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在2017年5月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

在2017年5月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

發布時間:2022-08-29 23:57:39

⑴ 上半年商業銀行流動性水平如何

在整體流動性合理充裕的背景之下,商業銀行的流動性水平有所上升。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商業銀行流動性比例為52.42%,較上季末上升1.02個百分點;人民幣超額備付金率2.19%,較上季末上升0.67個百分點;存貸款比例(人民幣境內口徑)為72.30%,較上季末上升1.13個百分點。

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負債240萬億元,同比增長6.6%。其中,大型商業銀行本外幣負債89萬億元,佔比37.0%,負債總額同比增長5.4%;股份制商業銀行本外幣負債43萬億元,佔比17.8%,負債總額同比增長4.0%。

⑵ 2017年銀行業資產規模首次突破多少億大關

2月9日,銀監會召開年四季度主要監管指標吹風會,並回應下一步強監管措施等熱點問題。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表示,當前銀行業運行穩健,穩中向好趨勢明顯,流動性充裕,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進一步提升。

2、貸款增速高於資產增速,銀行業收縮表外業務明顯。截至2017年底,各項貸款129萬億元,同比增長12.4%。其中,普惠金融力度加大,用於小微企業貸款和涉農貸款余額均達到3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1%和9.6%。

3、商業銀行資本和撥備能力提升。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75%,較上年末基本持平;一級資本充足率11.35%,較上年末上升0.1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13.65%,高出最低監管要求近3個百分點,較上年末上升0.37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81.42%,較上年末上升5.02個百分點。

4、資產質量穩定向好。截至2017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71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74%。不良率已連續一年保持穩定。

5、流動性充足。銀行業流動性比例50.03%,存貸比70.55%,流動性覆蓋率123.26%,說明銀行業資產負債匹配較好。

⑶ 國家商業銀行上半年存款總額

中國銀監會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9月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本外幣資產總額為5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2%;負債總額為55.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6%。
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外資銀行。
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我國各類金融機構總資產均有所增長。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等國有商業銀行資產總額30.5萬億元,增長11.1%;包括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廣東發展銀行在內的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總額8.4萬億元,增長21.5%;城市商業銀行資產總額3.9萬億元,增長25.8%;其他類金融機構資產總額16.6萬億元,增長25.5%,這其中包括政策性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外資金融機構、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等。
從總負債角度來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本外幣負債總額為55.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6%。其中,國有商業銀行負債總額28.7萬億元,增長10.9%;股份制商業銀行負債總額7.9萬億元,增長20.7%;城市商業銀行負債總額3.7萬億元,增長25.2%;其他類金融機構負債總額15.5萬億元,增長24.2%。

⑷ 衡量商業銀行流動性大小的指標有哪些

衡量商業銀行流動性大小的指標有哪些
衡量商業銀行流動性大小的指標有哪些衡量商業銀行流動性大小的指標內容如下:
1、現金資產率:
這一指標是指現金資產在流動資產中所佔的比率。現金資產包括現金、同業存款和中央銀行的存款,這部分資產流動性強,能隨時滿足流動性的需要,是銀行預防流動性風險的一級儲備。流動性資產又稱儲備資產,是指那些流動性較強,可以預防流動性風險的資產,包括現金資產和短期有價證券。短期有價證券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內的債券,其流動性僅次於現金資產,變現速度快。現金資產率越高,說明銀行的流動性越高,對債權人的保障程度越高,因為現金具有最後清償債務的特徵。
2、貸款對存款的比率:
貸款對存款的比率是指存款資金被貸款資產所佔用的程度。這一比率高,說明銀行存款資金被貸款佔用比率高,急需提取時難以收回,銀行存在流動性風險。這一指標的缺點是沒有考慮存款和貸款的期限、質量和收付方式,因此,該指標衡量流動性的可靠性需要得到其他指標的印證。
3、流動性資產對全部負債或全部貸款的比率:
這一比率越高,說明流動性越充分。其中,前者反映負債的保障程度,後者反映銀行資金投放後的回收速度。比率越高,說明銀行還本付息的期限越短,既可滿足客戶提現的要求,又可用於新的資產上。這一指標存在一定的操作難度,也忽略了負債方面流動性的因素。
4、超額准備金:
超額准備金是相對於法定準備金而言的。法定準備金是按中央銀行規定的比例上交部分,法定準備金比率是指法定準備金占總准備金的比率。銀行總准備金減去法定準備金就是超額准備金。因為超額准備金的現實保障感極強,可以隨時使用,它的絕對值越高,表示流動性越強。這一指標的缺陷在於體現銀行的流動性范圍比較狹窄,往往不能全面正確地說明銀行流動性水平。
5、流動性資產減易變性負債:
所謂易變性負債是指季節性存款、波動性存款和其他短期負債。其差大於零,表明有一定的流動性,其數值越大,表明流動性越高;若其差值小於或等於零,表明了流動性短缺的程度,說明有信用風險。該指標最大的優點是同時考慮資產和負債,是理論上比較准確、現實感很強的指標。
6、資產結構比率:
這一指標反映流動性資產和非流動性資產在數量上的比例關系,說明商業銀行整體性流動水平。
7、存款增長率減貸款增長率:
這一數值大於零,表示銀行流動性在上升;若該數值小於零,表明流動性下降。這一指標只能大體上反映銀行的流動性趨勢,管理者可以根據一定時期的數值策劃下一階段的業務重點。由於該指標沒有考慮到具體的存款和貸款在效能上、結構上的差別,因此,這一指標仍然有些粗略。
上述指標體系能綜合反映銀行的流動性狀況,其中個別指標難以准確全面反映銀行整體流動性狀況並說明其流動性高低的原因,只有對各種指標加以綜合分析,並相互印證,才能正確地判斷流動性狀況,並進行相應的調整。
商業銀行流動性監管指標有哪些20171.銀行業資產和負債規模穩步增長。
2017年一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外本外幣資產總額為238.5萬億元,同比增長14.3%。其中,大型商業銀行資產總額89.6萬億元,佔比37.6%,資產總額同比增長11.3%;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總額43.9萬億元,佔比18.4%,資產總額同比增長13.8%。
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外本外幣負債總額為220.4萬億元,同比增長14.5%。其中,大型商業銀行負債總額82.7萬億元,佔比37.5%,負債總額同比增長11.6%;股份制商業銀行負債總額41.1萬億元,佔比18.6%,負債總額同比增長13.9%。
2.銀行業繼續加強金融服務
2017年一季度,銀行業繼續加強對「三農」、小微企業、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經濟社會重點領域和民生工程的金融服務。截至一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不含票據融資)余額29.2萬億元,同比增長8.9%;用於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余額27.8萬億元,同比增長14.4%。用於信用卡消費、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領域貸款同比分別增長27.9%和52.2%,分別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15.6和39.9個百分點。
3.信貸資產質量總體平穩。
2017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法人口徑,下同)不良貸款余額1.58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673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4%,比上季末下降0.01個百分點。
2017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正常貸款余額89.3萬億元,其中正常類貸款余額85.8萬億元,關注類貸款余額3.42萬億元。
4.利潤增速有所回升。
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當年累計實現凈利潤4933億元,同比增長4.61%,較上季末上升1.07個百分點。2017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平均資產利潤率為1.07%,同比下降0.12個百分點;平均資本利潤率14.77%,同比下降1.15個百分點。
風險抵補能力繼續加強。2017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余額為28236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560億元;撥備覆蓋率為178.8%,較上季末上升2.36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為3.11%,較上季末下降0.03個百分點。
2017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含外國銀行分行)加權平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79%,較上季末上升0.04個百分點;加權平均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28%,較上季末上升0.03個百分點;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為13.26%,較上季末下降0.01個百分點。
5.流動性水平保持穩健。
2017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流動性比例為48.74%,較上季末上升1.19個百分點;人民幣超額備付金率1.65%,較上季末下降0.68個百分點;存貸款比例(人民幣境內口徑)為67.74%,較上季末上升0.13個百分點。
衡量商業銀行經營成果的指標有哪些反映商業銀行經營成果的指標有:
營業利潤率、
資本金利潤率、
成本率、
費用率。
商業銀行增加流動性的途徑有哪些途徑:
(一)削弱居民儲蓄動機,疏導鉅額儲蓄向消費領域分流
(二)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資金運用效率;
(三)促進金融創新,拓寬資金運用渠道;
(四)以客戶為中心,積極發展零售與批發業務;
(五)改善金融環境,推動銀行業發展;
(六)探索「走出去」戰略,為資金拓展國際空間。
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需求有哪些種類???種類以什麼劃分?
凡是涉及企業客戶資金運營及管理的,都可歸入流動性需求。比如,余額管理、跨行轉匯、集中支付、現金(池)管理,等等。
.衡量一家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是否成功的訊號有哪些流動性風險管理指標:衡量商業銀行流動性狀況及其波動性,包括流動性比例、核心負債比例和流動性缺口率。
1、流動性比例為流動性資產余額與流動性負債余額之比,衡量商業銀行流動性的總體水平,不應低於25%。
2、核心負債比例為核心負債與負債總額之比,不應低於60%。
3、流動性缺口率為90天內表內外流動性缺口與90天內到期表內外流動性資產之比,不應低於-10%。
我國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有哪些原因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與防範對策探析一、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的現狀1.流動性缺口客觀存在。從商業銀行近年來經營的實際情況看,流動性供給無法充分滿足流動性需求,客觀上已經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動性缺口。2.資本杠桿比率偏高。近年來,由於各商業...
影響商業銀行流動性需求的因素有哪些?1.國家經濟增長情況
經濟增長情況對商業銀行的流動性狀況有較大的影響,銀行作為資金融通的中介機構,經濟的波動能從很大的方面影響到資金的融通情況。
從經濟周期的角度分析:當經濟繁榮時,企業盈利增加、投資需求增加,對資金的需求量就會增大,則銀行貸款的需求量會增加,同時,消費需求增加、更多錢用於消費,相對來說更少的錢被用於儲蓄,其結果往往表現為銀行貸款需求增速超過銀行存款的增速,產生銀行流動性的負缺口。反之正好相反。
2.貨幣政策
一國的貨幣政策主要影響商業銀行所處的金融環境的寬松度。貨幣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存款准備金率、再貼現率、公開市場操作。當貨幣政策寬松時,利率的變動會對銀行的流動性產生很大的影響。
當預期利率高時,銀行的存款會增加、貸款需求減少,銀行的流動性可能增加,反之,銀行的流動性可能減少。此外,根據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的缺口理論,當資產負債敏感性缺口為正時(即利率敏感性資產大於利率敏感性負債),利率上升時,現金的流入量會大於現金流出量,即凈現金流入為正,銀行的利息收入會增加;反之,當資產負債敏感性缺口為負時,銀行的利息收入會減少。
3.金融市場情況
從流動性是資產的一種迅速變現能力以及主動負債的能力來說,一國的金融市場的發育程度影響著銀行流動性的大小。
從資產方面,銀行的資產主要包括貸款、短期證券投資,票據等,這些是保證商業銀行流動性的重要工具。當商業銀行需要流動性而第一準備不足時,可通過在證券市場拋售證券、在票據市場賣出票據等手段進行融資來增加流動性。
而這些都與金融市場的發育程度具有很大的關系。一國金融市場發育得越完善,銀行就越能夠以合理的價格變現資產,減少交易的成本及損失,流動性也就越好;反之,一國金融市場發育越不完善,銀行就越難以合理的價格變現資產,交易融資的成本也越高,流動性也就越差。
補充:
商業銀行流動性是指商業銀行滿足存款人提取現金、支付到期債務和借款人正常貸款需求的能力。
商業銀行提供現金滿足客戶提取存款的要求和支付到期債務本息,這部分現金稱為「基本流動性」,基本流動性加上為貸款需求提供的現金稱為「充足流動性」。保持適度的流動性是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所追求的目標。

商業銀行如何供給流動性,什麼是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商業銀行的流動性,一般是指該銀行可以在任何時候以合理的價格得到足夠的資金來滿足其客戶隨時提取資金的能力。
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包括兩方面:一是資產的流動性,二是負債的流動性。
資產的流動性是指在資產不發生損失的條件下,銀行可以及時變現資產進行支付的能力。為了保持流動性以應付客戶提現以及其他貸款需求,銀行必須掌握一定數額的現金資產和流動性較強的其他資產。現金資產一般包括庫存現金、法定存款准備金以及同業存款,它們是滿足銀行流動性需求的「第一道防線」,其他資產通常是指短期票據及短期貸款,它們是滿足流動性需求的「第二道防線」。
誠然,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出現流動性需求時,雖然可以通過資產的流動性安排來滿足流動性需求,但更為積極的辦法是通過負債來獲取新的流動性。所謂負債的流動性是指銀行及時獲取所需資金的負債能力。

⑸ 中國已有12家銀行入選全球50強嗎

2018年7月,英國《銀行家》雜志公布了「2018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其中,工行、建行、中行、農行位居榜單前四位;全球銀行1000強前50榜單中,12家中國地區的銀行入榜,在前50榜單中佔比24%。

「走出去」的同時,中國銀行業也在不斷「引進來」。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外資銀行在華營業性機構總數達到1013個,分布在70個城市。同期,外資銀行在國內資產總額3.24萬億元,比2001年增加10多倍,佔中國銀行業資產規模1.3%,外資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達到17.83%。

入新時期,銀行業對外開放的步伐明顯加快。2017年11月10日,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透露,中國將取消對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單一持股不超過20%、合計持股不超過25%的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一致的銀行業股權投資比例規則等。今年4月的亞洲博鰲論壇上,央行行長易綱宣布了12條金融業開放的措施。

從宏觀層面看,金融開放會表現出化壓力為動力的效果,目前中國金融業抗擊能力較之前好很多。不過,金融開放可能會對小型金融機構帶來一定影響。「小型金融機構可以尋求新的渠道,以銀行為例,可以瞄準小微企業、地區城市來化解一線城市的不利影響。」北大國發院副院長於淼傑此前向新京報記者表示。

⑹ 銀行業對實體經濟發放貸款余額近120萬億嗎

2018年7月4日,中國銀行業協會在河北雄縣發布《2017年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報告指出,2017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119.03萬億,同比增長13.2%。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發布了上述報告,報告主要包括八部分內容。

一是銀行業穩健運行,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2017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252萬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較2016年下降7.1個百分點;總負債233萬億元,同比增長8.4%,增速較2016年下降8.2個百分點。

四是踐行普惠金融理念,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截至2017年末,銀行業涉農貸款余額31萬億元,同比增長9.64%;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0萬億元,同比增長15%,比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高2.67個百分點,並且自2015年以來,連續三年實現了小微企業貸款增速、戶數、申貸獲得率「三個不低於」目標。

報告特別提到,在2017年,為全面提升銀行業無障礙服務水平,推動我國銀行業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向制度化、規范化、標准化的縱深發展,《銀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標准》完成制定,規范和引導全行業金融機構更好地滿足殘疾人客戶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

五是積極發揮金融科技作用,不斷改進消費者體驗和服務效率。截至2017年底,全國布局建設自助銀行近17萬家,布放自助設備超過80萬台,其中創新自助設備11萬多台,客戶金融服務獲得感持續提升,體驗日益優化。2017年,銀行業金融機構離櫃交易達2600億筆,同比增長46%;離櫃交易金額達2000億元,同比增長32%;行業平均離櫃業務率達87.58%。

六是把握機遇,主動適應擴大對外開放新形勢。截至2017年末,共有10家中資銀行在26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了68家一級機構,其中包含17家子行、40家分行、10家代表處、1家合資銀行。

七是推進綠色發展,共建美麗中國。截至2017年6月末,國內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余額8.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7.1%;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為1.69萬億元,節能、環保項目和服務貸款余額為6.53萬億元。

八是投身公益事業,不忘初心反哺社會。2017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公益慈善投入總額達10.36億元;員工志願者活動時長95.83萬小時。截至2017年底,公益慈善項目達3307個。

⑺ 中小微企業融資難有上面解決辦法

小微企業以其數量眾多,在解決就業、稅收貢獻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小微企業又是經濟生活中的毛細血管,潤滑著國家經濟的正常運行,因此,受到政府越來越多的重視。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原因多種多樣,其中有一個原因:小微企業的信用累積和記載沒有得到較好地實施,影響了小微企業持續融資的機會,需要引起有關部門和社會的重視。
為了扶持小微企業發展,國家先後出台了一系列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財政部《關於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的通知》財稅〔2017〕43文規定,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將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50萬元(含5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2018年4月2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推支持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發展的7項減稅措施,其中包括:將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從50萬元提高到100萬元,實施期限為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延續小微企業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76號):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繼續對月銷售額2萬元(含本數)至3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為激勵銀行金融機構開展小微企業信貸業務,《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延續小微企業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77號)明確,1、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對金融機構向農戶、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發放小額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徵增值稅。2、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金融機構與小型企業、微型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徵印花稅。銀監會也先後出台「三個不低於」、「兩增兩控「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傾斜信貸支持力度,「三個不低於」是指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小微企業貸款戶數不低於上年同期戶數、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不低於上年同期水平;「兩增」即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以下(含)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同比增速,貸款戶數不低於上年同期水平,「兩控」即合理控制小微企業貸款資產質量水平和貸款綜合成本。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廣義小微企業貸款總余額達30.7萬億(含小型、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個體經營性貸款),比2016年新增4.0萬億,增速15.1%,較上一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總體來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在經歷2015年的相對低點後,逐年逐步回升。2017年全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達1520.92萬戶,較上一年增加172.8萬戶,增速13%,較2016年大幅提高了11.1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整體穩步上升,貸款余額增速與貸款戶數增速雙雙回升。(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發展報告(2018)》)

國有銀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以及地方城市商業銀行和農商銀行,互聯網貸款公司、小貸公司、部分消費金融公司、P2P公司和民間借貸,其中銀行類機構服務的小微企業,一般偏向小,而非銀行類機構貸款客戶會進一步下沉,偏向微,包括個體工商戶、非執照的個體經營者。銀行在向法人主體、個人主體發放的用於經營的貸款,一般都能夠進入人民銀行的企業或個人徵信系統,而非銀行機構大多沒有接入人民銀行徵信系統,或已經接入,但並沒有上報,或雖上報了,但沒有準確分類。目前市場上已有的徵信服務機構,重點關注小微企業主在不同貸款機構申請貸款的查詢次數統計,由於沒有後期的貸款質量表現記錄,這些統計數據就成為拒絕貸款的判斷理由。由於部分小貸公司貸款的不規范,部分銀行金融機構將客戶通過小貸公司的融資次數設定為准入門檻,但假使這些銀行金融機構同時可以獲得客戶可信的貸後表現信息,他們將有可能不再設定這種帶有一定「歧視」的政策。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小微企業、小微企業主的信用狀況,在大多非銀行貸款公司難以接入人民銀行企業、個人信用資料庫的情況下,新設立的信聯理應承擔起責任,督促信聯所接入機構嚴格按照數據報送要求報送相關數據,同時要求各接入機構履行社會責任,對貸款進行科學准確的分類,確保在信聯信用資料庫系統中的經營性貸款的准確識別和統計,實現數據共享,讓更多的機構敢於為小微企業融資。對於已經接入人民銀行徵信系統的銀行、非銀行機構,要仔細甄別個人消費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確保上報的貸款分類准確,為小微企業信用數據的應用提供有力支持。

閱讀全文

與在2017年5月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市場價格是買入價格嗎 瀏覽:966
金融理財公司靠譜么 瀏覽:198
甘肅省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瀏覽:121
社會保險基金什麼意思 瀏覽:169
外匯流通商 瀏覽:290
信託實習責任 瀏覽:345
連鎖超市融資 瀏覽:171
中銀理財R3 瀏覽:102
前景私人理財 瀏覽:113
銀行裡面的理財是銀行的嗎 瀏覽:392
明天系信託公司被接管 瀏覽:269
安信信託消息 瀏覽:411
600983惠而浦股票 瀏覽:948
信託盈利模式 瀏覽:124
信託貸款平台 瀏覽:969
金銀島信託 瀏覽:826
小額理財信息 瀏覽:587
理財通哪個產品收益高 瀏覽:102
悅達投資參股新三板 瀏覽:730
人民幣境內外價格倒掛 瀏覽: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