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美國要求開放金融機構

美國要求開放金融機構

發布時間:2022-11-25 22:11:35

① 美國作為世界經濟強國的優勢和趨勢

美國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這一點也為嚴密的定量分析所證實。(註:張幼文、黃仁偉:《2003中國國際地位報告》,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年4月版,160-172頁。)邁克爾•波特在他的《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對美國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的競爭優勢作了分析。近20年過去了,美國的競爭優勢又發生了何種變化呢?本文試圖從製造業和服務業入手,揭示當代美國的競爭優勢。根據邁克爾•波特的有關論述,一國的競爭優勢是指有別於其他國家、並最終能增強本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多種因素的最佳組合,在這里也可以理解為一國支撐其產業競爭力的環境。
一、美國天然資源性產業和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上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時期,美國部分產業進入國際市場,生產率躍居世界各國之首,開始確立其全球製造業中心的地位,進而成為全球經濟霸主。
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佔有率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生產同類產品的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根據邁克爾•波特的產品的國際市場佔有率統計,在上世紀70年代初,列國際市場佔有率前50位美國產業中,不僅有高度依賴天然資源的美國傳統產業(如黃豆、大米、小麥、煤炭等),也有工業化社會的代表性產業,如飛機、電腦、電子管、有機化學品、辦公事務機器等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和資本密集型產業,顯示美國優勢產業的多樣性。(註:邁克爾•波特:《國家競爭優勢》(中文版),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75頁。)
至10多年後的1985年,從列入國際市場佔有率前50位的美國產業來看,美國產業的優勢產業格局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即天然資源性產業(如玉米、甜菜、煙草等)、技術與資本密集型產業(如飛機、醫療設備等)依然並存。與70年代初相比,美國與其他國家出口結構逐漸升級形成鮮明對照,在列入國際市場佔有率前50位的美國產業中,以天然資源為主的產業從 19個增加到了22個,天然資源性產業的出口占總出口的比重達到了24.2,遠高於日本和德國。(註:邁克爾•波特:《國家競爭優勢》(中文版),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98頁。)
1985年以來,美國經濟最大的變化是增長強勁,由此美國重新恢復了經濟強國的信心。2000年美國商品貿易出口佔世界出口總額的12%,市場佔有率高於這一比率的商品有43類(見表1),這些商品相對於其他美國出口商品而言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這些商品佔美國當年全部出口的64.8%。在43類商品中,屬於以天然資源為主的產業有8個。
表1 2000年美國43類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商品
SITC 商品類名 順序 世界市場
佔有率(%)
263 棉花 1 48.4
598 其他混合的化工產品 2 42.5
222 大豆、花生 3 42.1
792 航空器及其零件 4 36.8
714 引擎及其零件 5 32.1
774 醫療用電器設備 6 30.2
874 測量分析用儀器 7 29.2
723 建築用機器及零件 8 28.0
122 煙草 9 25.0
541 葯品 10 24.5
041 小麥 11 24.0
728 工業用加工機械及零件 12 22.1
784 汽車零件、附屬品及其他 13 21.9
251 紙漿 14 20.9
625 橡膠輪胎、內胎及其他 15 20.5
081 飼料、豆粕、植物油渣 16 20.3
713 內燃機及其零件 17 20.0
743 鼓風機、壓縮機、離心機等 18 19.1
582 酚醛、聚酯等重合物 19 18.9
892 報刊雜志、票證等印刷品 20 18.8
011 食用動物肉 21 18.5
699 鎖、裝璜用和傢具用金屬飾品 22 18.0
741 加熱用或冷卻用設備及零件 23 17.7
776 真空管、晶體管、集成電路 24 17.4
511 碳氫化合物及其誘導體 25 17.3

898 樂器、音像紀錄媒介 26 17.1
752 自動數據處理設備 27 16.9
745 其他非電動式機械和工具 28 16.8
759 751、752的附屬品和零件 29 16.6
744 起重等搬運物品用機械 30 16.5
736 金屬加工機械及零件 31 16.2
893 其他人造塑料製品 32 16.1
772 電路開關、連接設備 33 15.3
057 水果 34 14.2
773 電纜、絕緣材料等輸電設備 35 13.5
583 聚乙烯等誘導體 36 13.4
651 紡織紗線 37 13.0
778 其他電氣設備 38 12.8
749 軸承等非電動式機械的零件 39 12.4
782 貨車及特種車輛 40 12.4
771 變壓器、整流器等電氣元件 41 12.1
515 有機化合物 42 12.1
514 谷氨酸、糖精等氮化合物 43 12.1

資料來源:筆者根據聯合國《2000國際貿易統計年鑒》數據計算。
需要指出的是,邁克爾•波特使用的是「國際貿易標准分類」(SITC)4位和5位分類的數據。由於聯合國《國際貿易統計年鑒》自1994年起只公布3位分類的數據,根據這一數據計算出的國際市場佔有率普遍低於邁克爾•波特計算的結果,因此表1不能簡單與上述70年代初和1985年數據相比。盡管如此,表1說明,在當今美國的競爭優勢中形成的優勢產業仍然集中於天然資源性產業、技術密集型產業和資本密集型產業。
表1與美國1985年數據相比,競爭力突顯的是:SITC263;競爭力增強的是:122、541、774;競爭力基本保持不變的是:222、792、 874;競爭力下降的是:651;競爭力喪失的是:321的煤和焦炭、241的原木,這兩類產業曾經是1985年美國的優勢產業。
在表1中,有14類商品(即598、874、728、 784、713、743、582、741、744、736、778、772、749、782)是美國、日本和德國三國共有的,都是三國各自的競爭力較強的產業。美國在這14類商品中有11類商品的國際市場佔有率高於日本和德國。這說明,美國這一世界頭號經濟強國是建立在比日本和德國更廣泛、競爭力更強大的產業群基礎之上的。
二、美國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
與服務業在許多國家中的經濟地位不斷上升一樣,服務貿易在世界經濟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當今,一國的國際經濟地位的確立和提升不權通過貨物貿易,而且還通過服務貿易來實現;一國競爭優勢不僅體現在能否形成競爭力強的製造業,還體現在能否形成競爭力強的服務業。
與日本和德國相比,在美國的競爭優勢中形成的服務貿易的競爭力要強大得多。美國不僅是世界最大的服務貿易出口國,也是最大的服務貿易進口國。 2000年美國服務貿易出口額達2908.8億美元,佔全球的19.7%,進口額達2170.7億美元,佔全球的14.5%,並實現738.1億美元的盈餘。
從表2可以看出,美國在服務貿易中的許多項目上如旅遊服務、政府服務和大部分其他民間服務貿易有很強的競爭力,這導致服務貿易整體上出口大於進口。根據表2,美國在四個服務貿易大類中最具競爭力的是「運輸與旅遊以外的民間服務貿易」,在這類服務貿易中,依據國際競爭力的大小,前五大服務貿易領域依次是文化與娛樂服務、建築服務、計算機與信息服務、專利等使用費(技術貿易)。
表2 2000年美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 單位:10億美元;%
出口 進口 進出口收支 競爭
力指數

運輸服務 50.95 65.27 -14.32 -12.3
旅遊服務 97.45 66.85 30.60 18.6
政府服務貿易 18.77 16.01 2.76 7.9
運輸與旅遊以外的民間服務貿易 123.71 68.94 54.77 28.4
電訊服務 4.09 5.80 -1.71 17.3
建築服務 5.26 0.42 4.84 85.2
保險服務 2.41 9.20 -6.79 -58.5
金融服務 17.04 4.49 12.55 58.3
計算機與信息服務 4.90 1.04 3.86 65.0
專利等使用費 38.03 16.10 21.93 40.5
其他商業服務 45.56 31.76 13.80 17.8
文化與娛樂服務 6.42 0.13 6.29 96.0
合計 290.88 217.07 73.81 14.5

競爭力指數=(出口-進口)/(出口+進口)×100
資料來源:筆者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收支統計年鑒2001》的數據計算。
文化和娛樂服務
美國歷史雖短,但卻在舞蹈、音樂、電影、戲劇等領域為人類貢獻了許多老少咸宜、長盛不衰的作品,例如充滿想像力的現代舞蹈、為各國兒童帶來歡樂的迪斯尼樂園及相關產品、「好萊塢」電影」等無不風靡世界。美國文化和娛樂服務在世界的傳播,不僅給美國帶來了滾滾財源(例如好萊塢電影在全球的票房收入佔到全世界電影票房收入的80%以上),而且通過這種文化輸出,美國的競爭優勢更鞏固也更豐富。
建築服務
以鋼鐵為中心的產業革命推動了美國建築工程學的發展,電梯和鋼筋混凝土的發明,導致出現了美國首創的建築形式——摩天大樓,它被認為體現了美國精神。以後,美國始終依靠先進的設計理念和高科技,始終站在世界建築的前沿。目前,美國有世界最大的建築工程事務所,匯集了世界各國頂尖的建築大師(如貝聿銘等)。近年各國普遍重視城市建設和城市形象,許多國家的城市都出資讓美國人設計其標志性建築(如上海的金茂大廈、東京的國際論壇廣場等)或整個街區。
計算機與信息服務
上世紀40年代中期以來,世界上第一台台式電子計算機、第一隻半導體晶體管、第一塊集成電路都誕生在美國,因此美國一直是世界信息技術的領導者。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帶動了美國本國以及各國對信息服務的巨大需求。從80年代開始,美國的信息服務業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率,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美國政府也對增強本國信息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予以特別的關注,在GATT以及後來的WTO等的多邊談判中,美國一直為本國信息服務業突破各種限制進行不懈的努力。計算機與信息服務中最大的門類是計算機專業服務,它還可以進一步分為計算機系統集成、用戶專用程序設計和專業咨詢與培訓,美國在這三方面的實力都是世界最強的。
金融服務
國際金融歷史悠久的歐洲國家銀行相比,美國銀行的海外擴張起步較晚。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美國在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領域中霸主地位的確立,美國銀行的國際金融活動才在各方面領先於歐洲的發達國家,並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取得絕對的競爭優勢。在WTO的多邊談判中,美國利用其金融服務貿易的優勢地位,一方面逼迫其他國家按照美國的要求開發金融市場,為本國金融機構在海外尋找利潤源開辟道路,另一方面又注重保護自己的金融市場。例如1995年7月正是由於美國認為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開發程度不夠美國的要價,拒絕給所有成員方最惠國待遇,並單方面退出《全球金融服務貿易協定》,導致這一協定在當時只能成為一個臨時性協定。在美國的服務貿易中,金融服務貿易的增長尤其迅速,1986年至2000年,美國的金融服務貿易額從51.6億美元增長至 215.3億美元。(註:The Annual Report of The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CEA,Washington D.C(2002.2).)

專利等使用費(技術貿易)在知識經濟時代,國際貿易形態向著技術含量不斷提高的方向演進。一國技術貿易地位的提高,不僅可以改善該國的貿易條件,而且還可以促進國民經濟的高效益增長,優化產業結構和出口商品結構,使該國在國際分工中處於有利的地位並反過來進一步促進本國的技術進步。從宏觀上看,美國的科技與經濟實現了這種良性循環。美國技術貿易的發展離不開其知識產權制度的成熟。在20世紀80年代裡根政府為了「復興美國」,出台了被稱之為「偏袒專利權」的政策 (ProPatent Policy),主要內容是擴大專利的權利范圍,既重視專利使用費的費率,又提高了侵權賠償費。這一政策從制度上保障了美國保持其技術上的競爭優勢。
在表2中,有較高國際競爭力的還有旅遊服務,這一項目主要包括國際觀光和教育服務兩項內容。其中美國的教育服務的競爭力遠高於旅遊業,因為雖然有世界各國的遊客光顧美國,但也有大量美國人前往世界各國旅遊。而美國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以其自由競爭的學術氛圍吸引著世界各國的留學生,每年在美國各類高校學習的外國留學生超過50萬人,在美外國留學生遠遠多於去國外留學的美國人。美國2000年教育服務出口達102億8700萬美元,這一金額超過了美國傳統出口商品小麥和玉米的總和,而教育的進口則只有21億4000萬美元。
IMF 並沒有公布在表2中的「其他商業服務」的詳細分類數據,根據該統計項目的含義,它類似於OECD服務貿易統計中的「專業服務貿易」。但OECD的這項分類統計並不健全,美國只有部分分類數據。表3反映了美國部分「專業服務貿易」的競爭優勢狀況,可以發現,美國在這一領域具有競爭力的是法律、會計、審計以及咨詢服務,這也是與人們的常識相吻合的。
表3 2000年美國專業服務貿易的競爭力 單位:10億美元;%
出口 進口 進出口收支 競爭
力指數
法律、會計、審計以及咨詢 4.91 2.24 2.67 37.3
廣告與市場調查 0.41 0.76 -0.35 -29.9
研究與開發
工程設計
農業與采礦業的指導
其他專業技術服務 3.97 2.20 1.77 28.7
企業內服務貿易 28.94 22.44 6.50 12.7
合計 39.01 28.42 10.59 15.7

資料來源:筆者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Statistic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2001》的數據計算。
運輸服務、保險服務和廣告與市場調查是美國為數不多的缺乏國際競爭力的服務貿易,可能與在美國的外國服務商競爭力更強,並從美國本國服務商那裡奪得許多市場份額有關。
三、美國競爭優勢要義
雖然每個國家國情各不相同,各國競爭優勢也各有差異,但一個國家的競爭優勢總是由一些因素組成的。邁克爾•波特認為,一國產業的競爭優勢由四個基本因素(生產要素、需求條件、支持性產業及相關產業的表現、企業戰略及競爭者)和兩個附加因素(機遇和政府行為)。限於篇幅,這里集中從知識與技術型人力資源、企業競爭環境、企業技術創新環境與企業戰略四個方面來論述美國的競爭優勢,筆者認為,這四個方面都會在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提升一國產業的競爭力。
知識與技術型人力資源
通常,人們的收入水平與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或所掌握技術難易程度的高低成正比,而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與其收入水平成正比。因此高素質人才不僅有助於增加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供給,也會增加相關的需求。
美國能夠保持科技和經濟領先地位,主要受益於美國一貫重視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自80年代初以來,幾任總統都宣稱要成為「教育總統」,企業也越來越重視培訓和吸收人才。隨著全民、終身教育的深入開展,美國正邁向群眾性知識社會。美國重視教育的標志之一是不斷增加教育投資,美國教育投入已從1989 年的3530億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6350億美元,教育投資已佔美國GDP的7%以上,在發達國家名列前茅。柯林頓總統提出,跨入21世紀後,每個小學教室都要與世界聯網,大學升學率要達到25%,以適應新經濟發展的需要。

美國抓住一切機會大力引進人才也是美國獨特的競爭優勢。迄今在美國的留學生達491萬,大約佔全球留學生總數的1/3。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核武器和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問世應用和日新月異,「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實施和航天技術大發展等等,都是在移居美國的科學家們的參與甚至主導下完成的。 2001年美國政府又出台了《加強21世紀美國競爭力法》,其目的就是要進一步吸納那些擁有專業技術和技能的、在美國工作但不申請居留的外國人,人才范圍涵蓋科技、法律、藝術等廣泛領域。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美國已擁有世界上最多、最優勢的科技人才,依靠這一大批頂尖的人才,美國人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美國科學家在世界主要科技文獻上發表的論文最多,美國公民在國內外獲得的專利最多。
企業競爭環境
美國產業是在相互競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絕大多數產業都面臨激烈的國內競爭。美國是世界上反壟斷政策的發源國,對市場壟斷、企業兼並和市場統一定價的做法限制嚴格。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的反壟斷立法以及實踐活動適應了世界經濟變化的需要。里根執政時期以來,美國實施反壟斷政策時更多地考慮到美國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地位,把企業兼並看成是增強美國國際競爭力的手段,因而對企業的兼並採取了容忍的態度。在這一時期,美國司法部不再對那些操縱價格、分割市場但沒有公開協議的壟斷進行追究。司法部當時還撤銷了對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的訴訟,與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達成了和解。(註:張德霖:《競爭與反不正當競爭——反不正當競爭法理論實踐與國外法律規范》,人民日報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197頁。)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反壟斷政策繼續延續上述趨勢,最能體現這一點的是被認為美國50多年來最大的反托拉斯案——訴微軟壟斷案。(註:2001年6月,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上訴法院作出裁決,駁回地方法院法官在前一年6月作出的將微軟一分為二的判決,但維持有關微軟有違反反壟斷法行為的判決。2002年11月,美國司法部和微軟達成協議,聯邦法院迅速批准了這一解決方案。)從微軟一案可以看出,進入新經濟時代,美國實施反壟斷政策進一步重視維護美國的整體國際競爭力。因為在新經濟時代,單純用分拆企業來破除壟斷並不能保持和提高一國的競爭力。
企業技術創新環境
美國技術創新的主角是私人企業。2000年全美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中企業佔72.9%,政府部門佔27.1%。經歷了70年代研究與開發相對停滯的時期以後,最近20多年以來,美國的私人企業研究與開發能力有了長足的發展。私人企業的研發經費佔GDP的比重從1985年以前的0.8%左右上升到 2000年的1.8%,發明專利數也由90年代初的每年不到10 萬件增加到2000年的超過15萬件。(註:The Annual Report of The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CEA,Washington D.C(2002.2).)
美國企業的科學技術活動與美國的國防建設緊密相連是美國支撐其經濟強國的競爭優勢之一。從40年代的原子能計劃到70年代的「阿波羅」登月計劃,龐大的國防相關計劃不僅為企業提供了客觀的研發經費,更重要的是為企業提供了提升技術競爭力的機會。國防工業的發展帶來的技術進步進一步促進了其他製造業的發展,當今美國的優勢產業或多或少與美國國防有關,如飛機製造業、IT產品製造業和電訊服務業等。
此外,美國人不斷進取的冒險精神、大型風險投資公司和NASDAQ市場等融資渠道的存在也是推動美國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方面。
企業戰略
美國企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要素流動的好處,通過對外投資和吸引海外投資在全球范圍進行資源配置,這一戰略可以說是一種「全球要素組合型發展戰略 」。(註:張幼文:《當代國家優勢——要素培育與全球規劃》,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222頁。)美國既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對外投資國,也是最大的引資國(2002年除外),在許多行業都擁有富可敵國的跨國公司。

美國公司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地位比任何國家都強。美國公司現在在全球具有戰略意義的地方建立了大約2.3萬個多數控股或少數控股的分公司。多數國外分公司的戰略目標是向當地市場生產和銷售商品和服務。據統計,美國跨國公司在海外生產的產品中,約60%在當地銷售,約30%返銷到美國。(註:〔美〕《外交》2001年5、6月號。)美國跨國公司的實力決定了它對國內外政治經濟的巨大影響,美國跨國公司不僅是當代美國社會的經濟基礎,也是其競爭力的主要來源。
近年美國經濟的成功還要歸功於80年代以來的企業大刀闊斧的重組和精簡。在美國,企業出資人利益更受重視,這有別於德國更重視企業的社會效益和日本更重視企業員工的利益。美國的做法好處是企業可以避免陷於重重利益沖突而不能自拔從而爭得時間上的主動,但容易造成大量企業倒閉和大批裁員的現象。
四、小結——兼論經濟強國競爭優勢的共性
當今世界經濟波詭雲譎,一國不進則退,各國無不為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並在國際經濟舞台上爭得一席之地而全力以赴。一國部分競爭優勢是該國所特有的,比如美國擁有包括廣袤富饒的土地、世界首屈一批的軍事強國地位等的「硬力量」,包括移民國家的開放度、美元牢固的國際貨幣地位、文化和意識形態對其他國家的吸引力,以及控制國際規則和機制的能力等的「軟力量」,都是其他國家所欠缺的競爭優勢。盡管如此,對美國等經濟強國的分析也表明這些國家競爭優勢在許多方面是相同的。
第一,實施既有競爭又有規制的市場經濟制度。自由競爭是市場經濟最基本的運行機制,通過競爭,可以促進企業優勝劣汰,使資源優化組合,提高經濟的效率。但競爭具有兩重性,沒有約束的競爭反過來又會破壞競爭。經濟強國長期的實踐表明,完善的市場經濟除了應該提倡自由競爭、保護競爭以外,還要規范競爭,使得競爭公平、有序、良性。給企業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讓企業在這一環境中實現有序競爭和良性競爭是這些國家提高競爭力和保持較高競爭力的基礎條件之一,也是這些國家走向強國的起點。
第二,重視科學教育的作用,發展知識經濟,注意保護知識產權。大多數經濟強國的戰後競爭優勢更多的並不是來自天然的恩賜,而是通過本國不懈的努力和創造而形成的。在開放經濟的環境下,初級生產要素供給越來越豐富,因而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小。一國只有長期堅持不懈創造性地發展高級生產要素,在能在國家間競爭中脫穎而出。經濟強國的當代經濟發展走的都不是大量消耗資源的粗放經濟道路,而是走依靠建立在包括發達的科學教育、科學的決策和嚴格的管理在內的高級生產要素基礎之上的高效集約經濟道路而實現的。
第三,企業跨國發展已成為經濟強國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進而增強整個國家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環節。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經濟強國普遍按照價值鏈和產業鏈的要求,搶占價值鏈和產業鏈的兩端,控制核心技術和高附加值環節,而將製造組裝能力向外轉移,發展海外生產基地,建立面向全球開發和配置資源的高效生產體制,形成全球性生產體系,以此更大規模地佔領國際市場和強化本國的國家競爭優勢。同時,經濟強國在開放經濟的條件下注意保護本國產業,實施適以我為主的開放,既最大限度地享受開放的利益,又注意不對國內產生過大的沖擊。
第四,在國際市場上崛起一群有競爭力的產業。這些產業既可以是製造業,也可以是服務業。支撐這些產業的是各國形成的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各國許多政策最終是為了形成產業集群而安排的。

② 當前國際金融經濟背景(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態度,充當的角色之前採取的措施等)

全球金融一體化對我國的影響及對策
提要:
經濟全球化已經構成當代世界經濟發展最主要的趨勢性特徵,作為推動這一趨勢的兩股主要力量,跨國公司的全球投資以及全球資本的跨國流動也引起了普遍關注。人們常常把前者稱之為生產一體化(或全球化),把後者稱之為金融一體化,其中又以金融一體化的發展尤為引人注目。概括地說。
當前的金融一體化趨勢有幾個比較明顯的特徵:一是金融市場的一體化程度加深。各個地區之間的以及全球不同類型的金融市場相互貫通,聯系密切,金融風險的「傳染」效應增大。二是私人資本流動成為國際資本流動的主力,大約佔全球資本流動的3/4,其中相當大一部分流向了新興經濟地區。三是跨國銀行呈現出「全能化」發展趨勢,業務趨於綜合化。四是大規模的銀行兼並風起雲涌,僅1999年就發生了七起大規模的金融機構兼並案(王雪冰,2000)。我國當前正在通過不斷的改革與發展謀求融入世界經濟、貿易和金融體系。全球金融的一體化在給我國的金融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將帶來挑戰,因而有必要結合我國金融開放的進程,認真分析,提早應對。 一、全球金融一體化進程中的中國金融業 1978年以來的改革開放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使其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並且最具增長潛力的經濟體。1978年~1999年我國的實際GDP增長速度創下了世界之最,20年間經濟規模增長了6倍,而同期世界經濟僅增長了2.2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1998年我國GDP相當於發展中國家的30.1%,全世界的12%。按匯率折算,佔世界的3.2%。商品與服務出口總額佔到了發展中國家的17.5%,全世界的3.1%(見表1)。由於改革與開放並行不悖,成功的對外開放政策大大提高了我國經濟的外向化程度,使其越來越深地融人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之中。1979年~1998年問,全世界出口額增長了3.3倍,而我國的出口增長了13.5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999;《1999/2000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鑒》)。1998年中國出口總額為1838億美元,佔世界出口總額的3.4%,成為世界第9大出口國。1999年我國出口總額進一步增加到194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了6.1%。得益於勞動力成本優勢及巨大的市場潛力,中國成為對外國直接投資最具吸引力的國家。1997年中國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為452.6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1998年增加到了454.6億美元,1999年為404億美元。1999年中國的進口、出口和FDl分別占當年GDP的16.73%、19.67%和4.08%(見表2)。與此同時,我國的境外直接投資也在穩步增長。我國經濟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國際化趨勢。 在貿易和投資的帶動下,我國的金融業也開始逐步融人世界金融體系。1980年4月中國恢復了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成員資格,同年5月恢復了在世界銀行的地位,隨後又成為國際清算銀行的成員。這標志著我國已經是現存國際金融體系的重要參與者。但由於市場開放程度不高,在1996年我國實行人民幣經常項目下的自由可兌換以前,全球金融一體化對我國的影響尚不明顯。1996年以後,國際金融體系對中國國內金融和經濟的影響開始加深。通過不斷引進外資金融機構、開放B股股票市場以及越來越多的海外借款和債券發行,國內金融市場間接地將自己與國際金融市場聯系起來。從目前與WTO各締約方談判的進展情況看,我國有望於年內加人WTO,金融市場的開放也會隨之加快。預計到2020年,中國有可能全方位地融入全球貿易和金融體系。屆時,中國與國際金融體系的聯系將會更加直接和密切。 (一)銀行業 近二十年來,遵循穩妥、有序的原則,我國逐步擴大了銀行業的對外開放。從1981年引進第一家外資銀行以來,外資銀行在華業務一直處於健康發展狀態。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我國金融的對外開放並沒有因此而放慢。1999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又取消了對外資銀行的地域限制,允許其在中國境內所有中心城市設立分支機構。7月,又進一步擴大了上海、深圳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范圍。 我國銀行業的對外開放政策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統計表明,截至1999年4月末,我國境內共設立外國銀行分行154家,當地注冊銀行13家(含合資銀行7家,獨資銀行6家),外資財務公司7家,外國銀行代表處257家,幾乎匯集了世界上所有最有實力的大銀行。這些在華外資銀行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和沿海城市,其中上海、深圳分別佔47%和14%。截至1999年10月底,外資銀行資產總額為313.36億美元,其中貸款總額為222.49億美元;負債總額為286.11億美元,其中聯行及附屬機構來賬206.69億美元,佔72.24%,存款為49.97億美元,佔17.74%,資本(或營運資金)為26.93億美元。外資銀行已經成為中國金融市場上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在促進中國經濟、金融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保險業 與快速開放的銀行業相比,中國保險業的開放相對謹慎一些。從外資保險機構的設立情況看,自1992年美國國際集團成為首家獲取在華營業資格的外資保險公司以來,外資保險公司一般以每年1?2家的速度進入中國市場。截至1998年底,7年來總共批准了12家外資保險公司的營業性機構,但開放區域僅限於上海、廣州兩個城市。1999年4月5日,中國一次批准了美國丘博保險集團、美國恆康相互人壽保險公司、英國保誠保險公司和加拿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等4家外資保險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在華外資保險機構達到了16家。從保險業務來看,1998年,國內保費收入1247億元人民幣,其中外資份額為1%。 (三)證券市場 由於過分強調籌資功能,我國證券市場的一個主要特點即發行市場發展迅速,而交易市場發育緩慢。相應地,這一特徵也反映在證券市場的對外開放上。統計表明,截至1999年12月底,我國共有43家H股公司在香港聯交所發行股票和上市,有1家公司在紐約股票交易所發行股票和上市,有1家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發行股票和上市。上述發行累計籌資119.76億美元,其中H股市值佔到了香港股市總值的1.26%(1998年底)(王雪冰,2000)。除此以外,我國還有49家紅籌股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課題組,1999)。在國內股票市場,另有108家公司發行外資股B股股票(其中有27家只發行B股股票),累計籌資47.45億美元(王雪冰,2000)。但與此同時,股票的流通市場卻發育緩慢。受證券市場自身發展階段、監管水平以及人民幣資本項目下不可自由兌換的影響,外國證券投資者及證券中介機構在進入我國證券市場時要受到嚴格的限制,外國證券投資者只能將外匯資金投資於B股市場。證券市場的不平衡開放態勢仍將持續一個較長的時期。 二、全球金融一體化對我國金融業的影響 金融開放已經使我國在吸引外資及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獲得了巨大收益。從長期看,逐步擴大金融開放,並最終融人全球金融體系不僅可以使我國繼續獲得這些收益,也有助於加快國內金融業的改革與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不過同時也應看到,由於一體化是以全方位的高度開放為前提的,這一過程必然會使我國的銀行、保險及證券等相關行業在國內金融市場面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從業務、人才、管理等方面給我國金融產業的各個領域帶來直接沖擊,並將進一步對我國的宏觀金融調控和金融監管提出新的挑戰。因此,對我國的金融業而言,全球金融一體化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一)對銀行業的影響 從長期看,我國銀行業將從逐漸融入全球金融一體化進程中獲得多種收益,諸如有助於減少我國銀行業在國際市場准人方面受到的限制,有利於國內銀行拓展海外業務,實現跨國經營等。除此以外,最大的收益還體現在制度改革與制度創新方面。融人全球一體化一方面意味著我國的銀行業將要面對資金實力充足、管理先進、服務高效的國際大銀行的有力競爭,有助於從外部增強我國銀行業改革與發展的壓力和動力,加快我國銀行業的改革和現代化進程;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我國的銀行業,包括中央銀行的監管方式,必須與國際標准接軌,有利於推進我國銀行業改革的規范化。但是從短期看,甚至從中短期看,這種融入並不是沒有成本的。我國銀行業的現狀是,雖然在經歷了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之後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銀行體制改革與發展的最終目標還遠未實現,許多深層次的制度性問題,如商業化程度較低,激勵機制扭曲,創新能力不強,不良資產比例高等,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許多方面遠遠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懸殊下的市場競爭必然會給國有銀行帶來負面影響。 可以預見,一旦現有的各類保護性措施取消後,國內銀行業將出於非常不利的競爭地位: 首先,向外資銀行開放中資企業的人民幣業務不可避免。由於外資銀行的資金成本低、貸款開發能力強、貸款質量高,有可能導致大量效益好、講信用的優質客戶向外資銀行轉移,而效益和信用評級較差的客戶,以及一些政策性業務繼續留在國內銀行,出現「逆向選擇」的現象。這可視為對中資銀行的最大威脅。 其次,外匯業務方面的限制也將逐步取消。依託通過國際市場籌集低成本資金的優勢,外資銀行就能以較低利率對國內客戶提供外匯貸款,從而凸現其外匯業務的優勢,對國內銀行的外匯業務產生較大沖擊。 第三,人民幣業務的地域限制也將最終解除。目前,在華外資銀行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和沿海城市,僅上海、深圳、北京三地就集中了在華外資銀行總數的70%。隨著人民幣地域限制的放鬆,外資銀行將會向更多的沿海城市擴展,加強對優質客戶的爭奪。 第四,在開放其他金融服務方面,外資銀行將居於壟斷地位。外資銀行在金融數據處理和咨詢服務以及混業經營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它們熟悉國際金融領域,長期分析國際金融形勢,注重市場開發,有豐富的市場競爭經驗,具備很強的技術和金融產品開發能力,尤其是在個人資信系統方面,能夠提供優良的服務。因此,在提供其他金融服務方面,外資銀行將處於壟斷地位。 最後,外資銀行出於開拓國內市場方面的考慮,將吸引走大批國內銀行界優秀的管理和專業人才,給國內銀行的經營管理形成一定的沖擊。 以上競爭格局必將對國內銀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一是市場份額出現流失。我們可以比照加人世貿組織作一個簡單的估計。根據預測,中國加入WTO五年之後,外資銀行的外幣存款市場份額將上升到15%。人民幣存款的市場份額將上升到5%至10%(宮占奎,2000;王雪冰,2000);其外幣貸款市場份額可超過1/3,人民幣貸款市場份額將達到15%左右;中間業務的市場份額很有可能超過50%;外資銀行將獲得絕大部分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業務以及投資銀行業務的市場份額。十年之後,外資銀行將佔有整個銀行業市場1/3的份額(王雪冰,2000)。 二是盈利能力下降。伴隨著中資銀行市場份額的縮小和優質客戶的減少,其盈利能力必然隨之降低,最終將影響到中資銀行的收益。如果考慮到中資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同時還肩負著沉重的歷史包袱,這種狀況將使中資銀行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 三是影響中資銀行的流動性。資金來源逐漸從中資銀行分流到外資銀行,必將對中資銀行的流動性產生不利影響。鑒於中資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比例已經很高,流動性損失不僅會惡化國內銀行的風險狀況。甚至有可能對中資銀行的生存構成威脅。 (二)對保險業的影響 盡管我國保險業在改革開放後獲得了迅猛的發展,但與具有幾百年發展歷史的外國 保險業相比仍顯得十分稚嫩。1998年底,我國的保險深度(即人均保費)為12美元,列世界第60位;保險密度(保費佔GDP的比重)為1.57%,居世界第55位(胡穎,2000)。 此外,我國的保險業缺乏一個完整的包括代理人、經紀人、公估行在內的中介體系以及以「鬆散監管」為特徵的現代保險監管體系。國內各保險公司在經營機制、風險處理技術、科技運用水平、資金運用能力、產品創新以及售後服務等方面也遠遠落後於國際知名的保險公司。這種差距固然意味著國內保險公司可以通過融人國際保險市場,通過與國際大型保險公司展開競爭與合作而不斷增強競爭力,但同時也意味著非常不利的競爭地位。 與銀行業的狀況類似,從短期看,這種競爭劣勢也將導致國內保險公司業務流失,市場份額下降。由於我國保險業尚處於初級階段,市場份額的縮減將給民族保險業的長期發展帶來巨大壓力。同時,外資公司還將憑借其靈活的管理機制和優厚薪酬待遇吸引國內保險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造成國內保險公司人才流失。除此以外,保險業的開放必將進一步促進市場主體以及保險業務的多元化,對中國現行的保險管理體制和監管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對中國證券業的影響 與國際上比較成熟的證券市場相比,我國證券市場存在的差距是相當明顯的。這種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市場規模較小,資本市場的深度不夠。截至1998年底,中國股市市場價值佔GDP的比重還不足25%。而1996年美國的這一數字為115.6%,英國為151.9%,日本為67.2%。一些發展中國家,如韓國、泰國、墨西哥和印度也分別達到了28.6%、53.9%、31.8%及34.4%(周道許等,2000)。資本化比率低不僅說明了我國的證券市場仍處於初級階段,也反映了其較低的抗風險能力。 二是市場結構不合理。在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這兩大構成中,我國的證券市場過度偏重於股票市場,而債券市場又主要集中於國債市場。截至1999年11月,國內上市的企業債券僅有11支。這與發達國家形成了鮮明對比。1970年~1985年間,在美國,債券融資額約為股票融資額的10倍(深交所,1999)。 三是市場分割嚴重。比如A股、B股的割裂;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的割裂;產權交易市場與證券市場的割裂等。市場割裂嚴重破壞了證券市場的完整性和統一性。 四是市場流通性不夠。目前,國家股、公有法人股的流通問題仍然沒有解決,A股中60%一70%的股票是不能流通的。 五是各市場主體行為的高投機性。國有企業傾向於上市「圈錢」;券商負盈不負虧,違規操作,過度承擔風險。個人投資者追漲殺跌,盲目跟風。整個證券市場呈現出高風險的特徵。 六是中外證券中介機構在競爭實力上差距懸殊。國內證券中介機構在經營管理機制、服務水平、創新能力、資金實力等方面遠遠落後於國際知名的證券中介機構。單從資產規模來看,目前我國最大的證券公司??國泰君安的總資產大約300億元。而1998年末,美林證券公司總資產達2998.04億美元,摩根斯坦利的總資產更高達3175.90億美元。它們任何一家券商的資產規模,比我國全部的90家券商的資產總和還大出許多(周道許等,2000)。競爭力之懸殊顯而易見。 上述問題決定了我國證券市場還遠遠不能適應對外開放的要求。在條件不成熟時過快開放資本市場,將會導致一系列消極後果。發展中國家在金融自由化過程中所遭遇的一系列金融危機,特別是1994年發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機以及1997年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就是這種後果的集中體現。但差距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無限期地推遲證券市場的開放進程。這不僅不符合金融一體化的總體趨勢,也不利於我國證券市場自身的發展。在這個意義上,金融全球化實際上意味著對我國證券業發展與規范的更高要求。 (四)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全球金融一體化將促使我國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更多地依賴於市場手段,加快實現宏觀調控方式從直接向間接的轉變。但從近期看,鑒於我國的經濟轉軌仍要持續一個較長的時期,金融一體化將對我國既有體制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產生不利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貨幣政策控制力減弱。相對於國內銀行,貨幣政策對外資銀行的控制能力要弱些。外資銀行的資金來源主要來自國外金融市場,它們受利率管制、窗口指導信貸政策等貨幣政策的約束很小。當國內貨幣政策的意圖發生變動時,它們會通過轉向國外市場加以規避。這必然會縮小貨幣政策的直接覆蓋面,使貨幣政策的作用發生「泄漏」,弱化其政策效果。 二是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有效性減弱。目前,我國貨幣政策是以貨幣供應量為中介目標,但是我國現在的貨幣供應量統計遺漏了兩項內容:一是國內金融機構外匯存款;二是外資金融機構存款。這兩項內容所涉及的金融業務量(以資產度量)占國內全部金融業務量的14%,對貨幣供應量中介目標的實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並且隨著外資銀行業務量的擴大,這種偏差也會隨之放大。另外,隨著金融機構多元化及其業務多元化的發展,微觀的貨幣需求模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而金融創新的發展,利率市場化壓力的增大也都會削弱貨幣供應量作為中介目標的有效性。 三是部分貨幣政策工具的效率有所減弱。我國現行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管理、准備金制度、再貸款、再貼現等。金融開放除了有助於增強第一項工具的效果外,對其他政策工具都有抵消作用: 首先是利率管理的有效性減弱。外資銀行外匯貸款利率基本不受中央銀行管制,外資銀行業務量佔比的增加實際上意味著不受利率管制的金融業務量越來越大。結果必然會減弱央行利率管理的有效性。 其次是存款准備金調整的效率弱化。外資銀行在中國境內的貸款通常不受其存款來源的制約,它們可以從國際金融市場獲得資金,因此,就總體來言,外資銀行的發展傾向於削弱准備金制度的有效性。 最後是再貸款、再貼現機製作用下降。這些政策工具對國內銀行業的資金支持具有積極作用,但對外資銀行的調控作用不大。 四是貨幣政策的外在約束增強。國際金融機構的介入,將使貨幣政策的對外依賴程度有所增加。這樣,中央銀行在決定貨幣政策時,需要密切關注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情況,尤其是主要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貨幣政策的取向,採取相應對策,以便將外資銀行對貨幣政策的不利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 (五)對金融監管的影響 在全球金融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市場以及金融機構的發展會更加迅速,金融創新也更加活躍,對我國的金融監管是一個嚴峻挑戰:(1)多元化的金融機構不斷對其金融產品進行分拆組合,創造出新的金融工具。歷史的經驗表明,金融創新常常是作為金融監管的對立面而出現的,並且是推動金融監管發展變化的主導力量。(2)混業經營的程度越來越深,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相互交叉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彼此之間的界限更加模糊。如何對金融機構的整體風險進行全面監管至今仍然是個世界性的課題。(3)巨型金融集團應運而生,它們的業務范圍更廣,金融品種更多,機構設置遍及全球。如何對這些金融集團進行有效監管需要更高層次的國際合作。(4)一些傳統的注重隔離風險的「防火牆」措施已逐漸失去作用,國際金融市場風險不僅可以在世界范圍內迅速轉移和傳播,同時還具有倍數放大作用,破壞力更大。作為這些挑戰的一個集中展示,對沖基金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所表現出的高舉債、極度投機和不受監管就是一個生動事例。考慮到我國的市場化進程還不夠深入,金融監管仍然出於從計劃到市場、從傳統到現代的轉變過程之中,高效的監管體制尚未形成,監管當局的監管能力還相當有限,挑戰不言而喻。 三、面對全球金融一體化的對策 針對全球金融一體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應該未雨綢繆,積極准備,以趨利避害,加快我國的經濟發展和金融現代化進程。這要求我們除了要積極審慎地擴大對外資金融機構的開放外,更重要地是要採取切實措施加快我國金融業的健康發展,改善貨幣政策的調控機制,提高金融監管水平。 (一)加快實現國有銀行的商業化進程,增強國際競爭力 首要任務是理清產權關系,建立有效的銀行法人治理結構,加快國有商業銀行的商業化改革。與此同時加快進行不良資產重組。實現銀行的資產重組可以通過成立資產管理公司的方法,剝離和處置不良資產。需要強調的是,存量不良資產的處理固然是一個方面,但更關鍵的問題是防止邊清理邊產生,甚至新增速度超過化解速度。這意味著銀行自身的改革無論如何都是最根本的。 其次是加快形成有效的競爭機制。工、農、中、建4大國有商業銀行無論從資產數量、人員數量、營業網點還是從業務份額上都在我國銀行業佔有絕對比例。這樣的壟斷機制既不利於通過競爭提高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率,也不利於中央銀行的間接調控。因此,可以考慮通過適當放鬆市場准人的方法,引進外資銀行,發展區域性銀行以及面向中小企業的中小銀行,以培育新的競爭主體,加強市場競爭。 第三是對國有銀行現有的組織機構進行調整,撤並無效機構,清理包袱,提高競爭力。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進展緩慢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就是機構臃腫,冗員太多。截至1998年底,工、農、中、建4家國有商業銀行累計擁有機構14.4萬個,金融從業人員近167萬人(見表3)。以機構和人員論,堪稱世界之最。其中中國工商銀行更是以其員 工數量之巨堪稱世界銀行之最。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冗員,非業務部門人員的比例超過1/3,而在華外資銀行的這一比例只有1/10,差距顯而易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嚴重影響經營效率。根據1999年第7期英國《銀行家》雜志的統計,盡管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的一級資本與世界上幾家最大的商業銀行差距並不很大,但是資產回報率卻相差懸殊。 第四是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勵機制。金融全球一體化的到來,將使國有商業銀行出現嚴重的人才流失,因而有必要改革國有商業銀行舊有的激勵機制。目前人才競爭的格局已經出現。外資銀行錢多人少,為網羅人才,不惜工本。初步估計,目前在北京和上海,外資銀行的高級管理人員中大約有1/3來自中資銀行,他們都是各個部門的業務骨幹。另有1/3來自外方,1/3來自海外歸國人員。這種格局已經為國有銀行的激勵機制敲響了警鍾。 如何才能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勵機制?不外乎以下五個方面: 產權機制 市場經濟中拿什麼來承擔責任,拿什麼來承擔風險?靠的就是產權。用自己的財產來承擔投資風險的人,最有積極性關心投資收益。玩自己的錢和玩別人(公家)的錢不僅風險偏好不一樣,投資效果也截然不同。 經理市場在市場經濟中做老闆的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是打工族。為什麼這些沒有物質資本或物質資本不多的人也在玩兒命工作?靠的就是經理市場。經理市場說穿了就是人材市場,是給人材定價的一種機制。通過經理市場,優秀的專業人材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聲譽,衡量、顯示並且變現自己的人力資本。從最根本的意義上說,經理、醫生、律師、會計師、大學教授等職業的繁榮都是建立在經理市場的基礎上的。正因為有了經理市場,才會不斷涌現出類似李?亞科卡(曾任福特公司及克萊斯勒公司總裁)、傑克?威爾治(任通用電氣總裁)這樣的經營巨擘。 獎勵機制小到獎金、補貼,大到股票期權都可以視作獎勵機制。獎勵機制更加富於技術性,應用范圍最廣,方式更為靈活。 烏紗帽機制也就是官僚科層體制,這可以視為與經理市場平行的一種激勵機制。現階段國有銀行對高級經營管理人員的激勵和約束就主要靠這種機制。這種機制的好處是有助於避免在轉軌時期出現治理真空,缺點是對人材的定價信息不公開,不利於人力資本積累。 思想政治工作這一條可以視為當代中國對現代管理的一條貢獻。它不僅被歷史證明是我黨行之有效的重要法寶,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大體上說,建立國有銀行人才激勵機制可以從這五個方面著手,最終逐漸過渡到主要依靠前三種機制。

③ 美國金融發展中形成現代金融體制特徵,

世界各國金融業發展已明顯呈現以下十大特徵和趨勢:一是金融管制放鬆化;二是金融創新化;三是金融市場全球化;四是融資證券化;五是銀行經營國際化;六是銀行業務全能化;七是銀行資本集中化;八是金融業電子網路化;九是國際貨幣結構多元化;十是金融監管國際化。


一、金融管制放鬆化


1、價格自由化:即取消存款利率限制,放開匯率管制,取消證券交易中的固定傭金制度;

2、公平競爭:擴大各類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和經營權力;

3、加強和改善金融市場的管理:改革金融市場,放鬆金融機構進入市場的限制,豐富金融工具和融資技術;

4、實行資本流動自由化:相繼放寬外國資本、外國金融機構進入本國金融市場的限制,以及本國資本和金融機構進入國外市場的限制。


二、金融創新化


金融創新主要體現於期權和期貨交易的發展,證券市場上大量新的交易方式和金融工具的出現,以及銀行國際業務中貨幣和利率的互換、票據發行便利和遠期利率協議等新的交易技術和業務的發展。


三、金融市場全球化


金融市場全球化是指由於科技進步、金融創新及金融管理的自由化,使得各國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緊密連接,逐步形成一個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


四、融資證券化


美國,融資證券化表現得最為顯著,幾乎滲透到經濟生活中的各個角落,並成為投資銀行業新的角逐領域,近20年來,國際融資證券化促進了國際資本市場的長足發展。


五、銀行經營國際化


銀行經營跨國界發展,不但加速了國際資本流動及新的金融工具和技術的廣泛運用,而且加速了金融市場的全球化進程,90年代以來,銀行經營國際化進一步向全球化發展,並逐漸形成銀行國際業務與國內業務的合理分工,即大銀行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競爭,中小銀行則在國內金融市場上發展。


六、銀行業務全能化


金融業由「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專業化模式向「綜合經營、綜合管理」全能化模式的發展已成為當今國際金融業發展的主流。


七、銀行資本集中化


銀行並購活動將銀行資本的國際集中化程度再次推上了新的高度,它既向全球吸收資金,又向全球貸放資金,成為貨幣和資本國際流動的主要承擔者。由此可見,這些活動無疑會有力地促進銀行業務向更高層次的全球化方向發展。


八、金融業電子網路化


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金融服務電子網路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使得全球金融一體化深深地依賴金融服務電子網路化的發展,同時也深刻地反映了世界各國金融業電子網路化的時代特徵。


九、國際貨幣結構多元化


1、從金本位到1945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工;從60年代美國在西方經濟中的地位日趨下降,到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宣告崩潰,反映了國際貨幣體系日益趨向多元化格局的發展歷程。


2、90年代以後,美元地位有所削弱,日元和德國馬克的地位則不斷增強,從而形成了美元、日元和馬克三幣並重的多元化國際貨幣格局。


十、金融監管國際化


90年代以來,全球范圍、地區范圍以及雙邊范圍內各個層次上的國際銀行監管合作都得到了空前發展。


1、巴林銀行倒閉事件表明,監管當局之間的有效溝通可以加強對國際性金融機構及其經營活動的監督與管理。


2、各國監管當局對創造和維護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都十分關注,以便其本國銀行參與其中的競爭。


3、1995年哈利法克斯和1996年裡昂高峰會議的公報都表明,人們對不受監管或監管不充分的金融活動所產生的潛在系統性風險開始給予極大關注。


正是基於這些原因,世界各國政府、中央銀行和監管當局在90年代給予國際銀行監管合作的優先考慮甚於以往任何時候。

④ 美國攻擊加拿大和日本動物的金融機構將進一步打開中國的金融市場包括銀行保險

D A項,括弧前的逗號應去掉。B項,句末的句號應放在引號外。C項,在不同層次的語言結構中都用頓號,造成結構不清。第一個頓號改為「及」或「和」,第二個頓號不變,第三個頓號改為「和」。

⑤ 美國針對金融危機採取的措施

美歐英日兩天狂砸3000億剿殺金融危機
美聯儲9月16日宣布,通過隔夜回購協議向金融體系注資500億美元。這也是該行連續第二天大舉注資。9月15日,美聯儲已向美國銀行體系注資700億美元,為「9·11」以來最大規模的單日注資行動。

美聯儲出手拯救AIG 友邦保險虛驚一場 2008年09月22日18:11 財富時報

美德兩國出台金融股賣空禁令 2008年09月20日22:40 CCTV

美聯儲將向銀行業提供9000億美元現金貸款 2008年10月07日14:02 中國新聞網

全球央行史無前例集體大降息 解決流動性問題 2008年10月09日07:16 南方網

AIG再獲美聯儲378億美元注資 2008年10月10日06:08 東方網

美政府大蕭條以來首次購買銀行股份 2008年10月11日09:53 騰訊財經

美國2500億美元注資銀行業 公布銀行注資額 2008年10月15日07:11 中國證券報

美聯儲上調准備金利息支付 2008年11月06日08:05 騰訊財經

美國財政部本周將向九家銀行注資1250億美元
中新網10月27日電 據香港媒體報道,美國財政部表示,本周會向九家銀行注資1250億美元。

美聯儲本月第二次降息 美基準利率降至四年低點
中新社紐約十月二十九日電(記者 魏晞)美聯儲為期兩天的例行貨幣政策決策會議周三結束。會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決定降低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五十個基點,至百分之一 。

美聯儲與四國央行建立各300億美元貨幣互換安排
中新網10月30日電 綜合外電報道,美聯儲(Fed)周三宣布與四國央行建立貨幣互換安排,旨在改善全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

傳美擬斥6000億美元按揭擔保 救300萬財困業主
中新網10月31日電 次按問題令美國樓價大跌,美國數以百萬計屋主面臨收樓。據香港《文匯報》31日援引外電報道,消息指財政部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官員即將達成協議,同意提供高達6000億美元按揭擔保,協助300萬財困屋主。如果消息屬實,標志政府將動用聯邦救市措施以外的資金拯救樓市。

美政府再斥資335.6億美元購買21家銀行股份 2008年11月18日10:03 新華網 劉洪

⑥ 美國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原因
美國次貸危機定義,全稱是美國房地產市場上的次級按揭貸款的危機。次級按揭貸款,是相對於給資信條件較好的按揭貸款而言的,按揭貸款人沒有(或缺乏足夠的)收入/還款能力證明,或者其他負債較重,所以他們的資信條件較「次」,這類房地產的按揭貸款,就被稱為次級按揭貸款。產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成因:[網友評論]
相對於給資信條件較好的按揭貸款人所能獲得的比較優惠的利率和還款方式,次級按揭貸款人在利率和還款方式,通常要被迫支付更高的利率、並遵守更嚴格的還款方式。這個本來很自然的問題,卻由於美國過去的6、7年以來信貸寬松、金融創新活躍、房地產和證券市場價格上漲的影響,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施。這樣,次級按揭貸款的還款風險就由潛在變成現實。在這過程中,美國有的金融機構為一己之利,縱容次貸的過度擴張及其關聯的貸款打包和債券化規模,使得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的次級按揭貸款違約事件規模的擴大,到了引發危機的程度。
次貸危機發生的條件,就是信貸環境改變、特別是房價停止上漲。為什麼這樣說呢?大家知道,次級按揭貸款人的資信用狀況,本來就比較差,或缺乏足夠的收入證明,或還存在其他的負債,還不起房貸、違約是很容易發生的事。但在信貸環境寬松、或者房價上漲的情況下,放貸機構因貸款人違約收不回貸款,它們也可以通過再融資,或者乾脆把抵押的房子收回來,再賣出去即可,不虧還賺。但在信貸環境改變、特別是房價下降的情況下,再融資、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來再賣就不容易實現,或者辦不到,或者虧損。在較大規模地、集中地發生這類事件時,危機就出現了。美國次房危機
首先,與美國金融監管當局貨幣政策由松變緊的變化有關。從2001年初開始到2003年6月,13次降低利率之後,寬松的貨幣政策環境,反映在房地產市場上,就是房貸利率也同期下降。利率持續下降,是帶動21世紀以來的美國房產持續繁榮、次級房貸市場泡沫起來的重要因素。因為利率下降,使很多蘊涵高風險的金融創新產品在房產市場上有了產生的可能性和擴張的機會。表現之一,就是浮動利率貸款和只支付利息貸款大行其道,占總按揭貸款的發放比例迅速上升。與固定利率相比,這些創新形式的金融貸款只要求購房者每月擔負較低的、靈活的還款額度。從表面上減輕了購房者的壓力,支撐過去連續多年的繁榮局面。
從2004年6月起,美聯儲貨幣政策從緊。連續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貸的成本,開始發揮抑制需求和降溫市場的作用,促發了房價下跌,以及按揭違約風險的大量增加。
美國的這次經濟危機可以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
美國這次經濟危機是符合馬克思發現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規律的:資本家為了 追求利潤最大化會拚命擴大生產規模、極力壓低工人的工資成本,結果是生產出來 的商品越來越多,但是廣大顧客群卻買不起,因為人數最多的顧客就是工人和農 民,他們的收入只夠維持自身的基本生存。當產品遠遠地供大於求的時候,經濟危 機就爆發了,企業開始裁減員工、降低產量,甚至把牛奶倒進下水道里。馬克思早 就指出:資本主義是沒有辦法依靠自己的力量來解決經濟危機問題的,因為資本家 的貪婪天性決定了他們為了追求最大利潤必然要拚命擴大生產規模、極力壓低工人 的工資收入。
給我們的啟示
美國的金融危機啟示我們:不要隨便把錢借給比自己還要富裕很多的人。一般 人都以為:富人比窮人善於理財,窮人如果把自己的錢借給富人去替自己投資,可 以得到較高的回報。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富人有一個特點,他們更喜歡冒險,而且 他們比窮人更貪婪。當富人拿著別人的錢去投資冒險的時候,他們的膽子比拿自己 的錢去投資冒險要大得多,即使賠了反正是別人的錢。美國比中國富裕得不知多少 倍,可是我們中國卻把自己辛苦掙來的上萬億美元血汗錢放在美國,借給美國金融 機構去投資理財,以至於美國的窮人幾乎不需要擔保就可以從銀行貸款買到很好的 房子,居住條件比中國的富人還要好。一旦出現金融危機,美國就繼續發行國債向 別人借錢,如果你不繼續借錢給他,他可以宣布破產,以前欠你的錢也不還了;如 果你借錢給他,他無非多印刷美元還債,你以前借他的錢就貶值縮水——總之無論你 是借還是不借,你都註定賠錢的結局。 美國的金融危機告訴我們:有錢就首先把 自己的生活搞好,別在自己還過苦日子的時候就慷慨地借錢給富人。富人永遠是要 剝削窮人的,即便富人編制出多麼復雜、多麼玄妙的數學模型,其目的也還是為了 忽悠窮人把錢給他。 清朝末年有位高人說過:「只要我們把世界上富國的錢都借過 來,我們就富裕了,這些世界強國就窮了,我們中國就可以很容易超過世界強 國。」這樣富有智慧的話沒有被中國採納,而是被美國實施,美國是不管你富國窮 國,只要願意借錢給他一律歡迎,美國人依靠借錢、貸款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住上 了大房子,而且因為欠錢而成為了大爺,被美國欠錢的國家還要扮演「負責任的國 家」的責任,還要去救它。
第三個啟示是:績效考核體制出了問題會導致大麻煩。美國的投資機構的績效 考核是存在嚴重缺陷的,不管你在哪個投資銀行工作,都要給你高額分紅,然而你 操作失誤給客戶造成損失卻不需要賠償客戶損失,換一家投資銀行繼續享受高額分 紅。只有激勵沒有約束,必然導致操作者為了自己的短期個人利益而損失客戶的長 期利益,就如同「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腐敗」一個道理。現在這些美國倒閉了的投行 經理人紛紛失業,他們把尋找工作的目光轉向中國,大批簡歷發往中國,而一些中 國的金融機構居然認為這是一個吸收金融人才的大好機會,卻忘記了這些人是如何 把美國的投行搞倒閉的。
第四個啟示是:美國金融危機是由美國房地產泡沫帶來的,而中國的房地產泡 沫比美國要嚴重得多。一定要採取適度緊縮的貨幣政策,避免房地產泡沫的膨脹程 度,否則泡沫破滅以後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第五個啟示是:政府相當於企業治理結構中的職業經理階層,民眾相當於企業 治理結構中的股東。類似購買美國債券這種高額風險投資,一定要取得股東的同意 才能去做,否則職業經理人承擔不起投資損失的責任。按照我國目前的官員問責體 制,對於失職官員的最嚴厲懲罰無非就是他引咎辭職,可是如果一位官員的投資決 策失誤給我們國家造成幾千億美元的國民財富損失,他一個人引咎辭職能挽回任何 損失嗎?根本無法挽回。有十位這樣的官員引咎辭職,我們國家的幾萬億美元國民 財富就要全部賠光了。
其次,與美國投資市場、以及全球經濟和投資環境過去一段時期持續積極、樂觀情緒有關。進入21世紀,世界經濟金融的全球化趨勢加大,全球范圍利率長期下降、美元貶值、以及資產價格上升,使流動性在全世界范圍內擴張,激發追求高回報、忽視風險的金融品種和投資行為的流行。作為購買原始貸款人的按揭貸款、並轉手賣給投資者的貸款打包證券化投資品種,次級房貸衍生產品客觀上有著投資回報的空間。在一個低利率的環境中,它能使投資者獲得較高的回報率,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
美國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和投資市場的開放性,吸引了不僅來自美國、而且來自歐亞其他地區的投資者,從而使得需求更加興旺。面對巨大的投資需求,許多房貸機構降低了貸款條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級房貸產品。這在客觀上埋下危機的隱患。不僅是美國,包括歐亞、乃至中國在內的全球主要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均參與了美國次級房貸衍生產品的投資,金額巨大,使得危機發生後影響波及全球金融系統。
第三、與部分美國銀行和金融機構違規操作,忽略規范和風險的按揭貸款、證券打包行為有關。在美國次級房貸的這一輪繁榮中,部分銀行和金融機構為一己之利,利用房貸證券化可將風險轉移到投資者身上的機會,有意、無意地降低貸款信用門檻,導致銀行、金融和投資市場的系統風險的增大。在過去幾年,美國住房貸款一度出現首付率逐年下降的趨勢。歷史上標準的房貸首付額度是20%,也一度降到了零,甚至出現了負首付。房貸中的專業人員評估,在有的金融機構那裡,也變成了電腦自動化評估,而這種自動化評估的可靠性尚未經過驗證。
有的金融機構,故意將高風險的按揭貸款,「靜悄悄」地打包到證券化產品中去,向投資者推銷這些有問題的按揭貸款證券。突出的表現,是在發行按揭證券化產品時,不向投資者披露房主不僅難以支付的高額可調息按揭付款、而且購房者按揭貸款是零首付的情況。而評級市場的不透明和評級機構的利益沖突,又使得這些嚴重的高風險資產得以順利進入投資市場。
在美國,有的經濟學家將這些問題定義為"說謊人的貸款",而在這些交易中,銀行和金融充當了「不傻的傻瓜」的角色。按美國投資家吉姆.羅傑斯的話說,"人們可以不付任何定金和頭款、甚至在實際上沒有錢的情況下買房子,這在世界歷史上是唯一的一次",這"是我們住房市場中有過的最壞的泡沫,也是我們需要清理的最壞的泡沫" 。
次貸危機引發了美國和全球范圍的又一次信用危機,從金融信用和信任角度來看,有的經濟學者視為「美國可能面臨過去76年以來最嚴重的金融沖擊」。
[另家之言]
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次級抵押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
利息上升,導致還款壓力增大,很多本來信用不好的用戶感覺還款壓力大,出現違約的可能,對銀行貸款的收回造成影響的危機。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通常採用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相結合的還款方式,即 :購房者在購房後頭幾年以固定利率償還貸款,其後以浮動利率償還貸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裡,由於美國住房市場持續繁榮,加上前幾年美國利率水平較低,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
隨著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級抵押貸款的還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大為加重。同時,住房市場的持續降溫也使購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過抵押住房再融資變得困難。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級抵押貸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進而引發「次貸危機」。
美國金融危機影響
美國短期顯現較急迫的並非經濟危機,確切說應是金融危機,一些貪婪無厭的金融機構的現世報,但卻要其政府背後的廣大民眾來買單,而透過美債市場,米國政府必會增發債券增加債務,產生匯率和殖利率的波動,最終其影響還是會已不同程度與形式擴散到全球,而中國政府一直是美債的大戶投資者(為龐大外匯存底找安全與收益,及減緩人民幣升值壓力不得不為之),供給巨增的美債的跌價必然再次打擊中國外幣投資的賬上評價損失,而米國民間貨幣供給流動性減少也將使企業經營困難,慢慢的對中國的訂單與出口也將會造成影響;流入中國資本市場的熱錢成長率下降也會透過股市房市,商品市場,間接影響,但很多專家擔心的是,經濟成長衰退,而通膨仍在(停滯通膨)

⑦ 美國次貸危機開始至今,美國政府出台了哪些政策

主要的幾個措施:

* 出資幫助貝爾斯登的並購

* 宣布接管美國最大的兩家住房抵押貸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

* 促成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被收購。

* 接著是美聯儲下屬的紐約儲備銀行以850億美元接管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

* 7000億美元的綜合救援計劃。

* 將高盛集團和摩根士丹利從投行轉型為傳統的銀行控股公司,並開始和銀行一樣接受金融監管當局的監管。

⑧ 美國次貸危機的機遇分析

2007年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在2008年以來沒有出現任何緩和的跡象。美國部分金融機構經營陷入困境的局面,直接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動盪,次貸危機向全球范圍內擴散的速度也開始加快。為了緩解市場危機,一些國家央行通過注資、降息等手段向金融系統緊急注入流動性,一場全球范圍的救贖行動正在上演。在這一背景下,此次危機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關注。關於「次貸」形成的背景、表現和原因、損失及影響,以及一些國家應對危機的政策干預和效果評價等問題,成了一個全球性的熱點話題。

美國次貸危機是指由於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借款人違約增加,進而影響與次貸有關的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導致的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和流動性危機。在這一危機中,高度市場化的金融系統相互銜接產生了特殊的風險傳導路徑,即低利率環境下的快速信貸擴張,加上獨特的利率結構設計使得次貸市場在房價下跌和持續加息後出現償付危機,按揭貸款的證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發展,加大了與次貸有關的金融資產價格下跌風險的傳染性與沖擊力,而金融市場國際一體化程度的不斷深化又加快了金融動盪從一國向另一國傳遞的速度。在信貸市場發生流動性緊縮的情況下,次貸危機最終演變成了一場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波。
與傳統金融危機不同的是,次貸危機中風險的承擔者是全球化的,所造成的損失是不確定的。次貸的證券化分布以及證券化過程中的流動性問題,使得經濟金融發展中最擔心的不確定性通過次貸危機集中體現出來。也正是由於上述不確定性造成了次貸損失的難以計量和對市場的巨大沖擊。既然如此,那麼次貸危機會對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有哪些有用的啟示呢?

由於我國仍然存在一定的資本管制,次貸危機通過金融渠道對中國經濟的穩定與健康的直接影響比較有限,對中國經濟的短期直接影響總體上不會太大。但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國與美國、全球經濟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因此,次貸危機對我國經濟長期發展中的間接影響不可低估。

(一)直接影響:比較有限

1、國內金融機構損失有限

國內一些金融機構購買了部分涉及次貸的金融產品。由於我國國內監管部門對金融機構從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管制仍然比較嚴格,這些銀行的投資規模並不大。雖然還沒有明確的虧損數據,但這些銀行的管理層普遍表示,由於涉及次貸的資金金額比重較小,帶來的損失對公司整體運營而言,影響輕微,少量的損失也在銀行可承受的范圍內。

2、國內金融市場動盪加劇

隨著國內外金融市場聯動性的不斷增強,發達國家金融市場的持續動盪,必將對我國國內金融市場產生消極的傳導作用。一方面,會直接加劇國內金融市場的動盪;另一方面,外部市場的持續動盪會從心理層面影響經濟主體對中國市場的長期預期。以2008年年初為例,部分國際知名大型金融機構不斷暴露的次貸巨虧引發了一輪全球性的股災。1月份,全球股市有5.2萬億美元市值被蒸發,其中,發達國家市場跌幅為7.83%,新興市場平均跌幅為12.44%,中國A股以21.4%的跌幅位居全球跌幅的前列。持續動盪所導致的不確定性會影響到市場的資金流向,加之香港市場與內地市場的互動關系日益密切,香港市場的持續動盪很可能對內地市場形成實質性的壓力。在直接融資比例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國內金融市場的動盪很可能會引起國內資產價格的調整,從而進一步影響國內金融市場的穩定。

(二)間接影響:不可低估

1、出口增長可能放緩

在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出口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從經濟總量上看,出口在GDP中的比重不斷升高,2006年超過1/3,2007年雖然增速有所回落,仍增長了25.7%。從就業上看,外貿領域企業的就業人數超過8000萬人,其中,加工貿易領域就業近4000萬人。2001年以來,在所有的對外出口中,中國對美國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21%以上,出口增長速度也很快。

由於外貿對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美國又是中國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之一,因而美國經濟放緩和全球信貸緊縮,將使我國整體外部環境趨緊。次貸危機爆發以來,美國經濟增長存在較大的下行風險,消費者信心快速下滑。盡管中國出口結構的升級和出口市場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美國需求變化對出口的影響,但事實上,中國出口增速從未與美國經濟增長脫節。只要美國經濟出現衰退,中國出口就有可能明顯放緩。2007年第四季度的數據也顯示,中國的出口增速較前三個季度下降了6個百分點,低於全年的平均水平。因此,次貸危機可能會對我國未來的出口產生不利的影響,而對出口的影響一方面會直接作用於我國的經濟增長,另一方面會通過減少出口導向型企業的投資需求而最終作用於整個宏觀經濟。

2、貨幣政策面臨兩難抉擇

全球經濟的復雜多變,嚴峻挑戰著我國的貨幣政策。一方面,美歐等主要經濟體開始出現信貸萎縮、企業獲利下降等現象,經濟增長放緩、甚至出現衰退的可能性加大。另一方面,全球的房地產、股票等價格震盪加劇,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市場糧食、黃金、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加大。所以,我國不但要面對美國降息的壓力,而且要應對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這些都使貨幣政策面臨兩難的抉擇。

3、國際收支不平衡可能加劇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經濟運行的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上升。一方面,在發達國家經濟放緩、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美元持續貶值和人民幣升值預期不變的情況下,資本凈流入規模加大。隨著次貸危機的不斷惡化,美國可能採取放鬆銀根、財政補貼等多種方式來防止經濟衰退,而這些政策可能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加劇全球的流動性問題,國際資本可能加速流向我國尋找避風港。與此同時,國際金融市場的持續動盪、保守勢力的抬頭、我國企業自身競爭力不足等因素可能會對我國的資本流出產生影響,導致資本凈流入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加劇我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局面。另一方面,由於發達國家的金融優勢,國際金融市場的風險可能向發展中國家轉嫁。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程度越來越高,境外市場的動盪可能會影響到跨境資金流動的規模和速度,加大資金調節的難度,而且一旦出現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可能會加大我國國際收支波動的風險。

4、人民幣升值預期可能加大

在美國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可能會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和弱勢美元的匯率政策,來應對次貸危機造成的負面影響,這些都可能加劇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一方面,在美國採取寬松貨幣政策同時,中國趨緊的貨幣政策會加大人民幣的升值壓力。近幾年,在國際收支不平衡和流動性偏多的情況下,為了緩解國際游資投機人民幣的壓力,我國央行傾向於把人民幣存款利率與美元存款利率保持一定的距離。自次貸危機爆發後,美國為應對次貸危機的負面影響,採取了減息等貨幣政策措施。1月22日、1月30日和3月18日,美聯儲分別宣布,降低聯邦基金利率75個、50個和75個基點,減息幅度非常大。目前,中美利差已經形成了倒掛。如果中美貨幣政策繼續反向而行,擴大的利差將增大熱錢流入的動力,人民幣將面臨更大的升值壓力,央行的對沖也將變得更加困難。另一方面,弱勢美元政策在不斷向全球輸出流動性的同時,會直接影響人民幣對非美元貨幣的貶值。自2005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至2007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13.31%,對歐元匯率累計貶值6.12%,對日元匯率累計升值14.04%。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對大部分非美元貨幣貶值的結構性差異一直伴隨著匯改,並在最近幾個月的國際金融震盪中更趨明顯。在這種情況下,非美元貨幣地區對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要求可能會加大,不對稱的匯率結構體系給人民幣升值帶來新的壓力。

5、境外投資風險加大

從企業「走出去」的角度看,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影響可以分為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有利的是,次貸危機有助於我國金融機構繞過市場准入門檻和並購壁壘,以相對合理的成本擴大在美國的金融投資,通過收購、參股和注資等手段加快實現國際化布局,在努力提升自身發展水平的同時為「走出去」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支持。不利的是,目前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和貨幣緊縮,無疑加大我國企業走出去的融資風險和投資經營風險。而且,隨著次貸危機的不斷深入,投資者的風險厭惡和離場情緒會引起更高等級的抵押支持證券的定價重估,從而危及境內金融機構海外投資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目前,次貸危機還沒有結束,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還有待作進一步的分析和觀察。然而,可以明確的是,在現階段必須高度重視次貸危機對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的進一步影響,防止外部環境惡化作用於國內整體經濟運行。尤其是要重視觀察前期宏觀調控政策的累積效應,結合外圍和內部情況的變化適時作出靈活反應,熨平經濟波動,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三)幾點啟示:

他山之石可攻玉

1、金融機構永遠要將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

在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流動性較為寬裕的背景下,投資者對經濟發展的前景較為樂觀,往往會低估風險。但是經濟發展具有周期性,處在經濟周期上升階段的經濟主體基於盲目樂觀情緒購買的資產不一定就是優質資產。美國次貸危機就是一個最新的例子。低利率和房價上漲使房地產市場的投機氣氛迅速激發,然而在利率提高和房價持續走低後,次貸危機迅速暴露。因此,作為經營風險的金融機構,永遠要將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以商業銀行為例,近年來,我國的商業銀行紛紛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各家銀行十分重視利潤的增長,紛紛加大了信貸投入。與此同時,在我國市場上也存在著低利率和局部地區房價上漲過快的問題,因而住房抵押信貸一直被認為是優質資產。雖然可以肯定,我國的情況與美國有所不同,但是我國的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有必要吸取美國、歐洲等國有商業銀行在此次危機中遭受損失的教訓,保持清醒的頭腦,從預防經濟周期波動和外部沖擊的角度出發充分估計風險,實現自身的穩健經營和持續發展。

2、既要加強創新又要完善監管

在美國的次貸危機中,金融創新一方面通過廣泛的證券化分散了美國房地產融資市場上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加劇了金融風險的傳染性和沖擊力,造成了難以計量的損失。因此,我國要在不斷加強金融創新的同時,完善對相關產品的監管。首先,要加強金融創新。在經濟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場工具的創新正在不斷加快,如果不能跟上這一發展趨勢,就會在將來的全球化金融競爭中處於相對不利的位置。就目前而言,對金融衍生產品以及一些復雜金融產品的定價能力是我國金融機構的薄弱環節,因此,要努力提高定價能力,確保對風險—收益進行較為准確的評估。其次,要正確認識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衍生品市場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其產品雖然可以對沖和分散風險,但不會消滅風險。層出不窮的金融衍生產品拉長了資金的鏈條,美國的次貸危機就是通過MBS、ABS、CDO等典型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高風險的房地產資產以證券化方式進入投資市場。目前,我國正處於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初期階段,雖然規模較小,但是要從起步階段就注意有效控制和化解市場風險,提高銀行業的信用風險管理水平,審慎穩步地開展資產證券化。第三,要盡快完善金融監管。在金融創新過程中要搞好相關政策法規的配套,加強對金融創新產品尤其是金融衍生產品的監管。通過盡快完善相關的監管框架,明確風險資本管理政策,加強並完善對場外交易的監控,強化對金融機構的風險提示等措施,不斷提升監管水平。

3、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

客觀地說,在次貸危機中,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既定政策,對隔離境外金融風險作出了較大貢獻。作為一個新興的市場經濟體,在自身經濟和金融結構存在諸多缺陷的情況下,適度的外匯管理是抵禦國際游資沖擊的一道重要「防火牆」。尤其是隨著我國金融開放不斷深入,積極穩妥地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可以有效地防止相對脆弱的金融體系完全暴露在國際經濟環境中,降低各種外部不確定性。因此,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是一個相對長期的、漸進的、水到渠成的過程,要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的能力相適應,與對外開放的要求相適應。目前,我們要審慎放開資本賬戶,切實加強外匯監管,密切關注次貸危機的後續影響。當然,在經濟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趨勢下,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有條件、分步驟、分階段地推進資本項目自由化也是必然的,而且巨大的外匯儲備和快速發展的宏觀經濟已經為相關的改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任何一國的經濟發展都無法擺脫其他國家的影響。在世界日益感受到中國影響的同時,「全球因素」也應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和宏觀調控政策中的重要變數。有鑒於此,我國的經濟發展必須充分考慮全球經濟變動的影響,在著手防範以化解金融外匯市場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完善匯率機制改革的同時,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對話和協調,共同應對全球化的挑戰。

⑨ 美國金融危機是誰造成的

金融史將會記住2007年。2007年上半年,美國爆發了次級貸款違約劇烈增加、信用緊縮所引發的金融危機。2007年2月,次級貸款業崩潰,美國股市發生劇烈下跌,金融危機正式開始。金融危機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並且信用緊縮隨之而來。危機爆發以來,美國一些重量級的金融企業陷入困境、倒閉或者被接管,美元貶值嚴重,美國股票指數快速下降,從目前來看,以上各種指標下降的趨勢還沒有停止的跡象。 世界貨幣金融體系下的游戲:基於政治經濟學視角的觀察 20世紀70年代,美國找到了一個讓世界受損、自身受益的游戲。那時,美國預算赤字上升,國債發行量增加,與此相對應的是國際收支持續出現日益嚴重的貿易赤字,美國通過維持國際收支逆差為其國內預算赤字融資。美國公共債務大規模增加是在20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後,在80年代中後期之後增長尤其迅速。美國在全世界購買產品和服務,世界其餘國家提供產品和服務並接收美元;外國央行購買由於貿易順差、接受投資和借取美國債務進入本國的美元,同時按照一定的匯率付出本國貨幣,即本國貨幣被迫發行;各國央行將收集到的美元重新投放在美國金融市場,購買美國國庫券、企業債券、少量公司股票以及其它債務工具,為美國債務融資。 外國資金是美國金融市場的主要參與者。美國大量國庫券的買主就是外國資金。據美國財政部統計,2006年底,公眾持有的聯邦債務中,有44%由外國人持有;外國人持有的聯邦債務中,有66%由外國央行持有,有47%為日本和中國持有。從2002年到目前,外國人持有美國國庫券的數量仍處於快速上升之中。當然,外國資金除了主要持有國庫券之外,還參與購買美國的其他金融產品,為美國的個人和企業融資。這些總體上借給美國的資金一部分彌補政府赤字,一部分提供給個人和企業資金,還有一部分作為美國的對外投資投向了國外利潤高的行業。需要說明的是,美國對本國盈利高的重要產業的保護相當嚴格,外國無法涉足;而美國卻要求外國開放其所有的產業和市場,為美國利益服務。 這樣的游戲中,美國既保持了自身經濟增長,又製造了全球的通貨膨脹,發生危機的時候又可以轉嫁危機。美國政府和美國企業、個人的任務就是大量發行貨幣、大量借債、大量消費、大量投資,以此帶動美國經濟增長。2002年以來,美國個人消費和政府支出對GDP的貢獻都在85%左右。這個游戲的結果是美國不勞而獲,掠奪其他國家財富,維持其超強實力。其一,在美國國內,這個游戲不斷推高其政府、企業、個人的債務規模,自然擴大了美國金融的規模和容量,並通過資產證券化,把貸款金融機構的風險轉移到國內外投資者手中,使風險在更廣的范圍內傳播。其二,在美國以外,大量增發的美元流向全世界,有貿易順差的國家貨幣被迫增發,出現國內通貨膨脹;有貿易逆差的國家被迫依靠大量借取美元債務生存。在「華盛頓共識」的安排下,國家經濟被美國操縱,在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交替中國家財富被掠奪。其三,更加致命的是世界商品大多數以美元計價,美元增發直接或者間接導致世界范圍內大宗商品或者原材料的價格上漲。世界能源和大宗商品的期貨交易大多數設在美國,同樣受到美國金融資本和金融規則的支配和投機操控。無論從貨幣增發角度、美元貶值角度還是世界綜合商品上漲的角度,都能夠說明這個游戲導致了世界范圍內的通貨膨脹。其四,美國自身發生債務危機的時候,可以通過美元增發和貶值自然削減和消滅債務的數量,實質上最終讓國外投資者以及全世界各個角落的人承擔美國的債務負擔。可以看出,當前美國所主導的世界貨幣金融體系是一個有利於美國對世界的剝削和掠奪的利益機制。 金融危機的轉嫁與全球糧食、石油危機 此次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從各個層面向世界范圍內傳導和轉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擴展,世界經濟相互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這既擴大了世界的經濟交往,也使經濟金融危機更具有全球傳染性,更使世界經濟受到全球化主要推動和主導國經濟政策的影響。美國主要通過貨幣增發、美元貶值、大宗商品漲價、全球通貨膨脹以及其他各國通貨再膨脹的方式向世界轉移金融危機。作為重要大宗商品組成部分的石油和糧食近幾年來都存在大規模的上漲,引發了全球石油危機和糧食危機。 石油危機加大了整體經濟運行的成本,延緩能源需求大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以成本增加的形式減少了每個行業和家庭的收入。糧食價格的上漲增加了中低收入者的負擔,影響到普通人群的生存狀況和生活質量。許多亞洲、非洲國家受到糧食危機的嚴重影響,飢荒人口迅速增加,多年的扶貧成果因為糧食價格上漲毀於一旦。可以說,石油、糧食、礦產品等大宗商品充當了美國轉嫁危機的傳導工具和載體。 美國金融危機轉嫁與中國的政策選擇 美國金融危機的本質源於一種不勞而獲的發展方式,這就決定了美國需要把這個依靠過度負債、過度消費、過度貨幣發行的循環走下去,還需要把不勞而獲的成本轉移出去。這種成本轉嫁最終的過程是,美元過度發行,引起世界實際產品的全面漲價,引起各國成本推動的物價上漲,各國積累的財富在其貨幣貶值中,全世界一起消化美元通貨膨脹的成本,美國拿世界的資金補貼國內的經濟運行成本。 中國作為美國不勞而獲的循環中一個重要環節,承擔了美國經濟發展以及美國金融危機的諸多成本。首先,中國高度依賴外資、外貿、外匯的發展模式面臨挑戰。對外依賴超過一定程度的經濟體,很容易受到美國緩慢或者激烈的成本轉嫁。其次,中國用沒有計入生態環境、土地價值、勞動保護和保障等成本的廉價出口商品,換回不斷貶值的美元,進而導致外匯儲備縮水嚴重,以美元計價的金融資產承受損失。第三,與世界市場的高度關聯,使中國必然承擔由於世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傳導過來的成本,奇特地表現為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第四,中國規模巨大的外匯資產,不僅面對美元貶值的匯率風險,還會因美國國債、機構債產品市值下跌而蒙受損失。第五,進入中國的熱錢洗劫了財富,擾亂了經濟金融的穩定。 面對這些影響,中國現階段亟需在金融、外貿政策上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改變經濟金融的發展方式,使對外開放服從服務於國內發展,使經濟發展的成果為國內人民共享。需要重點實現初次分配的公平合理,從而擴大內部需求,尤其是內部消費需求,增加最終產品服務於國內經濟的比重,這樣既可以替代過多的貿易順差,又可以實現經濟社會均衡發展。此外,中國需要擴大主權信貸,替代過度地引進外資和外債,在制定國內宏觀調控政策和金融政策中保持獨立性、體現主權性。 其次,中國需要認識到,當前通貨膨脹的主要根源是外部成本的輸入,是美國轉嫁自身危機的一部分。因此,宏觀調控政策制定要增加針對性、定向性,避免傷害到外貿相關度低的國內經濟部門的生產發展,避免出現通貨膨脹和經濟低增長並存的局面。 第三,中國現階段更要務實地看待對外經濟關系,以國家利益為前提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濟金融交往,注意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面對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中國要加強風險控制,防止發生金融危機;由於金融衍生品已經在西方國家引起極大的混亂,要謹慎地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既要與不合理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尤其是與美元保持適當的距離;又要積極、務實地推動改變收益和責任極不對稱的國際貨幣體系。

閱讀全文

與美國要求開放金融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民生銀房屋貸款 瀏覽:704
信用社貸款利息逾期 瀏覽:863
吳中地產股票 瀏覽:40
天津市保利凱旋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瀏覽:382
通達信用後富指標公式 瀏覽:195
50元澳元對人民幣多少 瀏覽:452
台州鳳凰資產整合投資合夥企業 瀏覽:579
公積金貸款買房會動裡面的錢嗎 瀏覽:164
2014全國汽油平均價格 瀏覽:901
4萬英鎊和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338
人民幣換成萬美元是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701
外匯市場的運行 瀏覽:778
通達信市值篩選指標 瀏覽:143
貸款影響信用卡提額 瀏覽:477
甜品店融資計劃 瀏覽:119
理財年化利率 瀏覽:316
基金a與c的收入 瀏覽:924
美元基金好嗎 瀏覽:432
主力資金流入流出說明什麼意思 瀏覽:211
京順長城新興成長基金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