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加快現代金融服務體系

加快現代金融服務體系

發布時間:2022-09-04 12:14:25

『壹』 浦東銀行和浦發銀行是一個銀行嗎

浦東銀行和浦發銀行是同一個銀行。
拓展資料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浦發銀行)是1992年8月2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1993年1月9日開業、1999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碼:600000)的國有控股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 秉承「篤守誠信、創造卓越」的經營理念,浦發銀行積極探索金融創新,資產規模持續擴大,經營實力不斷增強。
一、 上海浦東銀行
2010年12月底,公司總資產規模高達21,621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11,465億元,各項存款余額16,387億元,實現稅後利潤190.76億元。 上市以來,浦發銀行連續多年被《亞洲周刊》評為「中國上市公司100強」。浦發銀行致力於依託金融專業優勢,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將企業社會責任作為浦發銀行文化、品牌以及核心競爭優勢的有機組成部分,形成具有浦發銀行特色的責任競爭力,積極踐行對經濟、社會、環境的三重責任,致力於建設成為受人尊敬的上市公司。 在經濟責任層面,致力於合法誠信、永續經營、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 在社會責任層面,致力於為員工、客戶、社區等各利益相關方謀求福祉。 在環境責任方面,致力於積極應對和規避環境風險,持續加強綠色金融創新,大力建設低碳銀行,追求可持續協調發展。
拓展資料:浦發銀行對利益相關者的責任定位 浦發銀行對政府,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依法納稅,提供就業崗位。
二、浦發銀行
浦發銀行對監管機構,依法誠信經營,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全面風險管理能力,加強內控體系建設,加大反洗錢工作力度。 浦發銀行對股東,構建完善的公司治理體系,加強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依法合規經營,強化全面風險管理,保持業務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為股東帶來可持續的收益。 浦發銀行對客戶,加快業務與科技創新,構建完善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提供品類豐富的產品,持續提升優質服務水平,為客戶創造價值,與客戶共同成長。

『貳』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聚焦八大亮點

中房網訊 2月18日,市場期盼已久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正式發布,這是中國經濟在發展進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根據《綱要》,粵港澳大灣區將建成世界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其中,到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對周邊地區的引領帶動能力進一步提升,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國際一流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將全面准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會同粵港澳三地和有關部門以釘釘子精神抓緊抓實做好各項任務,推動規劃藍圖中的各項美好願景落到實處,歡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共同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灣區和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增進粵港澳三地民生福祉,成為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示範。
【四大核心城市定位出爐】
《綱要》最重要的看點之一,就是對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分工協作進行「頂層設計」。
根據《綱要》文件顯示,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簡稱珠三角九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規劃極大地尊重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基礎條件和差異化分工定位。
統計《綱要》全文發現:從提及頻率來看,四大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作用可見一斑:其中,香港被提及102次,澳門90次,廣州41次,深圳39次。與此同時,珠海也被委以重任,共被提及20次。此外,佛山被提及9次,惠州6次,東莞8次,中山9次,江門7次,肇慶5次。
從這一數據也可看出,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的「龍頭」地位毋庸置疑。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大灣區內的大小城市,都將在這份「總綱」指導下,展開金融開放、交通規劃、產業布局等工作。那麼,11座城市將如何擔當重任,又將如何改變大灣區城市格局?
四大中心城市《綱要》提出,優化提升中心城市。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香港: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
四大中心城市中,香港排在首位: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
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香港責任重大。香港科技創新資源豐富,但短板也很明顯,即成果商業化能力不足。為此,《綱要》提出,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探索有利於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舉措,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和國際化創新平台。
與此同時,為充分發揮香港金融服務功能,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參與大灣區創新型科技企業融資,允許符合條件的創新型科技企業進入香港上市集資平台,將香港發展成為大灣區高新技術產業融資中心。此外,在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方面,將支持香港開發更多離岸人民幣、大宗商品及其他風險管理工具。
澳門: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緊隨香港之後,澳門在《綱要》中也屢屢被點名,達90次之多。
澳門雖然經濟高度發達,但由於體量過小,經濟總量並不突出。而且,經濟結構相對單一,過度依賴旅遊業和博彩業。以2017年數據為例,澳門GDP為3102億元人民幣,其中博彩業就占據半壁江山,達到49.1%。
為此,《綱要》對澳門也提出了非常具有針對性的定位:
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在產業布局方面,支持澳門中醫葯科技產業發展平台建設。支持澳門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險制度,建設成為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研究探索建設澳門-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
廣州: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
作為廣東省省會,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地位自然不容小覷。
根據《綱要》,廣州要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
在重大創新載體建設方面,《綱要》重點提及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中新廣州知識城、南沙慶盛科技創新產業基地及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葯科技產業園,其中廣州獨占兩席。
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也是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主要工作之一。《綱要》透露,將實施廣州、深圳等機場改擴建,開展廣州新機場前期研究工作。而在上月公布的《廣州綜合交通樞紐總體規劃(2018~2035年)》中,也有「規劃研究廣州第二機場」的表述。
此外,《綱要》還提出,支持廣州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區域性私募股權交易市場,建設產權、大宗商品區域交易中心,提升國際化水平。支持廣州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研究設立以碳排放為首個品種的創新型期貨交易所。
深圳: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深圳要扮演的角色是: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在科技創新合作方面,《綱要》提到,不但要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和國際化創新平台,還支持依託深圳國家基因庫發起設立「一帶一路」生命科技促進聯盟。
此外,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充分發揮香港、澳門、深圳、廣州等資本市場和金融服務功能,合作構建多元化、國際化、跨區域的科技創新投融資體系。在文化創意產業體繫上,支持深圳引進世界高端創意設計資源,大力發展時尚文化產業。
重要節點城市,《綱要》還提到,支持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城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化改革創新,增強城市綜合實力,形成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具有競爭力的重要節點城市。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強化與中心城市的互動合作,帶動周邊特色城鎮發展,共同提升城市群發展質量。
珠海:配合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
港珠澳大橋開通後,珠海成為唯一與香港、澳門陸橋連通的城市。根據《綱要》,珠海還將增強機場功能,推進大灣區機場錯位發展和良性互動。此外,還將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通用航空發展,穩步發展跨境直升機服務,建設深圳、珠海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
與澳門隔江相望的珠海橫琴島,占盡地利。《綱要》將「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台」作為單獨一章列出,其中重點提及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三大重大平台開發建設。例如,將配合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高水平建設珠海橫琴國際休閑旅遊島,統籌研究旅客往來橫琴和澳門的便利措施,允許澳門旅遊從業人員到橫琴提供相關服務。
佛山:製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
佛山是中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為優化產業布局,《綱要》提出,要提升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發展水平,以珠海、佛山為龍頭建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並支持佛山深入開展製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珠三角九市需要發揮各自優勢,與港澳共建各類合作園區,拓展經濟合作空間,實現互利共贏。比如,《綱要》支持佛山南海推動粵港澳高端服務合作,搭建粵港澳市場互聯、人才信息技術等經濟要素互通的橋梁。
佛山與廣州共同構成「廣佛都市圈」。在空間布局方面,要發揮廣州-佛山強強聯合的引領帶動作用,加快廣佛同城化建設,提升整體實力和全球影響力,引領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參與國際合作。
惠州:探索開通海上旅遊航線
《綱要》提出,積極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在教育、文化、旅遊、社會保障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務優質、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惠州作為為廣東海洋大市之一,西鄰大鵬灣,西南鄰香港,東與紅海灣相接,南連廣闊的南海。此次《綱要》提及,將探索開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遊航線。此外,還將高水平打造惠州粵港澳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東莞: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基地
東莞也是世界知名的製造業城市,《綱要》提到,要以深圳、東莞為核心在珠江東岸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等世界級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並提出,支持東莞等市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台方面,東莞要結合自身特點,發展特色合作平台,具體而言,支持東莞與香港合作開發建設東莞濱海灣地區,集聚高端製造業總部、發展現代服務業,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基地。
中山:深度挖掘孫中山文化資源
《綱要》提到,要發揮大灣區中西文化長期交匯共存等綜合優勢,促進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創新人文交流方式,豐富文化交流內容,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具體到中山,作為孫中山的故鄉,文件中提到將支持其深度挖掘和弘揚孫中山文化資源。珠海、江門、中山同處珠江西岸,與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其他廣東城市相比,與澳門地理位置最接近。《綱要》提到,將推進澳門和中山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拓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空間。
江門: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江門是著名的僑鄉,此次《綱要》中提及,支持江門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綱要》還提出,支持江門與港澳合作建設大廣海灣經濟區,拓展在金融、旅遊、文化創意、電子商務、海洋經濟、職業教育、生命健康等領域合作。加快江門銀湖灣濱海地區開發,形成國際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華僑華人的引資引智創業創新平台。
肇慶: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
《綱要》透露,粵港澳大灣區將以連通內地與港澳以及珠江口東西兩岸為重點,構建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城際快速交通網路,力爭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具體到肇慶,《綱要》提出,將適時開展廣州經茂名、湛江至海安鐵路和柳州至肇慶鐵路等區域性通道項目前期工作,研究廣州至清遠鐵路進一步延伸的可行性。
同時,加強食品食用農產品安全合作,高水平打造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
【八大亮點】
那麼,綱要有哪些要點值得關注?大灣區內的城市、產業將迎來怎樣的發展機會?資本市場將如何與之共舞?我們來看一看其中的亮點。
亮點一:科技創新成重中之重
粵港澳大灣區是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也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科技創新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中之重。
《綱要》提到要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探索有利於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舉措,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和國際化創新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綱要》提出依託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建設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平台,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
亮點二:粵港澳網間互聯寬頻擴容
《綱要》提出構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成智慧城市群和提升網路安全保障水平。推進粵港澳網間互聯寬頻擴容,全面布局基於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推進骨幹網、城域網、接入網、互聯網數據中心和支撐系統的IPv6升級改造。此外,推動降低粵港澳手機長途和漫遊費,並積極開展取消粵港澳手機長途和漫遊費的可行性研究,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基礎支撐。
亮點三: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粵港澳大灣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建設的,國際上沒有先例。對於金融業的發展,《綱要》中也有諸多亮點。
《綱要》提出建設國際金融樞紐,大力發展特色金融產業,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其中,要發揮香港在金融領域的引領帶動作用,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投融資平台。支持廣州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區域性私募股權交易市場,建設產權、大宗商品區域交易中心,提升國際化水平。
支持深圳依規發展以深圳證券交易所為核心的資本市場,加快推進金融開放創新。支持澳門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險制度,建設成為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
《綱要》提出逐步擴大大灣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和范圍。大灣區內的銀行機構可按照相關規定開展跨境人民幣拆借、人民幣即遠期外匯交易業務以及與人民幣相關衍生品業務、理財產品交叉代理銷售業務。大灣區內的企業可按規定跨境發行人民幣債券。擴大香港與內地居民和機構進行跨境投資的空間,穩步擴大兩地居民投資對方金融產品的渠道。支持內地與香港、澳門保險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再保險業務。
亮點四:推進投資便利化
《綱要》提出,不斷完善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銀行、保險機構在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設立經營機構。此外,深化落實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對港澳服務業開放措施,鼓勵粵港澳共建專業服務機構,促進會計審計、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管理咨詢、檢驗檢測認證、知識產權、建築及相關工程等專業服務發展。支持大灣區企業使用香港的檢驗檢測認證等服務。
此外,《綱要》還提出推進投資便利化,落實內地與香港、澳門CEPA系列協議,推動對港澳在金融、教育、法律及爭議解決、航運、物流、鐵路運輸、電信、中醫葯、建築及相關工程等領域實施特別開放措施,研究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對港澳投資者的資質要求、持股比例、行業准入等限制,在廣東為港澳投資者和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站式服務,更好落實CEPA框架下對港澳開放措施。
亮點五: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綱要》提出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發展壯大為新支柱產業,在新型顯示、新一代通信技術、5G和移動互聯網、蛋白類等生物醫葯、高端醫學診療設備、基因檢測、現代中葯、智能機器人、3D列印、北斗衛星應用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
此外,《綱要》提出探索國際遊艇旅遊自由港,推進馬匹運動及相關產業發展。
亮點六: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
《綱要》提出研究賦予在珠三角九市工作生活並符合條件的港澳居民子女與內地居民同等接受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權利。此外,鼓勵港澳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擔任內地國有企事業單位職務,研究推進港澳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報考內地公務員工作。
亮點七:共建合作發展平台
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的開發建設一直備受關注。《綱要》提出優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功能,拓展離岸賬戶功能,借鑒上海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賬戶體系,積極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有效路徑。《綱要》提出,研究進一步擴展前海發展空間。
《綱要》提出打造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將廣州南沙打造為華南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高地,推進珠海橫琴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支持橫琴與澳門聯手打造中拉經貿合作平台。
《綱要》還提到支持落馬洲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和毗鄰的深方科創園區建設,共同打造科技創新合作區;支持江門與港澳合作建設大廣海灣經濟區,加快江門銀湖灣濱海地區開發;推進澳門和中山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支持東莞與香港合作開發建設東莞濱海灣地區;支持佛山南海推動粵港澳高端服務合作。
亮點八:創新綠色發展
《綱要》提出推動大灣區開展綠色低碳發展評價,力爭碳排放早日達峰,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區。推廣碳普惠制試點經驗,推動粵港澳碳標簽互認機制研究與應用示範。此外,《綱要》還提出加快推進珠三角大型石油儲備基地建設,統籌推進新建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和擴大已建LNG接收站儲轉能力。
【526家上市公司扎堆粵港澳大灣區】
作為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同時也是中國A股上市公司分布最密集的地區,在中國資本市場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2月18日,A股共有上市公司3586家,其中注冊地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9市的上市公司共有526家,占廣東省A股上市公司的89.6%,佔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14.67%。
從各城市情況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內部城市分化明顯。深圳擁有的A股上市公司最多,達285家;其次為廣州,共有A股上市公司98家;佛山、珠海、東莞分別有36家、28家、27家;中山、江門、惠州、肇慶共有A股上市公司52家。
在市值方面,截至2019年2月18日,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9.88萬億元,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18.96萬億元,兩市市值合計48.84萬億元。而粵港澳大灣區526家上市公司同期市值約9.18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18.79%。
近年來,A股新增上市公司中,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是重要組成部分。以2017年為例,全年共有438家公司登陸A股,其中89家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佔比達20%;2018年,A股共新增105家上市公司,其中18家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佔比17%。
在A股之外,灣區另一重要城市香港在世界金融市場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2018年,港股市場在全球IPO總數及募資金額均拔得頭籌,吸引了大批優質企業赴港上市。
頭部公司優勢明顯
粵港澳大灣區的上市公司不僅數量眾多,質量也同樣不俗。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A股上市公司數量占總數的14.67%,但市值佔比卻達到了18.79%,這說明粵港澳大灣區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規模,高於A股公司的平均市值水平。
市場化程度高、知名企業多、頭部企業多,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個顯著特點。目前的A股上市公司中,上至高精尖的領先科技行業,下至關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行業,均少不了粵港澳大灣區上市公司的身影。
以2019年2月18日的收盤數據為參考,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公司共有74家,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公司就有18家,佔比達24.3%。
除去A股上市公司,粵港澳大灣區還有不少在其他資本市場上市的知名公司。大量優秀企業的存在,不僅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充沛的動力,也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走向世界的亮麗名片。
高新技術企業比重高
在世界上,灣區都是創新發展的高地。
2018年10月13日,廣東省科技研究機構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三大灣區創新能力對比研究》顯示,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發明專利申請量超過17.6萬件,超過同期東京、紐約、舊金山三大灣區發明專利申請量,數量優勢明顯。
從A股情況來看,粵港澳大灣區526家A股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電子、計算機、醫葯生物、機械設備、通信等五大行業。五大行業的上市公司合計達241家,約占粵港澳大灣區A股公司的46%。其中佔比最多的是電子行業,共有92家公司,佔比達17.5%,這其中半導體、光電子、LED等高科技企業又佔了大多數。
由於地緣及市場特點等因素,粵港澳大灣區526家A股上市公司絕大多數在深交所上市。相關數據顯示,在深交所上市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在研發投入方面,比深市整體的平均水平高出50%。
在深市上市企業中有70%是高新技術企業、40%屬於戰略新興產業企業,而粵港澳大灣區廣東9市在深市上市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佔比達80%,戰略新興產業企業達50%,均高於市場平均水平。
除了擁有大量高新技術企業之外,粵港澳大灣區還存在大量傳統製造業企業。據統計,粵港澳大灣區526家上市公司,在證監會行業分類中屬於製造業的企業達341家,佔比約65%。發達的製造業體系,健全的產業體系,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來源:新華社、證券時報、每日經濟新聞、經濟參考報,中房網綜合整理

『叄』 現代財稅金融體制總體要求

「十四五」建議首提現代財稅金融體制:適當提高直接稅比重,健全省以下財政體制。

按照「十四五」規劃,稅收方面,要完善現代稅收制度,健全地方稅、直接稅體系,優化稅制結構,適當提高直接稅比重,深化稅收征管制度改革;財政方面,要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加強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同時,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強化對預算編制的宏觀指導。

(3)加快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擴展閱讀:

「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所面對的發展和變化,意味著宏觀經濟政策的選擇要有更高的水平,宏觀經濟治理要更加完善,這就要求財稅金融體制的相應升級。對於海南自貿港建設來說,最關鍵的莫過於建立起與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財稅體制。

「十四五」時期與海南自貿港2025年前封關時間高度重疊。封關之後將有一套相對獨立的自由貿易港稅制。自由貿易港稅制以輕稅負為主要特徵,這在短期內可能會讓海南的財政支出承受較大壓力。

按照總體方案的要求,自貿港稅制要求稅制的簡化,最終形成7個稅種。這7個稅種如何設計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自貿港建設,適應海南地方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個重要課題。地方政府職能如何優化,才能建設高效的公共服務型政府,才能讓輕稅負與優質公共服務相匹配,都需要深入研究。

『肆』 央行:加快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

報告提出,要堅持以強化公司治理為核心,深化大型商業銀行改革,建立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引導大型銀行服務重心下沉,提高效率,更好服務小微企業、民營企業。
9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1)》,對2020年以來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健性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
報告認為,金融風險仍然點多面廣,區域性金融風險隱患仍然存在,部分企業債務違約風險加大,個別中小銀行風險較為突出,這些都對維護金融穩定提出了更高要求。
報告提出,要堅持以強化公司治理為核心,深化大型商業銀行改革,建立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引導大型銀行服務重心下沉,提高效率,更好服務小微企業、民營企業。
報告表示,要堅持底線思維,加強金融風險全方位掃描預警。全力做好存量風險化解工作,堅決遏制各類風險反彈回潮。進一步明確和壓實各方責任,形成風險處置合力。以「在線修復」為主穩妥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持續推動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
報告還指,要抓緊補齊監管制度短板,加快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加強監管協調。健全金融風險問責機制,對重大金融風險嚴肅追責問責,有效防範道德風險。有效發揮存款保險制度的作用,聚焦早期糾正,進一步完善存款保險專業化、市場化風險處置機制。

『伍』 金融九條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一)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促進貨幣信貸穩定增長。綜合運用存款准備金率、利率、匯率等多種手段,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分供應,追加政策性銀行2008年度貸款規模1000億元人民幣。

(二)加強和改進信貸服務,滿足資金合理需求。鼓勵地方政府通過資本注入、風險補償等多種方式增加對信用擔保公司的支持;設立多層次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和擔保機構,提高對中小企業貸款比重;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免徵營業稅;建立農村信貸擔保機制,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物范圍,積極探索發展農村多種形式擔保的信貸產品;積極擴大住房、汽車和農村消費信貸市場。

(三)加快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穩定股票市場運行,推動期貨市場穩步發展,擴大債券發行規模,優先安排與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後重建等相關的債券發行。

(四)發揮保險的保障和融資功能,促進經濟社會穩定運行。積極發展「三農」、住房和汽車消費、健康、養老等保險業務,引導保險公司以債權等方式投資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礎設施和農村基礎設施項目。

(五)創新融資方式,通過並購貸款、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和規范發展民間融資等多種形式,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六)改進外匯管理,大力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適當提高企業預收貨款結匯比例,方便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貿易融資,提高外匯資金使用效率,支持外貿發展。

(七)加快金融服務現代化,全面提高金融服務水平。進一步豐富支付工具體系,擴大國庫直接支付涉農、救災補貼等政府性補助基金範圍,優化出口退稅流程,繼續推動中小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八)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增強金融業化解不良資產和促進經濟增長的能力。

(九)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監管體系,強化風險監測和管理,切實維護金融安全穩定。

『陸』 現代金融如何提速發展

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現代化經濟發展的重心在實體經濟上,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金融的發展。金融不僅要回歸到實體經濟本源,還應該發揮共榮共生,互相促進的作用,發展質量高、效率優、創新強、體制活、協調性好的經濟環境,為實現普惠金融,改善金融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矛盾,起到了積極作用。

金融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建立包容共享的綠色生態體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加快生態文明體系改革。綠色金融是綠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發展農村金融的過程中,必須持續增強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發展綠色金融,把握好穩增長、調結構、控總量之間的關系,通過差異化的信貸政策,對綠色新興產業和傳統落後產業之間的信貸轉化,以資本節約、質量改善、效益提升為核心,引導資金向生態農業方向發展,構建市場為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實現綠色金融服務的多樣化,提升綠色金融發展水平。

更多金融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民富集團百家號!

『柒』 2021年浦發銀行辦儲蓄卡條件

浦發銀行辦理儲蓄卡的條件是申請人需要年滿16周歲,如果未滿16周歲需要監護人陪同下攜帶身份證或者戶口本到銀行申請辦理儲蓄卡,同時申請人需要攜帶一定的金額用於支付開卡的工本費用。辦理浦發銀行儲蓄卡,門檻比較低,只要帶好相關文件到附近網點辦理即可。在外地的家長也可以給孩子辦一個銀行卡,只要孩子滿足16周歲即可,實現擁有自己的銀行卡。
1.辦理步驟
居民辦理浦發銀行儲蓄卡步驟如下,帶本人身份證去銀行,對大堂經理說我要辦張銀行卡,他會叫你填表格的,填好表格以後給櫃台就可以了,基本大堂經理都會全程陪同你的櫃台,辦好手續後會讓你設置密碼,最後會給你一張銀行卡。另外如果請別人幫你辦銀行卡的話,需要兩個人的身份證,而且有的銀行不讓代辦,必須本人辦理,本人到場,持本人身份證,才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銀行卡哦
2.浦發銀行的理念
浦發銀行對客戶,加快業務與科技創新,構建完善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提供品類豐富的產品,持續提升優質服務水平,為客戶創造價值,與客戶共同成長。通過對股東、客戶、員工、商業夥伴、社區、自然資源、環境等利益相關者承擔責任和義務,維護和增進社會利益,實現企業和社會協調發展。浦發銀行對合作夥伴,以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開展合作,以平等、互利、互信的原則共同發展
浦發銀行是一所商業銀行,所以發展勢頭不足,雖然浦發銀行表面上看起來每年營業利潤凈利潤都在上漲,短期增長率卻逐漸下降,發展能力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所以大家理性辦理!

『捌』 誰知道 津政發(2013)31號文件的全文是什麼,謝謝。

津政辦發〔2013〕31號

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借重
首都資源促進天津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屬單位:
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關於借重首都資源促進天津發展的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照此執行。

2013年4月24日

關於借重首都資源促進天津發展的行動方案

根據《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決定》(津黨發〔2013〕6號)精神,為深化京津務實合作,實現雙方互利共贏,有目標、有計劃、有措施地開展借重用好首都資源工作,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我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充分用好首都行政資源
(一)建立合作共贏機制。鼓勵我市有關部門多層次全方位與首都對口機關、單位進行資源對接,完善深化部市合作、院市合作、市市合作等機制,建立對口工作合作機制。通過簽署綜合或專門合作協議,建立不同層次、比較穩固的合作關系。切實落實合作協議,推動新一輪合作項目。倡導我市各區縣主動與北京市的區縣開展友好區縣「結對子」活動。
(二)爭取政策資金支持。針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急需國家層面政策支持和突破的領域,成立由分管市領導牽頭的工作組,加強與國家相關部委的溝通對接;明確責任單位,認真梳理政策,深入研究部委資源,積極爭取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市有關部門要積極搭建平台,加強協調,幫助區縣、企業爭取更多國家資金、項目支持。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合作交流辦、市財政局、市國土房管局、市海洋局和各區縣人民政府)
二、加大對京招商引資力度
(一)明確引資重點。藉助首都跨國公司、集團總部、研發機構集中的優勢,重點引進集團總部、產業龍頭企業、高科技企業和產業帶動性大、市場競爭力強、附加值高的項目;加強與研發機構合作,提升我市研發平台建設水平,建立產業技術聯盟,開展聯合技術攻關,推動經濟發展。各區縣應結合自身發展規劃和產業定位,從首都資源中選准目標主動對接,制定有針對性的招商方案和扶持政策,提高招商效果和引資效益。
(二)加大招商力度。市有關部門和各區縣要主動與首都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對接,藉助天津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及有實力的中介機構挖掘投資線索和項目信息,適時組織針對性強的招商推介會和項目對接活動。
(三)創新工作機制。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渠道,加強與商會協會、駐華機構、中介組織等的溝通聯系,建立互利共贏的招商中介獎勵機制,促進對京招商引資和貿易活動的開展。
(四)打造承接載體。選取具有區位優勢和產業特色的開發區、工業示範園區等作為載體,共建京津合作產業園區。明確產業定位,落實資源要素,完善基礎設施,出台專項政策,全力引進一批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項目,力爭把京津合作產業園區打造成借重首都資源促進天津發展的先行區、示範區和帶動區。
(責任單位:市合作交流辦、市科委、市國資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商務委、市中小企業局、天津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和各區縣人民政府)
三、拓展京津文化交流合作
(一)開發首都觀眾資源。發揮天津演藝資源優勢,擴大天津劇院聯盟和天津票務網覆蓋范圍,加強劇目推介,推進購票和結算便利化,吸引更多的首都觀眾來天津觀看文藝演出。
(二)擴大影視合作。鼓勵京津影視製作機構聯合出品影視節目,支持兩地電影院線跨市域經營,搭建兩地影視作品創作研討及推介平台,擴大我市影視作品在首都的影響。發揮國家動漫產業綜合示範園、中國天津3D影視創意園區等國家級文化園區的政策優勢和技術優勢,吸引首都企業入駐,針對首都動漫及相關文化企業開展服務外包。
(三)促進文化交流。發揮天津港區位優勢,吸引在北京注冊的文化進出口公司從天津港進出口藝術品,鼓勵其在天津設立分支機構。建立京津博物館、美術館展覽交流機制,組織具有天津特色的展覽項目赴京巡展,積極引進具有北京特色和時代特色的展覽項目。
(四)引進高層次文化人才。加大優惠政策落實力度,從首都引進我市急需的文藝創作、表演等高層次專業人才以及文化產業經營管理、營銷等人員。
(責任單位: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市人力社保局)
四、深入開展京津金融合作
(一)推動共建區域性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積極推動京津兩地金融機構互設分支機構,建立區域性金融機構組織體系,探索構建京津統一金融支付結算體系,共建區域金融市場和離岸金融市場等。
(二)引進首都金融機構組織。引進首都的銀行、保險、保理、資產管理、社會信用、預付費消費等金融機構和金融組織。引進首都各類新型金融服務機構。
(三)加快建設天津金融集聚區。建設門類齊全、結構合理、功能完善、規范發展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和金融改革創新基地,著力打造國內股權投資基金服務、融資租賃業發展、資金交易結算、金融要素市場建設的高地,把我市建成機構集中、人才集聚、要素集約的金融集聚區。
(四)拓寬融資渠道。積極爭取國家部委資金支持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資助資金,積極用好首都金融機構資金和社會資金,實現企業發展資金來源多樣化、金融服務綜合化、企業資產輕量化和融資服務便利化。
(責任單位:市金融辦、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天津銀監局、天津證監局、天津保監局)
五、加強首都人才引進交流工作
(一)建立首都高端人才名錄庫。通過專業機構追蹤首都高端人才的工作動態、評估最新技術和科研成果,並定期發布相關信息,引導我市有關單位引進擁有關鍵技術、能帶動新興學科和新興產業發展的國際一流科學家,引進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拔尖人才、高層次人才和一流研發團隊。鼓勵引進國家級科研院所、科技項目和科研成果。(責任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委、市外專局)
(二)實行多元化引進人才政策。對引進的高端人才和項目提供個性化「保姆式」服務,完善和優化項目扶持、資金配套、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建設高級人才公寓,免除引進人才的後顧之憂。鼓勵科研院所、企業採取靈活方式招聘、使用人才,探索「星期日工程師」、假日工作室等新型工作模式。(責任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委、市外專局)
(三)設立引進首都人才工作機構。創新引進機制,設立天津市駐京招聘人才工作站,集中發布我市人才需求信息,開展人才招聘代理、引進推薦等工作。(責任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委、市外專局)
(四)建設首都人才創業園。鼓勵首都各方面專家學者、工程師、留學回國人員及有志青年等來創業園創業發展,給予一定政策支持和創業指導。吸引扶持首都科技型企業在津發展。(責任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委、市外專局)
(五)加強引進首都外籍人才和留學回國人員。每年重點邀請100名首都高層次留學回國人員、外國專家來津開展實地考察、講學指導、戰略咨詢和人才培訓,幫助我市開展科技攻關和自主創新,培訓相關領域的青年骨幹人才。積極組織開展各類引智引才活動,幫助我市用人單位對接引進高端緊缺人才。(責任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委、市外專局)
(六)建立互派幹部掛職機制。積極與國家部委協商建立互派幹部掛職鍛煉機制,選派我市工作能力強、善於溝通聯絡的優秀幹部到國家部委掛職鍛煉,聯系國家部委選派幹部到我市部門掛職鍛煉,指導我市工作。(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
六、積極推動京津旅遊業對接
(一)積極與北京旅遊產業對接。充分利用京津交通便捷的條件,發揮我市濱海休閑游、海河風光游、「近代中國看天津」文化游等旅遊資源優勢,與北京市互補發展,增強京津大旅遊圈整體吸引力,共同構建「京津旅遊聯合體」地區旅遊新形象。深入推進京津旅遊一卡通,聯合開發客源市場,開展旅遊宣傳促銷合作。策劃不同主題的京津二日游、三日游、四日游、五日游等系列產品,實現資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場互動,共同打造國際國內市場旅遊品牌。構築北部休閑觀光農業功能區,形成京津生態藝術走廊創意農業產業帶。
(二)建立京津旅遊集散中心聯盟、旅遊咨詢服務中心聯盟。兩地相互投放旅遊宣傳資料,統一票務系統,共聯共享信息資源。建設區域級智慧旅遊平台,實現智慧旅遊網站、智能終端、信息查詢系統和電子商務平台的數據對接,構建暢通的信息交互和運行協同機制。
(三)放寬旅遊市場准入。加強京津旅遊合作,支持旅遊企業跨市域聯營、兼並或重組,培育和壯大旅遊企業。為跨市域的旅遊車輛運營、旅行社設立分社,提供靈活便利的服務管理。建立市域旅遊質監協作體,加大聯合執法檢查力度,完善遊客投訴的聯合處置制度,共同制定跨市域旅遊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實行執法互動、協同處理。
(責任單位:市旅遊局)
七、加強京津科技交流合作
(一)加強與首都科研院所合作。完善與中科院會商制度,共同推動科技研發新高地建設,助力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開發新技術產品,支撐服務我市企業發展。積極爭取國家級科研院所的支持,建設生物醫葯、高端信息技術等公共科技創新平台,組建新能源汽車、高性能計算機等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引進一批國家級研發機構,建設國家和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等。鼓勵企業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責任單位:市科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
(二)促進京津科技成果轉化。與首都各大專院校建立聯系,開展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孵化和科技服務工作,促進高校創新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建設。(責任單位:市教委、市科委)
(三)深化與農林院校交流合作。進一步加強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院校的合作交流,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基地,引進農林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廣,引進高端人才,開展人才培養。(責任單位:市農委)
八、推動與首都其他重點領域交流合作
(一)推動會展合作。主動加強與首都會展業的交流合作,整合、提升全市會展資源,不斷完善硬體、優化服務,重點吸引規模與影響力大、質量效益高的專業性或綜合性展會落戶天津。(責任單位:市商務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大型會展論壇活動辦公室)
(二)大力引進首都服務外包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制定政策措施,大力引進首都服務外包企業來津發展。加強與首都專業培訓機構合作,培訓高素質的服務外包人才。(責任單位:市商務委)
(三)大力發展京津交通物流。加快實施京津城際延伸線、京津城際引入機場線等項目建設。發展在京「無水港」。打造京津中間地帶物流基地,做強貫穿京津經濟走廊的商品流通集散帶。(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建設交通委、市交通港口局、市口岸辦)
(四)加強醫療衛生、醫葯機構合作。通過投融資、合資合作、委託管理、聯合共建等多種形式,與首都醫療衛生、醫葯機構開展衛生管理、衛生監督、疾病防控、醫療服務、醫學科研等全方位合作。積極開展與國內外駐京醫療衛生、醫葯機構的醫學技術交流與合作。(責任單位:市衛生局、市食品葯品監管局)
九、借重首都信息資源優勢
(一)加大宣傳力度。加強與首都主流媒體、網路媒體、信息服務企業及全國性行業協會、各類商會、中介機構等的溝通合作,充分利用各種展會、論壇和大型活動等,加大對我市城市定位、自身優勢、品牌形象等方面的宣傳力度。
(二)充分利用首都信息資源。借重首都豐富的國際性、全國性信息資源優勢,廣泛挖掘政策、項目、人才和金融等信息,盡最大可能為我所用。對接首都「智庫」,豐富我市決策顧問資源,提供科學高效的咨詢服務。
(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人力社保局、市信息中心)
十、做好借重首都資源統籌協調工作
(一)成立天津市借重首都資源促進天津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由分管副市長擔任,副組長由天津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市合作交流辦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成員單位包括市委研究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商務委、市教委、市科委、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建設交通委、市農委、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市衛生局、市國資委、市旅遊局、市合作交流辦、市金融辦、市口岸辦、市中小企業局、天津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和各區縣人民政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研究制定利用首都資源工作規劃,部署年度工作任務,研究決定重要工作和政策措施。
(二)建立協調工作機制。天津市借重首都資源促進天津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天津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負責,請市委研究室並市合作交流辦、市科委、市人力社保局、市中小企業局等單位派員駐京開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落實領導小組的工作部署,為我市在京開展相關活動搭建溝通聯絡、交流合作的平台;及時更新完善人員聯絡網和資源儲備庫,提供首都資源信息服務;做好情況通報、信息統計、總結考評等工作;組織開展借重首都資源調研工作;發揮基地作用,做好推動、協調、督辦、落實及服務保障等工作。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有關部門建立相應機構,形成條塊結合、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
(三)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和工作制度。每年召開工作會,建立情況通報、統計分析、考評激勵等工作機制,及時總結經驗,推動各項工作扎實開展。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有關部門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實施辦法,加強督促檢查。
(四)財政專項資金支持。市財政撥付專款,市有關部門予以專項資金支持,用於借重首都資源促進天津發展工作的聯絡溝通、宣傳推介、考評激勵等。
(責任單位:天津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市合作交流辦、市財政局、市政府督查室)

『玖』 國務院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的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上海有比較完備的金融市場體系、金融機構體系和金融業務體系,有雄厚的製造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有先進的現代航運基礎設施網路。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加快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和現代國際大都市,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和繼續推動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突破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制約,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繼續發揮上海在全國的帶動和示範作用的必然選擇。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關鍵時期,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重要性,努力推進上海率先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率先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為此,提出以下意見:
一、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重大意義
(一)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既是上海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服務於全國發展的需要。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集中體現。提高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就業比重和產值比重,提升產業附加值和國際競爭力,是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適應全球化新格局和對外開放新形勢,加快構築新的競爭優勢,提高國家整體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有利於上海突破資源環境承載力逐漸下降的制約,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有利於拓展金融資源運作空間,提高金融資產配置效率,更好地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有利於強化航運樞紐中心地位,更好地滿足周邊地區和全國的國際航運要求;有利於通過改革開放和創新的先行先試,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開放的體制機制,奠定科學發展的體制基礎。
(二)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有利於更好地夯實並充分發揮上海的比較優勢。上海具有比較完善的現代市場體系、現代金融體系、先進的港口基礎設施、高效的航運服務體系,以及便捷的交通運輸網路;有廣泛參與全球競爭的周邊經濟腹地,具有加快形成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有利條件。採取有力措施,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大力發展金融業、航運業等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率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可以使上海更好地發揮綜合優勢,更好地發揮帶動示範作用,更好地服務長三角地區、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
二、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三)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改革開放,進一步發揮優勢,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充分發揮對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的帶動和示範作用。要堅持科學發展,不斷擴大發展規模,完善發展機制,提高發展水平;要在發展中優化經濟結構,優先發展金融、航運等現代服務業,以及以高端製造和研發為主的先進製造業,不斷增強服務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要在發展中創新發展思路,堅持先行先試,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提高體制運行效率;要在發展中堅持市場化、國際化和法治化,不斷改善投資環境,提高對外吸引力;要在發展中發揮比較優勢,努力完善區域分工,不斷擴大輻射帶動效應,提高專業分工和協作水平。
(四)把握的原則:處理好深化改革與加快發展的關系,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以改革解難題,以改革建制度,為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發展營造良好體制環境;處理好先行先試與制度規范的關系,通過創新和探索,加快與國際慣例接軌,為全國性的制度規范奠定實踐基礎,發揮示範作用;處理好突出重點與全面推進的關系,以金融業、航運業和先進製造業為重點,不斷創新服務業態,不斷提高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和附加值,全面提升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的發展水平;處理好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與發展先進製造業的關系,形成現代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相互支撐、相互帶動的產業發展格局;處理好推進金融創新與完善金融監管的關系,在推進金融改革、創新和開放過程中,努力維護金融體系的安全和穩定;處理好推進上海自身發展與區域協作發展的關系,按照國家明確的戰略定位和分工,加強上海與長三角地區以及國內其他中心城市的相互協作和支持,加強與香港的優勢互補和戰略合作,形成分工合理、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
三、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總體目標
(五)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形成國內外投資者共同參與、國際化程度較高,交易、定價和信息功能齊備的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基本形成以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金融機構為主體、各類金融機構共同發展的金融機構體系;基本形成門類齊全、結構合理、流動自由的金融人力資源體系;基本形成符合發展需要和國際慣例的稅收、信用和監管等法律法規體系,以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發展環境。
(六)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航運資源高度集聚、航運服務功能健全、航運市場環境優良、現代物流服務高效,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基本形成以上海為中心、以江浙為兩翼,以長江流域為腹地,與國內其他港口合理分工、緊密協作的國際航運樞紐港;基本形成規模化、集約化、快捷高效、結構優化的現代化港口集疏運體系,以及國際航空樞紐港,實現多種運輸方式一體化發展;基本形成服務優質、功能完備的現代航運服務體系,營造便捷、高效、安全、法治的口岸環境和現代國際航運服務環境,增強國際航運資源整合能力,提高綜合競爭力和服務能力。
四、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主要任務和措施
(七)加強金融市場體系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核心任務是,不斷拓展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形成比較發達的多功能、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不斷豐富金融市場產品和工具,大力發展企業(公司)債券、資產支持債券,開展項目收益債券試點,研究發展外幣債券等其他債券品種;促進債券一、二級市場建設及其協調發展;加快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推進上市商業銀行進入交易所債券市場試點。根據投資者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的需要,按照高標准、穩起步和嚴監管的原則,研究探索並在條件成熟後推出以股指、匯率、利率、股票、債券、銀行貸款等為基礎的金融衍生產品。加大期貨市場發展力度,做深做精現有期貨品種,有序推出新的能源和金屬類大宗產品期貨,支持境內期貨交易所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內探索開展期貨保稅交割業務。拓寬上市公司行業和規模覆蓋面,適應多層次市場發展需要,研究建立不同市場和層次間上市公司轉板機制,逐步加強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主板地位和市場影響力。研究探索推進上海服務長三角地區非上市公眾公司股份轉讓的有效途徑。優化金融市場參與者結構,積極發展證券投資基金、社保基金、保險資產、企業年金、信託計劃等各類機構投資者。根據國家資本賬戶和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總體部署,逐步擴大境外投資者參與上海金融市場的比例和規模,逐步擴大國際開發機構發行人民幣債券規模,穩步推進境外企業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適時啟動符合條件的境外企業發行人民幣股票。在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框架下,積極探索上海與香港的證券產品合作,推進內地與香港的金融合作和聯動發展。積極發展上海再保險市場,鼓勵發展中資和中外合資的再保險公司,吸引國際知名的再保險公司在上海開設分支機構,培育發展再保險經紀人,積極探索開展離岸再保險業務。
(八)加強金融機構和業務體系建設。根據金融市場體系建設的需要,大力發展各類金融機構,重點發展投資銀行、基金管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貨幣經紀公司、融資租賃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等有利於增強市場功能的機構。積極推進符合條件的金融企業開展綜合經營試點,培育和吸引具有綜合經營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金融控股集團,在試點過程中探索建立金融監管協調機制。鼓勵發展各類股權投資企業(基金)及創業投資企業,做好上海金融發展投資基金試點工作。積極拓展各類金融業務,推動私人銀行、券商直投、離岸金融、信託租賃、汽車金融等業務的發展,有序開發跨機構、跨市場、跨產品的金融業務。開展商業銀行並購貸款業務,為企業並購活動提供資金支持。鼓勵個人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由財政部、稅務總局、保監會會同上海市研究具體方案,適時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產品試點。根據國家金融對外開放總體進程,穩步推進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支持設在上海的合資證券公司、合資基金公司率先擴大開放范圍。
(九)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健全金融服務方式和手段,大力發展電子交易,促進各類金融信息系統、市場交易系統互聯互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完善金融服務設施和布局規劃,進一步健全為市場交易服務的登記、託管、清算、結算等統一高效的現代化金融支持體系,提高上海金融市場效率和服務能力。加強陸家嘴等重要金融集聚區的規劃和建設,全面提升金融集聚區的服務功能。規范發展中介服務,加快發展信用評級、資產評估、融資擔保、投資咨詢、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中介服務機構,加強監管,增強行業自律,規范執業行為。在上海建立我國金融資訊信息服務平台和全球金融信息服務市場。充分發揮上海金融市場種類齊全、金融機構體制健全、金融發展環境良好的優勢,先行在上海開展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產品等方面的改革和創新。制定並完善促進金融創新的政策,形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金融市場和金融企業為主體的金融創新機制。
(十)改善金融發展環境。加強金融法制建設,加快制定既切合我國實際又符合國際慣例的金融稅收和法律制度。完善金融執法體系,建立公平、公正、高效的金融糾紛審理、仲裁機制,探索建立上海金融專業法庭、仲裁機構。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以金融業統一徵信平台為載體,完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建設,促進信用信息共享。適應上海金融改革和創新的需要,不斷完善金融監管體系,改進監管方式,建立貼近市場、促進創新、信息共享、風險可控的金融監管平台和制度。加強跨行業、跨市場監管協作,加強地方政府與金融管理部門的協調,維護金融穩定和安全。
五、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主要任務和措施
(十一)優化現代航運集疏運體系。適應區域經濟一體化要求,在繼續加強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基礎上,整合長三角港口資源,形成分工合作、優勢互補、競爭有序的港口格局,增強港口綜合競爭能力。加快洋山深水港區等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港口吞吐能力。推進內河航道、鐵路和空港設施建設,優化運輸資源配置,適當增加高速公路通道,大力發展中遠程航空運輸,增強綜合運輸能力。促進與內河航運的聯動發展,充分利用長江黃金水道,加快江海直達船型的研發和推廣,從船舶技術和安全管理方面採取措施,推動洋山深水港區的江海直達,大力發展水水中轉。充分發揮上海蘆潮港集裝箱中心站及鐵路通道作用,做好洋山深水港區鐵路上島規劃研究,逐步提高鐵水聯運比例。
(十二)發展現代航運服務體系。積極研究採取措施,降低國際集裝箱中轉成本,鼓勵我國外貿集裝箱在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轉運。充分發揮上海靠近國際主航線的區位優勢,以及工業基礎、人才資源、商務環境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大力發展船舶交易、船舶管理、航運經紀、航運咨詢、船舶技術等各類航運服務機構,拓展航運服務產業鏈,延伸發展現代物流等關聯產業,不斷完善航運服務功能。完善航運服務規劃布局,進一步拓展洋山保稅港區的功能,發展北外灘、陸家嘴、臨港等航運服務集聚區。引導和規范船舶交易市場健康發展,充分發揮上海航運交易所的船舶交易和運價信息發布功能,加快建設全國性船舶交易信息平台,在上海形成具有示範作用的船舶交易市場。建立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綜合信息共享平台,促進形成便捷高效的長三角區域及長江干線港口、航運信息交換系統。
(十三)探索建立國際航運發展綜合試驗區。研究借鑒航運發達國家(地區)的航運支持政策,提高我國航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實施國際航運相關業務支持政策。將中資「方便旗」船特案減免稅政策的執行截止日期由2009年6月30日延長至2011年6月30日。對注冊在洋山保稅港區內的航運企業從事國際航運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對注冊在洋山保稅港區內的倉儲、物流等服務企業從事貨物運輸、倉儲、裝卸搬運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允許企業開設離岸賬戶,為其境外業務提供資金結算便利。在完善相關監管制度和有效防止騙退稅措施前提下,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鼓勵在洋山保稅港區發展中轉業務。探索創新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管理制度,更好地發揮洋山保稅港區的功能。
(十四)完善現代航運發展配套支持政策。加快發展航運金融服務,支持開展船舶融資、航運保險等高端服務。積極發展多種航運融資方式,探索通過設立股權投資基金等方式,為航運服務業和航運製造業提供融資服務。允許大型船舶製造企業參與組建金融租賃公司,積極穩妥鼓勵金融租賃公司進入銀行間市場拆借資金和發行債券。積極研究有實力的金融機構、航運企業等在上海成立專業性航運保險機構。優化航運金融服務發展環境,對注冊在上海的保險企業從事國際航運保險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積極研究從事國際航運船舶融資租賃業務的融資租賃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條件具備時,可先行在上海試點。研究進出口企業海上貨物運輸保費的有關稅收政策問題。豐富航運金融產品,加快開發航運運價指數衍生品,為我國航運企業控制船運風險創造條件。
(十五)促進和規范郵輪產業發展。允許境外國際郵輪公司在上海注冊設立經營性機構,開展經批準的國際航線郵輪服務業務。鼓勵境外大型郵輪公司掛靠上海及其他有條件的沿海港口,逐步發展為郵輪母港。為郵輪航線經營人開展業務提供便利的經營環境。研究建立郵輪產業發展的金融服務體系,在保險、信貸等方面開設郵輪產業專項目錄,促進郵輪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六、加快推進先進製造業和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的發展
(十六)以現有製造能力為基礎,以調整、優化和提高為方向,以研發、創新和增值為重點,不斷提高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產業附加值。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技術,著力提升汽車、裝備、船舶、電子信息等優勢製造業的研發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加快發展航空航天、生物醫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製造業和戰略產業;優化發展精品鋼材、石油化工等基礎製造業;增強先進製造業發展的技術支撐和服務能力。在浦東新區開展鼓勵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發展政策試點工作,支持從事軟體研發及服務、產品技術研發及工業設計服務、信息技術研發及外包服務、技術性業務流程外包服務等業務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的發展。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對符合條件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按不超過企業工資總額8%的比例據實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對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離岸服務外包業務收入免徵營業稅。設立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引導創業投資企業加大對先進製造和先進技術服務領域初創期企業的資本投入。
七、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服務
(十七)建立健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指導協調機制。建立由發展改革委牽頭,有關部門參加的協調機制,加強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指導、協調和服務。進一步細化相關政策措施,認真研究解決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十八)轉變政府職能,加強政府服務,營造良好環境。上海市政府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精心籌劃實施方案,扎實推進各項工作。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加快事業單位改革,加快構建服務型政府,深入推進浦東綜合配套改革,使上海成為全國行政效能最高和行政收費最少的地區,成為中介服務最發達的地區。要加快淘汰落後產業和弱勢產業,積極推進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重組,完善有利於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加快發展的政策和體制環境。要建立健全有利於人才集聚的機制,研究制定吸引各類高層次人才的配套措施,加強職業教育和培訓,營造良好、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使上海成為國際化高端人才的集聚地,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拾』 國務院出台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政策的依據是什麼

2014年8月10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今後較長一段時期保險業發展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穩健、誠信規范,具有較強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現代保險服務業,努力由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轉變。
《意見》指出,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對完善現代金融體系、帶動擴大社會就業、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創新社會治理方式、保障社會穩定運行、提升社會安全感、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要堅持市場主導、政策引導,堅持改革創新、擴大開放,堅持完善監管、防範風險,使現代保險服務業成為健全金融體系的支柱力量、改善民生保障的有力支撐、創新社會管理的有效機制、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和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抓手,使保險成為政府、企業、居民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成為提高保障水平和質量的重要渠道,成為政府改進公共服務、加強社會管理的有效工具。
《意見》提出了9方面29條政策措施。一是構築保險民生保障網,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把商業保險建成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創新養老保險產品服務,發展多樣化健康保險服務。二是發揮保險風險管理功能,完善社會治理體系。運用保險機制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發揮責任保險化解矛盾糾紛的功能作用。三是完善保險經濟補償機制,提高災害救助參與度。將保險納入災害事故防範救助體系,建立巨災保險制度。四是大力發展「三農」保險,創新支農惠農方式。積極發展農業保險,拓展「三農」保險的廣度和深度。五是拓展保險服務功能,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獨特優勢,促進保險市場與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協調發展,推動保險服務經濟結構調整,加大保險業支持企業「走出去」的力度。六是推進保險業改革開放,全面提升行業發展水平。深化保險行業改革,提升保險業對外開放水平,鼓勵保險產品服務創新,加快發展再保險市場,充分發揮保險中介市場作用。七是加強和改進保險監管,防範化解風險。推進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加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八是加強基礎建設,優化保險業發展環境。全面推進保險業信用體系建設,加強保險業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全社會的保險意識,在全社會形成學保險、懂保險、用保險的氛圍。九是完善現代保險服務業發展的支持政策。建立保險監管協調機制,鼓勵政府通過多種方式購買保險服務,研究完善促進現代保險服務業加快發展的稅收政策,適時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加強對養老產業和健康服務業的用地保障,完善對農業保險的財政補貼政策。
《意見》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快現代保險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促進現代保險服務業有序健康發展。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閱讀全文

與加快現代金融服務體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明天系信託公司被接管 瀏覽:269
安信信託消息 瀏覽:411
600983惠而浦股票 瀏覽:948
信託盈利模式 瀏覽:124
信託貸款平台 瀏覽:969
金銀島信託 瀏覽:826
小額理財信息 瀏覽:587
理財通哪個產品收益高 瀏覽:102
悅達投資參股新三板 瀏覽:730
人民幣境內外價格倒掛 瀏覽:128
如何尋找融資人 瀏覽:792
所有外匯商品 瀏覽:348
賬戶貴金屬就是紙黃金和紙白銀嗎 瀏覽:149
房企融資難 瀏覽:236
基金交易賬戶叫什麼意思 瀏覽:876
外匯實惠資產 瀏覽:839
2019年4月1日廈門92號汽油價格 瀏覽:36
春節投資理財產品 瀏覽:252
手機理財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943
錢近寶理財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