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構建金融穩定,金融發展和公平交易的三元
當前金融亂象頻生,局部金融風險頻發,金融監管風暴頻繁,金融業的改革與發展,牽動著各方神經。面對如此錯綜復雜的形勢,加快金融業改革已迫在眉睫。回顧過往,拋開部門本位主義,加強頂層設計,才能切實推進國家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縱觀當前金融業的矛盾與問題,建議從以下四大問題入手,全面規劃和設計金融體系和監管制度。
金融監管目標問題
近現代金融發展史,也是一部金融危機史,每一次危機,都使政府對金融監管的目標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監管基本上是雙目標:金融穩定與金融發展。金融穩定是國際慣例和共識,金融發展則是我國作為後發展國家特殊的國情需要。圍繞著雙目標,各金融監管機構在不同時期各有側重,特別是維護金融穩定,不管是在立法立規上,還是機構設置上都予以了重點鋪陳。
然而,近年來,隨著居民財富的積累,銀行、證券和保險業機構紛紛下大氣力挺進到針對個人財富管理的爭奪中,以股票、債券、基金、私募股權等基礎金融產品為標的,加上互聯網金融助力,個人面對強勢的金融機構和復雜的金融產品,往往淪為非法集資、金融詐騙、違規理財的受害者,並引發局部金融風險。目前中國人均GDP已接近8000美元,預計到2020年突破1萬美元,家庭和個人將有更大比例的財富從存款和房地產轉向復雜多樣的金融產品,對消費者的金融保護將越發突顯。
借鑒國際經驗,著眼於金融業發展趨勢,應將維護個人與金融機構間的公平交易、防範金融欺詐,作為金融監管目標的第三極,構建穩定、發展和公平交易的三元目標,唯此才能在金融立法、金融機構設置和金融市場秩序維護上,做出具有前瞻性的體制和制度安排。
金融監管體制問題
2015年春夏之交的A股市場暴跌,將中國分業監管的痛點進行了全方位曝光,「鐵路警察」各管一段式的監管,既不能總攬金融市場的全貌,也不能適應洶涌擴張的混業經營現實。綜合而言,當前以機構主體為監管邊界的分業體制有以下弊端:
一是監整套利。以近些年急劇膨脹的資產管理業務為例,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針對實質相同或一致的業務,在合格投資者人數、投資門檻、募集方式、風險資本、投資范圍等方面,標准不一,約束不同,導致市場參與者廣泛借道監管偏松的機構或設計多層嵌套的產品實現跨部門、跨市場、跨機構套利。
二是監管真空。近年來,互聯網金融、金融控股公司、資產證券化和私人財富管理四大新生事物強勢挺進中國金融業,四大新金融、新業態都橫跨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面對如此混業態勢,銀、證、保三會心態復雜,想管又怕管不好,最後的集體選擇是紮好自己邊界籬笆,而不管交叉空白地帶。由於監管空白,導致新金融野蠻生長,局部風險頻發。
三是監管盲區。現在對於2015年A股巨挫的一個共識是:場外資金利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的各自規則,打通了監管壁壘,而監管部門又都是信息孤島,沒有一個監管部門能夠全流程、全鏈條地掌握入市資金的來源與集聚動態。這種監管盲區在「一行三會」以及外匯局之間的業務接頭地帶大量存在。
四是監管逆勢。上世紀80年代以來,英、德、法、日等主要經濟體全面走向混業經營與混業監管,1999年美國柯林頓政府頒布《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全面結束對混業經營的限制。而當主要經濟大國從分業轉向混業時,我國卻於1992年、1998年和2003年相繼成立證監會、保監會和銀監會。隨著金融深化,分業經營與分業監管已不合時宜。
五是割裂市場。建設統一大市場一直是我國市場化改革的重要目標和方向。然而,分業監管體制把分機構監管自動延伸為分市場監管,規則競爭、審批競爭,但又不互聯互通。
針對分業監管的不足,國內各界進行了廣泛討論。對此,筆者建議在體制改革設計上明確遵循以下三個原則:一是權力制衡原則,不允許任何一家監管機構權力過大;二是混業監管原則,混業經營是大勢所趨,監管體制需要順應發展趨勢;三是金融生產者和金融消費者雙保護原則,保護金融生產者穩定經營,保護金融消費者公平參與交易。
依據上述原則,在充分考慮中國國情和借鑒次貸危機後各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後,可供選擇的改革方案如下:
一是充實央行兩項職能,即宏觀審慎管理職能、金融信息統計職能。為此,在央行內部增設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局,專司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識別、分析、監測與應對預案,制定逆周期資本、行業資本等宏觀審慎監管工具指標等;充實金融信息統計職能,明確所有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都有向央行報送金融信息的義務,明確央行統一制定金融行業的統計標准,明確央行是國家金融信息的統計歸口部門。
二是合並「三會」為「二會」,即調整合並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成立中國金融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金融消費者保護委員會。金融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范圍涵蓋所有金融機構和所有場內外、本外幣金融市場。可按五大板塊設置業務司局,即系統重要性金控集團監管板塊、銀行業監管板塊、證券業板塊、保險業板塊、金融市場板塊。金融業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監管范圍涵蓋所有與消費者發生的金融業務,包括存貸款、銀行卡、支付、理財等,都同時接受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的功能性監管。將現行「一行三會」內部的消費者保護局、銀監會打擊非法集資局等並入,從保護金融消費者公平交易、財產安全、自主選擇、受教知情等權益出發,分清職責,並將信用評級機構和個人財富管理規劃咨詢服務納入監管范圍,成立金融消費者協會和財富管理行業協會。
金融法律問題
金融法律是金融制度的載體和保證。金融制度先進與否與金融立法密切相關,所謂國家金融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實質是金融法律的現代化。目前我國金融法律主要存在四大問題:
一是法律線條粗獷。即使將國務院制定的法規計入,我國金融法律法規與美、日、德等金融發達國家相比,仍十分有限,至今期貨、外匯、金融衍生品等基礎性法律我國尚未制定。
二是法律法規內容不細致,實踐操作性不強。很多法律法規變成了監管部門的基本法,再由各部門制定規范性文件,法律法規才能落地。
三是立法過多體現監管部門的意志。由於金融業的復雜性和專業性,立法部門在權力邊界、法條表述粗細等方面常常擺脫不了監管部門的影響,甚至淪為權力法律化的工具。
四是法律更新遲緩。由於我國經濟金融發展快等原因,法律法規常常顯著滯後於金融發展現實,其結果要麼是抑制金融創新與發展,要麼是市場參與者不斷試探或挑戰法律與監管的底線。
解決金融法律問題需要納入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高度予以統籌考慮,包括立法機構人才的職業化、專業化等。當前為規范混業經營,亟待優先解決《證券法》和《信託法》的修訂與完善。
目前《證券法》修改在即,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強投資者保護等都為修法之必要,但更為迫切的是擴展「證券」的定義。近年來所謂的混業經營,除了金融機構跨部門持牌、跨行業經營外,更重要的是跨市場投融資,銀行、信託公司、證券公司、公募基金子公司、私募基金、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圍繞理財業務,突入對方市場,開展全面競爭。業務類似,但依據的監管規則卻不同,導致監管套利盛行。
2017年我國《證券法》的修訂正在加快進行中,建議為混業經營、混業監管奠定法理基礎,至少將各類資產管理集合資金計劃列入「證券」定義。
《信託法》是另一部管理混業經營的基本大法,特別是在大陸法系國家。2001年10月我國《信託法》正式實施。目前《信託法》在內容和實踐上面臨幾大問題:一是將《信託法》狹義地局限為信託公司法,二是束之高閣,法院判例少,證監會、保監會怕引入《信託法》而踩了銀監會的「腳」,選擇視而不見,三是內容不適應金融業發展變化。
從國外經驗看,《信託法》規范的是財富管理制度,而不是一類公司業務,更沒有信託公司這種類型金融機構,各國通過《信託法》將「受人之託,代人理財」各方當事人的權責利進行了法律規范,尤其是對信託財產的隔離、受託人的義務進行了細致明確。當前我國財富管理市場亂象叢生,根本原因是《信託法》虛弱、虛置。
因此,建議盡快啟動《信託法》修改,將目前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管理的各類資產管理業務全部納入《信託法》的規范之下。著重完善信託登記制度、信託稅收制度、委託人忠義制度、公益信託制度等。
國有金融問題
目前,在國民經濟各行業中,無論是規模佔比,還是影響力,國有經濟在金融業中的統領地位都是第一的,而在金融業中,銀行業的國有經濟成分尤為突出,總資產佔比超過60%。
國有經濟占據金融業主導地位有利於宏觀調控,有利於維護金融穩定,有利於化解局部金融風險,有利於配合國家重大經濟戰略部署。然而,在獲得上述優勢的同時,也產生了很多問題,集中可歸結為低效率。由於國有經濟銀行在法人治理結構上存在著難以克服的缺陷,導致其在資金投向上偏好國有經濟、在經營風格上過於強調穩健,在考核機制上缺乏長效激勵,其結果是銀行將大量低成本資金投向低效的國有企業、地方政府融資平台。
這些年融資難、融資貴主要體現在民營企業,資產管理市場上混亂的通道業務和嵌套業務,其根源也是民營企業通過正規渠道難以獲得低成本資金。
過去的改革實踐證明政企分開、政資分開並不能解決國企效率低下問題,說到底,國企本質上是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國有大銀行之所以能從十幾年前「技術上破產」的境地走向今天的世界性金融巨頭,成功的秘訣是:政府剝離不良資產+政府注資+政府傾斜上市融資+政府長期高利差保護,政府的扶持發揮了主要作用,市場化能力有限。為此,建議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和推動國企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銀行業國有經濟改革需要加快步伐。
一是將幾家國有大銀行逐漸改造成國有資本佔主導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漸進、有序地將中投公司或匯金公司的注資通過市場化機制和手段置換為民營資本,國有資本佔比降至50%以下、控股權以上的第一大股東。
二是將中、農、工、建、交、郵儲六大銀行之外的國有股份制銀行改造成以民營資本為主、國有資本為輔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國有資本僅是重要大股東,不具有控股地位,更多表現為戰略性財務持有者。
三是加快民間資本開設中小銀行的審核步伐。中小銀行的市場定位是吸收本地存款、向本地發放貸款,類似於美國的社區銀行。政府對民間資本開設中小銀行的政策要透明、簡潔、便利化,門檻要求應僅限於:按照相對規范的股份制建立,產權清晰;滿足資本充足率要求;參加存款保險體系;市場定位明確。只要發起成立的企業符合上述要求,就應盡快批准從事銀行業。
四是深化國有大銀行企業制度改革。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推行更加市場化的管理層選拔方式,銀行董事會主席和銀行行長均應由董事會選聘產生。建立良性的管理層激勵,確保高級管理人員以股東利益為主要目標。在市場化選人用人的前提下,高管薪酬應完全市場化。
(作者系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客座教授)
❷ 經濟發展新常態給大學生就業帶來哪些挑戰和機遇
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系統闡述了我國經濟新常態的具體內涵,提出了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就是認識、適應和引領新常態。日前在寧波舉辦的「中國金融論壇(加個點)第一屆青年論壇」上,眾多與會專家對新常態進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讀。 關注「三個結構」 把握底線思維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落幕,會上對新常態進行了分析。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表示,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可能會出現一些與以往不同的變化。首先,從目前的經濟形勢和未來一段時間的走勢看,經濟運行的結構性很可能壓倒總量性。穩增長,將不再追求持續的高速的經濟增長,而要關注如何應對當前經濟運行當中的結構性矛盾。 陸磊指出,其中有三個結構需要積極關註:一是地域上的結構性,如「一帶一路」以及自貿區的發展問題。二是產業結構問題。中國經濟從現在開始到未來一段時間,將從「地產時代」走向「非地產時代」或者叫「後地產時代」,資源應該如何控制和分配值得關注。三是人口結構問題。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對經濟長期增長意味著什麼?也許意味著產業結構的調整,服務貿易的提升和技術的增長。陸磊同時表示,這些新的結構性特點,為未來的金融研究提供了課題和角度。 在談到2015年經濟發展如何開局時,與會專家紛紛提到了「堅持底線思維」的觀點。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認為,從經濟工作思路來看,根據市場對於經濟工作會議報告的解讀,我們認為2015年可能會更加強調一個經濟工作的底線思維。這個底線思維可能會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對於經濟增速,是要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增長。在外部條件比較有利的情況下,可能會繼續推動內部的一些結構調整,但是整體的增速仍然會努力保持在7%以上。另一方面,就是要防範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報告精神來看,明年可能會在增量和存量上做更加明顯的區分對待。重點是在控制新增增量的風險,包括對於地方政府債務的處置等;對於存量則可能會通過一些推進其他金融改革的方案來進行調整。 以全球視野推進 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 「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常態,新常態包括三個角度的調整,即速度、經濟發展階段和動力調整。在這個過程當中,中國經濟格局將發生重大的變化,一是中國在未來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二是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凈資本輸出國。三是人民幣可能成為國際貨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四是國際收支正在趨於平衡。」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表示,這就要求我們要以全球視野推進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 與會專家表示,全球背景下,我國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需要練好內功、內外兼修:首先,要加快由全球價值鏈低端向中高端的轉變,培育出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大企業或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有特色的中小企業,實現中國的企業轉型升級。其次,要積極關注規則,主動參與或主導國際貿易和投資規則的重建,搶占未來全球競爭的重要制高點。再次,要堅持以本幣為主導的對外開放。第四,要進一步提高中國金融機構的全球服務能力。中國要崛起,中國要發展,就必須要有金融機構的支持,金融機構要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走出去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尋求自身的快速發展。 互聯網金融發展引關注 本次論壇上,「互聯網」成為關注度極高的一個詞。專家們總結指出,當前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已經走到全球前列,互聯網金融的盈利模式已超出傳統行業的想像,互聯網對金融業態的改變不容忽視。互聯網時代無論是線下的商業銀行,還是金融產業,都需要深刻理解互聯網本質和模式演變的趨勢,否則容易導致金融供給和金融深化不足。商業銀行應「跳出銀行」看互聯網金融、跳出技術看規則。 與會專家還表示,互聯網理論和互聯網實踐已經出現了脫節局面,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的理論探討和研究十分必要。 陸磊在論壇上還就互聯網金融相關研究課題進行了總結。「當前互聯網跨界已經不少見,互聯網在金融領域崛起值得關注。互聯網時代的青年一代,大量的掌門人是80後和90後,他們沒有經歷過完整的經濟周期,但他們帶來一個全新的理念的變化。互聯網是以用戶為中心。以往客戶為中心的特點是我享受服務、我付費;而用戶為中心則是我享受服務、其他人為我付費。那麼,金融業能不能做到這樣?這是不是天方夜譚?這些問題缺乏研究。」陸磊表示。 論壇上,專家認為,互聯網金融創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前面也會充滿風險,並非坦途。但是作為在傳統金融體系外的新金融創新,既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大力支持,成為服務小微企業、「三農」的有效實現形式,也在與傳統金融的競爭中得到發展,同時也促進傳統金融的創新發展和外延拓展,銀行正在由銀行信息化向信息化銀行快速變革。未來,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融合發展將是一個既定的方向,相關的實踐和理論探討都需緊跟時代。
❸ 國資背景的互聯網金融平台有哪些
不看中這些,其實只要不倒閉不跑路都是可指的投的平台
❹ 互聯網金融這個專業前景怎樣
作者:侃財社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4377077/answer/19823289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趨 勢 一:科 技 金 融
有人認為2017年將成為金融科技元年。從去年開始,金融科技儼然成為了國內互聯網金融圈最熱門的詞彙。這標志著中國互聯網新金融由商業模式為主的創新,轉向科技驅動。然而也存在著很多企業標榜Fintech的標簽,而科技屬性較弱的現象。
相比「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這個詞更聚焦於以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等代表的新一輪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普及,並強調它們對於提升金融效率和優化金融服務的重要作用。根據麥肯錫的數據,過去5年,超過4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這個領域。在強勢資本的支持下,全球已有超過2000家的金融科技公司。
未來新的金融體系應該是大眾金融、普惠金融、消費型金融,更多服務於普通用戶、長尾用戶,而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使普惠金融成為可能。展望2017年,平台之間的「流量之爭」或許仍在,但是「金融科技」之戰才是決定公司未來命運的關鍵。
趨 勢 二:消 費 金 融 細 分
消費金融是當下互聯網金融乃至整個金融領域的熱點,處於政策紅利階段,市場主體仍面臨增量市場。數據顯示,2017年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萬億元左右。顯而易見,這個萬億級別的市場,仍將處於風口前沿。
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下發《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暫行辦法明確規定,個人在同一平台借款余額不超過20萬元,企業在同一平台借款余額不超過100萬元。網貸暫行辦法下發以後,很多平檯面臨業務轉型,其中消費金融成為熱點,競爭呈現白熱化。
同時,隨著消費場景趨於多元化。住房、汽車、電商、旅遊、教育等不斷細分,電商巨頭如阿里、京東也已紛紛發力消費金融,將相關產品植入線上購物平台,這也為消費金融在需求端打開出口。
趨 勢 三:集 團 化
互聯網金融緣起P2P,現在卻在一步步的淡化P2P。由於政策監管或市場競爭等因素,網貸行業需要將戰略重點轉移,擺脫單一的業務模式。2016年,經過業務剝離、獨立上市、兼並整合,版圖調整等一系列動作,一批起步於網貸的行業巨頭,正在淡化身上的P2P色彩,通過集團化和多元化的綜合財富管理業態轉型,向更多傳統機構的業務版圖滲透。
集團化有利於互聯網金融企業適應理財端、資產端的不同發展需求,形成互相配合的趨勢,穩定業務構架;同時淡化外界的原有印象,實現品牌升級,提升估值,增強企業的信任度,讓投資者更加看好公司集團化發展的優質平台。
趨 勢 四:監 管 趨 嚴
2016年,牽涉廣泛的惡性事件頻發,使得人們認識到,沒有安全,互聯網金融將無法真正發展。為了規范行業發展,多部文件密集下發,互聯網金融監管日漸趨嚴,形成了「中央統籌、行業自律、專項整治」三大行動體系。
隨著監管方案的逐步出台,2017年將是監管合規進一步落實之年。各種監管政策的過渡期、整改期臨近,都將加速行業洗牌。因此,2017年合規將成為互聯網金融平台發展的主基調,也將成為其先發的優勢。在徹底洗牌的行業格局之下,對平台資質的完善,對風控機制的構建,以及對運營模式的創新等諸多因素成為檢驗互聯網金融平台最基本的要點,率先完成各類監管的合規整改,就意味著能搶占行業先機。
因此,2017年合規將成為互聯網金融平台發展的主基調,也將成為其先發的優勢。在徹底洗牌的行業格局之下,對平台資質的完善,對風控機制的構建,以及對運營模式的創新等諸多因素成為檢驗互聯網金融平台最基本的要點,率先完成各類監管的合規整改,就意味著能搶占行業先機。
隨著各項監管政策的過渡期、整改期臨近,行業洗牌加速進程。可以說2017年是互聯網金融行業貫徹專項整治要求、建立監管長效機制的關鍵一年,也是協會自律管理規范的深化之年。1月23日,中國互金協會部署17年工作,繼續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會議提出了新的一年互聯網金融整治的9項主要任務,為互聯網金融行業行穩致遠積極貢獻力量。
❺ 穩智行(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穩智行(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是國內知名的大型互聯網金融信息綜合服務機構,致力於為國內的高成長性人群和投資者搭建起一個安全、高效、誠信、互惠的投融資服務平台。
法定代表人:馬衛華
成立時間:2016-06-14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6021436474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昌平區東小口鎮天通苑小區402號樓1/2層3號2層208
❻ 互聯網金融,2015年將會逆襲嗎
您好,非常高興為您解答:
1月20日,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合辦的第八屆亞洲金融論壇,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受亞洲金融論壇(AFF)邀請,第一財經打造2015第一財經(香港)金融峰會。零壹財經CEO柏亮應邀出席和發表主題演講。
1月19日,A股暴跌7.7%。與此同時,肖剛主席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在亞洲金融論壇的現場,表示滬港通仍然有巨大的潛力。
互聯網金融,2015年將會逆襲嗎?
1100美金的觀眾席位,百位演講嘉賓一同探討亞洲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轉變,亞洲是否能在轉變中持續翱翔?
互聯網金融,2015年將會逆襲嗎?
互聯網金融,2015年將會逆襲嗎?
肖主席在主旨演講中談了滬港通、談到內地企業海外上市的支持舉措,亦是展望了兩地未來的金融合作。作為唯一一家中國內地媒體,第一財經受邀舉辦分論壇,以「互聯網金融-跨界、融合與未來」為抓手,聚焦「互聯網金融」這一大熱話題。五位嘉賓從發展趨勢、政策監管、移動金融的發展以及與傳統行業的結合等方面預測了未來的金融生態。
周建軍:廣州自貿區爭做全國具有影響力的互聯網金融中心
互聯網金融,2015年將會逆襲嗎?
廣州在互聯網產業、電子商務以及互聯網金融方面已經走在全國的前列,金融業年均增長保持在20%左右,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主任周建軍先生在本次論壇上分享了廣州在推動互聯網金融發展中採取的措施與創新辦法。廣州聚集了網易、唯品會等一批新興互聯網類型的企業,成功創建了全國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和電子貿易服務試點城市。不僅如此,將於3月1日成立的廣州自貿區,超過60平方公里的自貿區核心板塊,將助力廣州打造更為業態豐富、運行穩健,創新活躍,服務高效,環境優良的互聯網金融生態,爭做全國具有影響力的互聯網金融中心城市,也歡迎大家前往投資!
王巍:互聯網金融是金融自由化和下一代新人類的風雲際會
互聯網金融,2015年將會逆襲嗎?
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中國並購公會會長、萬盟並購集團董事長王巍先生表示,互聯網金融在中國是空前的歷史機遇,它實際上是金融自由化和下一代新人類同時交匯在一起的風雲際會。縱觀近年來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在中國看互聯網公司成功不是企業的成功,而是生態的成功。作為「互聯網土著人」的八零九零後即將領航下一次金融自由化的變革,他們沒有體制改革的負擔,關心個人幸福與價值實現。王巍先生認為,八零九零後的技術創新動力與自由發展動力成為中國金融發展的推動力。
孟慶魁:一個完善的基礎金融服務體系將在未來3~5年內形成
互聯網金融,2015年將會逆襲嗎?
網路金融中心負責人孟慶魁先生以互聯網企業的視角展望了移動互聯時代的金融業態。他表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核心是人與服務的連接。不是人變懶了,是整個社會的節奏加快了,是整個中國互聯網網民的需求發生了改變,而互聯網企業將幫助解決現代服務業中的效率問題。此外,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一個完善的基礎金融服務體系,包括社會信用體系、全社會數據共享機制等基礎金融建設將在政府的推動下,將在互聯網企業和金融企業的融合中,逐漸形成。互聯網將幫助傳統金融機構突破原有的金字塔結構,讓每個用戶都能夠平等的、普惠的享受到互聯網金融的服務。
庄諾:傳統金融機構積極轉身,基於生活雲做互聯網概念
互聯網金融,2015年將會逆襲嗎?
中國平安集團平安好房電子商務有限公司CEO庄諾先生分享了平安的創新經驗案例,作為傳統金融機構的平安積極與互聯網實現跨界融合,作為擁有全牌照的綜合金融機構,平安講究用戶第一,傳統金融不願意做的,平安勇於做嘗試。庄先生分享了平安做好房寶的嘗試,用互聯網思維在房地產細分市場進行互聯網金融化,通過好房寶提前獲取客戶,幫助客戶減免貸款利息。
柏亮:2015年會有更大的玩家進入P2P行業,小平台或難以存活
互聯網金融,2015年將會逆襲嗎?
最後,零壹財經CEO柏亮先生帶來了「中國2014年互聯網金融發展數據報告」,其中,截止2014年12月底,線上P2P平台累計已有1883家,其中廣東省是P2P和眾籌的第一大省,約有300家P2P企業。然而,包括跑路、倒閉、提現困難等出現問題的平台有將近400家。P2P在去年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包括大量的風險資本、國有企業、銀行進入,使這個行業有了非常快的發展。柏亮先生認為,2015年可能會有更大的玩家會進入,將會出現市場急遽擴展、小平台難以存活的情況。
觀眾紛紛都舉起手機,移動互聯的時代早已到來。這些關於互聯網金融的預言會否城鎮?互聯網金融,以2013年為發展元年,在2014年蓬勃發展,會在2015年逆襲化身高富帥嗎?
❼ 我國金融機構應該更加積極地推動什麼等互聯網金融創新
9月18日消息,經過李 克 強 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下發了《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加快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建設」,並在這一總體框架要求下,「推動互聯網金融創新中心建設」。
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建設,《方案》具體規劃為:
完善創業投資引導機制,通過政府股權投資、引導基金、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市場化投入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科技創新領域。結合國有企業改革建立國有資本創業投資基金制度,完善國有創投機構激勵約束機制。按照國家稅制改革的總體方向與要求,對包括天使投資在內的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等創新活動的投資,研究探索相關稅收支持政策。支持「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發展,大力推動優先股、資產證券化、私募債等產品創新。開展債券品種創新,支持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雙創」孵化產業通過發行債券進行低成本融資。
推動互聯網金融創新中心建設。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探索為科技創新創業企業提供股權債權相結合的融資服務方式;鼓勵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與創業投資、股權投資機構實現投貸聯動,支持科技創新創業。
這是在8月8日國務院發布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整體框架下針對北京科技創新發展提出的頂層設計。早在2012年,多部委就發文將中關村建設為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並提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關村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北京市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另一個頂層意見出現在2016年1月底,彼時北京市政府下發了《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大互聯網金融安全監管力度,加快建設安全風險防控平台,提高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風險防控能力。」實施意見將「互聯網+金融」列入了北京地區「互聯網+」實施重點領域的第一條。
實施意見要求全面提升互聯網金融服務能力和普惠水平,構建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擴大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服務市場份額,穩妥推進個人對個人(P2P)小額借貸交易。鼓勵眾籌業務發展,打造股權眾籌中心。
實施意見顯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推進工作,將由市金融局牽頭,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監局、北京證監局、北京保監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經濟信息化委、中關村管委會、市工商局、市網信辦負責。
從上述幾大方案來看,北京市將推動科技與產業、科技與金融、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
❽ 為什麼說中國經濟離不開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成為2015年上半年最火的行業詞語之一。互聯網金融隨著國家政策的傾斜和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已成為中國新常態下經濟新支柱。互聯網金融一是能夠幫助中國眾多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便捷地獲得低成本資金,服務實體經濟;二是釋放居民投資熱情,增加居民收入;三是有助於平衡中國地區經濟發展,優化不同地區間的資源配置;四是藉助互聯網金融多種融資方式,有助於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
一、互聯網金融成為普通居民的投資選擇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CPI數據,我國第五次進入了負利率時代。所謂的負利率是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小於同期CPI的上漲幅度。對於普通人來說,負利率時代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貨幣的購買能力下降,存款縮水。中國第五次進入負利率時代,互聯網金融或迎來重大發展機遇。作為通貨膨脹衡量指標的CPI漲幅,超過銀行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1.75%,意味著當前存款利率已經成為實質負利率。缺乏理財觀念的普通人必須直面這種損失,提升理財觀念,進行多元化理財,避免財富縮水。互聯網金融,拓展了普通居民投資理財渠道,是眾多投資者的首選,不僅釋放出民眾的投資熱情,也提高了居民的投資理財收入。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僅P2P網路借貸的投資人在2014年就達到了116萬人,當年累計成交量超過2500億元。
二、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
互聯網金融與比傳統銀行相比所發揮的作用非常大,互聯網金融它能激活民間底層、中小微企業需求。而經濟危機的根源,就是底層經濟停滯了,不流動了。傳統銀行,因為市場規律,不會選擇小微企業,因為風險大投資回報小。但是互聯網金融不一樣,它就像一劑中草葯,正滲透到中國經濟的微血管、小毛孔里,刺激中國經濟快速復甦。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中重要的金融要素,資本通過互聯網金融,可以為中國千萬中小企業、創新機構以及個體工商戶等提供源源不斷的低成本資金支持。
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的最大區別,就是極具想像空間、又極具敏感的媒體屬性,空間大所以風險投資積極湧入,極具敏感又容易造成平台「踩踏」事件,應該有效導流,變現,還要實現客群的忠誠,穩定。互聯網金融的藍海,就是虛擬經濟為實體經濟服務,單純追求數據、導流、營銷、市值炒作的企業不長久,做不大,比如,要深入農民穩定投入產出比的管理、深入農村徵信大數據、深入農品供應鏈、深入農品電商、深入農品物流、深入三農支付創新等,都大有可為,具有無限想像空間,像速成食品、冷藏食品、冷凍肉、海鮮等已成熟市場預計就有十萬億的規模。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領先於國內其他行業協會,為會員單位提供綜合性服務,組織對企業人員的專業培訓服務,定期舉行課程培訓、學習沙龍與行業研報發布,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2015年度共對外發布9項研究報告,涉及互聯網金融能夠輻射的各大領域,其中包括《2015年-2018年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互聯網金融對銀行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報告》、《互聯網金融對民間金融的影響以及應對策略研究報告》等對各行各業的影響及策略。各研究報告詳細地闡述了各行業未來運用互聯網金融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具體落地措施,供相關行業企業及會員單位參考借鑒。
三、互聯網金融具備的優勢
(1)有助於發展普惠金融,彌補傳統金融發展的不足,互聯網金融的定位主要體現在小微企業,這種小額快捷便利的特性具有促進包容性增長的功能。
(2)有利於發揮民間資本作用,引導民間金融走向規范化。我國的民間資本龐大,長期以來缺乏正確的投資渠道,客觀上需要陽光化、規范化運作,通過發展P2P網貸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於國家鼓勵的項目,遏制高利貸,使民間資本更好的服務於世界經濟。
(3)增大了銀行進行信貸調控的難度。互聯網金融創新使得銀行政策中間出現一系列的挑戰,互聯網金融削弱了中央信貸政策的效果。互聯網金融有助於提升資金配製效益和金融質量,第三方支付形成的龐大的資料庫和數據挖掘技術,顯著降低了成本。提供了傳統銀行新融資渠道,以及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服務,提升了資金效益和服務質量。
四、各行各業聚焦互聯網金融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成立於2013年11月,是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權威智庫,是國內影響力最廣,規模最大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組織,在線注冊的會員單位突破1200家。2015年11月7-8日將舉辦協會1200家會員大會,為會員單位整合互聯網金融產業鏈的更優質資源,幫助涉及互聯網金融的企業運用金融創新工具實現轉型升級。
協會的會員單位來自互聯網金融產業鏈,包括:支付、互聯網金融門戶、互聯網信息技術、P2P、眾籌、政府產業園區、國企、央企等實體企業,尤其是隨著國企、央企等大型實體企業的加入,還有國資控股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的多家會員單位,這為互聯網金融產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撐,這也是國企改革邁開的重要步伐。
國企、央企紛紛擁抱互聯網金融,爭先加入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目標是通過協會這個資源整合的大平台,運用「互聯網+」的思維解決國企的發展瓶頸,通過互聯網金融進行資本運作,促進傳統產業的並購和資源整合。加快移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對接模式創新,形成傳統企業的經濟集群,構建新型產業生態,促進傳統產業整體業態升級。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還將產生另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幫助中國平衡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據數據顯示,目前大部分平台上的投資人有三分之二來自於北上廣一線城市,而借款人則大部分來自二三四線城市,特別是中西部地區。資金在區域之間產生流動,將一線城市投資者中的閑置資金轉移至中西部地區急需資金的小微企業,幫助了二三四線城市發展,優化了國內不同地區的資源配置。
五、協會力作《中國未來經濟模式——互聯網金融如何助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會長宏皓2015年全新互聯網金融大作《中國未來經濟模式——互聯網金融如何助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於2015年8月全面上市,書中詳細分析了9大中國支柱行業面臨的轉型升級困惑以及運用互聯網金融助推其轉型升級的具體落地措施。對未來中國經濟起到了風向標的指引作用,是適合國家高層決策者及各傳統行業、互聯網金融企業從業職閱讀的互聯網金融實戰經典之作。
互聯網金融結合了傳統金融的運作模式,彌補了中國傳統金融體系尤其在小微金融服務領域的短板,為中國金融體系的發展和完善注入了新的活力。互聯網金融加速了金融脫媒和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提高了金融資源可獲得性,推動了惠普金融體系的建設,為金融創新提供了新思路,倒逼傳統金融業加快創新的步伐,從而更有利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
隨著社交網路的繁榮和金融脫媒化趨勢的形成,人類迎來了互聯網金融時代。互聯網金融序幕一拉開熱潮就在中國開始了。互聯網金融的誕生是人類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件。雖然互聯網金融現在還有很多缺點和問題,這如同當年飛機的誕生、汽車的誕生、計算機的誕生一樣,是偉大而有缺點的。互聯網金融的誕生也一樣會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並且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著各行各業的發展。未來,只有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開始運用互聯網金融這個工具的時候,那麼互聯網金融的精彩大戲才開始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