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民國時期號稱遠東第一都市的上海,當時究竟有多繁華
大家都知道上海是目前我國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中國的金融中心和經濟中心,並且在世界上也有著很高的地位,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但是要知道上海並非到現在才這么強大,在民國時期的上海要比現在地位更加顯赫的多,因為當時在亞洲的東京和香港都沒有崛起,在全球也就倫敦和紐約是世界級的大都市,而上海這個時候被稱為是亞洲最大的城市,也就是遠東第一大都市。
在當時除了上海以外,世界上能夠有足夠影響力的大都市,恐怕也就只有紐約,巴黎和倫敦了,當時的東京還沒有發展多少年,而香港僅僅是一個小漁村,雖然現在的上海依然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但是遠遠不如當年那麼的顯赫了,因為近代上海重新又轉型成為了工業型城市,反而耽誤了上海的金融和經濟發展,不過這幾年來上海大力開發浦東新區,並且設立自貿區,同樣發展速度依然是很快的,相信有一天上海會重新崛起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國際大都市。
❷ 民國時期各軍閥的軍費是怎麼來的
從滿清政權滅亡到新中國成立,這期間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也就是軍閥割據混戰的民國時期。民國時期雖然名義上有國民政府,但實際上各地軍閥割據混戰誰都不服誰。表面上他們對外宣稱支持民國政府的任命和管理。但實際上各軍閥在地方上都實行自治管理,有自己的軍隊體系和行政體系。至於這些軍閥的誕生主要源於兩個歷史時期,也就是北方軍閥時期和民國新軍閥時期。
再說金融集資這塊。民國時期上海屬於中國的的金融中心。很多軍閥就通過在上海走私以及開設賭場參股等來斂財。當初四川軍閥范紹增就是一個最大的走私頭子。而當時上海灘的三位大亨黃金榮、杜月笙、袁嘯林就是上海本地幫助各大軍閥銷贓的中間商。後來也有軍閥通過開設銀行和發放債券等方式來募集軍費。總之最後打來打去搞來搞去受傷的還是老百姓
❸ 求上海市在民國時期的地位,詳細點好
民國時期的上海在當時是中國乃至整個亞洲第一,當時的日本東京,香港,新加坡等等跟上海相差不是一點點。當時的大上海是亞洲唯一的世界金融中心,世界的各大銀行,保險公司等等都落戶了上海,上海也是民國國民收入的重要來源,有著中國錢包的美譽。民國政府還將上海建為上海特別市(其實就是直轄市),民國政府的所有經濟政策能否成功,就看在上海能否成功,足可見上海對當時國民經濟的重要性。說是當時中國的經濟首都都不為過。當時外國人在上海人口所佔的比重也很高,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國際大都市。
❹ 民國時的上海有多繁華
民國時期的上海在當時是整個亞洲第一繁華的大都市,也是當時是亞洲唯一的世界級的金融中心。
❺ 舊中國的四大商業銀行分別是哪四家
舊中國即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的四大銀行也稱"大四行"即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
中國四大銀行
交通銀行
始建於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是中國早期四大銀行之一,也是中國早期的發鈔行之一,發鈔歷史長達33年,也是發鈔時間最長的銀行。1928年,隨著全國政治中心從北京轉移到南京,交通銀行也將總行遷到上海外灘14號。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交通銀行將總行遷到重慶。1951年交通銀行總行遷回上海,1954年除香港分行仍繼續營業外,交通銀行國內業務分別並入當地中國人民銀行和在交通銀行基礎上組建起來的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現稱中國建設銀行)。
1986年7月24日為適應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作為金融改革的試點,國務院批准重新組建交通銀行。1987年4月1日,重新組建後的交通銀行正式對外營業,成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江西中路200號(原金城銀行大樓)。
2004年,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投資了近17億美元,收購了交通銀行19.9%股權。
2005年6月23日,交通銀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國內地商業銀行。
2007年4月25日,交通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每股最後定價7.90人民幣。2007年5月15日,交通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上市,股票代碼上交所:601328。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現為中國五大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之一。
中國銀行
於1912年1月24日由孫中山總統下令批准成立。1912年2月5日在上海大清銀行舊址正式開業,改大清銀行為中國銀行,負責整頓幣制、發行貨幣、整理國庫,行使中央銀行權利)改組而來。故中國銀行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銀行之一。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中國銀行。
1912年1月初,大清銀行「商股聯合會」正式上書孫中山,建議「就原有之大清銀行改為中國銀行,重新組織,作為政府的中央銀行。1912年,大清銀行副監督陳錦濤經時任政府司法總長的伍廷芳提名,出任臨時政府財政總長並且常駐上海,開始藉助大清銀行「商股聯合會」的力量,著手將大清銀行改為中國銀行,建立政府中央銀行。1912年1月28日大清銀行「商股聯合會」召開股東大會,大會決定由股東會職員組成中國銀行臨時理監事會,負責與正副監督籌訂章程,並管理全行事務。1912年1月24日由孫中山總統下令批准成立中國銀行,中國銀行應運而生。1912年2月5日正式開業。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中國銀行。同年12月中國銀行總管理處由上海遷至北京。原總管理處隨民國政府遷往台灣,至1960年在台重新開業。
2003年,國家選擇中國銀行作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兩家試點銀行之一。
2004年中國銀行穩步推進股改工作,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8月26日,經國務院、銀監會批准,中國銀行以匯金公司獨家發起的方式,整體改建為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此基礎上,引進了戰略投資者,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深化內部改革,切實轉換經營機制,取得了長足進步。
2006年6月1日和7月5日,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中央銀行
1924年8月,孫中山領導的廣東革命政府在廣州創立中央銀行。1926年7月,國府移遷武漢,同年12月在漢口設中央銀行。原廣州的中央銀行改組為廣東省銀行。1928年11月1日,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中央銀行,總行設在當時全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國各地設有分支機構,法定中央銀行為國家銀行,行使中央銀行職責,同時武漢中央銀行停止營業。1949年12月,中央銀行隨國民黨政府撤往台灣。
中國農民銀行
民國時期國民政府的四大官僚資本銀行之一。其前身是蔣介石於1932年 11月為籌集反共軍事經費之需要,由豫鄂皖「剿匪」總司令部在漢口所設的農村金融救濟處。翌年改組,於4月起改名豫鄂皖贛四省農民銀行,資本定額一千萬元,用軍用票與特稅(鴉片稅)五百萬元為基金開業,郭外峰任總經理。總行設漢口,於南昌、蕪湖設分行和辦事處。由「剿匪」總司令部通令在四省境內發行一角、二角、三角、五角之流通券,用超經濟的強制手段流通。主要業務為農貸、農倉、抵押土地、農產運銷、農村合作社,以高利貸盤剝農民。1934年 7月郭外峰病故,徐繼庄接任總經理,翌年春以該行業務擴展於全國,陸續設立分行十五處、支行四處,辦事處、分理處及農貸所數十處。
1935年4月更名中國農民銀行,總行由漢口遷至南京。6月4日,國民政府公布《中國農民銀行條例》,經營業務未變,資本總額仍為1000萬元。1936年1月增設儲蓄部,奉准發行鈔票,並積極向川、黔、陝、甘等地發展。翌年3月徐辭職,由葉琢堂繼任,孔祥熙任董事長,4月將總行遷滬。各地分支機構增加到八十七處。抗日戰爭時期,其總行遷渝,1938年資本定額兩千萬元。1940年由顧翊群接任總經理, 並成立信託部,開展有關農業信託業務,曾一度受中央銀行委託經營黃金買賣。1942年 7月,國民政府實行國家銀行專業化後,該行發行業務移交中央銀行,並接收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中央信託局農貸業務,成為當時特許設立的唯一的農業金融機構。1945年該行由孔系轉入CC系之手,陳果夫出任董事長,李叔明任總經理。戰後遷總行於南京, 資本總額增至六千萬元, 於上海設分行,松江、太倉分設農貸通訊處,全國分行增達二十三處,支行十五處,辦事處及分理處兩百餘處。1949年,各地機構分別為人民政府接管,清理結束。
❻ 上海的綜合實力超過香港了嗎
的確最近幾十年上海的經濟是在迅猛的發展,特別是浦東經濟開發區,成為全國的模範了,但是那隻是在國內,上海的確是算中國的經濟中心,是國內的大城市能夠和北京相提並論,但是如果和香港比,恐怕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上海的綜合實力現在還沒有超過香港,可能上海在將來有機會超過香港,但是現在,不僅是上海,全國沒有一座城市能夠比得過香港,我的理由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香港的地理位置優越,四面環海,雖然過去是英國的殖民地,但是回歸大陸之後,香港的經濟還是很強大,香港可以說是中國內地和國外連接的一個通道,在香港,世界的文化和內地的文化相互交流。我們分析上海和香港的綜合實力,那麼首先就是經濟了,雖然說上海經濟在國內是數一數二的,但是香港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能夠和香港的經濟相比較的只有紐約和東京了,所以上海的經濟在香港面前並不值得一提。
第二點,看城市的綜合發展情況,由於香港已經是一個擁有了上百年歷史的大城市了,現代化的程度已經非常之高,可以說無論是街道還是居民素質都已趕超發達國家了,而上海卻只有短短幾十年的現代化歷史,雖然說發展非常的迅猛,從高樓大廈的角度看,香港還是發展的均衡而且數量眾多,香港已經被開發得很完善了,但是上海還是有存在的不足,城市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環境角度上海明顯更不如香港了,不過上海所擁有的潛力是巨大的,相信未來的上海可以與香港比肩。
❼ 民國時期是上海發達還是香港發達
民國時期是上海發達還是香港發達?當然是上海!
上海,簡稱「滬」,民國時期是直轄市之一,同時是中國、遠東及亞洲最大的城市,有「東方巴黎」的美譽,曾被蔣中正稱為「中外觀瞻之所系」。
民國時期的上海在是中國乃至整個亞洲第一,當時的日本東京,香港,新加坡等等跟上海相差不是一點點,而是難望其背。當時的大上海是亞洲唯一的世界金融中心,世界的各大銀行,保險公司等等都落戶了上海,看看現今上海外灘的建築群,可見當日紙醉金迷、十里洋場的盛況!上海也是民國國民收入、外滙的重要來源,有著中國錢包的美譽。民國政府還將上海建為上海特別市(其實就是直轄市),民國政府的所有經濟政策能否成功,就看在上海能否成功,足可見上海對當時國民經濟的重要性。實際就是當時中國的經濟首。當時外國人在上海人口所佔的比重也很高,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國際大都市。
宣統二年(1910年)至民國十六年(1927年),上海人口約從128.9萬人增至264.1萬餘人,年均遞增4.3%。同時,人口遷移活動活躍,大批人口聚集上海,上海迅速發展成為全國第一大城市。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出現第二次外地人口向上海大規模移民。上海人口從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85.2萬人增至三十一年(1942年)392.0萬人,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初更增至540餘萬人。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直接經營的「四行兩局」(中央、中國、交通、中國農民四銀行和中央信託、郵政儲金匯業兩局)挾其巨大金融勢力由重慶重返上海,存款、放款額分別佔全部銀行存款、放款總額91.7%和93.3%,另有近9億美元外匯和600萬盎司黃金(約合3億美元)儲備。外資美、英、比、荷銀行復業,美、英商銀行分別有5家和4家。1949年5月,上海有中外金融機構200多家,其中國家資本銀行7家、省市銀行6家、官商合辦銀行5家、私營銀行113家、錢庄80家、信託公司5家、外商銀行15家。
香港,1945年人口為50萬,由於民國的貨幣政策,國民政府沒收全國人民的黃金、外幣,強迫人民兌換後來因惡性通貨膨脹而變得幾乎毫無價值的法幣及後來的金圓券,在中國涌港的有部份違背政府要求私藏黃金、外幣的富有人士,亦有更大班難民,香港幾乎變成了一座巨型難民營。當時的教會不分宗派,總動員參加救濟,給難民,或受水災、火災之苦的災民提供食物、衣被,開放教會為收容所。並供給建屋材料,或直接興建平房區,難民營供難民居住。
❽ 中國四大銀行是哪四家
中國四大銀行,是指由國家(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直接管控的四個大型國有銀行, 具體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工,農,中,建),亦稱中央四大行,其代表著中國最雄厚的金融資本力量。監管部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管控部門: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
拓展資料:國有四大行經歷了從建國之初,各自分工的專業銀行階段,到新世紀,各自基本成為綜合性大型上市銀行,並都躋身世界500強企業的發展戰略。如今的四大行業務范圍也都不再單一,共同朝著綜合性、國際化、現代化大型商業銀行的目標前進。
中國工商銀行(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簡稱ICBC ,工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總行位於北京復興門內大街55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 擁有中國最大的客戶群,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也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
中國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簡稱ABC,農行)最初成立於1951年, 總行位於北京建國門內大街69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總行設在北京,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在「全球銀行1000強」中排名前7位,穆迪信用評級為A1。2010年7月15日和16日,農行A股、H股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總市值位列全球上市銀行第五位。2015年入圍由中國品牌價值研究院主辦的中國品牌500強第23位。
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簡稱BOC,中行)於1912年2月5日,經孫中山先生批准,正式成立。總行位於北京復興門內大街1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中國銀行是香港、澳門地區的發鈔行,業務范圍涵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和航空租賃,旗下有中銀國際、中銀投資、中銀基金、中銀保險、中銀香港等控股金融機構,在全球范圍內為個人和公司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簡稱CCB,建行)成立於1954年10月1日。總行位於北京金融大街25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 。主要經營領域包括公司銀行業務、個人銀行業務和資金業務,中國內地設有分支機構14,121 家(2012年),在香港,台灣,墨爾本等地設有分行,擁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賃、建信信託、建信人壽、中德住房儲蓄銀行、建行亞洲、建行倫敦、建行俄羅斯、建行迪拜、建銀國際等多家子公司,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中國建設銀行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與多個大型企業集團及中國經濟戰略性行業的主導企業保持銀行業務聯系,營銷網路覆蓋全國的主要地區,於2013年6月末,市值為1,767 億美元,居全球上市銀行第五位。
❾ 民國時期的上海到底有多麼繁華
全國市區的上海有一個響當當的稱呼叫做“東方夜巴黎”,在近期的熱播影視劇當中,有一個電視劇叫做《民國奇探》,講的就是民國時期的上海,通過這部電視劇可以看到當時的上海是有多麼的繁華,而且不僅是這部電視劇,在我們的童年的《情深雨蒙蒙》《上海灘龍虎鬥》,都可以看出上海灘的富麗繁華,在上海有許許多多的商機,這也鑄就了上海的繁華。而且上海他一直是一個兼容性特別強的地方,又臨海,這些都很上海繁華有些脫不開的關系。
三、上海的商業在上海無論是在民國時期還是在現代的時候,都處處充滿著商機,因為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它臨海,臨海的城市十分容易拓展海外貿易,開通國際市場。如今我國企業家大多出於南方,就是因為南方很多臨海城市。商業的繁榮才能帶動經濟的進步,經濟的進步才能帶動城市的發展。
❿ 一直有個疑問,民國時期是香港發達還是上海
當然是上海。在解放之前,上海曾是遠東第一金融中心,無論股票,黃金,外匯等金融市場規模全部雄踞亞洲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