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組織結構
中國人民銀行設13個職能司(廳):辦公廳(黨委辦公室)、條法司、貨幣政策司、金融市場司、金融穩定局、調查統計司、會計財務司、支付科技司、科技司、貨幣金銀局、國庫局、國際司、內審司、人事司(黨委組織部)、研究局、徵信管理局、反洗錢局(保衛局)、黨委宣傳部。
辦公廳
組織協調總行機關日常工作,承擔有關文件的起草、重要會議的組織、文電處理、秘書事務、信息綜合、新聞發布、檔案、信訪、保密等工作。
條法司
起草金融法律法規草案;依法承辦金融法律法規的有關解釋工作,承擔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開展金融法律咨詢服務,組織金融法制教育和宣傳。
貨幣政策司
研究、擬定與實施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和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研究提出關於選擇和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的意見和建議並負責實施;研究、擬定和實施信貸政策,促進國民經濟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負責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秘書處的日常工作。
銀行監管一司
承辦對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和外資銀行的監管工作。依法審核其分支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及業務范圍;擬定業務管理的規章制度;監測資產負債比例、信貸資產質量、業務活動、財務收支等經營管理情況;審查負責人任職資格。
銀行監管二司
承辦對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的監管工作。依法審核有關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及業務范圍;擬定業務管理的規章制度;監測資產負債比例、信貸資產質量、業務活動、財務收支等經營管理情況;審查負責人任職資格。
非銀行金融機構監管司
承辦對中國非銀行金融機構(證券、保險除外)的監管工作。監測資產負債比例、資產質量、財務狀況、業務活動等經營管理情況;審查負責人任職資格。
合作金融機構監管司
承辦對農村和城市合作金融機構的監管工作。指導合作金融機構堅持「自願入股、民主管理、主要為入股社員服務」的原則,規范合作金融機構的管理;研究並推動合作金融體制改革;擬定合作金融機構資產負債比例管理、信貸資產質量管理、風險管理、利率管理。結算管理等業務管理制度,對其經營風險進行監控,督促其完善內部監督和制約機制;擬定合作金融機構設置條件,業務經營范圍、法人代表任職資格等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
統計司
負責經濟金融信息的搜集。統計和分析;擬定中國人民銀行系統經濟、金融統計制度,管理和協調金融系統的統計工作;組織中國人民銀行系統的調查統計資料庫建設和信息自動化系統建設;向金融系統和國務院綜合部門提供金融信息咨詢。
會計財務司
擬定金融業統一的會計和結算制度、辦法和細則並組織實施;管理中國人民銀行財務工作,編制並監督檢查中國人民銀行財務收支計劃,編制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等財務會計報表。
支付科技司
負責支付清算、聯行結算和帳戶的管理以及組織現代化支付系統的建設、推廣和應用;編制金融科技發展規劃,擬定金融科技政策、標准和管理辦法。
國際司
承辦中國人民銀行與國際金融組織、香港特別行政區及澳門、台灣地區金融組織和各國中央銀行的官方聯系及業務往來的有關工作;負責中國人民銀行的外事管理工作。
內審司
監督檢查中國人民銀行各職能司(局)、直屬機構和分支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履行公務的情況,特別是執行財務紀律的情況;承辦對主要負責人的離任稽核工作,對違法違規人員的處理提出建議。
人事教育司
擬定中國人民銀行系統人事、勞動工資的管理制度及辦法並組織實施;管理中國人民銀行直屬院校;組織中國人民銀行系統人員考試、測評和智力引進工作,擬定人員培訓規劃;管理中國人民銀行系統機構編制。
為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的職責,保證科學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有效實行金融監管,中國人民銀行設立研究局、貨幣金銀局、國庫局、保衛局、培訓中心,作為支持服務體系。上述單位的人員參照國家公務員的辦法管理,編制共260名。
研究局
圍繞貨幣政策決策,對經濟增長及其運行進行分析與預測、跟蹤研究中國產業政策和工業、農業、財稅、外貿等部門經濟動態及貨幣信貸、利率、匯率、金融市場、金融風險等重大政策並向行領導提出政策建議。
貨幣金銀局
擬定有關貨幣發行和金銀管理的辦法;承擔人民幣管理和反假人民幣的工作;安排現鈔和輔幣的生產、保管、儲運、更新、銷毀;管理現金的投放、回籠及庫款安全;管理中國的金銀收購配售庫存和國家黃金儲備;管理金銀開發基金;管理中國黃金市場。
國庫局
辦理國家金庫業務,對下級庫實行業務管理;代理國務院財政部門向各金融機構發行、兌付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監督和維護國庫資金的安全和完整。
保衛局
負責中國人民銀行系統的保衛工作;對金融詐騙、盜竊、搶劫案件進行綜合分析,制定防範措施;組織金銀、現鈔、有價證券的武裝押運工作。
培訓中心
承擔中國人民銀行工作人員的各類培訓和金融業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培訓工作。中國人民銀行機關服務中心
中國人民銀行機關服務中心(機關事務管理局)是總行直屬事業單位,具有事業單位法人資格。其主要職責是:堅持為總行機關服務的宗旨,承擔總行機關財務、資產、基建、行政、政府采購、服務監督等管理工作;制定總行機關後勤工作規劃和管理制度;負責總行機關及總行直屬單位的房改政策、計劃生育、交通安全、人防與防汛、安全保衛與社會治安統合治理等社會事務工作,負責總行機關和指導人民銀行系統節能工作;代表總行機關行使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權利;為總行機關辦公和職工生活提供後勤保障服務。
中國人民銀行集中采購中心
中國人民銀行集中采購中心成立於2005年6月8日,集中采購中心為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直屬的、全額撥款的、獨立事業法人單位(正局級),主要職責是承擔中國人民銀行系統的政府集中采購工作。
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
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要依據相關法律,根據國家反洗錢工作的需要,不斷提高對大額與可疑資金流動的監測分析水平。主要職責是:
(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大額與可疑資金交易信息報告標准。
(二)負責收集、整理並保存大額與可疑資金交易信息報告。
(三)負責研究、分析和甄別大額與可疑資金交易報告,配合有關行政執法部門進行調查。
(四)按照規定向有關部門移送、提供涉嫌洗錢犯罪的可疑報告及其分析結論。
(五)按照規定向有關部門提交大額支付信息。
(六)研究分析洗錢犯罪的方式、手段及發展趨勢,為制定反洗錢政策提供依據。
(七)負責研究大額與可疑資金交易信息管理項目的業務需求,參與項目的開發,負責系統的運行和維護。
(八)根據授權,承擔與國外金融情報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工作,配合人民銀行有關部門進行反洗錢領域的對外交往事宜。
(九)承辦人民銀行授權或交辦的其他事項。
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
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是中國人民銀行直屬的事業法人單位,主要職責是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和人民銀行的規章,負責中國統一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和動產融資登記系統的建設、運行和管理;負責組織推進金融業統一徵信平台建設。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業務歸口徵信管理局指導。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中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中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以下簡稱「交易中心」)於1994年4月18日成立,是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直屬事業單位。作為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貨幣市場、債券市場以及匯率和利率衍生品市場的具體組織者和運行者。
中國金融出版社
中國金融出版社成立於1956年5月,直屬中國人民銀行管理,是以出版金融類圖書、期刊、音像電子製品為主的專業出版社。
金融時報社
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
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是中國人民銀行直屬的、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法人單位,是為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和全社會提供支付清算及相關服務的中國性金融服務組織。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是中國人民銀行直屬的法定從事人民幣印製業務的大型全民所有制企業,主營業務是人民幣印製以及人民幣專用技術、設備的研發與製造,同時不斷拓展銀行卡研製與生產、印鈔造幣專用機械和銀行機具製造、高純度金銀精煉、增值稅專用發票、有價證券、銀行專用票據、高級防偽證書等相關業務領域。
中國金幣總公司
中國金幣總公司成立於1987年,是中國人民銀行直屬的中國惟一經營貴金屬紀念幣的行業性公司,履行貴金屬貨幣的發售職能,是中央銀行貨幣發行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業務延伸,是中央銀行貨幣發行的重要支撐體系之一。
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
中國人民銀行黨校
中國人民銀行黨校是人民銀行輪訓培訓黨員領導幹部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是黨性鍛煉的熔爐,隸屬於中央黨校國家機關分校。人民銀行黨校主要負責輪訓培訓總行、上海總部和直屬企事業單位司局級、分行(含營管部)副廳局級、省會(含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副行級幹部及其後備幹部,地市中心支行行長、總行機關和直屬企事業單位、人民銀行營管部正處級黨員幹部。履行對分行黨校業務指導職責。承擔總行機關處級幹部任職培訓班和其它短期班
中國金融培訓中心
中國金融培訓中心是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直屬正司局級事業單位,對內又名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培訓學院。根據人民銀行幹部培訓總體規劃,承擔以下工作:
承擔人民銀行系統內培訓;
開展金融培訓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開展遠程教育培訓工作;
組織開展金融英語證書考試;
為金融系統和社會提供培訓和咨詢服務。
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
中國錢幣博物館
中國錢幣博物館是直屬於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主要從事錢幣的收藏、研究和展示,肩負有指導和推動錢幣收藏、研究及宣傳錢幣文化的任務,下設辦公室、陳列宣教部、徵集保管部、研究信息部、《中國錢幣》編輯部、安全保衛部和開發服務部,代管中國錢幣學會秘書處。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成立於2005年8月,作為總行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總行的領導和授權下開展工作,主要承擔部分中央銀行業務的具體操作職責,同時履行一定的管理職能。上海總部建設總的目標可歸納為「兩個平台、一個窗口和一個中心」,即把上海總部建設成為總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平台、金融市場運行監測的平台、對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和一部分金融服務與研究和開發業務的中心。
主要職責:
1、根據總行提出的操作目標,組織實施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操作;
2、承辦在滬商業銀行及票據專營機構再貼現業務;
3、管理銀行間市場,跟蹤金融市場發展,研究並引導金融產品的創新;
4、負責對區域性金融穩定和涉外金融安全的評估;
5、負責有關金融市場數據的採集、匯總和分析;
6、圍繞貨幣政策操作、金融市場發展、金融中心建設等開展專題研究;
7、負責有關區域金融交流與合作工作,承辦有關國際金融業務;
8、承擔國家部份外匯儲備的經營和黃金儲備經營管理工作;
9、承擔上海地區人民銀行有關業務的工作;
10、上海總部承擔的管理職能包括對原上海分行轄區內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的管理,以及人民銀行部分駐滬企事業單位的管理和協調。銀行法是進行銀行監管的法律基礎。銀行監管的目的在於確保銀行體系的活力,通過監視各銀行機構的信用和流動性,保護存款人利益。另外,中國人民銀行在中國的金融改革中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分析定期報告和現場稽核對金融機構進行監管。
跟銀行監管密切相關的是對支付系統的監管,中央銀行有責任維護國家支付、清算和結算系統的正常運行,中國人民銀行一直致力於開發它擁有的支付系統,並跟其他銀行機構密切合作,使這些金融機構運行的支付系統更加高效和更加安全可靠。
中國人民銀行正在改善其在支付系統中密切監視各銀行日間頭寸的能力。中國人民銀行為各銀行提供支付處理服務,結算大額和零售支付交易。人民銀行運行的2000多家同城清算所對所有的同城跨行支付和大部分行內支付業務進行清算和結算處理。紙憑證異地跨行支付在過去曾通過同城清算所先進行跨行清算和結算。中國電子聯行系統處理異地跨行支付和行內大額異地支付交易。
中國人民銀行各級分支機構為商業銀行各級分支機構提供結算帳戶服務。此外,還為一些政府機關、事業團體開設結算帳戶,提供支付服務。例如,郵政儲匯局也在人民銀行開立結算帳戶。
中國人民銀行不允許帳戶出現隔夜透支,因為大多數交易採用批處理方式在日終結算,所以日間透支的概念實際上不適用。但電子聯行系統除外,在此系統中,支付指令發出之前,其帳戶內必須有足夠支付的資金。
除了結算通過人民銀行支付系統辦理的支付交易以外,結算帳戶還用來結算其它支付系統產生的凈額頭寸,如商業銀行系統的電子資金匯兌系統。在中國,貨幣政策的實施跟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相比,既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徵,但又有許多不同。主要的區別在於:
中國經濟正處於從中央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度時期。中國政府依然具有足夠的權威直接控制經濟發展,以保證改革平穩有序。
中國的金融市場正在迅速發展,但是跟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市場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由於缺乏大業務量、流動性強的金融市場,所以實際很難完全依賴公開市場操作來間接影響貨幣總量。
由於這些不同,貨幣政策工具在許多方面跟西方發達國家不盡相同。信貸規模分配: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其對國有商業銀行的領導權力決定按地域和工業部門分配信貸規模。
發行貨幣:中國人民銀行獨家發行貨幣的權利使它能夠影響商業銀行的金融資源和業務活動。
法定儲備金比例:中國人民銀行有權改動法定儲備金比例。自1988年以來,這個比例一直為13%。
制定利率:中國人民銀行有權制定銀行存款和貸款的官方利率。
公開市場操作:至2013年,發行國債的數量還不夠大,而且市場的流動性還沒有大到使依靠公開市場操作非常有效。但是,可以期望,公開市場運行在將來將起很重要的作用。
再貼現:為在中國人民銀行開立賬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辦理再貼現。盡管公開市場操作還沒有成為一種有效的手段來實施央行的貨幣政策,但是,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中國人民銀行正在從事公開市場操作以實施其貨幣政策。
自1996年起引入行間同業拆借市場,結合中央銀行再貸款、再貼現、特種存款以及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等手段,中國人民銀行間接影響行間同業拆借市場的利率,從而影響金融機構的流動性。2013年,同業拆借有7種,其成熟期分別為1天,7天,20天,30天,60天,90天和120天。自1994年起開辦外匯公開市場操作,中央銀行在此市場上買賣美元、日元和港幣。自1996年起,進行公開市場操作,2013年中央銀行只在星期二介入市場,通過其與商業銀行之間的回購協議進行國債的公開市場操作。資金清算通過人民銀行電子聯行系統進行,實行T+1結算制度,即在星期三增減各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備付金帳戶。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貳』 中國人保固定資產處
辦公廳組織協調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機關日常工作,承擔有關文件的起草、重要會議的組織、文電處理、秘書事務、信息綜合、新聞發布、檔案、信訪、保密工作。
條法司起草與中央銀行職責有關的金融法律、法規草案;起草、審核與中央銀行職責有關的金融規章;承辦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有關命令和規章的解釋工作;開展金融法律咨詢服務、相關金融法律事務和金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承辦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對中國人民銀行參加的國際金融活動提供法律意見,出具法律證明書。
貨幣政策司研究、擬訂貨幣政策中介目標並組織執行;研究提出各種貨幣政策工具選擇建議並組織實施;研究擬訂本外幣利率政策、管理辦法及人民幣匯率政策;提出並組織實施利率調整方案、匯率改革方案;擬訂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政策和業務操作規程並組織實施;承辦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秘書處的日常工作。
金融市場司擬訂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銀行間外匯市場和黃金市場的管理規定;承辦有關金融機構在上述市場的市場准入及退出審批工作;分析市場工具對貨幣政策和金融穩定的影響,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監測分析金融市場的發展,防範跨市場風險。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和產業政策,研究、擬訂和實施宏觀信貸指導政策。
金融穩定局研究銀行、證券和保險業協調發展問題,會同有關部門綜合研究金融業改革發展規劃;評估我國金融系統風險,研究實施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政策措施;協調金融風險處置中財政工具和貨幣工具的選擇;實施對運用中央銀行最終支付手段機構的檢查,並參與有關機構市場退出的清算或重組等工作;負責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工具的監測;承辦涉及運用中央銀行最終支付手段的金融業重組方案的論證和審查工作;管理金融風險處置或金融重組中以中央銀行最終支付手段所置換的資產。
調查統計司承辦金融信息和有關經濟信息的搜集、匯總、分析工作;制定金融業綜合統計制度,協調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負責貨幣供應和貨幣政策方面的統計並按規定對外公布;參與金融和貨幣統計有關的會計科目設置;搜集、整理與人民銀行有貸款關系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按照規定提供金融信息咨詢。
會計財務司研究銀行業會計准則和制度,協助有關部門完善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的會計制度、辦法和會計科目;組織實施中國人民銀行財務制度;編制並監督檢查中國人民銀行系統財務預決算;編制中國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等會計財務報表;承辦中國人民銀行系統財務、基建、固定資產和政府采購項目管理工作。
支付結算司組織中國人民銀行會計核算和建設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擬訂支付結算規則,制定支付清算、票據交換和銀行賬戶管理的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研究規范支付結算工具創新業務;研究擬訂銀行卡結算業務管理規章;研究擬訂人民幣大額和可疑支付交易報告制度。
科技司承辦中國人民銀行辦公自動化系統、業務應用系統的規則、設計、建設和維護等技術服務工作;承辦中國人民銀行系統的科技建設和管理工作;研究擬訂銀行卡業務技術標准,協調銀行卡聯網通用工作;按照規定協調有關金融科技工作。
貨幣金銀局擬訂有關貨幣發行管理辦法;承擔人民幣管理和反假貨幣工作;安排現鈔和輔幣的生產、保管、儲運、更新和銷毀;管理現金投放、回籠及庫款安全;管理國家黃金儲備。承擔國務院反假貨幣聯席工作會議的日常工作。
國庫局經理國家金庫業務,擬訂國庫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為財政部門開設國庫單一賬戶;對國庫資金收支進行統計分析;定期向同級財政部門提供國庫單一賬戶的收支和現金情況,並與同級財政部門核對國庫單一賬戶的庫存余額;監督管理預算資金的收納、支撥、退付等事項,維護國庫資金的安全和完整;代理國務院財政部門向各金融機構發行、兌付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
國際司承辦中國人民銀行與國際金融組織、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金融組織以及各國中央銀行、歐洲中央銀行的官方聯系和業務往來的有關工作;按照規定承辦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金融業開放的有關工作;承辦中國人民銀行外事管理工作;聯系、指導中國人民銀行駐外機構的業務工作。
內審司擬訂中國人民銀行內審工作規章、制度和辦法;監督檢查工作人員執行金融政策、法規,依法履行公務和執行財務紀律的情況;承辦主要負責人的離任審計工作,對違法違規人員的處理提出建議;指導、監督、檢查中國人民銀行系統內審工作。
人事司擬訂中國人民銀行人事、教育、勞動工資管理制度、辦法並組織實施;承辦中國人民銀行系統機構、人員編制和幹部管理工作;承辦中國人民銀行系統社會保險管理工作;擬訂人員培訓規劃,組織人員考試測評工作;負責統戰工作。
研究局圍繞貨幣政策決策,對經濟增長及運行進行分析與預測;研究金融法律、法規、制度,跟蹤了解其執行情況;跟蹤研究我國產業政策和工業、農業、財稅、外貿等部門經濟動態以及貨幣信貸、利率、匯率、金融市場等重大政策的執行情況,並提出建議。
徵信管理局承辦信貸徵信管理工作;擬訂信貸徵信業發展規則、管理辦法和有關風險評價准則;承辦有關金融知識宣傳普及工作。
反洗錢局承辦組織協調國家反洗錢工作;研究和擬訂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則和政策;承辦反洗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匯總和跟蹤分析各部門提供的人民幣、外幣等可疑支付交易信息,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處理,並協助司法部門調查涉嫌洗錢犯罪案件;承辦中國人民銀行系統的安全保衛工作,制定防範措施;組織中國人民銀行系統的金銀、現鈔、有價證券的保衛和武裝押運工作。
黨委宣傳部負責中國人民銀行系統黨的思想建設和宣傳工作;負責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
人行紀委在中央紀委和人民銀行黨委的領導下,領導人民銀行系統黨的紀律檢查工作,檢查監督人民銀行系統黨的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情況,維護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對人民銀行系統黨的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實行黨章規定范圍內的監督,檢查人民銀行系統黨員領導幹部違反黨紀的案件,協助人民銀行黨委加強人民銀行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對人民銀行系統黨員進行遵守紀律的教育。
派駐監察局在監察部和人民銀行的領導下,領導人民銀行系統的行政監察工作,監督檢查人民銀行系統貫徹執行國家方針、政策、法律和金融政策、法規的情況,調查處理監察對象違反國家政策、法規和政紀的行為,受理對監察對象的檢舉、控告以及監察對象不服紀律處分的申訴,保護監察對象依法行使職權。
機關黨委負責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機關及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離退休幹部局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離退休幹部的方針、政策,組織落實離退休幹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充分發揮離退休幹部在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檢查指導人民銀行系統和總行直屬單位的離退休幹部工作。
參事室貫徹執行黨的統一路線方針、政策,參加統戰工作和統戰聯誼活動;進行經濟、金融調查研究,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建議;接受金融歷史等方面咨詢;編撰回憶錄、工作經驗匯集等。
人行工會組織人民銀行各級工會認真履行工會的維護、教育、參與、建設四項基本職能,發揮黨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為人民銀行改革發展和全面完成各項任務服務。
人行團委垂直領導人民銀行系統團的建設和青年工作,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人民銀行黨委、上級團組織的有關指示、決定在人民銀行系統團組織的貫徹落實,協助分行黨委做好負責人的管理工作。
人行黨校擬定人民銀行系統黨員領導幹部教育培訓計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協調人民銀行黨校各分校的工作;協同組織人事部門,對學員在校期間的表現進行考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叄』 保險公司維穩調研文章
財產保險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刻分析新世紀、新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而提出的戰略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在宏觀上加以整體把握,又要在微觀上付諸實施。我們中國人保財險能否牢固樹立並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不僅關繫到公司自身的發展,而且事關我國經濟、金融保險業發展的全局。通過學習,就堅持科學發展觀探討如下:
一、中國人保財險公司的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
目前,我國保險業處於經濟領域中的市場競爭性行業,其發展觀既要符合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更要滿足企業特徵及其活動規律的要求。保險公司的科學發展觀是其經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保財險在2008年保費總量達到了1000億元的規模,在中國的非壽險行業中排名第一,在全世界非壽險行業中進入了前十名,因此,中國人保財險要緊緊圍繞經營效益謀發展,既要重視利潤的規模數量的增長,更要重視利潤的結構和質量的提升,處理好效益、質量、規模、速度之間的關系,堅持經營的盈利性、安全性、流動性相統一的基本原則。堅持以人為本求發展,正確處理股東、員工和客戶三者之間的關系,實現保險公司穩健、持續發展。因此,中國人保財險科學發展觀可表述為:堅持以人為本,各項業務整體統籌協調發展,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通過適度增加規模,實現效益總量、質量、結構的穩步增長,從而達到效益、質量、規模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中國人保財險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以風險控制、成本約束為前提,追求發展的質量、規模與速度。
發展是有條件的,加快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公司深層次矛盾的根本辦法,但不顧客觀條件的制約硬發展,則不是科學發展,且從根本上是對發展有害的。中國人保財險的科學發展觀,首先就是要明確發展的約束條件,是在滿足諸約束條件下實現的發展。從經濟角度看,中國人保財險發展的約束主要有成本約束(包括綜合賠付、綜合費用、稅收、資本金佔用、風險損失)、管理約束、人才約束、法律約束和監管約束。不顧約束條件硬發展,一方面反映了保險公司的體制存在著缺陷,另一方面會對長遠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問題。所以,在2009年的省全保會上,人保財險陝西省分公司喬總擔出了,一個重心、兩個重點、四個堅持的安排,正是對這一重要思想的詮釋。
二是以結構優化和流程整合為重點,追求發展的效率與效益。
中國人保財險在符合上述約束的條件下要以利潤的極大化為經營目標,這是由保險公司的性質決定的。保險公司實現利潤的多寡,既體現著其自身生存價值的大小及對社會貢獻的大小,也是衡量其發展快慢和發展質量的核心指標。在現實約束和競爭壓力下,保險公司不僅要重視利潤的規模,更應注重利潤的結構和質量。這就要求保險公司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推動業務結構、客戶結構、區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以實現利潤總量的增加和利潤來源結構的優化。同時,按照有利於客戶價值創造和內部風險控制的原則重組和整合業務流程,以業務流程為依據調整組織機構,建立相互促進和相互制衡的業務處理系統、風險控制系統和支持保障系統,實現科學集約化經營發展,以提高發展的效率。
三是以快速協調持續發展和做大做強為目標,追求發展的協調與均衡。
中國人保財險堅持科學發展觀,其實質內涵就是要充分調動一切有利因素和各方面的積極性,盡最大的努力,實現保險公司快速協調持續發展。
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保險公司一切問題的關鍵所在。恢復國內保險業務20多年來,保險之所以越來越被人們重視,保險的功能和作用之所以越來越突出,保險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之所以不斷提高,歸根到底是保持了持續快速地發展,成為國民經濟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使整體實力和競爭能力不斷增強。但是,也應看到,在高速發展的同時,還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發展速度主要靠大量消耗資源的外延型擴張來支撐,發展的質量不高、基礎不牢;在追求速度、追求「政績」的驅動下,有些企業變相提高手續費,打價格戰、人海戰;地區之間、城鄉之間保險發展差距越拉越大;各公司之間產品結構趨同、創新缺乏、發展後勁不足;企業管理不按規律辦事,成本意識淡薄,鋪張浪費嚴重。上述種種問題,千頭萬緒,歸結到一點,都是沒有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使然。換句話說,是不能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看待和解決為什麼發展、為誰發展和怎樣發展的問題。今後,保險業要不斷提高綜合實力,要充分發揮自身功能和作用,要在國際保險市場佔有一席之地,都要靠發展。因此,保險公司要把加快發展作為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的首要任務,一心一意謀發展。
中國人保財險堅持科學發展觀,其核心內容就是要做大做強,只有做大,才能充分發揮保險的功能和作用,逐步改變保險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不相適應的局面,為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服務。只有做強,才能使保險公司在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實力,發展壯大。做大與做強作為保險公司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是辯證統一的。沒有大,無所謂強。沒有強,大也沒有意義。做大與做強是有機聯系的整體。
四是以企業文化和員工隊伍的培育建設為根本,追求發展的和諧與統一。
保險業屬智力密集型行業,人力資源是其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發展要以人為本,保險公司的創新源泉和持續發展關鍵是要抓好隊伍建設,既要加強員工培訓,不斷提高其業務技術素質,更要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從經營倫理、經營哲學角度錘煉隊伍,增強凝聚力、創造力和整體合力,提升核心競爭力,為保險公司持續發展提供源動力。
二、中國人保財險堅持科學發展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目前,我國的經濟金融保險體系正處在巨大的變革轉軌時期,中國人保財險要想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在發展進程中不斷做大、做強,以科學的發展觀做指導,必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協調發展原則
不同的發展觀對保險公司的發展產生不同的導向,過去保險公司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有些是在發展過程中難以避免的,有些則是不科學的發展觀和不科學的發展戰略所致。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對於保險公司在新一輪的改革發展中,辨證的認識和處理與發展相關聯的各方面重大關系,緊緊抓住和充分利用好戰略機遇,實現可持續發展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1、實現發展與風險控制的協調。要實現保險公司的良性發展,還必須處理好發展與風險控制的關系。發展是永恆的主題,但發展是有條件的,發展的規模與質量不僅取決於外部市場環境,還取決於內在風險管理水平。在良好的發展質量、有效的控制風險基礎上實現的發展才能保持可持續發展。保險業是高風險行業,保險公司是通過經營風險來實現贏利和發展。因此,保險公司要引進先進的風險管理系統和技術,建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通過科學有效的內控制度,使風險管理貫穿於全員、全程、全方位,通過良好的風險控制,實現較低的成本和較高的收益,最終實現保險公司可持續的良性發展。
2、把握好發展與結構優化的協調。「發展」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總量上的擴張,一是結構上的優化。發展與結構優化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在發展中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有放棄進行結構優化,而結構優化會帶來可持續發展。科學的發展觀所指的發展是建立在結構優化基礎上的,如針對機動車輛保險在財產險市場上是市場佔比最大、各家公司爭奪最為激烈、賠付率一直居高不下、其利潤貢獻度與其保費佔比嚴重不匹配的狀況,各家保險公司就必須要加快發展非車險業務、提高非車險業務在整個財產險總體業務中的比重;主動細分市場,降低車險業務中高風險、低效益業務品種比例,提高優質業務、效益客戶佔比。
(二)效益性原則
保險公司是企業,利潤最大化是其經營宗旨,效益是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效益是識別和判斷保險公司發展狀況、發展趨勢的標志,保險公司的發展結果最終也表現為效益最大化。
1、效益是發展的歸宿,是保險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最有力保證。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保險公司經營的出發點和歸宿。沒有效益,就沒有了資源要素的再投入、再調整,就難以實現正常的發展,而發展的目的是追求效益,無論是規模擴張還是結構調整,最終表現為爭取更好的效益。因此,保險公司一切經營活動的優劣都必須以效益高低為准繩,以有沒有效益為評價標准,業務發展必須是有效益的發展,而不能是規模增長了,而效益卻沒有增加,甚至下降。良好的效益可保障充足合理的資本金和償付能力,擴大資產規模,提高抗禦風險的能力;可以回報股東和客戶,從而吸引投資和留住優質客戶;可以加強員工培訓,更新經營理念,進行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為保險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做好人、財、物的充分儲備。
2、質量和規模是實現良好效益的前提。保險公司如果不講究質量效益,就不會有好的信譽,要實現發展,就必須要加快業務發展,而業務發展一定程度上就會導致展業成本和保險賠款相應增長,若增長幅度超過盈虧臨介點,經營成果將不盡人意,從而就制約了發展;沒有一定的規模和市場份額,一方面不具有規模經濟的優勢,保險經營成本上升,削弱了競爭能力,另一方面導致抗風險能力的下降,進而制約了發展。
(三)穩健經營原則
保險公司是一個國家社會經濟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其經營發展必然受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環境的直接制約,客觀上存在發展極限,盲目追求高速發展,只能給保險公司帶來巨大的風險隱患;保險公司是高風險的行業,保險公司的經營特點和其在國民經濟中所處的關鍵地位和特殊作用,致使保險公司經營風險具有隱蔽性和擴散性的特點,一旦保險公司經營風險轉化為現實損失,不僅會導致保險公司破產,而且將對社會經濟產生連鎖反應,引起社會動盪。因此,保險公司遵循穩健經營的原則,幾乎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在保險業,提倡建立百年老店,崇尚穩定持續發展。暴富、超常規不是保險業科學發展的軌跡。歷史的經驗表明,發展好的中國人保百年老店的保險公司都是穩健的保險公司。穩健經營的原則,能使保險公司的員工、經營管理者有一個穩定的發展心態、良性的發展預期、理性的收益預期,即使遇到暫時的困難也能從容應對,實現保險公司的長期發展目標。那種不顧保險業的特點,企圖尋求超常規、跳躍式發展,為了尋求發展速度,不擇手段,概念充斥,只會取得短期效益,為了達到短期發展目標而不擇手段的急功近利的經營方式,不僅為未來的發展壓縮了空間,也擾亂了保險秩序和經濟秩序。穩健經營則是注重短期實效與長期實效的結合,今天的發展為今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而不是留下隱患。我國保險公司遵循穩健經營原則,不是維持經營,更不是不要創新,而是在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內尋求快速發展。保險公司作為我國民經濟的穩定器,實施穩健的經營發展戰略是其必然的選擇。一方面,保險公司要制定穩健的發展戰略,營造穩健發展的管理文化,注重短期效益和長期效益的有機結合,使經營管理者和全體員工有一個穩定健康的心態、良性的發展預期,以卓著的信譽取信於民、立足於世;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有效的風險防範和管理機制,根據各種經營風險的發生概率,適度地安排業務比例和業務規模使風險分散,並運用保險公司自身以及外部的管理手段和技術,將風險最大限度地控制、降低、轉移、消除、化解。
三、陝西西保險業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
(一)「十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為保險業持續穩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經濟基礎
「十五」期間,在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動下,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加快,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6%,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經濟建設成績斐然,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益明顯提高,財政收入持續增加,城鄉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和提高。與此同時,西部大開發戰略全面啟動,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保險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保險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多樣化的保險保障,為廣西保險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二)「十一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的發展規劃為保險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十一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將進入新階段,國民經濟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5%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6%左右;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城鎮化進程加快,非公有制經濟佔全區經濟總量的比重有較大幅度提高;現代國防工業和物流業等產業布局初步形成,縣域經濟加快發展,期末,縣域單位平均生產總值達到30億元以上;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立健全農業服務體系,提高農業服務保障能力。這些目標的實現,都與保險業密切相關,既需要保險業提供保險保障服務和資金支持,同時也為保險業開拓新的業務領域創造了條件,為廣西保險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保險業發展帶來廣闊商機
——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的推進為保險業提供了更大發展空間。當前,陝西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正處於關鍵時期,在養老、醫療、就業、教育、住房分配等制度由過去國家包辦逐步向商業化、市場化方向轉變的過程中,社會對保險的需求空前增長,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客觀上要求建立和完善一個多元化、規范化、社會化為特徵的社會保障體系,商業保險將成為構築多元化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
——國有企業改革、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需要商業保險的支持。「十一五」期間,陝西經濟體制改革繼續深入,國有企業改革將取得重大突破;傳統產業的改造基本完成,優勢產業地位日益突出;非公有制經濟獲得長足發展,經濟活力將空前提高。在此過程中,伴隨著市場化運作程度的提高,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非公有制企業,都將面臨更多的風險,迫切需要保險作為企業風險管控和轉移的重要手段,保障企業的穩鍵經營。這一切都有助於保險業加快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開發和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
——構建「三農」保護體系需要保險業發揮作用。大力發展包括農村種養殖業保險、農民養老和醫療保險和財產保險在內的「三農」保險是國家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也是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保障。將農業保險運用於農業生產與農民生活的各個領域,可有效減輕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穩定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廣西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省區,農業人口佔比高達82%,農業領域蘊藏著豐富的尚未開發的保險資源,是未來廣西保險業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四)市場體系逐步完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推動保險業進入新一輪加速發展期
2008年底,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括大內需出台了一系列新具措,特別是發展和支持三農,為陝西保險市場迎來了加快發展的有利契機。隨著保險機構、保險中介機構主體的增加,保險服務網路的擴大,廣西保險市場體系逐步完善,充分的市場競爭將成為陝西保險業加快發展新的動力。股份制改革上市後的國有保險公司在新體制下將迸發出新的發展能量;內外資保險公司加快機構擴張的步伐,使市場競爭格局發生重大變化。這些因素都將為廣西保險業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促進市場充分競爭,不斷推動保險公司由以往對局部市場與客戶的爭奪轉變為對潛在市場和資源的全方位挖掘,進而實現保險業發展質與量的同步提升。
(五)各級政府對保險業的高度重視,為陝西保險業創造了有利的發展環境
國十條的發布,指明了保險業在今後一個時期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提出了保險業改革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是一個全面推進我國保險業現代化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是我國保險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廣西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若干意見》,高度重視廣西保險業的發展,積極規劃、並出台相關的政策措施支持和促進陝西保險加快發展,為廣西保險業發展的提速創造了極為有得的政策環境。可以預見,「十五」時期廣西保險業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廣西保險業在經濟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發揮功能和作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同時,將實現行業自身的發展。
四、實現中國人保財險科學發展的途徑與對策
科學的發展觀是用來指導實踐的,以科學的發展觀來思考保險公司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以科學的發展觀指導今後的發展路徑,是我國保險公司在競爭中求得發展壯大的必然選擇。從當前我國保險公司的自身情況看,實現保險公司的科學發展,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中國人保財險創新經營指導思想。必須迅速確立以效益為中心的經營指導思想,通過「以效益為中心」的經營指導思想,把科學發展觀滲透到公司經營活動的全過程。認真搞好「四定」:首先要確定正確的發展方向,就是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突出效益理念,以增強公司的經營實力和發展能力為目標,理性制定公司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具體戰略戰術方案。有了明確的目標和正確的發展戰略,才能凝聚起全司員工的力量。其次,要進行准確、清晰的市場定位,就是確定自己在市場上的位置。定位,就是要創造出與其它公司不一樣的經營特色,用特色搶占市場,提高市場份額,增強影響力和感染力,夯實自己的發展能力和競爭力。第三,要確定正確有力的競爭策略,就是要在選好方向、准確定位的基礎上制定達到目標的競爭策略。第四,要選定素質高、修養好、有能力的人。有了好的方向、好的定位、好的策略,還必須選定優秀人才去執行和落實。如果沒有一批強有力的執行層人員,再好的經營策略也等於零。
二是中國人保財險創新營銷渠道和營銷方式。當前,要在維護好原有銷售「渠道」的基礎上,下大氣力建設新的營銷「渠道」。要抓住當前保險市場資源重組的機遇,與一些大的中介機構和代理商建立起緊密型的聯系。在具體做法上,其一,要瞄準大的企業集團、大的經紀人公司、代理公司,通過保險合辦、互惠互利等聯動機制,鞏固既有保險資源,以防在競爭中降費或增大投入,開發利用新興保險資源。其二,著眼於長遠,要抓代理渠道的鞏固和發展,不是被動地等人代理,而是做為合作夥伴。其三,走聯合共保之路。接到招標文件,不要忙著先研究如何擊敗對方,應先與同業公司協商共保的可能性。這樣可防止因相互競爭,惡意降費破壞市場資源。其四,適時適度地增設一些服務網點,比如保險服務所,使客戶出家門就能買到保險。其五,要積極拓展電話、電子商務的銷售渠道。
三是中國人保財險創新保險產品。市場需求是拉動產品創新的主要因素。早在1974年美國學者厄特巴克就得出一項結論:60%—80%的創新是需求拉動的。因此,無論壽險還是產險險種開發與創新都應該注重改變目前保險產品雷同、市場細分不明顯的狀況,在做好市場需求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按照市場有需求、經營有效益的原則,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和投入,要摸清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心理期待,價格承受底線,然後有針對性地設計出符合不同客戶群體需要的、個性化的、具有不同附加值的保險產品,滿足人們多方位、多層次的保險需要。積極開發適合不同渠道銷售的產品,比如定額保單,不因技術性的問題而失去渠道。為銷售方式和模式的創新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制度保證,管理適應銷售,後台適應前台。
客戶的需求永遠是公司變革的動力。同時保險產品創新的另一層含意應該是開發出針對不同地域,帶有明顯地區差別的保險產品,這樣就會使不同的客戶,不同的經營者,有了較大的選擇餘地。
四是中國人保財險創新保險服務。目前,我國保險公司已進行了一些服務創新,如推出專線客戶服務熱線、事故代步車、車友俱樂部、異地出險就地理賠、小額快速理賠通道等,但是這些創新仍是狹義的、較低層次的。進一步深化保險服務創新,一方面,應圍繞「保險咨詢→風險評估→保險方案設計→承保→承保後風險防範→出險後的查勘定損→理賠」這一服務鏈,逐步向外擴展鏈接;另一方面,應從我國相關的制度改革和社會發展需要出發,展開各種各樣的增值服務以及附加值服務。要從細分客戶開始,分別對不同的客戶和客戶群體制定出不同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特別要制定對優質客戶群體和不出險、出險少的客戶的服務標准及服務內容,培植公司的忠誠客戶群,打造公司的服務品牌。
五是中國人保財險創新管理理念。提高贏利水平,這是管理創新的根本目的所在。首先,要充分利用電子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在展業營銷、現場查勘定損理賠、客戶管理和客戶服務等各個環節代替傳統的手工操作,不要搞人海戰術,不要養「閑人」,不要層層設「機關」,交通工具也不能越多越好,把的經營成本、管理成本壓縮到一個合理的范圍。這也是提升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的根本之道。其次,要不斷研究考核保險經營成果真實性的機制與措施。在保險業務經營中,只要不壓賠款、按規定提取了各項准備金後的經營成果才是真實的。但往往有些經營者把它當作一個調節器,通過技術處理來掩蓋一個單位經營成果的真實性。因此,要通過管理機制的創新,一方面規范經營行為,另一方面引導經營者自覺維護經營成果的真實性。這樣才能保持公司持續發展的能力。再次,要不斷地研究風險管理的方式和方法。風險管理重在防範,要在監控手段、監控內容上狠下功夫,關鍵在「雙核」,以保證能更及時有效地取得各種監控信息,將風險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當前最可怕的是明知此單要虧損,還在爭、在搶,明知是違規還是要做。
六是中國人保財險創新人力資源管理。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演變為人才之間的競爭,對於科技、知識、智力高密集的現代保險業來說,更是如此。誰能吸引到最優秀的人才,誰善於使用和留住人才,誰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中贏得優勢,搶得先機。人才作為無形資產和財富,人才資源不僅關繫到保險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更是關繫到其生死存亡。作為保險公司,以人為本包含更多的內容,這里的「人」不僅指員工,還有客戶和股東。以人為本原則,要求保險公司的經營發展必須建立在以滿意的員工為客戶提供滿意的服務、為客戶和股東創造最大價值的基礎上。保險業務的發展,客戶的服務,要通過牢固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真正做到一切方便客戶,一切為了滿足客戶,一切為了增加客戶價值,實現客戶關系管理上的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其員工管理方面應包括以下幾個的內容:其一、以人為中心進行管理,強調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其二、進行全員管理,管理的主體是全體員工;其三、組織目標與組織成員個人的目標相統一;其四、通過良好的激勵機制調動成員的積極性。保險公司在做好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同時,還要依法維護客戶的合法權益,並不斷提高股東的投資收益。
總之,中國人保財險要實現永續、穩健發展,就必須對科學發展觀有一個全面、准確的認識和把握。只有這樣,才能使公司在非理性的競爭中不被淘汰出局,才能又快又好地發展,才能做大做強,才能更好地充分發揮保險應有的職能作用,在同行業中佔主導地位。
希望上述資料對您有所幫助!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肆』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重大事件
1、該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7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四十七位。
2、2006年7月15日上午,中國人保財險「北京2008,我們一起保障」奧運十城巡展活動在北京正式啟動。此項活動旨在倡導全社會積極參與奧運,共同保障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活動主要內容包括奧運攝影徵集、十城巡展兩大部分。
3、2006年6月27日,中國人保財險 「擁有人保財險,喜看北京奧運---萬張奧運門票大抽獎」活動在北京正式啟動。
4、2005年11月9日 「2005年中國客戶關懷大會暨中國客戶關懷標桿企業評選頒獎典禮」在京舉行,中國人保財險最終獲得保險行業惟一最高獎項-- 「2005年度中國客戶關懷標桿企業--保險業」稱號。
5、2005年9月15日 中國人保財險與北京奧組委簽訂首張北京2008年奧運會志願者保險合同。此舉標志著中國人保財險奧運合作項目的正式啟動。
6、2005年9月15日 中國人保財險與北京奧組委簽署《北京2008保險合作夥伴贊助協議》,中國人保財險正式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保險合作夥伴,標志著中國保險業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保險企業正式登上奧運大舞台。
7、2005年5月28日至30日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形勢分析會在大連召開,王毅總裁作《統一思想,堅定信心,為全面提升公司創利能力而奮斗》重要講話,正式確立了 「效益第一」的公司核心經營指導思想。
8、2005年1月15日,中國人保財險在國家信息化測評中心組織的2004年度「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評選中,榮獲「重大企業信息化建設成就獎」。
9、2004年 中國人保財險獲得了國際上有「IT奧斯卡」之稱的CHP(Computer-world Honor Program計算機世界榮譽組織)「計算機世界榮譽獎」21世紀貢獻提名獎,並在美國接受了頒獎,成為中國第二家獲得此國際IT大獎的金融企業。
10、2004年11月16日 「安康險」產品在南京、沈陽市正式投放市場,表明中國人保財險與AIG在兩險領域的合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也標志著中國人保財險正式重返國內短期健康險市場。
11、2004年11月10日中國保監會吳定富主席一行來中國人保財險調研。
12、2004年10月10日 中國人保財險冠名並獨家承保中國羽毛球公開賽儀式簽署。
13、2004年9月21日至25日 中國人保財險在英國倫敦隆重舉辦中國民航機隊保險30周年慶典活動。
14、2004年9月17日 共青團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委員會第一次全委會召開。
15、2004年8月16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機關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大會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產生了第一屆機關團委。
16、2004年8月13日 中國人保財險在西藏拉薩舉行了少數民族語言保單簽發儀式暨新聞發布會,推出了我國首批少數民族語言版本的保險產品。
17、2004年8月12日 中國人保財險召開總公司機關第一次工會會員代表大會。民主推薦並選舉產生了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機關第一屆工會委員會和機關工會第一屆經費審查委員會。
18、2004年7月14日 中國人保財險首次「營銷精英表彰大會」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召開。
19、2004年6月28日 中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機關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
20、2004年5月29日至30日 人保財險、三星火災、東京海上三方高峰會議在中國西安舉行。
21、2004年5月 公司在北京召開業績合同簽訂視頻動員會,部署系統及總部各層級人員業績合同的簽訂工作,建立以業績考核和行為能力考核為主要內容的績效管理體系。
22、2003年11月6日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內地金融機構海外上市第一股――中國財險(上市代碼2328)正式在港掛牌交易,由此成功拉開了內地金融業進軍海外資本市場的序幕。
23、2003年7月19日,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更名並重新注冊為中國人保控股公司,並發起設立了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24、2002年10月16日,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電子商務平台正式對外運行。
25、2002年1月,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對外宣布,經過一年多的周密設計、多方探討和積極籌備,中國人保的股份制改造工作將於年內正式啟動。
26、2012年人保H股獲基礎投資者總計認購當中13.5億美元(即約104.6億港元)股份。
27、2016年03月07日,湖南省政府與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2005年1月1日 公司作為主承保人承保三峽工程左岸電站財產險項目,保險金額約53億元人民幣。
2、2005年1月1日 公司成功續轉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渤海海域油田生產險項目,總保額達13億美元,使我公司在渤海海域油氣田保險業務上保持主導地位。
3、2005年1月30日 公司承保的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財產巨災保險項目順利續轉,總保險金額達1200多億元人民幣。
4、2005年1月、6月 公司首席承保上海滬東中華船廠建造的2艘我國第一次建造,對我國新時期能源戰略具有重要意義的LNG運輸船建造險,單船保險金額1.7億美元。
5、2005年3月 公司獨家承保福建湄州灣火電廠企財險,保額117 .42億元。
6、2005年3月30日 公司作為首席承保人承保福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及輸氣干線項目工程保險項目,保險金額約36億人民幣。
7、2005年4月 公司獨家承保中央電視台新台址建工險,保額50億元。
8、2005年8月 公司獨家承保山西省電力企財險,保額107 .7億元。
9、2005年10月15日 公司作為主承保人承保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一體化工程營運期保險,總保險金額約29億美元。
10、2005年11月 公司參與承保廣州地鐵四、五號線工程險,總保額140億元,所佔份額33%。
11、2005年12月1日 中國民航聯合保險機隊各險種保單於成功續轉,承保中國民航753架大、中型飛機,機隊價值超過320億美元。
12、2005年12月2日,公司獨家承保廣東嶺澳核電站(二期)建築安裝工程一切險和貨運險,其中建安工一切險保額超過18億美元,貨運險保額約為100億人民幣。
13、2005年12月 公司承保貴州黃果樹煙草集團公司預約貨運險,保額逾100億元。
14、2005年12月 公司承保福建冠捷集團公司的涉外貨運輸業務,年保險金額約240億元人民幣。
15、2005年底,我公司成功續轉中國遠洋集團運輸公司、中海集團運輸公司兩個國內最大船隊的船舶險業務,總保險金額超過400億元人民幣。
16、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人保財險將為每一位代表團成員,包括運動員、教練員、中國奧委會官員以及工作人員,提供每人100萬元保額的意外身故、殘疾、燒傷或突發急性病身故保險保障,總金額高達17億元。 1、2005年1月 2004年12月7日,「SELENDANGAYU」輪在白令海峽海域故障,全船大豆幾乎全損。經現場檢驗,最終按推定全損處理。 我公司2005年賠付被保險人中儲糧東方公司1.53億元人民幣。
2、2005年1月2日 大連綠源化學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發生火災,我公司賠付1268.5萬元人民幣。
3、2005年2月6日茂名海印永業油罐輸送油過程中發生泄露爆炸,並引發大火,公司賠付2590萬元人民幣。
4、2005年2月7日-15日湖南遭受大面積冰雪天氣,輸變電系統發生重大損失,公司賠付1192.6萬元人民幣。
5、2005年2月27日遼寧綏中電廠1#機組變壓器發生機損事故,公司及時進行了賠付,其中機損險賠付174.5萬元人民幣,利損險1765.7萬元人民幣。
6、2005年3月貴州部分地區發生雪災,電力系統財產遭受雪凌災害,公司賠付1580.1萬元人民幣。
7、2005年3月8日 中海發展貨輪公司「華凌」號輪在黃海海域連雲港附近與外輪「MSC CHRISTINA」輪在霧中發生碰撞,船體斷裂,船艉包括機艙部分沉沒,船艏1—4艙漂浮後擱淺,外輪也嚴重受損。公司已向船東預先支付船殼損失830萬元人民幣。
8、2005年3月19日 紐迪西亞制葯(無錫)有限公司發生火災,公司賠付1347.9萬元人民幣。
9、2005年4月11日上海寶鋼發生鋼包鋼水泄露,引發火災,公司賠付2795.6萬元人民幣。
10、2005年6月下旬 受持續暴雨影響,福建武夷山鐵路公司橫南鐵路多處發生滑坡和坍塌,公司賠付669.6萬元人民幣。
11、2005年8月受「麥莎」等台風影響,東南沿海部分地區人民與社會財產損失嚴重,公司及時對受損企業進行了賠付,其中寧波華光不銹鋼有限公司賠付1200萬元人民幣;寧波杭州灣大橋賠付975萬元人民幣;浙江金鷹股份有限公司賠付2611萬元人民幣;上海汽輪機有限公司賠付761萬元人民幣。
12、2005年8月25日 四川鴻昌電力責任公司遭泥石流襲擊,攔河壩受損,公司賠付1119.4萬元人民幣。
13、2005年9月下旬 公司及時對受「達維」台風影響的受損企業及單位進行了賠付,其中電力系統賠付3350萬元人民幣,電信系統賠付2500萬元人民幣。
14、2005年9月底10月初 受「龍王」台風影響,東南沿海部分地區人民與社會財產損失嚴重,公司及時對受損企業及單位進行了賠付,其中上海舜楓龍物流有限公司賠付1051萬人民幣;福建萬豐鞋業有限公司賠付1578萬元人民幣。
15、2005年12月5日 公司賠付2003年7月1日出險的上海軌道交通4號線1.42億元人民幣(佔全案20%份額)。
16、2008年2月4日,中國人保財險公司向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支付了5000萬元的預付賠款,這也是中國人保財險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單筆財產險預付賠款,自此,中國人保雪災預付賠款和已付賠款累計已達3.6億元,創下新中國建國以來保險業最大的賠款。 2012年4月13日,在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市場學會主辦的中國金融品牌管理大會上,中國人保榮獲「 2011-2012年度中國金融企業『最具影響力品牌獎』獎項」。2011年12月17日,在2011年金融理財TOP10總評榜「金貔貅獎」頒獎典禮上,中國人保榮獲「年度最佳保險公司」獎項。2011年12月17日,在由新華網主辦的「第四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峰會」上,中國人保榮獲「2011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傑出企業」獎項。2011年12月9日,在首屆全國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經驗交流峰會上,中國人保榮獲「2011年度全國金融機構服務『三農』最佳社會責任獎」,吳焰總裁榮獲「2011年度全國金融機構服務『三農』十大年度影響人物獎」。2011年3月30日,在首屆中國優秀自主品牌國際發展戰略高峰論壇大會上,中國人保獲得了行業第三名的獎項。2011年7月7日晚,美國《財富》雜志全球同步發布了2011年世界500強企業最新排名,我公司以年營業收入325.79億美元位列第289位。2011年6月7日,中國人保在首屆「中國保險業品牌競爭力高峰會」上榮獲「保險業民族品牌」殊榮,董事長、總裁吳焰榮選「保險業風雲人物」,人保財險榮獲「保險業最佳理賠企業」大獎,人保壽險榮獲「保險業最佳服務企業」四個獎項。2011年1月,以「轉型戰略下的財富創造與財富共享」為主題的2011中國新財富論壇上,中國人保榮獲 「中國走向世界貢獻獎」殊榮。2011年1月6日,中國人保作為2010年廣州亞運會保險合作夥伴,榮獲2010年度中國體育營銷「十大經典案例」殊榮。2010年12月28日,在鳳凰網、鳳凰衛視共同主辦的「2010金鳳凰金融理財頒獎盛典」上,中國人保獲「2010年度最值得信賴的保險公司」殊榮,中國人保財險榮獲「2010年度最具社會責任感的保險公司」獎項。2010年12月15日,在網易第二屆「金鑽獎」評選盛典上,中國人保榮獲「最受網民關注保險品牌」殊榮。2010年12月8日,在「2010 ·CCTV中國年度品牌發布會」上,中國人保榮獲2010年度「中國驕傲」品牌殊榮,這是「中國年度品牌發布」最具價值和榮耀的獎項。2010年11月27日,在2010中國企業公民論壇暨優秀企業公民頒獎盛典上,榮獲「2010中國優秀企業公民」榮譽稱號。2010年11月,《金融理財》雜志舉行三周年慶典暨金融品牌頒獎典禮,中國人保獲評「最有價值的保險品牌」獎項。2010年9月4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公布了2010中國企業500強年度排行榜,中國人保名列第35位。2010年7月8日,美國《財富》雜志發布了2010年世界500強榜單,中國人保成功入圍,排名第371位。2010年4月,在首屆中國金融與財經媒體論壇「品牌獎」評選中,榮獲「金融社會責任獎」。2010年1月,在榜樣公益基金和《華夏時報》主辦的中國榜樣公益論壇暨頒獎盛典上,榮獲「中國榜樣——2009十大公益企業」稱號。2009年12月,在「2009中國您好國際志願者日紀念活動」上,榮獲「志願服務貢獻獎」稱號。2009年11月,在由中國社會工作協會企業公民委員會主辦的「2009第五屆中國優秀企業公民頒獎盛典」上,榮獲「2009第五屆中國優秀企業公民」稱號。2009年8月,在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新中國成立60周年——「推動中國經濟、影響民眾生活的60個品牌」》揭曉儀式暨發布盛典上,榮獲「新中國60周年60大傑出品牌」稱號。2009年4月,在「2009中國慈善排行榜」公布的全國899家入榜慈善企業中,位列第26位。2009年4月,在由中國金融企業慈善排行榜組委會、公益時報、中民慈善信息中心、中國社工協會等主辦的「2008中國金融企業慈善榜」上,榮獲「金融行業卓越貢獻獎」稱號,並在入選的200家金融企業慈善榜單中位列第7位。2009年1月,在由金融時報社、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主辦的「2008中國最佳金融機構排行榜」上,榮獲「年度最佳社會責任保險公司」稱號。2008年12月,在由人民日報社網路中心(人民網)主辦的「以責任鑄就未來」 2008年度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暨「人民社會責任獎」頒獎典禮上,榮獲「人民社會責任獎」稱號。2008年12月,在由民政部主辦的中華慈善大會上,榮獲「中華慈善獎」稱號。2008年11月,在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紅十字總會、中華慈善總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聯合主辦的「2008首屆華夏公益慈善論壇」上,榮獲「2008年度中國公益五十強」稱號。2008年10月,在由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中國財富》雜志社聯合舉辦的2008中國民生行動先鋒表彰活動中,榮獲「2008中國民生行動先鋒」稱號。2008年9月,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理財周報》舉辦的「2008年首屆中國百萬中產家庭首選保險品牌榜」評選活動中,榮獲「2008年中國十大最佳保險公司」稱號。2008年6月,榮獲由中國金融工會全國委員會頒發的「全國金融五一勞動獎狀」稱號。2007年8月,在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社、第一財經日報、分眾傳媒、品牌聯盟主辦的「2007首屆中國品牌節」上,榮獲「金譜獎」榮譽稱號。
『伍』 中國人保公司服務優勢
2014年,我國國際收支口徑的國際服務貿易總額為5686億美元,同比增長近6%;其中出口1853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0%;服務貿易進口383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約15%;逆差累計1980億美元。①我國服務貿易是短板,服務貿易逆差年年攀升,國際競爭力與發達國家有明顯差距。服務貿易逆差連年增長,表明我國服務貿易整體競爭力處於劣勢。從具體行業看,我國服務貿易優勢主要集中在人力資源密集型行業,而技術知識密集型服務、資本密集型服務、環境資源密集型服務,以及與貨物貿易緊密相關的服務貿易均呈現逆差,這是當前我國服務貿易領域參與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客觀反映。
人力資源密集型服務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中國服務貿易的優勢領域主要集中在人力資源密集型服務行業,2013年這一領域的服務貿易順差達到466億美元,2014年由於統計口徑調整,商務服務差額由正轉負,使得這一類服務貿易順差減少至152億美元。
建築業是人力資源密集型產業,這是我國當前的優勢領域,隨著我國周邊基礎設施開發計劃、「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實施,我國對外工程承包帶動的建築服務和勞務輸出服務的快速增長趨勢是可以期待的,建築服務的貿易順差還將進一步增長。2014年建築服務增長近40%,貿易順差10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7億美元。
信息和計算機服務屬於技術知識密集型行業,但對於我國的信息和計算機服務出口而言,更多地是利用我國人力資源優勢。尤其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離岸服務外包,更屬於人力資源密集型產業。離岸服務外包作為一種服務業新型國際分工方式,未來的市場前景可觀。隨著2015年初《國務院關於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的實施,作為信息技術服務外包佔主導的我國離岸服務外包,在未來5年將保持不低於20%的速度增長。因此,信息和計算機服務仍是我國的優勢領域。2014年信息和計算機服務貿易增長25.6%,貿易順差26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5億美元。
咨詢服務也是人力資源密集型行業,我國擁有大量相對較低成本的高素質勞動力,因此,有發展咨詢服務的優勢。同時,咨詢服務貿易收支也會受到國內外金融環境的影響,不排除各類企業通過咨詢服務貿易收支轉移資本的可能。從短期看,隨著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美元會有升值預期,加之人民幣進入適度寬松周期,國際資本通過咨詢服務收支流入我國境內的動能將逐步減弱。因此,咨詢服務貿易順差會有所減少,貿易總額將會保持適度增長。
技術知識、資本、環境密集型服務是競爭劣勢領域。技術知識版權密集型服務、資本密集型服務、環境資源密集型服務總體競爭力不足。2013年貿易逆差分別達到190億美元、5億美元、769億美元,2014年逆差分別變化至219億美元、9億美元、1136億美元。
專有權和特許權的轉讓與許可貿易是技術貿易的一種形式。由於我國對發達國家的技術追趕仍將持續相當長時間,總體上,我國這類服務逆差還會持續一段時期。但隨著我國技術實力的增強,技術引進的增長速度會放慢,而技術出口會有所加快。
廣告、影視等文化服務屬於知識密集型和版權密集型產業。在這方面,我國要素稟賦優勢決定了相關產業的競爭力不會太強。但是,隨著國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中國文化「走出去」步伐會逐步加快,這一競爭劣勢會逐步得到緩解。
金融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行業。雖然我國是金融大國、外匯儲備全球首屈一指,但是,金融業開放度低,體制機制、管理和經營模式、金融產品創新等方面與先進國家有相當大的差距。
旅遊服務是對良好的自然風景、歷史文化遺產及良好的生活休閑服務的一種消費。然而,我國目前景區因旅遊環境、大氣污染等客觀因素,加之受國際經濟增速回落影響,國外遊客消費能力收縮,使得我國入境游市場發展慘淡。同時我國國民收入持續穩步增長,國內旅遊社等機構仍然熱衷做出境游。目前,我國與其他國家簽證制度逐漸便利,總體上旅遊服務貿易會保持持續快速增長態勢,但入境游將長期滯後於出境游,服務貿易逆差擴大趨勢和國際競爭力不足的現實很難在短期內得到扭轉。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旅遊服務貿易包括了教育、醫療等服務,數據有虛高成分。2014年旅遊服務貿易增長近20%,貿易逆差為1136億美元,為第一大逆差來源領域,逆差比上年增長367億美元。
與貨物貿易緊密相關服務的競爭優勢遠未發揮出來。運輸和保險這兩類服務與貨物貿易緊密相關。雖然我國擁有每年超過4萬億美元貨物進出口規模,但是相關的國際運輸和國際保險服務卻並不掌握在我們手中。這兩類服務的競爭力仍然較差,這直接體現在貿易差額上。2014年運輸服務和保險服務貿易逆差共758億美元,僅比上年增長10億美元。但隨著我國貨物貿易企業在國際貿易中話語權的提升,將逐步掌握跨境運輸和國際保險的權利,這會使我國運輸和保險服務貿易逆差迅速擴大的趨勢有所緩解。
中國服務貿易的優勢和劣勢領域在短期內很難改變,我國服務貿易逆差高企的態勢短期內也難以扭轉。但是,未來一個時期,為實現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引領中國經濟新常態、支撐中國製造升級換代的目標,就必須大力提升我國服務業國際競爭力。既要彌補競爭劣勢部門的短板,又要鞏固優勢領域的長處,全面實現我國服務業競爭力的躍升,這是實現我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目標的關鍵。
培育服務貿易競爭新優勢應遵循參與國際分工的客觀規律
服務貿易是服務產業參與國際分工的具體體現。國際分工的基本原理與合理內核仍然適用於服務產業的國際分工。其中,相對比較優勢理論、要素稟賦優勢理論等所包涵的生產要素分工思想,以及生產要素結構與產業結構的匹配互動,對於籌劃服務貿易發展戰略與政策顯得尤其重要。
我國生產要素優勢的動態變遷。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生產要素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隨著經濟成長而帶來的生產要素尤其部分中高級生產要素的積累,使得我國生產要素結構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首先,勞動力絕對優勢在逐步消彌,而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優勢正在形成。隨著用工成本的上升,我國勞動力不再是「無限供給」模式,中國人口結構出現老齡化趨勢,農村富餘勞動力減少,「人口紅利」正在消失。然而,我國受過較好教育和職業訓練的勞動力佔比正在上升,目前新增就業中受到高等教育的數量超過一般勞動人口。因此,對外貿易發展模式正面臨從利用勞動力的低成本優勢向利用勞動力的高效率轉變。勞動力優勢內涵的轉變,也給我國發展人力資源密集型服務業創造了條件。
其次,資本要素已經由稀缺轉變為相對豐裕。目前,我國外匯儲備約4萬億美元,高居世界榜首。我國已經由資本凈流入國轉變成為資本凈輸出國,其中對外直接投資也已超過千億美元,在未來幾年,對外直接投資規模也有望超過吸收外商直接投資規模。資本要素的相對豐裕,也為我國發展金融、保險、運輸、電信等資金需求大的基礎設施服務業創造了條件。但是,要把要素優勢轉變產業競爭優勢,還需要諸多其他條件。
再次,在技術和知識要素方面,我國仍相對稀缺,體現為我國技術貿易主要以技術引進為主,專有權利轉讓費和使用費總體處於較大逆差狀態,製造業領域的核心零部件、關鍵設備仍主要依賴進口。我國80%晶元都要靠進口,而在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有2/3的設備投資依靠進口。技術和知識要素的短缺,是制約我國大文化行業、技術服務以及自主、高端的信息和計算機服務發展的重要因素。
最後,自然資源要素在我國也處於嚴重短缺狀態。不僅石油、礦產等資源需要大量進口,而且由於環境污染等因素,導致我國旅遊資源在國際范圍內的開發利用和消費也受到影響。這對我國發展旅遊服務極為不利。
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亟待轉化為服務貿易的競爭優勢。首先,服務貿易對生產要素優勢的開發利用遠不足貨物貿易。雖然生產要素優勢作為客觀既定的現實,反映在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中的競爭力表現則有較大不同。根據我們的研究,在貨物貿易中,勞動密集型商品貿易仍是貨物貿易順差的最大來源,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商品貿易也是貿易順差來源之一,僅有自然資源密集型商品是貿易逆差。這與服務貿易的要素密集度結構有較大差別。這表現為,雖然生產要素優勢的動態變遷是培育競爭優勢的基礎,但是,貨物貿易對要素優勢的開發利用更加充分,相關政策支持手段更加完善,甚至可以將部分劣勢轉變為競爭優勢。在培育服務貿易競爭中應加以借鑒。
其次,應在開放型經濟體系中尋找服務貿易競爭新優勢。雖然競爭優勢來源於要素稟賦及由其決定的比較優勢,但現實中的國家競爭優勢更具多樣性、豐富性,如大國優勢、制度優勢、加工製造產業優勢、外匯儲備優勢、中華文化優勢等,如何將這些豐富的或是局部的優勢轉化為我國參與國際服務產業競爭與合作的優勢,需要在戰略和政策上加以引導。
從貨物貿易看,我國貨物貿易優勢還未轉化成為自主運輸服務、保險服務優勢,生產製造加工優勢還未轉化成為技術優勢、知識產權優勢和品牌優勢。從服務業開放看,服務業開放度低,國際競爭力較弱,貿易逆差大,貨物貿易優勢還未轉化成為相關的國際運輸和保險等服務貿易優勢,中華文化優勢還未轉化為文化貿易和版權貿易優勢,服務貿易中的人才優勢還未顯現出來。從吸收外資看,利用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實現更高水平引進目標,實現從引資向引技、引智、引制的轉變,外資企業在促進服務貿易發展中的作用還未充分發揮出來。從對外投資合作看,我國資本和外匯儲備優勢還未轉化為更大規模服務業「走出去」的優勢。從國家戰略與政策看,我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還未完全轉化為參與對外經濟競爭與合作的政策優勢,尤其是體現在服務業開放、服務貿易發展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性問題仍然突出。
培育我國服務貿易競爭新優勢的思考與建議
培育我國服務貿易競爭新優勢,必須立足當前我國生產要素比較優勢動態變遷,在開放型經濟大格局下不斷拓展服務貿易競爭優勢來源渠道,推進服務貿易發展模式與促進政策的創新與完善。
服務貿易發展的重點領域應與比較優勢與競爭優勢的總體格局相適應。當前,我國部分高級生產要素優勢正在局部形成,新型生產要素正在加速積累。如勞動力優勢正逐步向勞動力資源、人力資本優勢轉化,資本優勢正逐步傳導到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知識產權、標准等高級生產要素優勢的積累中。因此,我國在確定服務貿易發展重點領域時,應充分考慮我國的比較優勢現狀。
一是大力發展人力資源、人力資本密集型服務貿易。這類服務貿易主要包括建築服務、信息和計算機服務、咨詢服務、商務服務,以及離岸服務外包等。中國應充分利用高素質勞動力資源豐富及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大力發展此類服務,在相關領域培育一批在世界知名的服務產品和服務型跨國公司,如高鐵、橋梁、電站等建築服務品牌,以及軟體外包、信息技術服務、呼叫中心等服務產品。
二是推動將開放型經濟大國優勢轉化為服務貿易競爭優勢。如利用貨物貿易優勢,逐步發展運輸服務和保險服務;大力發展海洋運輸服務,包括轉口服務貿易;利用「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培育我國歐亞鐵路運輸服務優勢。
三是積極發展跨界服務,利用中國優勢服務彌補中國服務短板。如充分利用我國中醫葯優勢,積極發展健康旅遊服務產業,吸收國際遊客消費中國的中醫葯、保健和養生服務,帶動我國入境游市場。
充分發揮雙向投資大國優勢,積極培育服務業國際投資新優勢。服務業國際投資是服務貿易四種提供模式之一。雖然我國雙向投資規模均超千億美元,其中服務業雙向投資均超過製造業,但服務業投資質量有待提升,服務業雙向投資優勢還不夠突出。應充分發揮我國雙向投資大國優勢,培育服務業國際投資和服務貿易新優勢。
一是充分發揮外資企業在發展服務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強我國服務產業的外向化程度。要加大服務產業招商引資力度,把外資企業逐步打造成為提升我國服務業競爭力、增強我國服務業出口能力的一支重要力量。重點引進一批面向國際市場的外資項目,積極鼓勵外資企業發展服務出口業務。
二是積極推動服務業「走出去」,不斷增強我國服務業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一方面,「中國服務」可以支撐我國能源資源、製造業「走出去」,另一方面,也可帶動國內服務更加貼近國際市場。2013年,雖然我國對外投資中近70%都是服務業投資,但很多投在香港地區,而且集中在商貿批發、商務服務等領域。服務業海外投資的質量和效益不高。中國製造業、礦產資源等領域的海外投資需要大量的「中國服務」跟進,除了與投資直接有關的投資咨詢調查、會計律師、金融、保險、物流等服務外,還有生活性服務,都需要中國本土服務企業跟隨「走出去」。同時,隨著製造業服務化的深化發展,「中國服務」升級「中國製造」已成必然趨勢。必須培育我國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雙重優勢。無論是美國,還是德國、日本,其高水平的製造業都有高水平的高度國際化的服務業支撐,製造業的國際化必然伴隨著服務業的國際化。
深入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貿易合作,逐步形成我國服務貿易多元化國際市場新優勢。目前,我國服務貿易國際市場主要集中在香港、美國、歐盟、日本等經濟體,與周邊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服務貿易佔比較小。今後,要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引導下,加強與沿線國家服務產業合作,推進服務貿易國際市場的多元化布局。
一是以服務貿易引領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合作。「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每一方面都與服務貿易緊密相關。傳統上,我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尤其是俄羅斯、中亞、西亞等國家的合作重點在於貨物貿易和製造業領域。然而,服務貿易是更高層次的合作,是人心相通的關鍵,要在技術、建築、運輸、旅遊、文化、商務咨詢、品牌管理、跨境電子商務等方面,提升與相關國家的合作層次,擴大對沿線國家服務貿易規模,提升在我國服務貿易中的比重。
二是加強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服務貿易合作。積極配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的建設,有針對性地加大對東盟各國開展服務業貿易投資合作的力度。重點加強與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等國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合作,提高我國在東盟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大型公共設施建設與運營、旅遊、文化、醫療保健、技術和知識產權、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外包等領域的商務存在規模。
發揮制度高效靈活與政策創新優勢,逐步形成與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相適應的體制機制與政策優勢。一是體制機制。服務業作為三大產業中最大的產業,其在經濟增長、就業中的貢獻最大,也是決定中國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地位的關鍵。建議強化服務業綜合統籌協調機制,如建立國家服務業委員會或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協調機制,在此機制下,制定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年度推進計劃,解決制約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的體制機制、發展規劃和其他重大政策問題。
二是財稅政策。我國財稅政策是按照製造業的模式來設計的,相關財稅優惠政策也主要是針對製造業和貨物貿易的。出口退稅、對出口的財政政策支持等也主要是針對貨物貿易來設計,而對於服務貿易出口,還沒有統一的財稅支持政策。下一步應逐步將製造業時代的財稅政策過渡到服務經濟時代的財稅政策,逐步建立一套適應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財稅政策體系。
三是金融體制。與財稅政策類似,我國的金融財政也主要是針對製造業和貨物貿易而設計的。然而,服務業由於輕實物資產,沒有像製造業那樣的大型廠房、機器設備、不動產等可以抵押,因此,服務業的融資更難。對於針對服務貿易出口的信用保險、貿易融資等政策也不完善,支持力度遠不及貨物貿易。因此,建議要加大針對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特點的金融產品,利用無形資產和公共融資平台等方式加大對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金融支持。
四是招商引資政策。貨物貿易發展的經驗之一就是特別重視招商引資,尤其是充分利用外資的外向化程度高的優勢,把招商引資作為促進各地經濟增長和促進出口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各地的招商引資仍然更青睞製造業項目,對於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項目的招商引資力度較小。應像過去抓製造業招商引資那樣來抓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領域的招商引資工作,制定相關的招商規劃、投入足夠的招商資源、制定相應的招商激勵措施等,這是將國家鼓勵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落地的關鍵舉措。
五是服務貿易方式政策。發展一般服務貿易、離岸服務外包、邊境服務貿易和境外分支機構服務銷售,不斷創新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方式。在繼續建立和完善一般服務貿易、離岸服務貿易和境外分支機構服務銷售政策的同時,重點加大創新邊境服務貿易政策力度。邊境地區適合自然人流動,也有利於境外消費服務貿易提供模式的發展,應針對邊境地區毗鄰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優勢,大力發展兩頭在外的服務貿易,利用邊境特殊經濟區,在旅遊、分銷、醫療保健、娛樂等領域發展「飛地型」服務貿易,在服務市場准入、人員出入境管理、服務提供人員資質互認等方面建立和完善與邊境服務貿易相配套的服務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體系。
六是統計制度。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統計制度極不完善,存在大量的漏統、統計不準確等情況,低估了我國服務經濟發展程度,這直接導致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資源投入不足。服務業統計應改變按社會管理來分類的模式,引入國際通行的服務業分類標准,細化服務業分類,增加對近年來新興的服務產業的統計分類。對於服務貿易統計,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BOP統計,將教育、醫療等服務貿易從旅遊項下剝離出來,增加環境等服務貿易分類,細化旅遊、咨詢、商務服務等服務貿易分類,增加國別雙邊服務貿易統計以及企業所有制性質的服務貿易統計方式;另一方面,推進實施境外分支機構銷售統計,並擇機發布相關數據,完善行業管理部門的服務貿易業務統計。
歡迎登錄長風網獲取最新物流資訊。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陸』 金融工作會議 人保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2016年10月20日,成立於1949年的人保集團在67周年之際布局互聯網金融業務,正式成立人保金服,以打造"消費生活生態圈、車主生態圈、健康養老生態圈和服務三農生態圈"切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