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互聯網金融中銀行要解決什麼問題
1、自建電子渠道。線下線上化、自建電商平台以及向網路金融轉型是銀行發回力互聯網金融的三大主答攻方向。一是線下業務線上化。
2、與互聯網企業合作。互聯網企業擁有龐大的客戶基礎,在與商業銀行的競爭中占據越來越強的話語權,中小商業銀行可考慮與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形成「第三方支付平台(大前台)+中小銀行(小後台)」運作模式,不斷克服網點少的劣勢,在全國范圍內提供金融服務,與全國性商業銀行開展市場競爭。
3、不斷加快發展步伐。隨著電商平台向個性化需求的發展,銀行獲取客戶「三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信息的渠道更為豐富,挖掘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更為增強。
② 全國排名比較靠前的互聯網金融平台有哪些
建議您通過銀行渠道進行理財。目前,個人投資理財方式較多:定期、國債、受託理回財、基金、黃金、信託、保答險等做組合投資,不同產品的投資起點不一,對應的風險級別也不相同。建議您可以到招行網點咨詢理財經理的相關建議。
③ 如何開展銀行互聯網綜合業務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在1408個網貸平台中,用戶資金有託管的平台為338個,對風險准備金進行託管的平台為49個,而無託管的平台達到1021個,無託管佔比高達72.51%。
實際上,《指導意見》出台之前,部分P2P平台已經或計劃與銀行開展資金存管合作。據了解,宜信公司旗下P2P平台宜人貸與廣發銀行達成了全面的P2P資金存管合作,民生銀行也與人人貸、積木盒子、金信網等多個P2P平台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其中,積木盒子的民生銀行資金存管系統已經正式上線。
「這意味著銀行存管時代將正式開啟,第三方支付資金託管模式將逐漸被淘汰。」業內專家表示,銀行存管模式能有效實現資金隔離,保障投資人資金安全。目前一些P2P公司採用的第三方支付資金託管模式則存在一定漏洞,不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資金隔離,而且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本身在開展資金託管服務的同時也開展P2P業務,存在較大風險隱患。
銀行互聯網金融面臨多重挑戰
目前,傳統商業銀行與互聯網企業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競爭已經白熱化。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基本上都推出了各自的互聯網金融戰略。從工行的「三大平台」到浦發銀行近日正式推出的「spdb+」浦銀在線互聯網金融服務平台,傳統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可謂快馬加鞭。
④ 銀行的理財產品和互聯網金融平台的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
一、投資門檻:P2P網貸低、銀行理財高
銀行理財產品的起購金額高,大多數都需要五萬十萬的起步金額,而P2P則很低,大多數都是100起。
二、年化收益率:P2P投資高、銀行理財低
據數據統計,2014年上半年所有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5.2%,而P2P投資理財平台投資收益清晰明了,以一年期為例,最低的也有百分之七到八的樣子,目前主流P2P投資理財平台的收益率一般在15%-17%。
三、手續費:P2P投資理財平台少、銀行理財項目繁多
銀行理財需要收取手續費、託管費、管理費等多種項目,無形中減少了理財投資者的不少收益。而P2P投資理財平台中一般僅需收取少量的充值提現手續費和服務費。P2P投資理財平台的收費內容更加透明。
四、項目真實性:P2P網貸透明、銀行理財籠統
很多銀行理財經理在推銷各種投資理財產品時,其實大多都不知道資金用途、收益與何掛鉤、產品風險等等,理財經理賣得稀里糊塗,客戶買得也稀里糊塗。而P2P投資理財則需要資金需求方提供真實的借款用途和項目信息,投資者可自主甄別和選擇借款項目,做到了心中有數、明明白白。某些投資理財平台甚至自動幫客戶把資金分散投資到幾十甚至幾百個借款人身上,每個借款人的信息也非常清楚,大大降低了投資風險。
五、流動收益:P2P流動性高、銀行理財到期付
銀行理財大多數都是一次性付清本息,這就導致資金的流動性大打折扣,而P2P則不同,P2P大多數都是採用等額本息的還款形式,每個月都會有資金返回到賬戶上。除此之外,如果急需用錢,大多數P2P投資理財平台都有債券轉讓的服務,加大了資金的流動性。
⑤ 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會有哪些影響
互聯網金融對銀行的影響:
(一)搶占商業銀行市場份額
面對互聯網金融迅猛的進攻態勢,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銀行業的直接結果就是市場份額縮減。互聯網金融在支付方式、平台及跨界金融方面,對銀行造成沖擊,銀行可能基本上抵不過互聯網企業的進攻,被搶去市場份額。同時,互聯網金融可能蠶食掉銀行20%的市場份額。這可以很好理解,新事物的發展過程,必將會導致舊事物的縮減、退讓。互聯網金融本身就有信息處理方面的優勢,效率高,加之無傳統中介,擠掉了中間成本,而商業銀行在信貸方面顯然沒有這方面的優勢,市場份額減少成為必定。
(二)減弱商業銀行中介功能
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互聯網企業為資金供需雙方提供金融搜索平台,為客戶提供支付款業務,使資金供需雙方利用搜索平台自主尋找交易對象,並完成交易,這與傳統銀行支付業務形成替代,致使傳統銀行在金融業務往來中資金中介的功能逐漸減弱,也就是說,互聯網金融將加速金融脫媒,加速商業銀行的資金中介功能的邊緣化。未來商業銀行在信貸領域的作用,將會逐漸削弱,直至被取締。
(三)迫使商業銀行金融創新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商業銀行在業務經營方式、范圍上,都已固定成型,然而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正沖擊著商業銀行傳統的發展模式。中國銀行原副行長李禮輝認為,互聯網金融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機制創新將迫使商業銀行作出轉變。馬雲也表示,銀行不轉變,我們轉變銀行。商業銀行如果自身不發展創新,適應這個新時代,那麼,就會有更多像互聯網金融的金融創新,倒逼商業銀行進行改革,否則,商業銀行這位傳統金融機構的「老師傅」,很有可能會被「亂拳打死」。
⑥ 互聯網金融平台與銀行相比有什麼優勢
互聯網金融的優勢有:
第一個優勢是交易成本低。商業銀行目前也在大力發展網上銀行,辦理一筆同樣的業務,網上銀行只有實體網點成本的十分之一,網上銀行對實體網店的替代使得運營成本大幅降低。金融業的本質是服務業,在市場經濟中,服務業發展的規律就是不斷向交易成本降低的方向發展。前兩年大家都說銀行業暴利,銀行業暴利意味什麼?意味著銀行業給客戶提供的服務成本高。客戶的成本就是金融服務機構的收入。從市場競爭的規律來看,未來的發展肯定要往交易更低的方向走,而互聯網金融就代表了這種趨勢。
第二個優勢是客戶服務口徑擴大,解決了長尾客戶的問題。勞動法和辦業務客戶群的雙重要求使傳統銀行有營業時間的限制,客戶去銀行的時間呈現正態分布,哪段時間客戶集中度最高,銀行就選擇這段時間營業,但是有部分客戶卻有不同的偏好或者臨時需求,這類處於正態分布兩邊的客戶就享受不了銀行網點服務。而互聯網金融打破了很多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限制,為消費者大幅度節約時間成本,可以滿足一直被忽視的「長尾」群體的金融需求,大大提高客戶覆蓋率。
第三個優勢是應用大數據,在解決銀行傳統的風險管理上有其內在優勢。銀行是經營風險的金融機構,所以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在於篩選客戶進行風險管理的能力。互聯網金融強大的數據收集、數據分析和行為跟蹤能力能夠逾越一般財務報表,有效地調查、監督客戶的還款意願和還款能力,有效地甄別異常狀況,這在技術上解決了市場信息不對稱的難題。互聯網金融基於互聯網數據挖掘技術不斷創新徵信手段,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更重要的是能有效控制金融風險。
以上就「互聯網金融與銀行相比較,有哪些優勢?」的具體介紹。互聯網金融的客戶以小微企業為主,覆蓋了部分傳統金融業的金融服務盲區,有利於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⑦ 有哪些互聯網金融平台是與大型銀行合作提供資金保障的
是的,都是來自銀行、信託、會計事務所等的資深人士。
⑧ 互聯網金融包括電子銀行嗎
互聯網復金融包括三種基本的制企業組織形式:網路小貸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金融中介公司。當前商業銀行普遍推廣的電子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也屬於此類范疇。
互聯網金融就是六大模式:網貸、眾籌、第三方支付、大數據金融、虛擬貨幣(比特幣)、寶寶軍團(類余額寶產品)。
從本質上來看,電子銀行是封閉式的,其實質是將行內現有客戶資源的價值最大化,包括提供支付、存貸、理財等的電子化交易;與此同時,互聯網金融是開放式的,其實質是提供一定的產品和服務,吸引外部的客戶使用互聯網金融平台,成為平台的新客戶。
⑨ 具有銀行業金融機構資質的互聯網平台有哪些
條為維護金融秩序穩定,規範金融機構管理,保障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和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是金融機構的主管機關,依法獨立履行對各類金融機構設立、變更和終止的審批職責,並負責對金融機構的監督和管理。任何地方政府、任何單位、任何部門不得擅自審批或干預審批。
對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金融機構或經營金融業務的,各金融機構一律不得為其提供開戶、信貸、結算及現金等服務。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金融機構是指下列在境內依法定程序設立、經營金融業務的機構:
(一)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作銀行、城市或農村信用合作社、城市或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及郵政儲蓄網點;
(二)保險公司及其分支機構、保險經紀人公司、保險代理人公司;
(三)證券公司及其分支機構、證券交易中心、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登記公司;
(四)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及其分支機構,融資公司、融資中心、金融期貨公司、信用擔保公司、典當行、信用卡公司;
(五)中國人民銀行認定的其他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
第四條金融業務是指存款、貸款、結算、保險、信託、金融租賃、票據貼現、副資擔保、外匯買賣、金融期貨、有價證券代理發行和交易,以及經中國人民銀行認定的其他金融業務。
第五條金融機構應冠有本規定第三條所列金融機構專用名稱,非金融機構一律不得冠有上述名稱或與其近似的名稱。
第六條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實行許可證制度。對具有法人資格的金融機構頒發《金融機構法人許可證》,對不具備法人資格的金融機構頒發《金融機構營業許可證》。未取得許可證者,一律不得經營金融業務
⑩ 哪些p2g互聯網金融平台與銀行對接了
《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徵求意見稿)》對P2P開展資金存管業務設立回了相關條件,包括在工商管理答部門完成注冊登記並領取營業執照,在工商登記注冊地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完成備案登記,按照通信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申請獲得相應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具備完善的內部業務管理、運營操作、稽核監控和風險控制的相關制度等,這些門檻使得目前在全國2000多家正常運營的p2p平台只有為數不多的平台與銀行完成存管對接,像陸金所、人人貸、開鑫貸、四海眾投、積木盒子等平台已經完成了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