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互聯網金融下半場 bat誰是老大
外匯,虛擬幣
㈡ 當用戶已經被數據化,押注互聯網金融的bat誰會笑到最後
1、挖掘金融數據的價值
金融和數據很難脫離關系,隨著搶占場景階段的結束,互聯網金融正在進入深化變現的階段,無論是消費金融,還是現金貸,這都離不開大數據風控。
相比之下,阿里擁有更多的用戶消費數據,網路則掌握著最強的數據建模和分析能力,而騰訊則擁有最復雜的社交關系鏈,這些數據將成為BAT三巨頭產品差異化的關鍵
2、金融場景海外化擴張
隨著國內互聯網金融市場競爭的飽和,以及中國遊客大量出海消費,擴張海外場景正在成為新一輪爭奪的焦點。網路的選擇是通過工具化產品的國際化在海外建立了一系列消費場景。
而阿里巴巴和騰訊則更多是藉助移動支付。如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泰國、日本、韓國等中國遊客的熱門目的地都投入了大量的線下廣告和線上補貼活動。
微信支付目前已經接受超過10種外幣交易,而支付寶則與多個國家的7-11便利店達成合作關系,並對接了日本全境1.3萬家羅森便利店。這場關於海外金融場景的爭奪2017年仍將持續。
3、金融科技探索新模式
正如網路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網路第四季度財報中提到的那樣,「網路正在用科技的力量重新定義互聯網金融、重塑行業規則,引領人工智慧與場景應用有機結合的金融創新。」當然,在互聯網的世界裡,技術能力也不盡相同。
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網路探索的是「千人千面」的定製化財富管理服務,騰訊則在區塊鏈等新金融技術領域展開嘗試,而阿里巴巴則更多藉助阿里雲的海量數據處理能力探索金融的新模式。這些由技術內生出的模式變革正在影響和撼動著中國金融業。
4、金融技術的開放生態
改變現有金融模式的前提是有足夠豐富的數據源源不斷地輸入,從而訓練演算法模型,不斷精進。因此在未來的幾年中,擁有技術能力與技術優勢的公司選擇將自己的技術輸出給業界,展開更多的同業合作,共享技術成果的同時,收集更廣泛的數據,並推動傳統金融行業數字化或許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要趨勢。
阿里巴巴在去年的雲棲大會上正式啟動「螞雲計劃」,升級後的阿里金融雲將為合作夥伴包括雲計算、人工智慧、安全、信用支付、金融生態於一體的金融雲服務。
而網路的優勢在於人工智慧方面的深入布局,所以網路金融主要以身份識別認證、大數據風控、智能投顧、量化投資、金融雲、智能獲客為六大金融科技發展方向,向業界開放能力。
至於騰訊,在騰訊集團的連接戰略下,騰訊金融雲則專注於做金融機構的連接器,為互聯網金融企業提供基礎設施。
一個總結
對於巨頭而言,萬億級互聯網金融蛋糕顯得十分誘人,尤其是在各家先後拿全各類牌照後,之前限制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玻璃門」正在減少,C端用戶也正在被更系統地數據化。
如果說過去的3-5年是互聯網金融的野蠻生長時期,那麼在2017年,或許國內的互聯網金融將發展得更貼近與國外更喜歡用的一個詞——FinTech 金融科技,金融行業不再是鐵板一塊,它正在被新技術所影響滲透,而對於BAT而言,或許同時掌握核心技術和海量數據才會成為最終勝出的那一家。
㈢ 關於p2p互聯網金融ppt 金融p2p是什麼意思
P2P金融屬於互聯網金融的一種,當然廣泛的互聯網金融還有實物眾籌、股權眾籌等等。
㈣ ppt最後一張關於對互聯網金融總結語怎麼寫
你可能是把那張幻燈片隱藏了……你編輯幻燈片,在最後一張的導航縮略圖那裡右鍵點擊,看看是否隱藏……
㈤ 互聯網金融有哪些模式.ppt
模式1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 Payment)狹義上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非銀行機構,藉助通信、計算機和信息安全技術,採用與各大銀行簽約的方式,在用戶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間建立連接的電子支付模式。
根據央行2010年在《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給出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的定義,從廣義上講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機構作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網路支付、預付卡、銀行卡收單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第三方支付已不僅僅局限於最初的互聯網支付,而是成為線上線下全面覆蓋,應用場景更為豐富的綜合支付工具。
模式2: P2P網貸
P2P(Peer-to-Peer lending),即點對點信貸。P2P網貸是指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台進行資金借、貸雙方的匹配,需要借貸的人群可以通過網站平台尋找到有出借能力並且願意基於一定條件出借的人群,幫助貸款人通過和其他貸款人一起分擔一筆借款額度來分散風險,也幫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較的信息中選擇有吸引力的利率條件。
目前,出現了2種運營模式,一是純線上模式,其特點是資金借貸活動都通過線上進行,不結合線下的審核。通常這些企業採取的審核借款人資質的措施有通過視頻認證、查看銀行流水賬單、身份認證等。第二種是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借款人在線上提交借款申請後,平台通過所在城市的代理商採取入戶調查的方式審核借款人的資信、還款能力等情況。
模式3: 大數據金融
大數據金融是指集合海量非結構化數據,通過對其進行實時分析,可以為互聯網金融機構提供客戶全方位信息,通過分析和挖掘客戶的交易和消費信息掌握客戶的消費習慣,並准確預測客戶行為,使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平台在營銷和風險控制方面有的放矢。基於大數據的金融服務平台主要指擁有海量數據的電子商務企業開展的金融服務。大數據的關鍵是從大量數據中快速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或者是從大數據資產中快速變現的能力。因此,大數據的信息處理往往以雲計算為基礎。
4
模式4: 眾籌
眾籌大意為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是指用團購預購的形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本意眾籌是利用互聯網和SNS傳播的特性,讓創業企業、藝術家或個人對公眾展示他們的創意及項目,爭取大家的關注和支持,進而獲得所需要的資金援助。眾籌平台的運作模式大同小異——需要資金的個人或團隊將項目策劃交給眾籌平台,經過相關審核後,便可以在平台的網站上建立屬於自己的頁面,用來向公眾介紹項目情況。
5
模式5: 信息化金融機構
所謂信息化金融機構,是指通過採用信息技術,對傳統運營流程進行改造或重構,實現經營、管理全面電子化的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機構。金融信息化是金融業發展趨勢之一,而信息化金融機構則是金融創新的產物。從金融整個行業來看,銀行的信息化建設一直處於業內領先水平,不僅具有國際領先的金融信息技術平台,建成了由自助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構成的電子銀行立體服務體系,而且以信息化的大手筆——數據集中工程在業內獨領風騷,其除了基於互聯網的創新金融服務之外,還形成了「門戶」 「網銀、金融產品超市、電商」的一拖三的金融電商創新服務模式。
6
模式6 :互聯網金融門戶
互聯網金融門戶是指利用互聯網進行金融產品的銷售以及為金融產品銷售提供第三方服務的平台。它的核心就是「搜索比價」的模式,採用金融產品垂直比價的方式,將各家金融機構的產品放在平台上,用戶通過對比挑選合適的金融產品。互聯網金融門戶多元化創新發展,形成了提供高端理財投資服務和理財產品的第三方理財機構,提供保險產品咨詢、比價、購買服務的保險門戶網站等。這種模式不存在太多政策風險,因為其平台既不負責金融產品的實際銷售,也不承擔任何不良的風險,同時資金也完全不通過中間平台
㈥ 互聯網金融 還有機會嗎 bat 京東
沒機會了,互聯網本來就是要打破地域的,特別是金融,大魚吃小魚早晚的事
㈦ 如何應對互聯網金融(英文PPT).ppt
樓主你好,你找的可以直接從這里看
http://wenku..com/link?url=-Cd-KpuB0K--u9H58R7LMQEeyr4BB3PGLG
這個專是首頁的內屬容
㈧ BAT三大互聯網巨頭紛紛向銀行「輸血」釋放什麼信號
BAT,一般復指中國互聯網制公司網路公司(Bai)、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騰訊公司(Tencent)三大巨頭首字母縮寫。
互聯網金融行業已經全面遍地開花,創業的高峰再次來臨。BAT三大巨頭,怎麼不會有動作!而進軍金融業,嗅到了巨大的商業機會,紛紛向銀行「輸血」,完成各自公司的金融事業部的資源重組,帶動整個公司良好健康快速的發展。
當商業的味道足夠濃時,誰會輕易放過任何一次為公司發展的機會呢!我想BAT不會,更何況他們是商業的驅動者和引導者。
作為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BAT已經穩扎在中國土地上,他們並不滿足當前布局,而是把商業版圖拓展全球。
㈨ 實業巨頭涉足互聯網金融,可以從bat身上取什麼經
近日,有關互聯網金融的新聞熱點再一次占據了媒體頭條。業界期待已久的互聯網金融協會終於將要在本周 25 號在上海正式成立,這也正式標志著互聯網金融開始逐步進入細則監管階段。亞洲博鰲論壇開幕,強調互聯網金融要守住風險底線,做好風險控制。而行業玩家動態也不少,恆大日前也正式宣布進入互聯網金融板塊,主要業務是基金、支付、保險、理財等服務,而 BAT 等為代表較早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展開角逐的巨頭,也並沒有放慢前進的腳步,繼續在消費金融、錢包支付、理財等業務板塊排兵布陣。
但無論是監管的深入、協會的成立,還是恆大的入局,其實都是互聯網金融升溫的表現,行業參與主體在不斷擴圍,而目前互聯網金融市場局勢如何?實業玩家為何紛紛入局?相比 BAT ,新入局者恆大們,又需向螞蟻金服、網路金融等互金巨頭學習些什麼?
實業玩家紛紛湧入互金領域為哪般?
聚焦目前的互聯網金融領域,以 BAT 等為代表的巨頭企業憑借自身優勢不斷擴張版圖,在這種情況下,國內眾多具有實際產業背景的平台,像萬達、恆大、綠城等也紛紛躋身這一市場,試圖在巨頭之外分一杯羹。為什麼這些產業平台在做好自身實體主業的同時要開始向互聯網金融進軍?這其中是有很多的戰略和戰術考慮的。
其一,互聯網金融本身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目前,基本上所有的互聯網公司,包括阿里、騰訊、網路、京東等都已經發展了互聯網金融業務板塊。這個市場的級別已經達到了萬億甚至更高。《 2016-2020 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2016 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規模將達 17.8 萬億,未來五年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 24.67% ,到 2020 年預計將達 43 萬億。而央行的數據顯示,初步統計, 2015 年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 138.14萬億元,隨著互聯網金融滲透力度的加強,占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也會進一步加大。
第二,互聯網金融監管開始逐步成熟,這個時候進入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競爭環境。
去年 7 月 18 日央行聯合十部委對外發布了《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正式定調了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政策導向;此外《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也正是對外發布,提出了網貸監管的一些基本原則。像恆大這樣的實體企業這個時候進入,其實已經處在了一個相對比較規范的發展機遇期,可以享受到一些已經開始逐步明確的政策監管原則,降低了政策變動的應對風險。
最後,實體產業本身就有轉型互聯網的需要。
從企業轉型而言,互聯網 + 已經成為各個平台和企業都在深思的問題,而對於這種實體產業,本身就鑽透了一個或者幾個產業,圍繞這幾個產業做好金融服務,其意義和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對不論是恆大的房地產項目,萬達的廣場、消費和影業還是綠城的供應鏈,都需要資金服務的介入,加上這些產業方往往有各種各樣的產業鏈合作商和服務方,這些企業也往往需要各種投融資服務。
對著這些大的產業背景平台而言,做互聯網金融服務,不僅可以將自身服務戰略化,還可以將周邊合作方的需求整合進來,打造一個圍繞產業鏈的互聯網金融綜合服務。
BAT 等互金巨頭以何姿態迎接新人?
面對恆大這樣的傳統企業做互聯網金融,較早進軍互聯網金融領域,並結合自身優勢打造閉環生態系統的阿里、網路、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公司,將以怎樣的布局狀態迎接新人?
螞蟻金服的調性是比較高的,無論是在品牌、產品、產業鏈和金融資源合作方面,都具備資深的業內整合能力,旗下也有小貸、支付、銀行、徵信、保險、基金等多項金融服務牌照,除了身出互聯網公司背景之外,其實已經成為國內另一個綜合性的,囊括大多數金融服務的一個供應商。螞蟻金服的核心優勢在於龐大的電商交易資料庫,通過對阿里巴巴電商平台交易信息的採集,利用大數據對信息進行整理與篩選,為螞蟻金服的貸款業務和理財業務提供識別與把控風險的技術支持,另一方面依託支付寶所衍生出來的信用交易環節,能進行個人信貸、商戶信貸、理財、徵信、保險以及證券等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網路金融業務布局在去年 12 月發生重大調整,成立了網路金融服務事業群組(FSG ),並將其上升到網路戰略級業務高度。通過整合旗下包括消費金融、錢包支付、互聯網證券、互聯網銀行、互聯網保險等多個板塊的業務,目前已成為金融領域布局全面的一支重要力量。與螞蟻金服、京東金融主要依託電商平台展開金融服務不同的是,網路金融的優勢在於通過與網路地圖、手機網路、網路貼吧等進行生態聯動,藉助網路糯米、網路外賣、 Uber 、去哪兒等搭建各種不同的消費場景,為發展金融提供良好的貸款環境和信用支付環境,實現更好地連接人與金融服務。此外,利用網路大數據分析能力為風險管理和信用等級的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也能為金融服務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提升用戶體驗,建立差異化的競爭壁壘和價值創造。
京東金融過去一年一直在對標螞蟻金服,並且也具有深厚的電商產業鏈條,可以圍繞這部分資源做 B 端和 C 端的金融服務,過去一年一直在建立「金融科技」這個概念,以「賬戶、風控、連接」來歸納平台做金融業務的核心優勢。其中,京東金融最核心的競爭能力是依託於場景進行的消費金融和理財、眾籌等服務嵌入,並且利用互聯網公司的技術和數據分析能力,將這種金融服務更為普世化。
基於社交起家的騰訊在開展金融業務時,幾乎唯一的優勢就是入口,龐大的 QQ 用戶和微信用戶成為構築騰訊金融版圖的基石,騰訊金融業務也一直圍繞著如何滿足這些既有客戶的金融需求服務。騰訊還成立了「支付基礎平台和金融應用線」,來統一管理互聯網金融業務,將原有的支付、理財、徵信等業務整合至獨立的業務條線。目前騰訊金融也完成了包括支付、借貸、理財、基金、保險、證券等多個領域的布局。
各路玩家紛紛入局互聯網金融展開角逐,未來到底誰家能更勝一籌還未成定局。但不得不承認,目前以阿里、網路、騰訊、京東等為代表的互聯網科技公司結合自身優勢,憑借龐大的基礎性用戶群體和海量用戶數據,基於這些用戶的數據和需求來搭建場景,進行生態聯動,以技術和數據為內核驅動金融發展,已經在這場跑馬圈地運動中佔得一席之地。
造勢過後的實業玩家,如何汲取互聯網經驗?
以恆大等為代表的傳統企業「主動出擊」轉型做互聯網金融,其實也可被視作是順勢而為,相對於互聯網企業,傳統企業由於多年積累,在供應鏈、產業鏈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但也存在劣勢,對於業務線龐大的傳統企業來說,應該如何高效地整合、打通自身內部資源,在 BAT 的夾縫中撕開一道口子,紮根金融領域並更好地提供金融服務呢?這或許能從互聯網金融公司的發展上汲取一些經驗。而從 BAT 等巨頭日漸明晰的發展路徑中也不難歸納總結出,注重產品的用戶體驗及場景化營銷,在數據、技術、生態聯動以及場景鋪設上下功夫乃為上策。
以螞蟻金服為例,螞蟻金服在一段時間內通過服務小微、提供線上快速的審批放款服務,服務了眾多的商戶和個人客戶迅速獲得了很大一部分市場,這種場景滿足了很多人的便捷借款需求,目前已經繼續在強化大數據和風險管理運營模式。其中支付寶是平台,理財、融資和消費是場景,而以支付為核心的整個生態的搭建則是一個工程。
除了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現在也在強調自己的金融科技以及場景化的投融資服務,如白條、眾籌以及智投等產品,其實是在利用技術、平台和用戶基礎上做了耕讀場景化服務,京東的場景主要是用戶的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和眾籌、理財等服務,並且整體依託於京東電商這個平台。京東的生態鋪設和螞蟻有較大相似性,因為兩者都是電商金融化的顯性,傳統企業可以學到的是依託於場景和需求的服務嵌入、互聯網化的產品營銷和運營方法。
網路金融目前也在利用旗下的金融和技術資源,在產品、運營、風險管理與場景、平台和互動上做了很多的嘗試。網路金融通過來自手機網路、網路地圖、網路貼吧等海量用戶和數據,以及網路糯米、去哪兒、網路外賣、 UBER 等內外部產品所構建的強大 O2O 場景,將理財、信貸和其他服務進行整合,進而延展自身的金融服務。除了利用內部已有的資源優勢外,可以察覺的是,網路金融還在不斷開拓諸如教育、旅遊、二手車等領域的新場景。以消費金融下的教育信貸為例,依託網路在教育領域的多年深耕,網路教育信貸創新業務模式,基於互聯網入口和大數據優勢,與教育機構合作提供專業高效的金融服務。從打法上來看,網路金融通過打通內外部場景形成雙重合力。而網路錢包作為整個金融的支撐平台,最近也在進行升級,正在不斷加入更多的金融服務,筆者在網路錢包最新版本上已經看到有教育信貸的入口,在此基礎上可以大膽預測,未來網路錢包不是簡單的支付工具,而將成為連接網路金融全服務的平台。
此外,利用互聯網特質打破交易界限,從而滲透海外需求也是一大趨勢。除了服務中國消費者外,網路金融的國際化業務也在加速拓展,日前網路錢包已上線海外購服務,布局跨境購物場景。國際化也一直是螞蟻金服的重要戰略之一,目前螞蟻金服已經在俄羅斯、美國、巴西、西班牙、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取得比較快的發展,提供的業務包括旅遊預訂、交通、購物、退稅、一體化體驗等。
所以,對於恆大、綠城、萬達這些產業方平台而言,雖說具有產業資源優勢,在轉化為互聯網金融產品上有一定的基礎資源,但是後續的產品、營銷和運營方面,以及在場景化、平台化的能力打造方面,還是有很多方面需要借鑒 BAT 這些互聯網公司的經驗模式。
㈩ 現在的網路經濟BAT 還有互聯網金融p2p,移動支付屬於虛擬經濟范疇嗎 謝謝了
只有數字游戲可以稱之為虛擬經濟。其實也沒有具體的規定。也可以視為服務業,即實體經濟。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界線是不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