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行的行號是多少
「中國銀行天津市分行營業部」的行號:104110030012。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⑵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市金融大街支行怎麼樣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市金融大街支行是1993-12-03在江西省注冊成立的股份有內限公司分公司(上市、容國有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新區怡園路899號名門世家2棟105室(第1-2層)。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市金融大街支行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60125677972565Q,企業法人林莎,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市金融大街支行的經營范圍是:經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其它規定批準的業務,經營范圍以批準的文件所列的為准。在江西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366595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14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市金融大街支行更多信息和資訊。
⑶ 上海有哪些銀行
上海的銀行有:
1、上海農商銀行:上海農村商業銀行簡稱上海農商銀行。成立於2005年8月25日,是一家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批准成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是在有著逾50年歷史的上海農村信用社基礎上整體改製成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2、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於-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劉強,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並由總(分)等。
3、上海商業銀行:上海商業銀行是一間香港銀行,源自創辦於上海的原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香港分行,由陳光甫於1915年創立。總部位於台灣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是與香港的上海商業銀行有聯系的分別銀行,源自原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上海總行。
4、上海銀行: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銀行」)成立於1995年12月29日,總行位於上海,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601229。
5、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自1979年6月1日成立以來,不斷更新經營理念,注重科技服務創新,面向市場拓展業務,經營實力得到了飛速發展。
⑷ 徵信顯示我有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余額為0
這就是個騙子公司,我根本沒用過也是顯示: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發放的0元貸款,已結清,什麼鬼啊?
⑸ 我國銀行分為幾大類
我國銀行分為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地方性商業銀行等幾大類。
一、中央銀行
中國的中央銀行為中國人民銀行,簡稱央行。中央銀行國家中居主導地位的金融中心機構,是國家干預和調控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負責制定並執行國家貨幣信用政策,獨具貨幣發行權,實行金融監管。
二、政策性銀行
策性銀行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
1994年中國政府設立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大政策性銀行,均直屬國務院領導。2015年3月,國務院明確國開行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從政策銀行序列中剝離。
三、國有商業銀行
國有商業銀行,是指由國家(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直接管控的大型商業銀行。
國有商業銀行具體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四、股份制商業銀行
股份制商業銀行是商業銀行的一種類型。在我國現有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恆豐銀行、渤海銀行。
五、地方性商業銀行
地方性商業銀行是指業務范圍受地域限制的銀行類金融機構。在我國地方性商業銀行主要是指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
⑹ 銀行是國家部門還是國企還是私企各大銀行有什麼區別
不能這樣籠統的將銀行屬於國企還是私企,我國現在有各種不同的銀行,得具體看。
區別如下:
1、中國人民銀行
是我國的中央銀行,它不是企業,而是一個政府部門。
2、三大政策性銀行:
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這些也不是企業性質,不以盈利為目的,也是國家機關的性質。
3、現有五大國家級商業銀行:
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和交通銀行,都是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就是國家控股的。
4、地方性國有商業銀行:
在一二線主要城市存在,一般都叫XX市商業銀行,是由原來的城市信用合作社改組而來的。
5、私有股份制商業銀行
比如深圳發展銀行、浦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等等,都是私人控股私人經營的。
(6)中銀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信息擴展閱讀:
現狀趨勢
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絕對核心,銀行業維持了健康和穩定運行,不可否認,受金融危機以及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國內銀行業正面臨一系列不可忽視的深刻挑戰但在後金融危機時代,我國銀行業仍然面臨著異常復雜的外部經營環境。
全球經濟一體化及經濟金融環境的不確定性,也使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顯現出復雜性、突發性、擴散性和快速傳播性等新特徵。在市場競爭方面,隨著金融市場發育程度和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大型銀行面臨的競爭格局、競爭的空間范圍和競爭對手已經並正在繼續發生深刻的變化。
我國銀行業應該以長期的信譽和實力為保障,以信貸和網路優勢為依託,以廣泛的客戶資源和信息資源為平台,以沿海發達城市為重點,全面優化和提升傳統優勢業務,積極拓展財務顧問、銀團貸款、杠桿融資、企業並購等新型投資銀行業務,加強對邊緣投資銀行業務的前瞻性研究,力爭實現投資銀行業務的規模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