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深圳萬乘金融有限公司總裁

深圳萬乘金融有限公司總裁

發布時間:2023-01-15 15:16:37

⑴ 武平的展訊變動

2009年1月,工信部向三大運營商發放3G牌照。隨後2月,展訊宣布李力游出任公司新總裁兼CEO,而武平則擔任董事長,退居幕後。幾乎同時,CTO陳大同、運營副總裁范仁永、銷售副總裁周承雲及市場總監許飛也相繼離職。 雖然前三個季度表現差強人意,但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展訊的TD晶元出貨開始攀升,尤其在TD固話晶元的出貨增長迅速。 今年第一季度,展訊通信銷售額為5210萬美元,同比增長534%,比上一季度增長23%;凈利潤為660萬美元,上年同期凈虧損為830萬美元。
武平新的開始
「創始人肯定比職業經理人對公司有感情,不過早晚也要交班。」iSuppli中國區高級分析師顧文軍說,武平早就有二次創業念頭,如今展訊已經成為一家公眾化企業,無論業務還是管理都相對穩定成熟,是到了放手的時候了。 據了解,武平已經注冊了兩家新公司:上海芯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芯意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武平會在3G和移動互聯網中開始第二次創業。 在武平朋友收到的簡訊中,武平是這么說的:「我從6月起不再擔任展訊董事長,也將離開我親自創立並為之付出無盡心力的地方。我也即將開始新的創業歷程。」
武平:「芯」路漫長
—— 一個海歸技術創業者的十年回首 一位心懷家國的創業者為什麼會讓外資股東左右自己的事業?一家創業企業的前途命運該不該與國家的產業戰略纏繞在一起?一場屢敗屢戰的商業角斗還有無必要咬牙堅持? 零星的雨點飄落在夜晚的黃浦江上,對岸林立的大廈放射出五彩的霓虹,披掛著世博會標志的渡輪揚笛駛過,而這一畔的紅摩咖啡館卻顯得低調而沉靜。 面容精瘦的武平操著一口濃重的西北普通話,他擺手婉拒了《創業家》的拍照請求:「這次不拍了,真的不拍了。咱們就是隨便聊聊。」背牆而坐,一杯礦泉水,46歲的他保持著黃浦江一樣的平靜,也許心中仍有波瀾意氣,但卻不再慷慨激昂。 就在10天前的5月28日,《創業家》記者收到了他的簡訊:「我下月開始即不再擔任展訊董事長,也離開我親自創立並為之付出無盡心力的地方。感謝……我也即將開始新的創業歷程,希望繼續得到你的支持……武平。」 在3G大幕正式拉開的時刻,為什麼要作別自己一手搭建的舞台?個中甘苦,武平自知。也許因為它「已經不是我能控制的展訊了,不是我能把我所有的想法全部放進去的展訊」。 這又是為什麼?第一代海歸創業者的標志性人物,肩扛起整個國家的手機晶元夢想,締造了中國3G第一股,卻並未收獲巨大的財富回報,也沒能取得耀眼的商業成功,最後成為一個孤獨的出走者。 「相比尚德的施正榮,我算不上一個好榜樣。」武平自嘲。 整整十年前的2001年,他率領一個由37名海歸組成的豪華團隊回國創辦了展訊通信(Nasdaq:SPRD),獨立研發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手機基帶晶元。這十年中,武平團隊有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率先研發出TD-SCDMA(下文簡稱TD,是中國的3G通信標准)手機晶元,中國增長最快的公司之一,以及納斯達克上市敲鍾的光鮮時刻。但更多時候,他承受著巨大的壓力。TD晶元超前四年研發成功,耗資數億卻無用武之地;並購美國的射頻晶元公司QUORUM,卻看不到短期收益;在國產手機市場上被台灣聯發科搶走90%以上的份額;股價低迷,從IPO首日的高點15.95美元一度跌到0.7美元的谷底。「武平是一個好的創業者,但不是一個好的經營者。」一位展訊的投資人對《創業家》做出這樣的評價。 2008年以後,隨著股票鎖定期的結束,昔日的創業戰友陳大同、范仁勇等一個個離開展訊,武平成為最後的堅守者。2009年2月,他辭去CEO的職務,僅保留董事長頭銜。這也標志著他在展訊的淡出。 「在中國,技術創業不容易。我們想為國家做點事情,卻只能拿境外投資變成一家外資公司;國家給了我們很多榮譽和獎勵,但我們最需要的是其他支持;我們在自己的主場,也不一定有主場之利。」武平感慨地說。 當他掛冠而去之時,展訊剛發布了自上市以來最好的季報,其股價回到9美元以上。國內GSM手機晶元市場份額超過20%。TD晶元隨著中國3G應用的啟動開始貢獻業績,高品質、低成本的射頻晶元更打入了三星的供貨體系,展訊也拿到3億人民幣的政府擔保銀行貸款。武平多年來的苦心布局正逐步變為現實。這就是所謂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吧。 「我並不認為我們的執行和運作上犯過大的失誤。回過頭看,有些事情是沒得選擇的。畢竟我們在做開創性的事,過程中會有摸索。是命運把我們推到了今天這一步。我加入過幾次創業公司,但作為CEO是首次,尤其是上市公司CEO,總感覺愧對一起的員工,好多東西沒有實現。」武平緩緩說道。
展訊的家在哪裡?
「一個公司上市之後,資本的力量就變得非常強大,一個連5%股權都不到的創始人不可能左右這個公司的方向。我對公司有一個長遠的考慮,我要思考公司未來是什麼樣子的,它的主人是誰,它的家在哪裡,我希望它還能變成一家中國的公司。但資本是不考慮這些的。展訊現在的家就是資本市場了。」 2008年10月,正是金融危機最肆虐的時候。 深圳的山寨機廠商已經停產2個月,中移動TD的全面商用仍然在原始階段。當年年初,在武平的力主下,展訊以總值7000萬美元的代價收購了美國的射頻 (RF)晶元公司QUORUM,不但花掉了一半多上市募集資金,而且還在繼續吃錢。資本市場就一直用持續的下跌來回應這筆看來很不劃算的並購。隨著展訊2008年第三季度報出3130萬美元的巨虧,公司股價也乾脆跌到了1美元以下的谷底。 這使得「潛伏」在展訊內的眾多風投機構無法順利地套現退出,武平也因此失去了公司董事會的信任與支持,他在這時任命當年在美國博通公司的同事李力游出任公司總裁。 「作為一個高科技公司的創始人,當我需要對未來做更多布局的時候,同時也在內部花大力整頓過去快速發展的遺留的問題時,絕大部分的投資人都不是太理解,在這種環境下我再往下做事是越做越難的。 由於我與許多投資人都是好朋友, 原以為與朋友不溝通都可相互理解,但其實結果並非如此。」武平坦言。 盡管他仍為公司的董事長兼CEO,但展訊的大部分股份掌握在以NEA為首的眾多風投手中。甚至連他的創業夥伴陳大同,也已經轉身成為董事會里北極光創投的資方代表。 展訊上市花了足足六年,對於這些快失去耐心的風險投資機構而言,大概主要考慮的是退出價值。武平也承認這是無可厚非的。 事實上,按照當時的流通市值,競爭對手僅需要不到1億美元就可以在公開市場買下展訊。業內盛傳,像高通這樣市值超過500億美元的公司已經有所動作,只是因為看不清楚TD在中國的應用前景,才沒有著急出手。其他境外公司與金融機構開始接觸展訊。 這恰恰是武平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我在不在展訊沒有關系,但展訊一定要留在中國,這是我回國創業最大的初衷,也是展訊未來長久發展的根。如果我要做一個國外的公司,那我回中國來幹嘛。」 但還有一個轉危為機的可能,那就是將展訊私有化下市,然後再回到國內上市。「金融危機之後,我們最需要的不是錢,而是政府幫助我們創業團隊從海外資本市場上把公司的主導權拿回來。」 武平動用了他能找到的各種渠道,通過工信部和上海市政府做了很多工作,希望中國的主權基金能夠通過美國的資本市場入股展訊,至少把展訊的控股權拿回到中國人手上。 但他註定只能失望而歸。盡管工信部領導、上海市與張江園區領導給了許多支持,聯系了許多境內資金,但在中國巨大的外匯儲備下,展訊太不起眼了。或者說,在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下,我們的體系遠沒有做好准備。 「這是我特別遺憾的一件事情。我們這么多人回國就是要給中國做一個有核心技術的有全球競爭力的公司。而金融危機給了我們百年不遇的機會,我們可以花大價錢去救別的國家的公司,但也應花一點點錢去買中國人的高科技創業企業。」有資料顯示,截至2009年底,中投累計持有美國股票價值96.3億美元,其中包括摩根士丹利、黑石、蘋果、新聞集團等。 2009年初,上海市政府用另一種方式支持了武平。展訊拿到了為期三年的3億元的國內銀行貸款,並且可以用政府提供的補助金來償還這筆貸款的多數利息。之前緊綳的財務狀況為之一解。而這時花了近三年持續在韓國三星的努力也有了結果,射頻晶元在三星開始量產。工程人員集多年積累的高質低成本的GSM晶元也將推向市場。 2010年3月,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之一銀湖基金以約4000萬美元的價格,買入展訊13%的股份,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斯時,展訊的股價已經上漲逾6倍。 武平終於意識到,他在展訊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為什麼我會失去對公司的控制? 「在中國,高科技創業公司內部的管理加技術團隊的股份合起來最好佔主導地位。這樣的話好運作,員工也有主人翁精神。像展訊這樣,就算我們上市了,很多創始團隊的人還是會退出做其他的事。總之,任何一個公司的管理團隊,當然如果它是創始團隊就更好了,一定要盡最大努力把公司很好地控制起來。」 在武平看來,展訊最終形成今天這樣的股東結構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我們早期這幾個創始人聊天時,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們自己要是早點有錢的話,就不要讓海外的資金吃掉這么多股份,後面的路不會這樣。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十年後的因果,十年前就已種下
2000年,中國發布《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業內稱「18號文」),鼓勵海外相關高科技人才回國創業。因此,在美國IC設計界頗有建樹的武平、陳大同、范仁勇等人多次應邀回國做學術和業務交流。在這樣的背景下,當時信息產業部領導鼓勵他們回國創業,相關的央企承諾給他們提供不少於3億人民幣的投資。 清華大學畢業、在美國和瑞士參與過多個創業公司的武平被打動了,他們回到美國先組織了一個15人的名校博士創業團隊,目標是「在中國做一個技術程度從一開始就是國際領先的企業」。 但他們一回到國內,馬上就遇到了體制怪圈。 「談的時候就發現這3億,是一筆一筆地給,第一筆最多給你1000萬到3000萬,而且不承諾兌現時間。」武平回憶,「我們對資金何時到位根本沒有把握。」 更讓這些滿心要把矽谷創業文化帶回中國的海歸們失望的是,創業團隊的股權問題難以解決。因為當時國家的法律規定,以知識產權入股,經過專業評估後最多隻能佔到15%。顯然這個比例是無法吸引到如此眾多的高端人才的。日後,國家不斷修改相關法律,目前知識產權入股最高已可到70%。 如果這個新創企業歸央企下屬的話,那麼整個薪資體系必須按國企體系走。國內的薪資水平根本無法負擔他們在海外的家小,而補貼也就是第一年給帶頭人一套房和一輛車。 「當時好幾家國有企業都有想法給錢,但是誰也解決不了這個結構性的問題。當初因為國家需要,我們把這個創業團隊弄起來,最後發現國家可能給不到你這個錢,還要在外面找。」 當時中國大陸還沒有市場化的風險投資,最後武平只能從海外找。這時美國的互聯網泡沫已經破裂。直到2001年6月,他才拿到台灣富鑫和聯發科蔡明介的第一輪投資650萬美元,代價則是過半的股份。而展訊通信則不得不注冊在開曼群島。 顯然,650萬美元和3億人民幣是一個相當大的差距。IC設計行業需要投入大量研發費用,即使不考慮人力成本,光較為低檔的晶元單項研發費用一般也不低於100 萬美元。有風險投資人跟他們打賭,如果他們能在一年內開發出GSM晶元並且一次流片成功,就接著投資。 武平他們的確做到了。但第二輪融資的難度遠遠超過預期。受「911事件」的沖擊,整個美國資本市場處於凍結(Freeze)的狀態。「我們本應該是大幅溢價融資的時候,『911』使得我們的談判能力大打折扣。」武平回憶說。 當時他接觸的部分投資商採取拖延戰術,希望等展訊耗盡談判資源與資金後再以低價入股。武平說,當時他為了爭取有利的談判地位,找了12名在矽谷的清華同窗,一共湊了150萬美元作為過橋資金硬頂著,期間公司所有員工降薪一半,高管停薪3個月。最終,在眾多投資界朋友幫助下,展訊從海外融資近2000萬美元。武平說:「資金到位那天,財務告訴我,公司賬面上的資金數字是零。」 雖然在絕境中復生,但代價高昂。「第一輪融資後,我們幾個核心創始人的股份數量都近兩位數的,但這輪之後,都變成了個位數。其實這是自殺式的融資,稀釋非常大。」 2004年和2006年,展訊又先後進行了兩輪融資,主要為了研發TD以及2G晶元量產。張江創投、聯想創投、華虹國際、上海實業等國內機構也陸續跟進。「雖然融資價格比較高,但稀釋的還是我們團隊的股份。」在上市前,展訊已經形成了海外投資人主導的股權結構,整個創業團隊加員工也不過約18%的股份。 武平一度希望展訊能夠在香港或者國內上市,但投資方大多偏好退出更方便的美國市場。當他看到今天的國民技術在深圳創業板獲得50倍以上市盈率的追捧時,贊賞感慨。如果展訊能在創業板上市,以其技術含量和公司業績,現在可能也是第一股。盡管展訊在目前三家美國上市的中國IC設計公司中,市值還算領先。 和武平相比,中星微的鄧中翰與無錫尚德的施正榮無疑要比他幸運得多。 1999年,中星微是在中關村科技園區成立兩個月後注冊的,亦是中國實踐「矽谷模式」的首家公司。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以100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作為啟動資金,管理團隊以知識產權折股35%。雙方還約定,日後進行股權融資時,管理團隊持股比例不變,即只稀釋政府方面的股權——到上市前信產部的1000萬原始投入只佔10.9%的股份,而管理團隊股份不變,光鄧中翰的個人股份就達到11.8%。 2001年,施正榮的尚德太陽能成立,無錫地方政府牽頭,8家當地企業聯合投資600萬美元。施正榮佔25%的股份,其中技術股佔20%,摺合160萬美元,現金股5%,摺合40萬美元。此後,隨著國有股份的主動退出,又一輪外資私募的進入,最終施正榮在上市前控制了約54%的股份。後來,有媒體報道稱之為「首富政府造」。 今天,施正榮和鄧中翰仍然按照自己的意志領導著公司。 國家的大戰略與企業的小戰略 「TD這么具有戰略意義的東西,喊了那麼多年卻難開始推廣。退一步說,你商業化運作晚一點也沒關系,但至少你得給做的這些人甜頭,至少要保障他的研發費用,不要虧錢。你讓他去幹活,他連什麼時候吃飯也不知道,每次都是空穴來風,資本市場更認為你在騙人了。TD結局是成功了。但還有很多標准炒了半天,最後放棄了,那些投入到基礎性研發的企業和科研人員讓人惋惜。成功經驗,國家應該總結,這個教訓,國家也應該總結。」 5年,5個億。 早在2004年,展訊就做出了中國第一顆TD手機的核心晶元,但國家直到2009年才開始正式推廣3G手機。展訊花了5個億,足足等了5年時間。很長一段時間,展訊在TD的投入與產出上根本找不到平衡。其TD晶元一季度僅出貨1萬片左右,而其GSM晶元每個季度出貨量在800萬~900萬片左右。這讓展訊很茫然。 「如果單從投資回報的角度,這個產品我們至少早做了兩年。」武平承認。就商言商,這顯然是一個值得商榷的決策。 當時國內TD-SCDMA標准已經孕育5年,但其產業發展卻始終陷入瓶頸。無論是有「國字型大小」大唐電信背景的T3G,還是普天通信背景的凱明,沒有一個廠家做出商用的TD-SCDMA核心晶元。國內3G的發展面臨著「標准存在,晶元空缺」的尷尬境地。 而2003年,展訊剛成功研發出國內第一款GSM/GPRS手機核心晶元,當年就實現了產品量產銷售,銷售額為2583萬元。2004年,光GSM/GPRS晶元這一個業務就給展訊帶來了1個多億的收入,並擁有了包括波導、夏新等在內的國內30多家客戶。 熬過了前三年大幅投入研發的緊巴巴日子,展訊好不容易可以享受一下收入和利潤快速增長的好時?光。 但武平和陳大同,兩位創始人一起做出這個新決定:放棄跟蹤開發國際上相對成熟的WCDMA晶元,轉而全力主攻TD-SCDMA晶元。這意味著展訊還要加大研發投入,還需要繼續融資。 武平的理由是:「展訊要有長久的競爭力,要變成一個國際型的大公司,和高通、聯發科競爭,沒有一點自己的看家本領是不行的。這個看家本領最好就是跟著政府走做中國標准。TD要做不成,今後4G競爭中國也參與不了,中國在通訊業上就會一塌糊塗,我們屬於通訊業的核心產業,我們肯定也是一塌糊塗。這就是商業的高度。」 但不是所有的投資人都贊同這個決定。他們認為創始人的決定帶著明顯的感情色彩。武平對此並不否認。 「我們最初回國的這些人,還是有點理想主義的。一個從中國出來的技術人員,國家培養了半天,然後出國做成了點事情,所以要對國家有個交代。如果我們這批人把2G做出來了,而且我們明明知道怎麼把3G做出來,而我們沒有去做,中國的TD最後死掉了,那就是我的終生遺憾。但風險投資人都是理性的,他們不喜歡理想主義的,太理想化了很可怕。這個我明白,但還是去做了。」 實事求是地說,第一個做出TD核心晶元,讓展訊收獲了不少政治榮譽和政府支持。此前,2000年~2004年,展訊沒有從政府方面拿到過一分錢的專項資金。此後,不僅多位國家領導人來視察,而且展訊還承擔起國家863計劃和國家移動通信專項研究課題,拿到了超過2000萬人民幣的資金。但身處北京的中星微在政府關繫上更是高手。他們前後拿到的政府資金超過了展訊一倍,雖然業界公認,展訊的技術含量是最高的。 讓武平沒想到的是,「我們國家推廣3G的決策會那麼緩慢,耗掉了那麼多企業。」 本世紀初,矽谷有4家大陸留學生創辦的搞3G晶元的公司,最後只剩下展訊一家活著。展訊能活下來,是因為它後來把80%的力量放在GSM/GPRS晶元上,只把20%放在TD上。 TD的磨難不僅影響了展訊的業績,也影響了在GSM市場的投入與競爭提升,同時直接導致了風險投資人與武平的分歧。這種分歧隨著展訊的上市而日漸激化。「上市之後我們必須每天要面對業績的壓力,你要想花錢做長期布局就要付出代價。我在展訊上市後做的一些事情,比如我並購美國的射頻晶元公司QUORUM,比如投資TD與CMMB(移動電視)等,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看,那個時候也許不應該做這個事情。」 無線通信終端兩大核心晶元是射頻晶元與基帶晶元。如果展訊當時不並購QUORUM公司,也許現在就麻煩了。因為他們最初的射頻晶元供應商後來也開始做GSM和TD晶元,成了競爭對手。「如果不是我們很早就做出了產品,TD這個標准最後能不能成呢?當時和我們一起做的國內企業有的沒有做出來就散掉了。當然我也不能斷言沒有展訊,TD也許還要蹉跎。」武平稱。 為了帶動整個國產手機產業,展訊還舉辦過手機晶元產業上下游的技術論壇。「我辭掉CEO之後,技術論壇就立刻停止了。」武平苦笑,「在公司上市之後,以短期退出為目標的投資者最好能夠逐漸被有戰略眼光的長期投資者替換掉。」展訊還與上海市一起建立了亞洲第一個集成電路科技館,服務公益大眾,或許這也不是受資本市場歡迎的。 「展訊是一個留學生企業,它的市場和運營都在國內,也給中國做了一些戰略的事情。但就是這個對國家有向心力的公司,它的股東架構卻是一家外資公司。一個由海外風險投資支撐的外資公司,還能承載一個國家的產業夢想嗎?」《創業家》記者如此問道。 武平不答。
這是我的主場嗎?
「我們國家走到今天,對高科技的眼光有了一定提升,但能否在關鍵時候出手撐一個真正屬於高科技,屬於我們自己的公司,有些狀態與2000年、2001年時的情況類似。在國際科技競爭中,我們不光要有戰略,在政策制定和具體執行上還要補課。」 蔡明介,聯發科的創始人。他是最早看到武平他們價值的人。 2000年,武平去台灣游說融資。本來只是順道去看望這位業界牛人與老朋友,但對方一看他商業計劃書中列出的海歸團隊名單,馬上決定投資。「就沖名單上這些博士,就已經值了。」蔡明介認為這是一筆戰略投資。 此後,由於與聯發科存在競爭關系,後來的投資者買下了聯發科持有的老股。 既生瑜何生亮?聯發科在商業市場上比展訊早走了至少十幾年,市場經驗要豐富得多。在國產手機晶元市場上,聯發科幾乎橫掃了所有競爭對手,只有展訊還在堅持戰斗。 與武平一心追求的技術領先不同,蔡明介特別強調市場和客戶。 「我們不是大公司,沒有太多資源去做早期階段的研發,尤其是在早期定產品規格的階段,我們不能好高騖遠。就算在市場將要走到接近大幅成長的中間階段才切入,只要掌握好技術、彈性和效率,不見得扳不倒 巨人。」蔡明介在《競爭力的探求》一書中這樣寫到。 因為他認為誰在競爭中最先達到經濟規模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聯發科從來沒有第一個進入市場,都是作為後來者的角色進入,用的是成熟技術,但把工程質量做到一流,進入後就能引發價格雪崩,將先發者擠出市?場。 展訊比聯發科更早看到了MP3和手機融合的趨勢,開始研發MP3手機。但當時展訊的判斷是,MP3歌曲要從網上下載,所以GPRS功能是MP3手機的基礎功能。由於下載歌曲的數據量比較大,所以展訊把大量精力都用在了改進晶元的GPRS功能上。按照武平的說法,這事實上就是2.5G手機。 但聯發科很快找到了捷徑。它們做好音樂功能之後,給手機裝了一個USB介面,直接從電腦上傳歌。「其實最後我們看,聯發科的判斷就是用戶的最終狀態。」由於技術上遠比調GPRS簡單,所以聯發科反而比展訊更早推出了MP3晶元。「通過這個事情,我們認識到自己在商業運作上遠沒有它們嫻熟。」武平說。 但展訊的創新也得到認可,除了TD是遠早於聯發科開發成功外(聯發科後來是買來的,展訊在中國市場率先發明並量產了單晶元雙卡雙待技術,給國產手機帶來殺手鐧。 比起信奉矽谷精英文化、公平競爭的展訊,聯發科採用的是更加兇狠直接的打法。他們找到展訊的大客戶,會直接說:你要什麼條件就不做展訊了?只要你不做展訊,我什麼條件都給你。 這樣的事情如果出現在美國的話,就是不正當競爭。像聯發科這樣一度占據國產手機晶元95%的市場份額,政府是要啟動反壟斷調查的。 「和台灣企業競爭,總覺得缺少一個力量。我們和歐美企業打仗的時候很舒服。它的成本結構沒有你好,第一步它就輸了。但跟台灣企業就不一樣了,台灣企業的成本結構和我們差不多,這就有點難了,同時從政治上說我們是自家人,甚至可以對大陸企業稍微苛刻一點,也要把台灣同胞吸引回來。地方政府在管理台灣企業的時候,有點投鼠忌器的感覺,怕台灣企業跑了,這就犯了政治錯誤。」武平坦言。 「要是沒有聯發科,可能中國山寨手機市場也起不來。因為山寨市場一開始一定是抄襲,而且不經過合格的測試和驗證。山寨市場是聯發科做起來的,我們也就跟在後面做。但如果山寨是展訊做起來的,也許我們會被整頓。從這一點來看,我們沾了聯發科的光。」 主場之利很重要。美國政府通過WTO談判,要求中國必須有CDMA,其實是在扶植高通,現在高通成了世界第一大晶元設計公司。韓國扶植本國企業更是舉世矚目。 而中國雖然制定了很多支持戰略性行業的政策,非常好,也具有戰略高度,但在具體落實的時候,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甚至根本無法執行。「半導體產業的『18號文』到底有多少個企業享受過?懂行的人都知道,沒有多少。我們是響應『18號文』回來的,但也沒有享受到。反過來,國外都知道中國出了政策,然後人家藉此攻擊中國,轉而保護自己市場,打擊中國企業。」 「比如國家的任何一個出口製造企業幾乎都有出口退稅,但國內設計企業出口晶元的時候就沒有了。因為我們不是做生產的,而是做設計的,政府看不到生產線,就不能退稅,這還是典型的製造業思維。政策逼得我們賣產品要到海外去繞一圈,因為有人從海外買了產品再出口就有退稅。我們是和外資企業競爭的企業,外資企業在中國都有退稅的,中國企業反而沒有,我們的競爭力一下被吃掉了十幾個百分點,這是多大一塊利潤?啊?」 走過十年,武平如今深刻地認識到,矽谷模式在國內不能簡單復制。「在中國,一個技術公司想做大,政策很重要。」畢竟在中國,政府掌握著最多的資源。這就是中國國情。 不惑之年,重頭再來。他已在張江注冊「上海芯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定位於移動互聯網開發應用和手持終端設備的設計。「第一,還是想做一個我自己掌握的公司,它能按照我的長短期規劃來運行,直到把它做成;第二,我還是希望做一個對中國產業能產生真正影響的事情,用本地化的投資,最好是把根留在中國。」武平告訴《創業家》,「從公司創辦的意義上說,它會和展訊走的路完全不同。」 午夜12點,浦東的濱江大道上空曠寂寞,武平最後留給我們的是一個長長的背影。第二天,他將飛往海外。

⑵ 百度站長是誰

這個人,名叫李彥宏,典型的「海歸」,1999年從矽谷回國創業。這個公司叫網路,一家做搜索引擎的典型網路技術型公司,「網路」兩個字取自辛棄疾的「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李彥宏是網路公司總裁。
--------------------------------------------------------------------------------------------------
http://www.lndz.com/index/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55

國內搜索引擎介紹---網路

網路公司(Bai.com,Inc) 於1999年底成立於美國矽谷。2000年1月,網路公司在中國成立了她的全資子公司網路網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隨後於同年10月成立了深圳分公司,2001年6月又在上海成立了上海辦事處。
網路是國內最大的商業化全文搜索引擎,占國內80%的市場份額。其功能完備,搜索精度高,除資料庫的規模及部分特殊搜索功能外,其他方面可與當前的搜索引擎業界領軍人物Google相媲美,在中文搜索支持方面有些地方甚至超過了Google,是目前國內技術水平最高的搜索引擎。為包括搜狐、雅虎中國、Tom.com、21CN、廣州視窗等搜索引擎,以及中央電視台、外經貿部等機構提供後台數據搜索支持。
網路目前主要提供中文(簡/繁體)網頁搜索服務。如無限定,默認以關鍵詞精確匹配方式搜索。支持「-」號、「.」號、「|」號及「link:」等特殊搜索命令。此外還提供關鍵詞分類搜索,即將常用關鍵詞進行組合分類,方便用戶直接查找有關資料(網路現已去掉了關鍵詞分類搜索)。在搜索結果頁面,網路還設置了關聯搜索功能,方便訪問者查詢與輸入關鍵詞有關的其他方面的信息。提供「網路快照」查詢。其他搜索功能包括新聞搜索、網站網址鏈接、MP3搜索、圖片搜索、Flash搜索等。
2001年9月,網路推出了類似Overture的「競價排名服務」,市場反應強烈。目前已有Lycos中國、263、 Tom .com、 21CN、163.net、上海熱線、廣州視窗、福建在線、等門戶網站加入了網路競價排名陣營。 網路登陸入:http://www..com/pfi/index.html
網路歷史
這個人,名叫李彥宏,典型的「海歸」,1999年從矽谷回國創業。這個公司叫網路,一家做搜索引擎的典型網路技術型公司,「網路」兩個字取自辛棄疾的「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李彥宏是網路公司總裁。
■李彥宏不平凡—— 他在著名搜索引擎google、infoseek、yahoo在網路世界如日中天的時候,逆風飛揚,回到中國來搞中國人自己的搜索引擎; 他和IT界頭號人物比爾·蓋茨、邁克·戴爾一樣,放棄了唾手可及的「洋博士」學位,輟學經商,一舉成功; 他在2000年6月互聯網的寒冬里,不但一舉拿下新浪、搜狐、網易、TOM的技術委託大單,而且第二次融資1000萬美金成功。 他回國不到2年,僅憑一個不到百人的公司家底,奪得「2002中國十大IT風雲人物」的桂冠。 他創建的網路引擎,三年成名,在中國已經堪與google比肩,在某些指標方面甚至超過google,被國際網路界譽為奇跡。網路的日訪問量,現在已經躋身中國網站「四強」。
■Google情未了! 2003年6月4日下午4:30,網路總裁李彥宏和市場總監畢勝在苦等一個結果。從創建網路到融資1000萬美元,從賣技術給新浪挖到第一桶金,到搞自己的獨立搜索網站,從8個人的草台班創業到100人的「閃電計劃」,李彥宏等的就是一個結果——是網路好還是Google好? 自從2000年Google推出中文版後,「上帝」像暖風般吹醉了中國人,對「上帝」贊不絕口的,首先就是那些記者和編輯,像劉韌、方興東這樣的「名記」,幾乎逢人便要說「今天你GoGo了沒有?」據說後來方興東突然不用Google了,原因是,他突然發現,他大名鼎鼎的「方興東」三個字居然在Google上搜不出結果。 李彥宏要用網路與Google比,「聰明人」一看就覺得是拿雞蛋與石頭比。可李彥宏不這樣看,他認為網路成「金」了。自2002年年底「閃電計劃」結束後,他就要求公司的人「絕對不要再用Google,網路已經不比Google差!」遇見道上的朋友,李彥宏不好「赤化」別人,就由市場總監畢勝「代嘮」:「網路已經不比Google差!」據說被他們「赤化」的朋友,沒有一個認為上當受騙,比較中肯的評價認為,「在中文領域,網路和Google一樣好用了!」。 由中國電腦教育報舉辦的「Google Vs Bai——兩大搜索引擎對決搜索之巔」萬人公測,在2003年6月4日下午16�30結束,共計持續一周時間。在參加評測的10�015名普通用戶中,約55%的人選擇了「Bai比Goolge好」,10%的人選擇了「Bai、Goolge差不多」,35%的人選擇了「Google比Bai好」。 有「謠言」說,這次「萬人公測」有網路幕後公關的影子;有「觀察家」疑神疑鬼。6月5日的《京華時報》報道:萬人公開評測,網路超越Google;同一天,發行量很大的《北京青年報》載文說:網路成為中文第一搜索門戶,網路殺進中文網站「四強」,緊跟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之後。 記者們喜歡筆下生花是常有的事,坊間總有人「公正」地懷疑某事件的「幕後」,本不奇怪。三年苦練,網路今日能夠被媒體拿來與Google說事,本來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李彥宏心中有一段Google情未了。1998年4月,他與Infoseek技術總監威廉·張一起去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參加國際互連網大會,與會的就有Google的兩位年輕的創始人。那次會議的來賓有二分之一與搜索引擎有關,李彥宏當時正在Infoseek做技術主管,大家對他好奇心很重,要求與他交流技術的人士一個又一個。於是,他們臨時搞了個小型聚會,也就在會議的留言板上把自己的姓名和聚會地點留下,就來了100多人,那個時候,完全就像「西部淘金」。兩位創始人向他提出了很多技術問題,他也毫無保留地貢獻了自己的研究心得。沒想到,就這么三四年,這兩個傢伙的Google像引擎殺手一樣,相繼把Infoseek、Yahoo砍於馬下。李彥宏在矽谷的時候就憋著一股勁,別的國家你摧城掠地也罷,在中國,我李彥宏是要與你血戰到底的。 李彥宏心中有一段Google情未了。2002年春節後,李彥宏開始隱約感覺到中文搜索引擎的市場已經開始成熟,而更叫他開始擔心的是Google在中國網民中的口碑越來越好。一種壓力開始令李彥宏不安——一方面是網路占據著中國市場80%的份額,另外一方面Google已經在國際上成為最主流的搜索引擎。網路如何抵禦Google對中國本土的進攻?這些問題無時不在刺激著他的每一根神經。 李彥宏感覺到與Google的決戰就在眼前。 網路必須在技術上超越Google。 2002年三月,以雷鳴為首的技術突擊隊成立,李彥宏給這次秘密技術行動命名為「閃電計劃」。
■《網路傳奇》之二——網路「閃電」 1999年聖誕節那天,當所有東方的、西方的窮人和富人在家祈禱上帝的時候,李彥宏卻穿雲破霧要回中國去,很顯然,這一天,飛機上的李彥宏比地球上的大多數人離上帝更近。 8年前,他去美國的時候,也是聖誕節。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故意,李彥宏事業中最關鍵的兩天,都和上帝在一起。 而這一回,他要回國乾的搜索引擎業務,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被西方網民稱為「上帝」的Google。 他決計要成為挑戰「上帝」的人。 網路公司真正開張是2000年3月份,除了財務、出納、行政外全是技術人員,李彥宏和徐勇兼做Sales,專職的技術人員有5人,其他都是來兼職的北大、清華的學生。不是不想多招幾個技術人員,李彥宏感嘆,國內真正懂搜索引擎技術的人才太少,只好一邊干,一邊培養。 李彥宏的新公司選在北大資源樓。這個地方緊鄰北大,和中關村隔四環相望,非常適合技術創業。他這套選址的技術是從矽谷學來的,矽谷的很多IT創業公司就環繞斯坦福大學辦公,老師和學生兼職起來方便。早期的矽谷創業公司,誇張點說,「是踩在特曼教授和他學生的肩膀上發展起來的!」。 北大資源樓剛好餘下兩間房,420在樓道的轉角,面積大些,適合技術人員集中辦公;406正好在樓道的中間,不到20平方米,李彥宏就把財務、行政安排在裡面。李彥宏自己的辦公室設在420靠窗處,從窗口斜望去,他當年在北大讀書時住的43號樓一覽無余,每到晚上,43號樓的燈光總能勾起他對大學生活的無限回憶。 北大資源樓被一片綠樹環抱,樓下的那棵老槐樹少說也有30年樹齡了,那個夏天,知了在這棵樹上炸開了窩,整個晚上不停地鳴叫,像在開一次沒完沒了的研討會。420房整夜亮著燈,有人困了,躺在椅子上就睡;有人實在扛不住睡意,就去廁所洗把臉,回到電腦前接著干;「煙民」們抵抗黑夜的辦法明顯更多,端一把椅子,在廁所旁的過道里吞雲吐霧,聽知了唱夜歌。網路就在這么一個校園民謠似的環境中誕生了,並且用2年的時間一舉拿下了80%的中文搜索引擎市場,2002年初,公司搬到了更加寬敞的海泰大廈。 2002年3月,北京。正是春寒料峭的日子。春節剛過,企業里彌漫著過年的餘波—— 「畢勝,今年回唐山老家過年了嗎?」「Robin�李彥宏的英文名怎麼樣,矽谷的春節熱鬧嗎?」 李彥宏是在美國過的年,看看老婆和孩子,10天不到,他就匆匆回國了。美國人的「聖誕」節早就過了,Google這個時候正在加緊他的華語市場擴張。他想起自己1999年聖誕節回國,決計在本土與「上帝」交戰,兩年多來,網路在中國與Google的交手中,功力仍顯不夠。Google在2000年9月推出中文版後,中國至少有500萬網民開始用Google。 網路的新年突然緊張起來,按照李彥宏的意見,以雷鳴為首的「閃電計劃」成員必須在9個月內「讓網路引擎在技術上全面與Google抗衡,部分指標還要領先Google......」 雷鳴是北京大學計算機系2000屆碩士畢業生,在學校里就小有名氣,按照李彥宏的話說,雷鳴的確是個搜索引擎方面的天才。 雷鳴的「閃電小組」很快行動起來。李彥宏給他們另外還下達了具體指標,要求「閃電計劃」完成後,網路的日訪問頁面(Pageview)要比原來多10倍,日下載資料庫內容比Google多30%,頁面反應速度與Google一樣快,內容更新頻率全面超過Google。 那年夏天,天熱得出奇。 「閃電小組「的成員們除了在技術上有了巨大的革新,還有了新發明,他們買了一部遙控玩具汽車,把需要交換的磁碟和文檔放在玩具車上,誰需要什麼,就由車運過去,倒省了不少腿腳功夫。還有人買了滑板車,站在滑板上去財務室報賬。「閃電小組」忙中取樂,一團熱火。 2002年8月,李彥宏對「閃電計劃」的進展仍然感覺不滿意,決定自己親自兼任組長,帶領小組成員作研發。由於他在搜索引擎方面的技術積累已經很深,加之對當時世界的前沿技術非常了解,他的加盟,確實使「閃電計劃」的進展比原來大幅提高,到2002年12月,老樓下的那棵老槐樹掉下了最後一片葉子,新樓里的「閃電計劃」也終於大功告成,一段忙碌的攻堅歲月塵埃落定。 李彥宏的「閃電計劃」一共15人參與,有人戲稱是「野戰排」,當初有小組成員憂心忡忡,人家Google是800人,一個加強營的兵力,「我們打得過嗎?」李彥宏4月份還在廣安門醫院住院,他給大家打氣說:「我們是在自己的國家『打仗』,你們每個人平時不都對Google不服氣嗎?這回真刀真槍干起來了,誰怕誰?」 「閃電計劃」的結果是輝煌的,在網路,有人悄悄地刪掉了Google的鏈接,理直氣壯地用自己的網路。畢勝率領網路的市場隊伍,白天拜見客戶,晚上拜見媒體,開始了推廣方面的「閃電計劃」。他們要讓每一個中國網民明白,中國人自己的搜索引擎,不比Google差。 「閃電計劃」勝利結束後,公司沒有召開「慶功會」。李彥宏帶著大家去郊外玩了兩次,算是對大家的犒賞。 網路前面的路還很長,比起矽谷的同行來,李彥宏只是對中國的路更熟一些。
■矽谷狂想曲 在世界IT史上,矽谷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矽谷其實不是谷,從地域上看,矽谷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是舊金山市和聖何塞市之間一塊30英里長、10英里寬的狹長地帶。此地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脈,面對舊金山灣的一片海洋,為山海所環繞,這里並不是一個真正的谷,只是在人們想像中是一個「谷」,一個高科技之谷。 1997年夏天,李彥宏離開工作了三年半的一家金融信息公司,從新澤西州踏上去矽谷的第二次創業之路。 矽谷是李彥宏心中的夢。那裡有HP、SUN、網景、Yahoo�、Oracle,那裡有Internet和VC�投資商,那裡有斯坦福大學和加州伯克利分校。那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寸陽光,都是那麼讓他嚮往。 威廉·張站在Infoseek大樓的門前迎接他。這位Infoseek的CTO來自台灣,哈佛博士頭銜,從工程師干到CTO,也算身經百戰的「江湖高人」。他在一次學術會議上,與李彥宏邂逅相遇,談技術,談大陸,談台灣,談中華文化,談互聯網,談搜索引擎……人逢知己。威廉·張極力慫恿李彥宏,到矽谷Infoseek共謀發展。 李彥宏原來供職的那家金融信息公司,實際是道瓊斯屬下的一家專門分析財經數據的專業咨詢公司。李彥宏的頭銜是「高級顧問」,平日里接觸最多的就是財經新聞,《華爾街日報》幾乎是每天的必修課,Yahoo�的楊致遠,網景的安德森這些互聯網追捧出來的神話英雄,幾乎天天占據華爾街日報的重頭版面,李彥宏心裡隱隱有了一股沖動——到矽谷去。 李彥宏一直想「做大家需要的東西」,加盟Infoseek使他興奮不已。看著每天有幾百萬人在使用自己設計的東西,他心裡有說不出的滿足感。 李彥宏的住所離網景公司很近。網景當時是華爾街的「紅人」,開發了一個稱作「領航者」的瀏覽器軟體,連微軟都懼怕三分,股民追,媒體捧,是大家心目中的「富翁速成機器」。 李彥宏晚飯後常去網景公司附近散步,看著一棟棟辦公樓拔地而起,塵土飛揚的工地幾個月就變成了漂亮的網景工業園區,讓他一次次地感嘆新經濟的魔力。矽谷的中國工程師很多,李彥宏經常去參加大家的聚會,大家聚在一起,哪家公司上市了,股票價格一路飆升啦;誰誰又通過options(股權)賺了錢,別墅買到山上去了啦。 每一次談話都是一次躁動。 李彥宏很喜歡Infoseek的開發環境,大家相互之間比較尊重,氛圍輕松。對這位來自中國的工程師的技術功底,幾乎沒有人懷疑。有人這樣評價李彥宏在Infoseek的貢獻——威廉·張創造了第一代Infoseek,羅賓·李(彥宏的英文名)創造了第二代Infoseek。 李彥宏加入Infoseek的那陣子,這個公司既輝煌也痛苦。跟大多數互聯網公司一樣,外面看起來像一團火、一尊神,內部人覺得是一塊冰、一個坑。投資商給每家公司的壓力——市場佔有率要大,現金流要健康,盈利能力要強——還真應了那句古話「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Infoseek和excite打得最厲害,Infoseek的前任總裁約翰遜曾想通過緊縮開支來拖垮對手,結果excite沒拖跨,自己反而被「拖垮」了。接替約翰遜的是36歲的哈瑞·馬超。 馬超果然不辱使命。到了1997年年底,Infoseek第四季度的收入達到125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5%,虧損為每股0.15美元,比華爾街預計的每股要少虧0.05美元。這是Infoseek上市以來最風光的一個季度。 1998年4月,李彥宏與威廉·張一起參加了布里斯班世界互聯網大會。在這次會議上,他認識了Google的兩位年輕的創始人。李彥宏的印象中,這兩個傢伙也就20多歲,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 這個月還發生了另外一件大事:迪斯尼宣布購買Infoseek 40%股份。迪斯尼的加盟,使華爾街興奮無比,而對Infoseek的技術人員來講,卻是一段從天堂通往地獄的長路。迪斯尼的作風是典型的「排排坐」,員工的升遷主要看資歷,這對習慣了矽谷自由之風的年輕人來講,就像關閉了一扇面向大海或者草原的窗景。李彥宏感覺到自己在Infoseek的美好時光已經不多了,雖然這時候他已經擁有50多萬美金的Infoseek股權。 1999年10月,中國政府邀請了一批海外留學生回國參加「國慶典禮」,李彥宏有幸在受邀之列。這次中國之行,從根本上堅定了他回國創業的決心。此前的1998年夏天,李彥宏曾經應清華大學邀請,在清華作了一次技術講座,搜狐的一幫員工也去聽他講課,課後這些搜狐員工鼓勵他:「你有這么好的技術,還不回國自己創業?我們搜狐買你的技術!」。 從「國慶典禮」返回美國的李彥宏已經無心再在Infoseek繼續幹下去,他想起了好朋友徐勇。徐勇是李彥宏剛剛從東部闖盪到矽谷的時候認識的,當時徐勇在一家制葯公司做銷售。後來,徐勇和一幫矽谷的中國人攢著拍攝的紀錄片《走進矽谷》,在北京電視台和內地其他電視台還播出過。11月的某一天,徐勇邀請李彥宏到斯坦福大學參加《走進矽谷》一片的首映式,李彥宏約好第二天與徐勇談回國創業的大事。
■《網路傳奇》之四——在美國淘金的日子 《走進矽谷》首映式的第二天下午,徐勇應約來到李彥宏的家裡談「大事」。李彥宏拿出一份「保密協議」,徐勇有些驚訝,但馬上轉為鎮定——李彥宏在矽谷兩年半,已習慣美國人的談話作風了。 徐勇在「保密協議」上簽了字。李彥宏說,「我們回國干一家互聯網公司吧。」 △融資 徐勇也是北大的高材生,當然,這時候他在美國的身份是生物學博士後。 兩人一邊吃飯,一邊商量著各自在未來公司里的股份比例、職責分工、發展規劃等等。對於這兩個身處矽谷的「夢想家」來說,創業的躁動,對前景的嚮往,就像突然噴發的火山,一時之間,讓他們激動不已。 矽谷11月的早晨,秋陽如春。經過一夜暢談,兩人美麗的新公司計劃已然「萬事俱備,只欠投資」。 他們的融資目標100萬美金。矽谷有的是投資家,據說一片樹葉落下,總會砸住三個VC(風險投資商)。然而這一次風向變了,VC們的口味不再是門戶,而是電子商務,其中商業模式B2B最受青睞。 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竟然有三家VC願意給他們這家技術公司投資。這些公司看重他們新公司的三個概念:中國,技術,團隊。徐勇找理由把一家不太中意的VC婉拒了,另外兩家,用他的話說,「熱情得實在無法拒絕」。這些VC當然不是錢多得沒處花,那天簽字前,有個VC借故偷偷到房間外打電話問Infoseek的威廉·張,「這個羅賓·李真的很厲害嗎?」。羅賓是李彥宏的英文名。威廉·張告訴他,「羅賓在引擎技術方面,在全世界可以排前三」。兩家VC更放了心,有人甚至想獨投,徐勇和李彥宏覺得還是兩家一齊投資更好,一家60萬美金。 簽訂投資協議後,徐勇先回到了中國,李彥宏在矽谷多呆了一段時間,看看老朋友,陪陪妻子馬東敏。沒有妻子的幫助,他那本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矽谷商戰》不可能完成,也沒有今天的回國創業。 1999年聖誕節,李彥宏登上了飛往祖國的飛機。這是他人生中又一次重要的抉擇。 8年前的這一天,他離開北大、離開家鄉陽泉去美國「鍍金」的一幕一幕,猶在眼前。 △留學 李彥宏在北大讀的是圖書情報專業(先為北大信管系),自己卻喜歡計算機,和北大眾多出國留學的同學一樣,他廣種薄收,一次向美國十多所大學遞了申請,最後被紐約布法羅大學錄取。 布法羅風景秀麗,李彥宏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候,正是白雪皚皚,冰封大地。這所大學的計算機系在全美排名在前20名之內。本來李彥宏是奔著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分校去的,但那幾年,美國的IT太火,中國的計算機教育在這些學校眼裡,基本上還是「嬰兒」,根本不招中國大陸留學生。布法羅本來也不準備招大陸留學生的,只因為學校聘了兩位來自中國大陸的教授,在教授們的要求下,學校破例招了他們幾個中國大陸學生。 靠近尼亞加拉瀑布的布法羅大學,受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影響,一年中有6個月都下著雪。初來乍到,李彥宏白天上課,晚上補習英語,編寫程序,經常在學校忙到凌晨2:00。李彥宏的勤奮,其實也是眾多中國留學生初到美國的真實寫照——補習,上課,打工。 李彥宏實在忍受不了布法諾夜晚冰徹的寒冷,十二分心痛地從留學盤纏中拿出1000美金,購買了一輛豐田二手車。校園里的停車場一到凌晨2:00就要清場,這是李彥宏在學校能呆的最晚時間。雪很深,冰很厚,每一次啟動車子,沒有10分鍾的預熱和打掃時間,汽車是根本開不動的。 李彥宏在布法羅讀書期間搬了三次家,第一次與一對中國夫婦合租,合不來,因為夫婦倆經常在每月的電話費上做假,比如,本市通話是不收月租費的,這對夫婦以為他不知道,非要讓他平攤月租費。第二次的環境不錯,但房東家養的那隻貓,竟然讓他過敏。第三次與一個來自香港的留學生合租,雙方合得來,離學校近,很滿意。這一段時間,他的口語和專業英語都有很大長進,不像當初,很多專業課都聽不大懂。他在美國的留學生活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留學生們常常稱其為「磨合期」。 過了「磨合期」的留學生們總會有些躁動。比如,在校外兼職打工啦,參加組織校友會、同鄉聯誼會啦,總之「不閑著」。 1993年4月,李彥宏產生了出去「闖一闖」的念頭。5-8月是學校的暑假,呆在學校里也沒有什麼意思,他決定去「打工」。 李彥宏在網上看了不少招工廣告,覺得合適的,就發一份簡歷過去,又一次「廣種薄收」之後,又一次驚喜的「幸運」——一家叫Matsushita的公司願意接受他去做實習工作。 △改變 去Matsushita的實習,改變了李彥宏的一生。 李彥宏要去一家公司實習的消息很快在中國留學生中傳開了——這家公司給李彥宏開出了每小時25美金的實習報酬,同等條件下,這家公司給的待遇之高,在留學生中幾乎聞所未聞。有趣的是,當他那位香港同屋問他「去的到底是哪家公司?」時,他不好意思地回答說「一家叫Matsushita的、名字怪怪的小公司」。這位同屋聽後大驚,「這還是小公司,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松下呀」。原來,Matsushita是日本松下的日文直譯。怪不得這么拗口。1993年5月,李彥宏在位於普林斯頓的松下信息技術研究所正式實習。這是他人生第一次走上崗位,靠自己掙錢吃飯的開端。普林斯頓是一個寧靜美麗的小城,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曾經養育了愛因斯坦等大科學家,同時,這里也是工業界、尤其是IT界的研究基地。 松下的工作環境非常舒適,一進門就能看見大廳里的室內花園。工作之餘,李彥宏經常坐在花園里看報紙,《華爾街日報》是他最喜歡看的報紙。 李彥宏從事的是OCR(光學字元識別)領域的研究。實習期間,他提出一種提高識別效率的演算法,受到松下高度重視,以至於當他必須結束暑期實習回到學校的時候,松下竟然打破常規,繼續聘用他在學校里兼職,並鼓勵他把這一研究成果寫出來發表。李彥宏後來在一次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這個研究成果的時候,得到國際OCR學術領域一位「泰山北斗」的賞識,在他的推薦下,這一成果順利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模式識別與機器智能》上。 攻讀博士期間能寫出這樣具有國際水平的論文,導師認定他的博士文憑已經只是時間問題。而且,如果不出特別意外,松下一定會在他博士畢業後高薪聘請他。李彥宏的美國之路彷彿一片坦途。
■《網路傳奇》之五陽泉小子 1994年暑假前,李彥宏突然接到華爾街一家小公司的聘書,邀請他去做帶「工程師」性質的「高級顧問」工作。李彥宏有些猶豫,自己在學術領域已經有了「開門紅」,接下來將順理成章是「博士—教授—權威」的金光大道,而這個理想,是他從家鄉陽泉走出來時就抱定的理想。 做工程師還是做科學家,李彥宏再次面臨人生的抉擇。 △抉擇 李彥宏在美國留學的時候,正是柯林頓和戈爾鼓吹信息高速公路的時候,以互聯網技術為先導,美國經濟牛氣世界,大批公司上市圈錢,各公司人才流動異常活躍。 留美學生中這個時候流行一股風氣,只要有工作,讀博士的學生,大都拿了碩士文憑就走人。李彥宏很想拿到博士文憑再去工作,但這家公司的人對他非常熱情,老闆對他的研究非常欣賞,而且兩人在學術上談得非常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李彥宏最後決定放棄博士學業,到這家公司作「高級顧問」。 李彥宏的科學家夢想就這樣破了。 人生的重要抉擇有很多,每一次選擇都是人生的轉折。每一次都想深思熟慮,每一次都是身不由己。 從山西陽泉到北京大學,從北京大學到紐約布法諾大學,從華爾街到矽谷,李彥宏每一步走得彷彿都那麼自然,而每一步彷彿又那麼艱難。
△童年 李彥宏和他們那一代出生的人一樣,沒上過幼兒園,啟蒙教育也基本上是他的兩個姐姐教的。李彥宏五姊妹,三個姐姐,一個妹妹。李彥宏家門前有個小院子,支一塊小黑板,那是他三姐經常給他們這幫小孩子上課的地方。那時候李彥宏最喜歡學的是數學。 李彥宏8歲的時候,被送到「陽泉一小」上小學。兩個月後,李彥宏隨著家庭的搬遷轉學到晉東化工廠子弟校。在那裡,老師們覺得這是重點小學校的孩子,沒多久讓他當了副班長。當時的李彥宏對老師的態度是:哪個老師表揚他,他就乖乖聽誰的;誰要是批評了他幾句,李彥宏就會在課堂上調皮搗蛋。 大多數小學老師都認為李彥宏不是一塊學習的料,李彥宏也不覺得自己是塊特殊材料。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李彥宏給班上一位女同學遞條子,表達「愛慕之情」,被這個女生告到了班主任處,班主任通知了李彥宏的父母,老師和家長都來開「批鬥會」,搞得他很沒面子,也算一場「桃色風波」。 李彥宏第一次知道什麼叫壓力還是在初中三年級的時候,因為李彥宏一心想上大學,所以他想到陽泉一中讀高中。那所中學80%的高中生可以考上大學,是山西有名的「高考大戶」。 幾乎沒有人認為子弟校的李彥宏可以考上陽泉一中,兩個姐姐更是為他擔心。李彥宏倒不這樣認為,他曾經回憶這段人生最初的抉擇時說,「我小時候有很強的不服輸心理,越是大家不看好的事,我越是要做成。?/td>

⑶ 深圳頂級富豪打造二代朋友圈:馬興田出事前剝離資產至兒女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宋婕 陳鋒 北京報道

本報此前報道了《88家失聯私募調查:牽涉多家上市公司,深圳頂級富豪朋友圈浮出水面》,揭開了深圳頂級富豪民間社團同心俱樂部的神秘面紗。俱樂部網羅了騰訊馬化騰、比亞迪王傳福、順豐王衛、寶能姚振華、星河灣黃文仔、東海黃楚標、佳兆業郭英成等深圳重量級企業家。

富豪們這一巨大的人脈圈也在2014年正式惠及子女,同心俱樂部青年委員會(下稱「同心青委會」)在這一年成立,包括香江集團、京基地產、毅德控股、民生珠寶、酷開網路、百佳華集團、長江傢具等企業的二代們都是成員。

值得注意的是,康美葯業馬興田的女兒馬嘉霖也在該委員會擔任副主席。馬興田需要償還94億元的債務,但他在出事前將其名下優質的資產已提前轉移至馬嘉霖處。

政商兩界站台

2015年,同心俱樂部及同心有關成員共同出資8.8億元,收購深圳市中心區的證券大廈並改名為同心大廈,作為同心俱樂部的永久會址,為打造「百年俱樂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同心俱樂部在「百年俱樂部」之前,就已經籌劃成立了同心青委會,成員多為俱樂部成員的子女。

2014年8月8日,同心青委會成立時,時任香港中聯辦副主任林武、青年工作部部長陳林,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恩、深圳市政協副主席程科偉、廣東共青團省委副書記張志華、深圳市僑聯主席馬勇智等政府領導,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浙商銀行、上海銀行,香港南洋商業銀行、香港瑞信銀行等十多家深、港銀行負責人,政商兩界人士悉數到場參加,可見規格之高。

同心青委會的成立儀式是在深圳瑞吉酒店舉辦的,瑞吉酒店是世界上最高檔酒店之一。深圳的瑞吉位於京基100大廈上,京基100是深圳房企京基集團旗下的地標建築。京基集團董事長陳華也是同心俱樂部常務副主席,其子陳家榮也是同心青委會的常務副主席。

事發前轉移資產

曾經的白馬股康美葯業,2016年至2018年在實際控制人馬興田的主導下,通過財務造假方式虛增300億。馬興田雖然已因「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步入刑事問責階段,但他至今仍然以常務副主席的身份出現在同心俱樂部的官網上。他的女兒馬嘉霖則是同心青委會的副主席。

馬嘉霖在公開資料中的信息很少。2016年 游戲 公司盛訊達(300518.SZ)IPO時,她雖然還是一名在校學生,已經持有公司1500萬股股份。三季報顯示,截至9月底馬嘉霖仍然持有公司1300萬股,是第二大股東,目前賬面價值超過5億元。2017年11月,馬嘉霖曾因短線交易收到深交所下發的監管函。

馬興田目前還有94億元的債務需要償還。根據康美葯業發布的2019年年報,公司巨虧46億元,有超94億資金被馬興田及其關聯方佔用。他曾對此作出承諾,擬分三年償還全部佔用資金。

馬興田是通過康美實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康美實業」)實際控制著康美葯業。康美實業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旗下涉及的資產很多,其中康美 健康 小鎮投資公司,手上握著多個地方的項目和土地。天眼查顯示,馬興田已經在出事前,2018年10月將這一資產轉移至子女馬嘉騰、馬嘉霖二人手上。

昆明市呈貢區人民政府網站顯示,2019年6月6日,康美 健康 小鎮旗下公司以網上競價拍賣的方式拍下了614.55畝地,總價40.29億元。有趣的是,當時和馬家競爭這塊地的是新城控股,公司原董事長王振華因猥褻兒童今年6月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5年。

商業往來

同心俱樂部的主席是祥祺集團主席陳紅天,他的兒子陳鵬宇只是同心青委會的副主席。

同心青委會的主席是劉根森,1990年生人,今年剛到而立之年,頭銜一大堆:海外學人華僑界別秘書長,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市大本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香江金融集團董事長。

香江金融集團是香江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劉根森則是香江集團實際控制人劉志強及總裁翟美卿的兒子,夫婦二人都是同心俱樂部的成員,劉志強更是常務副主席。

同心青委會成立前幾個月,陳紅天等同心成員應邀參觀了香江集團座落在龍門南崑山的香江 健康 山谷,受到了翟美卿的熱情接待。

青委會的副主席是莊家彬,他則是同心俱樂部副主席、香港庄士集團主席庄紹綏的兒子。庄士集團上世紀70年代就在香港上市,以經營房地產、實業及金融為主。

2016年,庄紹綏曾經把香港山頂歌賦山道15號一棟六層高的住宅,以每平方英尺價超過20萬元港幣,共計21億港幣的價格賣給了陳紅天,一舉創下香港紀錄。

陳紅天是祥祺集團主席。祥祺集團官網顯示,集團已全資擁有全球各地的土地、寫字樓、星級酒店、商業、礦業等優質資產,同時還持有多家資本市場優質企業股權以及基金、債券、股票等巨額金融資產。

雖然祥祺集團的總部在香港,陳紅天是地道的內地人。對於很多香港「新移民」來說,能夠買一套山頂的豪宅,與富豪們比鄰而居,也就意味著拿到了進入「香港富豪圈」的門票。買房時他已經和庄紹綏在俱樂部共事4年了。

⑷ 深圳市投資商會的領導成員

名譽會長
李嘉誠香港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景俊海 陝西省政府副省長
厲以寧 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 李灝 原深圳市委書記
厲有為 原深圳市委書記
鄭良玉 原深圳市長
李子彬 原深圳市長
陳光健 中國投資協會會長 李海東 原深圳市人大主任
劉秋容 原深圳市人大副主任
邵漢青 原深圳市政協副主席
周長瑚 原深圳市政協副主席
李連和 深圳市政協副主席
林廣兆 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劉子先 深圳市大工業區管理委員會主任
樂正 深圳社會科學院院長 郭立民 深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鄭宏傑 深圳市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靳海濤 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 坤 香港東方明珠集團有限公司主席
孫盛典深圳市賽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謝 敬 深圳雅圖數字視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立 深圳市立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Thomas King 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總裁
萬明堅 深圳國虹通訊數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王丙華 聯合鋼鐵股份(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王利中安防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總裁
厲 偉 深圳市深港產學研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亞萍 深圳京能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畢天富日東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李 森 深圳市東方銀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偉波萬利加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集團主席
肖遂寧深圳發展銀行行長
吳連烽國際寶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小華 中國城鄉一體化產業集團董事長
楊先林亞聯集團董事總裁
楊 洪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肖水龍 深圳市創東方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 偉深圳市中科創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華深圳市華隆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林大毅環勝電子(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
鄭少偉思創集團董事長
姚振華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姚錦東 安興紙業(深圳)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高海燕深圳市社會科學院 城市營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梁少康TDK(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董事長
翟慶黨黃山有限公司 董事長

⑸ 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的機構發展

協會內部消息:2010年12月8日,協會在羅湖互聯網產業園主持召開了2010年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副會長聯誼會,應邀而來的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秘書長齊力然、深圳市電子商會常務副會長張國一等與我會領導單位一起共聚一堂。大家自我介紹、相互了解,氣氛十分融洽,稍後又共同見證了由天助網主辦的「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網」的上線儀式,並圍坐於天助吧,共同探討協會未來工作,還全票通過了對聘任蘇永彪作為協會秘書長的提議。傍晚時分,在歡聲笑語的晚宴中,聯誼會接近尾聲。此次副會長聯誼會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回憶,紛紛提議這樣的活動應該經常舉辦,能在緊張的工作壓力中找到了一絲放鬆的機會,又彷彿回到了校園時代,唱歌、跳舞、玩游戲,大家像小孩子一般毫無顧忌,大家也深信在這樣一群雖與電子商務無關但有活力的返老還童領導隊伍的帶領下協會的工作會做得越來越好。
論壇圓滿結束之後的兩天時間內,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70多歲老會長夏德明、執行會長向雋及秘書長蘇永彪陪同前來參與論壇的領導和專家走訪了一批會員企業。這些領導和專家分別是:原國家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名譽會長高潮,中國電子學會電子商務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科技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梅紹祖,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移動商務專家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信息經濟學會電子商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王汝林,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法律政策委員會副主任、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首席專家陳曙光等。走訪的企業包括:深圳市網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大中華威斯達集團、騰幫集團、中農網等。走訪中,領導和專家們對這些電子商務企業的努力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對深圳發展電子商務的前景表示一致看好。
從10月中旬到11月初,協會就著手全力准備「2010中國電子商務建設與發展高峰論壇」。11月15日,本次高峰論壇在深圳大學多功能報告廳如期舉行。「論壇」邀請了國家發改委、國家商務部、原國家科協、原國務院經濟研究中心、原國家機械部、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領導及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科工貿信委、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有關領導、各區科技局領導、業界專家學者、部分行業協會會長及秘書長、企業總裁、總經理、知名媒體、中外優秀電子商務機構代表600餘人參加。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得到了深圳市科工貿信委、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科技局的大力支持,同時中國移動廣東公司深圳分公司、工商銀行深圳分行、農業銀行深圳分行、大中華集團、中農網等集團企業也鼎力相助,並吸引了各界商務人士踴躍參會。深圳商報在關於此次論壇的報道中稱「本次論壇作為高交會的內容之一,將拓寬高交會在電子商務投融資領域中品牌影響,加快推進我市『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建設速度,探討制定適用國家開展創建電子商務示範城市的產業政策、標准法規及扶持機制,全方位拓展和提升深圳電子商務在新興產業格局中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為了推進我市互聯網經濟健康發展,促進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建設,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9月21日,由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舉辦的深圳市電子商務誠信聯盟倡議大會,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會議大廳隆重舉行。本次大會之前,在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下,由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倡導,我市開展網路經濟活動的廣大電子商務企業本著誠信為本,「合作、公平、發展、自律」的精神,自願結成深圳市電子商務誠信聯盟(以下簡稱「聯盟」),聯盟的宗旨是引導聯盟成員遵守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以「遵守諾言,實踐成約」為基本准則,建立實施電子商務信用監督、失信懲戒制度,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促進我市電子商務誠信體系建設,為形成電子商務行業規范發揮作用。聯盟首批成員包括:工商銀行深圳分行、A8電媒音樂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迅雷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中農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深圳走秀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騰邦國際票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迪蒙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一達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深圳市波特商業立體網路有限公司、深圳市播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大中華威斯達等24家優秀電子商務領軍企業組成,包括B2B、B2C、C2C、服務提供商、信息咨詢、增值服務、支付系統、移動電子商務等幾大類的企業,涵蓋了電子商務各行業、多環節、一站式電子商務的龍頭企業。在深的騰訊拍拍、迅雷網路、芒果網等24家企業(其中騰邦國際、商機網、 一達通、網通、大中華威斯達、年年卡網路等六家企業經協會推薦被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授予3A級誠信牌匾)。會上,上述24家企業共同簽訂了深圳市電子商務誠信公約,共同倡導構建我市電子商務誠信體系建設,承諾將以信用為原則開展網路經營活動,積極參與電子商務誠信體系建設,共同推進我市互聯網經濟健康發展,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
2010年8月10日,協會人力資源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深圳市市民中心多功能大廳隆重召開。大會由協會秘書長高聖涵主持,夏德明會長致開幕詞。協會執行會長郝建強介紹了人力資源工作委員會各執委單位的情況。協會名譽會長鄭良玉先生、會長夏德明先生為協會人力資源八家單位頒牌,中國中小企業協會齊力然副秘書長、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李安愈博士、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許國琦處長見證。同時在會上,還舉行了廣東省電子商務市場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深圳研發服務中心落成儀式以及思道博士團落成揭牌儀式,由廣東省電子商務應用技術重點試驗室主任李征坤博士為協會頒發廣東省電子商務應用技術重點試驗室深圳研發服務中心牌匾,由思道博士團團長何紹華博士為協會頒發思道博士創新團深圳分站的牌匾,協會執行會長郝建強先生受牌,協會名譽會長鄭良玉先生、會長夏德明先生見證。
2010年7月23日,由協會組織的專題沙龍,在南山數字文化產業基地順利舉行,參加的企業有深圳莫斯特網路公司、中國LED網、中安網、天秀網、禮多多網、慧網、二十一唐人網,就如何應用電子商務迅速佔領一定的市場份額、如何幫助B2B、B2C的電子商務企業開拓市場等熱門話題展開了討論。大家普遍感到深圳的電子商務企業,需要抱團組拳共享資源,以搶得發展的先機。
2010年6月11日—15日,由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執行會長郝建強帶領,深圳投資考察團一行赴河北滄州考察,滄州市市委書記郭華代表當地政府熱情接待,並介紹了滄州的發展情況。郭書記表示,滄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沿海經濟、縣域經濟和中心城市經濟三大經濟板塊實現了全面推進,人民生活得到質的提升。滄州迫切需要加強招商引資,希望深圳考察團切實感受滄州發展的環境和優勢,尋求合作發展的更大空間。郝建強執行會長表示:這次到滄州,親身感受到貴地親商愛商的優越環境,看到了滄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進一步增強了考察團成員企業在此投資創業的信心,但願雙方的合作會結出豐碩的成果。
2010年5月24日下午,在深圳高新區,由國家商務部官員研修學院李建國副院長率領的20個發展中國家30位部長來深考察。在聽取我協會執行會長郝建強關於協會工作的情況匯報後,領導們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2010年4月12日,由深圳大學、深圳大學管理學院和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聯合主辦的「電子商務的歷史使命—電子商務在深圳」專題論壇在深圳大學科技樓三號報告廳舉行。與會者分別聽取了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謝康和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電子商務處副處長馮念文所做的專題演講《電子商務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電子商務的歷史使命》,大家對電子商務人的歷史使命感更增強了。
2010年3月8日,由協會組織,共8家單位參加的「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人力資源工作委員會」成立籌備會圓滿召開,這將為深圳的電子商務發展帶來新的力量,該工作委員會主要針對應屆畢業生、在崗職工、高層管理人員提供相關培訓,並通過電子商務平台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來深服務,從而解決企業招聘難的問題(註:包括對外貿易工作委員會、人力資源工作委員會以及專家工作委員會等組織,均屬協會內部交流平台,不屬於獨立機構)。
2010年新年伊始,協會主辦了以「B2B電子商務進化和深圳進出口貿易發展」為主題的「2010深圳電子商務服務城市發展論壇」,並成立了對外貿易工作委員會。
2009年度
高交會期間,由我協會創辦的《華南電子商務》雜志(套用《中華風采》雜志刊號)隆重推出高交會專刊。由於該專刊緊扣電子商務宣傳主題,又較好的把握了國家的政策、動向,向電子商務企業傳遞了富有價值的信息;一經面世就帶來了比較好的宣傳效果。該專刊在11月份的高交會現場以及12月份在廣州召開的廣東省商業聯合會上,均成為與會嘉賓的搶手讀物。
2009年11月19日,高交會期間,由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福田科技局、羅湖科技局、南山科技局共同主辦,我協會承辦的「2009中國電子商務建設與發展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出席本次高峰論壇的,有國家總經濟師姚景源先生、國家科協原黨組書記(我協會名譽會長)高潮先生、深圳市原市長(我協會名譽會長)鄭良玉先生、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高國輝先生、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高林先生等重要領導,參會人員多達800餘人。本次高峰論壇,不僅為深圳電子商務春天的到來竭誠鼓與呼,而且獻言獻策、配合政府對電子商務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標著著深圳市邁出了成為國家首個電子商務建設示範城市的第一步。與會的中央有關部委的領導、深圳市政府部門領導、全國知名電子商務專家、學者、企業家及媒體等各界人士均對本次高峰論壇予以高度贊揚和認可。會後,全國各大媒體都給予了即時的報道,使得本次高峰論壇聲名遠揚,贏得了比預期更為令人滿意的效果。
2009年11月,我協會深入走訪了在深的一些大中小企業,認真了解企業運營情況,並積極幫助企業尋求項目,進行對接和促進企業合作。此外,我協會還積極籌備、組織並最終成功舉辦了深圳市「第一屆電子商務與物流、速遞發展論壇」。為電子商務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服務內容,為解決電子商務企業存在的物流配送問題,找到了良好的解決方案,博得了電子商務業界的一致好評。
2009年10月,我協會配合深圳市科工貿信委,組織電子商務企業前往北京參加」第2屆國際電子商務應用博覽會」。在整個展會期間,協會秘書處所表現出來的組織能力和服務態度、服務質量,得到了各企業的認可,也贏得了深圳市政府高國輝副秘書長的肯定和表彰,我們從北京回深後,立即有多家企業慕名前來、踴躍加入協會,為推進深圳市電子商務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
同期(2009年9月),我協會召開了「副會長單位聯誼會暨常務理事會」。會上我們認真聽取並採納了各副會長單位提出的可行性建議,為此後協會及行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會上我們還共同討論了如何將行業細化,以便更好地服務於電子商務企業;並擬積極組建各細化行業的工作委員會,力求打造做好事、做實事的優秀團隊。
2009年9月,我協會應邀參加了在廣州舉行的「中國(廣東)國際電子商務大會」。協會組織了40家會員單位共同前往廣州參加了本次會議,為加強深圳電子商務企業與外省市優秀企業交流、溝通創造了絕佳機會,贏得了會員企業的贊賞和大力支持。
2009年8月,我協會在香蜜湖舉行了「2009會員大會暨新老會員見面會」,會上選舉了德高望重的老領導夏德明先生任我協會會長,並由深圳市國科信息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羅牧之就電子商務誠信問題發表主題演講。通過此次活動,增進了會員之間的往來,同時也促進了電子商務企業與傳統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會後,我協會會長、秘書長又分別與各副會長單位親密接觸、深入交談、討論,就電子商務未來的發展展開了一系列探討。
2009年7月,我協會在中國科學院-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深圳市南山區科學技術局的提請下,與之共同組建了「電子商務產學研聯盟」,加大了對電子商務應用的宣傳力度,並在7月29日舉行了聯盟成立大會,政府相關領導也蒞臨會場。會後,我們不遺餘力組織了6家企業,分2組共同對電子商務共性項目進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成績。
2009年5月,為使協會工作更加嚴謹規范、有的放矢、腳踏實地,為面向會員和社會大力推廣電子商務應用;我們在完善協會工作制度及調配、整合崗位資源之後,配合政府相關部門多次開展、舉辦了與電子商務有關的活動和會議,並通過各項活動與會議有效地增進了企業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促進了企業與個人合作、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充分發揮了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2009年3月13日,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聯合行業企業發起的「電子商務誠信公約」簽約宣誓啟動儀式在市深業物流大廈多功能廳舉行。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前夕,電子商務領域企業帶頭簽約誠信,呼喚企業的誠信意識和熱情,營造「守護誠信,尊重公約」的良好氛圍。
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做為此活動的指導單位,對各企業寄予厚 望,廣告處副處長馮念文對電子商務、互聯網相關企業的宣傳信息提出一針見血的觀點。
2009年2月11日(星期三)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在深業物流大廈(羅湖區寶安北路2088號)20樓會議室召開《條例》修訂座談會,聽取電子商務行業有關企業對《條例》修改的意見和建議(《條例》原稿見附件一),並形成報告遞交深圳市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
2009年1月14日由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深圳市文明辦、關愛辦、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會指導,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主辦,香港波特商業地產管理集團、深圳市波特商業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建華波特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承辦深圳科技局、深圳信息協會、中國商業網點管理委員會、中國商業聯合會、全國工商聯、中國房協支持的「四百萬個回報活動」啟動儀式在南山舉行。「四個百萬回報社會」活動將斥資億元為中小企業、創業者、退伍軍人免費製作400萬個網站。據介紹,「四個百萬」主要針對以下四個群體:2008、2009年注冊且注冊資本小於100萬元以下的中小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等;2008、2009年畢業的學生、下崗人員,憑畢業證、失業證申請參與;一百萬退伍兵願意自主創業的軍人;100萬返鄉民工、民工返鄉創辦的企業等。
2009年1月9日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2009年度第一次會員大會在深圳市福田區天安數碼城天祥大廈AB座4樓深圳市走秀網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會議室召開。大會由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監事李明友主持,大會表決通過了《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法定代表人述職制度》、《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會員大會制度》、《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監事會制度》、《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理事會制度》、《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選舉制度》、《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印章及文件管理制度》、《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重大活動備案報告制度》、《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分支機構管理制度》、《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財務管理制度》等制度;大會選舉符德坤、李明友、駱永剛等3人組成監事會,符德坤以20票當選監事長,姚建輝以20票當選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會長,蘇勇彪以26票當選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大會還商討協會下一步工作,現場提議並通過由陳宗建、紀文鴻和駱永剛等人組成財務清算小組及工作交接小組,於2009年2月20日前完成協會財務清算及工作交接;於2009年3月1日前完成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的公章、營業執照、法人等交接和變更。
2008年12月12日深圳市電子商務促進工程第一次研討會在深業物流大廈成功召開,業內近70家企業代表和相關政府工作人員就促進工程相關問題展開研討並達成一定共識:認同當前金融危機下,企業可以借重電子商務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拓寬企業營銷渠道,提升企業競爭力等切實推動中小企業發展良好動力。會上部分企業代表還就促進工程指定服務商招募的相關細則展開細節討論,隨後部分企業代表報名參加促進工程指定服務商甑選。
2008年11月21日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主辦,深圳市軟體、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創業指導服務中心網站、深圳市智聯科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協辦的「軟體、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講座在南山舉行。
2008年10月30日深圳市南山區科學技術局、易觀國際、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聯合主辦,南山創業服務中心協辦的「企業如何通過互聯網節流的研討會」在南山數字文化產業基地一樓多功能廳舉行。 深圳市南山區科學技術局朱建平局長出席本次研討會並致辭,易觀國際分析師曹飛、阿里媽媽華南營銷總監黃燕分別就「金融危機下的企業互聯網「營」「銷」之道「,「互聯網將是傳統企業新的業務增長點」發表主題演講。
2008年10月13日由高交會論壇組委會、南山區科學技術局、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聯合主辦,天碼軟體技術(深圳)有限公司、中深同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南山創業服務中心、商智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互動信通有限公司協辦的2008中國電子商務論壇在深圳召開,論壇就「電子商務新的發展趨勢、新的商業模式?是阿里巴巴的冬天還是電子商務全行業的冬天,是冬天還是拐點?電子商務是否可以幫助中小企業過冬?傳統企業如何發展電子商務?等熱門話題展開討論。論壇由南山區科學技術局王鳴局長致歡迎辭,中國商務港首席知識官、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長、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禹先生、好伴時尚董事潘鴻海先生、播播手機網總裁熊強先生、天瑪軟體技術總監曲小平先生等行業專家在論壇上發表演講。
2008年9月19日,由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政府文化產業發展辦公室、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主辦,深圳市南山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協辦的互聯網企業、電子商務相關企業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資助政策講座在南山數字文化基地一樓多功能會議廳成功召開。
2008年9月18日,深圳電子商務協會攜手IBM公司、廣州博商軟體技術有限公司在深圳東方銀座酒店成功舉辦「深圳2008電子商務應用研討會」。
2008年9月12日,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成功舉辦了以「異業聯盟研討會」為主題的第二期精品沙龍。
2008年8月30日,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成功舉辦了首期沙龍,本次沙龍有三名政府官員出席,八家媒體單位及一百五十多家企業代表,本期沙龍獲得各界的一致好評。
2008年8月4日,深圳市民政局正式頒發了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營業執照。
2008年7月29日,受深交所邀請,與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進行了「互聯網、電子商務」等新經濟與資本市場的主題研討。
2008年7月8日,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廣告處馮念文處長一行四人來訪協會辦公室,並對深圳市電子商務行業規范與電子商務誠信問題與協會秘書長進行了深入交流,並表示在此方面將與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密切合作。
2008年6月27日,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組織數十家會員企業參加「深洽會」收獲喜人,會員企業免費參加本次展會均表示非常滿意。
2008年6月6日,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成功召開了首次會員大會,大會通過了協會章程並產生了協會的組織機構及執行機構。
2008年6月1日,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籌)攜手深圳獅子會松崗分會共同組織了「關愛災區兒童,我們在行動」賑災義賣活動,當天籌得善款五萬多塊,並獲得良好社會影響。
2008年5月6日,深圳市民政局正式下發有關「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的「社會團體批准籌備通知書」。
2008年4月6日,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籌備秘書處首次通過協會網站發布通知並召集發起單位及網友共同探討電子商務發展趨勢。
2008年4月4日,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第一版網站正式上線。
2008年1月23日,「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正式在深圳市民間組織管理局網站進行名稱公示,並於同年1月28日順利通過公示。
2007年11月9日,深圳市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葛明會見了深圳市中深華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郝建強先生、深圳市中深華隆科技有限公司總裁胡濱先生、深圳市網易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永彪先生三人一行,在交談中對於成立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2007年6月22日,在福田保稅區,標霸公司會議室召開了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第三次籌備會議。
2007年6月8日,在福田區高新技術創業中心207室召開了第二次籌備會議。並建立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籌備組QQ群。
2007年5月25日,在福田高新技術創業中心207室召開了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第一次籌備會議參會人員有:蘇永彪(深圳市網易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盧九州(容易網總經理)、楊輝(深圳市蓬昌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王中(深圳市中聯通訊有限公司董事)、胡濱(深圳中深國際公司總經理)、陳國華(上海標霸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總裁助理)、劉紅軍(深圳市一搜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繆海源(深圳市創科源資訊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明友(深圳市車友聯盟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駱永剛(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總監)本次會議暫定蘇永彪先生為籌備組秘書長,暫定盧九洲先生為籌備組執行會長。(做為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歷史性的第一次會議,特此公開相關參會人員名單)
2007年3月10日,蘇永彪秘書向深圳市民間組織管理局相關領導對於申請成立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的可行性進行了工作匯報,並得到相關領導初步認同。
2006年8月25日,深圳市行業協會服務署駱冰處長接待了蘇永彪秘書長及一同前往拜訪的藍海源科技總經理劉萬斌先生,並對成立電子商務協會的可行性進行了交流探討。
2006年8月7日,由協會秘書長起草的第一份「有關成立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的可行性報告」遞交深圳市行業協會服務署。

閱讀全文

與深圳萬乘金融有限公司總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磁共振融資 瀏覽:862
日元1100摺合人民幣 瀏覽:866
安全的貨幣基金公司 瀏覽:687
600470資金流向 瀏覽:501
巨人理財跑路 瀏覽:32
原油下跌油氣基金 瀏覽:535
中歐基金地址 瀏覽:520
貨幣基金贖回限額 瀏覽:158
平安期貨在哪綁定銀行卡 瀏覽:828
美元匯率人民幣買入 瀏覽:392
2013民間融資 瀏覽:928
倫敦LME電解銅價格 瀏覽:616
1元人民幣可兌換菲律賓多少錢 瀏覽:39
外匯避險方式 瀏覽:827
中石化在鎮江新區投資 瀏覽:555
天天基金活期寶最低 瀏覽:271
7月份國際原油價格持續 瀏覽:953
韓元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242
幾輪融資才能上市 瀏覽:489
匯添富長信基金凈值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