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公司杠桿消費

金融公司杠桿消費

發布時間:2022-09-29 11:16:03

1. 為什麼會出現 杠桿交易

期貨中的杠桿是期貨交易的原始機制,即保證金制度,「杠桿效應」使投資者可交易金額被放大的同時也使投資者承擔的風險加大了很多倍。假設一個交易者一筆5萬元的資金用於股票或者現貨交易,交易者的風險只是價值5萬元的股票或者貨物所帶來的。

期貨之所以需要杠桿交易是因為杠桿交易可以把市場的資金放大,從而加大交易量。之所以期貨市場敢提供較大的融資比例,是因為期貨市場每天的平均波幅很小,僅在1%左右,並期貨市場可以用投資者較少的保證金來抵擋市場波動,而無需他們自己承擔風險。

對資金的管理,直接決定了我們能夠承受風險的能力。對價格的中期判斷,相對短線的波動規律來說,更容易把握一些。那麼,如果說我使用的杠桿過大,既便判斷准確了中期的走勢,也很可能在短線的波動中被消滅。而如果輕倉去把握自己相對確定的中期機會,則可以不用太過於去理會短線的波動,以時間去驗證自己判斷的准確。

2. 成熟金融將成釋放汽車消費「良葯」

本報記者 陶 震
汽車工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引擎」,於上連接著能源、機械、原材料等工業類生產,向下衍生出金融、旅遊、出行等服務業消費。因此,汽車產業對拉動「後疫情時期」我國經濟整體復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疫情高峰期過後,我國主要整車企業生產基地基本都已實現復工復產,但汽車消費的活力尚未完全釋放,這間接阻礙了汽車生產和相關產業的快速恢復。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第一季度,我國汽車產銷受疫情影響均出現較大幅度下滑,4月起,我國汽車銷量雖出現抬頭之勢,但據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分析,4月銷量上漲為此前汽車消費被抑制後的「補償性消費」,汽車消費真正復甦仍需觀察。
因此,刺激汽車消費成為當務之急。
上個月,國家和各地方政府接連出台了促進汽車消費刺激政策,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購車壓力,並提振了汽車消費。但從根本上看,購車補貼相較於一次性購車成本而言收效甚微,因此降低購車資金門檻,提供多元化的擁車方式成為擴大汽車消費的關鍵。在這其中,汽車消費貸款起到了重要作用。
圖源:視覺中國
疫情期間,各大汽車企業金融公司相繼出台了更為靈活的金融政策,國家也加大了個人消費信貸的支持力度,幫助更廣大的消費群體擁有私家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指出,目前,我國汽車金融形式還比較單一,未來仍需更多更成熟的汽車金融方式擴大汽車消費,健全汽車市場。
金融政策舒緩購車壓力
由於疫情嚴重影響了部分從業人員的收入,居民對未來收入預期也存在不確定性,導致消費者在現階段購置汽車等大宗消費品時仍心存遲疑。而汽車金融則可以有效降低購車門檻,撬動更多意向購車但資金不足的消費者。
「汽車金融產品作為銷售策略之一,能有效緩解消費者預算焦慮,促進新車銷售。」J.D.Power中國區數字化用戶體驗副總裁任洪艷說。J.D. Power 2019中國汽車銷售滿意度研究(SSI)顯示,31%的新車車主表示若沒有汽車金融產品則會暫緩購車計劃。疫情期間,汽車金融成為推動汽車消費的有效方式。
為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我國也在疫情過後加大了汽車金融的支持力度。4月28日,發改委等11部位聯合發布了關於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就明確提出用好汽車消費金融
文件指出,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開展汽車消費信貸等金融業務,通過適當下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延長還款期限等方式,加大對汽車個人消費信貸支持力度,持續釋放汽車消費潛力。此後,廣州市、青島市、江西省、江蘇省和北京市都在制定和研究利用金融促進汽車消費的舉措。
「與歐美等主要汽車消費大國相比,目前我國汽車消費金融貸款利率相對偏高,企業資金壓力大,因此發展汽車金融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降低汽車金融貸款利息,將有利於消費者利用貸款購車,並減少生活負擔。此外,政府政策支持還可讓銀行讓利,紓解貸款部門的資金成本壓力。
車企加大金融支援力度
目前,我國個人汽車消費貸款方式主要有銀行、汽車金融公司、整車廠財務公司、信用卡分期購車和汽車融資租賃五種。自2004年《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後,汽車金融公司就因首付比例低、貸款時間長、無需提供擔保等優勢成為我國目前個人汽車消費貸款的主要方式。
疫情期間,汽車金融公司也給出了各種靈活的金融政策和還款方式,幫助消費者應對疫情資金危機。長安福特提供給記者的資料中稱,疫情期間,長安福特提出了全車系購車0年供的金融方案,消費者在完成首付,3年貸款購車期限中,首年12個月無需償還貸款。此外,大眾汽車金融服務中國也推出了全新產品20%首付,還貸最初3個月0月供的金融產品。
針對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時足額還款的用戶,多家汽車廠商還制定了疫情期寬限期政策,為個人信貸客戶給予還款寬限。東風悅達起亞還為喪失經濟來源的客戶提供按月連續償還貸款機構6個月月供的服務。
威爾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爾森」)發布的報告顯示,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各廠商均加大了金融方面的支援力度,金融方案由原來相對單一的方案轉化為零利率、長期數、高補貼等方案的綜合應用,並在創新金融方案、加快貸款線上化、加大貼息力度、推廣融資租賃等方面著力布局。
疫情推動多元金融發展
除了傳統的汽車金融信貸外,疫情也在推動融資租賃等一次性購車壓力更低、還款方式靈活、車輛處置多樣的金融方式在我國紮根發展。「我們觀察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選擇融資租賃產品。中國消費者的觀念,也漸漸開始有了從『購車』到『用車』,從『所有權』到『使用權』的轉變。」大眾汽車中國在回復記者的郵件中稱。
據悉,區別於傳統的金融貸款購車,融資租賃是通過將裸車款、購置稅、牌照費用、保險、其他稅費全部作為分期付款對象,打包租賃給消費者。消費者只需支付所有款項的20%,甚至更低的保證金即可取得車輛的使用權,在租賃期結束後決定是否取得汽車所有權。租賃期間,汽車的所有權歸屬汽車金融公司。等到租期滿後,消費者可通過支付尾款購得汽車所有權,或選擇將車輛歸還。
威爾森在一份報告中稱,雖然傳統金融優勢比融資租賃明顯,但是隨著融資租賃產品利率和產品設計趨於合理,融資租賃產品也會逐漸受到市場的歡迎,而融資租賃其中一個優勢就是可以大幅降低客戶購車初期支付的負擔。根據威爾森監測數據顯示,傳統汽車金融首付比例主要為20%-30%,而融資租賃主流首付低於傳統金融。
「保時捷金融服務(中國)推出的『無憂先享』融資租賃產品在緩解消費者購車時的首付和還款壓力上有很大優勢。」保時捷中國相關人士稱,該款產品首付僅需20%起,購買門檻是所有保時捷金融服務里最低的,大眾汽車中國推出的「速享-智選」融資租賃方案預付款可低至車價的10%。除了低首付優勢外,融資租賃在月付期滿後,提供的支付餘款購買、返還置換新車和還車結束租賃三種處置方式也讓消費者的資金配置更為靈活。
目前,汽車融資租賃已成為歐美等國主流的汽車金融服務。標致全球首席執行官安巴托曾在此前與記者的溝通稱,除中國市場外,全球60%的新車銷售都是以融資租賃的形式完成,汽車融資租賃是未來的「大勢所趨」。
目前我國也針對性地做出政策調整,刺激融資租賃等消費金融的發展。「為應對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國家推出了一系列經濟調控政策,從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到二手車限遷取消和增值稅下調,這些政策都將為未來融資租賃業務提供更多發展空間。」保時捷中國相關人士稱。
融資租賃發展任重道遠
雖然融資租賃可大幅降低消費者購車的一次性投入,但與發展近百年歷史的國外模式相比,我國的融資租賃才剛剛起步,目前仍存在諸多缺陷,從本質上不能降低消費者的實際投入。
「融資租賃之所以在我國開展不起來,根本原因是因為車輛殘值。」沈進軍指出,融資租賃的核心在於車輛殘值,而殘值帶來的折舊成本應由車輛所有權方承擔。國外融資租賃的目的仍是交易車輛使用權而非所有權,而在國內,金融公司仍然是以「以租代賣」的形式開展融資租賃,所以導致國外融資租賃車輛殘值是由租賃公司或金融公司承擔,而在我國卻成了消費者。
「在租賃期間,不同使用年限的車輛殘值會有所不同的。在我國,金融公司的租賃方式主要會把租期中車輛的折舊成本轉嫁到消費者的月供當中,這就大大提升了消費者的使用的成本。」沈進軍表示,這也直接導致我國融資租賃的成本要高於傳統消費金融。
除此之外,與國外成熟的模式相比,我國融資租賃車輛的殘值也難以鎖定。「之所以出現殘值鎖定難,是因為我國新車市場價格波動幅度太大,新車時常價格倒掛,經銷商為賺取銷量返點虧本賣車,這就直接影響到車輛的殘值評估。」據沈進軍介紹,國外汽車廠商不會在銷售端返點,而是將補貼投入到融資租賃產品的月供中,此舉直接將車輛殘值成本扣除,使得消費者的購買使用成本大幅降低。
在目前疫情帶來的消費形式下,只有降低消費者購車和擁車成本才能從本質上挖掘消費的潛力,促進汽車消費。但從目前融資租賃等「新興」汽車消費貸款的模式上看,消費者最根本的消費意願和訴求仍未得到滿足。「只有精準地挖掘消費者的需求,才能把潛在需求變成現實消費,尤其在疫情形勢下,我們需要利用金融杠桿來撬動這些需求。」沈進軍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單汽車類商品消費額就接近4萬億元,占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約為10%。汽車消費也將成為疫情期間拉動內需,擴大消費的重要門類。在沈進軍看來,我國汽車市場中,全款購車、消費信貸、融資租賃等各種金融產品都應合理健康發展,這樣才能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消費訴求,消費潛力才會得到有效釋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金融杠桿原理通俗講解

金融杠桿原理簡單地說來就是一個乘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收益還是損失,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投資者必須仔細分析投資項目中的收益預期,還有可能遭遇的風險。
金融杠桿原理通俗地說就是投資者進行投資的時候,把投資者擁有的資金擴大幾倍,甚至幾十倍,導致其增益和損失也會按照這個比例進行擴大。通過對這個工具的使用,能夠放大投資的結果,不管最終結果是增益還是虧損,相關數額都將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多,因此在利用這個工具前,投資者必須深入研究投資項目中的收益預期和可能遇到的風險。對於金融杠桿原理來說,比較保險的措施是把收益預期盡可能地減小,而風險預期盡可能地增大。在運用金融杠桿時,因為現金流的支出也許會增多,所以投資者必須要考慮這方面的問題。
當杠桿作為經濟學名詞時,是指財務管理中的杠桿效應,主要表現為:由於特定費用(如固定成本或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財務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合理運用杠桿原理,有助於企業合理規避風險,提高資金營運效率。財務管理中的杠桿效應有三種形式,即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復合杠桿。經濟杠桿是指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國家或經濟組織利用價值規律和物質利益原則影響、調節和控制社會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方面的經濟活動,以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經濟手段。包括價格、稅收、信貸、工資、獎金、匯率等等。
有關金融杠桿操作能夠取得成功的幾個重要決定因素:
1、債券融資成本是否劃算;
2、是否能在3-5年之內取得高倍速離場;3、購買價格是否合理;
4、運營的情況能否發展和改善。

4. 請問融資融券的杠桿原理是什麼意思呀

證券融資融券交易最顯著的特點是借錢買證券和借證券賣證券。普通的股票交易必須支付全額價格,但融資融券只需交納一定的保證金即可交易。

例如,如果交納10%的保證金,意味著可以用同樣多的金額進行十倍的操作。投資者通過向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擴大交易籌碼,可以利用較少資本來獲取較大的利潤,這就是信用交易的杠桿效應。

在證券融資融券交易中,包括證券公司向客戶的融資、融券和證券公司獲得資金、證券的轉融通兩個環節。這種轉融通的授信有集中和分散之分。在集中授信模式下,其由專門的機構例如證券金融公司提供;在分散模式下,轉融通由金融市場中有資金或證券的任何人提供。

(4)金融公司杠桿消費擴展閱讀:

對於證券公司的融資渠道現在可以有基金等多種方式,所以融資的放開和銀行資金的入市也會分兩步走。在股市低迷時期,對於基金這類需要資金調節的機構來說,不僅能解燃眉之急,也會帶來相當不錯的投資收益。

融資融券業務有利於市場交投的活躍,利用場內存量資金放大效應也是刺激A股市場活躍的一種方式。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證券分析師吳春龍和陳祥生認為,融資融券業務有利於增加股票市場的流通性。

融資融券業務除了可以為券商帶來數量不菲的傭金收入和息差收益外,還可以衍生出很多產品創新機會,並為自營業務降低成本和套期保值提供了可能。

5. 什麼是「杠桿貸款」,他對於金融機構的作用怎樣的

何為杠桿貸款?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杠桿收購(簡稱LBO)。杠桿收購通常指私募公司通過大額舉債的方式來收購公司,而自己只投入一小部分的資本。這些債務通常由銀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來提供,其數額可高達收購價的90%。杠桿貸款在此情形下應運而生。其游戲規則並不復雜,私募公司通常會選擇一些在成熟行業,具有穩定現金流的公司,通過向銀行融資買下該公司,並抬高其負債率,以達到提高內部報酬率和稅盾的目的。而銀行則把這些貸款賣給對沖基金、擔保貸款憑證 (CLO)等,以轉移風險。
在去年次貸危機爆發前,LBO曾一度輝煌,5月份歐美杠桿貸款交易量超過1000億歐元;但在7月次貸爆發後,交易量下滑到不足100億歐元。據標准普爾統計,2007全年歐美杠桿貸款的交易量達到了近7500億美元,這是自2003年來的最高峰。其中由銀行提供的3000億美元由於信貸危機,二級市場的疲軟無法消化,以致出現所謂的貸款堵塞。雖然目前這一狀況有所緩解,但實質問題並沒有解決。因為銷售出去的只是一些風險小的資財,而風險大的仍留在銀行手中。這一切恰恰證明了杠桿貸款存在與次貸泡沫一樣的問題:流動性危機。

雖然,次貸主要面向個人而杠桿貸款主要面向公司,但兩者猶如孿生兄弟一樣相似:兩者都擁有很高的貸款額度價值比,通俗點說,是指貸款者承擔的風險大;對於次貸,個人只需付利息,杠桿貸款雷同,比如一些一次還本貸款(bullet loan),公司只要付利息,而本金則可以等到八九年後付清;在次貸里有抵押貸款再融資,是指用新的貸款來替代舊的貸款,而這在杠桿貸款被稱為紅利再融資,如果公司在債務到期時,沒有足夠的資金償還,就可以通過此手段來延期;最後,次貸與杠桿貸款最相近也最致命的地方就是維持其存在的大前提:次貸在藉助便宜信貸來買房並假設房價會不斷上漲;而私募也在利用銀行的低利率並假設經濟永遠不會蕭條。
作為次級貸款的難兄難弟,杠桿貸款恐怕將要重蹈次貸的覆轍,因為維持其生存的環境和前提已經慢慢消失。就當前看,全球金融業動盪不安,相信銀行會加強貸款政策管理,而世界經濟增長減緩也逐級成為事實,如果公司無法保證足夠的現金來支付高額利息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估計到2008年將有1500億美元的杠桿貸款到期,雖然公司可以用各種金融手段來延緩問題的到來,但常言道: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提前消費明天的後果,恐怕就要在今天償還了。

6. 消費金融未來有哪幾類發展趨勢

第一類:結合消費場景的消費金融。通過與線下的3C賣場進行合作,為消費者提供電子產品的分期付款業務,但是這種模式對於消費金融公司來說運營成本較高,對於自動化審批要求高。同時消費金融公司的運營成本高,風控難度較大,各家公司目前都通過自有的數據積累建立風控模型、拼概率、高息覆蓋高風險等方式進行經營。

第二類:直接發放個人貸款的消費金融。相比結合消費場景的消費金融,這種直接發放現金貸款的消費金融風險把控更難,一方面競爭比較激烈,而且基本也是採用大量人力進行推廣,公司運營成本較高,在加上國內的機構在實收資本的基礎上放大杠桿來吸引投資人,這樣造成消費金融公司的融資成本較高,通過放大資金杠桿進行放貸,同時也放大了經營風險。而且顧客的貸款意圖難以掌控,從而造成壞賬率過高。

第三類:校園市場分期。校園市場分期基本可以定位為校園電商平台,因為給學生放貸存在法律風險和道德風險學生並無收入來源,存在還款能力的問題,而且學生放貸學生一旦出現壞賬基本都要父母進行代償,如果一旦出現集體事件,國家肯定會立馬禁止,這樣增加了金融公司的經營風險,目前很多公司基本定位為電商平台的消費賒賬服務,這樣避免法律風險,通過低利率和商品差價來維持企業發展,通過獲取用戶數據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

7. 金融杠桿是什麼意思~

8. 什麼是投資銀行的杠桿

在20倍的高杠桿放大作用下,各大金融集團在次貸危機中的投資損失率達到18%至66%,平均損失約30% 次貸危機席捲了整個發達國家的金融體系。除了美國的Countrywide、新世紀金融公司以及英國的諾森羅克銀行、北岩銀行等業務相對集中於抵押貸款領域的機構遭受重挫外,美林證券、花旗集團、瑞士銀行等大型綜合銀行或投資銀行也未能倖免。 盡管美林有大量相對穩定的經紀業務,盡管花旗有大量的零售銀行業務和全球化的分散投資,盡管瑞士銀行因其低風險的財富管理業務一貫享受著最高的信用評級;盡管房地產抵押貸款只是它們眾多利潤源中的一個,而且貢獻並不大——但正是這個不起眼的業務讓這些金融巨頭們遭受了沉重的打擊。 金融集團希望通過復雜的業務結構來分散風險,用精細化的測算來撥備風險,但從上世紀80年代初的垃圾債危機、到1987年黑色星期五中的組合投資保險策略隱患、90年代末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套利危機、再到此次次貸危機,大型金融集團在歷次金融創新產品危機面前不堪一擊,「風險分散」和「流動性撥備」都變得毫無意義。 雖然在此次次貸危機中,中資企業損失較小,但在中國的金融發展過程中,到處都需要創新,到處都可能是創新的「地雷」,美國的次貸危機也許能給我們更多啟示。 多收益源不能分散風險美林證券與貝爾斯登是次貸危機中損失較大的兩大投資銀行,但從他們的業務結構看,包括了股權、固定收益、投資銀行、交易清算、私人客戶理財和資產管理等多個部門,涉及代客交易、交易清算、結構化產品設計銷售、做市商、自營交易、風險套利(套利並購重組事件)、傳統套利(套利價差)、證券出借、證券化產品發行和投資、融資、並購重組、私人股權投資、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等多項業務。 除了抵押貸款證券(MBS或ABS)外,他們的業務還涵蓋了國內股票、國際股票、國債、市政債、公司債、垃圾債、可轉換證券、股票衍生工具、利率互換產品、外匯互換產品、商品期貨、對沖基金等多種產品。 雷曼兄弟等亦是如此,其業務結構是一個極其龐雜的體系,每個結點都充斥著風險,他們希望通過多結點來分散這種風險。 現實中,他們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一般來說,美國大型投資銀行的收益來自於五方面:自營(Principal Transations)、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ing)、抵押貸款服務權收益(MortgageServicingFees)、傭金收益(Commissions)和資產管理收益(Asset Management)。而花旗、瑞銀等以銀行業務為主的大型金融機構,其業務結構就更加復雜,收益源也更加廣泛。 但問題是,金融機構的高杠桿可能會完全對沖掉多收益源的風險分散作用。 大機構次貸損失30%經過上百年的發展,歐美的金融機構都建立了一套嚴格的流動性和資本金管理體系,其核心是:集團根據情景分析和壓力測試,計算出在發生危機事件時所需要的最大流動性,這個流動性需求將主要通過資本金來滿足。 即,公司的資本金應該可以保障公司在發生極端事件、且不能進行外部融資情況下,不用變賣資產就能夠滿足正常的債務償還需求、法定資本金需求和一定概率下或有負債的發生額(擔保、資本承諾等),並可滿足危機發生時抵押品價值貶損所導致的抵押融資額減少、甚至無法獲得抵押融資時的資金需求,以及公司長期債被降低一級時衍生品交易中所產生的追加保證金要求。 為了保守起見,金融集團一般都會要求其現金資本和其他備用流動性所構成的流動性池應該大於危機發生時的最大資金需求——貝爾斯登和美林都要求其流動性資源應是短期無抵押融資的1.1倍以上,而雷曼兄弟則要求其流動性池裡至少要保持20億美元的富餘流動性。此外,美林還要求它的長期資本資源至少要比長期資產需求多出150億美元,這一原則也同樣被用於新巴塞爾協議中對銀行風險的監管。 精確的數量化管理似乎給公司穩健經營提供了足夠的保障,而它的一個現實結果就是各家金融機構都放心大膽地使用較低的撥備和較高的財務杠桿。美國證券公司平均的總財務杠桿(總資產/股東權益)大於20倍,而凈財務杠桿((總資產-低風險資產)/有形股東權益)在15倍左右,商業銀行平均的總財務杠桿則在12倍左右。高杠桿雖然提高了資本回報率,卻也對風險的估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公司低估了風險,導致撥備額不足,將使單一業務的風險在20倍的杠桿作用下,放大至整個集團。 以貝爾斯登為例,總杠桿率、凈杠桿率分別為30倍、16倍,只要總資產中的3%、風險資產中的6%發生凈損失,就會產生致命後果——公司現有130億美元的有形股權資本、正常情況下每年可產生20億美元的稅前利潤,即,可承受的最大虧損就是150億美元,而公司在抵押貸款上的投資達到560億美元,其中的20%發生問題就將是致命打擊。 而對於美林來說,表外風險頭寸則是一個潛在的威脅,其一年內抵押貸款證券化的表外承諾額就高達470億美元,一年內如發生降級等特殊事件所導致的追加保證金或回購承諾要求達到630億美元,兩項相加就達到1100億美元,而公司的有形資本金不到400億美元,即使加上其他備用流動性,最多也只有630億美元。實際上,公司總財務杠桿率、凈財務杠桿率分別為20倍、13.8倍,如果總資產損失5%以上,風險資產損失7%以上,就將導致破產危機。 實際上,正是高杠桿讓金融控股集團在金融創新過程中變得異常脆弱——如果金融集團將總資產平均分布在20項業務上,那麼,在20倍杠桿下,每類資產50%的損失將導致集團資本金損失一半,而在次貸危機中,各大金融集團的投資損失率在18%至66%之間,平均損失30%左右。 貝爾斯登賣股權給中信真實原因在成熟業務上,經過多年的數據、經驗積累,歐美市場上的成熟金融機構對於風險的估算確實已經比較准確,足以支持其低撥備下的高杠桿運作,並成為其在收益率上戰勝新興市場金融機構的有力武器。 但在金融創新過程中,由於歷史數據較短,風險的估算常常發生偏差——這種偏差不是一兩家金融機構的偏差,而很可能是系統性的偏差,比如次貸危機,AAA的次貸最終被證明是整個金融系統在房地產牛市行情中的整體估價錯誤。 其結果是,當危機真實發生時,實際的流動性需求可能遠遠超過公司的估算:抵押品價值的貶損程度可能超過預期,從而要求更多的保證金支持——沒有一個機構會為AAA級的債券撥備出30%的貶值空間(真實的撥備額不到2%),為AA級債券撥備出60%的下跌空間。 實際上,當危機到來時,所有次級貸款的價值都發生了大幅貶損,AAA級債券目前已累計下跌30%以上,AA級下跌60%,A級跌幅超過70%,直追BBB及BBB-80%左右的累計跌幅。盡管各大金融集團都以AAA及AA級次貸為主,但各大金融集團在次貸中的投資損失率都達到20%以上。 此外,或有負債可能在某一時刻被要求全部兌現——次貸危機中的回購協議成為許多金融機構的致命傷,按照歷史的估算,售出的次貸被要求回購的概率僅為1%至2%,但當危機發生時,幾乎所有次貸的違約率都上升到10%、甚至20%以上,從而被要求全面回購;抵押融資渠道可能大幅萎縮,目前新的次貸發行幾乎成為不可能;而公司信用評級可能被連降幾級,從而在次貸以外其他衍生品的交易上被要求大額追加保證金......總之,針對金融創新產品的撥備可能完全不夠,它將吃掉所有的富餘流動性和公司計劃用以擴張的資金,甚至會消耗其他業務的撥備額,並引發全面裁員。 寧選高風險不選高杠桿金融創新過程中風險的估價通常是不準確的,金融集團希望用復雜的業務和分散的收益點來降低單一事件的沖擊力,但金融企業的高杠桿放大了單一事件的沖擊力,使單一業務的風險可能會感染其他業務,並危機整個集團的安全——實際上,在投資銀行平均15倍左右的凈財務杠桿和20倍以上的總財務杠桿下,5%以上的風險資產虧損將給公司帶來致命打擊。不僅如此,危機還對股價產生了長遠的影響,限制了企業在其他高速成長領域上的擴張速度。 如果把金融機構的三要素繪成一個三維圖,波動性、收益率和杠桿率。那麼,對於金融集團來說,在新業務上杠桿率的控制尤其重要,因為此時波動率的數據變得不那麼可信了,一旦風險失控,低杠桿的集團能夠將風險控制在局部,從而可以發揮真正的金融集團多收益源分散風險的作用,在低谷中趁機收購其他企業;與之相對,高杠桿的集團將使風險擴大至整個集團,從而成為低谷中的被獵食者。 在金融創新中,唯一安全的是現實的撥備,而不是信用評級或其他基於歷史數據的模擬測算。 金融創新過程中,控制杠桿是分散業務風險的前提,是控制創新業務風險范圍的必須。「可以承受高風險,絕不承受高杠桿」的原則,不僅適用於新產品的拓展,也同樣適用於跨地域的擴張,在新地理市場上,當風險不可測時,控制杠桿比控制風險更重要。

9. 金融杠桿到底是什麼 金融機構是怎樣加杠桿的

金融杠桿說白了就是金融公司投資合約中的一種固定比例,對未來收益與虧損達到最大限度的一種多項選擇。金融機構加杠桿過程是信用擴張過程,同時也是貨幣投放過程。所以金融杠桿形成機制需要放在信用擴張和貨幣投放機制中加以理解。
我們論述金融機構加杠桿實際上就是借短拆長的資產負債表擴張進程,而這一進程也是信用擴張進程。我們分三個步驟來進行論述:
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擴張,為信用擴張機制重要環節。在信用擴張進程中貨幣完成流通。
金融機構擴表意味著短久期負債和長久期資產同時擴張,我們用「借短拆長」來形象描述這一擴表過程。
金融機構存在結構性差異,不同金融機構之間的資金融入融出雖不影響整體金融部門杠桿,但會蘊藏金融風險,主要是期限錯配帶來的流動性風險。

閱讀全文

與金融公司杠桿消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錢近寶理財 瀏覽:144
辦理理財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524
南京工商銀行公積貸款銀行 瀏覽:303
簡約理財 瀏覽:760
股票5050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728
柚子理財招聘 瀏覽:785
微信美女做外匯騙局 瀏覽:564
股票橫盤時間 瀏覽:545
港股退市的股票怎麼辦 瀏覽:88
23元澳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868
利率高的理財 瀏覽:971
上市公司債務融資 瀏覽:188
中小融資租賃公司 瀏覽:818
晶科融資租賃 瀏覽:285
股票是證權證券 瀏覽:76
被投資和融資 瀏覽:58
今天起油價格表 瀏覽:610
百濟神州股票 瀏覽:949
嘉澤能源什麼時候上市交易 瀏覽:971
基金配售模式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