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我國金融公司股利政策

我國金融公司股利政策

發布時間:2022-10-17 15:18:31

1. 有關股利分配政策論文

股利分配政策是關於收益分配的策略,它涉及到多方相關者的利益.對投資者、市場以及上市公司本身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有關股利分配政策論文,供大家參考。

有關股利分配政策論文 範文 一:小議公司適度股利分配政策詮釋

[論文關鍵詞]股利政策 上市公司 公司價值

[論文摘要]根據經濟學利潤最大化原理,若把股利支付作為公司經營中的一種「生產要素」投入,股利支付的最佳水平理論上是指處於股利支付的邊際成本與邊際效用相等時的水平,但在實踐中,這一最優水平難以確定,只好尋求適度股利支付水平。適度股利支付水平應是在目標的負債/資本比率條件下,滿足公司盈利性投資需求而能達到融資成本最低、股權結構穩定,進而實現公司價值較大幅度提高的可操作性的水平。另外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是控股股東從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為出發點而制定的,因此還要為控股股東的利益服務的。

股利分配政策作為公司三大財務決策之一,在公司經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選擇合適與否關繫到公司融資 渠道 的暢通、融資成本的高低和資本結構的合理性。適合的股利政策有利於公司股權結構的穩定,並在公司面臨外部接管威脅時提供有效的防禦屏障,有利於公司經營的穩定持續發展,實現公司價值(股東財富)最大化。

一、上市公司適度股利分配政策的內涵及其特徵

適度股利分配政策可概括為:滿足公司盈利性投資需求而能達到融資成本最低、股權結構穩定,進而實現公司價值較大幅度提高的可操作性的股利政策。具體而言,上市公司適度股利分配政策應具有以下特徵:適度股利政策的目標是實現公司價值的大幅度提高。滿足公司盈利性投資需求、降低融資成本、實現股權結構穩定等都是服務於這一目標的。針對我國資本市場不成熟的實情,公司股票價值的表現形式,股票內在價值頻繁波動,簡單地把「市場價值最大化」作為適度股利政策的目標操作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有必要對「公司價值」作進一步具體界定。

二、股利支付的效用及成本

(一)在現代股利理論中,發放現金股利帶來的各種效用

(1)降低代理成本。股利分配的代理認為,股利政策實際上體現的是公司內部人與外部股東之間的代理問題。適當的股利政策有助於保證經理們按照股東的利益行事,所謂適當的股利政策,是指公司的利潤應當更多地支付給股東。否則,這些利潤就有可能被公司內部人濫用。

(2)當公司投資機會較少時,提高投資者效用。因為公司現金增多時,會出現過度投資現象,把多餘的現金派發給股東,股東可另作高收益率的投資。

(3)擴大籌資渠道。股利支付顯示公司有好的發展前景,公司股價提高,增發新股,配股價就可確定在較高水平。

(二)股利支付所涉及的成本

(1)稅負成本。如果對現金紅利和來自股票回購的資本課以不同的稅賦,那麼,在公司及投資者看來,支付現金股利就不再是最優的股利分配政策。由此可見,在存在差別稅賦的前提下,公司選擇不同的股利支付政策,不僅會對公司的市場價值產生不同的影響、而且也會使公司的稅收負擔出現差異。(2)融資成本的提高。當公司面臨投資機會時,由於股利支付,公司不得不通過外部融資,如增發新股、配股、舉債等,而現代財務理論普遍認為外部融資成本要高於利潤留成。(3)中介費用。股利發放、籌資都要聘請相關的中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投資銀行等,而這些中介機構的參與就會涉及相關的中介費。

三、上市公司適度股利分配政策要以控股股東的利益最大化行為和目標

在大股東股權不流通的情況下,在我國目前資本市場環境下,對於中小股東來說,中小股東的持股比例相對太低,且極其分散,中小股東持股的目的一般不是控制性目的。投資股票的收益有資本性收益和現金股利收益。在兩種收益形式當中,又由於我國上市公司長期以來現金股利收益率明顯低於西方發達國家,如所有上市公司總體的流通股股東的加權平均現金股利收益率從1998到2004年分別為0.58%,0.54%,0.38%,0.92%,0.98%,1.11%,1.28%;投資者獲得的現金股利收入相比其投資成本來說微乎其微,那麼作為持有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份的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由於幾乎無法獲取其所投資上市公司的現金股利回報,那就只能轉向通過在流通市場上博取差價獲取投資收率,這也是中國股票市場投資者的最大化行為的必然選擇。非流通股東(主要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由於一般是大股東,所以公司重要的經營決策和高級管理人員的任免主要受非流通股東意見的影響,控股股東股權不流通對於控股股東來講有明顯缺陷。按照我國有關規定,國家股、法人股不能在二級市場上流通轉讓,只能依法協議轉讓。作為一名理性的市場主體,大股東特殊的利益實現方式決定了大股東和上市公司的行為方式及特點。由於缺乏更有效的股權退出通道,大股東往往會趨向尋找一切可能提高上市公司每股凈資產的 方法 ,具體來講有如下渠道:一是提高公司業績,業績是公司市場價值的基礎,業績的提高必然會提高每股凈資產;二是通過配股、增發或發行可轉化為股票的債券(簡稱可轉債)等形式進行再籌資,由於配股價、發價或可轉債的轉股價一般都遠高於公司每股凈資產,其結果必然導致配股或增發完成後上市公司每股凈資產隨之相應增加。適度股利分配政策是一個階段性連續的概念。這就是說對於某一家公司而言,適度股利分配政策不是一個年度概念,而應在一產業周期內保持相對穩定。不過,也不等於說適度股利政策是一成不變的,應隨公司發展階段的更替而作相應的調整。

在初生期,公司對其所處的市場環境只能通過理性預期加以了解,而不能對市場條件、產品銷路有很精確的判斷,也就是說,由於 經驗 的不足,不能對經營收益有準確的測定。剛建立的新公司投資目標已確定,不用立即去尋找 其它 投資機會,利潤留存比例可適當小一點,利潤中大部分用於分發紅利,以吸引投資者關注本公司,樹立公司在公眾中良好的形象。所以,推行低股利加額外股利的高彈性股利政策較符合企業與投資者雙方的利益。從企業來說,低股利可使企業在經營收益不理想的情況下也能兌現股利,不至於破壞企業在公眾中的形象。而收益頗豐時,可以向股東發放額外股利,鼓勵公眾投資熱情。從投資者來說,在有固定收入保證的前提下,還有獲得意外股利收入的希望。兩者都會對股利政策表示滿意。

在成長期,公司規模擴張的要求強烈,公司面臨的投資機會較多,如果能獲得充足的資本,公司發展速度就能加快,同時,公司盈利能力增強,利潤額連年增長。此階段,公司需要集中力量,竭力以最低成本獲取足夠多的資金來源。最有效的 措施 便是大量留存利潤,用自有資本,避免舉債或多分股利。那麼實行剩餘股利政策的低股利是否使股利貼現模型決定的公司價值也過於低呢?從實際情況來看,對於成長期的公司來說,股利與股價之間的關系已經被公司以「發展第一、兼顧股利」的政策所弱化,所以低股息不會使價格低落。相反,由於公司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獲利能力,將導致公司股票的實際價格升高。這並不是說股息決定股價的關系完全消失了,只是股價不再直接有股利決定了。

在成熟期,公司在本行業的經營經驗豐富,有穩定的市場佔有率,公司獲利能力穩定,有能力維持比較穩定的股利發放額,公司應採取穩定的股利發放政策。當然,與其餘各種股利政策相比,在這種政策下,公司對留存利潤要心中有數,對公司發展規劃進行有計劃的安排。

參考文獻

[1]原紅旗,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2]__文,影響中國上市公司配股決策的因素分析[J],經濟科學,2003

有關股利分配政策論文範文二: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分析論文

[摘要]根據經濟學利潤最大化原理,若把股利支付作為公司經營中的一種「生產要素」投入,股利支付的最佳水平理論上是指處於股利支付的邊際成本與邊際效用相等時的水平,但在實踐中,這一最優水平難以確定,只好尋求適度股利支付水平。 文章 認為適度股利支付水平應是:在目標的負債/資本比率條件下,滿足公司盈利性投資需求而能達到融資成本最低、股權結構穩定,進而實現公司價值較大幅度提高的可操作性的水平

股利分配政策作為公司三大財務決策之一,在公司經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選擇得合適與否關繫到公司融資渠道的暢通與否、融資成本的高低和資本結構的合理性。適度的股利政策有利於公司股權結構的穩定,並在公司面臨外部接管威脅時提供有效的防禦屏障,因而有利於公司經營的穩定持續發展,實現公司價值(股東財富)最大化。長期以來,公司管理層和金融專家致力於尋求股利政策的最佳模式,但至今未有一合理的、可以為各公司普遍接受的結論。導致這一現狀的原因主要是制約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因素眾多,有公司內部的也有公司外部的;有市場的也有非市場的;有投資者、債權人的也有代理人的;有長期的也有短期的,而且各個因素之間又有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隨著公司發展情況的不同,這些因素所佔的地位又經常發生變化。所以,適度股利分配政策的選擇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本文在評析西方金融理論中最佳股利支付模式的基礎上,定性研究中國公司適度股利分配政策的內涵及其特徵。

一、最優股利分配政策的理論確定

西方金融理論中關於最優股利分配政策的確定主要有三派觀點:第一派是以沃爾特(J、E、walter)模型為代表,從公司的投資收益率和基準折現率的關系來確定最佳

股利支付規模。

沃爾特在一系列假設條件下,研究了股票價值同每股稅後利潤、股利、公司的投資收益率、基準折現率之間的關系,建立了相應的評價股票價值的公式。

如下所示:

即當公司投資受益率和基準折現率相等時,股票價值除同基準折現率有關外,還與公司的稅後利潤有關,而同公司的股利政策無關。

(2)若r>ρ,即當公司的投資收益率大於基準折

現率時,股利分配越少,股票價值越高。特別當股利支付率為零時,股票價值最高,換句話說,此時,最佳股利支付應為0。

(3)若r<ρ,即當公司的投資收益率小於基準折現率時,股利分配越多,股票價值越高。特別是股利支付率為100%時,股票價值最高,換句話說,此時,最佳股利支付為100%。據此,沃爾特認為公司最佳股利支付率完全取決於公司的投資收益率:如果公司有許多投資收益較高的機會,則應少分配現金紅利,多提成,甚至把稅後利潤全部用作投資。相反的,如果公司沒有獲利較高的投資機會,則應該把利潤大部分、甚至全部分配給股東。第二派,股利顯示理論認為股利支付的最佳水平應是當公司股票市場價格與公司股票內在價值一致時的水平,進而提出:公司前景越好,股利支付水平就應越高。股利顯示理論考慮股利支付最佳水平的邏輯是:當一家公司需要為一項目籌資時,它要麼增發新股(配股)要麼少回購一些在外股份;不管哪一種情況都會導致現有股東持股比率稀釋(dilution)。對於前景比較好的公司,降低現有股東持股比率稀釋程度的價值就比較高,如果外部投資者都認識到這一關系,其結果,代表現有股東利益的內部人(管理者)就會發放含稅負的股利,股東持股比率稀釋程度下降,公司股價上升。股利支付的最佳水平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不同公司支付股利的邊際收益不同,而投資者獲得股利收入的稅負是遞增的(隨股利水平),因此,具有較好前景的公司就必須支付較高股利,直至股利支付的邊際收益與邊際成本,(稅負成本)相等,此時,公司股票市場價格也因為最佳股利的顯示升至其內在價值水平。

第三派,代理成本理論認為股利支付的最佳水平應是股利支付降低的代理成本等於股利支付的稅負成本時的水平。如圖1所示

,MC1表示股利支付的邊際成本,它漸次遞增說明隨股利水平的提高,邊際稅率不斷提高。MR1表示股利的邊際收益,即因股利支付而降低的代理成本,比如管理層更加賣力

為股東利益著想;管理層更具有創新意識;管理層少「揩油」了等等。一開始,單位股利支付所降低的代理成本不斷提高,說明此階段股利支付的效用遞增;當股利支付水平已達到Q0時,公司的代理問題已弱化,相應的,再提高股利的邊際效用開始下降。根據西方經濟學中的利潤最大化原理,若把股利看成公司經營中一個投入要素,則圖中MC1與MR1的交點A1所代表的股利水平Q1就是代理成本理論所認為的最佳股利支付水平。

上述三種觀點分別從投資機會、市場表現和降低代理成本的角度提出了最佳股利支付水平。這些最佳股利支付水平分別就某一方面而言都是合理的,但作為一個公司整體而言,則都有以偏概全的不足。不過,上述三種關於最佳股利水平的確定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思路。若把股利支付的各種效用綜合起來就可以給出公司股利支付的效用函數,同樣,把股利支付的各種成本匯總起來,就可得出公司股利支付的成本函數。我們若把股利支付作為公司經營中的一種「生產要素」投入,股利支付的最佳水平理論上應存在,處於股利支付的邊際成本與邊際效用相等時水平。股利支付的各種效用包括:(1)降低代理成本。(2)當公司投資機會較少時,提高投資者效用。因為公司現金增多時,會出現過度投資現象,而把這多餘現金派發給股東,股東可另作高收益率投資。(3)擴大籌資渠道,股利支付可顯示公司未來前景。

股利支付顯示公司有一好的發展前景,公司股價提高,增發新股,配股價就可確定在較高水平。股利支付所涉及的成本包括:(1)稅收成本。(2)融資成本的提高。當公司面臨投資機會時,由於股利支付,公司不得不通過外部融資,如增發新股、配股、舉債等,而現代財務理論普遍認為外部融資成本要高於利潤留存。(3)中介費用。股利發放、籌資都要聘請相關的中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投資銀行等,而這些中介機構的參與就會涉及相關的中介費。綜合這些考慮,我們也可以給出公司作為一個整體的股利支付

變數的邊際效用曲線(MR)和邊際成本曲線(MC),如圖2。曲線MR與曲線MC的交點A相對應的股利支付水平Q為公司最優股利支付水平。

二、中國公司適度股利分配政策的內涵及其特徵根據效益最大化原理所確定股利支付水平,雖然是最優的股利水平,也是公司管理層理論上應該認可1的最優選擇,但是選擇這一最優方案存在著許多限制因素。這主要體現在前述的邊際效用曲線和邊際成本曲線的確定上。

圖2

股利支付的成本函數中稅負成本、中介費用相對較好計算,但籌資成本的提高卻是因公司各方面的情況及資本市場特定環境共同引致的,其中有多少是因為支付股利產生的就很難區分,因而股利支付的成本函數理論上存在而實際操作中真正定量確定有一定的難度。相對比而言,股利的效用函數確定難度更大,比如說因股利支付而導致的代理成本降低一項,因為代理成本降低轉化為股利的效用是通過管理層更加賣力為股東財富著想而帶來的公司價值的提高實現的,這里就存在兩個問題:其一,管理層賣力的程度、為股東財富考慮的成份有多大、對公司投資的開創性如何等等本身極難衡量,內部人會把種種「揩油」行為解釋為公司經營發展的需要。其二,代理成本的降低是導致公司價值提高的各種因素之一,代理成本降低與因之而提高公司價值之間難以形成固定的定量關系。因此,前述的由股利支付的邊際成本曲線與邊際效用曲線的交點所形成的最優股利水平理論上存在,但在現實生活中是難以確定的。我們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次優方案,尋求適度的股利支付政策。對於中國公司而言,適度股利分配政策可概括為:在目標的負債/資本比率條件下,滿足公司盈利性投資需求而能達到融資成本最低、股權結構穩定,進而實現公司價值較大幅度提高的可操作性的股利政策。具體而言,中國公司適度股利分配政策應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1.適度股利政策的目標是實現公司價值的較大幅度提高,滿足公司盈利性投資需求、降低融資成本、實現股權結構穩定等都是服務於這一目標的。針對中國資本市場不成熟的實情,公司股票價值的表現形式——股票內在價值頻繁波動,簡單地把「市場價值最大化」作為適度股利政策的目標操作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我們有必要對「公司價值」作進一步具體界定,在操作上可選擇兩項財務指標來替代。

(1)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是指公司股份的當期每股實際價值,公司帳面價值即等於每股凈資產與普通股發行數之積。與公司市值相比,由每股凈資產套算得來的公司帳面價值更能反映公司實際投資價值,尤其是在投機很強的股票市場上,受市場信息的影響,股票價格劇烈上下震盪,若以市場價來衡量公司價值,彈性太大,顯然不符合公司經營的實際情況;若以每股凈資產來匡算公司帳面價值,則不會使公司價值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擾,可以真實地反映公司現在價值幾何。在這一點上,以每股凈資產價值最大化代替公司市場價值最大化,「擠出」了由市值最大化產生的「泡沫」。每股凈資產最大化還可以較好地綜合反映公司各方當事人的利益。

首先,從公司經營者的角度來說,每股凈資產最大化促使其改善經營管理,提高資本經營效益,努力使公司價值增值。在這一點上,每股凈資產最大化與市值最大化及利潤最大化都是不矛盾的。因為每股凈資產的較大增值意味著公司利潤量較多,利潤量的增加會使公司在投資者心中的價值上升,從而導致公司股票市價上漲,也達到最大化。這時的公司市場價值最大化有了公司實績作為支撐基礎,不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可見,每股凈資產最大化在克服了市場價值最大化中非理性因素的同時,與市場價值最大化又取得比較好的統一。

其次,從投資者角度來講,每股凈資產最大化既體現了投資者投資回報的高低,又為投資者投資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每股凈資產越大,說明投者本金的保值性越好、增值的可能性也越大,而投資者在做投資選擇時,總是願意投向每股凈資產增值快的企業。

不過,每股凈資產指標是對公司歷史價值高低的判斷,至於反映公司未來發展趨勢,可選擇另一指標:利潤增長率。

(2)利潤增長率。企業利潤取決於銷售價格、製造成本、市場佔有率(決定銷售量)等多方面的因素。這些因素的提高又依賴於企業改善管理、降低產品成本、改進產品質量和服務、擴大市場佔有率等,所以說,企業利潤率的提高刺激企業在上述方面積極進取。利潤增長率是一個比例性指標,與利潤額相比,更能動態地反映企業發展的狀況。例如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公司本期利潤200萬元,在同行業中可能算是很高的利潤額了,但若與本公司上期利潤300萬元相比,卻是利潤下降了。造成企業利潤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產品競爭力下降、市場佔有率萎縮或由於經營不善導致成本提高等,而這一切又都代表著企業的發展潛力部分喪失。可見只有縱向地比較企業利潤狀況,才能發現企業的發展潛力,確定其實際投資價值,使對企業價值的考慮從短期走向長期。

2.適度股利政策並非某種固定模式,它因公司而異。任何一家公司都會因其自身的特點、所處的特定環境而存在一種僅適合於該公司的股利政策,亦即不存在一種適合於所有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關於這一點美國波克夏·哈斯威公司絕無僅有的股利政策是一個重要例證。按一般美國公司的做法,前景越好、業績越好的公司股利水平相應也會較高,而不

分配公司往往是虧損公司。但哈斯威作為一家業績卓著的公司長期以來堅持既不分紅也不分股的股利政策,以至於1998年底該公司總股本仍僅226萬股,而股價已近每股8萬美元。對這樣一種股利政策,哈斯威公司的董事長巴菲特作如此解釋:其一,分股將使新的投資者更容易購買波克夏的股票,也便於現有持股者的拋售。因此,巴菲特認為,他並不想要波克夏的股票處於投機者的控制之下,而一個高到極端價位的股票,就是最為有效的制止投機的方式。其二,不分紅避免了股東與公司被雙重征稅,並且也不必在支付股利上費什麼精力,可以把紅利重新投資以獲取更多的收益。其三,公司投資機會眾多,贏利率極高,股東們投資於波克夏公司比投資於其他領域更賺錢。同時巴菲特也表示,如果他發現他的股東們能夠找到比投資於波克夏更賺錢的方式,他會在那時候臨時支付紅利。再比較分析中國的兩家績優公司:春蘭股份、四川長虹,發現它們股利分配政策截然不同。春蘭股份側重派發紅利,而四川長虹側重高比例送紅股,但兩公司經營業績都持續保持在較好的水平(如表1所示),而且也給投資者提供了較高的投資回報率。以四川長虹為例,如果1996年1月以7.40元的價格持有1000股長虹作長期投資,那麼到了三年後的1999年1月底,歷

經了期間的送股、派息和配股後,持股數量增為3952股,持股成本為10340元,而股票市值則達到了64695元,投資回報率高達530%。同樣的測算,投資春蘭股份同期投資回報率高達330%。截然不同的兩種股利分配政策分別支撐了兩公司業績的持續增長及其在資本市場上的良好表現,說明這兩種股利分配政策對於這兩公司而言都不失為一種適度的股利分配政策。

3.適度股利分配政策是一個階段性連續的概念,亦即對於某一家公司而言,適度股利分配政策不是一個年度概念,而應是在一產業周期內保持相對穩定。不過也不等於說適度股利政策是一成不變的,應隨公司發展階段的更替而作相應的調整。(1)處於初生期企業、公司的適度股利分配政策——低股利加額外股利的高彈性股利政策初生期企業、公司對其所處的市場環境只能通過理性預期加以了解,不能對市場條件、產品銷路有很精確的判斷,也就是說,由於經驗的不足,不能對經營收益有準確的測定。剛剛建立的新企業投資目標已確定,不用立即去尋找其它投資機會,利潤留存比例可適當小一點,利潤中大部分用於分發紅利,以吸引投資者關注本企業,有利於樹立企業在公眾中的形象,所以推行低股利加額外股利的高彈性股利政策較符合企業與投資者雙方的利益。從企業來說,低股利可使企業在經營收益不甚理想的情況下也能兌現股利,不至於破壞企業在公眾中的形象。而收益頗豐時,可以向股東發放額外股利,鼓勵公眾投資熱情。從投資者來說,在有固定收入保證的前提下,還

有獲得意外股利收入的希望。兩者都會對股利政策表示滿意。

(2)成長型企業的適度股利政策——剩餘股利政策

成長型的特徵是:由於經營得當,企業規模擴張的要求強烈,企業面臨的投資機會較多,如果能獲得充足的資本,企業發展速度就能加快。同時,企業盈利能力增強,利潤額連年有增。此階段企業需集中力量,竭力以最低成本獲取足夠多的資金來源,最有效的措施便是大量留存利潤,用自有資本,避免舉債或多分股利,因為舉債成本較高。那麼實行剩餘股利政策的低股利是否使股利貼現模型決定的公司價值也過於低呢?從實際情況來看,高成長型企業的股票價格通常是較高的,但是這與股利貼現決定的股票市值的原理並不相悖,因為對於成長型企業來說,股利與股價之間的關系已經被企業以「發展第一、兼顧股利」的政策所弱化了,股息作為股價形成的基礎地位和作為評價水平的客觀標准已經喪失,並轉而為企業收益所代替,即股票價格的計算公式轉化為:

由股票利息率公式可知,在企業收益中,利潤留存比例十拿九穩是決定股票利息率的關鍵。成長型企業在獲得大量利潤的情況下,提高利潤留存比例相應地降低了股票利息率,減少了企業利潤外流。巨額利潤以利潤留存形式進行再投資,無疑會優化企業資本結構,促進企業的高速發展。這種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企業所發行的股票常被稱為「成長股」,成長股價格的形成,主要是以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發展的預期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成長股的市場供求為依據的,其形成機制是:投資者預見到企業在未來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潛在收益,預期企業股票收益率降低,說明該企業的股票價格將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因此預期股票投資價值大。良好的預期投資價值使該股票供求關系發生變化,最終在供求均衡點形成長期股價。成長型企業投資價值主要表現在:預期股息收益的增加;企業向股東分配股票股利的預期;預期由股價上漲所獲得的資本利得,即由於成長股巨大的發展潛力可能使其價格上漲,投資者可以在二級市場拋售股票獲得溢價收益。

綜上所述,成長型企業雖然實行適度的剩餘股利政策,但由於股息與股價之間的關系已被削弱,所以低股息不會使股票價格低落。相反,由於公司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獲利能力,將導致企業股票的實際價格升高。這並不是說股息決定股價的關系完全消失了,只是股價不再直接由股利決定了。成長型企業若因經濟周期、行業競爭等原因,不得不採用其它分配政策時,則應盡量考慮股票股利分配,因為股票股利形成的股本金仍屬企業自有資金,企業可以繼續支配。

(3)成熟型企業的適度股利政策——穩定股利額政策成熟型企業的特點是:企業在本行業的經營經驗豐富,已有穩定的市場佔有率,企業獲利能力穩定,有能力維持比較穩定的股利發放額。與此同時,由於企業經營的產品已趨成熟,企業需要開發新的產品或服務項目,以便調整經營結構,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這樣企業就要保證有一定的研究發展資金投入。企業除了可從利潤撥出一部分資金滿足股利政策需求外,剩餘資金便可滿足研究發展資金需求。與其餘各種股利政策相比,在這種決策下,企業對留存利潤要心中有數,對公司發展規劃可以進行有計劃的安排。

股利分配政策論文相關文章:

1. 有關股利政策畢業論文

2. 有關股利政策論文

3. 有關股利政策的論文

4. 對外貿易方面的論文

5. 產業經濟學經典論文

2. 股利政策理論有哪些

公司股利理論是公司金融中的重要理論之一,主要有股利無關論和股利有關論。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股利政策理論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股利政策理論

股利理論與股利政策研究

【摘要】公司股利理論是公司金融中的重要理論之一,主要有股利無關論和股利有關論。在投資者的偏好、股利的稅負差別、信息傳遞、代理成本、交易成本的影響下,如何制定股利政策會直接影響公司的市場價值。在實踐中,公司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已形成了多種股利分配政策。

【關鍵詞】股利理論;股利政策

股利理論至今仍是學術界內有爭議的一個問題。費雪・克萊爾在1976年稱之為“股利之謎”。謎題的關鍵就是股利的支付率是否與股東的財富和股票的價格相關,基於此,股利理論存在兩大流派:股利無關論和股利相關論。

一、股利理論及新發展

(一)股利無關論(MM理論)

1.MM理論的假設

(1)完善資本市場假設:任何一位證�交易者都沒有足夠的力量通過其交易活動對股票的現行價格產生明顯的影響。同時,證�的發行和買賣等交易活動不存在經紀人費用、交易稅和其他交易成本,在利潤分配與不分配,或資本利得與股利之間均不存在稅負差異。

(2)完整理性投資者假設:所有的市場參與者均以個人財富的最大化為追求目標。

(3)對未來的充分肯定假設:所有的投資者對未來投資、利潤和股利具有相同的信念。

(4)信息完備假設:所有的投資者都可以平等地免費獲得影響股票價格的任何信息。

2.MM理論的內容

(1)股利的支付率並不影響公司的價值:公司的股票市價是公司價值的反應,而公司的價值取決於其擁有的資產及其盈利能力。公司的盈餘在股利與留存盈餘之間分配,並不影響公司的價值。

(2)股利政策在公司的政策中居於次要位置,而投資政策才是公司的主導政策。這是因為投資政策是形成資產獲利能力的基礎,而股利政策不過是服從於投資政策的一種籌資策略而已。

(3)既得的股利和股價升值而形成的資本利得是組成股東財富的兩大部分。公司發放股利將使公司增長有所減退,進而引起股價的下跌。股東從股利的到的好處將正好被股價下降而產生的損失所抵消。因此,股利的發放不會影響到股東財富的數量。

(4)對具有理性的投資者來說,在股利和資本利得的選擇上並不存在凈偏好。如果股利的支付率太低,投資者可以出售一部分股票,以補償股利支付的不足。相反,如果股利支付的太高,投資者可以購入一部分股票,以擴大投資。

(二)股利有關理論

1.傳統股利理論

傳統股利理論也就是所說的“在手之鳥理論”或“手中鳥”理論,它認為投資者具有股利偏好,因而主張較高的股利支付比率。即投資者厭惡風險,在股利和未來的資本利得之間選擇時,投資者更偏好前者。因為股利是在持續經營基礎上於本期收到的,而資本利得的實現則是在不確定的未來,投資於支付股利的公司投資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確定性,也就是所謂的“一鳥在手,勝過雙鳥在林”。因此,投資者願意為那些能夠支付較高股利、而其他方面完全一樣的股票支付一個較高的價格。

所以,公司適時支付股利,有利於消除股東對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感。基於這種觀點,可以認定股利政策將對股票價格產生實際影響。

2.稅負差別理論

稅負差別理論是第一個放寬MM理論的嚴格假設條件所形成的理論,它引進了稅賦,放寬了無稅收假設。在現行法律下,不論是否有發放股利,公司均應繳納企業所得稅,而在發放股利時股東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一般的,與股利收入相比,資本利得的稅率較低,而且可以繼續持有股票來延緩資本利得的實現,從而推遲納稅時間,享受到遞延納稅的好處。因此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投資者將偏好資本利得而反對派發現金股利。故稅負差別理論認為:股東傾向於獲得資本利得而非股利,從而樂於選擇低股利支付率。

所以投資者可以通過比較股利收入和資本利得哪一個更具有稅收優勢,選擇適當的股利政策來實現其稅後收益最大化。

3.信號傳遞理論

信號傳遞理論放鬆了MM理論的投資者與管理當局擁有相同的信息的假定,認為管理當局與企業外部投資者之間由於代理關系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管理當局掌握著更多的關於企業未來現金流量、投資機會與盈利前景等方面的信息,外部投資者可以通過對管理當局發出的股利信號的觀察來消除信息不對稱現象。

該理論認為,股利是擁有內部信息的管理當局向外界傳遞其掌握信息的一種手段,即股利改變向投資者傳遞了重要信息,即公司管理當局對未來盈餘的預期發生變化。一般而言,在宣布增加股利後,股票價格會隨之上漲;而宣布減少股利後,股票價格會隨之下跌,即股利增加(減少)是預期未來盈餘變好(變壞)的標志。

4.代理成本理論

代理成本理論是在放鬆MM理論的管理當局與股東之間利益完全一致這一假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現代公司中,與股利政策有關的最主要的委託代理關系就是股東和公司經理間的委託代理關系。由於公司的產權分散,股東和經營者之間往往會出現利益沖突。經營者有時會犧牲股東的利益來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

代理成本理論認為,股利的支付能夠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首先,股利的支付減少了管理人員對自由現金流量的支配權,使其失去了可用於謀求自身利益的資金來源,促進資金的最佳配置;其次,大額股利的發放,使得公司內部資本由留存收益供給的可能性越小,為了滿足新投資的資金需求,有必要尋求外部負債或權益融資,然而進入資本市場進行融資意味著公司將接受更多的、更嚴格的監督和檢查。新資本的供應者實際上幫助股東監控了經理人員,股利支付成為一種間接約束經理人員的監管機制,而且減少管理者潛在的代理成本,從而增加公司價值。

5.交易成本理論

股東可以創造自製股利或將其所獲股利用於再投資,但是在交易中會發生經紀人傭金,一個公司通過發行股票來支付現金股利,將發生以發行成本形式存在的直接交易成本。

經紀人傭金和發行成本都隨交易規模變化而變化。規模經濟使公司大批量發行股票比個別股東小規模出售股票更廉價。因此,公司支付股利通常比股東創造自製股利來的便宜。定期股利支票減輕了股東的不便和大量因進行小規模交易而產生的經紀人傭金。

(三)股利理論新發展

1.追隨者效應理論

追隨者效應理論,放寬了MM理論的假設――無稅收,無交易成本等假設,研究不完美市場下的股利政策。

追隨者效應也稱為顧客效應,是對狹義稅負差別理論的進一步發展。追隨者效應理論從股東的邊際所得稅率出發,認為每個投資者所處的稅收等級不同。如富有投資者邊際稅率高,養老基金邊際率低,由此會引起他們對股利的態度不同,邊際稅率高的投資者偏好低股利支付率或不支付股利的股票;邊際稅率低的投資者偏好高股利支付率的股票。據此,公司會相應調整其股利政策,使股利政策符合股東的願望。達到均衡時,高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將吸引一類追隨者(低邊際稅率等級投資者),低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將吸引另一類追隨者(高邊際稅率等級投資者)。這種投資者聚集在滿足各自偏好的股利政策的公司的現象,就叫做“追隨者效應”。

2.迎合理論

迎合理論是學者將行為科學引進和應用於股利理論研究中,藉助行為金融學的研究成果放棄了投資者理性以及市場有效的假設。即投資者中有理性的套利者也有非理性投資者,這類投資者並不看中最終獲得財富的絕對水平,而是關注相對與某一參照標准來說他們的得與失。市場是無效的,現實中的套利不僅充滿風險而且作用是有限的。

按迎合理論的觀點,公司管理者通常迎合投資者偏好制定股利政策,迎合的最終目的在於獲得股票溢價。即當投資者傾向於風險迴避,他們可能偏好發放股利的股票,因為可能認為這類公司風險小,於是對支付股利的股票給予溢價,管理者就支付股利。

二、股利政策

由股利相關論知,公司的核心財務問題中股利政策佔有重要地位,當公司通過自己的業務活動取得現金流量後,就會面臨這樣的決策,應當將這些現金重新投入生產經營活動,還是將其分配給投資者?以何種比率進行分配?它一方面關繫到公司的未來發展,另一方面關繫到公司股東的福利。股利政策制定的好壞將會影響公司價值的實現。

公司發放股利是對股東的一種回報,不同的股利政策將對股價產生影響。公司應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股利政策。股利政策的基本類型有:剩餘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或穩定增長股利政策、變動股利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一)剩餘股利政策

剩餘股利政策就是在公司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時,根據事先的目標資本結構,測算投資所需的權益資本,先從公司盈餘當中留用,在滿足了投資所需資金之後若有剩餘,公司才將剩餘部分作為股利發放給股東。這一政策的實質是採納了股利無關論的觀點。

按此股利政策,公司的股利發放額將隨每年投資機會和盈餘水平的變化而變化。在盈餘水平不變的情況下,股利將於投資機會的多寡成反方向變動:投資機會越多,股利支付越少;反之,投資機會越少,股利支付就越多。

優點是留存收益優先滿足於再投資的需要,這有助於降低再投資的資金成本實現年利益的長期性和最大化。缺點是股利的支付與否及支付比率完全要根據投資機會的多少及其對資金的需求量來決定,由此導致股利支付的經常性變動。

(二)固定股利或穩定增長股利政策

該政策要預先確定每股的年股利額,並保持不變。公司在較長時期內支付固定的股利總額,只有在公司未來的收益穩定而且可以維持新的更高股利時,才可考慮增加每股固定的年股利額,這時便成為穩定增長的股利政策。

優點是該股利政策向市場傳遞著公司未來經營前景將會更好的信息,有利於公司樹立良好的形象,增強投資者對公司投資的信心,從而使公司股票的價格能保持相對穩定;該股利政策迎合了那些需要和依靠固定股利收入作為消費來源的股東的願望;該股利政策避免股利支付的大幅度、無序性波動,有助於預測現金流出量,便於理財和管理。缺點是該股利政策股利的支付與盈餘相脫節,當公司盈餘較低時,穩定不變的股利可能會成為公司的一項財務負擔,導致公司資金短缺,財務狀況惡化,從而影響公司的發展。

(三)變動的股利政策

在確定公司股利的分配方案時,首先要確定一個股利占收益比重的股利支付比率,未來各年的股利額則隨公司經營的好壞而上下波動,獲得盈餘較多的年份發放股利額高,獲得盈餘較少的年份發放股利額低。

優點是實行相對固定的股利支付率能使股利與公司盈餘緊密地結合,以體現“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原則。缺點是這種政策下各年的股利波動性較大,可能會直接影響股東對公司股利寄予的期望,容易給股東造成公司不穩定的感覺,對穩定股票價格是不利的。

(四)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採用該政策,公司首先必須將每年支付的股利固定在一個較低的水平,這個較低水平的股利稱之為正常股利。然後,公司只有在經營比較好,有較多盈餘的年份,才按實際情況向股東發放額外的股利。

優點是公司在股利支付方面有充分的彈性。當公司贏利不佳或需要較多的資金追加投資時,可維持設定的較低但正常的股利,這樣能減少公司的財務負擔,另一方面也不會產生股東對股利的跌落感;而當公司盈餘有較大幅度增加時,則可適度增發額外股利,把超額的部分利益分給股東,增強他們對公司的信心,使公司的股票市價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使那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東每年至少可以得到雖然較低但卻穩定的股利收入,從而吸引住這部分股東的人數,也可使公司的股價不會出現大的下跌。缺點是公司在贏利較少或無盈利時,仍須支付正常的股利。盡管所付的正常股利數額可能不大,但畢竟股利的支付會增加公司資金的流出,對於本來資金就很緊張的公司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如果公司經營狀態良好,盈利較多,並持續的支付額外股利,這又很容易提高股東對股利的期望值,從而將額外股利視為“正常”股利,一旦公司盈利下降而減少額外股利時,便會招致股東極大不滿。

在股利分配實務中,股利理論是股利政策的重要依據之一,公司所選擇的股利政策與公司所信奉的股利理論密切相關。

股利政策不只是一個股利的決策,應當融入公司整體戰略決策中,因此股利政策的選擇應當著眼於公司的長遠發展、從全局的角度進行規劃、權衡各利益相關集團的利益、充分考慮公司自身的現狀及確定最佳的股利政策。

關於股利政策理獻綜述

摘要:截止到2007年底,我國A股上市公司達到上千家,證券市場已經成為我國 經濟 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也應該看到,我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著不分配股利或分配股利以再融資為目的的現象,這被學術界稱為“ 中國 股利政策之謎”,股利政策已成為國內外公司財務、 金融 領域的一個研究重點。

論文關鍵詞:現金股利股票股利股利政策 編輯。

公司稅後利潤究竟應該分配給股東還是留在公司內部?應該採取怎樣的方式把股利分配給股東?應該分配多少股利給股東?股利分配的金額和方式對公司價值和股東財富有怎樣的影響?這些問題一直沒有得到一致的回答,因而,公司股利政策的問題也成為公司財務領域長期以來的研究 熱點和難點。

一、國外研究

西方國家對於上市公司股幣政策的研究 歷史 較長,最先是和證券估價分析 聯系在一起,還沒形成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對股利政策的真正研究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1961年美國芝加哥大學兩位財務學家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尼 發表了《股利政策、增長和股票估價》一文,股利政策一時成為眾多學者的研究熱點。此後,很多財務學家對此發表了大量的論文,並形成了傳統股利政策理論與 現代 股利政策理論。前者主要側重於研究股利政策與股票價格的相關性方面,形成了股利無關論與稅差理論;而後者側重於研究股利引起股票價格變動的原因,形成了追隨者效應理論、股利信號傳遞理論和代理成本理論。

(一)傳統的股利政策理論

傳統股利政策理論認為,投資者更喜歡現金股利,而不大喜歡將利潤留存給公司。這是因為:對投資者來說,現金股利是“抓在手中的鳥”,是實在的,而公司留利則是“躲在林中的鳥”,隨時都可能飛走。既然現在的留利並不一定轉化為未來的股利,那麼在投資者看來,公司分配的股利越多,公司的市場價值也就越大。1956年哈佛大學約翰·林納(John.1inther)首次提出了公司股利分配行為的理論模型,拉開了股利政策研究的序幕。

1.“一鳥在手”理論。“~鳥在手”理論主要的代表者是戈登。1962年戈登(Grordon.M.J)和夏普(EliShapiro)在眾多研究的基礎上推導出了戈登模型。該理論基於投資者偏愛即期收入和即期股利能消除不確定性的特點,認為股票價格變動較大,在投資者眼裡股利收益要比留存收益再投資帶來的資本利得更為可靠,由於投資者一般為風險厭惡型,寧可現在收到較少的股利,也不願承擔較大的風險等到將來收到更多的股利,故投資者一般偏好現金股利而非資本利得。在這種思想下,該理論認為股利政策與股東財富息息相關,股利支付的提高將會增加股東財富。

2.股利無關論。最著名的MM股利無關論是由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在1961年提出的,因為兩人姓氏的第一個字母均為M而簡稱為MM理論。Modigliani和Miller認為,在一個信息對稱的完善資本市場里,在公司投資決策既定的條件下,公司的價值和公司的財務決策是無關的,因此,是否分配現金股利對股東的財富和公司價值沒有影響,股利政策與股價無關,公司的股利政策不會影響股票的市價。

3. 稅收效應理論。法勒(Farrar)和塞爾文(Sel—wyn,L)通過研究認為,在不存在稅收因素的條件下,公司選擇何種股利支付方式並不是非常重要。但是,如果現金紅利和資本利得可以不同稅賦,如現金股利稅賦高於資本利得的稅賦,那麼,在公司及投資者看來,支付現金股利就不再是最優的股利分配政策。由此可見,存在稅賦差別的前提下,公司選擇不同的股利支付方式,不僅會對公司的市場價值產生不同的影響,而且也會使公司(及個人投資者)的稅收負擔出現差異,即使在稅率相同的情況下,資本利得只有在實現之時才繳納資本增值稅,相對於現金股利課稅而言,仍然具有延遲納稅的好處。

(二)現代股利政策

現代股利政策認為,在完善資本市場 環境中,股利政策並不重要,每個股東都能無成本地選擇公司的股利政策,以適應自己偏好,所以股利不影響公司價值。但是,在現實經濟中,由於資本市場存在不對稱稅負、不對稱信息和交易成本三種缺陷,公司的股利政策將對公司的價值產生影響,這時股利政策就顯得十分重要。

1.追隨者效應理論。追隨者效應理論是稅差理論的進一步 發展 。該理論認為股東的稅收等級不同,導致他們對待股利水平的態度不同。有的稅收等級高,而有的稅收等級低。公司應據此調整股利政策,使其符合股東的願望達到均衡。高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將吸引一類追隨者,由處於低邊際稅率等級的投資者持有;低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將吸引另一類追隨者,由處於高邊際稅率等級的投資者持有。

2.信號傳遞理論。股利具有信息內涵的思想萌芽於Lintner,由MM最早提出。Bhattacharya(1979)建立了第一個股利的信號傳遞模型。該學派從放鬆理論的投資者和 管理當局擁有相同的信息假定出發,認為當局與 企業 外部投資者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管理當局佔有更多的有關企業前景方面的內部信息。3.代理成本理論。Jensen和Meckling(1976)的代理成本學說為整個公司的委託——代理問題研究奠定了理論框架和分析基礎。Jensen和Meckling將代理關系定義為一種契約,在這種契約下,一個人或更多的人(委託人)聘用另一人(即代理人)代表他們來履行某些服務,其中包括把若干決策權託付給代理人。由於信息不對稱產生了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由此他們將代理成本定位為委託人發生的監督支出、代理人發生的約束性支出和委託人承擔的剩餘損失。

4.股利信息不對稱理論、交易成本理論、成長機會理論。信息不對稱是指公司 管理者與投資者在有關公司信息方面存在時間及數量上的不一致性。股利信息不對稱理論認為,公司的管理者比外部投資者佔有更多的內部信息,且在時間上也比外部投資者早得多。交易成本理論認為,雖然股東可以創造自製股利或將其所獲股利用於再投資,但是在交易中會發生交易成本(如經紀人傭金等)。成長機會理論指的是當公司進入成就期後,通常從某一時刻起開始支付股利,並逐步提高所付股利占凈利潤的比例。 經驗證據表明,公司股利政策的模式一般保持不變,當股利政策改變時,股票平均價格會發生重大變化。因此,公司一般保持穩定的股利政策。

二、國內研究

我國的股利政策研究起步較晚,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建立了資本市場,90年代中後期逐步開始股利探索。翻譯借鑒西方成熟而完備的股利理論與實證,研究方法結合我國資本市場實際情況的股利研究是我國在這一領域研究的一大特色。目前理論和實證研究對股權結構和股利政策的研究側重點不同。對股權結構主要探討股權結構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並已有多項實證結果。對於股利政策的研究偏向於對股利分配政策的多項因素的綜合分析,較少從股權結構方面展開進行分析。二者之間存在較強的相關關系,兩者均較少涉及股權結構和配政策之間的關系。實際上對於經營業績的研究是針對一個過程的結果,屬於事後控制的范疇,而股利政策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選擇不利於公司 發展 的分配方式,將會直接影響到公司業績;另一方面,公司業績反過來又會成為發放股利的一個制約因素,兼具事中和事後控制的作用,可以幫助投資者及時發現問題並採取措施保護自己的利益。1999年,呂長江和王克敏採用因子分析法在對可能影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38個變數進行主成分分析的基礎上構造了8個與現金股利有 統計顯著性的因子,進一步採用逐步回歸分析法研究因子與股利支付水平之間的關系顯示,國有股和法人股控股比例越大,內部人控制度越強,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越低;國有股及法人股比例越低,公司越傾向於將利潤留存於未來發展,易採用股票股利代替現金股利的支付政策。

2001年,趙春光、張雯麗、葉龍選取1999年底前上市的210家公司為樣本研究股利政策的選擇動因,結果也表明股權集中度越高可能越不分配股票股利。原紅旗2001年在對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1994-1997年除 金融 概念股外的公司的股利分配方案分年度進行橫截面分析,結論表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存在通過現金股利從上市公司轉移現金的行為,而對以股票股利留存於公司內部的資金存在浪費現象。魏剛2001年以389家公司1367個樣本觀察值為基礎,採用Legit多元回歸模型分析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和股權結構的關系,發現國家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分配股利的概率越高;相反,國家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越低,上市公司分配股利的概率越低。

三、 總結

從目前相關的 文獻 來看,無論是傳統股利理論還是 現代 股利理論,無論是從稅差理論角度、信號效應角度,還是從代理成本理論角度,中外學者都未能達成一致意見,“股利之謎”仍是一個未知的領域。現代公司財務學是在放鬆了MM定理的假設條件和基於現實條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理論的發展脈絡可以看出,已經越來越多涉及到利益相關人之間以及股東之間的利益分化對股利政策的影響。在國外,股利政策的研究通常都以MM理論為研究線索,通過放鬆其嚴格的假設條件來研究現實世界的股利問題。進入20世紀70年代後,財務學者將不對稱信息理論研究成果 應用於財務理論,這些理論對現實世界公司的財務決策給予了重新的解釋,突破了傳統只重視外部可見因素的研究而忽略了對可分配收益有決定權的個人動機研究,人們開始認識到不對稱信息決定了契約的不完美這將導致作為決策主體的個人動機在財務決策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時與動機相關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和外部治理 環境也成為了研究的重點。國內的研究則主要體現為:應用國外股利理論來解釋我國的特殊情況,很少系統地從公司的內部治理機制和外部治理環境出發,來研究我國上市公司利益主體的股利支付動機。因此。在我國,從公司的治理機制出發,研究我國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將會是一個新的亮點。

3. 股利政策基本理論

股利政策(Dividend policy)是指公司股東大會或董事會對一切與股利有關的事項,所採取的較具原則性的做法,是關於公司是否發放股利、發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時發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針和策略,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股利政策基本理論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股利政策基本理論

股利政策(Dividend policy)是指公司股東大會或董事會對一切與股利有關的事項,所採取的較具原則性的做法,是關於公司是否發放股利、發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時發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針和策略,所涉及的主要是公司對其收益進行分配還是留存以用於再投資的策略問題。它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從狹義方面來說的股利政策就是指探討保留盈餘和普通股股利支付的比例關系問題,即股利發放比率的確定。而廣義的股利政策則包括:股利宣布日的確定、股利發放比例的確定、股利發放時的資金籌集等問題。

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論

股份制企業利潤分配的特點

1.股分制企業的利潤分配應堅持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原則

2.股份制企業的利潤分配應盡可能保持穩定的股利政策

3.股份制企業的利潤分配應當考慮到企業未來對資金需求以及籌資成本

4.股份制企業的利潤分配應當考慮到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二、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論

(一)股利無關論

股利無關論認為,企業的股利政策不會對公司的股票價格產生任何影響。

該理論是由美國財務學專家米勒(Miller)和莫迪格萊尼(Modigliani)於1961年在他們的著名論文《股利政策、增長和股票價值》中首先提出的,因此這一理論也被稱為MM理論。MM理論的基本假設是完全市場理論。

完全市場理論的基本含義是:

①資本市場具有強式效率性。所謂強式效率性是指股票的現行市價已經反映了所有已公開或未公開的信息,任何人甚至掌握內部信息的內線人也無法在股市上賺取超額報酬。

②沒有籌資費用(包括股票發行和交易費用)。

③不存在個人和公司所得稅。

④公司的投資決策與股利決策是彼此獨立的。

在這些假設基礎上,MM理論認為,投資者不會關心公司股利的分配情況,公司的股票價格完全由公司投資方案和獲利能力所決定的,而並非取決於公司的股利政策。在公司有較好的投資機會的情況下,如果股利分配的較少,留利較多,公司的股票價格也會上升,投資者可以通過出售股票來換取現金;如果股利分配的較多,留利較少,投資者分得現金後會尋求新的投資機會,而公司仍可以順利地籌集到新的資金。所以,股票價格與公司的股利政策是無關的。

(二)股利相關論

股利相關論認為,企業的股利政策會影響到公司股票的價格。其代表性觀點主要有:

1.一鳥在手論

這種觀點認為,在股利收入與資本利得之間,投資者更傾向於前者。因為股利是現實的有把握的收益,而股票價格的上升與下跌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與股利收入相比風險更大。因此,投資者更願意購買能支付較高股利的公司股票,這樣,股利政策必然會對股票價格產生影響。這一理論用西方一句諺語來形容就是“雙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所以,該理論也被稱為“一鳥在手論”。

2.信息傳播論

這一理論認為,股利實際上給投資者傳播了關於企業收益情況的信息,這一信息自然會反映在股票的價格上,因此,股利政策與股票價格是相關的。如果某一公司改變了長期以來比較穩定的股利政策,這就等於給投資者傳遞了企業收益情況發生變化的信息,從而會影響到股票的價格。股利提高可能給投資者傳遞公司創造未來現金能力的增強,該公司的股票價格就會上漲;反之,股利下降可能給投資者傳遞公司經營狀況變壞的信息,該公司股票的價格就會下跌。

3.假設排除論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MM理論的假設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首先,即使非常完善、成熟的資本市場,如紐約證券市場,也不具備強式效率性,因此MM理論的完善市場理論假設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其次,在資本市場上,不可能沒有籌資費用,也不可能沒有個人或公司所得稅的存在;再者,公司的投資決策有時是與股利政策相關的,投資決策由於對資金的需求,可能會影響到公司的股利政策。基於此,MM理論在現實生活中是站不住腳的。

三、影響股利政策的因素

(一)法律因素

資本保全的約束、企業積累的約束、企業利潤的約束、償債能力的約束。

1.資本保全的約束

資本保全——是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而做出的法律限制。

股份公司只能用當期利潤或留用利潤來分配股利,不能用公司出售股票而募集的資本發放股利。這樣是為了保全公司的股東權益資本,以維護債權人的利益。

2.企業積累的約束

企業積累的約束要求股份公司在分配股利之前,應當按法定的程序先提取各種公積金。這也是為了增強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維護投資者的利益。

我國有關法律法規就明確規定,股份公司應按稅後利潤做出規定的扣除之後的l0%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並且鼓勵企業在分配普通股股利之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金,只有當公積金累計數額已達到注冊資本50%時,才可不再提取。

3.企業利潤的約束

企業利潤的約束規定只有在企業以前年度的虧損全部彌補完之後,若還有剩餘利潤,才能用於分配股利,否則不能分配股利。

4.償債能力的約束

償債能力的約束規定企業在分配股利時,必須保持充分的償債能力。企業分配股利不能只看利潤表上的凈利潤的數額,還必須考慮到企業的現金是否充足。如果因企業分配現金股利而影響了企業的償債能力或正常的經營活動,則股利分配就要受到限制。

(二)債務契約因素

債務契約——指債權人為了防止企業過多發放股利,影響其償債能力,增加債務風險,而以契約的形式限制企業現金股利的分配。

這種限制通常包括:

①規定每股股利的最高限額;

②規定未來股息只能用貸款協議簽定以後的新增收益來支付,而不能動用簽定協議之前的留存利潤;

③規定企業的流動比率、利息保障倍數低於一定標准時,不得分配現金股利,等等。

(三)公司自身因素

公司自身因素的影響----指股份公司內部的各種因素及其面臨的各種環境、機會而對其股利政策產生的影響。主要包括現金流量、舉債能力、投資機會、資金成本等。

1.現金流量

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必須有充足的現金,否則就會發生支付困難。公司在分配現金股利時,必須要考慮到現金流量以及資產的流動性,過多地分配現金股利會減少公司的現金持有量,影響未來的支付能力,甚至可能會出現財務困難。

2.舉債能力

舉債能力是企業籌資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同的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的舉債能力會有一定的差異。公司在分配現金股利時,應當考慮到自身的舉債能力如何,如果舉債能力較強,在企業缺乏資金時,能夠較容易地在資本市場上籌集到資金,則可採取比較寬松的股利政策;如果舉債能力較差,就應當採取比較緊縮的股利政策,少發放現金股利,留有較多的公積金。

3.投資機會

企業的投資機會也是影響股利政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企業有良好的投資機會時,企業就應當考慮較少發放現金股利,增加留存利潤,用於再投資,這樣可以加速企業的發展,增加企業未來的收益,這種股利政策往往也易於為股東所接受。在企業沒有良好的投資機會時,往往傾向於多發放現金股利。

4.資金成本

資金成本是企業選擇籌資方式的基本依據。留用利潤是企業內部籌資的一種重要方式,它與發行新股或舉借債務相比,具有成本低、隱蔽性好的優點。合理的股利政策實際上是要解決分配與留用的比例關系以及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留用利潤的問題。如果企業一方面大量發放現金股利,另一方面又要通過資本市場籌集較高成本的資金,這無疑是有悖於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因此,在制定股利政策時,應當充分考慮到企業對資金的需求以及企業的資金成本等問題。

(四)股東因素

股利政策必須經過股東大會決議通過才能實施,股東對公司股利政策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一般來說,影響股利政策的股東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追求穩定的收入,規避風險

有的股東依賴於公司發放的現金股利維持生活,如一些退休者,他們往往要求公司能夠定期地支付穩定的現金股利,反對公司留利過多。還有些股東是“一鳥在手論”的支持者,他們認為留用利潤而可能使股票價格上升所帶來的收益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還是取得現

實的股利比較穩妥,可以規避風險,因此,這些股東也傾向於多分配股利。

2.擔心控制權的稀釋

有的大股東持股比例較高,對公司擁有一定的控制權,他們出於對公司控制權可能被稀釋的擔心,往往傾向於公司較少分配現金股利,多留存利潤。如果公司發放了大量的現金股利,就可能會造成未來經營資金的緊缺。這樣就不得不通過資本市場來籌集資金,如果通過舉借新的債務籌集資金,就會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如果通過發行新股籌集資金,雖然公司的老股東有優先認股權,但必須要拿得出一筆數額可觀的資金,否則其持股比例就會降低,其對公司的控制權就有被稀釋的危險。因此,他們寧願少分現金股利,也不願看到自己的控制權被稀釋,當他們拿不出足夠的現金認購新股時,就會對分配現金股利的方案投反對票。

3.規避所得稅

按照稅法的規定,政府對企業徵收企業所得稅以後,還要對股東分得的股息、紅利徵收個人所得稅。各國的稅率有所不同,有的國家個人所得稅採用累進稅率,邊際稅率很高。因此,高收入階層的股東為了避稅往往反對公司發放過多的現金股利,而低收入階層的股東因 企業而低收入階層的股東因個人稅負較輕,可能會歡迎公司多分紅利。按照我國稅法規定,股東從公司分得的股息和紅利應按20%的比例稅率交納個人所得稅,而對股票交易所得目前還沒有開征個人所得稅,因而,對股東來說,股票價格上漲獲得的收益比分得股息、紅利更具吸引力。

四、股利政策的類型

(一)剩餘股利政策

所謂剩餘股利政策,就是在企業確定的最佳資本結構下,稅後凈利潤首先要滿足投資的需求,然後若有剩餘才用於分配股利。

這是一種投資優先的股利政策。採用剩餘股利政策的先決條件是企業必須有良好的投資機會,並且該投資機會的預計報酬率要高於股東要求的必要報酬率,這樣才能為股東所接受。採用剩餘股利政策的企業,因其有良好的投資機會,投資者會對公司未來的獲利能力有較好的預期,因而其股票價格會上升,並且以留用利潤來滿足最佳資本結構下對股東權益資本的需要,可以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也有利於企業提高經濟效益。但是,這種股利政策不會受到希望有穩定的股利收入的投資者所歡迎,因為剩餘股利政策往往導致各期股利忽高忽低。

實行剩餘股利政策,一般應按以下步驟來決定股利的分配額:

1.根據選定的最佳投資方案,確定投資所需的資金數額;

2.按照企業的目標資本結構,確定投資需要增加的股東權益資本的數額;

3.稅後凈利潤首先用於滿足投資需要增加的股東權益資本的數額;

4.在滿足投資需要後的剩餘部分用於向股東分配股利。

優點:根據MM理論,企業都有一個最佳資本結構,在最佳資本結構下企業的綜合資金成本才最低,企業才可能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理財目標。因此,股利政策要符合最佳資本結構的要求。

缺點:如果股利政策破壞了最佳資本結構,就不能取得使公司的綜合資金成本達到最低的效果。

(二)固定股利或穩定增長股利政策

這是一種穩定的股利政策,它要求企業在較長時期內支付固定的股利額,只有當企業對未來利潤增長確有把握,並且這種增長被認為是不會發生逆轉時,才增加每股股利額。穩定的股利政策在企業收益發生一般的變化時,並不影響股利支付,而是使其保持穩定的水平。實行這種股利政策者都支持股利相關論,他們認為企業的股利政策會對公司股票價格產生影響,股利的發放是向投資者傳遞企業經營狀況的某種信息。

優缺點:

1.股利政策是向投資者傳遞重要的信息,如果公司支付的股利穩定,就說明該公司的經營業績比較穩定,經營風險較小,這樣可使投資者要求的股票必要報酬率降低,有利於股票價格上升;如果公司的股利政策不穩定,股利忽高忽低,這就給投資者傳遞企業經營不穩定的信息,從而導致投資者對風險的擔心,會使投資者要求的股票必要報酬率提高,進而使股票價格下降。

2.穩定的股利政策,有利於投資者有規律地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特別是那些希望每期能有固定收入的投資者更歡迎這種股利政策。忽高忽低的股利政策可能會降低他們對這種股票的需求,這樣也會使股票價格下降。

3.如果公司確定一個穩定的股利增長率,這樣,實際上是傳遞給投資者該公司經營業績穩定增長的信息,可以降低投資者對該公司風險的擔心,從而使股票價格上升。

4.採用穩定的股利政策,維持穩定的股利水平,有時可能會使某些投資方案延期,或者使公司資本結構暫時偏離目標資本結構,或者通過發行新股來籌集資金,盡管這樣可能會延誤了投資時機,或者使資金成本上升,但是,持穩定股利政策觀點者,仍然認為這也要比減發股利或降低股利增長率有利得多,因為突然降低股利,會使投資者認為該公司經營出現困難,業績在下滑,可能使股票價格快速下跌,這對公司更不利。

這種股利政策可能會給公司造成較大的財務壓力,尤其是在公司凈利潤下降或現金緊張時,公司為了保證股利的照常支付,容易導致資金短缺,財務狀況惡化。在非常時期,可能不得不降低股利額。

適用性:這種股利政策一般適用於經營比較穩定的企業採用。

(三)固定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

這是一種變動的股利政策,企業每年都從凈利潤中按固定的股利支付率發放股利。這一股利政策使企業的股利支付與企業的盈利狀況密切相關,盈利狀況好,則每股股利額就增加,盈利狀況不好,則每股股利額就下降,股利隨經營業績“水漲船高”。

優點:不會給公司造成較大財務負擔;

缺點:股利可能變動較大,忽高忽低,這樣可能傳遞給投資者該公司經營不穩定的信息,容易使股票價格產生較大波動,不利於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四)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這是一種介於穩定股利政策與變動股利政策之間的折衷的股利政策。

這種股利政策每期都支付穩定的較低的正常股利額,當企業盈利較多時,再根據實際情況發放額外股利。這種股利政策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在公司盈利較少或投資需要較多資金時,可以只支付較低的正常股利,這樣既不會給公司造成較大的財務壓力,又保證股東定期得到一筆固定的股利收入;在公司盈利較多並且不需要較多投資資金時,可以向股東發放額外的股利。

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既可以維持股利的一定穩定性,又有利於使企業的資本結構達到目標資本結構,使靈活性與穩定性較好地相結合,因而為許多企業所採用。

五、股利支付方式與發放程序

(一)股利支付方式

股份公司分派股利的形式一般有現金股利、股票股利、財產股利和負債股利等。

1.現金股利

現金股利是股份公司以現金的形式發放給股東的股利。

現金股利發放的多少主要取決於公司的股利政策和經營業績。

現金股利的發放會對股票價格產生直接的影響,在股票除息日之後,一般來說股票價格會下跌。

2.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是企業將應分配給股東的股利以股票的形式發放。

可以用於發放股票股利的,除了當年的可供分配利潤外,還有公司的盈餘公積金。

發放股票股利時,一般按股權登記日的股東持股比例來分派,將股東大會決定用於分配的盈餘公積金和可供分配利潤轉成股本,並通過中央結算登記系統按比例增加各個股東的持股數量。股票股利並沒有改變企業賬面的股東權益總額,同時也沒有改變股東的持股結構,但是,會增加市場上流通的股票數量,因此,企業發放股票股利會使股票價格相應下降,一般來說,如果不考慮股票市價的波動,發放股票股利後的股票價格,應當按發放的股票股利的比例而成比例下降。

對於企業來說,分配股票股利不會增加其現金流出量,因此如果企業現金緊張或者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投資,可以考慮採用股票股利的形式。公司的每股利潤因股本擴張而被攤薄,這樣就可能導致股價下跌。

對於股東來說,雖然分得股票股利沒有得到現金,但是,如果發放股票股利之後,企業依然維持原有的固定股利水平,則股東在以後可以得到更多的股利收入,或者股票數量增加之後,股價並沒有成比例下降,而是走出了填權行情,這樣股東的財富會隨之增長。

(二)股利的發放程序

股份公司分配股利必須遵循法定的程序,一般是先由董事會提出分配預案,然後提交股東大會決議通過才能進行分配。股東大會決議通過分配預案之後,要向股東宣布發放股利的方案,並確定股權登記日、除息日和股利發放日。

1.宣布日

宣布日就是股東大會決議通過並由董事會宣布發放股利的日期。

在宣布分配方案的同時,要公布股權登記日、除息日和股利發放日。

2.股權登記日

股權登記日是有權領取本期股利的股東資格登記截止日期。

企業規定股權登記日是為了確定股東能否領取股利的日期界限,因為股票是經常流動的,所以確定這個日期是非常必要的。凡是在股權登記日這一天登記在冊的股東才有資格領取本期股利,而在這一天之後登記在冊的股東,即使是在股利發放日之前買到的股票,也無權領取本次分配的股利。

3.除息日

除息日是指除去股利的日期,即領取股利的權利與股票分開的日期。

在除息日之前購買的股票,才能領取本次股利,在除息日當天或以後購買的股票,則不能領取本次股利。除息日對股票的價格有明顯的影響,在除息日之前的股票價格中包含了本次股利,在除息日之後的股票價格中不再包含本次股利,所以除息日股價會下降。

4.股利發放日

股利發放日,也稱付息日,是將股利正式發放給股東的日期。

某公司於20×9年4月6日舉行的股東大會決議通過股利分配方案,並於當日由董事會宣布20×8年的股利分配方案為:每股分派現金股利1.50元,股權登記日為20×9年4月13日,除息日為20×9年4月14日,股利發放日為20×9年4月25日。

4. 股利政策對公司的影響

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對盈利進行分配或留存用於再投資的決策問題,在公司經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關繫到公司未來的長遠發展、股東對投資回報的要求和資本結構的合理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股利政策對公司的影響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股利政策對公司的影響

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對盈利進行分配或留存用於再投資的決策問題,在公司經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關繫到公司未來的長遠發展、股東對投資回報的要求和資本結構的合理性。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一方面可以為公司規模擴張提供資金來源,另一方面可以為公司樹立良好形象,吸引潛在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實現公司價值即股東財富最大化。

股利分配政策與運用現狀:我國的證券市場是一個新興的資本市場,10多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按照中國證監會的統計,截至2006年底,中國境內上市公司總數達1254家。對於快速成長的市場和有幸獲得上市的公司來說,究竟選擇怎麼樣的股利政策更有利於公司的長遠發展,有利於提高公司的股票市價,從而實現公司價值的最大化?這是一個需要探索和規范的問題。

股利支付形式呈現多樣化特點。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的現金股利的分配具有明顯的期間性特徵。2006年上市公司分紅比例和派現金額顯著高於以往,已披露2006年年報的上市公司中,推出分紅預案的公司佔比57.5%,比例比上年同期的50.14%高出7個百分點,其中意欲用現金回饋股東的公司佔到絕大多數。2006年報顯示,派現比例不高的公司往往多以送股或轉增來 “彌補”股東。

股利政策與公司價值關系。股份公司分紅是向股東按其所持有的股份發放公司的盈餘,可以採用派現(現金股利)、送股(股票股利)、送實物等多種形式,也可以通過在二級市場上回購本公司的股票達到同樣的目的。

股利分配政策實質上是一個向股東返還現金的方法選擇問題。一般處於發展階段,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公司傾向於採用送股的方式,而當公司及其所在行業進入成熟期,投資機會減少,增長速度放慢,現金充裕時則傾向於採取派現的方式。

現金股利對公司價值的影響:MM理論認為在理想市場的條件下,公司的股利政策與企業市場價值無關,也就是說企業的股利政策無關緊要。但理想市場在現實中並不存在,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股利政策有信號揭示的作用。企業可以通過公告向投資者傳遞公司的信息,而現金紅利比語言更有說服力,可以傳遞公告所未能提供的信息。所以,現金紅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企業未來經營狀況的指示器。

股票股利對公司價值的影響:信號傳遞理論對股票股利的解釋是,股票股利的宣布可以向投資者傳遞信息。在信息不對稱的狀態下,管理當局比投資者知道更多關於公司的有利信息。

股票股利不直接增加股東的財富,不導致公司財產的流出或負債的增加,但會影響所有者權益各項目的結構發生變化。股票股利對公司的影響:可使公司保留大量的現金,便於進行再投資,有利於公司的長期發展;發放股票股利可以降低股票價格,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

規范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建議:盡管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成熟,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也正在日趨理性化,但同時我們還應該注意到,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中仍存在著一些諸如超能力派現之類的問題。為了使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更趨合理及證券市場更加健康的發展,應當對當前的市場規則進行補充。

加強證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強信息披露透明度是減少內部交易的有力手段,也是避免市場操縱的有力措施,有利於盡快建立一個健全的市場,對規范上市公司的行為有很大的作用。

制定明晰最低現金分紅率。2004年12月,中國證監會在發布的 《關於加強社會公眾股股東權益保護的若干規定》中,明確將再融資資格與分紅直接掛鉤。這種鼓勵性分紅政策會促使某些上市公司推出“毛毛雨”式分紅,作為再融資的鋪墊。

為了避免派現不足或超能力派現,我國上市公司應將股利分配額與每股收益和每股凈現金流量等財務指標聯系起來,同時考慮各自所處的生命周期、投資機會等。如此分配便能夠產生股利政策的顧客效應和阻止過度的財富轉移效應的發生,且能起到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這種股利政策還能向市場傳遞信號,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與上市公司業績掛鉤。

加強對低派現或不派現公司的信息披露約束。股利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投資機會所左右。如果公司有較多的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往往採用低股利、高留存利潤的政策;反之,如果投資機會較少,就可能採用高股利政策。而對那些盈利能力很強卻採用低股利政策時,公司管理層必須向股東充分披露以留存利潤投資於盈利高的項目,以取得股東的信任和支持。

提高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我國上市公司派現缺乏穩定性和持續性是與國外成熟資本市場的最大差別之一。真正的藍籌公司應該既是具有穩定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同時也應該是治理結構規范、高度重視廣大投資者利益的上市公司。

監管部門可以通過一些非行政性的安排,引導或鼓勵機構投資者對持續、穩定派現的優質上市公司進行投資的重視度。

國有股減持勢在必行。在我國,股份公司大多建立在國有企業基礎之上,國有股佔主導地位的股權結構,使上市公司並不擔心企業控制權問題,這是上市公司非理性股利政策形成的制度基礎。體制問題是中國證券市場改革的難點,也是我們必須逾越的一個關口。

加強證券方面的立法工作。我國在證券方面的立法已逐步開展並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不斷深入。中國證監會法律部副主任馮鶴年建議採取一系列對策來進一步完善對投資者的保護。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股利政策與投資決策、融資決策並稱為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的三大主要內容,股利政策在上市公司財務管理中佔有重要地位,對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有重要影響。上市公司如何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以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目標.是很值得研究的財務問題。

一、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論

(一)早期的股利理論

1.股利無關論

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尼於1961年發表了文章,全面地闡述了股利無關理論。MM股利無關論的結論是:股利政策不影響股價;企業的權益資本成本與股利政策無關。因此,單就股利政策而言,既無所謂的最棒,也無所謂最次,它與企業價值不相關。

2.稅差理論

1967年法阿爾對存在稅收條件下股利支付政策是否影響公司價值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稅差理論”。該理論的結論主要有兩點:股票價格與股利支付率成反比;權益資本與股利支付率成正比。因此,企業在制定股利政策時必須採取低股利支付率政策,才能使企業價值最大化。

(二)現代股利理論

1.信號理論

該理論從放鬆MM股利無關論的投資者與管理當局擁有相同信息假定出發,認為他們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巴恰塔亞借鑒斯彭斯的信號模型思想,創建了第一個信號模型,這標志著從信號角度研究股利政策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2.代理成本理論

代理成本理論認為,股利政策實際上體現的是公司內部人與外部股東之間的代理問題。在存在代理問題的前提下,適當的股利政策有助於保證經理們按照股東的利益行事。代理成本理論大體上是沿著財務契約學派和公司治理結構學派兩個分支發展下去。

二、股利政策的類型

(一) 固定增長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額政策:亦稱穩定的股利政策,即對企業的投資者採用固定的每股股利額的股利政策。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避免由於經營不善而出現削減股利發放額的可能。如果企業的收益下降,而股利並未減少,投資者則會認為公司未來的經營狀況會好轉。因而這一政策被廣泛採用。

(二)剩餘股利政策

剩餘政策:投資機會和資本成本是影響股利政策兩個重要因素。企業有良好的投資機會時,採取較多的留用利潤可以提高企業的股票價格,帶給投資者較多的資本利益,節約資本成本。剩餘政策實際上是將股利分配作為投資機會的因變數,目的是降低籌資成本,優化資本結構。

(三)固定股利支付比率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比率政策即企業每年按固定的比例從稅後凈利中支付股利,採用固定股利支付比率的股利政策。但由於每年股利隨盈利頻繁變動,傳遞給市場一個企業經營不穩定的信息。因此,很少有企業採用這種股利政策。

三、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

(一)股權結構不合理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尚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股票流通權的人為割裂使非流通股東與流通股東缺乏共同利益基礎,不同股東利益關注點的不統一,往往導致股利分配政策制定缺乏共同利益的指導。而上市公司國有股,國有法人股“一股獨大”的股權結構嚴重阻礙了資金的流動和資源的優化配置,是導致上市公司非理性股利政策形成的制度誘因。

(二)政策影響因素下的企業融資需求

縱觀我國上市公司歷年來股利政策的變化情況,無可否認,政策向導性因素對其具有重大影響。2004年12月,中國證監會明確將再融資資格與現金分紅直接掛鉤,於是2004年上市公司掀起了新一輪的派現熱潮,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注重對投資者的回報。但由於融資的需要,超能力派現的公司數量也創了新高。

(三)公司治理結構不合理

國有股股東的虛設、缺位,使得國有股股份的實際控制權掌握在上市公司管理層手中,即“內部人”控制。管理層為佔有盡可能多的公司可控制資源,也會不惜侵佔股東的權益,在沒有很好的投資機會的時候將利潤留存而不願分配股利。

四、完善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建議

(一)加快股權分置改革,加快國有控股股權流通

合理解決股權分置問題有利於上市公司平等分配現金股利,保護廣大流通股股東的權益。自2005年4月25日中國證監會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股改工作開展以來,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有了明顯改善,已經實施股改的公司帶頭給了投資者以豐厚的回報。現階段我們應該加快股改的步伐,使國有股,國有法人股等非流通股盡快完全流通起來,真正做到同股同權,同股同利。

(二)加強證券市場的法律環境建設,規范股利政策制度

應借鑒其他一些回家同股立法形式強制要求上市公司派現的做法,消除留存盈利過多的現象,並加強對低派現或不派現公司的信息披露約束,引導公司逐步實現股利政策的理性化。在重大派現事宜上,應明確引入流通股股東類別表決機制,使中小流通股股東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此外,紅利稅的存在使得新近分紅越多,投資者的隱形虧損越大,取消紅利稅也將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

(三)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應該按公司制企業的要求,規定清楚公司的各個參與者的責任和權利分布,並且明確決策公司事務時所應遵循的規則和程序,既使所有者不幹預公司的日常經營,又保證經理層能以股東的利益和公司的利潤最大化為目標。而獨立董事制度作為完善公司治理的外部手段也應該真正對公司起到監督作用,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公司治理。

5. 中國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形式都是哪些啊

一、剩餘股利政策

1、分配方案的確定

股利分配與公司的資本結構相關,而資本結構又是由投資所需資金構成的,因此實際上股利政策要受到投資機會及其資本成本的雙重影響。

剩餘股利政策就是在公司有著良好的投資機會時,根據一定的目標資本結構(最佳資本結構),測算出投資所需的權益資本,先從盈餘當中留用,然後將剩餘的盈餘作為股利予以分配。

採用剩餘股利政策時,應遵循四個步驟:

(1)設定目標資本結構,即確定權益資本與債務資本的比率,在此資本結構下,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將達到最低水平;

(2)確定目標資本結構下投資所需的股東權益數額;

(3)最大限度地使用保留盈餘來滿足投資方案所需的權益資本數額;

(4)投資方案所需權益資本已經滿足後若有剩餘盈餘,再將其作為股利發放給股東。

2、採用本政策的理由

奉行剩餘股利政策,意味著公司只將剩餘的盈餘用於發放股利。這樣做的根本理由是為了保持理想的資本結構,使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低。

二、固定或持續增長股利政策

1、分配方案的確定

這一股利政策是將每年發放的股利固定在某一相對穩定的水平上並在較長的時期內不變,只有當公司認為未來盈餘會顯著地、不可逆轉地增長時,才提高年度的股利發放額。

2、採用本政策的理由

固定或持續增長股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現由於經營不善而削減股利的情況。採用這種股利政策的理由在於:

(1)穩定的股利向市場傳遞著公司正常發展的信息,有利於樹立公司良好形象,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穩定股票的價格。

(2)穩定的股利額有利於投資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特別是對那些對股利有著很高依賴性的股東更是如此。而股利忽高忽低的股票,則不會受這些股東的歡迎,股票價格會因此而下降。

(3)穩定的 股利政策可能會不符合剩餘股利理論,但考慮到股票市場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股東的心理狀態和其他要求,因此為了使股利維持在穩定的水平上,即使推遲某些投資方案或者暫時偏離目標資本結構,也可能要比降低股利或降低股利增長率更為有利。

該股利政策的缺點在於股利的支付與盈餘相脫節。當盈餘較低時仍要支付固定的股利,這可能導致資金短缺,財務狀況惡化;同時不能像剩餘股利政策那樣保持較低的資本成本。

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1、分配方案的確定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公司確定一個股利占盈餘的比率,長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在這一股利政策下,每年股利額隨公司經營的好壞而上下波動,獲得較多盈餘的年份股利額高,獲得盈餘少的年份股利額就低。

2、採用本政策的理由

主張實行固定股利支付率的人認為,這樣做能使股利與公司盈餘緊密地配合,以體現多贏多分、少盈少分、無盈不分的原則,才算真正公平地對待了每一位股東。但是,在這種政策下各年的股利變動較大,極易造成公司不穩定的感覺,對於穩定股票價格不利。

四、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1、分配方案的確定

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是公司一般情況下每年只支付固定的、數額較低的股利,在盈餘多的年份,再根據實際情況向股東發放額外股利。但額外股利並不固定化,不意味著公司永久地提高了規定的股利率。

2、採用本政策的理由

(1)這種股利政策使公司具有較大的靈活性。當公司盈餘較少或投資需用較多資金時,可維持設定的較低但正常的股利,股東不會有股利跌落感;而當盈餘有較大幅度增加時,則可適度增發股利,把經濟繁榮的部分利益分配給股東,使他們增強對公司的信心,這有利於穩定股票的價格。

(2)這種股利政策可使那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東每年至少可以得到雖然較低但比較穩定的股利收入,從而吸引住這部分股東。

(5)我國金融公司股利政策擴展閱讀

股利分配政策制定的影響因素

一、法律限制

1、資本保全的限制

規定公司不能用資本(包括股本和資本公積)發放股利。股利的支付不能減少法定資本,如果一個公司的資本已經減少或因支付股利而引起資本減少,則不能支付股利。

2、企業積累的限制

為了制約公司支付股利的任意性,按照法律規定,公司稅後利潤必須先提取法定公積金。此外還鼓勵公司提取任意公積金,只有當提取的法定公積金達到注冊資本的50%時,才可以不再提取。提取法定公積金後的利潤凈額才可以用於支付股利。

3、凈利潤的限制

規定公司年度累計凈利潤必須為正數時才可發放股利,以前年度虧損足額彌補。

4、超額累積利潤的限制

由於股東接受股利繳納的所得稅高於其進行股票交易的資本利得稅,於是很多國家規定公司不得超額累積利潤,一旦公司的保留盈餘超過法律認可的水平,將被加征額外稅額。我國法律對公司累積利潤尚未作出限制性規定。

5、無力償付的限制

基於對債權人的利益保護,如果一個公司已經無力償付負債,或股利支付會導致公司失去償債能力,則不能支付股利。

二、股東因素

1、穩定的收入和避稅

一些股東的主要收入來源是股利,他們往往要求公司支付穩定的股利。他們認為通過保留盈餘引起股價上漲而獲得資本利得是有風險的。若公司留存較多的利潤,將受到這部分股東的反對。

2、控制權的稀釋

公司支付較高的股利,就會導致留存盈餘減少,這又意味著將來發行新股的可能性加大,而發行新股必然稀釋公司的控制權,這是公司擁有控制權的股東們所不願看到的局面。因此,若他們拿不出更多的資金購買新股,寧肯不分配股利。

三、公司因素

1、盈餘的穩定性

公司是否能獲得長期穩定的盈餘,是其股利決策的重要基礎。盈餘相對穩定的公司相對於盈餘相對不穩定的公司而言具有較高的股利支付能力,因為盈餘穩定的公司對保持較高股利支付率更有信心。

2、資產的流動性

較多地支付現金股利會減少公司的現金持有量,使資產的流動性降低;而保持一定的資產流動性,是公司經營所必需的。

3、舉債能力

具有較強舉債能力(與公司資產的流動性有關)的公司因為能夠及時地籌措到所需的現金,有可能採取高股利政策;而舉債能力弱的公司則不得不多滯留盈餘,因而往往採取低股利政策。

4、投資機會

有著良好投資機會的公司,需要有強大的資金支持,因而往往少發放股利,將大部分盈餘用於投資。缺乏良好投資機會的公司,保留大量現金會造成資金的閑置,於是傾向於支付較高的股利。正因為如此,處於成長中的公司多採取低股利政策;處於經營收縮中的公司多採取高股利政策。

5、資本成本

與發行新股相比,保留盈餘不需花費籌資費用,是一種比較經濟的籌資渠道。所以,從資本成本考慮,如果公司有擴大資金的需要,也應當採取低股利政策。

6、債務需要

具有較高債務償還需要的公司,可以通過舉借新債、發行新股籌集資金償還債務,也可直接用經營積累償還債務。如果公司認為後者適當的話(比如,前者資本成本高或受其他限制難以進入資本市場),將會減少股利的支付。

四、其他限制

1、債務合同約束

公司的債務合同,特別是長期債務合同,往往有限制公司現金支付程度的條款,這使公司只得採取低股利政策。

2、通貨膨脹

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公司折舊基金的購買力水平下降,會導致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源重置固定資產。這時盈餘會被當作彌補折舊基金購買力水平下降的資金來源,因此在通貨膨脹時期公司股利政策往往偏緊。

6. 影響股利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股利政策的因素:

一、各種約束:

1、契約約束:公司在借入長期債務時,債務合同對公司發放現金股利通常都有一定的限制,公司的股利政策必須滿足這類契約的約束。

2、法律約束:為維護有關各方的利益,各國的法律對公司的利潤分配順序、資本充足性等方面部有所規范,公司的股利政策必須符合這些法律規范。

3、現金充裕性約束:公司發放現金股利必須有足夠的現金。如果公司沒有足夠的現金,則其發放現金股利的數額必然受到限制。

二、投資機會:

如果公司的投資機會多,對資金的需求量大,則公司很可能會考慮少發現金股利,將較多的利潤用於投資和發展,相反,如果公司的投資機會少,資金需求量小,則公司有可能多發些現金股利。

股份有限公司應保持一個相對合理的資本結構和資本成本。公司在確定股利政策時,應全面考慮各條籌資渠道資金來源的數量大小和成本高低,使股利政策與公司理想的資本結構們資本成本相一致。

四、償債能力:

償債能力是股份公司確定股利政策時要考慮的一個基本因素。股利分配是現金的支出,而大量的現金支出必然影響公司的償債能力。因此,公司在確定股利分配數量時,一定要考慮現金股利分配對公可償債能力的影響,保證在現金股利分配後公司仍能保持較強的償債能力,以維護公司的信譽和借貸能力。

五、信息傳遞:

股利分配是股份公司向外界傳遞的關於公司財務狀況和未來前景的一條重要信息。公司在確定股利政策時,必須考慮外界對這一政策可能產生的反映。

六、利益影響:

如果公司股東和管理人員較為看重原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權,則該公司可能不大願意發行新股,而是更多地利用公司的內部積累。這種公司的現金股利分配就會較低。

(6)我國金融公司股利政策擴展閱讀:

一、股利政策的方式:

1、剩餘股利政策,是以首先滿足公司資金需求為出發點的股利政策。根據這一政策,公司按如下步驟確定其股利分配額:

(1)確定公司的最佳資本結構。

(2)確定公司下一年度的資金需求量。

(3)確定按照最佳資本結構,為滿足資金需求所需增加的股東權益數額。

(4)將公司稅後利潤首先滿足公司下一年度的增加需求,剩餘部分用來發放當年的現金股利。

2、穩定股利額政策,以確定的現金股利分配額作為利潤分配的首要目標優先予以考慮,一般不隨資金需求的波動而波動。這一股利政策有以下兩點好處:

(1)穩定的股利額給股票市場和公司股東一個穩定的信息。

(2)許多作為長期投資者的股東(包括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希望公司股利能夠成為其穩定的收入來源,便安排消費和其他各項支出,穩定股利額政策有利於公司吸引和穩定這部分投資者的投資。

3、固定股利率政策:

政策公司每年按固定的比例從稅後利潤中支付現金股利。從企業支付能力的角度看,這是一種真正穩定的股利政策,這一政策將導致公司股利分配額的頻繁變化,傳遞給外界一個公司不穩定的信息,所以很少有企業採用這一股利政策。

4、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這一政策,企業除每年按一固定股利額向股東發放稱為正常股利的現金股利外,還在企業盈利較高,資金較為充裕的年度向股東發放高於一般年度的正常股利額的現金股利。其高出部分即為額外股利。

二、股利政策的選擇:

1、剩餘股利政策:

剩餘股利政策適用於那種有良好的投資機會,對資金需求比較大,能准確的測定出目標(最佳)資本結構,並且投資收益率高於股票市場必要報酬率的公司,同時也要求股東對股利的依賴性不十分強烈,在股利和資本利得方面沒有偏好或者偏好於資本利得。

從公司的發展周期來考慮,該政策比較適合於初創和成長中的公司。對於一些處於衰退期,又需要投資進入新的行業以求生存的公司來說,也是適用的。當然,從籌資需求的角度講,如果在高速成長階段公司分配股利的壓力比較小,也可以採用剩餘股利政策以尋求資本成本最低。

2、固定股利或穩定增長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或穩定增長股利政策適用於成熟的、生產能力擴張的需求減少、盈利充分並且獲利能力比較穩定的公司,從公司發展的生命周期來考慮,穩定增長期的企業可用穩定增長股利政策,成熟期的企業可借鑒固定股利政策。

而對於那些規模比較小,處於成長期,投資機會比較豐富,資金需求量相對較大的公司來說,這種股利分配政策並不適合。

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雖然有明顯的優點,但是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比較大的,所以很少有公司會單獨的採用這種股利分配政策,而大都是充分考慮自身因素,和其他政策相結合使用。

4、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適用於處於高速增長階段的公司。因為公司在這一階段迅速擴大規模,需要大量資金,而由於已經度過初創期,股東往往又有分配股利的要求,該政策就能夠很好的平衡資金需求和股利分配這兩方面的要求。另外,對於那些盈利水平各年間浮動較大的公司來說,無疑也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支付政策。

7. 股利政策對股價的影響對市場波動有什麼影響

股利政策對股價的影響是客觀正面的,對市場波動有協調作用。

股利政策的差異是反映公司質地差異的極有價值的信號。但在實際投資中,發現證券市場也存在一些股利支付率較高的公司股價表現平平,股票長時間遭到市場的冷落的情況;而一些大比例送股的公司,在送股消息出台前或出台後股價卻大幅度攀升。

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公司可以通過股利政策向市場傳遞有關公司未來獲利能力的信息,從而會影響公司的股價。

(7)我國金融公司股利政策擴展閱讀:

股票紅利使股東手中的股票在名義上增加了,但與此同時公司的注冊資本增大了,股票的凈資產含量減少了。但實際上股東手中股票的總資產含量沒什麼變化。由於要在獲得利潤後才能向股東分派股息和紅利。

但年度中期分派股利不同於年終分派股利,它只能在中期以前的利潤余額范圍內分派,且必須是預期本年度終結時不可能虧損的前提下才能進行。

8. 影響股利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股利政策是企業對股利分配所採取的策略 ,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對於股份公司而言 ,發放較高的股利 ,有助於提高企業股票的市場交易價格。然而 ,較高的股利同時意味著公司只能保留較少的資金用於再投資 ,這顯然又會限制公司的發展 ,反而會壓低股票市場價格。因此 ,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時 ,應兼顧公司的發展需要和股東對本期收益的要求 ,才能實現其股票價值最大化的目標。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股利政策的制定 ,總的說來 ,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股利發放的限制條件

1.法律性限制。法律為股利政策限定了一個范圍 ,在這個范圍內 ,決策者再根據其他因素決定其具體的股利政策。法律對股利政策的規定是很復雜的 ,國與國之間的條例也有差別。如美國法律對股利分配的規定有三項原則 :①股利必須從公司現在或過去的盈利中付出 ;②股息不可用公司的資本支付 ;③當公司的債務超過其資產 ,而無力償付債務時 ,公司不得派發股息。除此之外 ,一些國家為了防範企業低額發放股利而超額積累利潤 ,幫助股東避稅 ,往往從法律上規定超額累積要加征額外稅款。我國目前有關的法規沒有關於超額累計利潤的限制 ,對股利發放的規定 ,與美國基本相同。

2.契約限制。當公司通過長期借款、債券、優先股、租賃合約等形式向外部籌資時 ,常應對方要求 ,接受一些約束公司派息行為的限制條款。例如規定只有在流動比率和其他安全比率超過規定的最小值後 ,才可支付股利。優先股的契約通常也會申明在累積的優先股股息付清之前 ,公司不得派發普通股股息。這些契約的限制都將影響公司的股利政策。確立這些限制性條款 ,限制企業股利支付 ,其目的在於促使企業把利潤的一部分按有關條款的要求進行再投資 ,以增強企業的經濟實力 ,保障債款的如期償還。

二、企業內部因素的影響

1.變現能力。公司的變現能力是影響股利政策的一個重要因素。公司資金的靈活周轉是企業生產經營得以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公司現金股利的分配自然也應以不危及企業經營資金的流動性為前提。如果公司的現金充足 ,資產有較強的變現能力 ,則支付股利的能力也比較強。如果公司因擴充或償債已消耗大量現金 ,資產的變現能力較差 ,大幅度支付現金股利則非明智之舉。由此可見 ,企業現金股利的支付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資產變現能力的限制。

2.籌資能力。公司如果有較強的籌資能力 ,則可考慮發放較高股利 ,並以再籌資來滿足企業經營對貨幣資金的需求 ;反之 ,則要考慮保留更多的資金用於內部周轉或償還將要到期的債務。一般而言 ,規模大、獲利豐厚的大公司能較容易地籌集到所需資金 ,因此 ,它們較傾向於多支付現金股利 ;而創辦時間短、規模小、風險大的企業 ,通常需要經營一段時間以後 ,才能從外部取得資金 ,因而往往要限制股利的支付。

3.資本結構和資金成本。公司債務和權益資本之間應該有一個最優的比例 ,即最優化資本結構 ,在這個比例上 ,公司價值最大 ,資金成本最低。由於股利政策不同 ,留存收益也不同 ,這便使公司資本結構中權益資本比例偏離最優資本結構 ,從而對公司股利政策的選擇產生制約。另外 ,不同的股利政策還會影響公司的未來籌資成本。留存收益是企業內部籌資的一種重要方式 ,同發行新股或舉債相比 ,成本較低。但股利支付與企業未來籌資成本之間存在著矛盾 ,這就要求企業的財務人員權衡股利支付與籌資要求之間的得失 ,制定出適合企業實際需要的股利政策。

4.投資機會的制約。從股東財富最大化出發 ,企業之所以能將稅後利潤部分或全部留下來用於企業內部積累 ,其前提是這一部分屬於股東的凈收益 ,可以使股東獲得高於股東投資必要報酬率的再投資收益。因此 ,如果公司有較多的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 ,往往採用低股利政策。反之 ,如果它的投資機會較少 ,就可採用高股利政策。

三、股東因素

1.股權控制要求。如果公司大量支付現金股利 ,再發行新的普通股以融通所需資金 ,現有股東的控股權就有可能被稀釋。另外 ,隨著新普通股的發行 ,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必將增加 ,最終會導致普通股的每股盈利和每股市價下降 ,從而影響現有股東的利益。2.所得稅負。公司股東大致有兩類 :一類是希望公司能夠支付穩定的股利 ,來維持日常生活 ;另一類是希望公司多留利而少發放股利 ,以求少繳個人所得稅。因此 ,公司到底採取什麼樣的股利政策 ,還應分析研究本公司股東的構成 ,了解他們的利益願望。

四、其他因素

1.通貨膨脹因素。通貨膨脹使公司資金購買力下降 ,維持現有的經營規模尚需不斷追加投入 ,則需要將較多的稅後利潤用於內部積累。歷史成本會計模式所確定的稅後利潤是以財務資本保全為基礎的 ,在通貨膨脹嚴重時期 ,以此為標准進行的稅後利潤分配必然使公司實物資本受到侵蝕 ,這時 ,採取相對較低的股利發放政策是必要的。

2.股利政策的慣性。一般而言 ,股利政策的重大調整 ,一方面會給投資者帶來企業經營不穩定的印象 ,從而導致股票價格下跌 ;另一方面股利收入是一部分股東生產和消費資金的來源 ,他們一般不願持有股利大幅波動的股票。因此 ,公司的股利政策要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總之 ,確定股利政策要考慮許多因素 ,而這些因素之間往往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 ,其影響也不可能完全用定量方法來分析。所以 ,股利政策的制定主要依賴對具體企業所處的具體環境進行定性分析 ,以實現各種利益關系的均衡。

9. 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取得哪些成績

一、股利分配的特點

按照從歷史到現實的時間發展順序對中國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進行考察,我們不難發現,中國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特點:①股利分配形式多樣化。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主要有現金分紅、送紅股、轉增股本三種方式,但在此基礎上又派生出將派現、送股與轉增相結合的多種分配方式,再加上配股,使我國上市公司的分配方案顯得更為復雜。②不分配的公司多。股票是一種高風險的金融資產,給投資者超過儲蓄收益率的較高的投資回報,是上市公司的責任。但是,中國的上市公司很多缺乏這種應有的責任感,每到公布年報時,一些上市公司漫不經心地用「暫不分配」就把投資者輕易地打發了,使投資者對股利回報的熱望成為泡影。③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缺乏連續性和穩定性。由於沒有把投資者的利益置於應有的位置上,我國多數上市公司沒有明晰的股利政策目標,在股利政策的制訂和實施上缺乏長遠打算,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④上市公司股票股利分配較多,在股利分配中占重要地位。很多上市公司選擇了送紅股的分配方式,這也構成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一大特色。雖然從整體來說,選擇現金分紅的公司要多於股票分紅的公司,但從股利金額來看,相對而言,現金股利的分配率較低,股票股利的分配率較高。⑤股利分配往往與再融資行為相關聯。我國上市公司上市後通過資本市場進行再融資的主要渠道是實施配股,加之證監會對配股資格有較為嚴格的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

二、影響上市公司分配行為的因素

影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為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

1.盈利和現金流量。上市公司業績下滑是造成分紅政策不穩定的重要原因,利潤的大幅下滑自然制約了分紅的實施。在業績滑坡造成可分配利潤減少而難以實施分紅的同時,現金不足也成為不分配的一個關鍵因素。如果支付現金股利,上市公司會有一筆支出,因此只有在公司現金充裕、短期償債能力不成問題的情況下,才會發放現金股利。一些公司雖然每股盈利尚可,但若仔細分析其財務數據,就會發現應收款占資產的一大部分,每股現金流量為負數,想派發紅利也是有心無力。

2.企業規模與股權結構。一般來說,公司股本規模越大,股本擴張空間也就越小,傾向於以現金股利的形式支付股利,從而派現的比例大,送股的比例小。小盤股股本擴張能力強,主要以送股的形式發放股利,股利支付率就越低。股權結構集中的公司傾向於低股利支付,股權結構分散的公司傾向於高股利支付。此外,不同股權結構的公司的股利分配也有一定差異,國有股、法人股控股比例較大的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較低,內部人控制效應較強,並且國有股權比例大的上市公司相對於非國有上市公司放棄股利分配的可能性更大。

根據現代股利政策理論,股東們(包括大股東)為了降低代理問題所帶來的風險,往往具有較強的促使上市公司以現金方式分紅的意願。因此,大股東應是最願意獲得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了。但是,在我國證券市場上,由於一些上市公司發行上市後,大股東甚至地方政府等利益方通過各種可能的手段從上市公司獲取好處、套取現金,大股東實際上用從證券市場直接「圈錢」的方式,替代了合法地通過分紅的方式從上市公司取得現金。這也是為什麼國有股、法人股控股比例大的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較低甚至不分配的原因。

3.投資者偏好。在我國,證券投資者偏愛送紅股而不喜歡現金股利,這其實是中國股市不成熟的產物。首先,上市公司很難以現金分紅的方式滿足在二級市場上高價購進其股票的投資者的收益要求。由於佔大比例的國家股、法人股不能流通,其轉讓價格自然要低,而二級市場投資者所購買的股票價格一般要高於法人股價格幾倍甚至幾十倍。在這種情況下,按照一般的分紅比例,二級市場投資者所獲得的股息收益率就遠遠低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而以送紅股的方式分配,雖然只是對股東權益的稀釋,但是,送紅股後,若股價能高於除權基準價,走出填權行情,投資者在二級市場的獲利空間就比派現得到的要多。即使除權後沒有填權行情,但按我國現行會計制度,送紅股是以股票面值計入資本的,而一般來說,送股後每股凈資產仍超過每股面值。所以對股東來說,送股即是以低於每股凈資產的價格獲得了股票,由此形成了上市公司對股東在分配上一般採取股息率畸低或送股方式分配的局面。

4.適應政策法規的需要。上市公司為適應管理層的政策法規,特別是有關配股資格的規定,而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分配行為,如前幾年的「10%」現象。在2000年年末,為了規范上市公司的配股行為,證監會提出會考慮把現金分紅作為上市公司再籌資的必要條件。不少公司聞風而動,以防踏空政策,一改鐵公雞一毛不拔的做法,開始對投資者派現,這也是導致2000年年報公布後不分配公司減少的最主要原因。

三、現行股利分配行為的後果

1.對市場的負面影響。在成熟的資本市場條件下,股票的市場價格是以股票的內在價值為軸心上下波動的。股票的內在價值,又以公司的經營業績和成長性為依據,而公司的股利政策,則是衡量公司經營業績及其成長性的一個重要尺度。在西方發達國家,股利政策的差異是反映公司質地差異的極有價值的信號,但中國的情況卻並非如此。盡管一些學者通過實證分析表明了「股利相關論」對中國的上市公司同樣適用,但這種相關論更多地表現為股票股利與股價的正相關和現金股利與股價的負相關關系。一些連續派現且股利支付率較高的公司,股價表現平平,股票長時間遭到市場的冷落。相比之下,一些大比例送股的公司,在送股消息出台前或出台後股價卻大幅度攀升。上述狀況的存在,違背了市場自然的和本來的邏輯,扭曲了股利政策與股價決定之間的關系,導致股價嚴重失真。

2.對投資者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兩方面:是損害了投資者利益,使投資者承擔的投資風險與所獲投資收益嚴重不對稱;二是不利於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投資者在企盼現金股利而不可得的情況下,只能通過股票的頻繁換手獲取短期價差以實現資本利得,而不規范的市場又在很大程度上使投資者的這一願望能夠得到滿足。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不規范的股利政策對投資者投機行為的生成難辭其咎。

3.對上市公司自身的負面影響。大量的上市公司熱衷於送紅股,不僅導致股本規模急劇擴張,原有股東利益被高度稀釋,而且使公司業績大幅度下滑,嚴重損害了公司的市場形象。一般說來,股利政策規范的公司,其行為也必然是規范的。但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與股價之間被扭曲的關系,對規范運作的公司卻是一種褻瀆和打擊,而對不規范的公司在客觀上則起到了某種刺激和鼓勵作用。這破壞了市場公信力,使市場無法形成客觀、公正的公司價值評價機制,並有可能因此動搖規范公司的分配理念,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

四、相關對策

(一)加快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優化工作。由國有股佔主導地位的高度集中的股權結構,是上市公司非理性股利政策形成的制度基礎。我們應盡快推出國有股減持的改革措施,優化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消除導致上市公司非理性股利政策形成的制度性缺陷,使投資者能夠參與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

(二)強化對上市公司的教育與監管。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石,而股利政策的理性化程度,則是衡量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標志。從這個意義上說,對上市公司的教育似乎比對投資者的教育更為重要。應使上市公司深刻認識培育投資者分配回報機制,對從源頭上防範和降低市場風險,引導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促進市場發展的重要性,從而增強給投資者回報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三)加強監管力度,制定有關規范。一些國家通過立法形式強制要求上市公司派現,這種做法對約束公司「內部人」行為,降低代理成本,保護投資者利益,效果相當明顯。中國應該借鑒這種做法,進行這方面的立法,通過帶有強制約束力的法律制度規則,迫使公司善待股東,引導公司逐步實現股利政策的理性化。

(四)引進國外的先進做法為我所用。比如,股票回購作為一種股利分配形式,具有現金股利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公司股本擴張過快使業績嚴重下降時,通過股票回購可達到縮小股本、改善業績的目的。當然,公司實行股票回購,有可能帶來刺激市場投機,引致股價波動的負面影響。但只要制定相應的監管規則,實施嚴格監管,完全可以把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因此,應配合對上市公司經理層實行股票期權制度,考慮允許上市公司進行股票回購。另外,可考慮開征資本利得稅,運用稅收的影響,打擊投機,鼓勵投資者長期持股,使股利收益與資本利得之間稅收均衡。

參考文獻:

[1]呂長江,王克敏。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1999,(12)。

[2]魏剛。中國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1998,(6)。

10. 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分析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盈利分配的重點,是協調各方利益的重要手段。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分析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盈利分配的重點,是協調各方利益的重要手段。本文以A股市場2007-2011年非金融非ST公司為樣本,探討了企業現金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研究發現:每股盈餘、每股貨幣資金量、非流通股東股份佔比、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和現金股利水平顯著正相關;而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經營風險和企業的現金股利水平顯著負相關;國有股持股比例和現金股利水平負相關,但顯著性水平不穩定;公司規模對現金股利水平的影響並不顯著。

關鍵詞:現金股利政策 派息比 經營風險

作者簡介:

王筱舒(1970-),女,河南通許人,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鑽井二公司會計師

一、引言

股利政策對企業價值的影響是復雜的、多方面的,制定有效的股利政策能夠協調不同利益,盡可能地增加企業和股東的價值。因此,有必要去弄清影響股利政策的重要變數,以便管理者做出合理的決策。目前國內外對這方面的研究可謂百家爭鳴,不同研究者對不同市場的研究結果也很不一樣,雖然對影響股利政策的基本因素如盈利等有比較一致的看法,但是當提及到股權結構、資本結構、增長機會等因素時則有不同的觀點和結論。本文綜合地研究並比較了不同變數的影響,同時首次將經營風險引入檢驗其對A股市場的現金股利分配的影響,不同模型組合一定程度上證實了經營風險和現金股利之間的負相關關系。同時藉助於模型,能夠識別最主要的影響變數和決策因子。為公司的股利政策提供合適的決策變數,為資本市場的監管者提供政策建議。

二、 文獻綜述

(一)國外文獻 廉姆斯(Williams,1938)開創了股利問題研究的先例,林特納(Lintner,1956)認為盈利水平是決定股利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時行業性質也會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進而影響公司的股利政策。他的觀點得到了法瑪(Fama,2001) 和 弗里奇(French,2001)的支持,他們指出影響公司股利水平的重要因素包含了盈餘水平、投資機會以及公司規模。詹森(Jason,1976)和麥克林則從公司增長機會的角度研究了它對公司股利的影響,他們發現具有高增長機會的公司傾向於支付更低的股利。Haddadin (2006)發現影響股利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盈利水平,同時股權結構和機構持股對股利政策並沒有顯著的影響。Al-Malkawi(2007)基於對約旦資本市場的研究則發現管理層持股和國家持股顯著地影響了股利政策,同時公司規模越大、公司年齡越長就越傾向於發放更多的股利,公司的財務杠桿越大股利支付越少。Jensen(1995)則發現公司流動性的減少會明顯地降低股利,也就是說現金持有量是影響股利水平的重要因素。Aviazian (2003)認為凈資產回報率和盈利水平和股利支付正相關,而負債水平和股利支付水平具有負相關關系。Kania和 Bacon (2005)則認為公司的風險也是影響股利水平的重要因素,公司面臨的風險越大,支付的現金股利水平越低。Nont Dhiensiri(2009)研究了紐西蘭1991年至1999年的75家連續分派股利的公司,發現數據較好地證實了代理理論,現金股利水平和股權分散度正相關,和內部人持股比例負相關。同時還發現近期銷售收入增長的公司更傾向於發放現金股利。

(二)國內文獻 劉孟暉等(2008)發現盈利能力越高、規模越大的公司更願意分配高額的股利,但是資產負債率越高,股利支付水平越低。嚴太華和龔春霞(2005)發現,盈利水平的差異是決定股利分配的重要因素。陳信元、陳東華(2003)通過對佛山照明的案例研究,認為企業股利分配是大股東轉移資金的工具,並沒有反應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和願望。黃娟娟、沈藝峰(2007)認為在一個中小股東法律保護較弱的市場中,對於股權相對集中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存在利用股利剝削中小股東的動機。公司的股權越集中,不但支付股利的可能性越大、支付現金股利的可能性也越大,並且可能支付的金額也越多。汪平和孫士霞(2009)認為國有股比重、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股權集中度和股利支付水平顯著正相關。楊淑娥、王勇通(2000)發現:現金股利主要受貨幣資金余額和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兩個因素影響,並與它們呈正相關;股票股利主要受總股本大小、流通股比率和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三因素影響,其中與總股本呈負相關,與其它兩個因素呈正相關。謝軍(2006)發現第一大股東具有發放現金股利的顯著動機,而且這種動機不受股東性質的顯著影響。企業成長性機會能夠弱化第一大股東分配現金股利的激勵,並促使公司保留更多的現金用於有價值的投資機會。

三、 A股市場股利分配特徵分析

(一)股息收益率與分紅的積極性 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間,A股流通股股東獲得股息率平均為0.907%,總體水平低於境外市場水平。我國股市高股息率的公司偏少,目前我國股市股息收益率超過2%的公司只佔4.6%,藍籌股為主的滬深300的股息率超過2%的公司只佔14%,大幅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市場,也低於發展中國家市場水平。據道瓊斯公司統計,2010年度道瓊斯各國市場指數股息率為2.49%;與美國、英國、日本、台灣、香港等各國市場指數的股息率相比,滬深300指數成份股的股息率低於國際平均水平,市場整體股息水平則與境外市場水平差距更大。從表(1)可以看出,我國總體上股息收益率在1.78%,近年來有所提高,但2011年的高股息收益率一部分也和市場不景氣股價下跌相關。股利支付率逐漸提高,支付現金股利的總額增長較快。從表(2)可以看出,A股市場2007-2011年之間參與分紅的公司比重不斷增加 ,到2012年,有將近72.2%的公司發放了股利。同時在證監會的積極引導下,現金分紅公司的比例也逐年增加,僅僅以送轉股形式發放股利的公司數量在減少。A股市場總體上較往年更加註重投資者在股利上的回報。

(二)配股門檻對分紅的影響 A股市場股利發放積極性的增加和政策的引導息息相關:2008年證監會出台了《關於修改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若干規定的決定》,現金分紅有利於處於增發配股條件邊緣的公司順利滿足配股條件,紅利的分發會減少凈資產同時增加了凈資產收益率。因此會有公司為了再融資而超出自身的盈利能力去超額發放股利。申弘(2007)對這些公司進行研究發現,資產規模越小,公司越容易超能力派現。這類公司處以發展的起步階段,資金需求量大,但由於經營風險大,融資渠道窄,因而更容易通過高股利達到增發配股的目的。 (三)歷年現金股利分配的其他特徵 (1)行業分布差異。從表(3)可以看出,相比其他行業,房地產業在該期間的現金股利支付明顯偏低平均稅前派息比只有0.09,這是由我國的房地產行業的調控帶來的資金壓力所影響的。其他行業之間的平均派息比均在0.18左右,不存在明顯差異。(2)概率分布。約有一半公司的稅前派息比在0.08 到0.3之間,另外超過四分之一的派息比在0.02到0.08之間,其餘期間的派息比佔比較少。派息比大於1的派息次數在這4年間總共50次,佔比僅1%。總體看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分派的力度是較小,整體上的分布類似於雙峰曲線。

四、 研究設計

(一) 研究假設 (1)現金股利和盈利水平。盈利是股利支付的基礎,股利是企業對累計盈利的重要分配方式之一。同時公司法也規定年度累計凈利潤必須為正數時才可發放股利,以前年度虧損需要足額彌補。霍曉萍(2012)發現過去研究文獻幾乎都證實了盈利和現金股利水平之間的正向關系,公司越具有長期穩定的盈利越傾向於發放更多的現金股利,因此有如下假設:

假說1:股利支付率和每股收益之間正相關

(2)現金股利和公司規模。公司規模的擴張往往是業務和盈利擴張的結果,因此大規模的公司更有可能產生相對穩定的盈餘用於利潤分配。同時大公司往往具有更多的業務組合,不同的資產組合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風險,從而更容易有穩定充裕的現金流。而劉孟暉等(2008)的研究也表明,公司規模是股利分配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如下假設:

假說2:股利支付率和公司規模之間正相關

(3)現金股利和貨幣資金。代理理論認為在現金充裕的情況下,管理者具有過度投資或者用於享樂的傾向,從而損害了股東的利益。布萊克(1976)的實證研究也認為現金股利的支付減少了管理層對現金的自由支配,抑制了公司潛在的過度投資問題,所以現金股利是降低代理成本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認為貨幣資金充裕的企業會在股東的要求下分配現金股利,減少代理成本。另外現金股利分配本身會減少企業的貨幣資金,因此貨幣資金持有量的多少會直接影響股利的分配。因此有如下假設:

假說3:股利支付率和貨幣資金正相關

(4)現金股利和股權結構。掏空理論認為控股股東會利用一些手段轉移上市公司資源,而股利政策往往成了掏空的合法手段之一。閻大穎(2004)也發現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傾向和股權集中度顯著相關,現金股利是非流通股東轉移財富的主要方式。因此假設:

假說4:股利支付率和股權集中度具有正相關關系,每股現金流和非流通股比例正相關

(5)現金股利和債務水平。有序融資理論認為企業最優的融資方式是盡可能尋求內部融資,其次是債務融資,最後才是權益融資。因此,認為企業具有優先使用盈餘償還債務的傾向,而不是分配股利後再融資以新債償舊債。因此債務水平較高的企業,在未來融資能力水平一定的情況下,會處於資金流動性的考慮減少當前的股利分配。於是假設:

假說5:股利支付率和債務水平具有負相關關系

(6)現金股利和成長性。成長性好的公司,需要更多的資金來擴展業務規模,因此更傾向於留存企業的利潤用於企業未來的發展,從而減少當期的股利分配。股利的生命周期理論也認為處在成長期的企業會減少企業的紅利分發,因此假設:

假說6:股利支付率和企業成長性具有負相關關系

(7)現金股利和公司風險。具有更確定的穩定盈利的公司能夠支付較為穩定的股利,而面臨更大的經營風險的公司則會傾向於保留已有的盈利來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股利是公司當前和未來盈利的一個信號,具有較高風險的公司對未來的盈利持謹慎態度而會減少當期的股利發放。因此有如下假定:

假說7:股利支付率和企業的經營風險負相關

(二)變數定義與模型構建 本文建立模型(基本模型)如下: DPO=α + β1EPS + β2SIZE + β3LEV + β4T - Q + β5NCR + β6SSP + β7CPS + β8OC + β9BR + β10OER + ε

變數定義如表(4)所示。使用SPSS中分層回歸的方法,使用不同的變數組合檢驗擬合優度和β顯著性。

(三)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用A股市場中2007年至2011年度發放現金股利公司,剔除了在該期間被ST和金融類的上市公司。定義一家公司發放一次現金股利為一個樣本,剔除數據不全的樣本之後,有效的樣本量為 4930個。

五、實證檢驗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這些樣本的描述性統計如表(5)所示。

(二)相關性檢驗 為了識別主要的影響變數以建立模型以及排除多重共線性的影響,先做了變數之間的相關性檢驗。從表(6)可以看出:與派息比顯著正相關的變數有EPS(每股收益),CPS(每股貨幣資金),和派息比顯著負相關的有LEV(資產負債率),其餘變數需要進一步的回歸分析才能准確判斷。變數之間相關性較小,初步判斷變數之間不具有多重共線性。

(三)回歸分析 用SPSS統計軟體對變數進行回歸,我們得到了如下模型的統計結果表(7)、至表(9):從上面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該模型整體較好地擬合了分派現金股利的影響因素,Adjusted R Square 為0.49,F檢驗結果為在0.05的置信水平上顯著。從膨脹系數和可容忍系數來看,各變數之間不存在共線性。模型的殘差正態性檢驗通過,同時Durbin-Watson檢驗系數為1.365,序列不存在自相關性,模型擬合較好。另外為了檢驗模型中解釋變數的穩定性,對變數做了不同的組合進行分層回歸,見表(10)的模型1至模型5。其中,模型1是基本的回歸模型,綜合考慮了所有變數;而模型2剔除了模型1中不那麼顯著的SIZE(資產規模)以及SSP(國有股佔比);模型3進一步剔除了BR(經營風險),所有變數均在0.01的置信度水平上顯著;模型4重新引入經營風險,在0.01水平上顯著;模型5重新引入SSP(國有股持股比例),在0.01置信度上顯著。可以發現盡管模型中變數不斷增減變化,但是變數的貝塔符號和顯著性變化很小。模型整體上比較穩定。 六、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文研究得出如下結論:每股收益是影響現金股利水平的最重要因素,與現金股利發放水平顯著正相關。公司的現金股利的基礎是公司的盈利,盈利越多,發放的現金股利也會更多。企業貨幣資金持有量對現金股利具有顯著影響,持有較多貨幣資金的企業傾向於發放更多的股利,兩者關系顯著為正。同時企業在發放現金股利的時候,也會考慮自身的債務,負債比率越高的企業,更傾向於少發股利,用盈餘償還債務。債務水平和現金股利水平具有顯著的負相關關系,這一定程度上驗證了優序融資定理。從股權結構來看,非流通股的比例對現金股利水平有顯著的影響,非流通股占總股本的比例越高,企業發放的現金股利越多,證實了A股市場上的確存在非流通股股東利用股利掏空上市公司的現象。在股權非流通的情況下,股東利用合法的股利來給自己輸送利益幾乎成了主流的選擇。同時還可以從模型中看到,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越多,企業發放現金股利越積極,現金股利水平和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顯著正相關。而往往第一大股東持有的股份很多是非流通股或者處於控股權的考慮根本就很少用於日常交易,股利的發放無疑是大股東定期回報的重要手段,他們具有利用股利掏空上市公司的動機。同時研究也發現,國有持有的股份越高,現金股利發放的水平越偏低,但是兩者的關系並不是特別穩定地顯著。另外與別的研究結論不同的是,本文並沒有發現公司規模和現金股利水平之間的顯著關系。但是企業的成長性和現金股利有比較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在0.1的置信水平上顯著),說明企業的現金股利政策會考慮未來業務增長的資金需求,處在成長期的企業傾向於發放更低的現金股利。之所以選擇主營業務的年增長率作為變數,主要考慮到中國資本市場的效率性有待商榷,用依賴於股價估計出來的市凈率或者托賓Q來衡量增長性和企業實際的情況可能偏差較大。同時發現企業經營的風險是決定股利政策的一個重要的變數,從回歸模型中可以看出,企業盈利的波動性越大,面臨的經營風險越高,在股利決策上就會越趨於保守,發放較少的現金股利。

(二)建議 本文提出如下建議:上市公司要根據自身的資金需要以及投資者的回報要求來平衡企業的股利政策。處在成長期或者具有較高經營風險的公司應該保留足夠的現金來滿足未來可能面臨的資金需求,應對業績的波動。同時企業應該在債務較高的情況下減少股利的發放,平衡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股權結構和股權的性質對公司的股利政策具有重要的影響,上市公司應該不斷地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防止大股東利用控制權掏空上市公司,造成股價下跌,小股東受損。本文實證結果支持了股利的掏空理論,對於監管機構而言,應該建立和完善市場法制制度,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這樣才有利於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對於股權集中,同時又超出自身盈利能力超發股利的公司要重點監察,防止大股東利用公司的股利政策掏空上市公司。要完善股利政策決策披露制度,讓股利分配變得更加透明化。同時鑒於國內資本市場整體分紅比例偏低的問題,應該在政策上積極引導上市公司分紅,增加分紅的積極性。例如實行差別的分紅稅收制度,降低長期投資分紅的紅利稅,一定程度上能降低A股市場上的炒作氛圍,讓股利成為股票收益的重要部分,有利於市場對公司的理性估值,提升資本市場效率。

股利政策有效性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運用回歸分析法,分析了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傳遞盈利能力有效性的影響因素,從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經濟環境兩個方面來分析,比較了在各行業和不同的經濟環境中的股利政策有效性。通過實證分析得出穩定的行業較波動和風險較大的行業、牛市較熊市的股利政策的效果更加。

【關鍵詞】股利政策有效性行業經濟環境

一、引言及文獻回顧

股利分配的比例和方式不僅影響著短期股價,而且會對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企業價值產生較大的影響。股利政策信號傳遞理論認為,公司經營者與外部投資者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現象,經營者擁有外部投資者所不知道的有關企業的信息,如企業未來現金流量、投資機會、市場前景、盈利能力等,而這些信息會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因此,經營者通過股利政策來傳遞這些信息。高質量的公司往往願意通過相對較高的股利支付率和現金股利把自己同低質量的公司區別開來,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對市場上的投資者來說,股利政策可能成為反映公司質量的信號。如果公司連續保持較為穩定的股利支付率,那麼投資者就可能對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有較樂觀的預期。也即,上市公司可以通過股利政策來向市場傳遞公司前景的利好消息。

對於股利政策信號傳遞的有效性,一直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許多研究運用事件分析法或者回歸分析的方法來檢驗公司業績產是否會對股利發放產生反映。Aharony等 (1994)研究發現,增加股利的公司比股利不變的公司在股利公告後的年度實現了更大的未預期收益,而減小股利的公司情況正好相反。Nissim等 (2001)研究了美國 1964―1997年大樣本公司的股利變動與未來收益,發現股利變動傳遞了未來收益信息。Kimie等 (2005)對大樣本日本公司的股利變動與經營業績及長期股票收益的相關性檢驗發現,股利變動與其後的經營業績一致。這些研究結論都支持股利變動傳遞了公司未來盈利的信息。近年來,中國學者借鑒國外相關研究成果,對此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大部分學者認為,公司股利政策傳遞了公司未來經營業績的信息 (鍾田麗等,2003;王勇,2006;李卓等,2007)。劉銀國通過實證研究得出股利政策尤其是現金股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公司盈利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信號顯示”功能,從而上市公司高派現有助於公司績效的提高。

但是,對於影響股利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如行業背景、經濟環境、公司發展、股利高低等的研究卻相對較少。同樣的股利政策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背景下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對其進行研究有利於更加深入了解股利政策的效應發揮條件和影響因素。本文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考慮了行業和經濟環境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分別對不同行業和經濟環境下的樣本的股利政策有效性進行了實證研究,以考察它們對股利政策有效性的影響情況。

二、研究設計與樣本選取

(一)研究變數

由於上市公司的經營目標不是股價的短期上升,因此股利政策的目標也不是股利政策發放時公司的短期的股價上漲,而是公司的長期盈利能力的提高。股利政策的連續穩定性是股利政策能否有助於公司盈利能力提高的關鍵。因此本文所選取的樣本均至少連續三年發放股利,所選股均為A股。

1.行業的影響

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特點,為了研究不同行業股利政策的不同效果,本文將樣本分為製造業、電力、交通運輸業、信息技術業、金融保險業、社會服務與文化傳播業六大行業,考慮到經濟環境的平穩性,選取了04至06年的年度數據,以每股股利表示公司的股利政策,以凈資產收益率表示公司的盈利能力。

2.經濟環境的影響

經濟環境主要分為牛市和熊市。本文分別用2001-2002年和2007-2008年的相同樣本的數據來考察熊市和牛市對股利政策有效性的影響。同樣以每股股利表示公司的股利政策,以凈資產收益率表示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採用多元回歸分析法,將不同影響因素下的變數分別回歸,然後比較其結果。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主要用於探討單個變數與多個自變數之間的關系,目的在於分析他們之間是否存在顯著的線性相關性。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變化是否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考察的是單個因變數與多個自變數之間的關系,因此選用該模型是較為合適的。回歸基本模型如下:

其中表示t期的凈資產收益率,表示滯後一期的凈資產收益率,、表示t期和滯後一期的每股股利,表示常數項,表示隨機誤差項。

三、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行業的影響

1.整體分析

通過不同行業的樣本的回歸,以2006年的凈資產收益率為被解釋變數,以2005年的凈資產收益率、2005年的每股股利、2006年的每股股利為解釋變數進行回歸,得到如下結果:

從上表可以看出,首先,凈資產收益率存在顯著的自相關性,表現為一階滯後項顯著,所有行業的凈資產收益率一階滯後項系數的P值為零。其次不同行業的盈利水平對股利政策的反映程度不同。其中,製造業對於當期股利和滯後一期股利均顯著,P值均為零。其餘行業企業的股利政策對於盈利水平均不是很顯著,當期顯著水平由高到低依次為社會服務和傳播文化業、電力、交通運輸業、信息技術業、金融保險業;滯後一期的顯著性水平由高到低依次為電力、社會服務與傳播文化業、交通運輸業、信息技術業、金融保險業。製造業是我國的一大產業,對我國的國民經濟有著重大影響,因此勢必要求其發展是相對穩定和健康的,而電力、交通運輸和社會服務與傳播文化中存在著壟斷的成分或國有成分佔比較大,因此其發展也相對較穩定。十分明顯地,穩定性越強,風險越小的行業其股利政策的效果越明顯,即公司的盈利水平對公司的股利政策的反映較大。可能的原因是這些相對穩定的行業風險較小,波動也較小,因此它們的股利政策相對於其它行業的企業而言,更容易使投資者抱有良好的預期;另一方面這些企業本身的業績也較為穩定,因此它們的盈利水平對股利政策有著較好的反映。而信息技術業和金融保險業相對來講風險較大,容易受其它因素影響而產生波動,因而盈利水平對股利政策反映較差。

(二)經濟環境的影響

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中,一方面企業的發展會受到不同環境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投資者也會根據不同的經濟環境作出不同的預期。因此在研究股利政策的有效性時有必要考慮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本文分別取了最近一次牛市和熊市的數據進行回歸分析,結果如下:

從表2、表3中可以看到,不管是當期還是滯後一期的每股股利,在牛市中,其顯著性均明顯高於熊市,即股利政策在牛市中更為有效。可能的原因是在牛市中公司本身發展良好,股價上升促進公司發展,從而使公眾具有良好的預期,進而增加投資,這樣又會進一步地促進公司發展。而在熊市中盡管公司會通過股利政策來傳遞公司的利好消息,但是公眾的預期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而普遍較差,因而股利政策無法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在表4中,08年的每股股利系數為負,而08年下半年開始股市下滑,因此這也是股利政策對經濟環境變化的反映。

四、結論

分析結果顯示,公司的股利政策對其盈利能力有一定的解釋力,且系數均為正,說明股利政策對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股利政策的信號傳遞理論。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一般都具有連續性,在實證研究中主要表現為每股凈資產收益率存在較高的自相關性。因此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對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是有促進作用的。

更進一步地,對於不同行業,不同經濟環境下的公司股利政策有著不同的效果。分析顯示,越是穩定、風險越小的行業其股利政策的效果越是明顯,即公司的盈利水平對公司的股利政策的反映較大;而信息技術業和金融保險業相對風險較大,容易受其它因素影響而產生波動,因而其股利政策作用也較弱。另外,在牛市中,每股股利顯著性均明顯高於熊市,即股利政策在牛市中更為有效。以上說明行業和經濟環境對股利政策的有效性有著較大的影響。當然公司本身的經營狀況、以及股利水平的高低等其它因素也會影響到股利政策的有效性,根據其它的文獻研究表明,一般情況下公司本身經營狀況好、股利水平高的公司,其股利政策的效果也較好,這里不具體展開進行分析。

對於我國來講,我國股市尚處於發展階段,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尚不成熟,市場運行、行業監管等方面也尚待完善,股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如實反映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另外,也存在一些上市公司為了短期利益而採用不配或超能力分配股利的現象,這不但會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從長期利益考慮,也將損害公司的穩定發展。因此完善市場,完善公司治理,才能使股利政策發揮應有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我國金融公司股利政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保利如何融資 瀏覽:394
青橙科技融資 瀏覽:507
一對一的基金專戶 瀏覽:768
香港使用人民幣購買港幣債券 瀏覽:469
投資尚頎資本的上市公司 瀏覽:630
中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瀏覽:137
亞星客車歷史股票價格 瀏覽:487
bt融資建設管理辦法 瀏覽:61
光大信託排名第幾 瀏覽:998
600604今日資金 瀏覽:174
信託重倉股 瀏覽:322
適合女人怎麼理財 瀏覽:900
銅錢板理財 瀏覽:890
安全投資理財排行 瀏覽:53
博時基金公司的客服電話 瀏覽:289
民生理財贖回 瀏覽:409
股市還能投資什麼意思 瀏覽:222
外匯平台排名金道外匯 瀏覽:929
怎樣開通紅棗期貨 瀏覽:304
白銀克價今日價格 瀏覽: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