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金融市場國際化的發展戰略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走向世界是大勢所趨。金融作為商品經濟的產物,同時作為管理商品經濟的一個基本手段,必然要隨正逐步走向世界的中國經濟一道走向世界。
一、 金融國際化內涵
所謂金融國際化就是指金融活動超越國界,從局部地區性的傳統業務活動發展為全球性的創新性的業務活動。其具體內容包括:金融機構的國際化,金融市場的國際化,金融業務的國際化,金融資產和收益的國際化等方面。
1. 金融機構國際化是指一國的金融業在海外廣設分支機構,開展金融業務,形成信息靈敏,規模適當,結構合理的金融機構網路。在對等的條件下,允許外國金融機構進入本國,開放本國金融市場。
2. 金融市場國際化指國內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聯成一體,使國內金融市場成為國際金融市場的組成部分,使國內資金在更廣闊的市場上優化配置,同時吸收利用國外資金,參與國際資金大循環。
3. 金融業務國際化指國內金融業務向外進一步延伸和發展,從傳統的地區性業務,如存款、放款、投資,只不過其規模、性質和對象已有顯著差異。
4. 金融資產和收益的國際化指一國的金融業在海外的資產及所獲得的收益,占其整個資產和收益的比重達到一定規模,成為一國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有了國際金融業的某些特色。
二、 我國金融國際化進程
金融國際化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我國要實現與世界市場經濟接軌的唯一途徑就是實現改革開放政策、實行國際化經營。國際貿易、生產國際化的迅速發展必然要求金融機構為其提供出口融資、貸款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提供相應的服務。三資企業日漸增多,外匯業務增多也要求國內金融業務與國際金融市場聯為一體,因此要求加速金融國際化進程,做到既經營人民幣業務,又經營外匯業務,既經營國內業務,又經營國際業務遵循國際慣例辦事,擴大對外聯系與交往,積極參與國際市場。
我國從70年代末,由政府主導自上而下進行了經濟金融體制改革。這項改革通過行政力量,快速地以金融立法和管理條例的方式,建立一個以中央銀行為主體,地方銀行、外資銀行和其它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輔助的多種金融機構並存和分工協作的社會主義金融體系,很好地成為金融國際化的基礎。
1. 金融機構國際化進程
1) 我國陸續加入一些國際金融組織,如我國先後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集團、亞洲開發銀行的會員。世界銀行1993年給中國貸款3.2億美元,1995年又向中國實施的第七個鐵路計劃提供4億美元的貸款。亞洲開發銀行對華投資項目已達39個,總金額達40億美元。我國農業銀行參加了亞太地區農貸學會和國際農業信貸聯合會,加強農業信貸業務的國際聯系。國時我國與外國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及其它金融組織的聯系在不斷加強,與許多外國銀行建立了代理關系,以便更好開展國際業務,為經濟國際化服務。
2) 我國金融機構在海外已設立了一些分支機構。僅中國銀行在海外10多個國家、地區建立了400多家機構,1992年2月,英國《銀行家》首次公布全球最大跨國銀行中中國銀行排名第8,1993年底其公布全球1000家最大銀行排名,中國大陸6家銀行上榜:工行13位、中行19位、建行39位、農行49位、交行145位、投資銀行527位。另外中資佔有大半股份的港銀集團下屬6家銀行亦榜上有名。
3) 外資、合資金融機構在我國佔有一定比例。據統計目前有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120家外國銀行在我國15個城市開設了40多家分行和225個常駐代表處。1992年秋上海巴黎國際銀行正式成立。這些外資金融機構整體實力強,國際業務量大,人員素質高,經營策略靈活,現代化水平高,並應用世界一流的科技和通訊設施,既對我國金融機構形成一定的競爭壓力,又可以使我國金融機構更好,更近地學習國外先進的金融管理和動作方法,有利於我國金融業向國際化發展。
2. 金融市場的國際化進程
所謂金融市場是指從事金融資產交易活動的場所或領域。市場,永遠是經濟金融活動的最集中地,也是所有業績的最後反映場所,任何經濟實體和個人一刻也不能脫離市場。
我國真正意義的金融市場是在經濟體制改革之後逐漸形成的,到現在只有十餘年時間,難免不正規,形態難免幼稚,因此要在進一步成熟和完善國內金融市場基礎上實現與國際市場接軌,因為國際金融市場蘊含著巨大的資金潛力,擁有先進的金融工具,具有完善的管理體制,其客戶資源和經濟背景能為我國創造較好的機會,提供較公平的條件。當然盲目進入國際市場,運用不合理的戰略都會遭受損失,所以我們首先了解國際市場情況,其次學習使用國際金融工具,再次是創造條件,在國際市場上樹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
1)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從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看,環太平洋地帶將出現一批國際化貿易和國際金融中心,我國也希望擁有這樣的金融中心,加入國際競爭,因此,必須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人民幣國際化需要的條件是:人民幣的自由兌換,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有效控制通貨膨脹和國際收支經常項目保持良好。
Ø 人民幣的自由兌換,其核心是匯率問題。這方面我國走出了關鍵一步,即自1994年1月1日開始,實行匯率並軌,建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這一舉措有利於國內商品價格接近於國際市場價格,有利於發揮匯率調節出口的作用,並應付復雜多變的的世界經濟變化;有利於成本核算、經營管理,使核算體系有較為統一的標准;杜絕外匯黑市交易,純潔外匯市場,有利於國內經濟循環和國際經濟循環的吻合;有利於中國入世並參與廣泛的國際經濟交往。
Ø 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和國際收支狀況的良好。
我國改革開放的20年是飛速發展的20年,經濟增長率每年都以10%左右的速度遞增,總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國時有效地控制了通貨膨脹,國際收支呈順差趨勢,1994年我國出口達1210億美元,進口為1157億美元,同時外匯儲備為516億美元,正邁向經濟大國的行列,這都有助於人民幣的國際化。
2) 我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進程
我國許多金融機構多次在國際債券市場上成功發行了債券。籌集到大筆建設資金,支援國家經濟建設。
歐洲市場
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 歐洲日元債券 1988.1 150億日元
上海市投資信託公司 歐洲日元債券 1988.6 150億日元
亞洲市場
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 歐洲美元債券 1993.3 新加坡 1.5億美元
日元私募債券 1985.10 日本 100億日元
日元公募債券 1991.10 日本 150億日元
中國銀行 日元公募債券 1984.11 200億日元
1985.4 200億日元
1985.10 300億日元
1986.4 700億日元
1989.4 200億日元
東京美元債券 1985.10 1.5億美元
上海市投資信託公司 日元公募債券 1986.2 250億日元
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 日元公募債券 1986.9 200億日元
1991年,我國向境外投資者發行了以人民幣計價,用外匯買賣的人民幣選種股票(B股),面值約3.8億人民幣,通過溢價發行吸納外匯2.4億美元。至1993年2月,上海10家上市公司資本總值為6.5億美元。1992年10月,中國華晨汽車控股公司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價值8000億美元的華晨股票超認購達12倍,10—12月間股價翻了一倍。1992.11中國國際旅行社在香港股票交易所發行股票融資4億港幣。1993.7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這是中國國營企業首次在港上市,接著首鋼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獲得成功,我國證券市場正在與世界接軌。
3) 我國逐步面向世界的保險業
新中國的保險市場自其形成之日就未中斷過與世界保險市場的聯系,即使在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被取消,仍作為中國人民銀行的一個處一直為我國進出口業務服務。
在今天,保險市場在不斷發展、成熟的同時,面臨著新的走向世界的任務。眾所周知,對外中國已成功入世,對內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兩者的最終結果是中國步入世界經濟序列。中國的目標是要獲得與政治大國相匹配的經濟地位,且離目標越來越近。隨著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保險業將發揮更大的作用,保險業在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被不可預知的意外因素打斷時,發揮經濟補償作用,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保證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舉足輕重。因此如何配合中國經濟國際化進程,保證本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順利接軌,同時完成自己走向世界的目標就成為中國保險業的新任務。
中國保險業步入世界保險市場已成為我國發展保險業的發展方向。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已代表我國參加了多個世界性的保險組織,並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家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建立了業務關系。通過再保險的往來,不僅使我國積極投入到了國際保險活動中去,而且擴大了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承保能力。例如:前幾年澳星發射緊急關車,星箭無損,但發射失敗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支付了600多萬美元的賠款,因向國外分保,分攤賠款,減輕了自己的責任。如大亞灣核電站這樣總保額20億美元的項目,則一定要國際市場將風險分散化。因此,中國保險業的發展不僅是一個自我完善的問題,還要與世界保險市場的發展趨勢相吻合。
三、 我國金融國際化存在的問題
1、 宏觀政策欠佳、綜合環境欠協調
政策和環境是金融國際化的兩大基石。目前,我國的對外金融政策總體上是有所松動,但離國際化的標准還有一段距離。對國際化金融機構、工具和人才的交流,項目的單獨與合作開發等均約束重重。同時,經濟、文化、地理位置、交通條件、基礎設施等綜合環境因素也嚴重影響我國金融國際化的發展。面對現代世界信息網的形成和飛速發展,我國銀行業在辦公自動化、計算機化方面作了一些投資,對於及時了解國際金融信息,處理業務起到積極的作用,但與國際大銀行比差距甚遠,陳舊落後的設施難以與裝備先進的外資銀行抗衡,還會不同程度的限制國內業務的發展,對打開國際金融市場產生消極影響。
2、 金融體制的約束
我國金融體制的諸多弊端不僅是由於宏觀經濟政策的失誤,而且也歸因於體制本身缺乏內在約束力。經濟基礎的構造不合理。傳統的命令型經濟體制根本否定了市場經濟,導致資源配置不合理,經濟運行不暢,效益低下,金融處於淺化狀態。中國金融改革滯後於企業改革,自身的企業化進程也較慢,內部制約機制不健全。我國目前金融業處於」准」企業化狀態,銀行缺乏獨立的產權,權力過分集中上級行,社會信貸活動背離價值規律而運行。經過初步的改革,喚醒了激勵機制,卻未建立相應的約束機制。只有在政企分開的前提下,達到權責利的統一,才能搞活金融機構,走向世界。
3、 境外機構數量少,國外資產、負債規模小,國際化水平低,影響中國金融業的國際化進程。
目前我國只有中國銀行國際化程度較高,在海外擁有較廣泛的分支機構和服務網點,而其它銀行在海外分支行較少,對外匯資金的調撥,國際金融市場信息的收集,資金的拆借都產生不利影響。這樣既影響外匯資金的使用效益,制約中國跨國金融業務向縱深方向發展也難以使中國跨國銀行躋身於世界跨國銀行之列。我國的合資、外資金融機構雖有一定的發展,但所佔比例太小,發展速度遠不及三資企業,近6萬家三資企業雖帶來巨額的外資積集,但投產後的主要支持者仍是國內銀行,我國正在逐步對外資銀行放開人民幣業務,外資銀行正從風險小、收益大的國際結算等中間業務和外匯業務中走出來同國內銀行進行全方位的爭奪,中國NOKIA 公司提前還清了中國銀行的巨額貸款,轉投外資銀行貸款,這應給國內銀行一個警告。
4、 封閉已久的中國金融業不熟悉或不習慣國際通用慣例,不適應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要求。
我國許多作法與國際慣例不符。金融監督上,以行政命令為主,法制不健全;國際通行抵押貸款,國內發放貸款主要依靠信用擔保,甚至行政命令發放;貸款利率不反映資金供求實際情況,企業對貸款需求也沒有利率彈性。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銀行進軍海外,將面臨極其嚴峻的國際金融形式,可能會受到歧視性對待。我國在金融機構的監督、稽核、會計、統計、清算體系等方面沒有充分採用國際標准,國內外金融業無法在同一水平和基礎上競爭,也無法用同一標准衡量,這也是國際化進程上的一大障礙。
另外,人才問題是業務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其表現在數量不足和質量不高,真正懂得國際金融和現代投資的人不多。同時在人才使用方面,缺乏一套合理有效的人才競爭機制。我國要實現金融國際化,必須解決這些問題。
四、 對我國金融國際化的幾點建議
1、 深化國內改革,按國際慣例改造金融業,建立開放式的金融體系,完善中央銀行宏觀調控體系。
中央銀行應加強法規建設:如:《銀行法》、《中央銀行法》、《證券法》、《租賃法》、《信貸保障法》、《債務清償法》、《結演算法》、《票據法》、《外匯管理法》、《公司法》等,這些法規須符合國際標准和客觀規律與國際法規相銜接。
各專業銀行向商業銀行方向發展,加強專業銀行經營管理制度的建設,建立起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機制,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進行公平競爭。
2、 逐步建立自己的海外金融活動網路,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創造條件,將中國金融機構推向國際市場。
金融機構』派出去』為一項政治性強,風險大,程序復雜,涉及面廣的工作。我們不能盲目設點,倉促上馬,應立足現有機構網點,增設必要的機構,重點放在拓展健全其功能,及提高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設立海外分支機構有三種方式:跨國銀行、跨國銀行集團和跨國集團銀行。
3、 積極穩妥地擴大引進外資銀行、建立中外合資金融機構
外資銀行的進入有人擔心會擠跨本國銀行,而不允許其經營本幣業務,不經營本幣業務就不能算真正進入。香港外資銀行佔76%,非但沒有擠跨本地銀行,反而把本地銀行推上一個新的高度,造就了一個國際聯系廣、資金來源多、信息靈通的香港銀行業。當然,我國也應行使東道國主權,貫徹』適當保護,對等互惠,國民待遇,為我所用』的原則,參照巴塞爾協議,世貿組織的有關規定,結合具體國情,依法科學管理,促進中資、外資、合資金融機構的平等競爭。
4、 加強與香港金融市場聯系,培育本國金融中心
發展金融機構、開拓國際金融業務,必然與國際金融市場建立緊密聯系,一個發展外向型的國家,為積極有效地參加國際金融市場,開放本國市場,培育本國金融中心是十分必要的。
金融業繁榮的香港無疑是我國的頭號金融中心,我國要利用其窗口作用,吸引更多的海外資金。同時在上海、廣州、大連等發達城市中培育出一兩個國際金融中心為我國經濟建設服務。
5、 加強培養精通國際金融業務的人才,培養和造就一支復合型、專家型的金融隊伍。
金融的國際慣例,法律十分嚴格,相關專業人才是極為重要的。我國這方面人才的缺乏,已成為我國金融國際化的一個制約因素,盡快研究一套與國際市場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已是我國金融國際化迫在眉睫的問題。
五、 結束語
金融國際化是我國利用外資的極好形式。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及金融業自身的發展都離不開金融國際化。金融國際化是我國經濟國際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實行經濟的騰飛,金融國際化的道路一定要走下去。
『貳』 你如何評價現在的中國金融市場
國務院辦公廳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負責人介紹應對國際疫情沖擊、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有關情況。“現在斷定世界已經進入金融危機還為時過早。”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在發布會上表示,國際金融危機通常有三個基本特徵:一是國際金融市場是否存在跨市場、持續的恐慌下跌;二是是否有大量金融機構,特別是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倒閉;第三,全球實體經濟是否受到嚴重損害。目前,許多國家針對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出台了一些應對措施,這些措施的效果還有待觀察。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穩定,實體經濟活動逐步好轉,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叄』 如何利用國際金融市場來發展我國的經濟
一:建設必要的基礎設施
金融危機導致的一個結果是能源和原材料價格急劇下降,當然,這只是當前世界經濟衰退的一個短期現象,不可能改變長時段的供求關系,當世界走出衰退時,各國經濟建設加速,或者能源國若發生動盪,能源和原材料價格很有可能加速上升。而一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對其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像我國這樣基礎設施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瓶頸」的發展中國家。
基礎設施服務既會影響到經濟中的供給,也會影響到經濟中的需求,政府應該把握住這個廉價建設的機會,大力推動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且集中精力發展過去一直滯後的公共交通體系、鐵路體系、再生能源體系,增加用於節能減排的投入,擴大內需,實現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
2.吸引人才
通過此次金融風暴,中國可以從華爾街吸納一些優秀華裔人才來華創業。危機之後,區域經濟經濟會受到打擊和重建,包括華爾街的盈利模式、激勵機制都會發生重大改變。未來各國將會更加重視實體經濟經濟的發展。
雷曼兄弟的轟然倒塌驚醒了華爾街的春夢。大夢初醒的「精英」們突然意識到了生活的無助。華爾街只是壞消息的一個起點,很快金融風暴便在西方世界開始蔓延。有媒體報道稱,紐約市政府估計華爾街困境將使紐約喪失4萬個高薪崗位。而本周,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報告則稱,英國失業人數在一個月內猛增14萬人,突破180萬,達到11年來的最高位。
大手大腳慣了的許多普通美國人,不得不開始「勒緊腰帶」過日子;一些失業的華爾街金融業從業人員,甚至不得不在街頭賣藝掙錢。與此同時,華爾街「工作難民」東渡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
無疑,高端人才的跨國流動將成為一個常態。畢馬威國際的一項新調查顯示,錄用國外優秀員工更有利於促進全球文化間的融合,並加深對新興市場的認識。這份報告同時指出,未來五年內,中國仍將是全球創業最活躍的國家。這意味著中國將成為未來一個人才吸金地。
3. 產業優化
中國遭受全球金融危機沖擊影響,主要還有自身問題:自二00三年以來連續五年高速增長,從經濟發展規律而言,自身有調節的要求;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以廉價勞動力和消耗資源為代價的粗放型出口增長方式遭遇發展瓶頸。
從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三十年經受的歷次外部沖擊經驗來看,每一次大的外部沖擊都是中國經濟調動資源、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推動中國經濟邁上新的台階的重大機遇。
從短期而言,通過積極的政策措施防止宏觀經濟過快回落;從長期而言,首先要著力民生,把完善社會保障系統、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降低稅收、啟動農村市場等擴大內需的政策,作為全面應對危機的政策主線;其次激發企業活力,改革基礎產業和一些准入門檻較高的行業模式,吸引和鼓勵民間投資;第三促進能大量吸收就業的服務業的發展。
在此輪全球金融危機中,目前的第四季度和明年一、二季度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時期,明年三、四季度中國經濟將呈現回升態勢。從第四季度至明年全國「兩會」,將是中國政府連續出台各項政策措施抗衡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震盪,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
4. 國際地位影響
目前世界上存在三種類型的國家:以美國為代表的消費國,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貿易國和以巴西為代表的資源國。不同類型的國家在這次危機中受到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危機過後,美國的經濟實力會削弱,中國經濟也會暫時受到一定的沖擊,但人民幣在國際貨幣中的地位可能會有所提升。
據《環球時報》報道,盡管中國日前傳出了出口受全球金融危機所累,經濟增長放緩的消息,但還是有不少西方媒體依然看好中國在解決全球危機方面起的作用。德國《每日新聞報》22日評論說,當美國打噴嚏,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都感冒了,但中國同時還是「開處方的醫生」,它為應對金融危機開出的「方子」將影響全世界。
《柏林日報》22日說,解決全球金融危機的方案可能來自北京而不是華盛頓,因為中國有一個高效務實的政府,而美國剛好相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1日題為《我們為什麼需要中國》的文章說,中國經濟增長減緩對美國來說可不是好消息,因為中國是美國重要的投資者和貿易夥伴。美國《時代》周刊27日(提前出版)文章在解釋危機中的美元為何堅挺時,也認為是中國推動了美元穩定。
斯德哥爾摩大學教授鮑威爾22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往屆亞歐峰會,歐洲領導人重視程度不高。然而本屆峰會因在中國舉行,又趕上全球金融危機,「很可能會成為最具意義的一屆」。鮑威爾說,西方媒體近日都在談論如何勸中國參加全球金融峰會,這一方面說明法德等國確實難以獨自應對危機,也說明中國的地位已和數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
5.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這些年來,中國經濟過分依賴出口,國內市場還十分疲軟。內需不足的原因,一是人們沒有從經濟發展中普遍且充分的受益,導致消費力滯後。二是由於國家社會保障系統尚不健全以及中國消費觀念影響,公民有錢不敢花而是存入銀行以備不時之需。美國之所以發生危機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過度超前消費,但是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他們的社會保障制度比我們國家健全,使得美國公民消費時心裡有信心。
相對於美國的過度超前消費模式,中國又顯得過於保守。這次金融危機告訴我們,中國必須要在中美兩種截然不同的消費觀念中尋找一個相應的交匯點,從刺激內需做起,切實轉變中國的經濟拉動方式。因此,中國應該以本次擴大內需為契機,建立良好的醫療保險制度與退休金制度等社會保障制度,只有這樣公民才會有信心消費,使經濟增長所產生的資金及時回饋到經濟發展中,使中國有強勁的內需,更有能力抵禦世界市場低迷所帶來的沖擊。
『肆』 中國是否有標準的國際金融市場
沒有。
上海已具備高標准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條件,但仍有「短板」需彌補。
上海深厚的金融底蘊和優秀的金融環境,吸引了CCP12的落戶,這無疑是標准推出的基礎。而上海清算所等滬上專業機構,在標准制定中的深度參與和主動作為,更是標准得以快速落地的助推器。上海清算所董事長謝眾認為,標准帶給上海和中國的,是在國際金融領域的制度性影響力。中國更加深入地參與到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和國際金融標准制定中,體現了中國金融的聲音和訴求。CCP12在標準的醞釀和完善期間,曾多次與中國人民銀行溝通,積極聽取中國監管機構的監管理念和意見建議。可以預見,未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還將繼續擴大參與國際金融規則制定的途徑和深度。
『伍』 國際金融中心是什麼意思我國有金融中心嗎
毋庸置疑,中國的四大金融中心分別是:香港,北京,上海,深圳
首先,香港作為排名紐約,倫敦之後的第三大全球金融中心,又是中國最大的離岸金融市場,理應排在國內金融中心之首。
由於資本充裕,北京還有全國最多最好的股權投資基金公司,據北京西城區區長王少峰介紹,2017年北京金融街所在區域各類金融機構高達1800餘家,金融機構資產總規模達99.5萬億,佔全國金融資產總規模近40%。
北京雖然不像上海,有各式各類的交易所,比如上海外匯交易市場,上海銀行同業,黃金期貨等等,但北京貴在金融體量龐大,金融總部雲集,投資基金活躍,人才素質優越,固能排在第二的位置。
排完了第一第二,後面的排名就顯而易見了,排名第三的只能是上海,這個自帶貴族氣質,從出生就被定位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東方明珠。
排名第四的當屬深圳,這個緊靠香港,深交所,創業板,新四板,股權交易中心,170多家金融總部,包括平安招商等匯集的創新之都。
『陸』 國際金融市場與國內金融市場之間有何區別與聯系
國際金融市場與國內金融市場的區別主要有:
(1)市場運作境界不一:
國內金融市場的活動領域局限於一國領土內,市場的參與者限於本國居民,而國際金融市場的活動領域則超越國界,其參與者涉及境外居民或多國居民。
(2)市場業務活動不一:
國內金融市場的業務活動一般不用外匯,也不必通過外匯市場進行;而國際金融市場的業務活動必然涉及到外匯交易活動,而且要通過外匯市場進行,外匯市場是國際金融市場的中心市場之一。
(3)市場管製程度不一:
國內金融市場必須受到貨幣當局的直接干預(含暗地干預),市場運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行政力量的左右;而發達的國際金融市場則基本不受所在國金融當局的管制,市場運行一般很少受到干預,甚至完全不幹預。
國際金融市場與國內金融市場的聯系表現:
(1)國內金融市場是國際金融市場得以發展的基礎:
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國際金融市場,都是在原先國內金融市場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這些國際金融市場中的金融機構、銀行制度以及涉外業務與國內金融市場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2)國內金融市場的貨幣資金運動與國際金融市場的貨幣資金運動互為影響:
國內金融市場的利率發生變動,會通過各種方式影響到國際金融市場上利率的變化,國內金融市場上貨幣流通發生變化成幣值變動,也同樣會影響國際金融市場上匯率的變動。
(3)國內金融市場上的某些大型金融機構,同樣也是國際金融市場運作的主要參與者:
國際金融市場是隨著國際經濟交易的發展與擴大而產生與發展的,依託國內金融市場發展,相輔相成,聯系緊密
參考國際金融市場:http://ke..com/link?url=_VBQ6W48xe5oSm42HrlIo7Dra
『柒』 試比較中國金融市場與西方國家金融市場,中國存在哪些
中國與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金融制度比較一國的金融制度一般包括三大要素,即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工具。金融機構是指經營貨幣資金的各種金融組織。金融市場是金融機構和其他經濟主體從事金融活動的場所和領域。金融工具則是表明債權債務關系,並能證明金融交易金額、期限和價格的書面文件。由於金融機構是金融市場上的主體,而金融工具是金融機構進行金融活動的手段,對金融工具的交易構成了金融市場的主要內容,因此,一國的金融機構在金融體系中舉足輕重。下面我主要通過介紹美國、英國、德國三個國家的金融機構體系與我國進行比較。
美國
《一》美國的以聯邦儲備體系為中心的金融機構體系美國的金融機構主要由聯邦儲備體系(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府金融機構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所組成。
(1) 聯邦儲備體系美國的聯邦儲備體系由聯邦儲備委員會、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和聯邦儲備銀行以及幾大顧問性質的機構組成。聯邦儲備委員會主要負責制定貨幣政策,監管12家聯邦儲備銀行和聯儲管轄范圍內的金融機構,確保美國支付體系的完整性和連續性,負責執行有關消費信貸的聯邦法規。同時,委員會還須向國會提交起經營情況的年報,以及一年兩度的有關國家經濟發展狀況和聯儲貨幣與信貸供應增長目標特別報告。公開市場委員會是負責實施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公開市場業務的專門機構,即由他來決定聯儲在公開市場上應做何種交易。這些交易是指通過買賣政府和聯邦機構的證券,以吞吐存款機構的儲備,從而實現貨幣政策的目標。公開市場委員會也規定和指導外匯市場上美圓對外匯的操作。美國有12個地區性的聯邦儲備銀行,這些銀行在本區內設立自己的分行。它們的職責有:提出有關貼現率的建議;存款機構的准備金,通過貼現窗口向其提供貸款;印製、保管貨幣;清算存款機構的支票,為其轉帳;代理國庫;對轄區內的金融機構實施監管。
《二》商業銀行美國的商業銀行有兩個主要特點,雙軌銀行制度和單一制。雙軌銀行制度指商業銀行的注冊分為聯邦政府注冊的國民銀行和在州政府注冊的州銀行。單一制是指,美國政府一般不允許跨州設分支機構。還有美國對銀行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除了50個州每州有一個銀行管理機構外,聯邦共有3個銀行管理機構並存,即:財政部所屬的通貨總監、聯邦儲備委員會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對銀行進行檢查監督。
《三》政府金融機構 這是指有美國聯邦政府創辦的金融機構。主要有住宅信貸機構、農業信貸機構和進出口銀行。
《四》非銀行金融機構在美國,將商業銀行以外的所有金融機構統稱為非銀行金融機構。 包括,儲蓄貸款社,互助儲蓄銀行,信用社,保險公司,養老基金,信託公司,金融公司、投資公司以及投資銀行。在這些機構中有的可吸收存款,如儲蓄貸款社、信用社等;有的則不接受存款,且資產的流動性較小,如保險公司、退休養老基金等。前者稱之為非銀行存款機構,後者稱之為非存款金融機構。
《五》美國在國外的銀行二戰後由於美元成為國際市場的重要貨幣,美國壟斷資本迅速擴張,海外投資激增,以及跨國公司的崛起,需要巨額資金支撐美國壟斷資本在海外的擴張,這樣促使了美國銀行在國外的迅速發展。
以上這些主要內容就是美國的金融機構體系的框架。
下面接著介紹英國的金融機構體系的主要部分。 英國英國的金融機構由兩部分構成,英國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英格蘭銀行是其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作為中央銀行,主要的職能為: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和政府的銀行。英國的銀行系統種類齊全,數量眾多,按照英國最新分類,"英國的銀行"主要包括零售性銀行、商人銀行、貼現行、其他英國銀行和海外銀行等機構。
英國的其他金融機構是指除了銀行以外的各類金融中介機構,主要包括房屋互助協會、國民儲蓄銀行、單位信託公司、金融行、養老金基金機構、保險公司。分行制是英國銀行體系的特色之一。
英國的銀行最早普遍實行分行制,被稱為英國模式,其特徵是:總行設在大城市,然後在國內外廣設分支機構作為總行的派出機構,由此控制全國的大部分銀行業務。英國銀行制度另一重要特點是,存在著不少專門從事票據貼現業務的貼現所。英國與其它國家不同,企業一般不直接向存款銀行要求貼現,存款銀行也不直接向英格蘭銀行要求貼現,而是通過貼現所辦理貼現與再貼現業務。
最後,倫敦作為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吸引了大批的投資者,因而就有大量的外國銀行雲集倫敦。
德國德國的銀行體系是從19世紀中葉,隨著國家工業化及其所引起的資本需求而發展起來的。德國的金融體系由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組成。德意志銀行是德國的中央銀行,在金融體系中處於中心地位,擁有較大的獨立性和權威性。聯邦銀行被認為是歐洲各國中最具有獨立性的中央銀行,按銀行法規定,聯邦銀行可以不接受政府對該行發布的指示。當聯邦銀行和聯邦政府在處理問題上有分歧而不能取得協議時,政府只能提出推遲作處決定的要求,而不能否決銀行的決定。
德國的商業銀行資本雄厚,非常活躍,在金融市場上處於強有力的地位。屬於商業銀行的有大銀行(主要三大家)、區域性銀行、外國銀行和私人銀行。德國的商業銀行對工商企業控制力較強,主要是採取參股辦法進行控制,通過參股,形成許多以銀行為核心的大的壟斷資本集團,由於是同一集團,銀行對企業資金的支持也是積極的。
還有德國的銀行業務基本上是多樣化和綜合化。除了商業銀行還有專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包括儲蓄銀行、信用合作銀行和保險公司。
以上就是這三個主要的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金融體系結構,下面我主要寫我國的金融體系結構,從而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差別。中國我國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國人民銀行為領導,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系格局。具體結構是: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其他商業銀行;農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保險公司;在華外資金融機構。
(1)作為我國中央銀行的中國人民銀行,是在國務院領導下制訂和實施貨幣政策,對金融業實施監督管理的國家機關。它具有世界各國中央銀行的一般特徵:是通貨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和政府的銀行。中國人民銀行的分支機構根據履行職責的需要而設立,作為派出機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授權,負責其轄區內的金融監管管理,承辦有關業務。
(2)政策性銀行是由政府投資成立的,根據政府的決策和意向專門從事政策性金融業務的銀行它們的活動不以營利為目的,並且根據具體分工的不同,服務於特定的領域,所以也叫政策性專業銀行。有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家銀行。在起經營過程中,貫徹不與商業性金融機構競爭,自主經營與保本微利的基本原則。
(3我國金融機構體系中主體地位的是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目前,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無論在人員,機構網點數量上,還是在資產規模幾市場佔有分額上,均處於我國整個金融領域絕對舉足輕重的地位。除了以上三大板塊以外,還有其他商業銀行,農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保險公司和在華外資金融機構。上面的四大部分主要是介紹了四個國家的金融機構體系的主要部分。通過對它們的說明,可以看出它們之間的很大區別,我國可以借鑒它們的某些優點。
『捌』 中國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國際化的對比分析。
金融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內在要求,同時又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動力,將經濟全球化推向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綜觀幾十年國際金融發展的歷史,金融全球化已成為其最重要、最顯著的特徵。金融全球化從整體上有力地推動了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的發展,帶來了眾多的利益。金融全球化之所以成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個名詞,備受各界人士廣泛關注,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現代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和傳導與金融全球化的背景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在金融全球化的發展過程中,與其相伴的蔓延效應使金融危機迅速擴散,產生巨大的波及和放大效應,國際金融動盪已成為一種常態。金融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對世界各國利弊兼而有之,機遇與風險相伴。加入WTO後,我國經濟將全面融入金融全球化的進程之中。深入認識金融全球化、把握金融全球化帶來的機遇、應對金融全球化的新挑戰,已經成為我們無法迴避的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一、金融全球化的含義與主要表現形式
(一)金融全球化的含義
「金融全球化」是近二十年來人們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個名詞,也是整個世界日益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究竟什麼是金融全球化?迄今為止,國內外學術界尚無統一的定義。歸納起來,國內外具有代表性的看法主要有:
1.核心論
金融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全球化必然要求、也必然帶來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核心。認為正如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一樣,金融全球化也是經濟全球化的核心,但金融全球化又有其自身規律和豐富內容。從金融本身的發展規律來看,推動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動因是西方國家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自由化、信息技術、融資證券化和金融創新的發展。金融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組成部分,但它同時又是相對獨立於並在很大程度上背離實質經濟的全球運動。與實質經濟無關的國際資本流動大多屬於投機性資本流動,它們不僅無助於反而有悖於實質交易和投資的運動,並往往成為實質經濟的不穩定和破壞性因素。[2]
2.趨勢論
金融全球化是一種趨勢,是指因全球范圍內金融管制放鬆和金融業開放加速而使國別資本得以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的趨勢;是資金或資本或金融服務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大量和自由流動,最終形成全球統一金融市場、統一貨幣體系的趨勢。金融全球化是金融自由化、金融國際化和金融一體化緊密相關的,金融自由化、金融國際化和金融一體化從不同側面推動了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是指一國國內金融管制的解除,包括利率自由化、銀行自由化、金融市場自由化等;金融國際化包括各國銀行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發展境外金融中心與外幣拆放市場、資本項目的放開等等,反映其程度的關鍵是資本項目是否放開;金融一體化是指國內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相互貫通,並以國際金融中心為依託,通過信息網路和金融網路形成全球統一的、不受時空限制的、無國界的全球金融市場,不僅各市場之間的相關性提高,而且金融危機也全球化了。[3]
3.過程論
金融全球化是一個過程,是各國經濟與金融的相互依存關系因國別資本或金融服務可以迅速地、大量地和基本上不受限制地跨國界流動而變得日益密切的動態過程;是全球金融活動和風險發生機制聯系日益緊密的一個過程;是全球化進程中資本積累的金融化,是一個客觀歷史過程。之所以把金融全球化表述為是全球金融活動和風險發生機制聯系日益緊密的一個過程,這是因為:一是金融全球化不僅是一個金融活動越過民族國家藩籬的過程,而且也是一個風險發生機制相互聯系而且趨同的過程;二是金融全球化是一個逐步削弱民族國家經濟權利的過程,無論是對發展中國家還是對發達國家,概莫能外;三是它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這既表現為它在范圍上是逐漸擴展的,而且表現為它在程度上是不斷加深的。金融全球化是一個自然的、歷史的過程,盡管它在給全球各國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會帶來極大的不安定因素,盡管它的發展歷程可能存在曲折,但總體說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4]
4.一體化論
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國或地區的金融活動趨於一體化,一國的金融活動與其他國家金融活動密切相關,各國貨幣體系和金融市場之間日益緊密的聯系,國際金融市場日趨一體化;金融全球化作為經濟全球化的需要,既是經濟全球化的一部分,也是指資金在全球范圍內籌集、分配、運用和流動,包括國際金融機構及各國貨幣的交叉使用。金融全球化的目的是統一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產品和貨幣,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市場化是金融全球化的基礎,從金融市場的基本要素來看,金融全球化包括金融機構國際化、金融業務國際化和貨幣國際化;從金融市場的結構來看,金融全球化包括貨幣市場國際化、資本市場國際化、外匯市場國際化以及歐洲貨幣市場的形成與發展。[5]
法國學者弗朗索瓦·沙奈認為,金融全球化是指各國貨幣體系和金融市場之間日益緊密的聯系。這種聯系是金融自由化和放寬管制的結果,但並沒有取消各國的金融體系,它們只是以「不充分」或「不完全」形式使其一體化並形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有三個特點:首先,它有明顯的等級之分,美國的金融體系支配著其他國家的金融體系,這是美元的地位以及美國的債券和股票市場的規模所決定的,各國之間的發展不平衡以及它們之間的競爭並未消失,甚至被金融自由化和放寬管制激活了;其次,這個整體的各個監管和監督機構是無能為力和不負責任的;再次,這個整體的各個市場的統一是由金融交易者根據各市場不同程度的差別進行交易來實現的。[6]
5.綜合表述
上述定義是從不同的角度對金融全球化進行了界定,但是各個定義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交叉,實際上在上述定義中有一些觀點都是共同存在的,只是強調的程度不同而已,例如金融全球化在經濟全球化中居於核心地位、金融全球化是一種趨勢、金融全球化是一個過程、金融全球化是世界各國或地區金融活動趨於一體化,等等。由此可見金融全球化具有廣泛的內涵,它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因此,我們認為,可以表述為:金融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金融業跨國境發展而趨於全球一體化的趨勢,是全球金融活動和風險發生機制日益緊密關聯的一個客觀歷史過程。
(二)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現形式
金融全球化有其多種表現形式,為了便於觀察和理解金融全球化的表現形式,我們主要從微觀和宏觀兩個層次進行分析。
1.金融全球化的微觀表現
從微觀層次來看,由於金融活動是投資者和融資者通過一定的金融機構、利用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場進行的資金交易活動,因此金融全球化就是金融活動的全球化。金融活動的全球化主要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資本流動全球化。隨著投資行為和融資行為的全球化,即投資者和融資者都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選擇最符合自己要求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工具,資本流動也全球化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資本流動呈現出不斷加速和擴大的趨勢。特別是90年代以來,國際資本以前所未有的數量、驚人的速度和日新月異的形式使全球資本急劇膨脹。從國際債券市場的融資規模來看,包括銀行貸款、票據融資和債券發行三項業務的融資額,1973年為622億美元,1979年為1450億美元,年均增幅為15%;而進入90年代後,由1990年的4276億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15139億美元,年均增幅高達23.5%。在國際證券市場上,發達國家證券資本的年平均流出入總額,1976—1980年間為476億美元,而在1991—1994年間已增加到6311億美元。共同基金的融資規模更令人嘆為觀止,美國1970年的共同基金數為400個、資產總額約為448億美元,到1994年則相應增加到5300個和21000億美元。在全球外匯市場上,目前每天的交易量平均約為2萬億美元,比十年前增加了10倍。
第二,金融機構全球化。金融機構是金融活動的組織者和服務者。金融機構全球化就是指金融機構在國外廣設分支機構,形成國際化或全球化的經營。20世紀80年代以來,為了應對日益加劇的金融服務業全球競爭,各國大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競相以擴大規模、擴展業務范圍和推進國際化經營作為自己的戰略選擇。進入90年代後,世界一些國家先後不同程度放鬆了對別國金融機構在本國從事金融業務或設立分支機構的限制,從而促進了各國銀行向海外的拓展。1997年末,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簽署「金融服務協議」,把允許外國在其境內建立金融服務公司並將按競爭原則運行作為加入該組織的重要條件,進一步促進了各國金融業務和機構的跨國發展。隨著近年全球競爭的加劇和金融風險的增加,國際上許多大銀行都把擴大規模、擴展業務以提高效益和增強抵禦風險能力作為發展新戰略,國際金融市場掀起了聲勢浩大的跨國購並(即兼並和收購)浪潮。金融機構的並購與重組成為金融機構全球化的一個突出特點。全球金融業並購浪潮,造就了眾多的巨型跨國銀行。銀行並購使全球金融機構的數量減少,單個機構的規模相對擴大,銀行業的集中度迅速提高。據統計在2000年以資產排名的世界1000家大銀行中,前25家大銀行的資產佔1000家銀行資產的40%,而1996年僅為28%。
第三,金融市場全球化。金融市場是金融活動的載體,金融市場全球化就是金融交易的市場超越時空和地域的限制而趨向於一體。目前全球主要國際金融中心已連成一片,全球各地以及不同類型的金融市場趨於一體,金融市場的依賴性和相關性日益密切。金融市場全球化有兩個重要的因素:一是放鬆或取消對資金流動及金融機構跨地區、跨國經營的限制,即金融自由化;二是金融創新,包括新的金融工具、融資方式與服務方式的創造,新技術的應用,新的金融市場的開拓,新的金融管理或組織形式的推行。特別是信息通訊技術的高度發達和廣泛應用,全球金融市場已經開始走向金融網路化,即全球金融信息系統、交易系統、支付系統和清算系統的網路化。全球外匯市場和黃金市場已經實現了每天24小時連續不間斷交易。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有關匯率的政治、經濟信息,幾乎同步顯示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銀行外匯交易室電腦網路終端的顯示器上。遠隔重洋的地球兩端以億美元為單位的外匯交易在數秒鍾之內就可以完成。
『玖』 中國經濟對國際金融有何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金融業逐漸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2016年,中國金回融業增加值占答GDP比重達8.35%,超越美國、英國等傳統發達國家,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金融大國。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IMF原副總裁朱民表示,過去兩年中國金融開放政策和市場波動外溢影響增大,國際金融市場一致認為中國的地位正逐漸提高,作用不斷放大。「中國經濟金融越來越成為國際金融的一個主要力量,對國際金融發展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