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考試(025100) (專業學位)金融 初試及復試參考書籍,急急急
復旦專碩431指定參考書:
姜波克:《國際金融新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內4版。
胡慶康:容《現代貨幣銀行學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4版。
劉紅忠:《投資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版。
朱葉:《公司金融》,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貳』 求朱葉《公司金融》的PDF版和劉紅忠《投資學》的PDF版,大神求發給我
咳咳
『叄』 羅斯的公司理財,人大財務管理學,朱葉的公司金融,這些書是不是相同點挺多的看哪本好,或者說先看哪本
ross 的公司理財,條理分的很清晰,如果之前沒學過相關金融課程,讀這個覺得比較容易懂。
『肆』 復旦431金融學綜合參考書,用哪些書比較好
復旦大學金融專碩考研參考書目如下:
1.姜波克:《國際金融新編》,復旦大學出內版社容
2.胡慶康:《現代貨幣銀行學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
3.劉紅忠:《投資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4.朱葉:《公司金融》,北京大學出版社
復旦大學金融專碩考研參考書目的看書順序依次為:胡慶康《現代貨幣銀行學教程》、姜波克《國際金融新編》、朱葉《公司金融》和劉紅忠《投資學》。
『伍』 有誰有公司金融 朱葉編著的 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9 的這本書得答案 可以發給我嗎 [email protected]
呵呵 這個比較難找哦 建議學校去找你的導師吧
『陸』 復旦金融碩士的參考教材是什麼
參考教材的話可以看這四本,《國際金融新編》,姜波克著,復旦大學出版社;《現代貨專幣銀行學教程》,胡屬慶康著,復旦大學出版社版;《投資學》,劉紅忠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司金融》,朱葉,北京大學出版社;另外還可以看一本輔助教材《金融碩士大綱解析-考點與真題》,團結出版社。有個舍友報的凱程的半年特錄班,已經被錄取了。
『柒』 2018復旦大學金融專碩初試是用什麼參考書目
一、參考書目:
1、姜波克《國際金融新編》
2、劉紅忠《投資學》
3、胡慶康回《現代貨幣銀行學教程》
4、朱葉《答公司金融》
二、復習資料
《2018復旦大學431金融學綜合考研專業課復習全書》
《2018復旦大學431金融學綜合考研歷年真題與答案解析》
說明:有很多同學在選擇這些參考書目的時候,會一直糾結該選擇哪個版本,如果你還沒買這些書,選擇最新版就行,若已經有舊版的這些書籍,影響也不是很大!另外,參考書目可以去當當、亞馬遜之類的平台購買,復習資料可以去聚英考研網購買!
『捌』 431金融學綜合大綱—各個學校都是一樣的么
431大綱是教育部統一出的,但是命題全在各學校自己,每個學校的指定參考書不同,考試形式也不一樣 到考研網網站查看回答詳情>>
『玖』 復旦金融學碩和專碩的考試科目分別是哪些
金融學碩考101思想政治,201英語一,303數三,801經濟學經濟基礎。
金融專碩考101思想政治,回202俄語,203日語或204英語二,303數三,答431金融學綜合。
復旦431金融專碩參考書:
1、姜波克:《國際金融新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4版。
2、胡慶康:《現代貨幣銀行學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4版。
3、劉紅忠:《投資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版。
4、朱葉:《公司金融》,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版
金融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充分了解金融理論與實務,系統掌握投融資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術與操作、金融產品設計與定價、財務分析、金融風險管理以及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具有很強的解決金融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金融專門人才。
金融碩士課程設置要充分反映金融實踐領域對專門人才的知識與素質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教學方法要重視運用團隊學習、案例分析、現場研究、模擬訓練等方法。
網路—金融碩士
『拾』 復旦大學金融學考研的參考書
一、金融學碩士考研參考書目:
①《政治經濟學教材》(第十三版)蔣學模主專編上海人民出版屬社2005年
②《通俗資本論》洪遠朋著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年
③《西方經濟學》袁志剛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④《微觀經濟學》陳釗、陸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⑤《宏觀經濟學》袁志剛、樊瀟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⑥《現代西方經濟學習題指南》(第六版)尹伯成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⑦《國際金融新編》(第五版)姜波克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⑧《現代貨幣銀行學教程》(第四版)胡慶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⑨《投資學》(第二版)劉紅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二、金融碩士考研參考書目:
1、姜波克:《國際金融新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4版。
2、胡慶康:《現代貨幣銀行學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4版。
3、劉紅忠:《投資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版。
4、朱葉:《公司金融》,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