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紀委關於上繳禮品禮金如何處理規定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對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國內交往中收受禮品實行登記制度的規定 》關於上繳禮品禮金的規定如下:
1、第二條 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國內交往中,不得收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禮品饋贈,因各種原因未能拒收的禮品,必須登記上交。
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國內交往(不含親友之間的交往)中收受的其它禮品,除價值不大的以外,均須登記。
2、第三條 按照第二條的規定須登記的禮品。自收受禮品之日起(在外地接受禮品的,自回本單位之日起)一個月內由本人如實填寫禮品登記表,並將登記表交所在機關指定的受理登記部門。受理登記的部門可將禮品的登記情況在本機關內公布。
登記的禮品按規定應上交的,與禮品登記表一並上交所在機關指定的受理登記的部門。
3、第四條 對於收受後應登記、上交的禮品在規定期限內不登記或不如實登記、上交的,由所在黨組織、行政部門或紀檢監察機關責令其登記、上交,並給予批評教育或者黨紀政記處分。
(1)金融機構收受禮品禮金自查擴展閱讀
為了規范紀檢監察機關暫扣、保管和處置涉案款物工作,中央紀委出台了《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查辦案件涉案款物管理暫行規定》,同時又針對中央紀委的自辦案件也出台了相關的涉案款物管理規定,另外還有其他的相關規章制度,都對涉案款物的暫扣、保管以及處置監管進行了規范。
根據規定,紀檢監察機關處理涉案款物的工作,有多個部門參與,這些部門是各自分工、各負其責,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在每一個環節上都非常嚴密謹慎,由案件審理室提出具體處理意見,紀檢監察室協同機關事務管理局負責具體辦理,案件監督管理室負責全過程的監督檢查。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科學院—《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對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國內交往中收受禮品實行登記制度的規定 》
❷ 按規定需上交的禮金禮品,自收受之日起幾日內上交紀檢監察部門
我見過規定有30天,3個月的,不一而足。其實無所謂,只要是主動上交了,內就是好同志!紀委並不容看重天數,而是個人最後的態度、決定。
另外,大家不都是很忙嗎,開會、工作、出差,紀委的人也有其他事情啊,碰不到也是常事。
❸ 如何區別定性禮尚往來,違反廉潔紀律和受賄行為
禮尚往來收受禮品禮金行為與違反廉潔紀律收受禮品禮金行為的區別
(一)是從回收受對象看答
1、正常的禮尚往來往來一般是發生在親屬、朋友之間。
2、違反廉潔紀律的收受禮品禮金一般發生在上下級、同事、管理服務對象或具有其他經濟、政治利益關系的人之間。
(二)從送禮的目的看
1、正常的禮尚往來沒有特定的利益訴求。
2、違反廉潔紀律的收受禮品禮金作為送禮一方往往是進行長期「感情投資」,以獲取相關利益。
(三)從往來的數額看。
1、正常的禮尚往來的金額相對較小,沒有明顯超出當地正常經濟水平、風俗習慣、個人經濟能力,且有來有往,彼此送的和收的禮品禮金價值大致相當。
2、違反廉潔紀律收受禮品禮金一般表現為收受的數額相對較大,或是收送金額明顯不對等了,比如我送你兒子結婚禮錢事200元,你送我女兒結婚禮錢1萬元,那就是不對等了,收受較多的一方且收受數額在3萬元以下的一方構成收受禮金,屬於違反廉潔紀律行為。以上是一般判斷原則,具體問題還要結合個案實際進行綜合分析。
❹ 法律規定收受禮品禮金多長時間退不算受賄
如果是利用職務上的抄便利索取的禮金,直接構成受賄罪,如果是收受他人的禮金只有為他人謀取利益才成立受賄罪。
如果上述情形已經完成,那麼已經構成受賄罪,退還禮金的行為可以理解為事後退贓,可以減輕處罰。
一般國家工作人員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利用業余時間,以自己勞動為他人提供某種服務,從而獲得報酬不成立受賄。成立受賄關鍵就在於是否利用職務便利索取財物或收受他人財物並為他人某利益。
❺ 黨員領導幹部收受禮金的自我檢討書
標題 簡寫標題是自我檢討書,全寫標題關於XX收受禮金的自我檢討書,前面專空四格或直接靠屬中間書寫,名字太長也可以只空兩格
稱謂 尊敬的黨,黨組委書記領導和XX(檢討的對象)頂格寫,冒號
正文 空兩格,寫事情的發生過程和現在的認識,過程簡略一提即可,認識必須系統,深刻,有警示意義。段落不要太長,可以分幾個段落。
認識到錯誤,後悔並希望改正。表決心。
檢討人姓名靠右下角書寫,一般右邊留兩格
檢討日期緊靠上邊承寫
檢討書是一種常用的日常應用文,是犯了錯誤的個人或領導向當事人或組織寫出的檢討錯誤、並保證絕不再犯的書信。檢討書的格式分為標題、稱謂、正文和落款,內容包括出錯問題、產生原因、改正措施或今後的打算。
❻ 你如何杜絕本單位出現收受禮品卡,禮金的現象
1、首先要扎實開展學習教育活動,加強黨員幹部思想教育,增強其拒腐防變能力;集中開展學習討論活動,提高學習教育成效;緊密結合工作實際,邊學習、邊查找、邊整改,著力解決「四風」方面的突出問題。
2、制度貴在貫徹落實。可藉助媒體,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幹部群眾了解政策,嚴格約束自身行為;對腐敗問題堅決「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加強和改進對領導幹部行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有力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工作。
3、從制度上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務實節儉過節,以優良的黨風政風帶動民風社風。我認為,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廣大黨員幹部切實將「七個嚴禁」「九個嚴字」落到實處,才能徹底杜絕各種奢侈浪費現象,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新風撲面。
4、《漢書·景帝紀》(卷五)記載,漢景帝即位前連年歉收,但公款吃喝、鋪張浪費現象卻很嚴重。漢景帝即位後下詔,凡到地方後用公款消費的官員,一經發現立即免職,這條規定成就了歷史有名的「文景之治」。但為什麼漢朝的腐敗還是不絕?我認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漢景帝之後的皇帝沒有把這項制度繼續發揚。史實證明,有「對症」的制度是必要的,且更須堅持,唯有長期堅持執行下去,方可達到廉政的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