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開發銀行開發性金融機構

開發銀行開發性金融機構

發布時間:2021-01-21 13:31:29

㈠ 開發性金融是什麼

開發性金融是適應制度落後和市場失靈,為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增強經濟競爭力而出現的一種金融形式,在國際上已有百年歷史。從各國的實踐看,開發性金融通常為政府所擁有,賦權經營,具有國家信用,用建設制度和開發市場的方法實現政府的發展目標,承擔著支持經濟發展、投融資體制改革及相關金融市場建設的重要任務。國家開發銀行在1994年成立時,國家賦予的職能任務是集中資金支持國家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兩基一支」)的大中型基本建設、技術改造項目及其配套工程建設,並對所投資項目在資金總量和資金結構配置上負有宏觀調控職責。在資金短缺的條件下,開發銀行負有宏觀上防止基建盲目膨脹引發通貨膨脹和微觀上確保重點項目資金需求兩個層次的調控責任。開發銀行成立之初,主要是緩解經濟發展中的「瓶頸」制約;亞洲金融危機後,注重防範金融風險,配合和擴大投資拉動、結構調整的政策效果。在這個過程中,開發銀行立足開發性金融的定位,發揮國家信用的高能量,以融資為載體,通過項目建設,在所及領域推進市場制度建設,彌補制度缺損和市場失靈,實現了項目建設和制度建設的雙成功。

堅持開發性金融的業務領域。開發性金融一般不直接進入已經成熟的商業化領域,而是沿著政府路徑,從尚不成熟的市場做起,運用國家信用的高能量,通過融資支持項目建設和所涉及的制度建設,彌補制度缺損,實質是政府信用、政府協調下的一種創新。只要存在市場等制度缺損而又有光明市場前景的投融資領域,並能夠通過制度建設、整合體制資源取得盈利,就是開發性金融的業務領域。

建立「政府入口、開發性金融孵化、市場出口」的開發性金融機制。開發銀行按照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政府選擇項目入口、開發性金融孵化、選擇市場出口三個環節,以未來的整體市場空間為依據,以政府協調下的治理結構彌補單個法人治理結構的不足,推動項目建設和制度建設。其中心內容是:開發銀行通過與政府及相關部門簽訂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共建協調高效的融資平台、信用平台。開發性金融機制發揮作用的過程,是廣義的經濟增長和市場化的孵化過程,是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市場四方共建信用和體制的過程。

實行投融資民主的治理結構。開發銀行立足信貸融資,引進和運用資本市場原理,加強貸款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社會化,打破行政審批和少數人決策大額貸款的做法,建立電子路演評審制度,有效控制了新增貸款的風險。同時,在財務體制上不斷完善政策制訂、組織實施、監督檢查三權分立的制約機制,提高財務經費分配和支出的透明度,讓群眾參與預算制定和評議復核,防止腐敗的產生。開發銀行還借鑒「三講」教育巡視組的經驗,成立黨建巡視組,有效解決了總分行信息渠道不暢、黨建與業務工作「兩張皮」等問題。通過實行民主辦行,建立投融資決策民主和財務民主制度,完善內部責任制和群眾監督制度等措施,有效防範了銀行的風險。

准國債性質的開發性債券和金融的資產管理相結合。開發銀行債券具有準國債性質,但資產管理不同於財政和國債的管理,也不同於商業金融的管理,而是以政府協調強化金融資產管理的方式,提高資產質量和資金效益。開發性金融是介於國債和商業銀行貸款之間的領域,以政府協調強化金融資產管理的方式來防範風險,把政府協調和金融資產管理相結合,中間有資產管理的巨大空間。

開發性金融的融資優勢和政府的組織協調優勢相結合。在完全市場化的體制中,政府不直接參與經濟運行。但我國正處在體制轉軌時期,經濟體制必須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就是政府和市場要相互結合、相互作用,發揮政府信用的高能量,推動市場建設。近幾年,開發銀行以融資為杠桿,積極推動政府協調,把政府協調的組織優勢用於治理結構建設、法人建設、現金流建設和信用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把國家信用和市場業績相結合。開發銀行抓住開發性金融的發展機遇,資產質量不斷提高,對項目管理和金融體制現代化方面的積極影響更加顯著。到今年三季度末,開發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17%,經營業績進入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國家信用與市場業績的統一。在當前市場發育不完善的情況下,開發銀行從市場和業績一側,把不同的目標和利益統一起來,利用融資優勢推動政府信用的協調,鞏固國家信用,有利於提升公眾信心,帶動社會信用發展。開發銀行不以盈利為唯一目標,而是用建設制度和開發培育市場的方式,在體制資源的整合中保證資產安全和取得盈利。從實踐來看,國家信用和市場業績是能夠統一的。

在政府和市場之間發揮橋梁與紐帶作用。總結開發銀行這些年的工作,就是用融資促進業務領域內的體制建設,通過逐筆融資推進治理結構、法人、現金流和信用四個方面的建設,彌補制度缺損,以優質的資產支持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在整合體制資源中取得盈利。開發銀行在企業發展初期的困難和將來的發展之間搭起一座橋梁,用國家信用熨平經濟發展的周期波動,有效覆蓋和承擔單個項目波動的風險,降低成本,加快市場化進程,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增強國家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在當前我國債券市場發育落後、社會信用缺損的條件下,開發銀行利用信貸融資實現了債券的功能,並通過嚴格監管,保證了資金使用的效果和資源配置的效率。

㈡ 國家開發銀行到底算什麼性質的銀行呢

屬於政策性銀行來。
自正確理解政策性銀行:
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
中國政府設立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大政策性銀行,均直屬國務院領導。
國家開發銀行概況:
目前在全國設有32家分行和4家代表處。十年來,開行認真貫徹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發揮宏觀調控職能,支持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在關系國家經濟發展命脈的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重大項目及配套工程建設中,發揮長期融資領域主力銀行作用。
主要職能:
◆ 支持國家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建設。
◆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
◆ 加快推進國際合作業務,交流發展經驗。
◆ 以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為切入點,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加強對中小企業及教育、醫療等社會瓶頸領域的支持,承擔社會責任。
◆ 加強與各類金融機構合作,促進中小金融機構的改革與發展。

㈢ 政策性銀行與開發性金融機構的異同

政策性銀行與開發性的金融機構的異同的話,他們主要還是通過這個呃,純粹一個方向對這個存款進行一個相應的配置吧,這個和和和服務銀行他們的這個呃使用條件是一樣的。

㈣ 國家開發銀行是什麼性質的銀行呢

是中央金融企業

國開行是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中長期信貸銀行和債券銀行。國家開發銀行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銀行。2008年12月改制為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國務院明確國開行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

2015年3月20日,國務院批復國家開發銀行深化改革方案。國開行深化改革的目標,是緊緊圍繞服務國家經濟重大中長期發展戰略,建立市場化運行、約束機制。

努力把國開行建設成為資本充足、治理規范、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優質、資產優良的開發性金融機構,進一步發揮開發性金融在重點領域、薄弱環節、關鍵時期的功能和作用,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4)開發銀行開發性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國開行注冊資本4212.48億元,股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梧桐樹投資平台有限公司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股比例分別為36.54%、34.68%、27.19%、1.59%。

國開行主要通過開展中長期信貸與投資等金融業務,為國民經濟重大中長期發展戰略服務。穆迪、標准普爾等專業評級機構,連續多年對國開行評級與中國主權評級保持一致。國開行是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中國最大的中長期信貸銀行和債券銀行。

㈤ 國家開發銀行現在到底還是不是政策性銀行

1994年中國政府設立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大政策內性銀行,均直屬國務院容領導。2015年3月,國務院明確國開行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從政策銀行序列中剝離。但目前,銀監會在統計口徑中將國家開發銀行與政策性銀行並列統計。所以我們提到三大政策性銀行時,其中仍包括國開行。

㈥ 我國有哪幾家政策性金融機構

我國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可以分為:銀行、信託、保險和證券。
金融機構通常提供以下一種或多種金融服務
一、在市場上籌資從而獲得貨幣資金,將其改變並構建成不同種類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資產,這類業務形成金融機構的負債和資產。這是金融機構的基本功能,行使這一功能的金融機構是最重要的金融機構類型。
二、代表客戶交易金融資產,提供金融交易的結算服務。
三、自營交易金融資產,滿足客戶對不同金融資產的需求。
四、幫助客戶創造金融資產,並把這些金融資產出售給其他市場參與者。
五、為客戶提供投資建議,保管金融資產,管理客戶的投資組合。
上述第一種服務涉及金融機構接受存款的功能;第二和第三種服務是金融機構的經紀和交易功能;第四種服務被稱為承銷功能,提供承銷的金融機構一般也提供經紀或交易服務;第五種服務則屬於咨詢和信託功能。
一、銀行
1、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是1948年12月1日在華北銀行、北海銀行、西北農民銀行的基礎上合並組成的。1984年以前,中國人民銀行身兼中央銀行及商業銀行的職能。1983年9月,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同時成立中國工商銀行來辦理其原來商業銀行的業務。1995年3月18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確立了其作為中央銀行的法律依據。
2、政策性銀行
政策性銀行,一般是指由政府設立,以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區域發展政策為目的的,不以盈利為目標的金融機構。1994年,我國組建了三家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2008年12月16日,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成為我國第一家由政策銀行轉型而來的商業銀行。
3、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是以經營存、放款,辦理轉帳結算為主要業務,以盈利為主要經營目標的金融企業。能夠吸收活期存款,創造貨幣是其最顯蓍的特徵。商業銀行通過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對其銀行資產、負債進行綜合、全面管理,通過謀求合理的資產與負債結構,使銀行資產達到保值增值目的。我國現有5家國有商業銀行(中、農、工、建、交)、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中信、華夏、招商、光大、民生、浦東發展、深圳發展、渤海、廣發、興業、浙商及恆豐),110家城市商業銀行。
二、信託
信託投資公司是一種以受託人的身份,代人理財的金融機構。它與銀行信貸、保險並稱為現代金融業的三大支柱。我國信託投資公司的主要業務:經營資金和財產委託、代理資產保管、金融租賃、經濟咨詢、證券發行以及投資等。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清理整頓金融性公司的要求,我國信託投資公司的業務范圍主要限於信託、投資、和其他代理業務,少數確屬需要的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可以兼營租賃、證券業務和發行一年以的專項信託受益債券,用於進行有特定對象的貸款和投資,但不準辦理銀行存款業務。信託業務一律採取委託人和受託人簽訂信託契約的方式進行,信託投資公司受託管理和運用信託資金、財產,只能收取手續費,費率由中國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三、保險
保險,運用互助共濟的原理,將個體面臨的風險由群體來分擔。目前,我國保險公司的業務險種達400餘種,大致可分為財產保險、責任保險、保證保險,人身保險四大類及保險機構之間的再保險。1995年10月1日,第一部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開始施行。我國全國性的保險公司包括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中保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保再保險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中國平安保險公司,華泰財產保險公司,泰康人壽保險公司和新華人壽保險公司等;地方性的保險公司有新疆兵團保險公司,天安保險公司,大眾保險公司,永安財產保險公司和華安財產保險公司等;外資、合資保險公司有香港民安保險深圳公司,美國友邦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美國美亞保險公司廣州分公司,東京海上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瑞士豐泰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等。
四、證券
證券,指政府部門批准發行和流通的股票、債券、基金、存托憑證和有價憑證。主要證券機構簡介:證券公司,又稱證券商,主要業務:推銷政府債券、企業債券和股票代理買賣和自營買賣和自營買賣已上市流通的各類有價證券,參與企業收購、兼並,充當企業財務顧問等,如華夏證券有限公司,中國國泰證券有限公司等。證券交易所,不以盈利為目的,為證券的集中和有組織的交易提供證券交易的的場所和設施,並履行相關職責,實行目律性管理。如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登記結算公司,確保證券交易的過程准確和資金及時、足額到帳。

㈦ 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1994年,中國組建了三家政策性銀行,即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當時的背景是,推動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革,需要把政策性貸款分離出來,讓四大行專門從事商業銀行業務。
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家政策性銀行成立以來,在支持國家重點建設、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和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以國家開發銀行為例,去年該行向煤電油運以及農林水、通訊、公共基礎設施等領域發放的貸款佔全部貸款的78.6%。根據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需要,該行去
年向西部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發放的貸款佔全部貸款的30.2%。由於這些項目多為國家重點扶持的項目,這部分貸款均享受國家政策的貼息或優惠。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政策性銀行現在面臨的市場環境、任務和經營條件已發生很大變化,許多原有的政策性業務實際上已經逐步成為商業競爭。「不加快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就不能更好地發揮政策性銀行的作用,還會產生和積累較大的風險。」中國人民銀行一位負責人說。

從現實情況看,今後還會有體現國家戰略、支持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政策性金融業務。「但是,必須改革政策性業務的運作機制,對政策性金融業務實行公開透明
的招標制,各家銀行都可以按照市場競爭的原則承擔政策性業務,通過優質服務和良好的管理提高競爭能力。」此間一位權威人士說。
國家開
發銀行於1994年3月成立,直屬國務院領導,目前在全國設有32家分行和4家代表處。截至2006年末國開行管理資產余額達31014億元,累計本息回
收率99.73%。「根據目前的資產質量,國家開發銀行如果轉型為商業銀行,將是全國資產質量最好的商業銀行。」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說。
農業發展銀行是籌集農業政策性信貸資金,承擔國家規定的農業政策性金融業務並代理財政性支農資金撥付,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的政策性銀行。到2006年末,該行各項貸款余額8844億元。

中國進出口銀行是中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和對外承包工程及各類境外投資的政策性融資主渠道、外國政府貸款的主要轉貸行和中國政府援外
優惠貸款的承貸行。到2006年末,中國進出口銀行全行業務貸款余額2317億元,外國政府貸款轉貸余額176億美元。
目前,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將深化內部改革,為下一步進行全面改革創造條件。
中國政策性銀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

㈧ 國家開發銀行是一個什麼性質的銀行

國家開發銀行是政策性銀行,服務宏觀政策下的特定客戶。

㈨ 國家開發銀行是什麼性質的單位

政策性銀行。
我國共有國家開發銀行(1994年3月17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1994年11月8日)、中國進出口銀行(1994年7月1日)三家政策性銀行。
所謂政策性銀行(
policy
bank
/
non-commercial
bank
)系指那些多由政府創立、參股或保證的,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金融機構

政策性銀行是指由政府發起、出資成立,為貫徹和配合政府特定經濟政策和意圖而進行融資和信用活動的機構。
1、政策性銀行的產生和發展是國家干預、協調經濟的產物。政策性銀行與商業銀行和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相比,有共性的一面,如要對貸款進行嚴格審查,貸款要還本付息、周轉使用等。但作為政策性金融機構,也有其特徵:一是政策性銀行的資本金多由政府財政撥付;二是政策性銀行經營時主要考慮國家的
整體利益、社會效益,不以盈利為目標,但政策性銀行的資金並不是財政資金,政策性銀行也必須考慮盈虧,堅持銀行管理的基本原則,力爭保本微利;三是政策性銀行有其特定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發行金融債券或向中央銀行舉債,一般不面向公眾吸收存款;四是政策性銀行有特定的業務領域,不與商業銀行競爭。
2、
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建立有政策性銀行,其種類較為全面,並構成較為完整的政策性銀行體系,如日本著名的「二行九庫」體系,包括日本輸出入銀行、日本開發銀行、日本國民金融公庫、住宅金融公庫、農林漁業金融公庫、中小企業金融公庫、北海道東北開發公庫、公營企業金融公庫、環境衛生金融公庫、沖繩振興開發金融公庫、中小企業信用保險公庫。

閱讀全文

與開發銀行開發性金融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
860日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373
房奴如何理財 瀏覽:803
南昌住房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427
國盛華興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22
工行貴金屬掛單四種 瀏覽:918
主力資金進出散戶資金進出指標公式 瀏覽:880
報雷理財 瀏覽:898
廣信股份股票 瀏覽: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