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為什麼不能勾選
傳統集市+互聯網有了淘寶。
傳統百貨+互聯網有了京東。
傳統銀行+互聯網有了互聯網金融。
傳統的紅娘+互聯網有了世紀佳緣。
傳統交通+互聯網有了嘀嘀打車,
傳統旅遊+互聯網有了去哪兒網
至於你這個就問回答者吧!
B. 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可以一個人參加兩個隊伍嗎 兩個都不是項目主持人可以嗎
可以的。
創意組要求參賽項目具有較好的創意和較為成型的產品原型或服務模式,在2019年5月31日(以下時間均包含當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記注冊,並符合以下條件:參賽申報人須為團隊負責人,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
高校教師科技成果轉化的參賽項目不能參加創意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有參賽申報人的除外)。以團隊為單位報名參賽。允許跨校組建團隊,每個團隊的參賽成員不少於3人,須為項目的實際成員。參賽團隊所報參賽創業項目,須為本團隊策劃或經營的項目,不得借用他人項目參賽。
(2)互聯網金融與創業大賽擴展閱讀:
「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相關要求規定:
1、以賽促創,搭建成果轉化新平台。推動賽事成果轉化和產學研用緊密結合,促進「互聯網+」新業態形成,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努力形成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新局面。
2、院級分賽組織的項目總數不低於20個,其中創意組不少於10個,初創組和成長組項目不少於5個,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團隊不少於5個。
3、學校組委會負責組織評審委員會採用現場比賽的方式分四組(創意組、初創組、成長組和就業型創業組、青年紅色築夢之旅組)進行評審,並推薦至省級復賽。
C. 如何看待"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
互聯網+已經是一個過時的詞語了,誰現在還在提這個詞?
高校的半吊版子老師,自己當年找不到好的權工作,捨不得吃苦跑到學校去當老師,然後各種指點江山,這叫誤人子弟。搞個什麼創業大賽也是笑死個人,各種老掉牙的idea掛在口頭,他們自己練社會工作經驗都沒有,怎麼談創業?當然高校里也有牛逼的老師,要麼學術牛逼,他們不會和你談創業。要麼在外邊干過很久的工作,當過領導,來當老師;還有一類是早早實現財務自由。這三類人都不會來搞什麼互聯網+,因為這個詞早過時了。
ZF官員,不予置評。
為什麼我說這個詞語過時了,你去看一看現在的風險投資的熱門領域是什麼,也就是所謂的風口。
1、人工智慧(AI),炒了很多年,今年特別火
2、共享經濟,現在處於紅海狀態,可以看做互聯網+的延續
3、區塊鏈技術
4、鋰電池和新能源汽車,開始邁向成熟,而且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5、Fintech,阿里巴巴早已不稱自己是在搞互聯網金融,而是抄了國外一個詞,叫金融科技公司。
創業大賽的評委水平太低,大學生就算在比賽得了冠軍又怎樣,方向都錯了。
要搞創業大賽,還得去請天使投資人,PE,VC,至少在這些公司待過的人,不然就是過家家。
D. 贏在中國的第三屆
《贏在中國》走過了第一賽季、第二賽季,這個賽季,是創業者們的又一次集體跋涉:光榮與夢想、成功與挫折、堅守與退讓、思考與質疑、晉級與離開……
這並不僅僅是一檔電視節目,也不僅僅是一場創業真人秀,甚至不僅僅是一次面對投資人獲得巨額創業資本的機會。
在這里,你可能經歷成功與欣喜,也可能經歷挫敗與傷感,但無論怎樣,你選擇創業,這些經歷都將累積成你的深邃。
在這里,你可能相逢良師與夥伴,也可能遇到同行與對手,但無論怎樣,你選擇創業,這場相逢都將匯集成你的睿智。
在這里,你可能遭遇困窘與無奈,也可能心中嘆息後跌倒,但無論怎樣,你選擇創業,這種歷煉都將構築起你的高度。
在這里,你可能面對贊賞與欽佩,也可能面對質疑與詰問,但無論怎樣,你選擇創業,這番面對都將充盈成你的豪氣。
《贏在中國》第三賽季已經開始,創業者,加入吧!
這是一次經歷,是一場相逢,是一種歷煉,是一番面對,是一個連通資本與人才的創業舞台,難以復制。
「勵志照亮人生,創業改變命運」
《贏在中國》,可以讓你站得更高、可以讓你做得更強,可以讓你想得更遠……
通向終極目標的路充滿艱難險阻:
你要在眾多報名者中通過第一輪篩選,贏得面試的機會;
你要在面試中通過考官的審視,再進一級;
……
之後你還要再次通過與對手面對面的較量進入前12名;
接下來的競爭更加殘酷——每輪比賽你們中會有1人遭到淘汰,直至5名;
最後的5人還需要決出高下,風險投資機構將為你們提供:冠軍將獲得一家注冊資本不低於人民幣1000萬元的新設企業經營,亞軍將獲得一家注冊資本不低於人民幣700萬元的新設企業經營,第3、4、5名將各獲得一家注冊資本不低於人民幣500萬元的新設企業經營,你將擁有該企業50%的股份,並出任該企業的CEO。
即使沒有進入前5的前12強選手也有機會獲得「世界風」通行證,除了新設企業的注冊資本為300萬元外,其他條件和前5名一樣。
報名參加《贏在中國》第三賽季,從現在開始,讓你的未來光芒閃耀!
《贏在中國-五魁聚首(1)》選手簡介:
宋文明:贏在中國第一賽季冠軍
創業項目:電子和信息類生產廠家提供勞務服務
個人感言:
我的個性比較溫和,沒有爭、搶,體現沖勁,但是我會利用這一點的優勢,在我們的體系建設和文化上,讓我保持這種激情和活力,並且在基礎的管理上一開始就做好,給我們的企業從開始就注入長大的基因。這個勝利也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有更艱難的路等著我。
周宇:贏在中國第一賽季亞軍
創業項目:女士用品社區連鎖店
個人感言:
從第一次面對考官,到躋身「贏在中國」電視復賽。經過2個多月的投入比拼和精彩呈現,帶著我的創業激情征服了評委和同伴。激情能夠感染人,能夠感動人,感動股東和客戶
周謹:贏在中國第一賽季第三名
創業項目:專業勞務派遣
個人感言:
其中最有可能阻礙到我創業的,正是我引以為豪的優點,我的發散性思維很強,有時過於跳躍,如果沒有很好的篩選和提煉,必定會造成戰略目標不夠清晰,戰術上不夠深入,也會影響到整個團隊的執行力和整個企業的發展,但是缺點並不可怕,我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裡面,以我的學習能力和反思能力,伴隨著我配合了十年的創業團隊,我們一定可以揚長避短,優勢組合,在今後的創業道路上少走彎路,走的更好,走的更遠。
任春雷:贏在中國第一賽季第四名
創業項目:開機網
個人感言:
溝通力包括溝通意識和溝通能力,溝通能力我並不缺乏,但是缺乏溝通意識,那麼溝通意識的下降會導致溝通力的下將,溝通力的下降,會導致領導力、執行力的下降,那麼如果預見力再好,執行力和領導力的下降,可能你的目標也不能夠實現,那麼我覺得溝通意識解決的關鍵是要意識到這個問題,那麼意識到之後,要把它逐步的自我提醒,使之成為習慣
吳志祥:贏在中國第一賽季第五名
第三賽季贏在中國冠軍手為:謝莉;亞軍選手:曾花
2008年6月3日23:30,中央二套,贏在中國第三賽季大決賽的冠軍選手:謝莉
此人7張桌子起家,做到幾個億。這個重慶女人有實力。當年,餐飲鐵人大賽,還沒開始辦的時候,有個大賽叫「萬豪盛典」的餐飲比賽節目,謝莉就是冠軍,獎金100萬。得了獎後坐的是勞斯萊斯的百年幻影。要知道這款車是百年紀念限量版,有錢你都坐不到,大陸不會超過五輛!今天,她成了贏在中國第三季的冠軍,得了1000萬元的創業基金。在9位評委和2位大評委中,她獲得了史玉柱、朱新禮、牛根生、柳傳志、馬雲的投票。同時,還獲得了第一、二賽季冠軍的投票。
女性創業,挺不容易!
創業者的微笑資本
承擔責任,妥協的底線
領導者在行動中定位
舍我其誰的自信
理想而不要理想化
明白自己職業中的危險
溝通 親和力
軍心
浙江歐詩漫集團電子商務部的網友在收看贏在中國後迫不及待的公布第三賽季冠亞軍名單,同時還針對評委的投票情況以及精彩點評整理了一些感言。--歐詩漫
贏在中國--第三賽季: 內容簡介
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咸陽、海外,全國六大城市,14個考場.來自各地的創業者激情滿懷的奔赴考場.面對評委、面對攝相機,他們講述著他們全部的熱情,航模專家、籠峰大王、魔豆咖啡等等,胸膛中洶涌著夢想,難以抑制的豪情,激勵著他們在創業路上不斷前行。
熊曉鴿、史玉柱、俞敏洪擔任評委。這里有風投熊小鴿對項目市場的精到點評;有營銷大師史玉柱的高手支招兒; 俞敏洪智慧深沉的人生感悟。成功企業家對創業者的悉心提點,在路上的人步伐更加有力,方向越發明晰。
操著一口流利的中文、成語俏皮話流利自如的美國選手,思維之清晰、辯才之機敏嘆為觀止;56歲的農民選手,10餘年的苦心鑽研,晉級的一刻成為人生最幸福的瞬間;19歲的美籍華裔女孩,小行星命名的天才少女,只為回家參賽,報效祖國……
由包括柳傳志、馬雲、熊曉鴿、史玉柱、俞敏洪、吳鷹、張欣、朱新禮、牛根生、劉二飛、郭廣昌等在內的國內著名企業家、風投擔當評委。選手激情智慧的項目闡述,評委精道睿智的點評,嚴格的把關,一場智慧的商業學堂,一次企業家前輩與創業新星的激情碰撞——
《贏在中國》,可以幫你洞觀創業中的險灘急流、將帶你聆聽前行者的肺腑忠言、將助你領悟成功者的商業智慧。
《贏在中國》,可以讓你站得更高,可以讓你做的更強,可以讓你想得更遠……
《贏在中國》節目獲得:
《新周刊》中國電視榜最佳創富節目獎
電視創新論壇最具影響力大型電視活動獎
中國廣告協會第四屆中國媒體企劃獎全場大獎
第四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金融投資榜「2007中國最受金融界關注電視欄目獎
「商業實戰,我們應戰!」《贏在中國》第三賽季在她的決賽階段,開創了與前兩個賽季不同的選手結構和性別比例,12強選手中,謝莉、曾花、李璇三位女性卓然而立,「中國通」文亨利,鮮明的美國作派,率性真誠。
七場艱苦卓絕的商戰拼殺中,牛根生、朱新禮、史玉柱三位評委,在淘汰台前艱於決擇,最後一場復活賽中,歸來的選手錶現優異,五強出乎意料地變為六強,三位評委成為投資人。
總決賽上,六場商戰無一敗績的謝莉,一躍成為《贏在中國》開賽以來唯一的女性冠軍,曾花緊隨其後,成為亞軍,舞台上,二人挽手而笑,那一刻她們以女性獨有的堅韌、優雅,賦予《贏在中國》一個華彩而圓滿的結局。
「贏在中國,我來了!」成都賽區、咸陽賽區、上海賽區、海外賽區……來自各地的創業者激情滿懷的奔赴考場。他們中有50多歲的長者,也有不足30的80後,有以輪椅帶步的殘病選手,也有身懷六甲的巾幗麗人。胸堂中洶涌著的夢想、難以抑制的豪情,激勵著他們在創業的路上不斷前行。面對評委、面對攝像頭,他們講述著他們全部的熱情:污水處理系統、改良後的礦燈、寵物紅娘……本賽季海選歷時一個半月,橫跨國內及海外十大賽區、47個考場,由包括王志東、熊曉鴿、朱新禮在內的國內著名企業家、風投擔當評委,精道的點評、嚴格的把關,經過層層篩選,第二賽季108將最終誕生。《贏在中國》第二賽季面向全球遴選創業英雄,報各者不限國籍,不限膚色,有能力以漢語普通話參加比賽者均可參加。報名總數達15萬餘人。
選手激情智慧的項目闡述、評委精道睿智的點評,《贏在中國?晉級篇》為您展現36強角逐12強的全過程。馬雲、熊曉鴿、史玉柱,三大評委坐鎮賽場。一場智慧的商業學堂,一次企業家前輩與創業新星的激情碰撞--
在這里,您可以看到從15萬人中脫穎而出的36強如何開啟創業之路,體悟他們的成功與挫折、困惑與彷徨、堅強與執著;在這里,曾經「跪」著跋涉過互聯網的馬雲、曾經從巔峰跌落谷底又反彈而起的史玉柱、對項目有著犀利眼光的熊曉鴿,以前行者面對後來人的熱忱,悉心解剖選手項目、評點創業路徑。在這個舞台上,閃爍著人生智慧,回盪著創業激情。
十二強的爭奪中,憑借網路投票晉級的選手在最後時刻被取消了比賽資格,商業邏輯與道德底線,哪裡是泥濘後的坦途,哪裡是捷徑後的險灘,《贏在中國》不期而遇的對峙,顯現著商業智慧的真正高度。《贏在中國?晉級篇》為您傾力巨獻!
贏在中國第一賽季
《贏在中國》開場篇
《贏在中國》是一個尋找高業領袖的節目,也是一個讓具備商業才能的英才橫空出世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機會均等——你的年齡、學歷、性別、籍貫,都不是你被選中的必要條件,條件只有一個:才能。
《贏在中國》是一個尋找商業領袖的節目,也是一個讓具備商業才能的英才橫空出世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機會均等——你的年齡、學歷、性別、籍貫,都不是你被選中的必備條件,條件只有一個:才能。
在雄心、能力、情商的PK台上,你將面臨無數競爭對手的挑戰,以及評為苛刻的目光。如果你一路過關斬將,那麼,等待你的,是國際風險投資機構豐厚的創業資金;三、四、五名各500萬元人民幣,第二名700萬人民幣,第一名1000萬元人民幣。
即使沒有登上最高峰,一路上也還有眾多小型基金對你夾道歡迎;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提前和眾多成功的企業家面對面,分享其寶貴的創業經驗和人生智慧。
《贏在中國》訪談篇
創業和成功的夢想隱藏在我們每個人心中,但它需要智慧和勇氣。同時一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創業英雄。
什麼樣的人適合創業?創業過程中如何找錢、找人、找市場?中央電視台《贏在中國》節目,邀請了眾多創業成功的企業家和事業正處在不同階段的《贏在中國》參賽選手,一起交流成功經驗、指點道路迷津。聽君一夕真言,少走十年彎路。而在成功者的話里話外,你更可以深切體會到一個創業者所應具備的素質。與其自己長久地在黑暗中摸索,何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別人更早看到希望的曙光?
《贏在中國》商戰篇
「無限風光在險峰」,這是《贏在中國;商戰篇》的絕好寫照。12位選手進入真刀真槍的商業實戰,五位選手將最後贏得至少500萬、最多1000萬的風險投資基金。烈火鎔金!每淘汰一名選手,都是對評委和選手的雙重考驗。面對鏡頭,每個人都無法躲藏。我們看到的,是不加掩飾的目光,是脫口而出的真實。這里有危局中的困窘,也有不經意間閃耀的人性光輝……
決戰關頭,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聯想控股公司總裁柳傳志擔任大決賽總評委。誰是魅力四射、英勇無敵的將才?誰是縱橫帷幄、決勝千里的帥才?在評委銳利挑剔的目光下,首屆《贏在中國》總冠軍誕生了!
《贏在中國》展現的這場賽事,將幫你洞觀創業中的險灘急流、將帶你聆聽前行者的肺腑忠言、將助你領悟成功者的商業智慧。
《贏在中國》晉級篇
勵志照亮人生 創業改變命運
從36強晉級12強,1000萬元風險投資基金遙遙在望,中央電視台《贏在中國》選手愈戰愈勇,角逐越來越激烈,辯論越來越精彩,馬雲、吳鷹、熊曉鴿三位評委的精彩點評一針見血,幽默風趣。12強選手憑什麼過關斬將?憑什麼脫穎而出?答案就在這里。觀眾激動地說:直到看了《贏在中國》,我才明白其實中國要的不是全民娛樂,而是全民學習、全民營銷、全民創富!如果說超級女聲帶給了少數人的成功,《贏在中國》則是帶給了所有觀看和參與的受眾們日後成功的資本和籌碼。《贏在中國》不單單是創業者的游戲,也是一次全民學習做人做事,學習營銷的大課堂。
E. 有沒有比較厲害的互聯網創業服務平台
在國家出台政策、高校支持大學生創業、社會上各類孵化器的積極引導下,越來版越多人投身創業。權可創業口號易喊,創業工作卻不好做。面對創業者在資金、渠道、經驗、人脈等方面的痛點與需求,全球商業智慧共享及實戰互助平台——師董會應運而生,是中國中小型企業健康發展的助推器。
F. 互聯網加大賽到底是要做什麼,根本理解不了,連方向都不清楚
創意組要求參賽項抄目具有較好的創意和較為成型的產品原型或服務模式,在2019年5月31日(以下時間均包含當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記注冊,並符合以下條件:參賽申報人須為團隊負責人,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
高校教師科技成果轉化的參賽項目不能參加創意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有參賽申報人的除外)。以團隊為單位報名參賽。允許跨校組建團隊,每個團隊的參賽成員不少於3人,須為項目的實際成員。參賽團隊所報參賽創業項目,須為本團隊策劃或經營的項目,不得借用他人項目參賽。
(6)互聯網金融與創業大賽擴展閱讀:
「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要求:
1. 以競爭促創新,打造成果轉化新平台。將競爭結果與產學研應用緊密結合,推動形成「互聯網+」商業模式,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鼓勵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努力開創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高質量新局面。
2. 學校組織項目總數不少於20個,其中創意團隊不少於10個,創業成長團隊不少於5個,青年紅夢建設團隊不少於5個。
3.學校組委會負責組織評審委員會,將比賽分為四個小組(創意組、創業組、成長組、就業創業組、青年紅夢旅遊組)進行評審,並推薦比賽進入省半決賽。
G. 深圳中科華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中科華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注冊資金500萬。專注於智慧政務、智慧公安、智能交通、智慧民生等領域的創新研究。深圳中科華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信息服務;金融服務;計算機軟;硬體及網路設備的研究開發,計算機網路設備的安裝與維護,計算機系統集成;計算機軟、硬體產品的銷售及售後服務;計算機信息系統和工業自動化系統的設計、集成、施工、技術咨詢;信息系統咨詢和相關技術服務(不含限制項目及專營、專控、專賣商品);城市應急與綜合安保系統開發、集成和實施;電子及通信產品生產、銷售;技術咨詢、技能培訓;智能電網及電力工程施工及相關產品研發、銷售;依託互聯網等技術手段,提供金融中介服務;金融信息咨詢;對未上市企業進行股權投資、開展股權投資和企業上市咨詢業務、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不得從事證券投資活動;不得以公開方式募集資金開展投資活動;不得從事公開募集基金管理業務);創業投資咨詢;受託資產管理、投資管理;企業管理咨詢、投資咨詢、股權投資、財務咨詢;投資興辦實業;接受金融機構委託從事金融外包服務。深圳中科華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群防通產品已上線使用,已獲得軟體著作權、深圳市科創委2016年創科專項資金資助及深圳創新創業大賽等成果。
法定代表人:李一嬌
成立時間:2015-07-24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111346671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前灣一路1號A棟201室(入駐深圳市前海商務秘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