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我國應對國際金融監管

我國應對國際金融監管

發布時間:2022-10-04 23:30:39

A. 簡述中國金融監管的一般措施。

一、當前國際經濟環境給我國現代化建設帶來的歷史機遇。(一)經濟全球化為我國的對外開放提供了廣闊的平台,參與國際分工與協作的空間更加廣闊。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參與國際分工可以在充分利用本國資源和發揮本國優勢的基礎上,有效利用國外資源和技術,彌補本國的不足,促進經濟的發展。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協作越深刻、越密切、越廣泛,創造的新生產力也就越多,經濟全球化為世界各國參與國際分工創造了一個基本前提和條件,使我們有了一個更加寬廣的發展空間。我國積極參與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與協調,主張實現東南亞聯盟與我國的經濟合作,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使我國吸收和借鑒國外文明成果、發展我國經濟的步伐加快。此外,日趨統一的國際大市場和激烈的國際競爭也將給予我國經濟以更大的激發力,經濟全球化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建立了一個打破國家疆界的更加廣闊的經濟競爭舞台,各國、各企業在經濟全球化所搭建的舞台上一顯身手,參與國際競爭,將更加有利於推動我國的產品不斷優化與進步,激發中國企業努力進取,接受國際競爭的考驗。(二)全球資本市場為彌補我國資本不足提供了便利。資金不足一直是阻礙我國經濟發展,影響現代化實現的瓶頸。引進國外的資金,是解決我國資金短缺問題的重要途徑。經濟全球化促使全球資本市場形成,加快資金在全球范圍流動速度,為各國引進資本提供了便利條件和可能性。尤其是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新的金融工具或金融產品層出不窮,使國際金融市場空前活躍,許多等待投資機會的資金要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尋求最佳回報率。這些情況的出現為我國解決建設資金短缺的問題提供了良機,近年來,我國每年的引進外資規模都在400億美元左右,連續多年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外資引進國,通過引進國外資金促進了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三)國際產業結構調整為加速我國產業結構升級提供了有利條件。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的流動,在世界范圍引起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轉移的浪潮。發達國家集中力量發展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高附加值知識密集型產業,以搶佔全球產業結構制高點,同時把勞動密集型產業或傳統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我國人力資源充足,勞動力成本低廉,是跨國公司進行國際產業轉移的理想場所。為中國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參與國際產業結構調整來加速我國的現代化進程創造了條件。中國不可能像西方國家那樣花200多年的時間,按部就班地實行工業化、服務化和知識化社會的演進,但是應該看到今日中國有條件也有機遇在完成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的同時,推進工業社會向後工業時代發展的歷史進程。(四)科學技術在全球的交流與傳播為我國吸引國外先進科學技術來實現跨越式發展戰略提供了機會。科學技術在全球無國界的發展使任何國家、任何集團、任何個人都已經無力完全壟斷和控制新技術的傳播,即使能在一定時期控制和壟斷科技成果,也不可能永遠控制和壟斷它。本身已成為商品、可以進入市場買賣的科技成果最終會與一定的產業結合在一起,通過其自身的傳遞機制,擴散到全球,後進國家有可能利用引進的先進技術,越過或縮短傳統產業的發展階段,趕上和超過先進國家。二、當前國際經濟環境給我國現代化建設帶來的嚴峻挑戰中國作為現代化建設和市場經濟的後來者,從國際經濟比較的角度來看,我國現階段的總體經濟發展水平仍然較低,國際經濟競爭力尚弱,但參與國際經濟分工的程度相對較高,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增長較快,國民經濟對國際資本、技術、資源和市場的依存度逐年上升。對外依存度較高而競爭力較低的不平衡狀態使我國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自我保護能力相對較弱,這就使得我們在當前的國際經濟環境中可能遇到一系列問題甚至威脅。(一)產業結構和市場面對的沖擊。在當今世界經濟體系裡,我國仍然屬於國際分工體系外圍的發展中國家,產業結構總體上仍然是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低層次產業為主導,與發達國家形成的主要還是垂直分工。同時,由於我國外貿依存度和資本依存度相對較高,,外貿出口產品結構、出口市場分布和外資來源國結構等方面又存在高度集中現象,使我國經濟發展容易受到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周期的不良影響和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外商直接投資中的控股與技術壟斷往往容易讓國內科學技術含量高的產業和產品市場被跨國公司控制,外商投資企業享受的優惠政策也會擠壓國內同行業企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民族工業和產業安全構成威脅。(二)金融安全存在隱患。雖然從整體上看,我國目前的金融體系基本上還是安全的。我國政府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前,已高度重視金融方面的經濟安全問題,並採取了一系列加強對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監管的政策和措施。但從長遠看,我國金融體系的安全仍是經濟安全諸問題中需予以重點關注的領域。東亞和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教訓表明,金融安全是經濟安全最復雜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金融市場必然要進一步開放,國際金融風險將很容易傳入我國;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必然使我國金融企業面臨外國金融企業的激烈競爭,發達國家在服務業、金融業方面的競爭優勢十分明顯,我國的金融企業從經營方式到金融技術和金融人才與國際金融市場上發達國家的金融企業相比,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外國金融企業進入我國,還將使金融監管更加困難,一旦國內經濟出現問題,或者外資進入驟然減少,或者投機資本乘機湧入,都會釀成嚴重的金融危機,嚴重沖擊國家經濟,對經濟安全構成潛在威脅。(三)被迫接受一些對自己不利而且還不熟悉的國際制度和規則的約束。長期以來,發達國家為實現和維護自己的利益,制定了符合自己需要的國際經濟秩序。發展中國家要參與國際經濟體系,就必須遵守已有的國際條約和慣例,在經濟主權上作出某些讓步,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主權遭到削弱。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融入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國也將被迫接受一些由西方制定的、對自己不僅相當苛刻而且還不熟悉的國際制度和規則的約束,在某些方面,要依照國際規則對經濟管理方式、對外經濟政策、法律規則進行一定的調整,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我國制定經濟政策和執行經濟發展戰略的自主性。(四)外部不良因素對經濟和社會穩定構成的沖擊。經濟全球化把世界各國納入一個統一的經濟運行體之中,經濟的傳導性和擴散性日益擴大。隨著我國經濟開放和融入世界經濟步伐的加快,中國經濟既會對世界經濟產生影響,也會接納世界經濟傳遞出的各種變數,外部的資源和市場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度不斷加大;參與經濟全球化意味著更多的機會,也隱含著巨大的風險,世界經濟的波動會迅速影響到我國國內經濟的發展,各類不良因素也會迅速傳入國內,構成猛烈的沖擊。2001年美國經濟出現衰退影響整個世界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對外出口也因此受到相當大的影響。世界石油市場價格的漲落也直接影響到國內石油的價格。此外,我國還將直面意識形態的挑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藉助經濟全球化,推行西方政治模式的全球化,通過經濟全球化的各種渠道向我國推廣西方的思想理念,快捷開放的互聯網為西方的思想文化滲透提供了平台,如何應對敵對勢力企圖藉助經濟全球化對我發起的思想政治攻勢是不容迴避的重大挑戰。總之,21世紀的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的進步。當前國際經濟環境使我們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嚴峻的挑戰和考驗,只要在參與國際經濟合作過程中趨利避害、揚長避短,充分利用新經濟所帶來的機遇,清醒地認識和防範其可能帶來的不利因素與風險,不斷增強自己的國際競爭力,那麼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就會早日實現。

B. 面對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首先你的選題就已經嚴重錯誤了。國富民強 這個次你得看用在哪個時代里。就拿我們中國70年代和現在來比較。70年代,我們的經濟還很落後,那會國家首先注重的大體的經濟的發展,而且,那個年代的人民都是希望著國家能強大,當然,這里的強大並不是人民能過上多麼富有的生活,而是能讓世界看到我們有能力站住腳。可是,經過這么多年的開放,你可以看到的,當今的中國還是小學課文中,老師所教給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么?當年鄧棄置了9億農民的利益,選擇了讓部分人先富起來,在當時看來這並沒錯,甚至用農民的話來說,豬都要感謝鄧,可農民卻痛恨著他。你可以看到,當今的中國,國家是有錢了,可你有沒有看到過農民有錢呢。當然了,你不能跟70年代的農民去比較,因為這根本就沒可比性。你得跟那些手裡掌控著幾十萬,幾百萬農民加起來的資產總和的資本家去 比較。國富,並不代表民就強。但民強卻一定能國富。
就拿這次金融危機,國家再有錢,那一萬億外匯也許能救市(經濟徹底崩潰的時候)但那一萬億能救幾次呢?人民手中沒有錢,他拿什麼去消費。一家人,為了買套房子,得花上幾年,幾十年的時間去還清債務,你覺得他們還會有其他的錢去消費他們所不急需的東西么?
所以,你的選題應該改下。
希望採納

C. 中國採取哪些措施應對金融危機,這些措施有什麼作用

中國政府為了應對亞洲金融危機造成的對中國經濟的不利影響,採取了一系列旨在刺激經濟的擴張性的宏觀調控政策,主要有(1)增發國債,增加政府支出。自1998到2002年,中國政府連續幾年每年增發了規模在1000億元以上的長期國債,累計增發規模達6600億元,直接帶動投資在32000億元以上。(2)放鬆銀根,包括下調利率和准備金率,放寬貸款政策等。
中國目前正處在國民經濟的重型化階段,資本品的生產即重工業的生產大大地快於消費品的生產即輕工業生產。自2000年以來,中國重工業生產速度持續高於輕工業生產3~5個百分點,重工業在工業中比重由1998年的50.7%,上升到2004年的66.5%。經濟的資本密集化程度大大提高。
初步判斷,未來幾年內中國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進入較大幅度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1.變化中的三大長期因素
應該看到目前支持中國經濟增長的三大長期因素正在發生變化:
低成本的勞動力因素。隨著國民經濟的資本密集化程度的提高,資本替代勞動的趨勢十分明顯。低成本勞動力的優勢正在逐步弱化。同時,勞動力市場價格趨於上升。近兩年在局部地區出現的「民工荒」就反映了這種情況。另外,目前國家積極推行的社會福利政策如勞動保障制度,也會提升勞動力的實際價格。
制度變遷或體制轉軌對經濟增長的正效應在遞減。經過了20多年的努力,中國的市場經濟運行的體制框架已經基本建立。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要形成一個「好」的市場經濟制度的運行基礎。這是一個自然成長的發育成熟的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今後可能很難再有由於體制性約束的放鬆,而突然爆發出來的對經濟增長刺激的勢能。
高儲蓄。儲蓄傾向高是中國人的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其他東亞國家,如日本、新加坡也曾經出現過這種類似現象。中國目前的國民儲蓄率高達46%,日本人儲蓄率最高的也不到40%。2004年,中國人的平均邊際儲蓄率高達80%。高儲蓄結果支持高投資,高投資帶動高增長。應該說,高儲蓄目前仍然是支持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重要因素。但是,同時也要看到,儲蓄傾向的代際變化十分明顯。有學者研究日本、台灣都經歷由於收入主體的代際變化,而產生的儲蓄傾向大幅度地降低。有專家預測,2010年以後,中國將進入老齡社會,老齡人口理性行為是負儲蓄或零儲蓄。因此,隨著中國人口的老齡化進程的加速,未來10年內中國的國民儲蓄率很可能將從目前的高位急速掉下來。
生產方式變化使經濟波動不可避免
前面講過,目前中國經濟正在經歷著資本密集化或者說是資本深化的過程。資本密集化帶動經濟增長的好處十分明顯,但是,其結果是資本結構更加復雜,由最終投入到最終銷售的生產過程更加延長(現代化經濟特點就是「用商品生產商品」)。也就是說生產過程更加「迂迴」了,即所謂的「迂迴生產」,更加間接了,更加跨期了,當前的生產決定於未來的消費。這樣就使得經濟波動將成為中國經濟的一種常態特徵,是必不可免的。其原因有:
第一,由於資本結構的復雜化和生產過程的延長化,使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比例關系異常復雜。實現生產與消費平衡、供給與需求平衡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即使市場信號沒有由於人為的干預而失真,供給與需求的不平衡狀況會是一種常態特徵。這是因為當前的市場信號也不可能完全反映未來的市場供求關系。期貨市場只能起到一定的平抑和調節當前供需與未來供需的作用。
第二,企業家的有限理性,也決定了經濟波動是不可避免的。這就是說,無論企業家有多麼精明,也不可能預知未來,存在著哈耶克所說的「不可救葯的無知」。企業家的失算,特別是「集體失算」,也使經濟波動成為不可避免的現象。
第三,目前中國要素市場的價格信號扭曲的現象還比較嚴重。主要是資金市場和土地市場的發育不完善,利率、地價不能真正反映其供求狀況,這就更增加了經濟波動的可能性。
問題是我們如何對待不可避免的經濟波動。首先,要承認和適應經濟波動。經濟波動與現代市場經濟與生俱來。要想搞市場經濟就要接受或者說要承受經濟波動。其次,要看到經濟波動的正面作用。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優勝劣汰」,而「優勝劣汰」作用只能在經濟波動中才能充分發揮出來。這就是經濟波動自動清除機制。
我們所不能接受的是經濟波動(Fluctuation)演變成為經濟周期(cycle),不能接受繁榮後的蕭條,不能接受80年前在美國發生的事情。在什麼條件下,經濟波動就會演變成為經濟周期?按照米塞斯—哈耶克商業周期理論就是,當出現了信用擴張過度的情況,經濟波動就會演變成為經濟周期。
貨幣信用擴張因素
當前中國政策界、學術界普遍都接受了西方主流經濟學——現代貨幣主義的說法,即通貨膨脹即信用膨脹,等於普遍的物價上漲,通貨緊縮即信用緊縮,等於普遍的物價下降。但是,近年來美國現代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提出,貨幣信用擴張與收縮不一定反映在物價水平上,特別是消費品價格上,如CPI、RPI。因為貨幣信用擴張還可以表現為:
第一,資產價格的上漲。如股市、房地產市場價格上漲。80年前的美國經濟就是如此。當今的中國也不同程度上存在著這種情況,目前主要是表現在房地產市場上。
第二,使社會資源更多地流入資本品生產部門(重工業)。因為資金更加廉價了,但是資本品的價格上漲不一定能夠傳遞到最終消費品上,有可能發生消費品價格與資本品價格倒掛的情況。近兩年中國的資本品價格上漲很快,2003年平均上漲了2.2%,2004年平均上漲了5.6%,而同期商品零售價格增長幅度很小,2003年還是下降的,2004年只上漲了1.3個百分點。
第三,要考慮「囤積貨幣」。在貨幣作為交易手段的情況下,貨幣與價格的確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但是貨幣不僅是交易手段。在中國目前資本市場、債券市場發育不成熟的情況下,貨幣還是個人財富的存在形式。如果貨幣流出銀行系統,成為人們的手持現金,就不會影響物價,如果囤積的貨幣存在銀行,在貨幣乘數的作用下,還會進一步放大信用擴張程度,貨幣在銀行系統自我循環。
總之,判斷目前中國經濟是否出現通貨膨脹抑或通貨緊縮,不能只看CPI,還要看貨幣量。具體地說是實際貨幣余額(實際貨幣余額是扣除了價格因素的貨幣)。如果實際貨幣余額增長長時期地超過了實際經濟增長,就要十分警惕了,說明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信用擴張。
以此標准判斷,中國目前是否存在著信用膨脹的情況?長期以來,中國的實際貨幣余額持續大幅度地超過實際經濟增長速度,超過的幅度在3%~10%之間,M2比GDP超過了1∶1.8。這一比值可能是世界各經濟大國中最高的了。如果單從這一指標看,目前中國經濟中確實存在著信用膨脹。由於目前中國經濟的貨幣化過程尚未完成(如征地實際上就是一種貨幣化的過程),部分貨幣存量被這一因素所抵消,但即使如此,實際貨幣余額存量也是太大了。特別是其中一部分貨幣存量實際上是用於稀釋銀行系統的呆壞賬。中國的金系統存在著系統風險。
中國經濟「患了高增長病」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從1978到2004年27年間,只有3年經濟增長速度低於7%,平均增長速度在9%以上。這里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未來10到20年中國經濟是否還能繼續保持這樣的高增長。日本保持9%的高增長只有19年(1955~1973),在當時已經算奇跡了。以後10年的日本的經濟增長速度最高只有6.1%。美國經濟自南北戰爭後到大蕭條前的平均增長速度不到5%。這一階段美國完成了「超英」轉折,取得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無論從世界經濟發展歷史經驗看,還是根據康德拉耶夫長波理論,未來10到20年中國經濟還繼續保持8%~9%的高增長可能性是不大的。
第二個問題:中國經濟能否承受中速增長,也就是說年均增長率在4%-7%之間。如果中國經濟不能承受中速增長,只要經濟增長速度低於8%,方方面面的問題就暴露出來,矛盾就尖銳化了,政府就不得不再用盡各種辦法刺激經濟,這樣中國經濟實際上就是患了「高增長病」。大繁榮後就是大蕭條,經濟波動就會演化為經濟周期。
三、政策建議
中國經濟經過了25年的高速增長,目前已經到了高風險期,控制風險和及時化解風險,應該成為中國政府制定宏觀經濟政策的主旨。
第一,逐步降低對經濟增長速度目標的控制底線,要允許經濟增長有一定程度的下滑。第一步將經濟增長的「靶向」目標下調到7%,最終下調到5%。要讓中國的企業及金融系統逐漸適應中速增長。同時,通過下調經濟增長的「靶向」目標,使中國經濟系統中各種結構性的矛盾逐步得到釋放,避免出現在高經濟增長的掩蓋下,使各種結構性的矛盾逐步積累,最終演變成為類似於1929年的大蕭條。
第二,要特別防範金融系統和資本市場的風險,盡快建立起健康、運行穩定的金融體系。
第三,按中國銀行系統的資產比例如20%~30%,保持一定量的外匯儲備。國際經驗證明,中央銀行保持充足的外匯儲備,是中央銀行在發生金融危機時,能夠履行最後貸款人責任的重要保證。

D. 什麼是國際金融風險擴散我國應該如何應對

加強金融上的監管,
本次美國的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就是因為它國內產生了次信貸版危機,擴散到相關的權機構,國家才引發了全球性的,我國在國際債券方面要謹慎投資呀, 加大些黃金儲備,或者歐元等其它外資的儲備,不要老是讓國家為美國的經濟發展買單。
擴大內需只是一方面的手段,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啊。

E. 中國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

措施:

一、積極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亞洲有關國家的援助。1997年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政府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安排的框架內並通過雙邊渠道,向泰國等國提供總額超過40億美元的援助。向印尼等國提供了進出口信貸和緊急無償葯品援助。

二、中國政府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從維護本地區穩定和發展的大局出發,作出人民幣不貶值的決定,承受了巨大壓力,付出了很大代價。此舉對亞洲乃至世界金融、經濟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在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的同時,中國政府採取努力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保持了國內經濟的健康和穩定增長,對緩解亞洲經濟緊張形勢、帶動亞洲經濟復甦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中國與有關各方協調配合,積極參與和推動地區和國際金融合作。中國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提出了加強國際合作以制止危機蔓延、改革和完善國際金融體制、尊重有關國家和地區為克服金融危機的自主選擇三項主張。

(5)我國應對國際金融監管擴展閱讀

金融危機觸發因素

一、國際金融市場上游資的沖擊。當時在全球范圍約有7萬億美元的流動國際資本。國際炒家一旦發現在哪個國家或地區有利可圖,馬上會通過炒作沖擊該國或地區的貨幣,以在短期內獲取暴利。

二、亞洲一些國家的外匯政策不當。它們為了吸引外資,一方面保持固定匯率,一方面又擴大金融自由化,給國際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機。如泰國就在本國金融體系沒有理順之前,於1992年取消了對資本市場的管制,使短期資金的流動暢通無阻,為外國炒家炒作泰銖提供了條件。

三、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制,這些國家長期動用外匯儲備來彌補逆差,導致外債的增加

F.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我國政府採取了哪些具體措施

作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中國如何應對這場國際金融危機令人矚目。
中國政府一直密切關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發展態勢和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近一個月來針對金融危機帶來的最新變化,實施靈活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已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這些措施既是對中國面臨的國際和國內經濟挑戰所作出的回應,同時也是加強國際合作、確保世界經濟增長的具體行動。
11月9日,中國政府宣布出台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十大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年底,投資規模將達4萬億元人民幣。
中國促進經濟增長的舉措,再次提振了人們對世界經濟發展的信心。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認為,中國約4萬億元人民幣經濟促進計劃「非同凡響」,不僅對中國經濟,對東亞經濟和世界經濟來說都是「非常好的」消息。
雖然在各國政府的積極干預下,信貸緊縮局面略有緩解,但金融市場動盪依然不止。主要原因在於投資者擔心,金融危機將導致美歐經濟出現嚴重衰退,世界經濟前景暗淡。
隨著局勢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的復雜性和嚴重性要大大超出此前預期。面對危機的繼續蔓延,更需沉著合力應對。
正如中國國家主席胡 錦 濤10月24日在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上指出的那樣,「面對這一全球性挑戰,世界各國需加強政策協調、密切合作、共同應對。」 劉根其選答。

G. 金融危機下結合我國實際怎麼加強金融監管

金融危機暴露的金融監管模式的問題及啟示:
1、我國的金融市場綜合化還處於起步階段,金融企業的主業特徵比較明顯,統一監管的必要性並不充分。因此應著重在協調現有機構的基礎上,明確主要監管目標的負責主體。要盡快明確責任主體,控制全面市場風險,落實市場穩定性監管。在市場綜合化的背景下,市場穩定性監管成為首要監管目標,也是抵禦金融風險的主要屏障。
2、正確認識職能監管機構的利益主體性和競爭性,平衡安全與效率考量。在分業經營的情境下,各職能監管機構的治理目標帶有明確的部門性,利益難以協調,在市場綜合化的情況下,監管競爭還可能誘使一些監管機構縱容本部門的越界行為,從而為金融危機埋下隱患。因此,在分業監管的現有體制下,要尤其重視對監管政策的組織協調和綜合考量。要汲取次貸危機的教訓,推動立法擴大監管范圍,把私募基金、對沖基金、信用評級機構等納入規范的監管視野,並加強對金融關聯企業的並表監管。
3、監管方式要適應市場的變化。盡管次貸危機的發生不能全部歸咎於監管體制的鬆散,但次貸危機引發美國這次大規模的監管體制改革,適應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監管方式是必要的。任何一個國家的監管體制必須與其經濟金融的發展與開放的階段相適應,不管監管體制如何選擇,必須做到風險的全覆蓋,不能在整個金融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和創新鏈條上,有絲毫的空白和真空,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由於金融市場不斷發展而帶來更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面對日益復雜化的金融創新,金融監管不宜過分依賴具體的規則約束,而應採取更具靈活性的原則導向的監管模式,注重加強同市場主體的溝通,處理好金融創新與風險、自由與管制風險的關系。
4、應該探索本土模式而放棄對西方模式的盲目追求和復制。發達國家的監管已經走過了四個時期,即金融自由化發展時期(20世紀30年代以前)、廣泛的金融監管時期(20世紀30~70年代)、從管制到自由化的回歸時期(20世紀70~90年代)、安全與效率並重時期(20世紀90年代)。目前出現的金融監管改革實際上是第五個時期演進的過程。發達國家的金融監管改革說明,即使人們認為的「成熟」的金融監管體系本身也在一直變動,甚至是劇烈變動。中國目前尚不可能一勞永逸地找到一個發達國家的範例來照抄,而應根據我國自身的歷史背景、政治、文化因素,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監管制度是目前監管發展的方向。

5、加強對金融產品鏈的監管。金融監管在一些金融衍生品上的缺位是導致金融危機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國在發展金融控股公司過程中,無論採用哪種監管方式,監管部門都應加強對金融產品的監管。針對那些缺乏實際交易基礎、設計復雜、風險無限放大的金融衍生品,監管部門必須嚴格審查產品的設計機理、風險控制、投資對象,防止風險在系統內部失去控制。

我國加強金融監管的對策
1、加強監管成本意識,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
2004年6月28日,中國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正式公布《三大金融監管機構金融監管分工合作備忘錄》,以制度形式賦予了監管聯席會議制度:積極協調配合,避免監管真空和重復監管的使命。但監管聯席會議制度的實踐效果不盡如人意,而且作為重要金融宏觀調控與監管主體的中國人民銀行被排除在外。因此,我國有必要建立中央銀行、財政部門和金融監管等部門之間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以適應金融業綜合經營發展趨勢的需要。另外,必須要加強金融監管的成本意識。不僅要考慮到新增監管機構增加的直接費用及採取金融監管措施的必要費用,還應考慮這些措施可能導致的市場損失,這是政府監管替代市場調節的一種機會成本。
2、加強信貸風險管理,完善金融創新監管
金融創新往往是一把雙刃劍,在能夠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往往會隱藏巨大的風險。所以,設計不好的金融創新產品往往會導致金融風險的積累,當風險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會演變為金融危機。當前,我國正處於金融市場發展的關鍵階段,許多新型金融產品已經推出(如權證、抵押支持債券、公司債券),一些金融創新產品正在積極籌備(如股指期貨),金融資產證券化也是近年來我國金融改革與理論研究的熱點。在認識這些金融衍生產品的問題上,一定要理性對待,只有在各方條件完全具備時,才能穩步地推進金融創新。
3、加強市場化監管,完善金融機構破產法律制度。
要減少金融機構的道德風險,必須構建完善的市場紀律約束機制,加強市場化監管。新巴塞爾協議強調,監管不能夠代替市場約束,加強市場化監管要求構建完善的金融市場准入機制、金融市場行為監管機制和金融市場退出機制。必須根除金融領域「不破產、無風險」的傳統觀念,並充分認識到金融破產制度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從而加強市場約束的力量。盡管我國的《商業銀行法》、《保險法》和《證券法》等法律已經明確規定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及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是自我經營、自我約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的企業法人,但我國的金融市場退出機制尚不完善。2006年制定的《企業破產法》第134條規定:「金融機構實施破產的,國務院可以根據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製定實施辦法。」目前,《銀行業金融機構破產條例》已進入立法進程。一旦危機發生,它能為政府幹預危機措施的效果提供威懾力,同時也有利於確定政府幹預的合理界限,防止政府過度干預破壞市場約束機制。
4、謹防國際金融風險,加強金融監管的國際合作。
我國有不少金融機構購買了美國金融公司的產品,目前已有工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民生、中信、興業、華夏等9家上市銀行公告持有雷曼相關資產,另外,共匯出的109億美元資金的銀行系QDII、基金系QDII,近期紛紛遭遇凈值縮水。金融全球化也是金融風險的全球化,國際金融市場的持續波動會影響人們對國內金融市場的預期,增加國內金融市場的風險。為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我國金融監管部門必須加強金融監管的國際合作,主要包括信息交換、政策的相互融合、危機管理、確定合作的中介目標以及聯合行動。如,為控制金融危機的蔓延,美聯儲與全球主要國家央行聯手行動,決定將其向貨幣市場的注資總額提高至2470億美元,約達此前670億美元的四倍,目的是緩和金融市場所面臨的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危機,這一系列舉措引發全球股市的積極調整。我國已經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證監會國際組織和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等國際金融組織,並且與許多國家或地區簽訂了金融諒解備忘錄,這為加強金融監管的國際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們應善於利用金融監管合作機制,及時獲取信息,了解政策甚至主動要求就某些具體目標採取聯合行動以更好地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

H. 國際金融危機產生的影響及我國的應對措施。分析國家(政府)在其中發揮的作用。

相關資料:

國際金融危機及我國的應對策略

內容摘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日漸明顯,資本的國際流動和國際資本市場對於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與之相伴的金融風險也越來越大。如何應對這種挑戰,趨利避害是擺在中國金融界和政府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機成因和後果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國際資本流動 國際金融危機 應對策略

國際資本流動是指資本在國際范圍內的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的流動,可以用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資本帳戶反映,資本流動分資本流入和資本流出兩種情況。國際資本流動可以採取很多形式,最常見的有國際直接投資、國際融資和國際負債三種。
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後,資本的國際流動日益活躍,成為許多重大經濟事件背後的關鍵影響因素,這同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完善有著密切關系。這些情況其實也不外乎一種非常簡單的需求與供給的平衡關系。從需求角度來看,一是發達國家的老齡人口增加推動了養老金規模的逐步擴大,國際資本市場成為其投資和獲取增值收益的主要場所;二是中產階層人口增加,他們的經濟實力強,對投資的需求旺盛,又理解而且願意為獲取更高投資收益而承擔更高的風險,於是,其收入積蓄從傳統的銀行儲蓄流向更高收益的股票市場,從而推動了共同基金的迅速發展;此外,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場的管制從80年代中期以來逐漸放鬆,客觀上推動了國際資本市場,特別是衍生金融產品市場的快速發展。

國際資本市場的現狀

資本市場的組成不外乎兩個方面:市場的參與者和市場上的產品。20年前,商業銀行構成了整個金融市場的主體部分,而今天,盡管銀行類機構仍然是清算體系的使用者和主要管理者,但是從資產規模來看已經遠遠低於投資類機構,如養老金和共同基金等。
國際資本市場的參與者和產品兩方面同20年前相比已經大大豐富,從組成模式來看當前的國際資本市場呈現出一種部分之間相互聯系緊密的格局,也就是說網路化。在這種日益凸現的網路化趨勢中,一個重要的現象引起人們的高度警惕,這就是一些傳統的風險監測和管理手段受到嚴峻的挑戰,特別是所謂的對銀行8%最低資本充足比率的要求,現在看來並不「充分」,因為銀行僅僅有8%的「墊底資本」並不足以抗禦日益增加的資本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後果就是:實際生產部門所面臨的一些困境對銀行領域的「波及效應」被網路大大放大了。另外一個因素:電子交易手段的成熟和不斷更新帶來了更復雜的資本流動形式和更大的市場波動性,大大提高了全球資本市場的資本流動速度。更多的資金以短期獲利為目的,導致市場波動性不斷增加。70年代因為石油危機導致全球發生債務危機時,如果人們對當時全球各個分割的市場之間的連鎖反應(chain reaction)還有驚詫的話,那麼,在21世紀,如果由於全球資本市場體系中的某一個市場發生問題而導致整個體系陷入危機,估計大家不會再驚詫了。因為全球經濟和金融一體化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沒有哪一個市場會在全球危機的狀態下而再獨善其身。
導致國際資本市場資本流動加快的另一方面原因還在於進入90年代以來開始的放鬆管制策略的流行。各國放鬆金融管製造成的直接效應就是交易成本降低,跨境資本流動大幅度增加,最直接的後果之一就是全球各地市場上的金融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
對於中國而言,雖然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很低而且市場規模很小,但已經能夠非常明顯地感覺到外部市場變化的波及效應。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介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資本流動壁壘和保護牆將逐步減少直到最終消失,這些波動的影響將變得更為直接和明顯。所以國際資本流動可能引發的問題從現在起就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國際金融危機及其成因

國際資本流動和國際資本市場對推動全球經濟發展,促進資本和技術在各個地區之間的合理配置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隨之而來的波動和因此而導致的國際金融危機的風險也日益增加。全球化、網路化和信息化的國際資本流動以全球金融市場的急劇動盪為主要特徵,金融資產價格波幅之大,傳播范圍之廣,為前所未見,這種劇烈的波動及其附帶的擴散效應就是國際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源。
國際金融危機一般有3種表現形式。貨幣危機指一國貨幣在外匯市場面臨大規模的拋壓,從而導致該種貨幣的急劇貶值,或者迫使貨幣當局花費大量的外匯儲備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維護現行匯率;外債危機是指一國不能履約償還到期對外債務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門的債務和政府債務;銀行危機是指由於對銀行體系喪失信心導致個人和公司大量從銀行提取存款的擠兌現象。
國際金融危機離中國並不遠。從歷史上看,上個世紀末是金融危機多發時期:從最早的1992年歐洲金融危機到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再到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最近的有2000年的南美金融危機。其中以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最具備國際金融危機的特點,當然破壞力也最具全球性質。
作為現代經濟的血液傳導輸送系統,國際資本市場的安全性和效率非常令人關注。亞洲金融危機及其觸發的全球范圍的市場動盪不安給世界經濟造成巨大的破壞,直到今天其影響仍在繼續,這足以說明國際資本流動而引發的金融危機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對它的成因以及對策的研究是關繫到國家乃至世界經濟穩定和發展的重大問題。
國際金融危機的成因如果簡單的列舉,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經濟過熱導致生產過剩;貿易收支巨額逆差;外資的過度流入;缺乏彈性的匯率制度和不當的匯率水平;過早的金融開放。但是在實際中這些因素往往是綜合起來起作用的。以亞洲金融危機為例子來具體分析就不難看出,是內部和外部的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結果導致了金融危機的總爆發。具體的原因可以歸結如下:
經濟發展過熱,結構不合理,資源效益不佳。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從70年代開始相繼起飛,增長很快。但長年的高速增長也積累了嚴重的結構問題,這些國家都注重於推動經濟的新一輪的增長,忽略了對結構問題的解決。
「地產泡沫」破裂後造成銀行壞帳呆帳嚴重。東南亞各國在過去十幾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期間房地產價格暴漲,吸引銀行向房地產大量投資,銀行呆帳的增加大大影響了東南亞金融體系的穩定,在危機之前一些金融機構已經瀕臨破產。
從外部看,其它資本市場,如日本股市的復甦和美元的持續走強,都使得一部分原來流入東南亞的外資撤離,構成了對這些亞洲國家貨幣的強大壓力。在這種形勢下,巨額國際資本的高流動性和高投機性終於攪起了這場空前的金融動盪。
國際金融危機具有廣泛和巨大的影響。以亞洲金融危機為例子,它對各國都產生了程度不同的負面影響。由於在進行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中國政府的調控和管理得當,那次亞洲金融危機並沒有對中國造成直接影響。但是不管如何,我國仍然感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種種間接影響。

我國防範未來金融危機的策略

六年後的今天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減弱了很多,但是其餘波仍未完全消除,國際經濟仍然在為成功擺脫衰退回歸繁榮而努力。另一方面國際資本市場的波動性和不可預測性仍然存在,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國家金融、經濟乃至政治上的缺陷都可能造成下一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對於成功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直接波及的中國而言,分析其產生原因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啟示。同時如何抓住機遇調整結構制訂策略,防範甚至提前化解下一次金融危機也是我國金融業今後發展的重要課題。

筆者認為,我國防範和化解未來金融危機的策略可以歸結如下:
防範金融風險的最佳途徑是優化本國經濟結構,強化本國經濟。各次金融危機的教訓表明,發展中國家只有優化國內經濟結構,才能真正改善長期國際收支的狀況,確實保護自身不受國際資本流動無常變化的影響。
有計劃有步驟的開放資本市場。對發展中國家來說,資本項目對外開放要慎之又慎。發展中國家追求經濟快速發展,為了吸引外資流入,往往在條件不具備或者准備不充分的情況下,貿然實行資本項目的自由兌換。殊不知當允許國外資金自由流入本國時,同樣也必須允許自由流出。當國際游資流入時,如果運用不當將使本國經濟陷入困難,如果一有風吹草動,大量資金外流時本國將面臨對外支付的困難。因此我國今後資本項目實行自由兌換應放慢步伐,慎之又慎,待條件比較充分時再實行資本項目自由兌換。
中國的開放必須是在保證國家經濟安全的條件下的開放。國家經濟安全是在世界經濟越來越融合的情況下很多國家必須考慮的問題。國家經濟安全是指大國、小國共同地融在一個大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它們的地位是不同的,抵禦越來越一體化的世界經濟風浪沖擊的能力也是不一樣的,這種保衛自己的能力就是一國的經濟安全度。經濟安全的保衛需要本國一整套的系統,既要開放,又要在金融的管制、進出口資金的管理方面使本國的企業、政府和銀行人員的經營能力與發達國家拉平,有在管理、經營、投資各方面和發達國家同等素質的人才、系統、制度。
開放金融市場要做好准備和試點,應該採取謹慎的步驟和策略。即使在加入WTO的今天也要清楚認識到我國與發達國家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我國的情況不能與發達國家進行簡單對比。發達國家在實現資本自由流動方面也經歷了若干歷程。發達國家的資本自由流動是與其經濟發展水平、市場完善程度和金融監管水平相適應的。同時,也是金融創新和技術進步的產物。我國由於市場基礎和市場規范還很不完善,金融監管水平也需要在開放中的動態博弈中逐步提高,對於資本自由流動這把雙刃劍,在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包藏著巨大風險,因此在目前我國不能像發達國家那樣,讓資本自由流動。但是資本全球化、資本自由流動是大勢所趨,因此在目前我們就應該積極進行准備,有步驟地有計劃地實現金融市場和金融制度的調整,為中國安全、成功的融入全球資本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了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中國融入全球化市場是歷史的必然。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既享受國際資本市場和資本自由流動帶來的種種好處,又同時防範和化解由此產生的金融危機風險就成為中國的金融界乃至政府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它給中國金融機構、中央銀行和政府都提出了許多政策上的挑戰。對此,只有未雨綢繆早作準備才是應對挑戰的正確策略。通過制定正確的政策措施,筆者相信中國一定能夠健康、順利地實現經濟的更大發展。

參考資料:
1.姜波克,《國際金融新編》第三版,August, 2001
2.胡祖六(Fred Hu),「刺激經濟增長與結構改革並行不悖」,亞洲華爾街日報,1998年8月5日
3.胡祖六(Fred Hu),「中國——亞洲的避風港」,《布隆帕格金融雜志》,1998年9月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I. 當今國際金融危機的主要對策是什麼

我國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應對之策
第一,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心,同時又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自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群眾一次又一次渡過難關,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現在,我們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指導,有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創造的強大的物質基礎,有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就一定能夠抓住前所未有的機遇、應對世所罕見的挑戰。與此同時,我們現在還面臨「四大安全問題」:經濟安全特別是金融安全、社會安全特別是就業與分配問題、周邊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在未來3至5年乃至10年左右,應對這「四個安全問題」十分重要。如果我們及時抓住了機遇,正確應對了挑戰,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必然出現一個嶄新的局面。

第二,要高度重視黨的理論工作。理論十分重要。在「四個安全問題」中,最重要的是意識形態亦即理論安全。堅持正確的理論導向和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經濟、社會和周邊安全就有了可靠的前提與保證。我們應當充分肯定我國理論界這些年來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同時也要正視近年來出現的各種雜音、噪音。實踐證明,各級領導幹部必須注重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

第三,必須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根本體現和實質標志,就是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才能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合法致富,並逐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消滅貧窮,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才能始終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才能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以及應對國際國內的風險提供根本的前提和可靠的保證。

第四,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加強對宏觀性、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問題的研究。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國際金融危機的不斷演進,國際問題與國內問題日益緊密地交錯交織,新情況與新問題將不斷顯現。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必然會不斷採取新的形式與新的舉措來轉嫁危機。因此,我們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當今時代的發展變化、國際國內最新實際相結合,拋棄各種形式的教條主義,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果斷地與時俱進、勇於創新,並要准備採取許多與過去不同的國際合作方式與競爭形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始終掌握主動權,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都立於不敗之地,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國際金融危機條件下生存發展的舉措
在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為嚴重的國際金融危機面前,美國要擺脫自己的危機並生存、發展,首要的是運用自己的「軟實力」和「巧實力」對發展中國家展開「進攻」,同時也決不會放棄其「硬實力」。

歷史的經驗值得重視,帝國主義不僅依靠戰爭直接掠奪財富,在特定條件下,它還會通過戰爭擺脫其無法轉嫁的經濟危機。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經濟危機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由資本主義深刻的經濟危機引起的。從1929年10月下旬開始,西方發達國家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這次持續5年之久的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世界遭受2600多億美元的損失。這次經濟危機中,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生產下降了37.2%,大批企業破產,國際貿易急劇萎縮,成千上萬工人失業。美國採用「羅斯福新政」,清理、整頓銀行,防止擠兌風潮;停止金幣流通,防止黃金大量外流,並宣布美元大幅貶值;興建「公共工程」,調節勞資關系;對7種主要農產品生產實行控制,「消滅」農產品過剩。除此以外,還出台了一系列城市政策和社會政策等。「羅斯福新政」先後共支出了約350億美元的巨額款項,這使聯邦政府的預算赤字每年都新增數十億美元。在「新政」中得到好處的是大壟斷資本,國內貧富差距卻進一步擴大。到1936年,資本主義世界的生產才勉強恢復到1928年的水平。1937年,美國、英國、法國又陷入經濟危機之中。「羅斯福新政」並未消除美國的經濟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給美國提供了絕佳的發展機遇。1941年至1945年,美國軍工生產平均占工業總產值的60.6%。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除兩面大做軍火生意直接賺錢外,還憑借「租借法案」,擴大軍火銷路,為其過剩的農產品打開市場。美國的出口在戰時非但未減少,反而增加了近兩倍;在戰爭高潮的1943年至1944年,其工業生產比戰前增長了兩倍以上。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生產已有一半以上被美國掌握,當時的美國還控制了國際貿易的三分之一,並把世界黃金儲備的四分之三搜刮到了自己的金庫之中。

閱讀全文

與我國應對國際金融監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5050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728
柚子理財招聘 瀏覽:785
微信美女做外匯騙局 瀏覽:564
股票橫盤時間 瀏覽:545
港股退市的股票怎麼辦 瀏覽:88
23元澳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868
利率高的理財 瀏覽:971
上市公司債務融資 瀏覽:188
中小融資租賃公司 瀏覽:818
晶科融資租賃 瀏覽:285
股票是證權證券 瀏覽:76
被投資和融資 瀏覽:58
今天起油價格表 瀏覽:610
百濟神州股票 瀏覽:949
嘉澤能源什麼時候上市交易 瀏覽:971
基金配售模式 瀏覽:282
二級基金會 瀏覽:421
阿里股票市值 瀏覽:614
新黃浦對外投資 瀏覽:899
貴金屬的常見英文單詞哪些 瀏覽: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