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互聯網金融的業務模式
沒有進入金融行業的人都會好奇互聯網金融到底是怎麼樣的存在,之前也包括我,內心極其好奇,金融內在的業務邏輯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什麼那麼多老闆會潛逃?
在此我將通過互聯網金融業務主要四大分類來為那些想要進入或了解互聯網金融的童鞋門講解金融背後的秘密。
P2P
這邊不用解釋太多,最近大家都能收到P2P的各種利空消息,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把錢存進去,到期會有不錯的利息。
1.1.業務邏輯1:先去設定虛擬項目,再去找對外投放
這種模式的危害在於,假設一定時間內找不到投資,就直接開始拆東牆補西牆,虧損越來越大,很多老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攜款而逃
這邊需要補充個知識:國家規定P2P需要先找到項目,才能讓個人去投資理財,否則屬於觸犯法律,但是國家對這塊的監管明顯是不夠的。其次用戶的資金不能長時間放在平台,必須要轉給對應的機構。未來估計國家會成立監管的平台,如現在支付寶微信需要中間嫁接一道銀聯一樣的道理。
1.2.業務邏輯2:先合作再對外公布
這種模式最大的分享在於商戶壓結算周期,平台先行發放資金+利息。但是比第一種更安全點,至少不會胡來。大公司和小公司區別就在這里。
1.3.業務邏輯3:找合作公司小額理財,類似支付寶和京東小金庫。
優勢在於隨進隨出,沒有賬期,按照七天年邊際收益進行結算。除非理財公司跑路,基本上屬於0風險。但是利息比較少,大額都被公司和理財公司給分割了。而且很大資金被分割,之前調研過,最簡單的也是很少人知道的是證券交易所有個版塊(具體忘記了,我家裡人在沒有股票可進倉的時候,都會在那個版塊操作),T+1,高的時候一天有60+的利息,低的時候有30+左右的利息。所以你們自己算下吧。
這塊產品的適用人群為中低層居多,手上沒有什麼閑錢,有無法承擔高風險的人群。
1.4.業務邏輯4:民間融資模式
先找一下因項目資金而無法啟動的優質項目,在他們融資要求金額下,風控指定每個用戶的min和max投資比例和對應的返佣率,讓用戶進行投資。
這類產品適合的用戶群體基本上屬於手上有大額資金存款,中高層為主,不過還是屬於高風險投資的一種。如果要入手,還是需要加以市場分析去判斷選擇哪一類為好。
1.5.在P2P行業裡面如何分辨好的項目
很多人在投資的時候會有兩種思維,一種是分散性投資,一種是投資高回報的,其實這兩種都有問題。
先說第一種分散性投資,古人雲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這話沒錯,但是只是無腦的分散性投資那就是2,我有個朋友就是這種類型的,最近2個月倒閉了300+P2P公司,他投資的幾家P2P都在這批名單裡面,我現在就看到他不上班每天就在那些地方要賠償。
第二種高回報的,我只想說3-4.3%左右的雖然低,危險系數相當於5-6%左右的風險度可接受,大於7%的,我就呵呵,基本上風險大。除非你用加息券這另當別論。
所以選擇投資,先要看公司靠不靠譜,再看裡面投資金額,不要太黑心,比銀行高就可以了。
1.5.P2P的運營手法有哪些
加息券是P2P的常用手法,很多運營都是在加息券的基礎上增加運營手法,比如當月加息,全額加息(這種力度比較大),通過會員等級提升0.01個點的加息,還有增值服務玩法,等等。這邊不展開說了。但是在金融公司決定運營方案的並不是運營,產品而是風控!運營只是起草個方案,優惠的數值需要風控去建模運算,否則很容易做賠本買賣
二.消費金融
簡單概括:線上線下購買商品時直接使用分期消費,而不用現金支付的金融模式。
業務模式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刷卡分期,一類是無卡分期。
2.1.刷卡分期(前提是需要有銀行信用卡)
2.1.1.業務模式1:銀行信用卡分期
這種直接通過先付款,再分期還款,手續費比較高,適用於累計到大額資金,減輕還款壓力進行分期還款的用戶使用這邊展開個題外話,銀行的模式主要有
1.消費分期俗稱信用卡分期;
2.賬單分期包含已出賬單和未出賬單,招商還有個E分期主要針對額度用完,但還需要購買其他商品的人直接對已出賬單進行E分期,額度會恢復到原先,還款去E賬單進行還款;
3.現金貸:第三節的時候會具體展開細說
2.1.2.業務模式2:基於場景的消費分期
目前常見的旅遊分期、租房分期、教育分期、美容分期等。
這種模式適用於單筆大額支付的消費者,用信用卡直接分期付再還款手續費高,通過放貸平台的有卡分期付手續費會低很多。但是對於消費者最大缺點是如果商品單價高於你信用卡的額度時,你只能分期付你信用卡的額度,如:信用額度3萬,商品為4萬,你只能分3萬,還需要支付1萬元資金。
這種模式對於放貸公司和第三方資金集合平台都不用承擔任何風險,壞賬的承受者是銀行。
如果要做免息活動,則需要平台承擔費用,一般很少會對有卡分期做任何免息降息活動。因為利益劃分,平台賺最少,第三方賺中介費,銀行賺大頭。
這種模式對於放貸公司和第三方資金集合平台都不用承擔任何風險,壞賬的承受者是銀行。
下圖為背後的系統初步流轉結構。
2.2.無卡分期
所謂無卡分期,其實就是指消費者在不使用信用卡分期情況下,而能分期買到大額商品。
主要針對信用卡額度小,或沒有信用卡的用戶人群
通常做這塊業務的公司都是有放貸資質的,除非一些小公司沒有辦法獲取牌照,那他會打插邊球,下圖就是避開風險的方式。
2.2.1.業務模式:徵信較好,自己放貸;徵信較差,給他人放貸
根據網路金融的最新數據,旅遊、醫美、教育這三個品類,網路都踩到了大坑,壞賬高達6-8個點。但是也有行業里做得好的分期公司,醫美分期的壞賬僅為1.5%左右,遠優於同行數據。為了降低損失,在消費者申請分期時,需要提交個人基本信息和活體認證。
ps:所謂活體認證
1)身份證正反面:用於識別你的個人信息;
2)人臉識別:A.用於確認你是否是身份證持有者,B.用於確認你是否是活著的人,可以想像下支付寶的人臉識別流程,總需要你晃腦袋,眨眼睛,張嘴閉嘴,這就是為了判斷你是不是活人。
如果徵信較好的(俗稱白名單)這批用戶,公司是直接放貸的,不會轉給他方進行放貸,因為這批人有良好的還款信用,通常都是包賺不賠。但是除了白名單的用戶外,其他客戶平台也不是會特別願意放棄放貸機會,這時通常會找第三方「黑」貸公司(暴力催收)進行合作,從中間賺取差額的同時也讓「黑」貸公司承擔了最大的風險。
三.現金貸
由平台放貸現金給到消費者進行使用。
現金貸的前身就是高利貸,利益集團都是和黑社會掛鉤,通常高利貸是以日息計算,借款人群主要是企業老闆,或用資金過度。通過人生管控,賣淫等暴力催收還債,逼迫借款人無日無夜的還款,被國家所不允許。
後來高利貸為了生存,又不接觸法律,就開始對校園學生下手(俗稱校園貸),目標客戶為女性,為什麼?因為女人的妒忌心,攀比心,都會促進女性消費者購物慾。而且通常校園女生除了家裡的微薄生活費是買不起LV這種奢侈品牌。漸漸的校園貸進入他們的眼內。但是他們的還款能力也是有限的,這樣公司會只出不進,壞賬率會很高。為了解決這一方法,就有了現在眾所周知的「裸貸」,女性需要全身脫光拍照片,如果不還輕則把照片給他周邊朋友看,重則拖出去賣淫還款。古代如果有GDP這個詞彙的話,賣淫就像現在的中國房價,名居首位。國家知道了,極其重視這塊,所有公司都不準對校園下手。
3.1.現金貸的市場
據專家調研,根據估測,不足一年,目前現金貸行業的規模大約為6000億-10000億
2017年9月,現金貸用戶規模達1257萬,同比增速近250%
現金貸以男性為主,普遍收支不平衡,23-40歲居多,通常都是低消費,月收入小於1萬的用戶,分布於深圳,成都,上海,廣州,北京等一線城市。
3.2.現金貸的N大質疑
無徵信
在國家打壓完善貸款行業亂象叢生之前,無論平台,放貸公司,都是沒有原則的,是人就能放貸,而且平台也不會接徵信系統,一個消費者可以同一時間在多個平台申請多次,這樣其實對於平台,公司也是增加了還賬率。
信貸利息風險
有媒體統計了目前市場上78家比較知名的現金貸平台,平均利率是158%,最高利率達到598%,自己可以算下借個5萬,一個月要償還多少利息,我就呵呵了。
3.3.法律紅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規定:
民間借貸的利率可適當高於銀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4倍。
如果借貸雙方約定利率超過年利率36%,則超過部分的利息當被認定無效。
3.4.業務模式:白名單制
業務模式和消費金融其實一樣,也是分白名單和黑名單制這塊,如果徵信較好的(俗稱白名單)這批用戶,公司是直接放貸的,不會轉給他方進行放貸,因為這批人有良好的還款信用,通常都是包賺不賠。但是除了白名單的用戶外,其他客戶平台也不是會特別願意放棄放貸機會,這時通常會找第三方「黑」貸公司(暴力催收)進行合作,從中間賺取差額的同時也讓「黑」貸公司承擔了最大的風險。
四.過橋貸
過橋貸款(bridge loan)又稱 搭橋貸款 ,是指金融機構A拿到貸款項目之後,本身由於暫時缺乏資金沒有能力運作,於是找金融機構B商量,讓它幫忙發放資金,等A金融機構資金到位後,B則退出。這筆貸款對於B來說,就是所謂的過橋 貸款 。在我們國家,扮演金融機構A角色的主要是國開行/進出口行/農發行等政策性銀行,扮演金融機構B角色的主要是 商業銀行 。
4.1.過橋貸的常見模式
4.1.1.一種情況是金融機構之間的貸款過橋,即金融機構A拿到一個好的貸款項目之後,經過了各級授信審批機構的審批同意以後,由於貸款規模或者風險資產約束暫時缺乏運作資金或者暫時缺乏信貸投放能力,於是就與金融機構B商量,讓B臨時向企業發放貸款,等A金融機構資金或者貸款規模到位後,企業歸還B貸款,B則從這筆業務中退出。這筆貸款對於金融機構B來說,就是過橋貸款。而發放貸款的前提是A金融機構已經對此筆業務通過了審批,而且明確規定了最長多長時間內會貸款投放,實際上A金融機構隱含著對B金融機構貸款的擔保。
4.1.2第二種情況是金融機構A拿到一個自己認為好的貸款項目,也經過了各級授信審批機構的審批同意以後,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或者是政策因素,貸款企業不能完全滿足A金融機構對貸款投放的條件和要求,這時候A或者是企業自行尋找到金融機構B,讓B臨時向企業發放一筆貸款,以達到A金融機構對企業貸款投放的條件和要求,等A金融機構貸款投放到位後,企業歸還B貸款,B則從這筆業務中退出。這筆貸款對於金融機構B來說,就是過橋貸款。與第一種情況不同的是,這種情況B金融機構對企業的貸款更多的是企業的自主行為,雖然也是以A金融機構已經對此筆業務通過了審批為前提,但是實際上A金融機構對B金融機構的過橋貸款並沒有任何責任。
4.2.平台的過橋貸模式玩法
平台通常會和銀行進行合作,要求給到項目,銀行會根據平台的量,給他一筆或多筆的項目,並告知對方已經用房子進行抵押。平台根據項目資金大小,公布過橋貸總共需多少資金,當用戶投資達到封頂值後,就給到銀行。在這期間內,用戶是不能體現,如果體現,則只退還本金。
4.3.過橋貸的利潤風險
過橋資金一般時間短,但收益高,而且資金相對安全,所以也成為一些社會資金的盈利模式,一些資金富餘多的企業特別願意進行過橋資金的經營。但是還是有部分風險,比如房子所有權歸誰所有,如果房子委託銀行拍賣,拍賣的時間也是不確定的,市值也是會隨著市場波動而波動,如果賣不出去,銀行是不會提前把資金結算給你。
❷ 我對互聯網金融的幾點淺顯認識
註:筆者目前從事互聯網金融行業產品汪,大學期間比較關注互聯網金融的動態,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的格局已經改變了很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接觸互聯網金融,幾點感想,與大家一起分享。
我最早對互聯網金融的認識應該是在2011支付寶獲得央行頒發的國內第一張《支付業務許可證》,也就是我對互聯網金融的接觸最早是第三方支付,其實當時還沒有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只是覺得在網上購物並完成付款很酷,常常跟同學炫耀我在網上購物的東西,記得那時有很多同學、親戚叫我幫忙在網上購物。其實真正對互聯網金融概念有認識的時候應該是2013年支付寶推出賬戶余額增值服務「余額寶」 ,余額寶推出了7%的活期收益讓很多人的零花錢都存入余額寶。作為金融學專業的學生,我便開始研究余額寶的產品模式,了解到存入余額寶實際上是通過支付寶渠道購買天虹基金發行的貨幣基金。才開始慢慢接觸互聯網金融領域,到後來才慢慢了解到P2P網貸、網路眾籌、大數據金融等等。到現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已經非常普遍並且讓大眾接受,我認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最重要的一個意義就是讓普通大眾都接觸了金融,降低了接觸金融領域的門檻,真正讓普通人也能享受金融帶來的紅利,實現普惠金融。
第一次接觸互聯網金融產品設計
2013年7月暑假,收到我們班主任的通知,第八屆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正在報名,經管學院要求選擇一支團隊參加第八屆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之「北銀消金杯」電子商務與互聯網金融大賽,當時我們金融學專業系主任找到我(當時是班裡學習委員),希望我們金融學專業能出一個團隊,隨後我便找了我的兩個老搭檔,填了申請表報了名。當時國家僅允許成都、北京、上海和天津四地符合條件的股東發起成立消費金融公司,「北銀消金杯」是指北京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主辦的比賽,本次比賽的主要任務是要設計一個線上消費信貸產品,即消費者線上選擇產品後通過北京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向消費者提供貸款來支付商品價格,現在來看,類似京東白條、分期樂的模式。記得當時在做網路貸款流程時,就大概了解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結算方式,並結合我們的參賽項目設計出一套適合網路消費信貸的支付結算方式,最終我們團隊僥幸獲得了「北銀消金杯」電子商務與互聯網金融大賽全國二等獎。我把以前寫的方案簡單看了下,其實有很多不合理以及考慮不周到的地方,而且當時還沒有用戶體驗、做原型圖、寫產品需求文檔的概念,充其量只能算BRD和MRD的方案,但不管怎麼說,也算是我第一次真正設計互聯網金融產品,即使有些粗糙。
互聯網金融的四大模式
除去傳統金融機構的互聯網創新(比如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這里主要介紹的是非傳統金融機構的互聯網金融,也就是利用了互聯網技術進行金融運作的電商企業,根據目前市場,大概可以分為四大模式:P2P網路借貸平台,眾籌模式的網路投資平台,大數據金融,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筆者資歷較淺,簡要分析下自己所在的P2P行業。
P2P網路借貸平台,P2P(peer-to-peer lending)簡單來說是指個人與個人間藉助電子商務專業網路平台的借貸交易,幫助借貸雙方確立借貸關系並完成相關交易手續。如果2年前談P2P這個詞,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今天談P2P,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陌生,應該有部分人還是P2P的投資人。P2P網貸發展到現在確實不容易,從07年中國成立首家P2P平台拍拍貸的默默無聞,到14年、15年的爆發式增長(到目前為止,根據網貸之家數據,現在已經達到3900多家P2P平台),到部分平台捲款跑路、不斷壞賬爆出等各種丑聞的爆出(最轟動的就是涉及幾百億巨額資金e租寶事件)、再到16年P2P行業不斷規范、行業洗牌,以及今年3月25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成立,P2P行業正在趨於理性,各大平台將戰略重心轉移到對資產的風控、平台技術的加強等方面,不再是將大量的資金用於推廣、宣傳、拉流量,「薅羊毛」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另外,各大P2P平台投資收益率也開始下降,記得筆者14年曾看到部分平台收益在20%左右,少部分平台收益更是高的離譜,現在基本已經回歸理性並仍然處在下降通道中,目前我們平台1個月理財年化收益在9%左右,1年期年化收益在12%——14%左右,後期P2P平台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將持續下降,筆者一直認為所有的金融產品,不管是傳統金融產品還是線上產品,其收益率應當由該資產的風險來確定,P2P平台的資產優良與否決定了其金融產品的收益率。
從資產端來講,大部分的P2P平台資產端還是來源於在銀行貸不了款的中小企業以及個人貸款(信用貸款、消費貸款、抵押貸款)等。中小企業或者個人在銀行裡面貸不到款,P2P平台為這些小微企業和個人提供債權融資、股權融資或預售融資服務幫他們在線上融資,來緩解資金流動性。目前我國的中小型企業是在整個中國企業量裡面占 90%,貢獻了80%就業的崗位,貢獻了 60%的 GDP,50%的稅收,雖然這一塊資產是有一定風險,但是其前景是非常的廣闊。
從資金端來講,其實這個市場真的非常大,中國人對財富管理的需求已經越來越強,只把錢存在銀行的觀念現在基本已經改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投資,開始有管理好自己財富的意願。中國人比我想像中的有錢,雖然我們在表面上還是一個第二世界國家,但是中國人的個人財富可能真的比美國人多。可是在互聯網金融發展起來之前,中國人投資渠道非常的小,除了買房、炒股票之外,應該大部分人就是存銀行或者買一些銀行理財。這也就是為什麼2013年余額寶一經推出,在短短2年不到的時間里做到全世界最大的一個貨幣基金,規模已經超過7000億。後來P2P發展起來了,大大降低投資門檻,這里投資門檻不僅僅是指投資金額的門檻,還有接觸信息的門檻。有了互聯網,人們可以發現更多的投資渠道,了解更多的金融產品,逐步實現普惠金融。在互聯網金融出現之前,金融都是有錢的大莊家玩,普通人很難能夠接觸到一些高端的投資機會。互聯網的發展讓很多原來從事互聯網的從業者嗅到了金融市場這塊大蛋糕,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出現了3900多家P2P平台(網貸之家數據)。可以這樣說,大部分的人除了買房、炒股、余額寶之外,P2P應該是第四個可以讓大眾接觸的投資渠道。
互聯網金融改變了什麼?
總的來說,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可以說是經過了幾個階段,互聯網金融創新第一階段應該是網路支付,以支付寶為代表,現在也有10多年歷史了。第二波是 P2P網路借貸平台,從2007年開始,以拍拍貸、紅嶺創投為代表的早期平台。第三波是火熱之中的股權眾籌、大數據金融等。
那麼,互聯網金融帶來了什麼?不同的從業者有不同的觀點,大部分金融行業的從業者認為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仍然為金融,互聯網只是一個展示工具。筆者曾經一度也是這么認為,但慢慢接觸互聯網後,發現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已經超出了傳統的金融形式,不只是起載體作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拓展和延伸了很多,不管是服務和體驗上,還是產品模式上。服務和體驗上,原來我們接受服務可能要去金融機構營業地點,現在通過移動互聯網即可隨時隨地接受各種金融信息服務。這種轉變實際上是從以傳統金融機構為核心到以用戶為中心的轉變,這就是互聯網的力量;產品模式上,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玩法,比如消費+理財模式、理財+娛樂模式等等,因為有了互聯網,很多事物都可以相互結合,產生了很多不同的玩法。
互聯網還有非常重要的一個作用是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金融行業,信息是金融機構的核心資料,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滑鐵盧戰役中依靠比英國國家還快速的情報,搶先一步知道戰爭結果,在一天之內狂賺了20倍的金錢。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一部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互聯網出現之前,哪些人有錢、哪些人缺錢,這些信息幾乎都掌控在銀行的手裡,所以銀行躺著也能賺錢,但互聯網的發展正在逐漸改變這樣的格局。
另外,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大大提高了資金撮合的效率並且降低交易成本,而金融的核心是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使得資金需求方不必非要依賴傳統金融機構,如銀行、證券、保險等,互聯網才是資金融通最高效、最民主、最大眾的媒介。通過互聯網方式融資一定程度上沖擊了銀行壟斷、低效、高成本的融資方式。
誠然,互聯網金融近幾年快速的發展也出現了很多問題,一個新生事物的出現肯定會存在不規范、不透明、無完善監管等各類問題,在此筆者不展開敘述,如有相關觀點和表述不正確之處,煩請大家指教。
❸ 互聯網金融特點及與傳統金融特點的比較
互聯網金融在近兩年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東西,在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都能聽到別人隨口談起「馬雲說…」「劉強東說…」或者在互聯網上、雜志報紙上看到一些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信息,如果說不出一兩件互聯網金融的事,都覺得落於人後了。
傳統金融業的社會分析
傳統金融面臨互聯網金融這樣一個挑戰,這也未必是它的末路。要知道,有競爭,才有發展。為了自身發展,傳統金融行業也要積極地行動起來,為自身謀取福利。
互聯網金融的社會分析
當前的互聯網金融格局,由傳統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組成。傳統金融機構主要為傳統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創新以及電商化創新等,非金融機構則主要是指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金融運作的電商企業、人人貸(P2P)模式的網路借貸平台,如萬融投資平台,眾籌模式的網路投資平台,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
互聯網金融模式是怎麼樣的呢?大家經常談到的P2P的模式,這種模式更多的提供了中介服務,這種中介把資金出借方需求方結合在一起。互聯網金融模式有4
種,相對安全的P2P模式是擔保機構擔保交易模式。此類平台作為中介,平台不吸儲,不放貸,只提供金融信息服務,由合作的小貸公司和擔保機構提供雙重擔保。此模式首先在人人貸平台創立,由人人貸與中安信業共同推出產品「機構擔保標」。此類平台的交易模式多為「1對多」,即一筆借款需求由多個投資人投資。此種模式的優勢是可以保證投資人的資金安全。萬惠投融就是採取這樣的模式,極大的保障了投資人的資金安全。
互聯網金融pk傳統金融業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業的區別不僅僅在於金融業務所採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於金融參與者深諳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工具,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徵。
融360副總裁陸佳彥是標準的「銀行高管」:上海交大MBA畢業,從渣打銀行客戶經理做到了寧波銀行上海浦東分行副行長,擁有11年的商業銀行運營和管理經驗。2011年與朋友創建融360,專做針對金融零售市場的產品搜索。
對比銀行體系裡以關系為導向銷售銀行產品,融360副總裁陸佳彥現在更欣賞互聯網以效果為導向的銷售方式。
兩種不同的銷售模式,反應出了兩個行業產品特質的巨大差異--靠關系銷售產品的背後,是產品同質化太嚴重,沒辦法靠產品本身去說服客戶,只有走大客戶關系;而互聯網金融產品更強調的是「產品價值」,放大客戶、用戶的使用體驗,讓產品本身說服客戶。
互聯網金融來了,誰是最大的受益者?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說中國金融體系有80%的客戶沒被服務到。從我們的調研結果來估算,接近90%有金融需求的客戶,在傳統金融體系中未曾獲得滿足。我把他們稱為「小融」用戶,誰牢牢地抓住了小融用戶,誰就能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占據競爭的制高點。
❹ 「互聯網金融+房地產」到底有哪些玩法
"互聯網金融+房地產"其實一直沒有比較好的創新完法,之前的互聯網金融參與首付貸已被叫停,還有就是房產抵押貸,房產贖樓貸等,真正有利於老百姓的房產互聯網金融創新玩法根本沒有。
❺ 互聯網金融真的能「顛覆」傳統金融嗎
互聯網給傳統金融帶來的「顛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超越邊界
這里所說的邊界,既包括地域邊界,也包括人群邊界,還包括時間邊界。傳統銀行往往只能服務於所在網點周邊地區,而互聯網金融是直接面向所有人。傳統銀行更多地關注大客戶、大企業、有錢人,而互聯網金融更強調普惠,服務門檻直接降到百元級。傳統銀行營業網點辦公時間「朝九晚五」,而互聯網金融可以隨時提交業務請求。總之一句話,互聯網金融正在超越了傳統金融服務邊界,他的終級目標是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連網設備均可以享受最及時、最優質的金融服務。
2、重建規則
互聯網每進入一個行業,就會顛覆一個行業,為什麼?因為互聯網企業不按常理出牌,敢於、擅於重建規則和生態。這就是大家經常聽到的跨界打劫和破壞性創新,背後的邏輯很簡單:通過互聯網創新重塑產業鏈,再重建利於自己游戲規則,倒逼既有企業服從新規則!
3、盈收後置
先圈地,後賺錢,是互聯網企業最核心的生存法則之一。為了圈到人,互聯網公司是不惜下血本的,各種燒錢大戰就是實實在在的案例。互聯網企業將這種玩法帶到金融領域,讓傳統金融機構根本無法應對。余額寶、微信錢包都是在很短時間內就做到上億用戶,傳統銀行想都不敢想。
互聯網不僅改變了金融服務的實現形式,還改變了金融機構的盈收模型。雖然互聯網金融的核心還是金融,但我們絕不可忽視互聯網給傳統金融帶來的顛覆意義。未來的金融機構,不懂金融會死,不懂互聯網會死得更慘!
❻ 互聯網金融本質是互聯網還是金融
互聯網金融本質是互聯網還是金融的問題,在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答案,所以要搞清楚它回們的關系就必答須跳出這個圈子,從其他角度來考慮事情的本質,下面做一組分析判斷:
1、金融行業
傳統金融包含了銀行、保險、證券、信託、期貨、資管等等機構,這些機構在涉及互聯網金融時的考慮是把互聯網當作工具,努力把金融換個玩法而已。所以這里的機構本質上的特徵並不會發生變化,而是因為金融本身才產生了使用互聯網作為工具,成為了所謂的金融行業轉型互聯網金融的時髦說法罷了。
2、互聯網行業
以互聯網起家的公司在其家大業大後,難免會有涉及金融的想法,例如阿里巴巴把資產證券化,但是阿里不是為了證券化而證券化,而是為了阿里小貸提供資金來源而已,而阿里小貸最終的目的是給商家貸款,讓商家獲得資本投資而增加商家收益,它們想干金融么?恐怕未必。
綜上所述,要判定互聯網金融本質是互聯網還是金融,就必須要看互聯網金融玩家自家的屬性,也就是公司的性質。在定義行業玩家屬性後再看其參與目的,這樣才能真正的看清企業的互聯網金融本質到底是互聯網還是金融了。
❼ mmm國際互聯網金融!是怎麼回事合法嗎
你好!
MMM是俄羅斯馬夫羅季創建的,國內每月30%,每天1%
玩法:a第一個月投資100,b第二個月投資100元,c第二個月投資30元
第二個月a得到130元,b、c把錢打給a,
這樣下面還有d、f、e很多,基本就是這樣打錢的,玩法是這樣的,但是裡面還有很多的規則那些,需要找個人帶你弄才行的。
這個沒有說合法,也沒有說違法!!
❽ 互聯網金融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問題描述:最近發展得很炙手可熱的「互聯網金融」這一行業需要什麼樣子的人才去做么?跟傳統金融行業的人才要求有什麼不同?
小編整理了知乎@百夫長的回答:
一句話說來,需要的是能同時理解兩個行業商業邏輯,並能實現兩者求同存異,和諧統一的人。
先從兩個行業的商業模式說起。
金融是一個古老的行業,互聯網是一個嶄新的行業,然而兩者的結合是必然的,原因就在於兩個行業最本質的特徵在於融通——金融就是財富的融通,而互聯網是信息 的融通。如果認同這一點,就能明白互聯網金融行業,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觸網還是互聯網公司跨國界玩金融,目標就是在業務上能同時處理相關聯的錢流和信息 流。(聽上去和電商邏輯也類似——同時處理相關聯的物流和信息流)
所以在這樣的商業模式下,從業者要麼就是能玩轉一端的,要麼就是能把兩者融合到一起的。
具體來說,如果排除比特幣這種逆天的創新,當今的互聯網金融行業(還是拿銀行業務舉例吧)所做的就是以下三類工作,
金融機構的私海。傳統金融機構如何將傳統的金融業務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以此解決用互聯網技術改善、優化現有形態的金融業務。以銀行為例,電子銀行業務就是這樣的邏輯。所以即便呆在傳統金融機構里,如果老闆足夠時髦新潮想觸網,比如民生、平安,機會依然是多多的。
互聯網機構的私海。互聯網機構第一次染指金融業務,是解決線上最後一站——支付的問題,即如何把客戶荷包里的錢撈到自己荷包里來。所以網路支付產品的歷史幾乎和互聯網本身一樣長。這一塊電商們做了很久,也有更多的互聯網公司直奔這項業務去,然後再將自己的方案返銷給銀行。
所有人的公海。如何用互聯網的邏輯改變金融的邏輯,如何用金融的邏輯改變互聯網的邏輯。比如P2P貸款以及眾籌的模式,就是典型互聯網的精神體改變信貸與投資業務。而阿里貸款則是典型的用傳統銀行邏輯服務物聯網企業的信貸產品。
說明白了互聯網金融的業務邏輯,也就能理解從業者都是怎樣一群人了。不論是熟悉互聯網還是熟悉金融,都能在這一新的領域里有所作為,因為畢竟都有各自一攤私海的業務可以挖掘。
真正有難度的業務還是在公海
雖然金融和互聯網的本質都在於融通,但玩法上如何做到兼容極其極其講究。這里不多說怎麼做了,只舉兩個例說說有啥難度。
節奏上不匹配。互 聯網行業的節奏太快,在找死和等死之間,互聯網傾向於找死,而金融則傾向於等死。因為,金融創新是要讓步於風險防控的,互聯網行業的從業人員通常需要更長 的時間才能理解金融行業從業人員所具備的對於風險防控的重視程度。如果一款產品在上線前發現瑕疵,作為互聯網產品經理是否應該推遲上線?99%的情況下互 聯網產品經理會選擇上線,然後將問題留到下一個迭代的更新中。而如果一款產品在上市之前發現新的風險點,作為金融業產品經理是否應該推遲上市?100%的 情況下就不會上市了——金融業里沒有beta版可以玩。
服務理念不同。金融行業屬於服務行業,同樣叫做客戶關懷,和互聯 網行業的做法就有著天壤之別。當你與一位招商銀行金葵花卡客戶經理和與淘寶網店小二談論客戶服務時,或是你與一位銀行產品經理和與一位互聯網產品經理談論 客戶體驗時,就能深刻體會到行業間的巨大差別。總之,互聯網是冰冷的,無論多麼便捷和草根;金融是熱情的,無論多麼高端和貪婪,線下就是比線上會體貼人, 這一點是改不了的。
所以,最大的挑戰在於對於兩個商業邏輯的融合。因為無論是從哪一種模式靠向或服從另一種模式,還是直接藉助兩家的靈感大膽創新,都無法違背金融和互聯網各自原有的玩法,也都需要兩個行業間的鴻溝,善於利用兩個行業相同的本質。
❾ 互聯網金融大數據風控到底怎麼玩
互聯網金融是指以依託於支付、雲計算、社交網路已及搜索引擎等互聯網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做好互聯網金融,要立足於三個基本點:平台、數據、金融。而在這其中,大數據,作為連接平台、用戶、金融等方面的工具,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由於互聯網金融涉及廣泛、囊括多個領域,各領域的風控策略也不盡相同,不能一概而論,下面就大數據風控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運用做一個大致的分類和解析。
首先,如何理解大數據風控
大數據風控的有效性除了強調數據的海量外,更重要的在於用於風控的數據的廣度和深度。其中:
數據的廣度:指用於風控的數據源多樣化,任何互聯網金融企業並不能指望依據單一的海量數據就解決風控問題,正如在傳統金融風控中強調的「交叉驗證」的原則一樣,應當通過多樣化的數據來交叉驗證風險模型。互聯網金融的風控策略也如此,可能對同一風險事件採用了多種策略。
數據的深度:指用於風控的數據應當基於某個垂直領域真實業務場景及過程完整記錄,從而保證數據能夠還原真實的業務過程邏輯。例如,很多第三方支付平台有豐富的真實交易記錄,但由於大部分場景下無法獲取交易商品的詳細信息及用戶身份,在用於風控時候價值大打折扣,因而數據的完整性和垂直深度很重要。
互聯網金融產品如何利用大數據做風控,大致有以下一些分類和方向:
1、基於某類特定目標人群、特定行業、商圈等做風控。由於針對特定人員、行業、商圈等垂直目標做深耕,較為容易建對應的風險點及風控策略。
例如: 針對大學生的消費貸,主要針對大學生人群的特徵
針對農業機具行業的融資擔保。
針對批發市場商圈的信貸。
2、基於自有平台身份數據、歷史交易數據、支付數據、信用數據、行為數據、黑名單/白名單等數據做風控。
>>>>身份數據:實名認證信息(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銀行卡、單位、職位)、行業、家庭住址、單位地址、關系圈等等。
>>>>交易數據/支付數據:例如B2C/B2B/C2C電商平台的交易數據,P2P平台的借款、投資的交易數據等。
>>>>信用數據:例如P2P平台借款、還款等行為累積形成的信用數據,電商平台根據交易行為形成的信用數據及信用分(京東白條、支付寶花唄),SNS平台的信用數據。
>>>>行為數據:例如電商的購買行為、互動行為、實名認證行為(例如類似新浪微博單位認證及好友認證)、修改資料(例如修改家庭及單位住址,通過更換頻率來確認職業穩定性)。
>>>>黑名單/白名單:信用卡黑名單、賬戶白名單等。
3、基於第三方平台服務及數據做風控 互聯網徵信平台(非人行徵信)、行業聯盟共享數據(例如小貸聯盟、P2P聯盟) FICO服務、Retail Decisions(ReD)、Maxmind服務。
>>>>IP地址庫、代理伺服器、盜卡/偽卡資料庫、惡意網址庫等;
>>>>輿情監控及趨勢、口碑服務。諸如宏觀政策、行業趨勢及個體案例的分析等等
4、基於傳統行業數據做風控 人行徵信、工商、稅務、房管、法院、公安、金融機構、車管所、電信、公共事業(水電煤)等傳統行業數據。
5、線下實地盡職調查數據
包括自建風控團隊做線下盡職調查模式以及與小貸公司、典當、第三方信用管理公司等傳統線下企業合作做風控的模式。線下風控數據也是大數據風控的重要數據來源和手段。
希望能幫助到你,如想了解更多,可以關注微信號「大數據風控圈"哦~,很多互聯網行業資訊分享。
❿ 新金融3.0:打造互聯網金融生態圈
內容簡介:
「互聯網+金融」讓金融業經歷了1.0時代的渠道金融和2.0時代的技術金融,現在到了3.0時代的創新金融。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革命的推動下,移動化、雲計算、大數據等大趨勢已經使3.0時代金融業的「基因」發生質變,其架構中的「底層物質」也發生了深刻變化。這種變化使傳統金融業版圖日益模糊,促使傳統金融業務與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更加融合,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和技術創新,產生出新的金融生態、金融服務模式和金融產品。反映在金融市場上,具體表現為金融要素市場化、金融主體多元化、金融產品快速迭代過程正在發生等,這些表現我們稱為「新金融」。新金融是針對互聯網金融的新變化而言,創新是新金融時代的明顯特徵,因此也可以將互聯網金融稱為新金融,或更准確地稱之為「新金融3.0」。
新金融3.0的市場表現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互聯網技術,大數據、雲計算與移動應用,包括各類智能終端不停地通過連通的方式連接各類客戶、資產和資金。由於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催生了大量新的金融模式,並且形成了第三方支付、P2P網貸、大數據金融、眾籌、信息化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金融門戶六大互聯網金融模式。二是出現了大量的金融組織機構及金融業態,如私募基金、保理公司、融資租賃等,金融業態意義上的范疇可能更大。三是新金融產品層出不窮,諸如股權投資基金或私募股權投資(PE)、並購基金、風險投資(VC)基金、天使投資基金、新三版投資基金、陽光私募基金、各類交易所產品合約投資、融資租賃類、非公開化融資、P2P、P2B及保理類產品、類P2P、眾籌等。
新金融核心是找到性價比高的市場,並且通過各種技術「圈」出自身管理能力范圍內的市場。舉例來說,在保險、銀行等領域,我國傳統企業還有很多沒有解決的問題,新金融則能通過各種手段,在傳統金融中切出沒有被傳統金融服務機構解決的市場,從而創造出新的「藍海」。這不僅需要考慮差異化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打造互聯網金融生態圈。
構建新金融生態圈必須注重行業滲透和融合、創新服務及風控體系構建。為此,要看準社交化、移動化、專業化和場景化的發展方向,抓住資金端和資產端這兩個互聯網金融行業至關重要的埠,創新商業模式,延伸金融應用領域,並理解「合規、穩健、科技金融、普惠金融」這四個關鍵詞。
本書全面闡述了新金融3.0的機遇、挑戰及應對措施,書中既有政策解讀,更有基於大量正反兩方面實例的案例分析;既有權威的指導意見,也有業內人士的真知灼見,更有作者本人的實踐經驗分享。該書理論上高屋建瓴,實操上指導性強,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研究者、從業者、參與者的必備讀物。
編輯推薦:
推薦1:新金融3.0的行業模式不斷調整,將迎來規范發展,更為健康地前行。
推薦2:看準社交化、移動化、專業化和場景化的發展方向,抓住資金端和資產端這兩個互聯網金融行業至關重要的埠。
目錄:
第一章 新金融的變革:從1.0時代到3.0時代
1.0時代:通過網路渠道銷售金融產品
2.0時代:通過網路平台定製金融產品
3.0時代:通過互聯網創新業務模式
第二章新金融3.0時代的機遇、挑戰及應對措施
三大機遇:優勢明顯、潛力巨大、效益突出
三大挑戰:安全風險、政策風險、經營風險
應對措施:產品研發、模式創新、平台創新、行業再造、生態建設
第三章 新金融3.0的新四化
一化:社交化
二化:移動化
三化:專業化
四化:場景化
第四章 不走尋常路:新金融3.0的三種新玩法
玩法一:多元資產端
玩法二:黏住投資者
玩法三:打造生態環境
第五章 新金融3.0的十大業務形態
形態一:金融產品網路營銷
形態二:網路金融資產管理
形態三:網路小額貸款
形態四:網路消費金融
形態五:在線社交投資
形態六:金融產品搜索
形態七:金融在線教育
形態八:P2P金融
形態九:互聯網眾籌
形態十:供應鏈金融
第六章 新金融3.0的四大應用場景
場景一:新金融3.0+房地產
場景二:新金融3.0+汽車
場景三:新金融3.0+電商
場景四:新金融3.0+農業
第七章 發展新金融3.0的四個關鍵詞
關鍵詞一:合規
關鍵詞二:穩健
關鍵詞三:科技金融
關鍵詞四:普惠金融
第八章 新金融3.0的五大趨勢
趨勢一:監管趨嚴
趨勢二:行業集中度提升
趨勢三:行業內平台相互並購
趨勢四:迎來集體轉型期
趨勢五:科技驅動未來
參考資料
精彩試讀:
新金融3.0不僅僅是把線下金融業務搬到網上,而是一種全新的金融生態,是一種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互聯網必將推動金融業的深刻變革,類似第三方支付、人人貸、阿里金融的新金融3.0產品和服務也將層出不窮。因此,新金融3.0時代面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但也面臨一定的挑戰,需要我們積極應對。
三大機遇:優勢明顯、潛力巨大、效益突出
新金融3.0時代將技術應用到金融領域,通過工具的變革推動金融體系的創新,從而改變了傳統的金融信息採集來源、風險定價模型、投資決策過程和信用中介的角色。在這場新的蝶變中,新金融3.0時代呈現出優勢明顯、潛力巨大、效益突出三大機遇。
●機遇一:新金融3.0具有巨大優勢
新金融3.0,由於網路平台的開放性,大數據有利於客戶行為研究的深化,對於進一步開展金融服務創新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這是傳統類似服務難以做到的。新金融3.0能夠填補傳統金融服務的「盲區」,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新金融3.0有助於服務創新。傳統銀行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新的應用場景,將金融服務延伸至各個領域。
在廣發銀行看來,數字化應用早已不是簡單地把銀行業務線上化或是2.0時代的移動互聯,數字化3.0時代更注重雙向交互能力。為此,廣發銀行基於新應用場景,研究如何將金融服務延伸至可穿戴智能設備等新載體,以及在智能投顧、財務管家、物聯網及VR應用等領域的服務創新。該銀行將網路金融業務視為公司發展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鯰魚效應」,激活了該行各業務板塊的數字化革新。截至2016年6月30日,廣發銀行網路金融創新業務主動獲客規模近270萬。
近年來,廣發銀行積極與各類市場主體開展數字化跨界合作,與人壽、銀聯、BAT、移動運營商等海量客戶企業,以及大量中小微企業建立了夥伴型的合作關系。積極參與行業聯盟,通過介面互聯、數據合作和平台共享等模式,致力於系統互聯、賬戶互認、資金互通,持續建立良好的新金融3.0生態環境和產業鏈。同時,廣發銀行積極推動O2O場景融合,如2016年推出的「智慧醫院」方案,通過「線上平台+自助終端」整體解決方案,實現了醫院高效運營,便利患者就診。
傳統銀行業應對新金融3.0,需要以客戶為中心,做到了解客戶、為客戶提供整合的服務渠道、提供有針對性的營銷服務和創新金融服務;而銀行對信息科技則更應該放寬各種限制,通過制度改革來激勵創新,發揮科技引領作用。
二是新金融3.0具有數據信息積累和挖掘優勢。新金融3.0在運作模式上更強調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核心業務的深度整合,凸顯其強大的數據信息積累和挖掘優勢。通過將電子商務行為數據轉化為信用數據,並以此作為依據控制信貸風險,使能夠獲得信貸資源的人群得以向下延伸。
2017年7月31日,財富中文網發布了《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搜狐集團旗下的新金融3.0平台搜易貸榜上有名。搜易貸自2014年9月上線之初即確立了「垂直、O2O、平台化」三大戰略,深耕行業細分市場,現已完成房產和汽車兩大垂直行業的全產業鏈布局,2016年上半年推出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小狐分期,在電商、游戲、教育、旅遊等領域拓展。
截至2016年5月31日,平台累計交易額突破119億元,注冊用戶超過146萬人,單月成交額超12.6億元,作為一線互聯網金融平台,搜易貸發展速度穩居行業前列。此外,搜易貸一直秉承科技金融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大數據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智能技術等在借貸、投資過程中的應用,目前在借貸流程方面、風險審核方面、智能分散投資方面等應用效果顯著。
搜易貸上榜《財富》中國500強,與其利用新金融3.0進行數據信息積累和挖掘有很大關系。搜易貸自2016年3月首批加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後,就接入了央行支付清算協會主導建立的互聯網金融風險信息共享系統,共享平台相關借款人數據情況,為國家徵信數據做出貢獻。同時,圍繞監管思路建立了全面、透明的信息披露體系,與相關機構合作,直接切入消費場景,提供全線上系統對接、大數據風控、用戶先消費後付款等服務。更為重要的是,搜易貸打造了智能風控系統。搜易貸參照國際金融行業巴塞爾協議構建全面的風險管理框架,結合垂直行業本身的特性和大數據技術制定智能化風控模型,並已逐步應用到薪易貸、小狐分期等產品,不僅幫助傳統徵信體系內信用數據缺失的用戶獲得借款;而且申請更便捷,審批效率得到較快提升。
事實上,作為搜狐旗下企業,來自IT行業的搜易貸天然就有大數據、雲計算優勢。搜易貸一上線,就打出了「最放心」平台的旗號;立體化風控體系的保障,也是搜易貸能迅速進入行業第一梯隊、交易額最快破百億的關鍵原因之一。搜易貸利用現有的數據資源,通過精準的歷史數據,精確預測包括違約率、早償率等固有風險指標,優化整個產品的風險敞口。
搜易貸建立的立體化風控體系包括多個維度,如甄選優質項目、加入新金融3.0風險共享系統、簽約民生銀行資金存管、企業徵信牌照等方面。其中,尤其是與民生銀行的合作,更是P2P行業發展的里程碑事件。例如在甄選優質項目方面,搜易貸有「七重風險控制保障」,如投資人所有資金都是專款專戶,物理隔離,嚴格選擇合作夥伴,採用小額分散的模式及國際水準的風險決策引擎,應用已有互聯網和大數據,能夠更加信息化地完成風控。
三是新金融3.0具有巨大的成本優勢。利用自身海量的客戶資源及信息挖掘優勢,通過互聯網及時記錄並查看交易記錄,分析財產狀況、消費習慣等,從而解決借款人的信用評級、交易費用、風險評估等問題。這些優勢是傳統金融機構無法低成本做到的,對於解決當下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困境頗有益處。小微企業融資的主要障礙就是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高,新金融3.0的優勢恰恰就在這兩個方面。
在監管部門的監管引領下,南陽市各銀行業機構加大了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有效支持了小微企業發展。截至2016年10月末,全市銀行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686.56億元,同比增長18.47%,與年初相比增幅14.67%,高於全市各項貸款5.9個百分點;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96.15%,較上年同期上升2.62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貸款戶數10.28萬戶,較上年同期增加0.61萬戶,順利實現了銀監會提出的小微企業貸款增長「三個不低於」目標。
隨著新金融3.0的快速發展,小微企業能夠藉助新金融3.0獲得透明度更高、參與度更高、中間成本更低、協作性更好的融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