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獲得了巨大收益。從長期看,逐步擴大金融開放,並最終融人全球金融體系不僅可以使我國繼續獲得這些收益,也有助於加快國內金融業的改革與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不過同時也應看到,由於一體化是以全方位的高度開放為前提的,這一過程必然會使我國的銀行、保險及證券等相關行業在國內金融市場面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從業務、人才、管理等方面給我國金融產業的各個領域帶來直接沖擊,並將進一步對我國的宏觀金融調控和金融監管提出新的挑戰。因此,對我國的金融業而言,全球金融一體化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一)對銀行業的影響 從長期看,我國銀行業將從逐漸融入全球金融一體化進程中獲得多種收益,諸如有助於減少我國銀行業在國際市場准人方面受到的限制,有利於國內銀行拓展海外業務,實現跨國經營等。除此以外,最大的收益還體現在制度改革與制度創新方面。融人全球一體化一方面意味著我國的銀行業將要面對資金實力充足、管理先進、服務高效的國際大銀行的有力競爭,有助於從外部增強我國銀行業改革與發展的壓力和動力,加快我國銀行業的改革和現代化進程;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我國的銀行業,包括中央銀行的監管方式,必須與國際標准接軌,有利於推進我國銀行業改革的規范化。但是從短期看,甚至從中短期看,這種融入並不是沒有成本的。我國銀行業的現狀是,雖然在經歷了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之後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銀行體制改革與發展的最終目標還遠未實現,許多深層次的制度性問題,如商業化程度較低,激勵機制扭曲,創新能力不強,不良資產比例高等,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許多方面遠遠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懸殊下的市場競爭必然會給國有銀行帶來負面影響。 可以預見,一旦現有的各類保護性措施取消後,國內銀行業將出於非常不利的競爭地位: 首先,向外資銀行開放中資企業的人民幣業務不可避免。由於外資銀行的資金成本低、貸款開發能力強、貸款質量高,有可能導致大量效益好、講信用的優質客戶向外資銀行轉移,而效益和信用評級較差的客戶,以及一些政策性業務繼續留在國內銀行,出現「逆向選擇」的現象。這可視為對中資銀行的最大威脅。 其次,外匯業務方面的限制也將逐步取消。依託通過國際市場籌集低成本資金的優勢,外資銀行就能以較低利率對國內客戶提供外匯貸款,從而凸現其外匯業務的優勢,對國內銀行的外匯業務產生較大沖擊。 第三,人民幣業務的地域限制也將最終解除。目前,在華外資銀行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和沿海城市,僅上海、深圳、北京三地就集中了在華外資銀行總數的70%。隨著人民幣地域限制的放鬆,外資銀行將會向更多的沿海城市擴展,加強對優質客戶的爭奪。 第四,在開放其他金融服務方面,外資銀行將居於壟斷地位。外資銀行在金融數據處理和咨詢服務以及混業經營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它們熟悉國際金融領域,長期分析國際金融形勢,注重市場開發,有豐富的市場競爭經驗,具備很強的技術和金融產品開發能力,尤其是在個人資信系統方面,能夠提供優良的服務。因此,在提供其他金融服務方面,外資銀行將處於壟斷地位。 最後,外資銀行出於開拓國內市場方面的考慮,將吸引走大批國內銀行界優秀的管理和專業人才,給國內銀行的經營管理形成一定的沖擊。 以上競爭格局必將對國內銀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一是市場份額出現流失。我們可以比照加人世貿組織作一個簡單的估計。根據預測,中國加入WTO五年之後,外資銀行的外幣存款市場份額將上升到15%。人民幣存款的市場份額將上升到5%至10%(宮占奎,2000;王雪冰,2000);其外幣貸款市場份額可超過1/3,人民幣貸款市場份額將達到15%左右;中間業務的市場份額很有可能超過50%;外資銀行將獲得絕大部分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業務以及投資銀行業務的市場份額。十年之後,外資銀行將佔有整個銀行業市場1/3的份額(王雪冰,2000)。 二是盈利能力下降。伴隨著中資銀行市場份額的縮小和優質客戶的減少,其盈利能力必然隨之降低,最終將影響到中資銀行的收益。如果考慮到中資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同時還肩負著沉重的歷史包袱,這種狀況將使中資銀行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 三是影響中資銀行的流動性。資金來源逐漸從中資銀行分流到外資銀行,必將對中資銀行的流動性產生不利影響。鑒於中資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比例已經很高,流動性損失不僅會惡化國內銀行的風險狀況。甚至有可能對中資銀行的生存構成威脅。 (二)對保險業的影響 盡管我國保險業在改革開放後獲得了迅猛的發展,但與具有幾百年發展歷史的外國 保險業相比仍顯得十分稚嫩。1998年底,我國的保險深度(即人均保費)為12美元,列世界第60位;保險密度(保費佔GDP的比重)為1.57%,居世界第55位(胡穎,2000)。 此外,我國的保險業缺乏一個完整的包括代理人、經紀人、公估行在內的中介體系以及以「鬆散監管」為特徵的現代保險監管體系。國內各保險公司在經營機制、風險處理技術、科技運用水平、資金運用能力、產品創新以及售後服務等方面也遠遠落後於國際知名的保險公司。這種差距固然意味著國內保險公司可以通過融人國際保險市場,通過與國際大型保險公司展開競爭與合作而不斷增強競爭力,但同時也意味著非常不利的競爭地位。 與銀行業的狀況類似,從短期看,這種競爭劣勢也將導致國內保險公司業務流失,市場份額下降。由於我國保險業尚處於初級階段,市場份額的縮減將給民族保險業的長期發展帶來巨大壓力。同時,外資公司還將憑借其靈活的管理機制和優厚薪酬待遇吸引國內保險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造成國內保險公司人才流失。除此以外,保險業的開放必將進一步促進市場主體以及保險業務的多元化,對中國現行的保險管理體制和監管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對中國證券業的影響 與國際上比較成熟的證券市場相比,我國證券市場存在的差距是相當明顯的。這種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市場規模較小,資本市場的深度不夠。截至1998年底,中國股市市場價值佔GDP的比重還不足25%。而1996年美國的這一數字為115.6%,英國為151.9%,日本為67.2%。一些發展中國家,如韓國、泰國、墨西哥和印度也分別達到了28.6%、53.9%、31.8%及34.4%(周道許等,2000)。資本化比率低不僅說明了我國的證券市場仍處於初級階段,也反映了其較低的抗風險能力。 二是市場結構不合理。在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這兩大構成中,我國的證券市場過度偏重於股票市場,而債券市場又主要集中於國債市場。截至1999年11月,國內上市的企業債券僅有11支。這與發達國家形成了鮮明對比。1970年~1985年間,在美國,債券融資額約為股票融資額的10倍(深交所,1999)。 三是市場分割嚴重。比如A股、B股的割裂;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的割裂;產權交易市場與證券市場的割裂等。市場割裂嚴重破壞了證券市場的完整性和統一性。 四是市場流通性不夠。目前,國家股、公有法人股的流通問題仍然沒有解決,A股中60%一70%的股票是不能流通的。 五是各市場主體行為的高投機性。國有企業傾向於上市「圈錢」;券商負盈不負虧,違規操作,過度承擔風險。個人投資者追漲殺跌,盲目跟風。整個證券市場呈現出高風險的特徵。 六是中外證券中介機構在競爭實力上差距懸殊。國內證券中介機構在經營管理機制、服務水平、創新能力、資金實力等方面遠遠落後於國際知名的證券中介機構。單從資產規模來看,目前我國最大的證券公司??國泰君安的總資產大約300億元。而1998年末,美林證券公司總資產達2998.04億美元,摩根斯坦利的總資產更高達3175.90億美元。它們任何一家券商的資產規模,比我國全部的90家券商的資產總和還大出許多(周道許等,2000)。競爭力之懸殊顯而易見。 上述問題決定了我國證券市場還遠遠不能適應對外開放的要求。在條件不成熟時過快開放資本市場,將會導致一系列消極後果。發展中國家在金融自由化過程中所遭遇的一系列金融危機,特別是1994年發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機以及1997年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就是這種後果的集中體現。但差距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無限期地推遲證券市場的開放進程。這不僅不符合金融一體化的總體趨勢,也不利於我國證券市場自身的發展。在這個意義上,金融全球化實際上意味著對我國證券業發展與規范的更高要求。 (四)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全球金融一體化將促使我國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更多地依賴於市場手段,加快實現宏觀調控方式從直接向間接的轉變。但從近期看,鑒於我國的經濟轉軌仍要持續一個較長的時期,金融一體化將對我國既有體制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產生不利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貨幣政策控制力減弱。相對於國內銀行,貨幣政策對外資銀行的控制能力要弱些。外資銀行的資金來源主要來自國外金融市場,它們受利率管制、窗口指導信貸政策等貨幣政策的約束很小。當國內貨幣政策的意圖發生變動時,它們會通過轉向國外市場加以規避。這必然會縮小貨幣政策的直接覆蓋面,使貨幣政策的作用發生「泄漏」,弱化其政策效果。 二是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有效性減弱。目前,我國貨幣政策是以貨幣供應量為中介目標,但是我國現在的貨幣供應量統計遺漏了兩項內容:一是國內金融機構外匯存款;二是外資金融機構存款。這兩項內容所涉及的金融業務量(以資產度量)占國內全部金融業務量的14%,對貨幣供應量中介目標的實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並且隨著外資銀行業務量的擴大,這種偏差也會隨之放大。另外,隨著金融機構多元化及其業務多元化的發展,微觀的貨幣需求模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而金融創新的發展,利率市場化壓力的增大也都會削弱貨幣供應量作為中介目標的有效性。 三是部分貨幣政策工具的效率有所減弱。我國現行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管理、准備金制度、再貸款、再貼現等。金融開放除了有助於增強第一項工具的效果外,對其他政策工具都有抵消作用: 首先是利率管理的有效性減弱。外資銀行外匯貸款利率基本不受中央銀行管制,外資銀行業務量佔比的增加實際上意味著不受利率管制的金融業務量越來越大。結果必然會減弱央行利率管理的有效性。 其次是存款准備金調整的效率弱化。外資銀行在中國境內的貸款通常不受其存款來源的制約,它們可以從國際金融市場獲得資金,因此,就總體來言,外資銀行的發展傾向於削弱准備金制度的有效性。 最後是再貸款、再貼現機製作用下降。這些政策工具對國內銀行業的資金支持具有積極作用,但對外資銀行的調控作用不大。 四是貨幣政策的外在約束增強。國際金融機構的介入,將使貨幣政策的對外依賴程度有所增加。這樣,中央銀行在決定貨幣政策時,需要密切關注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情況,尤其是主要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貨幣政策的取向,採取相應對策,以便將外資銀行對貨幣政策的不利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 (五)對金融監管的影響 在全球金融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市場以及金融機構的發展會更加迅速,金融創新也更加活躍,對我國的金融監管是一個嚴峻挑戰:(1)多元化的金融機構不斷對其金融產品進行分拆組合,創造出新的金融工具。歷史的經驗表明,金融創新常常是作為金融監管的對立面而出現的,並且是推動金融監管發展變化的主導力量。(2)混業經營的程度越來越深,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相互交叉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彼此之間的界限更加模糊。如何對金融機構的整體風險進行全面監管至今仍然是個世界性的課題。(3)巨型金融集團應運而生,它們的業務范圍更廣,金融品種更多,機構設置遍及全球。如何對這些金融集團進行有效監管需要更高層次的國際合作。(4)一些傳統的注重隔離風險的「防火牆」措施已逐漸失去作用,國際金融市場風險不僅可以在世界范圍內迅速轉移和傳播,同時還具有倍數放大作用,破壞力更大。作為這些挑戰的一個集中展示,對沖基金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所表現出的高舉債、極度投機和不受監管就是一個生動事例。考慮到我國的市場化進程還不夠深入,金融監管仍然出於從計劃到市場、從傳統到現代的轉變過程之中,高效的監管體制尚未形成,監管當局的監管能力還相當有限,挑戰不言而喻。 三、面對全球金融一體化的對策 針對全球金融一體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應該未雨綢繆,積極准備,以趨利避害,加快我國的經濟發展和金融現代化進程。這要求我們除了要積極審慎地擴大對外資金融機構的開放外,更重要地是要採取切實措施加快我國金融業的健康發展,改善貨幣政策的調控機制,提高金融監管水平。 (一)加快實現國有銀行的商業化進程,增強國際競爭力 首要任務是理清產權關系,建立有效的銀行法人治理結構,加快國有商業銀行的商業化改革。與此同時加快進行不良資產重組。實現銀行的資產重組可以通過成立資產管理公司的方法,剝離和處置不良資產。需要強調的是,存量不良資產的處理固然是一個方面,但更關鍵的問題是防止邊清理邊產生,甚至新增速度超過化解速度。這意味著銀行自身的改革無論如何都是最根本的。 其次是加快形成有效的競爭機制。工、農、中、建4大國有商業銀行無論從資產數量、人員數量、營業網點還是從業務份額上都在我國銀行業佔有絕對比例。這樣的壟斷機制既不利於通過競爭提高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率,也不利於中央銀行的間接調控。因此,可以考慮通過適當放鬆市場准人的方法,引進外資銀行,發展區域性銀行以及面向中小企業的中小銀行,以培育新的競爭主體,加強市場競爭。 第三是對國有銀行現有的組織機構進行調整,撤並無效機構,清理包袱,提高競爭力。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進展緩慢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就是機構臃腫,冗員太多。截至1998年底,工、農、中、建4家國有商業銀行累計擁有機構14.4萬個,金融從業人員近167萬人(見表3)。以機構和人員論,堪稱世界之最。其中中國工商銀行更是以其員 工數量之巨堪稱世界銀行之最。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冗員,非業務部門人員的比例超過1/3,而在華外資銀行的這一比例只有1/10,差距顯而易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嚴重影響經營效率。根據1999年第7期英國《銀行家》雜志的統計,盡管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的一級資本與世界上幾家最大的商業銀行差距並不很大,但是資產回報率卻相差懸殊。 第四是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勵機制。金融全球一體化的到來,將使國有商業銀行出現嚴重的人才流失,因而有必要改革國有商業銀行舊有的激勵機制。目前人才競爭的格局已經出現。外資銀行錢多人少,為網羅人才,不惜工本。初步估計,目前在北京和上海,外資銀行的高級管理人員中大約有1/3來自中資銀行,他們都是各個部門的業務骨幹。另有1/3來自外方,1/3來自海外歸國人員。這種格局已經為國有銀行的激勵機制敲響了警鍾。 如何才能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勵機制?不外乎以下五個方面: 產權機制 市場經濟中拿什麼來承擔責任,拿什麼來承擔風險?靠的就是產權。用自己的財產來承擔投資風險的人,最有積極性關心投資收益。玩自己的錢和玩別人(公家)的錢不僅風險偏好不一樣,投資效果也截然不同。 經理市場在市場經濟中做老闆的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是打工族。為什麼這些沒有物質資本或物質資本不多的人也在玩兒命工作?靠的就是經理市場。經理市場說穿了就是人材市場,是給人材定價的一種機制。通過經理市場,優秀的專業人材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聲譽,衡量、顯示並且變現自己的人力資本。從最根本的意義上說,經理、醫生、律師、會計師、大學教授等職業的繁榮都是建立在經理市場的基礎上的。正因為有了經理市場,才會不斷涌現出類似李?亞科卡(曾任福特公司及克萊斯勒公司總裁)、傑克?威爾治(任通用電氣總裁)這樣的經營巨擘。 獎勵機制小到獎金、補貼,大到股票期權都可以視作獎勵機制。獎勵機制更加富於技術性,應用范圍最廣,方式更為靈活。 烏紗帽機制也就是官僚科層體制,這可以視為與經理市場平行的一種激勵機制。現階段國有銀行對高級經營管理人員的激勵和約束就主要靠這種機制。這種機制的好處是有助於避免在轉軌時期出現治理真空,缺點是對人材的定價信息不公開,不利於人力資本積累。 思想政治工作這一條可以視為當代中國對現代管理的一條貢獻。它不僅被歷史證明是我黨行之有效的重要法寶,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大體上說,建立國有銀行人才激勵機制可以從這五個方面著手,最終逐漸過渡到主要依靠前三種機制。
⑻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深刻影響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回答問題。小題1: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