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銀行合規演講稿
合規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就是我分享銀行合規演講稿,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在這金風送爽,月滿西樓的良宵,有幸與大家匯聚在這里探討我們的企業文化,感到十分榮幸。在此向精心組織本次活動的各位領導及同仁,表示真摯的感謝!
馬上就是國慶節了,藉此機會也預祝在座的各位同仁節日愉快!
我演講的題目是:讓合規文化常駐心頭!
首先,請允許我提一個問題,大家在過馬路遇到紅燈時,是行?還是停?不容置否,當然是停!為什麼要停?一是因為交通法有規定:經過交通紅燈時,行人車輛必須停;二是因為有風險,若強行通過紅燈,既會違犯交通法規,也會帶來交通事故。所以,我們必須遵守規章,避免風險。
我們企業提倡合規文化,也就是要求我們遵守規章,避免風險。個人淺見:合規就是合乎規范,包括大大小小的規章制度和規則秩序。過馬路時「遵守」紅燈停,綠燈行「就是合規,在會計工作中按章操作,盡職盡責就是合規。而會計工作是銀行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它在銀行的經營,核算及管理等方面一直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魯迅先生曾說過:當打開窗子時,有清新的空氣涌進屋來,同時進來的還有蒼蠅、灰塵及臭氣」。這就要求我們在會計工作中要注重防範風險,樹立合規理念。多年來,會同支行致力於合規文化的建設,建立了『』合規得益,違規失益「的內控獎懲機制,發揚了我行的團隊精神,形成了全員參與風險控制的氛圍。違規與差錯明顯下降,於2009年榮獲了」三鐵「美譽,為股改的全面勝利,為農行的成功上市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合規文化就是要求大家要有奉獻精神。就拿我行來說,會計部經理石革命同志舍小家為大家,帶領本部班子成員加班加點,對每一筆業務,每一張傳票,都過細審查,要素是否齊全,操作是否合規。定期不定期進帳務核對,確保賬賬相符,帳款相符,帳實相符,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從根本上堵塞漏洞、防範案件、降低風險;內勤主任侯美玲同志更是高標准、嚴要求,苦練專業技能,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盡職盡責,每天第一個到辦公室,最後一個離開,特別是在迎接檢查前近一個月時間里,從來沒有下午6點以前下班回家的日子;聯行櫃的楊金梅同志因為等候趕換票據不合規,要素不全的客戶,無數次下班摸黑到家。
合規文化就是要求全員參與。我個人理解合規文化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大眾性。我們日常強調的人人合規,讓合規的觀念和意識深深紮根於每一個從業人員的頭腦中,並滲入到企業經營的各個流程、各個環節。只有全員合規,才能保證規章管理制度在執行階段即能夠得到遵守,才能保證合規管理的效率與效果。合規文化對我們銀行事業而言,簡單地說就是要使我們所有經營活動符合相應的金融法律法規、符合人民銀行的監管規定、規則。
合規文化就是要防範風險。如今,社會經濟飛速迅猛發展,而風險無時不在,對於我們金融行業,特別是前台服務窗口,更是處處有風險,最需慎重,時刻需要一雙火眼金睛。2008年9月8日,我會同城中支行開戶單位」會同潤際硅業有限責任公司「,當時的帳戶余額560多萬元,該公司經辦人員說公司業務發展,需要變更印鑒,會計主管審核時發現原印鑒沒有蓋齊,認為不符合會計基礎管理中的帳戶變更要求,不同意辦理。該公司經辦人員先後多次到櫃台爭吵,會計主管利用休息時間上門了解情況,得知原來是該公司內部股東發生經濟糾紛,想通過變更印鑒轉移帳戶資金。正是因為主管會計有防範風險的意識和火眼金睛,才成功地阻截了該帳戶資金的流失,確保了客戶資金不受損失!朋友們,同志們,560萬啊!可見,防範風險是多麼重要!合規文化是何等必要!
合規文化就是要求優質服務。比如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開戶資料不全的客戶要求開戶,支取現金的客戶想違規提現,票據要素不全的客戶要辦理結算等,這時我們的工作人員,要服務更要原則,不能為了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更不能礙於親朋好友的情面而背離規章制度而不顧,輕易違規犯規,給犯罪分子有機可乘,給國家和人民財產造成損失,也給自已帶來災難!當客戶的要求不符合規章制度的時候,在牢記『客戶至上,以客戶為中心』的規范化服務的同時,應提高與客戶溝通能力,耐心細致向客戶解釋不能辦理的原因,在防範風險的同時依然優質服務;其實,合規文化建設更是優質服務,優質服務,也在細微之處,只要持之以恆,合規文化就成為一種習慣,就能形成一種氛圍。
目前,我行剛剛上市,已是發展的關鍵時刻,努力推進合規文化建設,是提高我行經濟效益的需要。推進合規文化建設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大家要有奉獻精神,就是要求大家人人參與,就是要求大家要有防範風險的意識;就是要求大家優質服務;從而來提高我行的凝聚力、向心力,降低金融風險,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古人雲:矩不正,不可以為方;規不正,不可以為圓。也就是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風險無時不在的金融行業中,努力推進合規文化建設,對規范操作行為,遏制違法違紀和防範案件發生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只有讓我們的自覺地融入到農行的合規文化建設之中,增強合規意識,依法合規操作,防範操作風險,我行的金融事業才能健康發展,
合規文化不光是幾句口號,合規文化是一項長期而堅巨的任務,千言萬語還得看行動,為了我行事業的輝煌明天,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攜手並進,打造合規文化,打造合規農行,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讓合規文化常駐心頭!最後,七律一首與大家共勉:
金風送爽遍神州,百舸揚帆竟上游 。
前路休言愁萬縷,今朝務實利千秋。
由來機遇共風險,自古平湖泛遠舟。
寄語同仁常警醒,合規文化駐心頭!
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叫王莉,來自**村鎮銀行,我演講的題目是」建設合規文化,推進村鎮銀行穩健經營「。
對於競爭日益激烈且高風險的金融業而言,銀行合規文化建設具有更深沉的內涵和外延,那就是在銀行中樹立合規的理念、倡導合規的風氣、營造合規的氛圍。」安全性「是銀行經營的首要原則。要確保安全,就必須做到合規守法。從巴林銀行的轟然倒塌到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次貸風波,從幾千元的資金挪用案到9000多萬元的邯鄲驚天大案,無不向我們昭示著合規文化的極端重要性。
合規創造經濟效益、合規創造社會價值。合規是銀行穩健經營的第一要旨,更是員工與銀行共同成長的不二法則!
我行在成立初期過於注重業務發展,忽視了風險防範和合規建設,因而出現了一些問題,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這引起了我們的深刻反思,究其根源,其實是合規建設沒有做好。我行新領導班子認識到合規的重要性後,立即開展合規文化建設,加強內控管理,以合規文化為先導,以穩健經營為基點,一邊糾正發展方向,一邊打造全新的村鎮銀行。經過多方努力,村鎮銀行的資產質量明顯改善,經營效益穩步提升,呈持續、健康、穩步發展的良好態勢。
村鎮銀行作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幾年來的發展事實告訴我們:合規經營是興行之本,從嚴治行是生存之道,轉變觀念是行動之源,建設合規文化是發展之基。
那麼,如何做好合規文化建設呢?
首先從思想上樹立合規意識。
要讓全體員工意識到合規建設是經營管理的本質要求,不是監管者要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要自覺地做。讓合規的觀念滲透到全行員工的血液中,滲透到每個崗位、每個業務操作環節中。
其次從行動上強化合規經營。
進一步建立健全合規管理機制。由行長牽頭,層層落實責任,明確各部門崗位職責。實行業務部門自我合規控制,風險部門事中與事後檢查防範兩道防線相結合的機制,對授權授信、重要空白憑證管理、查詢對賬、檔案管理、重要崗位人員輪崗和休假、監控錄像等重點環節進行每月檢查、定期匯報、逐月分析,隨時排除隱患和漏洞,防患於未然。
最後是加大輔導和督查,加大問責,加大處罰力度,使合規者得益,違規者受損,使合規文化建設落到實處。
朋友們,合規文化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從本職工作做起,讓合規成為習慣、讓合規創造價值,用實際行動,為銀行的合規文化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謝謝大家!
所謂合規,它是銀行內部一項核心的風險管理制度,要求確保銀行的經營與所適用的法律法規、監管規定、規則、自律性組織實施制定的有關准則,以及適用於銀行自身業務活動的規章制度和行為准則相一致。
合規的道理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會講。執行起來效果卻並不理想。四川省農村信用社瀘州市辦事處本著加大合規文化教育廣度和深度的目的。讓全市員工都參與到了此次銳智」合規文化「情景訓練營中來。訓練營的老師非常專業,教學目的十分明確。教學採用講授、情景模擬、分析總結、互動分享相結合的方式。在教學與互動的交替中,把合規文化建設的重要性,違規操作的根源以及怎樣做好」合規人「,一一呈現在每個學員的面前。
我懷著提升自己,規范自己合規行為的心態來參加本次訓練。老師首先讓我們做了一組習題,由此拋出了」合規「的概念;和我們一起分析違規的根源,指出了超越」本我「的方法。從」致命快遞「到」荊棘取水「等情景項目中一次次的感受到違規操作容易,合規操作的難度。經情景訓練讓我認知了只有合規操作,才能圓滿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我們知道,」本我「是違規操作的根源,經驗和壞習慣是合規操作的最大包袱,而同業的激烈競爭卻是違規操作的最大誘因。要想合規操作,形成良好的合規文化,必須立志改變現狀,從思想上、行動上來一次徹底的革命:主動改變自己,將合規文化融入自己的血液,深入到骨髓里,做合規操作的主人。
」合規文化「情景訓練生動有趣,寓意深刻。老師拋磚引玉的講解和分析點亮了我思緒的火花,讓我的思維無拘無束的自由飛翔……
銳智」合規文化「情景訓練讓我明白了合規文化建設勢在必行:
一、合規文化建設是我們信用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四川農村信用社風雨歷程60年,從小到大,從弱變強。是幾代信合人艱苦努力工作的成果。在目前的新形勢下,外要符合監管日趨嚴格的要求、提高同業競爭力,內要自我發展、自我完善,打造信合核心競爭力。推動合規文化建設,有利於促進信用社可持續健康發展。發展要靠科學,而這個」科學「就是合規與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合規是發展的前提。只有在合規制度下的發展才能更長遠。與此同時,」持續發展「又會有效促進」合規經營「。兩者相互關聯、相互依託形成科學發展的良性循環。
二、合規文化建設是信用社在同業競爭中屹立不倒的根本
對於合規,有人說過」順風順水時容易忘記合規,競爭激烈時容易被迫違規「。如果不小心被迫違了規,那麼,我們就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競爭越是激烈,我們越要合規操作,這才是信合發展的根本。正如老師講的,農村信用社不能再做」井底之蛙「,放眼望去是外資銀行、國內各大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你爭我奪的激烈競爭。如果再不從溫暖的襁褓中掙脫出來,積極地參與合規,規范自己的行業行為,我們將會被時代所拋棄。我們應該知道,自從我國加入了WTO,外資銀行便迅速」登陸「,他們參股國內銀行,推廣汽車消費信貸、進軍中國的信用卡市場……外資金融機構帶著大量的資金和豐富的銀行從業經驗在中國搶占原本屬於我們國內的高端客戶和廣闊的金融市場。與此同時,國內各大銀行也在紛紛調整策略:規范行業行為,調整公司治理機制,處置不良資產,加大與外資銀行合作、紛紛上市……調動一切資源提升競爭力。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之下,農村信用社絕不能坐以待斃。還在為短時間內飛躍式的發展而沾沾自喜嗎?僅僅硬性條件上的」拿來主義「和」跨越式的發展「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軟條件的導航——那就是合規文化。當前的農村信用社抗風險能力弱,風險管理建設還處於初級階段,加強合規文化建設就是要對違規經營進行預防,對風險進行監控、評估和預警,就是要避免因未能遵循合規法律、規則和准則,而遭受到的法律制裁或監管處罰、重大財務或聲譽的損失。
三、合規文化建設是增強團隊凝聚力和提升全社形象的基礎
合規文化建設必然形成」合法經營「 、」合規經營「的良好經營理念。當這種理念與個人的價值觀、利益觀相一致時,團隊與個人就會融為一體,實現強大的團隊凝聚力。在這種人人合規的工作氛圍中,勢必營造出更加專業的銀行從業隊伍。這個更加專業的隊伍會用更高層次的標准來提高、完善自己,提升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快捷、方便、安全的優質金融服務,全面提升信用社在社會及客戶心目中的品牌形象。
四、合規文化建設是打造員工核心競爭力的必經之路
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農村信用社的發展需要建立一批優秀的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新的人才要引進,老的員工素質要提高。而」合規「是金融人才專業的象徵。從事金融行業的工作,就要錘煉自身的合規意識和合規行為。當我們每一位員工都具備合規管理的行為操作者,有這種強大的動力和氛圍必將營造出一支堅不可摧的」合規隊伍「。這就是信用社的核心競爭力;這,就是是每一位信合員工的核心競爭力!
合規文化建設是信合發展的需要,怎樣做一名優秀的」合規人「?
有人說」人人都希望改變,但都拒絕被改變「。這透視出人自身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如何超越邪惡的違規根源」本我「,成就」超我「,做好一名合規操作者,要的就是主動改變。將這種改變轉換為行為,形成良好的合規操作習慣。當良好的習慣形成,不良的壞習慣就得以根除。簡言之,合規文化就是將合規制度形成一種個人職業習慣,將這種合規習慣釀成一種濃濃的合規氛圍。這種氛圍就是合規文化,這種習慣就是合規文化。
」合規操作,人人有責「。在自上而下的合規文化建設中,我們要充分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合規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執行者、建議者和監督者。
作為合規文化建設的參與者,要積極投身進去,親身感受,把自己融入到濃濃的合規氛圍中。現在的合規情景訓練正是我們參與合規文化建設的一個階段,我們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給自己的觀念來個徹頭徹尾的洗禮。在今後的工作中,把合規觀念制度落實在行動中。
作為合規文化建設的執行者,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主動學習各種金融法規、行業制度章程,學習聯社的規章制度和各項業務操作流程。深入學習,深刻理解。在平時的工作中,從細微處著手,時時合規,事事合規。
作為合規文化建設的建議者,要善於總結和發現。對於不同的崗位和操作流程中的漏洞、不足。我們要找到風險防範措施並提出合理化的建議。讓信用社的制度、流程更加完善合理。
作為合規文化建設的監督者,要隨時保持警惕,提醒自己和他人:合規重於一切。監督並糾正違規行為,要勇於同違規違紀行為作斗爭。
合規文化建設工程浩大,貫穿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的全過程。我們必須全員參與,全面樹立合規經營理念,強化合規基礎工作,形成良好的合規文化氛圍。讓信用社的管理更嚴格,經營更精細,服務更專業,操作更規范。為農村信用社的跨越式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② 我國銀行業在金融危機下的對策
2008年以來,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目前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下滑,世界經濟衰退跡象明顯。由於美國、歐洲等海外市場需求減弱,中國經濟也面臨很多困難,需求不足、產能過剩、企業效益下降,經濟增速明顯放緩。銀行業作為與宏觀經濟聯系最為緊密的行業,正在經歷金融動盪和實體經濟下滑的雙重考驗,銀行業的「冬日」已經來臨。金融危機下,銀行如何過冬已引起廣泛的思考和爭論。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機對銀行業的影響基礎上,提出一系列的應對措施。
一、金融危機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
近10年來,中國銀行業經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取得了長足發展。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到目前為止,銀行業遭受到的直接損失非常有限。從工行、建行、中行、交行、招行、興業、中信等7家銀行持有雷曼兄弟債券來看,占其投資比例不高,銀行已經准備了足夠的撥備缺口,並沒有對中國銀行業的基本面帶來重大影響。據統計,截至去年11月底,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達61.1萬億元,資產總額快速增加;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實現「雙下降」,資產質量明顯改善;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凈利潤6905.15億元,同比增長39.5%,盈利能力持續增強。由此可鑒,我國銀行業保持著健康穩定的發展態勢,銀行業實力被認為是處於歷史最好水平。
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主要不是對銀行業的直接財務影響,而在於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實體經濟,進而對我國銀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構成威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仍無法判斷金融危機是否已經見底。從資金投入和救市措施來看,各國已經投入了大量資源,但是危機沒有在金融層面得到控制,還在向實體經濟層面傳導。銀行業與整個實體經濟密切相關,如果實體經濟出現問題,銀行業的穩健經營就會受到影響。總體來看,金融危機對銀行業的負面影響集中體現在銀行收入增速的下滑上。這主要由如下幾個原因所致:
一是信貸對象減少。當前,我國經濟仍將面臨嚴峻的內外部環境,國內房地產等重要領域依然面臨回調壓力,將連帶影響諸多行業。不少企業出現經營困難,盈利能力減弱,銀行信貸資質大大降低。中國人民銀行第四季度企業家問卷調查顯示,17.9%的企業家預計下季國內訂單繼續下降,19.0%的企業家預計下季出口訂單將下降,分別比上季增加10.2個和10.7個百分點;企業盈利預期指數為-2.0%,比上季下降14.5個百分點。第四季度全國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居民消費意願略有下降,未來3個月中准備購房的居民人數佔比比上季低0.6個百分點,是1999年有調查以來的最低水平。在外需和國內房地產等重要行業需求下滑的情況下,企業的存貨調整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國內工業生產、能源消耗以及進口貿易的下行。銀行此時擴大信貸投放,需要承受不良貸款增加的風險。
二是利差收窄。為刺激經濟增長,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宏觀調控政策。特別是去年9月以來,央行連續五次下調存貸款利率,使銀行的利差大為縮小。其中下調貸款基準利率而保持存款基準利率不變的非對稱降息,直接性的縮小了銀行存貸凈利差。為了支持房地產業發展、鼓勵個人購房,銀行又在降低基準利率的基礎上,對個人購房貸款實行七折優惠。另外,還需要從隱性來看,那就是銀行存款的期限結構。2005年以來出現最多的現象是存款活期化,而2008年以來則出現的是存款定期化現象,我們知道活期存款利率水平非常低,而定期存款則要高得多。如果活期存款大量轉化為定期存款,則會顯著增加銀行成本,存貸凈利差就會縮小。由於利差收入是銀行的主要經營收入,利差縮小無疑會使銀行的盈利空間壓縮,經營壓力加大。
三是中間業務受到影響。2005年之後,受證券市場火爆行情等因素影響,銀行業中間業務取得了爆發式的增長,中間業務收入佔比迅速提高。但是,自2008年以來,證券市場行情急轉直下,代銷基金等中間業務收入將大大減少。另外,由於居民收入增長緩慢以及消費不振,銀行信用卡業務面臨的潛在風險正在加大,對銀行的穩健經營造成一定影響。
二、銀行業應對金融危機的對策
應對金融危機需要全社會的努力。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銀行業擔負著向實體經濟輸送「新鮮血液」的重任,其經營狀況如何不僅關繫到自身發展,更關繫到整個經濟的運行。如果金融業出了問題,銀行失去了「供血」能力,對整個經濟的影響將是致命的。因此,增強銀行業盈利能力、化解金融風險,從國家層面上,需要政府創造寬松環境,給予銀行業更多的呵護,支持銀行業的良性運轉和健康發展。比如,在放寬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和涉農貸款的呆賬核銷條件,對銀行業中小企業貸款給予適度的風險補償的同時,還可以適當降低稅負,減輕銀行業的經營負擔。據專家測算,銀行營業稅每降低1%,盈利即可提升3%左右。銀行負擔減輕了,銀行經營就有了更大的迴旋餘地,就能夠更好地抵禦風險,為經濟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對於商業銀行自身來說,在金融危機面前,一定要沉著冷靜,積極應對,通過多方面努力度過「嚴冬」。
1.要緊跟國家政策
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採取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2008年11月,中央公布了兩年投資總額達4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刺激方案,緊接著國務院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又陸續出台了刺激經濟的配套方案。4萬億投資中,來自中央的投資安排可達1.8萬億元,所剩資金缺口將來自社會各個方面。按照以往的市場規律,銀行業為此缺口貢獻的新增貸款至少要佔到2萬億左右。中央的宏觀調控政策在推動經濟穩定增長的同時也給銀行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商業銀行應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深入研究、合理規劃,吃好「政策飯」。
首先,直接介入政府投資項目。政府投資項目一般都是優良項目,尤其是在當前經濟景氣下滑的情況,政府投資項目更是風險較低而收益比較有保證的優質貸款項目,是各大商業銀行競相爭奪的焦點。其中,鐵路、公路、機場等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是政府投資的重點。這類基建工程,一方面是中央已明確配套資金會到位,信貸投放安全系數較高,即使操作過程中出現問題,也有國家「兜底」;另一方面,基建工程的利差也頗為可觀。因而,在這一領域的競爭壓力前所未有,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甚至保險資金都對基建投資項目虎視眈眈。在這個龐大的誘人的蛋糕面前,各家銀行可以根據自身的管理能力和風險偏好,積極介入政府投資項目,實現貸款規模的較快發展。
其次,積極介入政策支持領域。當前,由於經濟形勢比較嚴峻,中小企業經營困難,「三農」問題等比較突出,出於銀行自身穩健型經營的考慮,在這些領域的信貸必須謹慎。但是,在另一方面必須看到,中央明確提出改善民生,支持新農村建設,並安排了相應的政府投資資金。隨著這些領域政府投資的到位,加之地方政府的配套資金的到位,會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進入,對金融需求將會大幅增加,將為銀行帶來部分商機。在一系列明確的支持政策的前提下,商業銀行可以謹慎的、有選擇的介入這些領域,通過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來實現自身業務的增長。
第三,大力拓展政策扶植行業業務。這次4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刺激方案,不僅著眼於「保八」的年度目標,而且著眼於長遠的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因此,生態環境建設、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等行業,已作為政策重點扶植的對象,各項優惠的財稅和金融政策將陸續出台。就長遠來看,這些行業雖然當前在我過屬於薄弱行業,但是在政策扶持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預期下,這些行業有著相當廣闊的發展前景,有著巨大的市場影響力。銀行介入這些朝陽行業不但可以實現貸款規模的擴張,而且會培育更多的潛力客戶,為銀行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要充分發展自身特色
在金融危機和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下,企業投資意願萎縮,銀行的業務資源更加稀缺,對優質資源的爭奪將更加激烈。銀行的經營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在競爭中奪取先機,平穩渡過困難時期,因此吃「特色飯」是銀行「過冬」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選擇。
首先,要堅持特色定位。每個銀行的發展歷史、成長環境各不相同,由此形成的業務基礎和客戶群體各不相同。銀行應結合自身的特點,明確界定自己的目標客戶群體和目標市場,形成自己的特色定位,探尋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
其次,要提供特色產品和服務。銀行的產品和服務對吸引客戶,搶占資源極為重要,只有提供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才能夠在競爭日益白熱化的市場中贏得並留住客戶。在金融危機影響下,客戶對購買銀行產品更加謹慎、對風險和收益的要求也更高,商業銀行只有結合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開發一些符合金融危機下客戶需求的特色產品,才能彌補中間業務和客戶金融需求不足的消極影響,實現業務的平穩增長。
第三,要塑造特色品牌。銀行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信譽的競爭、品牌的競爭,特色品牌一旦形成並被市場接受就會變成銀行持久競爭優勢,所以在危機的條件下,銀行更應該重視自身特色品牌的塑造,通過特色品牌的塑造來贏得客戶和市場的信賴。
最後,要拓展特色業務。在實體經濟增速下滑的形勢下,銀行業務蘊含的風險也在加大,銀行不應該盲目的擴張業務,而是要根據自身的競爭優勢,拓展符合自己市場定位、風險偏好的特色業務,經營自己所熟悉行業和領域的業務,這樣才能夠在危機中既保持業績的平穩增長,又可以有效防範經濟形勢惡化所帶來的風險。
3.要嚴抓風險管理
銀行是經營風險的企業,風險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銀行盈利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在國際、國內經濟動盪的形勢下,風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金融危機是對銀行風險管理能力的一次檢驗和洗禮,銀行能否成功度過危機,實現平穩發展,關鍵要吃好「風險飯」。
第一,要有效識別風險。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使華爾街的頂級投行紛紛倒下,歷史悠久的商業銀行也在危機中岌岌可危。究其原因,歸根結底是風險識別出了問題,忽視了金融衍生產品所帶來的巨大風險。金融危機的爆發也使我國銀行業深刻認識到有效識別風險的重要性。隨著金融創新的推進,市場變得愈加復雜,風險無處不在,只有有效地識別風險,才能保證銀行資產的安全。
第二,要持續監測風險。從最初的次級債券到後來的金融衍生品風險集中爆發,可以看出風險是有一定的迷惑性和潛伏期的,必須時刻關注市場的變化,持續監測資產的風險,及早發現及早處置。經濟下滑經常伴隨銀行資產質量的惡化,因此銀行應持續監測貸款風險,加強貸後管理,未雨綢繆。
第三,要科學經營風險。收益必然伴隨著風險,銀行不能因為有風險而不經營業務,而是要科學經營風險。當前形勢下,銀行更應該強化風險意識、完善風險制度、優化風險流程,通過金融危機的外部壓力提高經營風險的能力,在危機中積蓄未來發展的力量。
盡管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不確定性,但我國經濟增長的基本態勢並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銀行只要准確把握宏觀政策、努力塑造特色品牌、持續關注經營風險,一定能夠戰勝寒冬,迎來下一個發展春天。
③ 銀行股息分紅每年約為凈利潤的30%,還有剩下的70%去了哪
關注新聞的小夥伴不出意外前段時間會關注到一條消息,池子和公司吵架,中信銀行涉及違規操作,最終躺槍,事後中信銀行誠懇道歉,並下令徹改。中信銀行的迅速回應並未平息掉輿論,外界開始對中信銀行的可信度產生質疑,引發了一陣銷卡潮。其實我個人已經對於信息泄露這種事免疫了,不僅是銀行,證券和保險甚至中國移動等具有公民信息的機構都沒有什麼清白可言。對於投資者來說,我們需要研究一下,銀行出現公關危機,對銀行股價值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對我們這些投資者而言,"棄暗投明"的好還是"趁勢低吸"的好?
這件事情發生在5月6日,截至中信銀行發稿,股價下跌0.78%,報收5.14元/股,持續發酵至5月15日,股價下跌1.3%,報收5.08元/股。似乎市場對於這件事情的反映並不大,但是二季度的財務報告還沒有出來,我們還無法真正的去估計中信銀行實際的損失,所以本文先對中信銀行之前的經營效益和資產質量進行分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占個坑,後續第二季度報告出來,我們再去實際分析,這件事情的後續影響。
一、經營效益穩步提升,資產保持合理增長
資本充足率與監管標準的差額影響分紅的可持續性。非系統性重要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不低於10.5%、8.5%、7.5%。
中信銀行對比同類型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等,各指標都逐漸接近監管底線。對於增加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的方法,最常用的必然是大幅度降低分紅率,要麼進行股權再融資,投資者思量一下,中信銀行,民生銀行的分紅率是不是比起其他銀行來說更低,而且多次發行各種可轉債,甚至經常定向增發?(ty008)
④ 金融行業現在好做嗎就目前的權情報情況來說,行嗎
這個可以參考艾媒咨詢最新發布的《艾媒報告丨2019年3月科技金融行業洞察月度報告》,裡面提到:
2019年3月,有6條政策信息推動科技金融發展;有10411隻銀行理財產品發行,環比增幅18.79%。銀行方面,多家銀行集中公布2018年業績公告或業績快報,工農中建四大行核心資本穩居中國銀行業之首。電子商務方面,京東和拼多多發布2018年財報;小紅書陷造假風波,稱將推短視頻新產品;唯品會布局線下門店,並關停章魚掌櫃項目;各大銀行拓展電商業務。
2019年3月中國科技金融行業包括政府、銀監會、銀行業協會等多個監管主體在內的動向,共有6條政策信息與科技金融相關,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環比增長18.79%。具體而言,銀行方面,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跌至4.3%;各大行公布的2018業績報告顯示其凈利潤都有所增長,其中,招商銀行凈利潤增長率最高,達14.8%。電子商務方面,淘寶的月活躍用戶數達36843.9萬,遠高於其它購物平台,拼多多和京東相繼發布2018年財務報告。電子支付方面,跨境支付服務商Airwallex獲得一億美元投資,易思匯獲信中利資本一億人民幣投資。
以下為報告節選內容:
以上內容節選自《艾媒報告丨2019年3月科技金融行業洞察月度報告》
⑤ 後金融危機時代對於中國經濟戰略的挑戰主要在哪幾個方面
2008年以來,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目前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下滑,世界經濟衰退跡象明顯。這次金融危機標志著全球化由高潮期轉向低潮期,導致發達國家經濟陷入持續深度衰退,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也大幅放緩。
由於美國、歐洲等海外市場需求減弱,中國經濟也面臨很多困難,需求不足、產能過剩、企業效益下降,經濟增速明顯放緩。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將是一個"緩慢復甦的世界經 濟" 。全球經濟深度調整使我國經濟調整和轉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沖擊如此之大, 從表層上說是由於外部需求急劇收縮 造成出口大幅下降,並造成國內工業生產快速回落和就業下降,但深層原因是主 要即有經濟增長模式積累的結構性矛盾加劇,不僅表現在需求結構上,內需和外 需增長不平衡,投資與消費關系不協調,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偏低;而且也表現在供給結構上,低附加值產業比重過大,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科技進步和創 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偏低. 這些結構性矛盾在金融危機爆發後更加突出地表現 出來,也必須通過新一輪調整和轉型逐步加以解決。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兩個基本特徵是,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過度 依賴低成本資源和要素的高強度投入。如果說危機前經濟全球化浪潮帶來的全球 經濟繁榮和市場擴張, 還可以使我們依靠擴大出口來平衡迅速擴張的生產能力的話,那麼,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世界經濟深度調整和市場收縮,已經使外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明顯下降;以往在經濟規模和能源資源消耗總量相對不大的情況 下,依靠低成本資源和要素的高強度投入可以支撐高速增長的話,那麼隨著經濟 規模迅速擴大和供需平衡條件的變化,原有的低成本優勢將持續減弱,能源資源 和生態環境的約束將不斷加劇。綠色能源革命使我國科技發展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為擺脫金融危機的影響,走"綠色復甦"之路,發達國家大力開發節能環保和清潔能源技術,搶占綠色能源技術戰略制高點,在率先推進信息技術革命和發展知識經濟後,又掀起發 展綠色能源和低碳經濟的熱潮.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加速期,科技發展和人力資本 條件相對落後,能源資源消耗和排放總量大,綠色科技革命使我國在信息技術擴 散尚未完成的情況下,就要面臨綠色能源革命的嚴峻挑戰,在傳統產業節能減排 技術改造尚未完成的情況下,就將面臨發展低碳經濟的巨大壓力。與此同時,國際社會要求我國承擔有約束力的減排責任呼聲增大。在實現反恐,防核擴散,控制流行性疫病和增加對最不發達國家援助等領域,也面臨承擔更多義務和責任的壓力。
面對危機,我們不僅要看到此次危機給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經濟帶來的挑戰, 更要看到其中蘊含的機遇。在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海外投資,進出口,金融證券保險業,房地產業,旅遊業,勞動就 業,經濟增長,經濟地位等層面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並蘊含著難得的機遇。 國際金融危機使得海外許多股市大幅縮水,資產價格大幅下降,一些公司股 票估值已居歷史低位;一些公司為了渡過目前的難關,賤賣公司資產或控股權; 一些國家大幅降低了外資進入門檻.這些都為我國相關企業,機構創造了一系列 海外直接或間接投資的潛在機會。
此次危機對我國勞動就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經濟增長放緩, 新增就業機會可能相對減少.因此,未來一定時期可能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二 是金融危機爆發後, 美國等金融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失業金融從業人員有可能流向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少的國家和地區。因此,我國面臨著引進海外金融人才的良好機遇,國內金融業也可能面臨著更加嚴峻的人才競爭的態勢。但從長遠來看, 這種人才競爭對我國金融,證券,保險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衰退會對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目前我國經濟增長基礎,方式與西方發達國家明顯不同。同時,我國經濟仍是投資推動型經濟,鐵路,公路,機場,港口,電網,城市基 礎實施,新農村建設等領域仍有巨大的投資空間。一旦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較深,而出現 GDP 增速下降較多時,我國投資型經濟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⑥ 後金融危機時代對於中國經濟戰略的挑戰主要在那幾個方面
不會又是形勢與政策的論文吧?我搜了寫資料,也是用來寫論文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1.美元貶值,擠壓中國商品出口的利潤空間。
2.房價控制困難,暴漲之後,必暴跌,脅迫相關行業蕭條。
3.農民工的養老、醫療、子女教育、住房、勞動保護等方面的問題誘發社會矛盾。增加社會經濟的不必要損耗。
4.賭博、嫖娼、盜竊、交通事故的刑事責任過輕,誘發犯罪率上升。破壞經濟的健康發展。
5.電子、服裝、出版等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不利,弱化科研在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後進融危機時代並不是一個准確的學術上的概念,而是媒體自己創造,用於樂觀估計金融危機最危急時刻已經過去,世界金融現在處於恢復時期的時代。然而 2008年以來,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目前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下滑,世界經濟衰退跡象明顯。由於美國、歐洲等海外市場需求減弱,中國經濟也面臨很多困難,需求不足、產能過剩、企業效益下降,經濟增速明顯放緩。
近10年來,中國銀行業經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取得了長足發展。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到目前為止,銀行業遭受到的直接損失非常有限。從工行、建行、中行、交行、招行、興業、中信等7家銀行持有雷曼兄弟債券來看,占其投資比例不高,銀行已經准備了足夠的撥備缺口,並沒有對中國銀行業的基本面帶來重大影響。截至去年11月底,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達61.1萬億元,資產總額快速增加;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實現「雙下降」,資產質量明顯改善;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凈利潤6905.15億元,同比增長39.5%,盈利能力持續增強。由此可鑒,我國銀行業保持著健康穩定的發展態勢,銀行業實力被認為是處於歷史最好水平。
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主要不是對銀行業的直接財務影響,而在於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實體經濟,進而對我國銀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構成威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仍無法判斷金融危機是否已經見底。從資金投入和救市措施來看,各國已經投入了大量資源,但是危機沒有在金融層面得到控制,還在向實體經濟層面傳導。銀行業與整個實體經濟密切相關,如果實體經濟出現問題,銀行業的穩健經營就會受到影響。總體來看這主要由如下幾個原因所致:
一是信貸對象減少。
二是利差收窄。
三是中間業務受到影響。
對於商業銀行自身來說,在金融危機面前,一定要沉著冷靜,積極應對,通過多方面努力度過「嚴冬」。
以上。
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造成一定沖擊,但對中國更是一次百年難得的機遇。中國應以此為契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堅持以投資和消費為主導的內需型發展戰略。當前,財政政策的重點是增支減稅,貨幣政策的重點是保持適度的流動性。要加大金融監管力度,與金融創新相匹配;要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全球經濟失衡是在經濟全球化的特定背景中形成的,各種因素的變化將推動這—格局在未來較長時期內持續動態調整,國際經濟、金融格局將因此而發生深刻變化,必須高度重視全球經濟失衡對本國經濟金融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就我國而言,國際收支雙順差矛盾持續,已經成為影響經濟持續健康增長的突出問題,也是當前金融宏觀調控面臨的重要挑戰。在經濟失衡調整過程中,金融市場扮演著作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別是我國資本市場,面臨著重大的發展戰略機遇,需要通過加快發展從而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全球經濟失衡的表現
對於全球經濟失衡,有著廣義和狹義的理解。廣義的全球經濟失衡,既包括國家或地區之間發展水下、增長速度的差異,也包括國際貿易、國際金融投資等同際收支的失衡。狹義的全球經濟失衡,主要是指一國擁有巨額貿易赤字,而與該國貿易赤字相對應的貿易盈餘則集中在少數國家。全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存在已久,並不是現階段所獨有的現象,當前同際社會所密切關注的全球經濟失衡顯然不是指廣義意義上的失衡,而是指最近兒年不斷加劇的貿易尖衡。基於概念可比性及現實意義的考慮,本文將所討論的全球經濟失衡限定在狹義的概念上。
從這—概念理解,全球經濟失衡的基本表現是,美國貿易赤字龐大,債務增長迅速,而日本、中國、亞洲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等對美國持有大量貿易盈餘。一方面,美國2006年貿易逆差達到7640億美元,佔GDP的比率由10年前的1.2%上升至5.8%。另一方面, 日本等亞洲國家、主要石油輸出國及部分歐洲國家存在較高貿易順差,我國尤其受到關注,2006年我國貿易順差達到1774.7億美元,其中對美國的順差達到1442.6億美元。
全球經濟失衡格局的形成是經濟全球化、國際金融體系演變、全球增長動力不平衡等一系列全球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能將其簡單地歸咎於個別國家經濟政策的失誤或操縱,否則,容易陷入經濟民族主義的泥淖。
全球經濟失衡是一種不可能無限持續的狀態,經濟體系的自我糾正機制要求對這—狀態作出調整,而國際社會對此的自覺努力更是會加快這一調整進程。但考慮到全球經濟失衡的形成有更復雜的產業和金融背景,可以預期它的調整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將對全球產業和金融格局產業布局產生明顯的反饋作用。這樣一種趨勢必然會對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全球經濟失衡調整給我國資本市場帶來的機遇
全球經濟失衡凋整的過程,也是資源在全球范圍內重新配置的過程,而資本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必然會因此獲得相應機遇,我國資本市場尤其如此。
⑦ 求一份對工商銀行資產質量最新的詳細分析
2005年 中國商業銀行總資產達到30萬億元人民幣,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市場份額佔55%
2005年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穩步發展,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總資產由169320.5億元增至191532.2億元,增長13.1%,總資產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53.3%。各項負債由162146.2億元增至 183695.2億元,增長13.3%,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53.3%。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建設銀行的總資產達45857.42億元
中國銀行是中國的第三大銀行,2005年末總資產為47400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2005總資產達6.4萬億元人民幣
截至2005年末,中國農業銀行資產總額達47710.19億元
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業務覆蓋傳統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保險業務領域,並在全球范圍內為個人客戶和公司客戶提供全面和優質的金融服務。中國銀行主營商業銀行業務,包括公司、零售和金融機構等業務。零售業務主要針對個人客戶的金融需求,提供基於銀行卡之上的全套服務。而金融機構業務則是為全球其他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提供諸如國際匯兌、資金清算、同業拆借和託管等全面服務。目前在外匯存貸款、國際結算、外匯資金和貿易融資等領域仍居領先地位。根據2003年英國《銀行家》按核心資本排名,中國銀行列全球第十五位,居中國銀行業首位,是中國資本最為雄厚的銀行。
建設銀行
建設銀行在基本建設貸款、流動資金貸款、房地產金融、工程造價咨詢、項目融資、貿易融資、投資咨詢、財務顧問等傳統業務領域中擁有優勢,同時開拓新的營銷渠道,先後開辦了代理性、擔保性、咨詢類和基金託管等中間業務,利用信息科技手段開發銀行卡和網上銀行等新產品。產品種類已從以往存款、貸款和結算發展到目前銀行卡類產品、電子銀行類產品、代理業務類產品、資金類產品等十幾大類,數百個品種。建設銀行的產品與服務不斷跨越傳統業務和服務領域,藉助科技與網路優勢向更新的領域拓展。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中國最大的客戶群, 約1億個人客戶和810萬法人賬戶。2003年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達4075億元,個人住房貸款市場份額居國內第一;牡丹卡發卡量9595萬張,消費額973億元,2003年累計實現票據交易16771億元;人民幣結算市場份額達45%,在證券、期貨市場上的清算份額保持在50%以上;中國工商銀行還是國內最大的資產託管銀行,託管基金共28隻,託管總資產581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中國最先進的科技水平。在數據大集中工程的基礎上,2003年工商銀行成功投產了全功能銀行(NOVA)系統,加上為個性化服務提供技術基礎的數據倉庫,共同構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金融信息技術平台,為業務和管理的進步提供了強健的動力。
中國工商銀行經營范圍包括:辦理人民幣存款、貸款和消費信貸,居民儲蓄,各類結算,發行和代理發行有價證券,代理其他銀行委託的各種業務,辦理外匯存款、貸款、匯款,進出口貿易和非貿易結算,外幣及外幣票據兌換,外匯擔保和見證,境外外匯借款,外幣票據貼現,發行和代理發行外幣有價證券,代辦即期和遠期外匯買賣,徵信調查和咨詢服務,辦理買方信貸,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的轉貸,以及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其他規定批準的業務
中國農業銀行
目前中國農業銀行網點遍布中國城鄉,成為國內網點最多、業務輻射范圍最廣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業務領域已由最初的農村信貸、結算業務,發展成為品種齊全,本外幣結合,能夠辦理國際、國內通行的各類金融業務。目前主要包括:(1)人民幣業務。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外結算;辦理票據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從事同業拆借;買賣、代理買賣外匯;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等。(2)外匯業務。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幣兌換;國際結算;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外匯借款;外匯擔保;結匯、售匯;發行和代理發行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買賣和代理買賣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代客外匯買賣;資信調查、咨詢、見證業務
----------------
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歷程: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是階段式向前推進的。我曾在不同場合對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歷史階段進行過分析。二十多年來,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1984—1994年的專業化改革階段
1984年以前,我國實行的是「大一統」的銀行體制。1984年,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從中國人民銀行中分設出中國工商銀行,加上專營外匯業務的中國銀行和原行使財政職能的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以及1979年恢復的中國農業銀行,這四家銀行成為國家專業銀行,人民銀行則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自此,中國形成了各司其職的二元銀行體制。
(二)1994—2003年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革階段
1994年,國家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銀行,實現了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的分離;1995年,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明確國有商業銀行是「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市場主體。至此,四家專業銀行從法律上定位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同年11月中央召開了第一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隨後陸續出台了一系列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中央財政定向發行2700億元特別國債,專門用於補充四家銀行資本金;將13939億元資產剝離給新成立的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取消貸款規模,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強化法人管理、績效考核等。
這一階段,許多先進理念和方法開始引入,經營績效和風險內控機制逐步建立,外部行政干預明顯弱化。但就總體而言,這一階段的改革主要在梳理內外部關系、引進先進管理技術、處置不良資產等層面上進行,尚未觸及到體制等深層次問題。
(三)2004年開始的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改革階段
2003年底,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選擇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試點,並動用450億美元外匯儲備注資,希望籍此從根本上改革國有商業銀行體制。此次改革總體上分為三個步驟,一是財務重組,即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消化歷史包袱,改善財務狀況。財務重組是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礎。二是公司治理改革,即根據現代銀行制度的要求並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對銀行的經營管理體制和內部運行機制進行改造。公司治理改革是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核心和關鍵。三是資本市場上市,即通過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進一步改善股權結構,真正接受市場的監督和檢驗。資本市場上市是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深化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