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銀行的風險緩釋,具體涉及什麼樣的功能 功能 功能 求大神指導!
信用風險緩釋技術是指通過採取抵押、擔保或信用衍生工具以及凈扣協議中沖銷頭寸的辦法等轉移或降低信用風險的方法和技術。抵押品作為債務人違約時的償還債務來源,可以有效地消除或降低債務人違約時銀行的損失,從而消除或降低信用風險,擔保和信用衍生品則可以將信用風險轉嫁給擔保提供方和信用衍生產品交易對手,凈扣協議允許銀行將對同一債務人的債權和債務對沖,這也有效地降低了信用風險頭寸暴露。
從1988年以後,信用風險的交易市場流動性提高且日趨復雜,與其相適應,在新的信用風險緩釋技術的框架中,新協議試圖轉向更大范圍的信用風險緩釋技術。新協議提出了信用風險緩釋技術的一組方法和更廣泛的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力求平衡簡單易行與風險敏感度兩者之間的關系。
新協議對風險緩釋技術有三種處理方式:標准法、內部評級初級法、內部評級高級法。對於標准法下抵押的處理又有簡單法和綜合法,簡單法作為與老協議的銜接,基本與老協議保持一致;在綜合法下,銀行可以使用監管當局制定的抵押品標准折扣系數,也可在滿足一定條件下自行估算折扣系數。標准法和內部評級初級法對風險緩釋技術的處理上很相似,內部評級高級法允許銀行估計更大數量的風險指標,更強調銀行的內部評估。面對不斷出現的新產品,為確保新框架的活力,新協議力求把重點放在信用風險緩釋技術和經濟本質及風險特性上,而非表現形式。因此,盡管抵押、凈扣、信用衍生工具和擔保起著同樣的作用,但風險權重卻是不同的。
在信用風險緩釋工具的范圍方面,新協議一方面首次將信用衍生品作為合格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另一方面,相對於老協議,大大擴充了合格抵押和擔保的范圍。
② 風險緩釋,被認可的抵押品有哪些
信用風險緩釋技術是指通過採取抵押、擔保或信用衍生工具以及凈扣協議中沖銷頭寸的辦法等轉移或降低信用風險的方法和技術。抵押品作為債務人違約時的償還債務來源,可以有效地消除或降低債務人違約時銀行的損失,從而消除或降低信用風險,擔保和信用衍生品則可以將信用風險轉嫁給擔保提供方和信用衍生產品交易對手,凈扣協議允許銀行將對同一債務人的債權和債務對沖,這也有效地降低了信用風險頭寸暴露。
從1988年以後,信用風險的交易市場流動性提高且日趨復雜,與其相適應,在新的信用風險緩釋技術的框架中,新協議試圖轉向更大范圍的信用風險緩釋技術。新協議提出了信用風險緩釋技術的一組方法和更廣泛的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力求平衡簡單易行與風險敏感度兩者之間的關系。
新協議對風險緩釋技術有三種處理方式:標准法、內部評級初級法、內部評級高級法。對於標准法下抵押的處理又有簡單法和綜合法,簡單法作為與老協議的銜接,基本與老協議保持一致;在綜合法下,銀行可以使用監管當局制定的抵押品標准折扣系數,也可在滿足一定條件下自行估算折扣系數。標准法和內部評級初級法對風險緩釋技術的處理上很相似,內部評級高級法允許銀行估計更大數量的風險指標,更強調銀行的內部評估。面對不斷出現的新產品,為確保新框架的活力,新協議力求把重點放在信用風險緩釋技術和經濟本質及風險特性上,而非表現形式。因此,盡管抵押、凈扣、信用衍生工具和擔保起著同樣的作用,但風險權重卻是不同的。
在信用風險緩釋工具的范圍方面,新協議一方面首次將信用衍生品作為合格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另一方面,相對於老協議,大大擴充了合格抵押和擔保的范圍。
③ 如何理解信用風險緩釋
信用風險緩釋是復指銀行運用制合格的抵(質)押品、凈額結算、保證和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轉移或降低信用風險。採用內部評級法計量信用風險監管資本時,信用風險緩釋功能體現為違約概率(如保證的替代效果)、違約損失率或違約風險暴露(如凈額結算)的下降。
巴塞爾委員會提出信用風險緩釋技術的目的包括:
(1)鼓勵銀行通過風險緩釋技術有效抵補信用風險,降低監管資本要求;
(2)鼓勵銀行通過開發更加高級的風險計量模型,精確計量銀行經營面臨的風險。
④ 風險緩釋的信用風險緩釋的原則
(一)合法性抄原則。信用風險緩釋襲工具應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確保可實施。
(二)有效性原則。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應手續完備,確有代償能力並易於實現。
(三)審慎性原則。商業銀行應考慮使用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可能帶來的風險因素,保守估計信用風險緩釋作用。
(四)一致性原則。如果商業銀行採用自行估計的信用風險緩釋折扣系數,應對滿足使用該折扣系數的所有信用風險緩釋工具都使用此折扣系數。
(五)獨立性原則。信用風險緩釋工具與債務人風險之間不應具有實質的正相關性。
⑤ 目前,主要的操作風險風險緩釋手段有
連續營業來方案,商自業保險,業務外包。
可緩釋的操作風險:火災、搶劫、高管欺詐等操作風險商業銀行往往很難規避和降低,甚至有些無能為力,但可以通過制訂應急和連續營業方案、購買保險、業務外包等方式將風險轉移或緩釋。
應承擔的操作風險:商業銀行不管採取多好的控制措施、購買再多的保險,總會有些操作風險發生,如因員工知識/技能匱乏所造成的損失,這些是商業銀行應承擔的風險,需要為其計提損失准備或風險資本金。
(5)金融機構對風險緩釋的措施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針對風險管理組織體系、部門職能、崗位職責等,設置不同的登錄級別。
為每個系統用戶設置獨特的識別標志,並定期更換登錄密碼或磁卡。
對每次系統登錄或使用提供詳細記錄,以便為意外事件提供證據。
設置嚴格的網路安全/加密系統,防止外部非法入侵。
隨時進行數據信息備份和存檔,定期進行檢測並形成文件記錄。
⑥ 緩釋基金
近期,為落實國務院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國九條」、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中小企業區域集優融資計劃等政策、產品相繼出台,為紓解小微企業當前的融資困境展露了曙光。筆者認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中國銀行4.15-0.04-0.95%
為,在確保小微企業資金可得、生產經營可持續的同時,合理分散、分擔信用風險,將是接下來重點關注的問題。
長期以來,信用等級低、信用風險大一直是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症結之一。專項金融債、存貸比計算優惠、風險權重降低等政策的推出,調動了商業銀行為小微企業「輸血」的積極性,但也將積累大量的信用風險。顯然,從保障小微企業融資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落實風險緩釋機制是提升中小企業信用等級、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關鍵。
傳統的風險緩釋措施主要由擔保公司、專業信用增進機構參與,信用風險由提供信用增進服務的商業機構承擔。隨著中小企業直接債務融資需求的不斷增加,受信用增進機構自身發展規模和對外保護額度的限制,這種信用風險緩釋模式難以持續。
由於小微企業規模小、資產少,其風險緩釋機制的設計在堅持市場化運作原則的同時,還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應「設立包括中央、地方財政出資和企業聯合組建的多層次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基金和擔保機構。各級財政要加大支持力度,綜合運用資本注入、風險補償和獎勵補助等多種方式,提高擔保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能力」。在上述政策精神指導下,近期,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推出「區域集優融資模式」,在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的基礎上積極創新。特別是在風險緩釋機制方面,提出了以政府和社會的力量緩釋風險的概念,改變了完全依靠信用增進類機構支撐中小企業直接債務融資資信水平的格局,通過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協調作用,實現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的有機結合,擴大直接債務融資市場整體信用增進額度,同時確保直接融資資金流向地方重點支持的行業、產業,從而實現了中小企業直接債務融資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目前,濰坊、佛山地區已成功採用區域集優融資模式,發行5.39億元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在首批的區域集優融資模式中,風險緩釋措施有兩種方式:一是由政府及社會出資設立直接債務融資風險緩釋基金;二是組織地方信用增進機構作為反擔保機構,提供包括抵押、質押、保證在內的各種風險緩釋措施。政府有關部門按照市場化原則設立專項風險緩釋措施,並與主承銷商、信用增進機構等通過合同明確約定具體管理方式。專項風險緩釋措施在市場監督下合法合規運作,形成有效的風險分散分擔機制,幫助區域內優質中小企業實現資本市場融資。
⑦ 風險緩釋不均衡是什麼意思
風險緩釋
是指通過風險控制措施來降低風險的損失頻率或影響程度。 風險緩釋的內作用是降低了債項違約容時的實際損失,從而可以彌補債務人資信不足的缺點,提高債項的吸引力。
風險緩釋不均衡的話,會導致風險控制措施無效或效果很低,沒辦法起到降低風險的效果。
⑧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緩釋管理手段有哪些
提高利率,降低授信額度,增加強/弱擔保,增加共同借款人/擔保人等等,手段很多,靈活運用唄~~~
⑨ 商業銀行信貸補償風險的主要措施
銀行的信貸風險主要來自信用風險,其對風險的補償措施主要是圍繞信用風險來版展開。
一是確權定合理的約期和價格。一方面要制定貸款約期管理政策,保持長、中、短期貸款比例適當。約期的確定應充分考慮產品的具體特點、借款人預期現金流等因素;嚴格控制貸款約期調整,信貸約期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動。另一方面風險定價應以全面覆蓋風險為前提,綜合考慮經營成本、目標利潤率、資金供求關系、市場利率水平和客戶風險水平等因素,合理確定信貸產品的價格。
二是應用信用風險緩釋。信用風險緩釋是指運用合格的抵質押品、凈額結算、保證和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轉移或降低信用風險。信用風險緩釋覆蓋的范圍原則上應包括借款本金、利息、復利、罰息、違約金、實現債權的費用和所有其他應付費用。
三是計提信貸資產的減值准備。
四是通過信貸組合管理來降低風險,這包括集中度風險管理、限額管理、組合管理等。
五是通過提高資本充足率增強銀行抵禦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