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百寶箱一共出現幾次
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百寶箱的意義
首先百寶箱」是這篇小說的線索。小回說中,「百答寶箱」的一共出現了四次。
第一次是在當李甲為籌集三百兩銀子而到處奔波借債的時候,杜十娘拿出了百寶箱的一百五十兩來幫他,以及後來柳生的資助有一百五十兩,才使李甲能順利地從妓院贖出杜十娘。這是第一次百寶箱的出現。
第二次是在杜十娘和李甲告別柳生和妓院的姐妹們的時候,妓院的姐妹們因為紛紛不舍,臨行前交給十娘一個箱子。這「箱子」正是「百寶箱」,有了這個「百寶箱」,李甲和杜十娘旅途也不至於太辛苦了。
第三次是在當李甲用完身上唯一的二十兩銀子的時候,當他正為行資匱乏「正當愁悶」時,杜十娘取鑰匙打開百寶箱,從中拿出白銀五十兩充當路費盤纏。這一次「百寶箱」雖然被當面打開,但李甲「在旁邊覺得很慚愧,最終也沒勇氣睜眼面對,以至於「百寶箱」又一次落入雲里霧中。
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是在當李甲受孫富金錢的誘惑,將杜十娘出賣時,十娘悲憤交加,取鑰開鎖,將箱中寶物一件一件的丟進江中,最後自己也抱著盒子,跳入了那深不見底的江中,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⑵ 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和《賣油郎獨占花魁》的異同
同就是抄杜十娘和王美襲娘都是絕世美女,而且都攢了很多錢預備從良,
異就是杜十娘有眼無珠錯認李甲,而王美娘運氣好,碰到了秦重。還有一些不同點就是李甲身為官宦子弟,尋花問柳為常事,所以他才會被孫富說動,把杜十娘賣了。而秦重是窮孩子出身,幹活存了一年的錢才能搞一次。還有就是秦重很會做光,很識趣,所以王美娘非他不嫁。而杜十娘當初就只是為了離開煙花地,飢不擇食。至於最後被李甲出賣,只能怪她自己所託非人。
⑶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故事情節
明朝萬曆二十年間,京城名妓杜十娘偶遇富家子弟李甲,兩人相互愛慕,情投意合。杜十娘雖有意嫁於李甲,但李甲生性懦弱,怕家中父親反對,不敢答應。雖如此,兩人仍終日相守,如夫妻一般。這引起了妓院老鴇的不滿,要求李甲湊三百兩銀子換杜十娘自由之身。
李甲在京城揮霍無度,早已花光自己的盤纏。兩人便商定讓李甲外出借錢。但李甲名聲不佳,親戚朋友都找借口托詞,一連三天,分文未借。李甲無顏面對杜十娘便前往同鄉柳遇春家借宿。十娘得知不歸之因,便將自己的一百五十兩碎銀交給他。
後得柳生贊助一百五十兩,交於老鴇。姐妹們知道十娘要走,紛紛不舍,臨行前交給十娘一個箱子。李甲問箱中何物,十娘笑而不答。杜十娘與李甲乘船回鄉途中在瓜州渡口靠岸時遇到富家少爺孫富, 孫富生性風流, 貪戀十娘美貌, 便教唆李富將杜十娘以千金銀兩之價送給自己。
李甲本就懼怕家中父親,又花光錢財,一無所獲,便聽信孫富用千金銀兩討好父親。 杜十娘得知自己被賣弄,萬念俱灰。但她仍答做這筆交易。後來,杜十娘當眾打開箱子,裡面珠寶首飾應有盡有。原來十娘知道老鴇貪財,早有從良的打算,日積月累了一個百寶箱。她在船上怒斥李甲和孫富,抱著百寶箱投江而死。
(3)十娘怒沉百寶箱打一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杜十娘美麗,熱情,心地善良,輕財好義。她有心向李甲,愛的是人,不是錢。見他「手頭愈短,心頭愈熱」,足見真情。
她聰敏,機智,頗有心機。為贖身,早有準備。她跟鴇母爭執時,機敏地抓住鴇母一時氣話,達成口頭契約,使鴇母沒有翻悔餘地。從中,既表現了她的心計,又可以看出她為爭取幸福自由所付出的艱苦努力。
她剛強,堅定。當她知道李甲聽信孫富的巧言讒語,為了千金之資,得見父母,將她出賣時,她的內心痛苦和悲憤是可想而知的,杜十娘的一聲冷笑,顯示著她的尊嚴,更顯示出她的剛烈。最後,她「用意修飾」自己,也是用美麗的形象來維護自己人格的美麗和尊嚴。
她名垂千古,並不是因為那傲人的美麗姿態,而是因為她那錚錚的傲骨,和永不屈服的倔強。
⑷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讀後感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選自《警世通言》,是「三言」中的名篇,中國文學史上最為傑出的短篇小說之一。小說通過描寫誤落風塵的下層女子杜十娘對愛情和幸福的熱烈追求及理想破滅、悲憤自沉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社會制度對婦女的侮辱與殘害,批判了封建倫理道德的虛偽和冷酷。小說以精微的細節描寫和細膩的心理描寫,成功地塑造了杜十娘這一典型形象。她飽嘗人生的屈辱,倍加渴望獲得純真的愛情,過上自由幸福的生活。她天真善良、機智謹慎、知情重義、剛毅堅強,與懦弱自私的李甲和姦詐陰險的孫富形成鮮明的對照,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憎。小說情節跌宕,一波三折,寫盡了杜十娘的人生悲觀、愛情離合,特別是借銀贖身、姊妹送行、泊船瓜洲以及抱匣投江等情節描寫,扣人心弦,催人淚下。
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李甲是富家子弟。他雖然也曾對杜十娘真心愛戀,但他屈服於社會、家庭的禮教觀念,再加上孫富的破壞,最終背叛了愛情,造成了杜十娘投江的悲劇。作品對杜十娘寄予極大的同情與贊美,對李甲、孫富給予無情的揭露和譴責。
小說成功地運用對話表現杜十娘的心理狀態和思想活動。杜十娘在沉江以前向李甲所說的一席話,表現了她對幸福生活的熱烈追求和這種理想破滅後的痛心,表現了她對「眼內無珠」和「負心薄倖」的李甲的鄙視和忿恨,對自己錯誤委身和「命之不辰」的無限感慨,集中地表現了她悲憤交集的復雜心情,
杜十娘的悲劇發生在商品經濟迅速發展,金錢在實際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傳統價值觀念開始產生巨大轉變的明代,小說是把主角杜十娘和李甲、鴇兒、眾姐妹以及孫富等人的關系,立體地編織成一個社會生活的整體來加以表現的。它不僅描繪了人物的外貌特徵、內心活動、愛好習慣等,也表現了人與人之間的各種復雜的關系,表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道德面貌,把人物寫得栩栩如生,真實可信,具有典型意義。
⑸ 簡述《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百寶箱在小說結構中的作用
1、百寶箱作用
」百寶箱「是小說中一個重要的道具,它既有象徵的意義,比喻十娘美好的品質,尊貴有價值的人格,而且也為小說帶來懸疑的效果。它初出現時,是「令從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鎖甚固,正不知什麼東西在裡面。十娘也不開看,也不推辭,但殷勤作謝而已。」此後也一直不說明百寶箱內有什麼東西,直至十娘自盡前打開百寶箱,把珠寶投入江中,才揭開這個疑團,並為小說帶來高潮,在情節的處理有獨到的地方。
2、作品簡介
故事講明萬曆二十年間,京師名妓杜十娘為了贖身從良,追求真愛,將自己的終身託付給太學生李甲。可李甲生性軟弱,自私,雖然也對杜十娘真心愛戀,但又屈從於社會,家庭的禮教觀念,再加上孫富的挑唆,他最終出賣了杜十娘,釀成了杜十娘沉箱投江的悲劇。
3、簡析
該小說以其細膩的筆觸塑造一個執著追求自己心中美好願望的女性形象,取得了非凡的、卓越的藝術效果,在許多文學史上定義為反封建反禮教的愛情小說。該小說曾多次被改編成戲曲、電影,也曾被翻譯成外文,流傳到日本、歐洲等地,在國內國外都產生了很大影響。之所以如此,除了杜十娘這一悲劇人物形象感人以外,小說中的「百寶箱」這個具有多重功能和意義的意象創造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對這個意象的處理,可謂匠心獨運,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⑹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打一歇後語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打一歇後語)】
謎底:
一擲千金
⑺ 關於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故事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是明代白話小說集《三言》馮夢龍的代表作品中的名篇版,是中國古代權文學史上最為傑出的短篇小說之一。故事情節:名妓杜十娘久有從良之志,她深知沉迷煙花公子哥們,由於傾家盪產,很難歸見父母,便處心積慮地積攢一個百寶箱,收藏在院中的姐妹那裡,希望將來潤色的郎裝,翁姑能夠體諒一片苦心,成就自己的姻嫁。經過長期考驗和尋覓,她選擇了李甲,並且慾望終身託付於他,因而讓李甲四處借高利貸,又拿出自己私蓄的銀兩,投奔他人從良」則是杜十娘重新做人的必由之路,終於完成自己從良」的心願。同時姐妹們聽說她顧從李甲離開妓院,大家都是紛紛相送,並以資相助為盤纏將百寶箱還給於杜十娘。其實,前部分的經歷是與李甲素不相識,李甲擔心歸家不為嚴文所容,杜十娘便與李甲泛舟吳越,徐徐圖之。在途中,一富家公子偶然相遇,目睹杜十娘美貌,心生貪慕,就乘與李甲飲酒之機,巧言離開,誘惑並使李甲以千金銀兩之價把杜十娘賣給了他,杜十娘明知自己被賣弄,萬念俱灰。她假裝同意他們的交易,卻在正式交易之際當眾打開百寶箱,怒斥奸人和負心汗,抱箱投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