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消費金融發簡訊名字不是我的

消費金融發簡訊名字不是我的

發布時間:2022-07-04 13:49:11

① 沒有貸款收到招聯金融的簡訊不是我的名字我要不要去管這個事

1.
非常明確,上徵信的,招聯消費金融,全國僅有的幾家持牌照的消費金融公司
2.
和銀行一樣,貸款都是上徵信的

② 我無緣無故收到消費金融信息,說我貸款,可是我沒有貸款,你們看看這個是不是騙子

你好,如果你自己沒有申請貸款,卻收到了網貸平台的信息,那麼不用理會就可以,只要你自己沒申請貸款,就沒有還款的義務,有可能是貸款平台搞錯了。

③ 我沒有弄過消費金融,我也不姓鄧,但是收到它的信息,我應該怎麼辦呀

法院通知居然還限時兩小時內回電話協商撤訴,太搞笑了,八成是詐騙簡訊,你不放心可以找個派出所問問,只要你自己平常不犯法,不泄露身份證等就沒事

④ 消費金融總依王海波名字往我手機發簡訊是怎麼回事

是冒充的吧?不要相信這些了,我覺得現在的騙子太多了,如果他找你的話,他肯定會打電話給你,或許這樣發信息給你,你就不要管他了,因為現在的騙子手段很高的,首先要懂得保護自己哦

⑤ 消費金融給我發消息提別人的名字怎麼回事

消費金融給我發消息提別人的名字可能是你朋友或者有人盜取了你的信息,小心上當建議核實清楚
傳統消費金融(consumer finance,英文簡稱CF)是指向各階層消費者提供消費貸款的現代金融服務方式。無論從金融產品創新還是擴大內需角度看,消費金融試點都具有積極意義。
在我國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下,適時地出台相關管理辦法是適應客觀經濟形勢的趨勢和需要的。
從金融產品創新看,個人信貸業務是傳統銀行難以全面惠及的領域,建立專業化的個人消費金融系統,能夠更好地服務於居民個體。

⑥ 消費金融沒用過怎麼給我發信息,名字是xxx

如果你真的沒有使用過該程序,那麼有可能是誤發信息。還有就是這個app不是正規的,不知怎麼得到的你的電話,就是為了讓你下載程序,然後實名騙取你的個人信息。建議你謹慎
消費金融公司是指經銀保監會批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不吸收公眾存款,以小額、分散為原則,為中國境內居民個人提供以消費為目的的貸款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⑦ 馬上消費金融給我發簡訊是怎麼回事

以上對方的行為,屬於「套路貸」違法犯罪行為,涉及詐騙罪、敲詐勒索罪等罪名,這類違法犯罪的表現形式:

一、對外以「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等名義招攬生意,與你簽訂借款合同,製造民間借貸假象,並以「違約金」「保證金」等各種名目騙取你簽訂「虛高借款合同」「陰陽合同」及房產抵押合同等明顯不利於你的合同。以網路借貸為名,要求申請人事先支付所謂的「驗資費」、「保險費」、「押金」等。

二、偽造銀行流水,刻意造成你已經取得合同所借全部款項的假象。

三、肆意認定你違約,並要求你立即償還「虛高借款」。

四、是惡意壘高借款金額,在你無力支付的情況下,對方介紹其他假冒的「小額貸款公司」或個人,或者「扮演」其他公司與你簽訂新的「虛高借款合同」予以「平賬」,進一步壘高借款金額。

五、敲詐勒索「索債」,謊稱對你訴訟等實現你交付錢財的目的。

預防常識

1、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對任何人都不要同時說出自己的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碼、銀行卡密碼,最重要的是,絕對不能同時公布三種號碼。

2、當不能辨別簡訊的真假時,要在第一時間先撥打銀行的查詢電話。注意:不要先撥打簡訊中所留的電話!

3、不要用手機回撥電話,最好找固定電話打回去。

4、對於一些根本無法鑒別的陌生簡訊,最好的做法是不要管他。

5、如果已經上當,請立即報案。

6、不要和陌生簡訊說話——不相信、不貪婪、不回信,這是對付詐騙簡訊的殺招。

7、賣車簡訊詐騙,請不要相信低價賣車簡訊。簡訊上低價出售小車以及豪車,多數是詐騙信息,不可能那麼便宜,提醒不要輕易相信。

⑧ 為什麼我莫名其妙收到馬上消費金融的這種信息

因為你平時的時候留過手機號或者是別人惡意給你留的,這個手機號,所以會收到馬上進入的,這個信息還有的就是馬上金融。在其他渠道得到的你手機號。

閱讀全文

與消費金融發簡訊名字不是我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劃撥土地融資 瀏覽:630
今天里亞爾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626
郵政存摺抵押貸款說明 瀏覽:433
自發性融資包括 瀏覽:879
儲備理財師是干什麼的 瀏覽:336
科大訊飛人民幣股票 瀏覽:773
原油價格的上升會促使 瀏覽:152
貸款車輛購置稅證應該在誰手裡 瀏覽:883
15萬存款如何理財產品 瀏覽:517
哪裡可以融資炒股 瀏覽:407
注冊了金道貴金屬安全嗎 瀏覽:221
開理財咨詢 瀏覽:28
中融信託公關 瀏覽:424
中小企業私募股權融資 瀏覽:57
借殼上市配套融資 瀏覽:430
房貸需要詢問貸款嗎 瀏覽:810
黃金背後高潮 瀏覽:708
融資的工作計劃 瀏覽:377
理財政策法規 瀏覽:569
去外匯換錢 瀏覽: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