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對國際金融體系階段劃分

對國際金融體系階段劃分

發布時間:2022-12-21 15:43:14

㈠ (18分)19世紀末以來,國際貨幣體系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即金本位制(1815一1914)、布雷頓森林體系(19


()1945年成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1947年成立了關貿總協定。(4分)
(2)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掌握了世界大多數黃金儲備;美元取得等同黃金的特殊地位(或答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答出2點4分)
影響:美國掌握了世界經濟命脈;掠奪其他國家的財富;造成了世界金融體系的動盪。(2分)
(3)原因:歐洲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客觀要求;20世紀70年代的匯率動盪和通貨膨脹。(2分)
影響:歐元對美元的國際地位將構成有力挑戰。(2分)
(4)世界一超多強的格局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經濟充滿活力;世界經濟多極化趨勢加強。(答出2點4分)

㈡ 世界經濟國家的貨幣和金融關系

被包含與包含的關系
第一,一個國家的貨幣本身就是一種金融工具;
第二,金融是包括貨幣、證券、期貨、銀行、期貨公司、證券公司,債券等等一個很寬的概念。
第三,所以,金融包含貨幣,貨幣被包含在金融之內。

國際金融體系具體指什麼

根據國際著名金融專家丁大衛教授的解釋,國際金融體系是世界金融的總稱或泛稱。由於金融具有環環相扣的系統性,因此稱之為體系。具體而言,國際金融體系主要指的是國際金融市場體系和國際金融監管體系。因為金融市場具有很高的收益和風險,因此,金融市場的發展始終離不開金融監管,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與時共進的關系。例如,2008年9月15日全球爆發金融市場危機,之後,全球都在致力於金融監管體系改革。

前面說過,金融體系是一環扣一環的,因此又可細分為若干市場和監管分枝體系,如貨幣市場體系及其監管體系(中央銀行)、銀行體系及其監管體系(銀監會)、證券市場體系及其監管體系(證監會)、保險市場體系及其監管體系(保監會)等。

各國國情不同、立法不同、金融市場的發展程度不同,因此,各國金融市場劃分及其監管體系略有不同。

國際著名金融專家 丁大衛教授簡介

丁大衛,國際著名金融專家、金融危機預言家、金融規律的發現者、金融定律的發明人、國際企業管理專家、國際金融界權威人士、全球金融領跑者、金融市場守望者、中國金融市場診斷師、中國金融走向國際化道路的促進者。他可能是全球金融領域擁有最多知識產權的個人。

全球獨一無二、最先進、最完善、最實用、最有效的管理體系、理論體系和教學體系——金融樹(FinancialTree)、金融樹體系(FinancialTree System)、系統金融學(Systematic Finance)、金融生態學(Financial Ecology)、金融物理學(Financial Physics)、金融科學(Financial Science)及金融科學體系(Financial Science System)的發明人和創始人。

他破天荒般地發現了金融的客觀規律,創立了科學的金融學和金融科學體系。他不僅開創了人類金融科學的先河,而且率先揭示了金融與危機的來龍去脈和變化規律。

曾在上世紀80年代成功考取了極個別人才能通過的幾乎所有美國金融/證券行業所需的營業執照,並在該行業的不同領域從業至今,涉及企業和金融管理的各個方面。歷任:美國環球證券首席投資執行官,美國國際金融證券研究院理事會副理事長,多倫多股票交易所董事局顧問,加拿大風險資本交易所董事,博鰲亞洲論壇/博鰲水城投融資總策劃,博鰲亞洲論壇顧問,博鰲水城發展戰略委員會委員(博鰲從一個漁村變為一座比澳門大兩倍的現代化水城)、中美多所大學教授或特聘教授、博導、清華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黃金投資專家委員會首席金融科學家,全國貴金屬產業專業委員會專家、中國房地產協會-清華大學房地產總裁同學會顧問、國際多家金融機構、跨國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美林、高盛、黑石、野村等國際投行的經常顧問。在海內外發表過多部著作、金融教材和上百篇論文,經常在國際會議上作專題報告。

上世紀90年代曾向朱鎔基副總理、總理及國務院等部門提出過許多有益建議,其中包括1993年加強宏觀調控,整頓金融秩序,尤其是整頓、規范期貨市場的建議和方案。據中國政府唯一英文官方報紙《中國日報》2001年4月10-16日的報道: 「他的建議曾至少兩次幫助中國避免金融危機的發生。」上世紀90年代中期,率先將國際金融從業執照和資格認證體系其中包括S3、S7、CFA、CFP等引入到中國。上世紀90年代以來曾為包括北大、清華、人大、中財、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央黨校、上海交大等中美眾多大學教授各種高端前沿課程;曾為國內外眾多金融監管機構包括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中國證監會等、各大金融機構、數千家房地產企業老總、跨國公司及上市公司高管提供前瞻性高端培訓,為中美培養了大量金融人才;曾為眾多政府機構如吉林通化市政府、北京東城區政府及企業,其中包括美林、高盛、黑石、大摩、日本國際協力銀行等提供獨特的咨詢和解決方案。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歷次金融危機爆發之前,丁教授都曾不厭其煩地向世人發出警告並預示了結果。 2008年9月15日華爾街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此前的幾年中,他一直在為阻止這場危機的爆發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相比之下,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執掌美聯儲長達21年之久,期間多次發生金融危機,他不但一次也沒有覺察到,反倒一次次將虛假的繁榮誤以為真。

丁大衛教授從事金融20多年來,始終走在國際金融研究與實踐的最前沿;開創了一系列嶄新的金融知識體系、理論體系、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方法體系和管理體系:將原本抽象無形的金融世界變得一目瞭然;始終堅持承諾對所傳授的所有知識及每一個觀點和判斷的客觀性、前瞻性、准確性和正確性終生負責。

㈣ 國際貨幣制度經歷了哪五個階段

國際貨幣制度經歷了從國際金本位制到布雷頓森林體系再到牙買加體系的演變過程。

迄今為止,國際貨幣制度經歷了從國際金本位制到布雷頓森林體系再到牙買加體系的演變過程。 世界上首次出現的國際貨幣制度是國際金本位制,1880-1914年的35年間是國際金本位制的黃金時代。在這種制度下,黃金充當國際貨幣,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的含金量比例決定,黃金可以在各國間自由輸出輸入,在「黃金輸送點」的作用下,匯率相對平穩,國際收支具有自動調節的機制。由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參戰國紛紛禁止黃金輸出和紙幣停止兌換黃金,國際金本位制受到嚴重削弱,之後雖改行金塊本位制或金匯兌本位制,但因其自身的不穩定性都未能持久。在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沖擊下國際金本位制終於瓦解,隨後,國際貨幣制度一片混亂,直至1944年重建新的國際貨幣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資本主義世界各國都出現了劇烈的通貨膨脹。戰後,歐洲各國經濟實力大大削弱,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黃金儲備迅速增長,約占當時資本主義各國黃金儲備的3/4。西歐各國為彌補巨額貿易逆差需要大量美元,出現了「美元荒」。國際收支大量逆差和黃金外匯儲備不足,導致多數國家加強了外匯管制,對美國的對外擴張形成嚴重障礙,美國力圖使西歐各國貨幣恢復自由兌換,並為此尋求有效措施。
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林召開由44國參加的「聯合國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這個協定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主要內容是: (1) 以黃金作為基礎,以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實行「雙掛鉤」的國際貨幣體系,即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 (2) 實行固定匯率制。 (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預先安排的資金融通措施,保證向會員國提供輔助性儲備供應。 (4) 會員國不得限制經常性項目的支付,不得採取歧視性的貨幣措施。這個貨幣體系實際上是美元——黃金本位制,也是一個變相的國際金匯兌本位制。
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起過積極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種種缺陷也漸漸地暴露出來。20世紀60年代以後,美國外匯收支逆差大量出現,黃金儲備大量外流,導致美元危機不斷發生。1971年8月15日美國公開放棄金本位,同年12月美國又宣布美元對黃金貶值,1972年6月到1973年初,美元又爆發兩次危機,同年3月12日美國政府再次將美元貶值。1974年4月1日起,國際協定上正式排除貨幣與黃金的固定關系,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瓦解。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國際貨幣制度又一次陷於混亂,導致國際金融形勢動盪不安。1976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貨幣制度臨時委員會」在牙買加舉行會議,達成了著名的「牙買加協定」。同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通過《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第二次修正案》,並於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從而形成了新的國際貨幣制度牙買加體系。
牙買加體系的實行,對於維持國際經濟運轉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牙買加體系並非是理想的國際貨幣制度,它目前仍存在著一些缺陷,國際貨幣制度仍有待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國際貨幣制度一般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①國際儲備資產的確定;②匯率制度的安排;③國際收支的調節方式。迄今為止,國際貨幣制度經歷了從國際金本位制到布雷頓森林體系再到牙買加體系的演變過程。

㈤ 國際金融的體系結構及主要內容

國際金融體系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體系,從廣義上講,其構成要素幾乎包括了內整個國際金融領域,容包括:國際匯率體系、國際收支和國際儲備體系、國別經濟政策與國際間經濟政策的協調等。但從狹義上講,國際金融體系主要指國際間的貨幣安排,具體包括:國際匯率體系、國際收支和國際儲備體系、國別經濟政策與國際間經濟政策的協調。

㈥ 國際貨幣體系三個階段是什麼

1、第一階段:布雷頓森林體系。 1944年7月二戰結束時,美國、英國等44個國家的代表齊聚新罕布希爾州布雷頓森林,討論戰後全球經濟金融治理結構。會議決定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的前身),建立以黃金為基礎、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又稱布雷頓森林體系。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而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黃金可以以每盎司35美元的官方價格兌換到美國,並實行可調節的固定匯率制度。這一制度對戰後全球經濟復甦和國際貿易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內部存在無法克服的矛盾和缺陷。
為適應全球貿易的發展,美國需要通過維持長期貿易逆差來出口美元,但美元供應量的持續增長將難以維持美元與黃金的固定匯率關系,影響美元的價值和聲譽;為了維持美元的穩定,美國需要保持長期的貿易順差。這種確保流動性供應和貨幣穩定之間的矛盾被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發現,因此被稱為「特里芬問題」。
1960年代,隨著美國從貨物貿易順差轉為逆差,全球美元相對於黃金出現順差,美元信任危機爆發。各國向美國出售美元換取黃金,導致美國黃金儲備大量流出。美國政府用黃金兌換美元的壓力與日俱增為緩解美國黃金流出壓力,彌補國際儲備資產短缺,確保發展中的全球貿易和金融市場流動性充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969年設立了特別提款權(SDR)。
2、第二階段:後布雷頓森林體系。
然而,SDR的誕生並不能解決美元的「特里芬問題」。 1971年,美國政府被迫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 1973年,主要國家貨幣與美元脫鉤,轉向浮動匯率制。此時,布雷頓森林體系正式瓦解。自 1974 年 7 月起,SDR 的價值由當時 16 個最大貿易國的貨幣組成的貨幣籃子決定。為了簡化和方便定價,到1981年1月,SDR由美元、德國馬克、法國法郎、英鎊和日元五種貨幣的籃子確定,每5種貨幣調整一次籃子中每種貨幣的權重。
1999年1月歐元誕生後,歐元取代了德國馬克和法國法郎在SDR中的地位和權重。 盡管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但特別提款權並未成為主要的儲備資產。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SDR僅佔全球國際儲備的0.5%,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仍佔主導地位。這與美國經濟總量龐大、美元成為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的主要結算貨幣、美元長期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慣性密切相關。
3、第三階段:多元化國際貨幣體系的出現。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並迅速在全球蔓延,再次凸顯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內部缺陷和系統性風險。國際社會對貨幣體系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危機後,新興經濟體的快速崛起及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日益增加,也要求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獲得更多話語權,國際貨幣體系開始向多元化轉變。

㈦ 詳細的金融史大事件時間年表

從歷史的發展過程來看,現代國際金融體系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均有一定特點的主體金融體系。
第一階段 國際金本位制時期
從1816年英國實行金本位制開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結束。
第二階段 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
起始於二戰結束後的1945年,終止於1973年。
第三階段 牙買加貨幣體系時期
戰後歷史的若干個階段
將二戰後時期分為兩個主要階段和一個中間階段對我們的分析工作是很有用的。第一個時期是戰後重建和發展時期(1945~1963)。從1964年至1966年是一個過渡階段,其間在西方出現了一次根本性的經濟社會政策轉變。從1967年至今是第三階段,這是全球金融和經濟體系不斷劣化並最終導致今日嚴峻危機的30年。
1、戰後重建和繁榮發展的時期(1945~1963)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相對健康的、實物性的經濟增長是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這包括:戰後歐洲(特別是歐共體的西德、法國、義大利)和日本的經濟重建和復興;美、蘇兩國強勁的工業和技術進步;許多所謂「第三世界」國家,如中國、印度和部分南美國家,有了真正的經濟發展。總的來說,社會主義和西方資本主義兩大經濟集團都以人均實物產出的增長為目標,而達至這個目標的途徑也都是對工業、農業和基礎設施等資本密集型項目進行大規模投資。這段時期,在1944年布雷頓森林協議和其他相關安排的保證下,貨幣相對穩定。這些安排包括:相對固定的貨幣平價,金本位支持下的美元所扮演的中心角色以及相對嚴格的貨幣銀行管制。貿易協議准許政府通過合理的關稅、補貼、價格支持、支持性信貸和稅收政策等多種手段保護和扶持本國生產者,在食品和關鍵工業部門尤其如此。一般而言,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的政府不鼓勵投機,而是鼓勵在基礎設施、工業和農業領域進行公私投資。它們的政策強調高技術資本品的生產和人口科學素質的提高。金融利潤主要產生於實物的製造和貿易。結果就是整個金融體系有真實的實物經濟作強大後盾。
2、過渡階段(1964~1966)
在威爾遜的領導下,以前的資本密集型工業發展政策被拋棄了。鼓勵投資於生產性部門和新技術的各項政策被一步步廢除。新的政策取向是創造消費品和非生產性服務的巨大膨脹,從而在中短期內取得較高的傾向回報率。盡管肯尼迪政策的某些正面因素持續到1967年,他的遇刺標志了一個具有決定性經濟後果的政治轉折點。理解這次政策轉變的根本性內涵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美國。直至60年代初期,人們仍理所當然地認為,美國繁榮、財富和力量的源泉在於其工業、農業和基礎設施的發展。傳統的「美國體制」總是傾向於讓國家鼓勵對科學和技術進步進行長期生產性投資,支持大規模基本建設,扶持新興工業部門並以「保護主義」政策培植國內生產。即使進入60年代之後,美國人仍普遍認為如果准許所謂「市場力量」遵循貨幣收益最大化原則,不受政府幹涉和調節地統治整個經濟過程,那麼任何工業經濟都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潰。為了保持一個現代化的,以科學和技術進步為基礎的工業經濟,政府必須起積極的作用:它必須經常介入以保持長期投資的生產性導向,控制投機和浪費,限制「市場力量」的以長遠公共利益為代價的短期利潤取向。相似的國民經濟原則在其他西方國家的工業發展中也被採用,成為這些國家戰後重建和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此背景之下,使於約翰遜政府並為其後歷屆美國政府所繼承的經濟政策轉向,其實質是對於傳統的工業經濟的「美國體制」的徹底拋棄。這個根本性的政策轉向反映在開始流行於60年代中期的「消費社會」或「後工業社會」等概念上,這種驅使從英美逐漸傳播到其他西方工業國家。
3.世界金融體系30年的癌症(1967~1997)
過渡階段結束於1967年,當時一系列爆炸性的金融危機正如林頓。拉魯什所預言的那樣開始。後來的歷史表明60年代末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危機決非暫時或周期性現象。從戰後初期卓有成效的「美國體制」政策所作的根本性轉向,為世界經濟種下了致病的癌變基因。
在這30年歷史進程中,金融體系的疾病經歷了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以各國政府和組織不得不面對和應付的危機為標志。歷史表明,在每一個關鍵轉折點上,所採取的決策總是使問題更為惡化,並為下階段更嚴重的危機准備了條件。這些決策的共同重點在於:對由不數據增長的債務「泡沫」和投機性金融資產引起的問題,它們總是試圖通過犧牲越來越多的實質經濟來「喂飽」泡沫的方式加以解決,與此同時它們還成功地為這些泡沫的增長清除各種壁壘。
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政府和主要組織的這種非理性、自我毀滅式的行為,構成了過去30年經濟史最重要的特徵。很明顯,世界金融體系的問題及其之所以被容忍了這么久的原因在於一些植根於國家政府和組織的思維習慣深處的錯誤。

㈧ 國際貨幣體系三個階段

國際貨幣體系三個階段分別是什麼?
第一階段:布雷頓森林體系。1944年7月二戰即將結束之際,美國、英國等44個國家代表齊聚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林,商討戰後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架構。這次會議決定成立IMF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前身)兩大國際機構,建立以黃金為基礎、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也被稱為布雷頓森林體系。

第二階段:後布雷頓森林體系。但SDR的誕生並不能解決美元的「特里芬難題」,1971年美國政府被迫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1973年主要國家貨幣與美元脫鉤,轉向浮動匯率制度,至此布雷頓森林體系正式解體。

第三階段:多元化國際貨幣體系初露端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並在全球迅速蔓延,再次凸顯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和系統性風險,國際社會要求改革貨幣體系的呼聲日益強烈。危機之後新興經濟體的快速崛起和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日益上升,也要求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享有更多話語權,國際貨幣體系開始向多元化方向轉變。

什麼是貨幣?
貨幣定義主要有以下幾種:
1、人們普遍接受的用於支付商品勞務和清償債務的物品;
2、充當交換媒介,價值、貯藏、價格標准和延期支付標準的物品;
3、超額供給或需求會引起對其它資產超額需求或供給資產;
4、購買力的暫棲處;
5、無需支付利息,作為公眾凈財富的流動資產;
6、與國民收入相關最大的流動性資產等等;
貨幣從形式上,根據貨幣的商品價值可分為實物貨幣和形式貨幣,實物貨幣本身是一種特殊商品,包含價值量,如羊,貴金屬等;而形式貨幣本身沒有價值量,價值是契約約定的,只有契約價值。

㈨ 什麼是國際貨幣金融體系

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由國際貨幣體系、國際金融組織體系和國際金融監管體系組成。現行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美元在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壟斷與霸權地位。布雷頓森林體系初建之時,美國的經濟實力,無論是以GDP還是進出口貿易或者以黃金(207,0.88,0.43%)儲備等指標衡量,在世界上都處於絕對壟斷地位,從而奠定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壟斷和霸權地位。然而,經過60多年的發展,現在美國實體經濟在全球中的比重已大幅度下降,但美元依然占據著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壟斷和霸權地位。這種壟斷霸權地位使得全球流動性的松緊基本操持在美聯儲手中。在世界主要中央銀行中,貨幣政策的目標絕大多數是單一的,即物價穩定,而美聯儲仍實行多目標制,包括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等。從歷史上看,經濟增長具有內在的周期性特徵,美聯儲貨幣政策也是周期性地放鬆和收緊,導致美元周期性地貶值和升值,而在每一輪美元升貶的周期中,總會伴隨著或大或小的金融危機。而危機的解決又離不開始作俑者。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美聯儲通過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向全球13家中央銀行提供大量美元流動性,扮演了全球最終貸款人的角色,儼然成為各國中央銀行的中央銀行。
第二,現行國際貨幣金融組織體系由少數國家(G7國家)居於主導地位,既與當前各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相稱,又缺乏對儲備貨幣發行國行為的制衡機制,造成現行國際金融組織的決策難以反映大多數成員的利益。以IMF為例,其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其一,決策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受到挑戰,制約了其作用的有效發揮。其二,過多地強調對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進行監督,而對重要發達國家的監督缺乏有效性,所以不能對系統性風險進行及時的預警和有效應對。這種歧視性的監督也導致了IMF與少數成員國之間一定程度的對立關系。其三,因其決策受少數大國控制以及缺少必要的資源和融資手段,故不能扮演國際最終貸款人角色,使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缺少最後的保障——全球最終貸款人。
第三,國際金融監管體系存在嚴重缺失,金融機構經營活動的全球化與金融監管的國別化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一方面,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混業經營客觀上需要全球有統一的監管標准和監管機構,以防止監管套利。另一方面,金融業一向被認為是一國經濟的命脈,金融監管權力又是各國經濟和金融主權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現實中對金融業的監管都是由母國自主監管來進行,尚未建立有效的國際金融監管體系。現有的國際金融監管組織和論壇都存在一些難以克服的缺陷,不能擔當全球監管者的重任。

㈩ 論述國際貨幣體系發展主要經歷了哪些階段和特點

一、國際金本位制度
國際金本位制度(International Gold Standard System)是最早的國際貨幣制度,大約形成於1880年末。金本位制度是以黃金作為本位幣和國際儲備資產的貨幣制度。金本位制度包括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金幣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度,而後兩者是削弱了的、沒有金幣流通的金本位制度。
二、布雷頓森林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國際金融機構,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布雷頓森林體系賴以生存和得以正常運行的中心組織。該體系賦予基金組織監督、磋商和融通資金三項主要職能。即監督成員國貨幣的匯率,審批貨幣平價變更;協調各國重大金融問題,以促進國際金融合作;管理基金,為國際收支逆差成員國提供融資。
2.實行美元——黃金本位制下的固定匯率
布雷頓森林體系規定以黃金作為基礎,並把美元當作關鍵國際儲備貨幣。具體做法是:美元與黃金掛鉤,確定1盎司黃金摺合35美元的黃金官價。各國政府或是中央銀行有權可以隨時用美元向美國按官價兌換黃金。其他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即各國確定本國貨幣對美元的金平價,有義務維持對美元的固定匯率。該平價一經確認便不得隨意變更,其波動幅度要維持在貨幣平價的±1%的范圍之內。
實際上,這種雙掛鉤制度下,各國貨幣通過美元與黃金建立起了聯系,使得美元取得了等同黃金的世界貨幣地位。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貨幣制度實質上是一種以美元——黃金為基礎的國際金匯兌本位制,其匯率制度則是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
3.規定國際收支失衡的調節機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向國際收支逆差成員國提供短期資金融通,以協助其解決國際收支的困難。同時也規定了順差國也有調節其國際收支的義務。
4.取消外匯管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規定,成員國不得限制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的支付或清算,不得採取歧視性的貨幣措施,對其他成員國在經常項目下結存的本國貨幣應保證兌換,並在自由兌換的基礎上實行多邊支付。
5.設立稀缺貨幣條款
規定當某一成員國的國際收支出現持續的大量順差時,該順差國的貨幣可以被宣布為「稀缺貨幣(Scarce Currency)*」,並按逆差國的需要進行限額分配,逆差國也有權對稀缺貨幣採取臨時性的限制兌換措施。
三、牙買加體系
牙買加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承認浮動匯率合法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承認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同時存在,成員國可以自由選擇任何類型的匯率制度,但成員國的匯率政策應當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監管,並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商。實行浮動匯率制的成員國應當根據經濟條件逐步恢復固定匯率制度。各國應盡力縮小匯率的波動幅度,避免通過操縱匯率來阻止國際收支的調整或是獲取不公平的利益。
2.推行黃金非貨幣化
廢除黃金條款,取消黃金官價,削弱黃金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作用。各成員國中央銀行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買賣黃金,黃金不再作為特別提款權和各國貨幣的定值標准。取消成員國之間及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交易須用黃金清償的義務。
3.提高特別提款權(SDRs)的國際儲備地位
擴大特別提款權的使用范圍,逐步提高特別提款權的國際儲備地位,以使得特別提款權逐步取代黃金和美元而成為國際貨幣制度的主要儲備資產。規定各成員國之間可以自由進行特別提款權交易而不必事先徵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同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成員國之間的交易以特別提款權代替黃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般賬戶中所持有的資產一律以特別提款權表示。
4.增加並調整成員國的基金份額
各成員國的基金份額由原來的292億特別提款權增加到390億特別提款權,應繳的份額也有所改變,主要是增加了石油輸出國的比重。其他發展中國家維持不變,發達國家除原西德和日本略增之外,其他各國的比重都有所降低。
5.擴大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融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所持有黃金的六分之一(約2500萬盎司)按市價出售,用所得收入設立「信託基金」,以優惠條件向最貧窮的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或援助,以解決它們的國際收支困難。

與對國際金融體系階段劃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民生銀房屋貸款 瀏覽:704
信用社貸款利息逾期 瀏覽:863
吳中地產股票 瀏覽:40
天津市保利凱旋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瀏覽:382
通達信用後富指標公式 瀏覽:195
50元澳元對人民幣多少 瀏覽:452
台州鳳凰資產整合投資合夥企業 瀏覽:579
公積金貸款買房會動裡面的錢嗎 瀏覽:164
2014全國汽油平均價格 瀏覽:901
4萬英鎊和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338
人民幣換成萬美元是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701
外匯市場的運行 瀏覽:778
通達信市值篩選指標 瀏覽:143
貸款影響信用卡提額 瀏覽:477
甜品店融資計劃 瀏覽:119
理財年化利率 瀏覽:316
基金a與c的收入 瀏覽:924
美元基金好嗎 瀏覽:432
主力資金流入流出說明什麼意思 瀏覽:211
京順長城新興成長基金 瀏覽:216
© Arrange www.cfhszx.com 2012-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