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服務行業發展前景

金融服務行業發展前景

發布時間:2022-07-30 12:13:38

① 如何看待金融行業的前景與未來

金融市場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金融興則國家經濟興,如果金融行業沒落的話,經濟發展倒退多少年。最近小銀行,股份制銀行越來越多,反映了國家的經濟水平越來越興旺,不出現大的危機的話,會一直向前發展。

② 金融IT行業發展前景怎麼樣

保險IT市場發展迅猛

金融IT是金融科技的一個重要細分行業,按照下遊客戶類型不同,金融IT大致可分為銀行IT、證券IT以及保險IT。

近年來,在利率市場化和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下,銀行對自身精細化管理、風險控制能力和服務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滿足客戶日益增加的個性化和差異化需求成為銀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在此背景下,我國銀行業加大了對信息化的投資以保持服務效率,銀行IT市場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根據IDC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銀行業整體IT投資規模達1014.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8%。其中,硬體方面的投資佔到投資總量的52.1%,軟體和服務方面的投資占銀行業IT投資總量的9.0%和38.9%。

在投資不斷加大下,銀行IT市場規模顯著擴張。數據顯示,2017年,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整體規模達339.6億元,同比增長22.5%,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將超過400億元,同比增速維持在20%以上。

再來看證券IT市場,證券行業本質上是信息密集型產業,快速、准確獲取各種信息等並加以利用成為市場各方成功的關鍵,而信息技術則是管理和處理信息的技術。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改善信息的傳播方式,提高金融分析的質量,加快信息處理的速度和參與者之間的溝通速度。每一次信息技術的飛躍,尤其是那些快速處理和傳遞信息的最新技術發明總會被證券行業快速應用,從而帶來行業的變革。

正因此,2008年證券業協會發布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信息技術治理工作指引(試行)》,規定原則上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最近三個財政年度IT投入平均數額原則上應不少於最近三個財政年度平均凈利潤的6%或不少於最近三個財政年度平均營業收入的3%。目前,我國證券公司IT總支出占最近三個財政年度平均營業收入的比重均值在3.16%附近。

相比證券IT和銀行IT,保險IT起步略晚,「十一五」末期整個保險行業的信息化工作才全面起步。但受益於國內保險行業的快速發展,保險公司在業務體量增加的同時加大了對信息科技的投入力度,保險IT市場發展迅猛。根據IDC數據,2017年我國保險業IT支出約為224億元,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約為65億元;預計到2022年,保險業IT支出將達423億元,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約為178億元。

新興技術助推行業發展

隨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深入應用,科技對於金融的作用被不斷強化,創新性的金融解決方案層出不窮,金融IT行業發展將進入新階段。

其中,雲計算技術能夠為金融機構提供統一平台,有效整合金融結構的多個信息系統,消除信息孤島,在充分考慮信息安全、監管合規、數據隔離和中立性等要求的情況下,為機構處理突發業務需求、部署業務快速上線,實現業務創新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大數據技術為金融業帶來大量數據種類和格式豐富、不同領域的大量數據,而基於大數據的分析能夠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為精確評估、預測以及產品和模式創新、提高經營效率提供了新手段。

人工智慧能夠替代人類重復性工作,提升工作效率與用戶體驗,並拓展銷售與服務能力。從應用領域來看,智能風控、智能投顧和智能投研等應用場景,是人工智慧在金融行業應用最具潛力的領域,也是技術要求最高、應用難度最大的領域,在未來必將成為人工智慧應用的核心方向。

區塊鏈技術能夠有效節約金融機構間清算成本,提升交易處理效率,增強數據安全性。當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正在逐步落地。多家金融機構已經逐步開始採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在跨境支付、智能合約和徵信管理等多個業務領域的應用。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金融行業創新趨勢與企業發展戰略分析報告》。

③ 中國金融行業未來的市場前景和趨勢

一、中國金融服務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金融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金融業面臨的市場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別是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以來,各級政府都把金融安全和穩健發展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採取多項管理措施,加強自身建設,防範金融風險,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加入WTO後,外國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我國金融業各部門的壓力仍將非常大,發展現狀不容樂觀。下面我們將分別談談我國銀行業(主要是商業銀行)、保險業和證券業的發展現狀。

(一) 銀行業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市場基本上是由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所瓜分,行業壟斷程度相當高,其業務主要集中在傳統的存、貸、匯銀行業務和外匯業務等,很少經營或不經營全部的投資銀行業務,如金融租賃業務、保險業務、信託業務、財產顧問和咨詢業務和旅遊廣告業務等。這些業務范圍的限制,影響了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和金融工具創新能力,資本金嚴重不足,貸款能力出現內生性約束。由於國有銀行效益不佳,消化自身不良資產的壓力很大,也無力用經營利潤補充基金。因此,不良資產日益積累,致使部分國有銀行資產充足率根本達不到巴塞爾協議規定的8%的要求。由於商業銀行盈利能力不強,資產運用效率不高,存在大量的壞帳和呆帳。這些都將使國有商業銀行在與外資銀行的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

(二)保險業

二十年多來,中國保險業以年均39.6%的增長速度迅猛發展,實現第一個保費收入達500億元用了15 年的時間,而實現第二個500億元僅用了3年時間(見圖1-1、圖1-2)。到2000年底,保費收入達1595.9億元。同時保險市場主體日趨多元化,目前,全國共有保險公司40家,一個以國有保險公司和股份制保險公司為主、中外保險公司並存、多家保險公司競爭的保險市場格局已初步形成。但中國保險業目前還存在一系列問題,如保險公司實力

差,資金運用渠道少(保險業收入仍以保費盈餘為主),效率和經營技術不高,服務水平不能適應競爭等。因此,一旦當我國保險公司與外國保險機構真正展開競爭,保險業將面臨很大沖擊。

圖1 1989—2000年我國保費收入趨勢圖

圖2 1989—2000年我國保費收入增幅趨勢圖

(三)證券業

我國證券業起步於八十年代,在1990、1991年滬深證券交易所成立後,經過曲折的歷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首先是融資能力的增強,我國證券市場融資額從1994年的99.78億元,增長到2001年的1192.22億元,占間接融資(銀行貸款)的11.45%;其次,隨著證券市場規模持續增長,股票交易額也持續增長,1993年的股票交易額為3627.2億元,2000年股票交易額達到高峰,為60826.6億元,增長了16.7倍。2001年我國上市公司數量已經達到了1154家,投資者帳戶為6639 .68萬戶。上述數據表明,我國證券市場經過10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由於我國證券業是在一定的保護下發展起來的,並沒有與國際市場完全接軌,因此其要進一步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國內證券機構業務范圍狹窄,品種單一,結構趨同。業務范圍僅限於國內的承銷、經紀和自營三大傳統業務,企業財務顧問業務等雖然也有,但是大多是爭取承銷項目的輔助手段,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具有很大的雷同,對金融創新的重要性仍然沒有充分的認識。

其次,融資渠道不暢,上市證券公司不多。渠道有三個方面:同業拆借、國債回購和增資擴股,且融資偏重短期資金融通,缺乏券商發展急需的長期資金融資渠道。

第三,資本運作效率差。

第四,券商的資產管理業務混亂。

第五,證券經紀業務收益下降。

這些都表明,只有二十餘年成長歷史的新中國證券業同經歷過百餘年資本市場錘煉並且實力雄厚的國外證券公司同場競技,將面臨巨大的現實壓力。

二、中外金融服務業發展比較

2001年11月,中國終於邁進了WTO的大門,中外金融機構同台競技將成為必然趨勢,我國金融業要在這一場新的角逐中佔有一席之位,必須通過比較分析彼此的優勢和劣勢,判斷自身所處的生存環境,最終提出自己的戰略方案。

(一) 銀行業

1.經營規模比較

衡量一家綜合性商業銀行的經營規模,主要有總資產、一級資本、分支機構數量、跨國經營情況等子指標

表1 中外商業銀行經營規模比較(1999年度) 單位:億美元

總資產
一級資本
分行機構數量
跨國經營情況

工商銀行
4275.46
219.19
國內分支機構眾多
跨國經營處於初級階段

農業銀行
2442.93
162.66
國內分支機構眾多
跨國經營處於初級階段

建設銀行
2658.45
131.96
國內分支機構眾多
跨國經營處於初級階段

中國銀行
3162.14
152.70
全球性機構布局
全球性銀行

花旗銀行
7169.37
476.99
全球性機構布局
全球性銀行

美洲銀行
6325.74
381.76
全球性機構布局
全球性銀行

德意志銀行
8437.61
174.18
全球性機構布局
全球性銀行

巴克萊銀行
3988.25
140.55
全球性機構布局
全球性銀行

資料來源:張仿龍、阮班鷹:《中外商業銀行盈利比較及入世對策》,《現代商業銀行導刊》2001年第一期;孔永、馬耕之《世界30家銀行資產負債及財務狀況概覽》,中國經濟出版社1996年版。

從表1可以看出,就總資產和一級資本來源來說,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與國際跨國商業銀行相比並不遜色,已經進入世界大銀行行列。但從分支機構數量及跨國經營情況看,除中國銀行具有眾多海內外分支機構並已初具全球性銀行的某些特徵之外,其餘三家國有商業銀行盡管分支機構總量很多,但跨國經營都還剛剛開始。因此,從經營規模指標分析,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與外國綜合性大銀行的最大差距表現在全球性分支機構布局缺陷和跨國經營滯後等方面。

2.業務功能比較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與外資銀行在業務功能上的差異主要表現在管理當局對混業經營和分業經營的限制(見表2)。英國、日本和美國已分別於1986年、1992年和1999年修改了相關法律,最後從法律上廢除了混業經營的障礙。而我國《商業銀行法》嚴格禁止商業銀行從事證券投資等非銀行業務。

表2 中外商業銀行業務比較

商業銀行業務
投資銀行業務
保險業務
當局立法限制

工商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工商東亞

分業經營

農業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分業經營

建設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中金公司

分業經營

中國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中銀國際

分業經營

花旗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全面開辦投資銀行業務

1999年取消限制

德意志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全能銀行

全面混業經營

巴克萊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全面開辦投資銀行業務

1992年取消限制

近年來,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已經開始繞過法律限制,通過到境內外收購、合資設立投資銀行機構,開展了投資銀行業務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國內分支機構尚不能從事證券一、二級市場業務。因此,業務功能綜合化、全能化是形成外資商業銀行強大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3.金融創新比較

金融創新包括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業務創新三大方面。由於外資大銀行身處市場經濟國家,不存在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的問題,因此,金融創新的比較僅限於業務創新。

從表3可以看出,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業務創新僅限於傳統的存貸匯業務,大部分業務創新還是借鑒國外商業銀行60—80年代的產品,而市場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的品種,如期貨、期權、利率調換、消費貸款證券化、衍生金融產品交易等在我國都還未開辦。由此可見,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在新產品領域及跨國經營方面的競爭力非常弱。

表3 中外商業銀行業務創新比較

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業務創新
外資商業銀行業務創新

綜合帳戶

銀證轉帳

浮動利率貸款

票據融資

電子銀行

循環貸款

網路結算

消費信貸

給點分吧,很辛苦的

④ 金融行業前景分析

金融業在我國的發展

過去我國金融業發展既緩慢又不規范,經過十幾年改革,金融業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在成長。隨著中國金融業的開放,外資銀行的進入,國內金融機制的改革,民營的金融機構、保險機構也會在增加,金融業有著美好的發展前景。

三、我國金融業的就業現狀

隨著金融業行業迅速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逐漸成為最為熱門的行業。尤其是近幾年來,中國金融市場正在走向國際化,對專業性很強的人才需求迫切。

金融行業就業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場,例如高校教師和大公司市場研究分析、基金經理、投資經理、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等。

從整體上看,雖然職業前景普遍看好,但根據實際就業情況看,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據大數據的觀察統計發現,知名院校的金融學碩士,如果導師影響力較大,在校期間注重實踐,同時研究功底比較深厚,剛出校門拿到10萬以上年薪者,不在少數。

四、我國金融業的薪資情況

金融平均月薪超2萬,領跑全行業。在2019年上半年全國各大行業平均月薪排名中,金融行業從業者薪資最高,為20172元,是唯一月薪過2萬的行業。

五、我國金融業的就業方向

無論是本科畢業,還是碩士畢業,金融學專業畢業生總體上的就業方向有經濟分析預測、對外貿易、市場營銷、管理等,如果能獲得一些資格認證,就業面會更廣,就業層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許金融分析師(CFA)、金融風險管理師(FRM)、特許財富管理師(CWM)、基金經理、精算師、證券經紀人、股票分析師等。

六、我國金融業的就業領域

1、商業銀行 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2、證券公司 含基金管理公司

3、信託投資公司、投資咨詢公司

4、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5、保險公司

6、中央(人行)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是金融監管管理機構。

7、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通常為保險方向)

9、公務員序列。政府行政機構 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

10、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秘書處等

七、金融業的資格證書和考試

1、證券從業資格證書:此為入門證書,是進入證券行業的必要證書。共考兩科:金融市場基礎知識、證券市場基本法律法規兩個科目

2、期貨從業資格證書:同證券從業資格證書一樣,也是入門所需證書。高中學歷以上報考即可,共考兩科,基礎和法規。金融期貨即將推出,俱期貨人才應該會變的搶手。

3、保險中介人從業人員資格考試:可分為(1)保險代理從業人員資格考試 ;(2)保險經紀和保險公估從業人員資格考試

4、個人金融理財人員,也被稱為金融理財師、金融策劃師、金融顧問等。他們的主要職責是根據客戶的短期和長期的金融需要和金融狀況,為客戶提供購買適合客戶需要的金融產品的建議。

⑤ 金融行業發展前景怎麼樣

金融行業一直是收入最高的行業,消費金融的前景很好,物聯網金融現在很混亂,但是長期來看,也是很有前途的

⑥ 金融行業的就業前景怎樣

從整體上看,金融學專業這幾年在 報考方面比較熱門,其職業前景普遍看好,但根據實際就業情況看,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據文都教育經濟學考試中心的觀察統計發現,知名院校的金融學碩士,如果導師影響力較大,在校期間注重實踐,同時研究功底比較深厚,剛出校門拿到10萬以上年薪者,不在少數。
就業狀況一覽
近幾年來, 中國金融市場正在走向國際化,對專業性很強的人才需求迫切。金融學碩士就業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場,例如高校教師和大公司市場研究分析、基金經理、投資經理、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等。
就業方向一覽
無論是本科畢業,還是碩士畢業,金融學專業畢業生總體上的就業方向有經濟分析預測、對外貿易、市場營銷、管理等,如果能獲得一些資格認證,就業面會更廣,就業層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特許財富管理師(CWM)、基金經理、精算師、證券經紀人、股票分析師等。
(1)經濟預測分析與管理咨詢人員
經濟預測分析人員的行業分布非常廣泛,但一般只有各個行業中的跨國公司、大中型企業和政府經濟決策部門、公共研究機構才會設置。主要負責各種市場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該崗位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而管理咨詢人員主要是流向一些咨詢公司,比如IT咨詢、戰略咨詢、營銷咨詢、審計、上市輔導等。
(2)對外貿易人員
將"世界工廠"生產的產品,銷售給國外客戶;為國內客戶尋找國外貨源;組織國際貿易貨物物流等。有相當一部分外貿人員在經驗成熟後,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外貿公司。
(3)管理職位
研究生與本科生不一樣,大多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都參與了一些社會實踐,擁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所以正式進入社會時,也能謀得一些管理職位,例如生產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金融管理等。
(4)基金經理
其中,隨著更多的基金項目和基金管理公司的產生,社會將需要眾多的基金管理人才,基金經理就是這一行當中的高層次人才,其職責大致可分為:負責某項基金的籌措;負責基金的運作和管理;負責基金的上市和上市後的監控。目前這方面的人才十分緊缺,其職業的前景看好。基金行業的職業經理人又以基金經理需求最大。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基金經理並不容易,一般要具有碩士以上學歷,有風險控制專業知識背景,還要具有較強的多學科、多行業分析判斷能力,有敏銳的市場嗅覺,豐富的實踐經驗也是必須的。
(5)證券經紀人
證券經紀人的素質要求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扎實的金融學基金知識;二是基於對市場的長期觀察之後得出的投資經驗;由於證券投資是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作為證券經紀人必須通過對政權市場價格變動趨勢的研究,把握規律性,並結合影響證券價格的各種因素分析,逐步積累並具備相當的投資經驗和熟練的業務操作能力。
近年來,我國股民數量直線攀升。這一龐大的投資群體已經為證券經紀人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目前我國證券經紀人有證券業務員、傭金經紀人、中介經紀人、交易所中介經紀人之分。
(6)股票分析師
股票分析師主要為股市投資者提供股市投資咨詢服務,以及舉辦有關的講座、報告會、分析會等,部分股票分析師在報刊上發表股評文章,以及通過電台、電視台等公眾媒體提供股市投資服務。在我國從事股票分析工作,須擁有大學本科以上的學歷以及從事證券業務兩年以上經歷,需要考核《證券投資基礎理論》、《證券投資分析》這兩門課程。通過考試符合條件的人員需向所在地證券管理部門或直接向中國證監會申請,經審批後,方能獲得資格證書。獲得資格證書的人員通過其所在的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向證券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從而獲得執業資格,最後由中國證券協會頒發執業證書。
就業前景
目前我國金融人才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下面幾類人士還是比較缺乏的:一是能夠充當領軍人物的高級管理人才;二是精通外語、法律及計算機的復合型人才;三是法律、咨詢、中介和會計等方面的高級專業人才,有國際金融經營理念和從業經驗的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務人才匱乏。
另外,金融行業內部諸多中間業務的開展,也需要高級專業人才進入,比如個性化金融產品設計、對客戶資金進行投資收益等。

⑦ 金融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金融業具有指標性、壟斷性、高風險性、效益依賴性和高負債經營性的特點。[3]
指標性
指標性是指金融的指標數據從各個角度反映了國民經濟的整體和個體狀況,金融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壟斷性
壟斷性一方面是指金融業是政府嚴格控制的行業,未經中央銀行審批,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允許隨意開設金融機構; 另一方面是指具體金融業務的相對壟斷性,信貸業務主要集中在四大商業銀行,證券業務主要集中在國泰、華夏、南方等全國性證券公司,保險業務主要集中在人保、平保和太保。
金融
高風險性
高風險性是指金融業是巨額資金的集散中心,涉及國民經濟各部門。單位和個人,其任何經營決策的失誤都可能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
效益依賴性
效益依賴性是指金融效益取決於國民經濟總體效益,受政策影響很大。
高負債經營性
高負債經營性是相對於一般工商企業而言,其自有資金比率較低。 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處於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位,關繫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優化資金配置和調節、反映、監督經濟的作用。金融業的獨特地位和固有特點,使得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視本國金融業的發展。我國對此有一個認識和發展過程。過去我國金融業發展既緩慢又不規范,經過十幾年改革,金融業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在成長。隨著經濟的穩步增長和經濟、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金融業有著美好的發展前景。

⑧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與前景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從廣義上講,凡是具備互聯網精神的金融業態統稱為互聯網金融。而從狹義的金融角度來看,則應該定義在跟貨幣的信用化流通相關層面,也就是資金融通依託互聯網來實現的方式方法。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科技,特別是移動支付、雲計算、社交網路和搜索引擎等,將對人類金融模式產生根本影響。互聯網金融模式在未來20年將成主流。
理論上,任何涉及到廣義金融的互聯網應用,都應該是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正處於快速發展期,現在具備第三方支付、P2P網貸、大數據金融、眾籌、信息化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門戶等六大互聯網金融模式。
互聯網金融已經出現了三個重要的發展趨勢。
一、移動支付替代傳統支付業務
二、P2P小額信貸替代傳統存貸款業務
三、眾籌融資替代傳統證券業務
趨勢一:互聯網金融法律體系初步建立
以2015年7月18日十部委發布《指導意見》為標志,互聯網金融步入規范發展階段。《指導意見》出台後,有的具體實施辦法已經出台;未出台的,一行三會也正在密集起草、徵求意見。「十三五」期間,在鼓勵創新,防範風險,趨利避害,健康發展的總體要求下,隨著現行法律法規的動態調整,一系列互聯網金融各業態監管細則將陸續出台,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體系將初步建立。
趨勢二:國家支付體系進一步完善
「十三五」期間,我國支付法規制度將進一步完善,支付服務主體不斷豐富,銀行卡、移動支付等支付工具進一步發展,支付體系業務處理規模持續擴大,運營官僚效率和水平進一步提高,國家支付體系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有助於互聯網金融穩健高效運行。
趨勢三:互聯網金融綜合經營趨勢更加明顯
互聯網金融已經呈現一定的綜合經營特徵。比如說跨行業投資日益增多,部分金融機構依託資金和客戶優勢開展多元化互聯網金融業務,部分互聯網金融企業從開始實行「子公司分業、集團綜合經營」的金融控股模式,眾多互聯網金融的綜合服務平台上線運營,互聯網金融交叉性產品不斷涌現。「十三五」期間,隨著金融業進一步的對內對外開放,互聯網金融綜合經營趨勢將更加明顯。
趨勢四:互聯網金融風險特徵依然顯著
互聯網金融本質上仍屬於金融,沒有改變金融風險的隱蔽性、傳染性、廣泛性和突發性的特點。一些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為實現平台規模經濟效應,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因此出現與傳統金融機構不同的效應,品牌建立過程中會採取諸如免費服務、賠本賺吆喝的惡性競爭,潛在風險很大。
趨勢五:互聯網金融使金融普惠、共享程度提高
今天,中國具有理財需求的人群有3億~4億人,而為這些人提供服務的理財師還遠遠不夠。這個需求的缺口靠什麼彌補?靠互聯網理財。互聯網金融的無間斷服務,無時空限制,低成本,使居民獲得金融服務的可得感增加,不再局限於高端人群,普通人群也可以享受。
趨勢六:互聯網徵信應用更加廣泛
完善的徵信體系是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基礎,互聯網徵信以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安全為手段,依託交易化數據分析潛在借款人信用情況,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十三五」期間互聯網徵信更廣泛用於P2P網貸、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和互聯網消費等各種業態。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已經在開發P2P對接系統。數據對接後,平台數據透明,徵信體系將逐步建立,這會掃清以前傳統金融機構不容易觸及的很多角落,使誠信環境大大改善,這是可以期待的。
趨勢七: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進一步融合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並非顛覆與被顛覆的關系,在風險防範和大數據方面運用各有各的優勢,兩者的合作空間是巨大的。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要充分融合、相互互補,共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這是我們反復呼籲的一點。希望傳統金融機構抓緊布局互聯網,因為傳統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也是大數據、互聯網的密集使用方,未來,在互聯網浪潮之中,應該與互聯網金融有更多的融合。反過來,銀行有天然的大數據,它們過去在這方面的應用也做得非常好,因此,互聯網金融也應與銀行有更多互動。
趨勢八:互聯網金融國際化進程加速
現在,很多互聯網巨頭都在開始進行全球謀篇布局,互聯網金融同樣具有這樣的趨勢。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未來的目標是朝著金融強國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不光需要我們的銀行業走出去,證券業走出來,還需要我們業已超前的互聯網金融也加速國際化進程,在合適的時候及早走向全球。
趨勢九:互聯網金融地理空間重新積聚
當前互聯網金融呈現出一定的區域集中性特點,比如北京、上海、浙江、深圳等區域成為先發地區。隨著互聯網金融進一步發展,地理空間重新集聚,互聯網有望向東部、中部輻射,新的區域性互聯網金融中心將陸續出現。東北老工業基地、西北地區在我國GDP的佔比較多,但在互聯網金融上的創業浪潮不夠。這些地區應抓緊時間跟上,否則,將來互聯網金融在地理空間的重新積聚會加劇地方在金融資源上的不平衡。
趨勢十: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技術作用加強
大數據、雲計算大家已經耳熟能詳,而區塊鏈的研究在國內尚未形成熱潮。P2P、眾籌,包括互聯網財富管理,都是共享金融的一種商業模式。在共享金融下,互聯網會被物聯網取代,互聯網TCP協議會被區塊鏈協議取代,但共享金融本質不會變。區塊鏈產生後,是有中心的。互聯網金融的去中介化是對的,但去中介不是去中心。所以,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得很好,在世界也是一流的,但不要到最後生於互聯網,死於區塊鏈。

⑨ 金融服務與管理就業方向

如下:

金融服務與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一般是金融行業,像商業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

主要可以從事很多工作,銀行常見的崗位有客戶經理、理財經理、投資顧問、櫃員等,當然還有各種理財規劃師、證券投資分析師、理財產品推銷員、保險業務員,做市場是最難的,壓力大,但是前景也是不錯的。

金融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習

金融服務與管理專業,對學生的整體要求是很高的,必須了解地方金融產業政策,緊密聯系市場,將理論與實踐工作相結合,把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相結合。

金融服務也很注重團隊合作與管理,金融行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團隊式的,所以管理學是重點學習的內容;實踐部分,主要了解崗位職責、進行跟崗、頂崗實習,逐步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

在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後,加強了金融知識的培訓和學習,可以獨立做投資分析、報表分析和個人理財,這樣發展前景會更好。

⑩ 金融行業主要發展前景

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不斷深化,銀行業積極布局落地區塊鏈項目

金融是區專塊鏈技術屬應用場景中探索最多的領域,在供應鏈金融、貿易融資、支付清算、資金管理等細分領域均有具體落地。

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國內已備案的提供區塊鏈信息服務的公司約420家左右,共計506項服務。其中提供基於區塊鏈的金融服務的企業有72家,佔比17%,共備案120項金融服務。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科技金融服務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閱讀全文

與金融服務行業發展前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決心做好一個貸款的業務員 瀏覽:937
微信美女加我炒外匯 瀏覽:881
2013我國外匯儲備 瀏覽:125
豐利理財 瀏覽:324
中國信託歷史 瀏覽:840
外匯交易的實體是怎樣交易的 瀏覽:15
北京中融萬通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489
洋山港總投資 瀏覽:220
嘉實基金贖回確認 瀏覽:960
五金融資 瀏覽:573
泰康贏家理財價格公告 瀏覽:492
我想貸款怎麼弄 瀏覽:571
1越南盾兌換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961
豐收理財怎麼樣 瀏覽:486
怡亞通宇商金融貸款 瀏覽:460
002017資金流向 瀏覽:641
槍械交易第一官方慶典 瀏覽:188
天津創業投資公司 瀏覽:796
恆生股票指數 瀏覽:39
股票現在行情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