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國際金融學論述題人民幣匯率

國際金融學論述題人民幣匯率

發布時間:2021-01-18 00:15:35

⑴ 一、論述題 1.闡述匯率的決定理論,主要影響因素,並分析人民幣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1正面影響
1.1有利於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提高中國經濟的際地位
從國內與國際上看,一國貨幣的升貶主要與其綜合國的興衰密切關聯。在人民幣長期升值的趨勢中,國內外人民幣和中國經濟的信任將與日俱增。由此,人民幣作為堅挺的貨幣,必將進一步擴大在周邊國家乃至全球范圍的流通,並最終實現國際化,成為國際通貨。因此,人民升值是中國經濟綜合實力強、經濟形勢好的信號,有利於強國內外投資者的信心以及改變他們對政府行動和經濟行的預期,使投資者有投資意願,並使中國對外再融資更易,成本更低。
1.2人民幣升值有利於中國的進口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的貿易條件是個大的改善。隨著貿易順差的加劇,我國貿易條件曾一度處於惡化的情況。根據商務部的一份調查顯示,我國進口商品的價格相對於出口商品的價格比值正在提升,這說明我國的國民福利正在向外流失,必須更多進口商品才能換回同樣數量的出口商品。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初級產品和製成品的美元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趨勢,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也導致進口的需求在進一步上升。人民幣的升值會降低進口產品的價格,尤其是原材料和高級設備價格的降低,使得原料進口依賴型廠商的成本下降,有利於企業進一步引進新技術,提高生產效率,進行產品的更新換代。同時,由於大部分進口商品都用於復出口,隨著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得到提升,有助於我國企業向高端延伸,使得貿易條件有所改善,有助於我國更好地利用世界資源,提高國際競爭力,增加國民福利。根據海關數據顯示,從今年5月份到7月份,人民幣匯率從682.80升值到677.50的過程中,我國的進口額也呈現著同步的上升趨勢,從1122.1億美元上升到1168.0億美元(統計數據見附件)。但是需要強調的是,決定進口的邊是很多的,不能把匯率這個變數的地位和作用強調過頭。
1.3人民幣升值優化我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
當前,我國貿易結構存在著不合理的結構,多數企業都處在勞動密集型企業模式中,高新技術含量較少,存在加工過程短,增值空間不大的問題,而真正體現科技水平的設備和商品要從國外進口,導致我國生產企業的加工收益絕大部分屬於國外。通過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可以有效地減少技術含量較低、管理制度相對較差的企業,向符合我國產業結構的大方向發展。由於人民幣的升值會引起國內更加激烈的競爭,同時可以減少國外無效率企業的惡性競爭,另外,能夠加快企業走向世界的步伐。不難發現,德國、日本等大國的國際品牌都是在本國貨幣升值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可見,本國貨幣的增值可以讓本國企業在優勝劣汰的壓力下,不斷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2負面影響
2.1抑制中國的出口
人民幣升值後,將會對我國的出口產生一定的抑製作用。一方面我國出口企業成本相應提高,另一方面,以外幣表示的我國商品的價格會上漲,在兩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國出口商品的價格必然會出現上揚,從而削弱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而由於本國商品價格上升,國內也會增加對外國進口商品的消費,減少對本國商品的消費,這將對國內這種以勞動密集型商品為主的市場造成極大傷害。與此同時,專家強調,匯率在我國出口方面的影響作用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影響和決定出口的變數很多,各個變數在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對出口影響作用的地位也不相同,所以,應當注意的是不能過高估計匯率對我國出口的影響。
2.2抑制外商直接投資
人民幣升值後,不利於吸引外資,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資將受到抑制。在人民幣升值的大背景下,外商在中國的投資成本如投資建廠、購置設備、在華勞動力的成本都需用人民幣支付,而人民幣的升值無疑也使他們的成本升值。其次在華外商投資企業的各類產品和服務中有相當部分是面向國際市場的,人民幣幣值的上升,同樣給這些企業的這些產品走向海外市場的競爭力打了折扣。
2.3加大國內就業壓力
目前,中國有效勞動力數量和質量都在快速增長,但經濟增長的速度並不足以抵消這種壓力。如果人民幣升值,經濟增長將更趨緩慢,勞動力市場由於供給過剩,競爭將加劇,工資不會上漲,這不利於緩解我國的就業壓力。尤其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我國的進出口企業為緩解國內就業壓力做了很大的貢獻,但人民幣升值後將影響這些企業的經營狀況,這勢必對當前的就業環境造成沖擊。另外,人民幣匯率上升還會導致中國非貿易品(諸如土地、勞動等生產要素)價格的上升,從而減弱國內需求,進而給就業市場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2.4影響央行貨幣政策調節的作用
由於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為使人民幣匯率可以保持基本穩定,央行不得不在外匯市場上投放大量基礎貨幣以購買外匯,而在市場中投放過多的基礎貨幣顯然與央行不斷提高存款准備金和存貸款利率以控制通貨膨脹的政策目標相左,從而影響央行貨幣政策的調節作用。
2.5外債規模進一步擴大
因為人民幣升值之後,外國資本會因為預期人民幣繼續升值而大量進入我國資本市場,並相應地增大我國的外債規模。
此外,人民幣升值還存在會給中國的通貨緊縮帶來更大的壓力、增加財政赤字等負面影響。
4 針對人民幣匯率升值影響提出的對策建議
目前人民幣升值壓力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從經濟長期發展來看,中國必須適時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這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健康穩定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過程。鑒於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發展存在以上諸多方面的影響,我國的許多學者提出了一些有參考作用的對策建議,主要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4.1改變對外貿易的傳統理念
中國對外貿易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存在著片面追求貿易順差,追求出口創匯的傾向。為化解人民幣升值的國際壓力,應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理念,由強調貿易順差向貿易平衡轉變。事實上,現代國際貿易的目標不是追求出口數量或金額,而是最大限額地獲取高額利潤。從世界經濟發展的演變過程來看,發達國家的經濟繁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出口基礎上的,換言之,逆差國家恰恰是世界強國,只有大國和強國才有能力大量進口。中國目前仍然處在一個較弱的歷史階段,要盡快渡過這一歷史階段,實現貿易平衡,並取得通過進口盡可能地獲得外部資源。
4.2適當增加商品進口,升級出口產品結構
目前,中國出口成品中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產品的技術含量有限,利潤率極低,因此化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應加大對進口的扶持力度,增加重要原料和能源的進口,同時加大技術設備特別是高新技術的進口,這不僅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而且有利於改善產業結構,促使出口商品結構升級換代。在升級出口產品結構上,首先,要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改變進出口產品結構,應淘汰一批產品技術含量低、檔次低的企業,提高出口商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努力提高出口品中工業製成品的比重;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提高產品技術含量,促進產品結構升級的保障,從而推動經濟由外向型向內需型發展轉變,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4.3適時調整匯率水平與匯率制度
從國際經驗來看,既然經濟大國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面臨匯率升值的內部壓力與外部壓力是不可避免的,而人民幣升值是大勢所趨,在人民幣未來的升值過程中,避免出現大幅度匯率調整極為重要。為此,要讓匯率始終能夠反映經濟基本面,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對人民幣匯率適時作出適當的調整,使匯率水平既能真實反映中國的經濟狀況,又能避免未來人民幣快速升值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這一點,有待於政府採取果斷措施。
4.4適當調整稅收政策
東南亞金融危機後,中國貿易順差的保持得益於出口退稅政策,因此,可以通過改革出口退稅政策來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這一政策調整將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國對外貿易,特別限制出口,是化解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的應急措施,但它僅在短期內有效,而且只能是權宜之計。除此之外,國家應對某些自然資源輸出行業,尤其是中國將來可能出現短缺的資源,徵收出口附加稅,比如煤炭、某些礦產等資源,要使這些產品的出口綜合成本與國際上同類產品相當,避免被其他國家借傾銷之詞而徵收懲罰性關稅,同時又保護中國有限的寶貴資源。
4.5其他減輕人民幣升值負面影響的對策
在經濟基本面臨持續升值壓力情況下,人民幣小幅度的升值,有可能形成不斷強化的升值預期,因此要採取配套改革來穩定人民幣升值。針對出現人民幣升值對物價水平下調的壓力,以及對總需求的負面影響,我們可以通過西部大開發的措施,擴大內需來解決。針對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儲備風險,我們要深入研究未來世界主要貨幣的變動趨勢,根據我們進口規模,適時調整中國的外匯儲備幣種結構和總量規模。針對人民幣升值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我們可以大力發展多元化的金融市場,增加投資、融資渠道。另外還應該進一步深化改革,優化市場資源配置,大力發展服務業,增加就業創造條件。

國際金融論述題 , 當前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國際經濟和微觀經濟主體有哪些 大家幫幫忙吧

在全球經濟不平衡背景下,我國雙順差的經濟結構和外匯儲備的增長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積極作用。

一,貿易順差的擴大,充分證明了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的外向型經濟和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外匯儲備的大幅增長也使我國徹底結束了外匯短缺的歷史,標志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信譽的進一步增強。

二,較充足的外匯儲備,意味著我國國際支付能力和調節國際收支能力的增強,為我國堅持改革開放提供了物質保證,有助於我國提高抗禦國際金融風險的能力,增強國際社會對我國經濟發展和金融安全的信心。同時也為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和逐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提供了較寬的政策空間。

三,較充足的外匯儲備,為促進國內經濟結構調整以及進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所需要的先進技術、設備提供了支持。有利於實現內外經濟協調發展,有利於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國內企業走出去發展,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

與此同時,國際收支雙順差的結構失衡和儲備持續大幅增長的總量失衡,也為中國經濟發展提出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挑戰。

一,國際收支失衡的現狀增加了當前宏觀調控的復雜性。近年來,外匯持續大量凈流入,使得外匯債款成為中央銀行基礎貨幣投放的主要渠道,盡管中央銀行交替使用貨幣政策工具,並不斷創新調控方式以回籠市場的流動性,但在外匯儲備持續狡獪增長的情況下,這些調控政策的作用空間受到了限制,加大了貨幣調控操作的難度,直接影響到貨幣政策及宏觀調控的自主性與靈活性。

二,國際收支失衡的現狀,放大了脆弱性,當前我國一定程度上存在市場流動性偏多問題,是全球流動性過多的組成部分,通過國際收支順差滲透進入我國金融體系。當前宏觀調控中面臨的固定資產投資過熱,銀行信貸投放偏多,房地產和股票價格上漲過快等都與這種外資流動性偏多相關。在以銀行為主導的間接金融體系下,流動性通過銀行體系的資產負債運作,成數擴大。2006年我國M2比GDP的比重為1.65。意味著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對銀行體系依賴性進一步增強。這種流動性偏多尚為造成明顯的通脹壓力和經濟泡沫,對金融體系的穩定不容忽視。

三,加大了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的難度,國際收支持續順差,反映了經濟增長方式粗放,投資和消費之間的不協調,產業結構的不合理,城鄉和區域發展不協調等突出矛盾,反過來,又進一步加劇和強化了這些結構性問題。充分式外貿增長所帶來的大量外貿順差,不僅導致資源和沿海地區和出口加工部門過渡集中,國內服務業和產業部門,內部中西部地區發展較慢,加劇了國內環境資源的壓力。

四,貿易順差的大幅度提高,增加了貿易糾紛和貿易摩擦以及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根據WTO統計結果,隨著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近年來,我國連續十多年被全球發起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盡管2005年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後,人民幣匯率彈性明顯增加,但面對國際收支順差尤其是貿易順差持續擴大的形勢,國際社會對人民幣升值的市場預期始終存在。我國現階段持續一定時間的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既是全球經濟失衡的組成部分,對我國經濟金融穩定以及結構調整的不利影響也越來越突出。為此,在促進本國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的同時,為全球經濟失衡調整起到相應的積極作用,已經成為我國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面對的關鍵問題。

下面再提幾點建議。為了積極地應對全球經濟失衡可能造成的外部風險,有效地改善中國的國際收支狀況,需要更多的著眼於調整國內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規則制定,在共同推動世界經濟穩定的同時,爭取有利的外部經濟發展環境。

一,面對全球經濟失衡的新形勢,著眼於保持國內經濟又好又快的宏觀目標,政府應注意轉變經濟工作思路,時時進行宏觀調控,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入手,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資資源消耗向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力素質和管理創新轉變,努力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

二,要立足與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來推動經濟增長,適當降低經濟增長對出口貿易的依賴,以消除巨額貿易順差產生的中長期的影響。同時要抑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注意培養經濟的內生增長能力,通過綜合運用財政、稅收、信貸、價格等經濟杠桿手段,促進擴大就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快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縮小城鄉、地區和階層收入的差距。解決住房、教育一醫療等民生問題,提高國民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改善消費環境,鼓勵合理消費,促使經濟增長由投資和出口拉動型向消費投資,內需與外需協調拉動型轉變。

三,科學合理地利用外資,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按照國家的產業政策和地區發展戰略,加強對外資引導,規范招商引資行為,避免各地為爭相引入外資而進行的惡性競爭,適當提高勞動力權益和生態環境的保護調整。調整資源和環境成本格局,要嚴格控制技術檔次低,土地資源佔用多,高耗能高污染的外資項目,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效益,同時積極貫徹和落實國家走出去的發展戰略,鼓勵境內主體對外投資,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從根本上改善中國在國際分工中的角色和地位。

四,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促進外貿平衡發展,改變單純依靠要素投入和低廉價格追求數量型的增長方式,提高對外經濟貿易的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要繼續調整出口退稅等出口導向的優惠政策,嚴格控制搞耗能、高污染和資源型產品出口,鼓勵節約型、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推進資源型產品價格的改革,適當提高最低工資標准,使出口產品價格更加真實地反映勞工成本、環保成本和資源成本。要培育自主品牌,增強國際營銷能力,提高對外貿易的核心競爭能力,促進出口從生產成本優勢向綜合競爭優勢轉化,要擴大進口,特別是擴大先進技術、關鍵設備零部件、國內短缺資源、原材料及自成品的進口,發揮進口在促進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五,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合理調控貨幣供應總量。在當前流動性偏多的形勢下,堅持穩中適度從緊,一是繼續整合央行票據和特別國債發行,加強流動性管理,保持貨幣供應和經濟持續平穩較快增長相適應。二是靈活運用利率調整手段,逐步實現正的實際利率。三是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提高貨幣政策有效性。四是加強國內外形勢的分析和預測,提高貨幣政策的前瞻性、科學性、靈活性。

六,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在適當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的同時,保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加快發展外匯市場,增加金融避險工具,培育企業應對匯率波動的意識和能力,為促進國內收支基本平衡創造有利條件。二是積極穩健金融市場建設。使國內儲蓄能夠順利轉化為國內投資,鼓勵各類所有制類型的企業利用國內的金融市場籌集資金。三是穩固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完善對資金流入監管的同時,促進資金雙向有序流動。

七,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規則制定,努力營造國際有利的環境,加強同各國的磋商、協調,在積極承擔自身國際義務的同時,促進全球國際收支失衡的貿易赤字,一方削減財政赤字,共同維護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

⑶ 緊急求助:國際金融論述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正面抄影響,人民購買力增加,刺激襲消費,拉動經濟發展;進口成本下降,引起進口商品的價格下跌;本幣表示的我國資產價格上升,刺激股市上揚,吸引更多外國投資
負面影響,相對外國來說,以本幣表示的我國商品價格上升,引起出口的下降,同時人民幣購買力增加,引起進口的上升,從而減少貿易順差,增加貿易逆差

對經濟的總體影響

有利影響:

改善貿易條件;抑制通貨膨脹;消化過剩的外匯儲備;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降低外匯占款對貨幣政策自主性的干擾;減少貿易摩擦

不利影響:

降低產品國際競爭力而引發失業;觸發「熱錢」對金融體系的沖擊;忽略隱性財政赤字對人民幣貶值的內在壓力;迎合投機資本的預期,製造資產泡沫

⑷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體制改革以來,試結合國際金融學的理論分析(1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前後匯率。。

既然是國際金融就不能單單就中國的內政制度來看,而且中國政府做出內的制度性調容整也是符合世界金融秩序的大背景的!新世紀以來世界格局發生和很多變化,世界金融秩序也在改變。戰後簽訂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金融秩序,而改革之前正式基於這樣一種秩序人民幣和美元直接掛鉤。人民幣匯率隨著美元的變化而變化,所以人民幣兌美元一直維持在8點多。但是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破裂和世界格局的變化人民幣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由原來的以美元掛鉤改革為隨市場經濟自由變化的機制。但是不要忘了這是在中國,在中國就要考慮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政府就不會完全放開匯率的市場化。但是迫於外交壓力和各種其他國際形式,人民幣匯率不得不走入到升值區間。升值——其實很簡單啊就是人民幣越來越值錢,等價的商品人民幣的購買力越來越強,同樣外國人想買中國的商品需要付出的錢就多了。所以人民幣升值對出口型企業的影響比較大,出口商品成本提高不利於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

⑸ 幫幫忙!國際金融學論述題:對於我國外匯儲備過高,你有什麼看法

外匯儲備過高的利弊分析:

外匯儲備是一種重要資源,尤其對像我國長期受外匯缺口制約的發展中國家更是如此,充足的外匯儲備的有利之處:

1、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的對外信譽,增加國外投資者的信心,加快吸引外資,緩解國內通貨緊縮帶來的壓力,保證宏觀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外匯儲備有一種「定心丸」的效應,外匯儲備是否充足,反映一個國家的對外支付能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硬指標之一,在國際金融市場中,外匯儲備更是一種信用指標,雄厚的儲備是一種財富擁有的象徵,在主觀和客觀上,穩定了本幣的國際信譽,提高了投資者對國家經濟的信心。

2、有利於應對突出事件,平緩國際收支波動,有效的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確保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安全運行。事實證明,當本幣和匯率出現不正常波動時,可以動用本國的儲備,影響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使得匯率波動保持在內外允許范圍內,從而保證本國金融安全,促進經濟的穩定繁榮發展。

3、有利於對外發展直接投資。就目前來看,單純依靠降低成本,擴大出口規模的增長方式已不可取,我國必須適度引導傳統的出口企業,改變外貿增長策略,使外貿工作轉型,鼓勵企業增強信心,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擴大對外投資,提升我國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高額外匯儲備的弊端:

1、外匯儲備太多,勢必增加國內基礎貨幣投放量。一國外匯儲備的增加,使該國不得不隨之發行更多的本國貨幣,致使國內貨幣的基礎供應量增加,形成並加重國內通貨膨脹的局面,對本國的經濟發展有負面影響。而基礎貨幣的投放量增加,推動了貨幣信貸過快增長,引起了投資擴張、通貨膨脹等一系列問題,增加了銀行體系的脆弱性,最終影響到宏觀調控的有效性。為了消除這種負面影響,央行將投放一定的成本來發行國內債券,這種發行成本與國內儲備增加帶來的收益相比要大得多,由此形成了外匯儲備的管理成本,一國外匯儲備越高,隨之的管理成本也增高了。

2、持續增長的外匯儲備加大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而且日趨長期化。我國外匯儲備不斷攀高的狀況使人民幣供不應求,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但人民幣升值會嚴重影響我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尤其是在目前,出口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已高升到60%以上,出口競爭力的弱化,不僅會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增長速度,而且會極大的影響國內勞動力的就業安置。近幾年實踐證明,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也會引發國際上對我國外貿順差和人民幣升值的過分關注,容易誘發更多的貿易爭端和磨擦。

3、儲備外幣化的風險。經營外匯儲備的資產追求安全性、流動性和有效性有機結合的原則,以安全為第一要素,這決定了我國外匯儲備主要投資於國際市場,是國際市場上信譽等級較高的體現。按照美國財政部的統計,2004年12月,中國購買美元資產的儲備占整個外匯儲備的63%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的外匯儲備主要是投資美國的國債,這樣就隨之帶來了兩個相關的問題:一是美元近幾年呈現出弱勢的發展趨勢,匯率下跌,美元持續貶值,2004年美元對歐元的貶值超過了10%,那麼中國的外匯儲備的美元資產就會隨之「縮水」,造成巨額損失。二是中國的外匯儲備一半以上購買了美國的國債,客觀上容易受制於人。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格局下,一旦國際上出現重大風波,美國可以把我們手中的巨額美元債券予以凍結,來制裁和報復中國,中國不得不防。

⑹ (急用)跪求英文高手幫忙翻譯下列國際金融論述題--人民幣升值會怎樣人民幣貶值會怎樣

How will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renminbi?

The impact of the appreciation, first of all is the field of trade,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renminbi, exports would certainly drop, but drop the issue of how much. Exchange rate change on the extent of the impact of export? In fact, only in the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and export between the larg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ircumstances, the exchange rate adjustment on exports will play a substantive effect.
Second, domestic prices and the economy. Appreciation of the renminbi, which is equivalent to RMB purchasing power increased, imports increased, domestic price level will drop significantly, which is emerging from deflation in the shadow of China's economy is again the face of deflationary pressure. From the domestic point of view the present situation, e to a huge market, but consumers still prefer imported goods, so imports of consumer goods may be more than the import of capital goods, thereby creating the risk of deflation.

Depreciation of the currency will happen?
Advantages:
The devaluation of the Renminbi could stimulate exports and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while curbing unemployment. Second, the renminbi was devalued, foreign holders of short-term to allow the yuan to shake our confidence. This is no doubt that the elimination of hidden inflation pressure, like the United States block China's emergence as the financial crisis.

This stage, to my point of view, although the devaluation of the Renminbi will also have some negative impact, but relative to the appreciation, the depreciation is far greater than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benefits.
【幫助幫助】

⑺ 論述題 如何理解匯率的作用與影響。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匯率同商品的價格一樣受供求關系的制約。當一種貨幣供不應求時,它的匯率就上升,反之則下降。影響貨幣供求變動的因素就是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主要有:國際收支狀況、通貨膨脹、利率水平、匯率政策、重大的國際政治事件及信息、心理、投機等因素。通常,一國經濟狀況良好,經濟實力雄厚,國際收支狀況良好,該國貨幣就堅挺,匯率就穩定;反之,則會導致該國貨幣疲軟,匯率波動。
匯率連接國內外商品市場和金融市場的一條重要紐帶,匯率因各種因素的影響而不斷變動,匯率的變動包括本國貨幣貶值和升值兩個方面。
本國貨幣貶值對經濟的影響:
(1)本幣貶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①本幣貶值對進出口收入有影響。一國貨幣貶值通過降低本國商品相對外國產品的價格,使國外人們增加對本國產品的需求,本國居民減少對外國產品的需求,從而有利於本國的出口,減少進口;外國貨幣的購買力相對提高,貶值本國商品、勞務、交通、住宿等費用相對便宜,有利於吸引外國遊客,擴大旅遊業發展,推動就業增加和國民收入的增長。②本幣貶值對國際資本流動也有影響。如果貶值趨勢不斷發展,那麼人們將會把資金從本國轉移到其他國家,引起資金外流。
(2)本幣貶值對國內經濟的影響:①本幣貶值後,一國的貿易收入往往會得到改善,整個經濟體系中外貿部門所佔比重會擴大,從而提高本國的對外開放程度,可以有更多的產品同國外產品競爭。②本幣貶值對物價也有影響。一方面,出口擴大,引起需求拉動物價上升;另一方面通過提高國內生產成本推動物價上升,貨幣貶值對物價的影響會逐步擴大到所有商品,易引發通貨膨脹。
(3)本幣貶值對世界經濟的影響:①小國的匯率變動只會對貿易夥伴國的經濟產生輕微的影響,但主要工業國的貨幣貶值會影響其國家的貿易收支,由此可引起貿易戰和匯率戰,並影響世界經濟的發展。②主要工業國匯率的變化還會引起國際金融領域的動盪。在國際貿易和借貸活動中,將使吸進貶值貨幣的一方遭受損失,而要付出貶值貨幣的一方,將從中獲利。③主要貨幣的匯率不穩定還會給國際儲備體系和國際金融體系帶來巨大影響。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就是首先從泰國貨幣貶值開始的。1998年日元對美元的比價持續下跌,降到八年來最低點。這對亞洲各國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而且在美國的股票市場和外匯市場引起軒然大波。中國政府庄嚴宣布:人民幣不貶值,這既體現了中國綜合國力的強大,而且體現了社會主義中國在國際經濟舞台上承擔著相應的國際義務和責任,並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本國貨幣升值對經濟的影響:一個國家的貨幣升值(上浮)後,同量的這種貨幣能比以前換取更多的他國貨幣,買到更多他國的商品,這種貨幣的信譽及這個國家的經濟地位也將隨之提高,還利於償還外債,利於使本幣成為國際通用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產生「黃金效應」。盡管有這些好處,但一般講,不到不得已,任何國家都不會將其貨幣升值,因為這會給一個國家帶來一些嚴重後果。如:①貨幣升值後,出口商品價格隨之提高,進口商品價格相應降低,這會導致出口減少,進口增加,對國際收支產生不利影響。②貨幣升值,使一國的對外貿易環境惡化,造成國內生產下降,失業增加,國內矛盾加劇。③加劇通貨緊縮.進口商品價格因本幣升值而下跌,國內同類產品也會在「示範效應」下降價。出口則因人民幣升值而減少,出口企業的產品需求萎縮,價格下調,最終會帶動國內物價的全面下跌。④本國貨幣的升值,使這個國家的外匯儲備或從外國調回的資金,折成本國的貨幣計算,也相應減少,不利於引進外資。
合理穩定的匯率是一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從一國看,它有利於促進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和實現外資收支平衡,穩定物價、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增強國際儲備。從世界看,它有利於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和國際金融秩序的穩定,促進國際資本正常流動等。相反,頻繁急劇波動的匯率會加劇國際經濟競爭,影響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會刺激國際投機,造成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和混亂等。

⑻ 有誰知道國際金融論述題「現行各國穩定匯率的措施」是什麼

目前主要國家的貨幣主要採用市場定價機制,匯率由市場決定,政府很少干預匯市。即內使在08年金融危機時容期,像澳元日元等幣種出現單日巨幅波動,相關政府部門也未出手干預。
但並不是說各國政府就不會對匯率進行干預,在某種情況下,政府也會出台一些措施進行匯率干預。政府幹預穩定匯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口頭干預。口頭干預一般出現在匯率朝著政府部門不願看到的方向持續發展。如前期歐元匯率一直上漲,歐洲央行就對過高的歐元匯率進行了口頭干預。
2、直接入市干預。是一種直接干預匯率的方式。中國人民幣由於美元完全市場化,央行一直對匯率進行直接干預。而自由流通的貨幣也會出現政府直接干預。如多年前的日元,日本政府就曾在市場直接拋售日元打壓日元匯率,又如瑞郎為了控制過度上漲,一度設置了與歐元的掛鉤匯率,由瑞士央行通過干預方式來實現。
3、其他間接方式。各國央行也可以通過對貨幣政策的調整來影響匯率,從而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

⑼ 國際金融學簡答題 國際借貸理論中影響匯率的因素

影響匯率波動的最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種:第一,國際收支及外匯儲備。所謂國際收支就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收入總額與付給其它國家的貨幣支出總額的對比。如果貨幣收人總額大於支出總額,便會出現國際收支順差,反之,則是國際收支逆差。國際收支狀況對一國匯率的變動能產生直接的影響。發生國際收支順差,會使該國貨幣對外匯率上升,反之,該國貨幣匯率下跌;第二,利率。利率作為一國借貸狀況的基本反映,對匯率波動起決定性作用。利率水平直接對國際間的資本流動產生影響,高利率國家發生資本流入,低利率國家則發生資本外流,資本流動會造成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從而對外匯匯率的波動產生影響。一般而言,一國利率提高,將導致該國貨幣升值,反之,該國貨幣貶值,第三,通貨膨脹。一般而言,通貨膨脹會導致本國貨幣匯率下跌,通貨膨脹的緩解會使匯率上浮。通貨膨脹影吶本幣的價值和購買力,會引發出口商品竟爭力減弱、進口商品增加,還會引發對外匯市場產生心理影響,削弱本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信用地位。這三方面的影響都會導致本幣貶值;第四,政治局勢。一國及國際間的政治局勢的變化,都會對外匯市場產生影響。政治局勢的變化一般包括政治沖突、軍事沖突、選舉和政權更迭等,這些政治因素對匯率的影響有時很大,但影響時限一般都很短。

⑽ 《國際金融學》試題:當前經濟背景下人民幣升值是必然趨勢嗎試述人民幣匯率未來發展趨勢。

我不知道你這個試題是考試用,還是平常留的練習題,這個是我自己根據一些資料和自己的學習經歷整理的。我之前也有整理過這個,不曉得你需不需要。
---------------------------------------------------------------------------------------------
在近年來人民幣升值成為一個眾人關注的問題。2007年開始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美國次貸風暴掀起的浪潮一波高過一波,美國金融體系搖搖欲墜,世界經濟面臨巨大壓力。由此次金融危機而引起的影響深遠。
首先,人民幣升值的影響有兩方面,包括危害和利好。
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危害
1.人民幣在資本帳戶下是不能自由兌換的,也就是說決定匯率的機制不是市場,改變沒有意義;
2.人民幣升值會給中國的通貨緊縮帶來更大的壓力;
3.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導致對外資吸引力的下降,減少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
4.給中國的外貿出口造成極大的傷害;
5.人民幣匯率升值會降低中國企業的利潤率,增大就業壓力;
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利好
1.有利於中國進口;
2.原材料進口依賴型廠商成本下降;
3.國內企業對外投資能力增強;
4.在華外商投資企業盈利增加;
5.有利於人才出國學習和培訓;
而我國最近處於通貨膨脹階段,人民幣匯率升值雖然不是治理通脹的專門工具,但是有助於抑制和緩解通脹,尤其是輸入型通脹。

閱讀全文

與國際金融學論述題人民幣匯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行跨境理財 瀏覽:352
股票一次最多買多少股 瀏覽:666
辦房貸要買貴金屬 瀏覽:702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