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 胡日東,趙林海 課後答案
啊 我也是要考這門的, 課後答案 也找不到, 同學 你要是找到了 也分享下我唄 跪求.... orz
⑵ 外匯具有哪些特點呢
外匯市場的主要特點是:
1、有市無場
歐洲等西方國家的金融業基本上有兩套系統,即集中買賣的中央操作和沒有統一固定場所的行商網路。股票買賣是通過交易所買賣的。
像紐約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分別是美國、英國、日本股票主要交易的場所,集中買賣的金融商品,其報價、交易時間和交收程序都有統一的規定,並成立了同業協會,制定了同業守則。
投資者則通過經紀公司買賣所需的商品,這就是「有市有場」。而外匯買賣則是通過沒有統一操作市場的行商網路進行的,它不像股票交易有集中統一的地點。但是,外匯交易的網路卻是全球性的,並且形成了沒有組織的組織,市場是由大家認同的方式和先進的信息系統所聯系,交易商也不具有任何組織的會員資格,但必須獲得同行業的信任和認可。
這種沒有統一場地的外匯交易市場被稱之為「有市無場」。全球外匯市場每天平均上萬億美元的交易。如此龐大的巨額資金,就是在這種既無集中的場所又無中央清算系統的管制,以及沒有政府的監督下完成清算和轉移。
2、循環作業
由於全球各金融中心的地理位置不同,亞洲市場、歐洲市場、美洲市場因時間差的關系,連成了一個全天24小時連續作業的全球外匯市場。早上8時半(以紐約時間為准)紐約市場開市,9時半芝加哥市場開市,10時半舊金山開市,18時半悉尼開市,19時半東京開市,20時半香港、新加坡開市,凌晨2時半法蘭克福開市,3時半倫敦市場開市。
如此24小時不間斷運行,外匯市場成為一個不分晝夜的市場,只有星期六、星期日以及各國的重大節日,外匯市場才會關閉。這種連續作業,為投資者提供了沒有時間和空間障礙的理想投資場所,投資者可以尋找最佳時機進行交易。
比如,投資者若在上午紐約市場上買進日元,晚間香港市場開市後日元上揚,投資者在香港市場賣出,不管投資者本人在哪裡,他都可以參與任何市場,任何時間的買賣。因此,外匯市場可以說是一個沒有時間和空間障礙的市場。
3、零和游戲
在股票市場上,某種股票或者整個股市上升或者下降,那麼,某種股票的價值或者整個股票市場的股票價值也會上升或下降,例如日本新日鐵的股票價格從
800日元下跌到400日元,這樣新日鐵全部股票的價值也隨之減少了一半。
⑶ 求2011年7月重慶自考金融理論與實務的試題,或者題型,分值分布。。。。。。急急急
一、名詞解釋
1、統計總體:是指根據統計任務的要求,由客觀存在的、在同一性質基礎上結合起來的許多個別事物的集合。
2、標志:是指總體單位的特徵或屬性的名稱,它有數量標志與品質標志之分。
3、時點指標:是反映總體特徵在某一時點上的數量表現,常用的是期末數字。
4、統計指標:是表明總體特徵的概念及其數量表現。
二、簡答題
1、如何理解統計的涵義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
答:「統計」一詞的三種涵義:統計工作、統計資料和統計學。統計資料是統計工作的成果,統計學和統計工作是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可見,統計工作是基礎,若沒有統計活動,統計資料就無從談起,統計學也就不能形成和發展。
2、簡述統計的作用。
答:因為統計具有認識事物數量性的特點,並且能夠從大量的現象中發現其存在的規律性,所以,統計不論是從宏觀管理上還是微觀分析決策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具體來看,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宏觀上看,統計是國家宏觀調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第二,從微觀上看,統計是企業管理與決策的依據;第三,日常生活中,統計可以宣傳群眾、教育群眾;第四,統計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
3、簡述統計總體的特點。
答:統計總體是根據統計任務的要求,由客觀存在的,在同一性質基礎上結合起來的許多個別事物的集合。它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統計總體是根據統計任務的要求確定的;第二,統計總體是客觀存在的;第三,統計總體中的所有個別事物具有某種同一性質。
4、簡述統計指標的分類。
答:統計指標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土要分為以下幾種:第一,指標按其反映的時間特點不同,分為時點指標和時期指標兩類;第二,指標按其反映總體特徵的性質不同,分為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兩類;第三,指標按其數據的依據不同,可分為客觀指標和主觀指標兩類;第四,指標按其計量單位的特點,主要有實物指標和價值指標。
5、簡述統計指標體系的分類。
答:為了對統計指標體系有進一步和全面的了解,有必要按指標體系包括的范圍、內容及作用不同加以分類:第一,按指標體系反映內容的范圍不同,可分為宏觀指標體系和微觀指標體系兩類;第二,按指標體系內容的不同,可分為國民經濟指標體系、社會指標體系及科學技術指標體系三類;第三,按指標體系作用的不同,可分為基本指標體系和專題指標體系兩類。
三、論述題
1、簡述流量與存量的概念及其聯系。
答:流量是指某一時期發生的量,是按一定時期核算出來的數量。存量是指某一時點的量,是按一定時點核算出來的。
二者之間的聯系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有些經濟現象,流量和存量是相對應而並存的,有流量必有存量;第二,有些經濟現象只有流量,而沒有相對應的存量;第三,在流量與存量並存的經濟現象中,二者是相互影響的;第四,兩個存量或兩個流量之比,或一個存量與一個流量之比,其結果既不是存量,也不是流量。
2、如何區別數量指標與質量指標?
答:數量指標與質量指標的區別,其一是其所反映的總體特徵的性質不同。數量指標反映總體某一特徵的絕對數量,這類指標主要說明總體的規模、工作總量和水平;而質量指標反映總體的強度、密度、效果、工作質量等。其二是數值表現不同,數量指標一般用絕對數表示,而質量指標則一般用平均數、相對數表示。
第二章統計數據資料的搜集與整理
一、名詞解釋
1、抽樣調查:是一種非全面調查,它是按照隨機原則從總體中抽取一部分單位作為樣本進行觀察研究,以抽樣樣本的指標去推算總體指標的一種調查。
2、統計報表: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調查要求與文件(指標、表格形式、計算方法等)自下而上地提供統計資料的一種調查方式。國家利用它定期地取得全社會的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情況的基本統計資料,是國家取得調查資料的方法之一。
3、空間遙感統計調查法:也是一種觀察調查法。也稱衛星遙感統汁調查,它是現代高科技用於統計調查的一種方法。具體地說,它是依靠現代測量手段,以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為基礎,再根據不同的調查對象,載入不同的衛星遙感信息,最後經過計算機處理,得到所需要的圖形及調查數據的一種調查方法。
4、統計調查:是根據統計任務的要求,運用科學的調查方法,有計劃、有組織地向社會搜集統計資料的過程。
5、普查:是專門組織的一次性的全面調查,用來調查屬於——定時點上或一定時期內的社會現象總量。
6、頻率和變數分布:將各組的單位數(頻數)與單體單位數對比,求得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對數稱為頻率,也稱比重。按順序列出各組標志變數(或用各組組中值代表)和相應的頻率,即成為變數分布,也稱統計分布。
7、統計標准化:是指在統計實踐中,對重復性事物和概念,通過制定、發布和實施標准,達到統一,以實現統計的最佳效益。
二、簡答題
1、簡述統計數據資料的來源渠道。
答:從使用者的角度看,社會經濟統計數據資料的來源主要有兩
種渠道:一種是通過直接的調查獲得的原始數據,這是統計數據的直接來源,一般稱之為第一手或直接的統計數據;另一種是別人調查的數據,並將這些數據進行加工和匯總後公布的數據,通常稱之為第二手或間接的統計數據。一切間接的統計數據都是從直接的、第一手數據過渡而來的。
2、簡述統計數據資料的間接來源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項。
答:統計數據資料的間接來源主要來自於國內外公開出版的或公開報道的各種出版物。社會經濟統計數據主要是由國家和地方的統計部門以及各種報刊媒介加以報道。例如,公開的出版物有《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統計摘要》和各種專業統計年鑒,以及各省、市、地區的統計年鑒等。提供世界各國社會和經濟數據的出版物也有許多,如《世界經濟年鑒》、《國外經濟統計資料》、世界銀行各年度的《世界發展報告》等。除了上述公開出版的統計數據外,還可以獲取廣泛分布在各種報刊、圖書、廣播、電視傳媒中的各種數據資料,同時也可以在網上獲取所需的各種數據資料。
利用第二手數據對使用者來說既經濟又方便,但使用時應注意統計數據的涵義、計算口徑和計算方法,以避免誤用或濫用。
3、簡述各類統計調查方法的特點。
答:
類型 調查范圍 調查時間 搜集資料的方法
普查 全面 1次 采訪、報告或空間遙感
抽樣調查 非全面 經常或1次 直接觀察或采訪
統計報表 全面或非全面 經常 報告
重點調查 非全面 經濟或1次 報告
典型調查 非全面 1次 采訪、座談會
4、簡述統計調查方案設計的必要性。
答:統計調查是一項復雜細致的工作,具有高度的科學性與群眾性。一項全面性的統計調查,往往需要組織成千上萬的人員參加制定詳細的調查工作方案與實施計劃,有步驟、有組織地開展起來。因此,沒有科學的、嚴密的工作計劃和實施措施,要取得預期的效果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組織調查之前以及調查過程中,必須周密地設計調查方案及實施計劃,以保證統計凋查任務的完成。
5、簡述統計數據資料整理的必要性。
答:統計調查取得的原始數據是分散的、雜亂的、不系統的,只能表明各個被調查單位的具體情況,反映事物的表面現象或某個側面,不能說明事物的全貌、總體情況。因此,只有對這些數據進行加工整理,才能認識事物的總體及其內部聯系。統計數據資料整理,是統計調查的繼續,也是統計分析的前提,承前啟後,在整個統計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統計數據資料整理得好,會使綜合的資料十分豐富,說明更多的問題。否則,會使資料內容貧乏,使調查得來的大量原始數據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用。
6、典型調查有何作用?
答:典型調查的作用有如下兩點:
其一,補充全面調查的不足;
其二,在-定的條件下可以驗證全面調查數據的真實性。
7、什麼是統計分類標准化?
答:統計標准化是指在統計實踐中,對重復性事物和概念,通過制定、發布和實施標准,達到統一以實現統計的最佳效益。統計標准化的內容很多,有指標體系的標准化、分類標准化、、基本術語標准化、編碼標准化等等。統計分類標准化是這些標准化中的一種。
8、為什麼要進行統計分組?其主要作用是什麼?
答:社會現象是復雜的,現象之間既存在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同時又存在質與量方面的差異。統計分組的目的,就是闡明現象內部各部分之間存在的差異,認識它們之間的矛盾,揭示事物的本質與規律。
作用:(1)將零星分散的統計數據,經過統計分組整理後,可發現其特點與規律,同時也可以分析總體中各個組成部分的結構情況。(2)可以揭示現象之間的依存關系。
9、簡述公有經濟和非公有經濟。
答:公有經濟是指資產歸國家或公民集體所有的經濟成分,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國有經濟是指資產歸國家所有的經濟成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集體經濟是指資產歸公民集體所有的經濟成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非公有經濟是指資產歸我國內地公民私人所有或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經濟成分,包括私有經濟、港澳台經濟和外商經濟。私有經濟是指資產歸我國內地公民私人所有的經濟成分。港澳台經濟是指資產歸港澳台商所有的經濟成分。外商經濟是指資產歸外商所有的經濟成分。
10、簡述機構部門分類。
答:機構部門分類是根據機構單位所具有的基本特徵所進行的分類。按機構部門分類是將國民經濟中所有的常住機構單位劃分為四大部門,它們是:(1)非金融企業與非金融企業部門。(2)金融機構與金融機構部門。(3)政府單位與政府部門。(4)住戶與住戶部門。
三、論述題
1、試述數據資料的搜集方法。
答:數據資料搜集方法可以分為詢問法、報告法和觀察實驗三大類。
第一,詢問法。詢問法是調查者與被調查者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以獲得數據的一種方法。具體包括訪問調查、郵寄調查、電話調查、座談會等。
第二,報告法。報告法是基層單位根據上級的要求,以各種原始記錄與核算資料為基礎,搜集各種資料,逐級上報給有關部門。現行的統計報表制度就是採用這種方法搜集資料的。
第三,觀察與實驗。觀察與實驗是調查者通過直接的觀察或實驗獲得數據的一種方法。直接觀察法是指就調查對象的行動和意識,調查人員邊觀察邊記錄以收集信息的方法。空間遙感統計調查法也是一種觀察調查法,也稱衛星遙感統計調查,它是現代高科技用於統計調查的一種方法。具體地說,它是依靠現代測量手段,以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為基礎,再根據不同的調查對象,載入不同的衛星遙感信息,最後經過計算機處理,得到所需要的圖形及調查數據的一種調查方法。
2、設計統計調查方案有何意義?作為一個完整的統計調查方案,其主要內容一般應包括哪些方面?
答:設計統計調查方案,是因為統計調查是一項復雜細致的工作。一項全面性的統計調查,往往需要組織成千上萬的人協同工作。如果沒有科學、嚴密的工作計劃,是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的。所以,必須在組織統計調查之前,周密地設計統計調查方案及實施計劃。
一個完整的統計調查方案一般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1)確定調查的任務與目的。(2)確定調查對象、調查單位和報告單位。(3)確定調查項目與調查表。(4)確定調查時間。
3、如何對原始數據資料進行審核檢查與整理?
答:統計資料整理的主要內容有:(1)對原始資料進行審核檢查,包括邏輯性審查、比較審查法、設置疑問框審查等。(2)對各項原始資料進行綜合匯總。(3)將匯總的結果編製成統計表與分析表,以備進行統計分析時使用。(4)對統計資料的系統積累。
4、試述行業分類以及產業活動單位。
答:行業分類又稱產業部門分類,它是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部門分類的一種。產業部門分類是按照所從事的經濟活動的同質性以產業活動單位進行的部門分類。產業活動單位,是指位於一個地點從事一種或主要從事一種類型的生產活動並具有收入和支出會計核算資料的生產單位。我國統計制度規定,產業活動單位應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1)地點的惟一性。如果一個單位在不同的地點從事生產活動,哪怕是同一種類型的生產活動,也要劃分為不同的產業活動單位。(2)生產活動的單一性。一個產業活動單位,要麼只從事一種類型的生產活動,要麼雖然允許有一種以上的生產活動,但主要活動在單位的增加值中佔有絕對大的比重,也就是說,所有次要活動的總體規模與主要活動相比是很小的。(3)具有收入和支出會計核算資料。產業活動單位是為生產核算而設立的,其目的在於比較准確地反映各種類型產業活動的生產規模、結構等。
5、試述統計表的設計時應注意的問題。
答:為了使統計表的設計合理、科學、實用、簡明、美觀,應注意以下問題:第一,設計表之前,要對列入表中的統計資料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對如何分組,如何設置指標,哪些指標放在主欄,哪些指標放在賓欄,等等。要有一個全面的考慮與安排,務必使表的設計主次分明,簡明醒目,科學合理。第二,統計表的形式應長寬比例適中,一般為長方形,既不要太長,也不能太粗短,也不能為正方形。第三,統計表的左右兩端習慣上均不畫線,採用開口式。第四,表中的橫行「合計」一般列在最後一行(或最前一行),表的縱欄的「合計」一般列在最前一欄。第五,表的縱欄較多時,為便於閱讀與核對指標之間的關系,可以按欄的順序編號。第六,表中的總標題要簡明扼要,並能確切說明表中的內容。標題內或在標題下面說明統計資料所屬時間、空間。第七,表中的指標數字應有計算單位。第八,表內上下各欄數字的位數要對整齊,同類數字要保持有效的統一位數。第九,表內各主詞之間、各賓詞之間的排列順序,應按時間先後、數量的大小、空間的位置等自然順序合理編排。一般是按從小到大、從過去到現在、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第十,對某些資料必須進行說明時,應在表的下面註明。
⑷ 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的介紹
《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作者是阮錚,由中國金融出版社於2009年正式出版,定價38元。
⑸ 胡日東和趙林海編的新編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白綠相間的皮。。。
1201
⑹ 2016年1月江蘇省自考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
自考每年開設4次(各省市開考的次數由省級考辦決定,不同地區可能有變動),考試時間分別為1月、4月、7月和10月,考試時間都是在周末。報考之初,首先要查看當年自己所在省市都在什麼時間考哪些課程,來確定自己要報考的科目,通常要本次考試的科目會在考前1個月公布,
⑺ 名詞解釋: 國際金融
國際金融學是研究國際貨幣金融關系的一門經濟類專業基礎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內,能夠掌握國際間容貨幣與資本活動的基本規律,理解大量金融信息的基本含義,重點掌握國際收支與國際儲備、國際貨幣流通和國際資金融通方面的知識,並對國際貨幣制度與國際金融機構有基本的了解;進而能運用國際金融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解釋各種金融現象,理解國際金融政策,並能初步進行國際金融實務操作;能把握當今國際金融發展的前沿走勢,對國際金融的理論、政策和實務能有比較全面系統的理解,作為將來深入研究國際金融問題的基礎。
國際金融學的主體教學內容包括:國際收支、外匯匯率、匯率制度、外匯儲備、國際金融市場、國際金融協調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外匯交易業務、國際金融風險管理業務的知識和技能;國際收支調節、匯率決定、國際資本流動、國際金融危機、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等現代國際金融理論的最新進展。
⑻ 《金融理論與實務》研究什麼畢業後主要從事哪方面工作
1、熟練掌握金融基本業務操作流程,具有較強的珠算、點鈔、微機操作等崗位技能,能從事金融各項資產、負債業務和各類綜合業務。
2、熟悉保險業務各個環節的工作,具有保險拓展、保險營銷等單獨從事各種保險業務的能力;具備從事證券發行、證券投資、交易、評估等各環節的實際業務的操作能力。
3、具備較強的會計核算、帳務處理、報表編制的能力。
4、掌握市場營銷的基本知識、策略與方法,具有較強的市場調研、市場拓展、客戶開發與維護能力。
5、具有較強的寫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能撰寫本專業的文件、調查報告、評估報告等。強化演講技巧和公關活動訓練,提高營銷技能。
6、具有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能用英語與客戶進行簡單的交流,達到國家英語應用能力A級水平;
7、熟悉常用的金融業務系統。達到國家計算機應用能力2級水平。
8、熟悉金融基本業務的國際慣例。
9、能准確理解國家的經濟金融方針、政策、法規。
⑼ 金融理論與實務 110708
·信用貨幣;紙幣 銀行券 存款貨幣 電子貨幣
·交易媒介職能;計價單位 交易媒介 支付手段
·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的基本特點;一 流動中的貨幣都是信用貨幣 主要有現金和銀行存款組成 二 信用貨幣都是通過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三 國家通過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操作對信用貨幣的數量和結構進行管理調控
·布雷頓森林體系內容;①以黃金為基礎 以美元為主要的國際儲存貨幣 雙掛鉤 ② 實行固定匯率制 ③ 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國際金融機構
·直接信用的優點;①有利於引導貨幣資金合理流動 實現貨幣資金的合理配置 ② 加強供給者對需求者的關注和監督 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③ 有利於需求者籌集 穩定長期的投資基金 ④ 沒有金融機構獲取利差 籌資成本低 投資收益高
·間接融資優點;靈活便利 分散投資 安全性高 具有規模經濟 缺點;減少壓力 中介
·商業票據;有價票證 具有法定的式樣和內容 無因票證 可以轉讓流通
·利率在微觀經濟中的作用;一 ;利率的變動影響個人收入在消費和儲蓄之間的分配 二;影響金融資產的價格 從而影響對金融資產的選擇 三;影響企業的投資決策和經營管理
·利率發揮作用的條件;①微觀經濟主體對利率的變動比較敏感。②由市場資金供求狀況決定利率水平的升降。③ ;建立一個合理 聯動的利率結構體系
·影響匯率的因素; 通貨膨脹 經濟增長 國際收支 利率 心理預期 政府幹預
·匯率的作用; 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資本流動 物價水平 資產選擇
·我國匯率改革的目標;建立健全以市場供應為基礎的 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 均衡的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堅持的原則; 主動性 可控性 漸進性
·金融市場的構成要素; 市場參與主體 金融工具 交易價格 交易組織方式
·債券與股票的區別;① 股票一般無償還期限 已經認購 不得以任何理由退還股本 債券具有償還期限 ② 股東從公司稅後利潤中分享股息與紅利 債券從稅前利潤中獲取固定利息收入 ③ 當公司破產時 債券持有人優先取得公司財產的權利 其次是優先股東 最後是普通股東 ④ 普通股股票持有人具有參加公司決策的權利 債券持有人沒有 ⑤ 股票的風險高於債券 ⑥ 在選擇權方面 股票主要表現為 可轉換優先股和可贖回優先股
·金融市場的種類;按期限(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 按標的物(票據 證券 衍生工具 黃金 外匯市場) 按交割方式(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按固定場所 (有形 與 無形 ) 按地域(國內 和 國際 )
·金融市場的功能;一 資金聚集與資金配置功能①金融市場為貨幣盈餘者提供多種可供選擇的金融工具實現 資金的聚集②市場中各種金融工具價格的波動引導資金流向最大利益的部門 實現優化配置 二 風險分散和風險轉移功能 三 對宏觀經濟的反映和調控功能
·貨幣市場的特點;交易期限短 流動性強 安全性高 交易額大
·貨幣市場的功能;一;它是政府 企業調劑資金餘缺 滿足短期融資需要的市場 二 ;它是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流動性管理的市場 三;它是一國中央銀行進行宏觀金融調控的場所 四; 它是市場基準利率生成的場所
·政府發行國庫券的目的;一 為了融通短期資金 調節財政收支的不平衡 彌補年度財政赤字 在一個財政年度內 政府財政出現 上半年支大於收 下半年收大於支的情況 發行國庫券能解決此問題 通過滾動發行國庫券 政府可以籌集低息 長期的資金彌補財政赤字 二;為了調節經濟.
·大額可轉讓定期存款;面額大 存單不記名 存單的二級市場發達
·證券流動性和回購利率成反比
·公募與私募的優缺點;公募的優點;面向公眾投資者 發行面廣 投資者眾多 籌集資金量大 債權分散 流動性強 缺點;要求高 手續復雜 發行時間長 費用高 私募的優缺點;手續便捷 時間短 效率高 但 流動性差!
·證券交易所的程序;開戶 委託 成交 交割 過戶
·債券投資風險;利率 價格變動 通貨膨脹 違約 流動性 匯率
·公開發行股票的程序;選擇承銷商 准備招股說明書 發行定價 認購和銷售股票
·股票交易技術分析方法;①K線圖 ②形態分析 ③ 趨勢分析 ④ 指標分析
·股票交易基本面分析;宏觀經濟分析 行業分析 公司分析
·證券投資基金的特點;①組合投資 分散風險 ②集中管理 專業理財③ 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證券交易價格的因素;票面額 票面利率 市場利率 償還期限
·股票的交易方式;現貨交易 期貨交易 期權交易 信用交易
·金融衍生工具的特點;一;價值受限於基礎性金融工具 二;具有高杠桿性和高風險性 三;構造復雜 設計靈活 ·功能;價格發現功能 套期保值功能 投機獲利功能
·金融期貨合約的特點;①不直接接觸②比遠期合約 流動性強 ③盯市原則 每天結算
·金融期貨市場的交易規則;①交易品種為規范 標准化的期貨合約 ② 交易實行保證金制度 ③ 實行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 ④ 實行價格限制制度 ⑤ 實行強行平倉制度
·金融期貨的種類;外匯期貨 利率期貨 股票指數期貨 股票期貨
·金融期權的內容;期權合約的買方和賣方 期權費 合約中標的資產的數量 執行價格和到期日
·金融機構的特殊性;經營對象與經營內容的特殊性 關系與原則 風險與形象程度
·經融機構的功能;一;提供支付結算服務 二;促進資金融通 三;降低交易成本 四;提供金融服務便利 五;改善信息不對稱 六;轉移和管理風險
·國際金融機構的作用和局限性;一;維持匯率穩定 二;對金融業的業務活動進行規范 監督 協調 三;提供長短期貨款以調節國際收支不平衡 促進經濟發展 四;防範解救國際金融危機 五;就國際經濟 金融領域中重大事件進行磋商 六;提供多種技術援助 培訓和咨詢.
·商業銀行存款類型;活期 定期 儲蓄 通知 結構性
·證券投資業務特點;主動性強 流動性強 收益的波動性大 易於分散管理 ·四點·
·表外業務種類;①支付結算.②銀行卡.③代理.④信託業務⑤租賃⑥投資銀行⑦擔保和承諾⑧金融衍生交易業務
·提高資本充足率的途徑;一增加資本 二 降低風險資產總量 內容;①增加資本總量 (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②收縮業務 壓縮資產總額 ③調整資產結構 降低高風險資產佔比④;提高自身風險管理水平 降低資產的風險含量
·商業銀行的種類;信用風險 市場風險 操作風險 流動性風險 國家風險 合規風險 聲譽風險 戰略風險 ·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基本框架;一風險管理環境 二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組織 三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流程
·投資銀行的基本職能;一;媒介資金供求 提供直接融資服務 二 構建發達的證券市場 三 優化資源配置 四 促進產業集中
·我國貨幣需求的主要決定與影響因素;一收入 二 物價水平 三 其他金融資產收益率 四 其他因素;(①信用的發展狀況②金融機構技術手段的先進程度和服務質量的優劣 ③社會保障體質的健全與完善)
·通貨膨脹的治理;一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 二 實施適當的財政政策 三 實施適當的收入政策(①以指導為主的限制②以稅收為手段的限制③強制性限制)四 指數化政策(①利率指數化②工資指數化③稅收指數化)
·貨幣政策的特點;一 貨幣政策是宏觀經濟政策 二 是調節社會總需量的政策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穩定物價 充分就業 經濟增長 國際收支平衡
·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消費者 證券市場 不動產 優惠利率 繳納進口保證金
·我國貨幣供給量分層;M0=流通中的現金 M1=M.+ 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 M2=M1+企事業單位定期存款 居民儲蓄存款和證劵公司客戶保證金
·雙松 適用生產能力大量閑置 需求嚴重不足的蕭條時期 ·雙緊 適用需求膨脹 經濟過熱通貨膨脹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