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雲南城商互聯網金融

雲南城商互聯網金融

發布時間:2021-01-12 20:10:59

⑴ 三線城市的城商行受互聯網金融沖擊不小,不想混吃等死,該怎麼破

請君聽我道來

⑵ 銀行類別屬性

銀行按類型分為: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政策性銀行,世界銀行。

銀行基本分類簡介

  1. 國有銀行具體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2.股份制商業銀行是商業銀行的一種類型。在我國現有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恆豐銀行、渤海銀行。

3."城商行"是雲南城商互聯網金融交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互聯網金融平台,公司位於上海楊浦區政益路8號五角豐達廣場10樓。

4.農信銀行也即農村信用社、農商行、農合行,信用社與其他的銀行不太一樣,是二級法人制,省總行是個法人,縣級(一般是縣級,也有市區幾個區合在一起的)也是一個法人,相當的自治。農信銀行是面向廣大的農民。

5.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於2007年3月20日正式掛牌成立,是在改革郵政儲蓄管理體制的基礎上組建的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承繼原國家郵政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經營的郵政金融業務及因此而形成的資產和負債,並將繼續從事原經營范圍和業務許可文件批准、核準的業務。

6.合作銀行是指由私人和團體組織的互助性集體金融機構。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其成員能取得低息貸款資金來源於其成員交納的股金和存款。有的還吸收其他團體和個人的存款,或向大銀行借款。一般規模很小。

7.政策性銀行(policy lender/non-commercial bank)是指由政府創立,以貫徹政府的經濟政策為目標,在特定領域開展金融業務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專業性金融機構。實行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相分離,組建政策性銀行,承擔嚴格界定的政策性業務,同時實現專業銀行商業化,發展商業銀行,大力發展商業金融服務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2)雲南城商互聯網金融擴展閱讀

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銀行按類型分為: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世界銀行,它們的職責各不相同。

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職責:執行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對金融機構乃至金融業進行監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機構。

政策性銀行:包括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職責:參股或保證的,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金融機構 。

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交通銀行等。職責:通過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金融機構,商業它主要的業務范圍有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以及辦理票據貼現等。

投資銀行:包括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團、富國銀行、法國興業銀行等 。職責: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世界銀行:用於資助國家克服窮困,各機構在減輕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⑶ 三線城市的城商行,現在想做互聯網金融項目。但是沒有相關的技術,該找什麼機構去做

有專門做這個的呀?還以為那些銀行的互聯網項目都是自己做的呢。

⑷ 互聯網金融會顛覆銀行嗎

首先,要確定顛覆的概念,互聯網金融對銀行的影響是巨大的,會從內部倒逼商業銀行改革。正如馬雲所言,「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
可以說,互聯網金融不僅在渠道上影響商業銀行的產品和服務,而且變革著銀行的融資渠道,給商業銀行注入了新鮮血液。互聯網與金融的高度融合,適應了當前信息技術發展的趨勢,有利於促進金融改革和發展,對商業銀行而言,其影響有沖擊的一面,也有促進的一面:
一、弱化商業銀行的支付功能
互聯網金融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相當程度上影響商業銀行的支付中介地位。目前,支付寶、財付通和快錢等能夠為客戶提供轉賬匯款、代購機票與火車票、信用卡還款、代繳燃氣、水、電費與保險等結算和支付業務,並已經佔有相當的份額,對商業銀行形成了明顯的替代效應。隨著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量和流通量越來越大,涉及的用戶越來越多,第三方支付儼然成為一個龐大的金融產業,商業銀行的支付功能被進一步弱化。
二、加速商業銀行的金融脫媒
金融脫媒使資金供給繞開商業銀行體系,直接輸送給需求方和融資者,完成資金的體外循環。在傳統金融業務往來中,主要由銀行充當資金中介。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互聯網企業為資金供需雙方提供了金融搜索平台,充當了資金信息中介的角色,這將加速金融脫媒,使商業銀行的資金中介功能邊緣化。
三、互補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
基於對企業審核要求的限定和規避風險等原因,小微企業往往難以獲得商業銀行的貸款支持。而互聯網金融憑借數據信息的優勢,可以直接向供應鏈、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支持。互聯網金融把排除在傳統銀行體系之外的客戶串聯了起來,對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空白進行了覆蓋,起到了拾遺補缺的作用,這無疑對商業銀行的影響是積極的,有利的。
四、促進商業銀行的產業創新
互聯網與金融的融合,帶來了金融的民生化和個性化。商業銀行更加致力於產業創新,以產品驅動的銷售型向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資產配置、風險收益配比的服務型轉變,從傳統的代銷角色向資產管理的集成轉變。互聯網金融利用互聯網技術,將金融產品「關注用戶體驗」、「致力界面友好」等設計理念發揮得淋漓盡致。商業銀行在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的過程中,更加註重客戶體驗,「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商業銀行應對「余額寶」紛紛推出銀行系寶寶類余額理財產品;應對「P2P網貸」,商業銀行也低調試水網路信貸,「小企業E家」、「開鑫貸」、「小馬bank」等應運而生;應對第三方支付,商業銀行更是推出銀行系電商平台,依託自身強大的信用體系,融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為一體,為客戶提供信息發布、交易撮合,形成從支付、託管、擔保到融資的全鏈條服務。正是互聯網企業對商業銀行的「攪局」,使得商業銀行被迫「觸網」,尋找自己在互聯網金融形勢下新的坐標,促進產業的升級和創新。
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互聯網的開放性與傳統金融高度整合的產物。商業銀行借鑒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精神,不斷拓展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從積極的角度看,互聯網金融的「鯰魚效應」促進了商業銀行服務、產品、經營、創新的加速。通過互聯網工具,使得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的特徵。今天的互聯網金融實際上是中國特色的金融體系創新,是一種金融業態,是未來我國金融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互聯網金融正在以新的基因滲透到傳統金融領域使其產生大的變革。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來說,不是顛覆,也不是補充,而是最典型的融合。

⑸ 互聯網金融的特點有哪些

回顧互聯網金融在中國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經歷了快速發展之後,目前應該說在逐漸趨於理性和冷靜,行業進入了規范發展的新階段,根據協會剛剛發布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年報2017》的數據,我們總結了一下互聯網金融目前的幾個特點。

第一,監管政策正在逐步落地,行業規范發展態勢明顯。隨著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的深入,從業機構優勝劣汰加速,行業發展環境逐步凈化。以個體網路借貸為例,到2016年末,正常運營的平台2640多家,比2015年減少了28%。問題平台關停、退出增多,正常運營平台在加速合規轉型。平台平均借款期限為8.4個月,比上年末增長1.7個月,平均收益率為9.3%,同比下降1.8%。收益率較低,且運行穩定的平台日益成為行業的主流。

第二,不同業態發展出現差異,情況比較復雜。其中移動支付、互聯網消費金融等業態保持快速發展,移動金融業務規模達到208.6萬億,同比增長60%,這是2016年底的數據,交易筆數1227.6億筆,同比增長128.6%,但是行業的集中度進一步上升,支付受理市場創新模式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根據協會的抽樣數據,互聯網金融消費數據新增注冊用戶穩步增長,新發貸款金額和筆數增幅較大。互聯網保險、證券等業態依然保持增長,但是增速有所放緩。以保險數據為例,互聯網保險的保費收入總額為2348億元,同比增長5.2%,增幅較2015年有較大回落。互聯網股權融資的行業景氣度下降,平台下線和轉型的數量較多,新增項目3268個,同比下降56.6%。新增項目投資人次為5.8萬人,同比下降43.6%。

第三,部分業態行業集中度進一步上升。以互聯網支付行業為例,2016年互聯網支付的交易額在1萬億以上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共8家,他們的交易總額占非銀行交易機構的總額80%,以個體網路借貸為例,廣東、北京、上海、浙江、山東、江蘇等六省的各地網路借貸運營平台共計1854家,佔全國總數的70%。貸款余額近8000億元,佔全國總量的93.7%。

第四,互聯網金融的整體規模占金融總量比重仍然較低,但行業涉眾性比較強。以個體網路借貸為例,2016年末貸款余額8034億,而同期的社會融資規模存量是156萬億,前者僅為後者的0.5%。從歷史累計參與人數看,借款人和出借人合計5109萬人,比上年增長3596萬人。

第五,數字技術驅動特徵進一步明顯,大數據技術的客戶畫像在客戶畫像、精準營銷,風控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雲計算以其系統架構、資源整合等方面的優勢,滿足長尾客戶多樣化的服務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效果開始顯現,生物識別技術在身份驗證、支付等場景應用逐漸增多。

第六,傳統金融機構在數字金融領域發力,但仍存在一定的約束。以互聯網直銷銀行為例,2016年末有69家商業銀行設立了互聯網直銷銀行,逾八成是城商行和農商行。根據協會的調研情況,傳統金融機構在發展數字金融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人才、技術和機制方面的限制和約束,需要有針對性的加以解決。比如,金融產品研發很多還延續著傳統項目管理模式,存在環節多、流程長、耗時久,創新容錯不足等問題。業績考核更重視成本收益,對一些落地時間長,先期投入大,見效慢的創新而言,還存在一定的激勵不足方面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雲南城商互聯網金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
什麼是互聯網基金產品 瀏覽:688
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 瀏覽:211
外匯Ham 瀏覽:178
錢吧理財 瀏覽:684
中郵穩定收益A基金 瀏覽:851
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388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基金封閉期 瀏覽: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
租賃表外融資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