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關壞賬損失處理,急。。。。。
需到稅務局備案,沒有年限的規定,需向稅務局提供確實無法收回的證據,比如,對方的破產證明等.一般情況下企業都無法得到證明,所以壞帳損失很難抵稅
② 待抵稅金計提壞賬准備嗎
待抵稅金不計提壞賬准備。
③ 為什麼固定資產清理凈損失可以抵稅
因為固定資產清理凈損失記入營業外支出,因此企業的利潤總額因營業外支出增加而減少,從而少交企業所得稅。
計算企業所得稅允許扣除項目: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⑴利息支出的扣除。納稅人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實際發生數扣除;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於按照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
⑵計稅工資的扣除。條例規定,企業合理的工資、薪金予以據實扣除,這意味著取消實行多年的內資企業計稅工資制度,切實減輕了內資企業的負擔。但允許據實扣除的工資、薪金必須是「合理的」,對明顯不合理的工資、薪金,則不予扣除。今後,國家稅務總局將通過制定與《實施條例》配套的《工資扣除管理辦法》對「合理的」進行明確。
⑶在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方面,實施條例繼續維持了以前的扣除標准(提取比例分別為14%、2%、2.5%),但將「計稅工資總額」調整為「工資薪金總額」,扣除額也就相應提高了。在職工教育經費方面,為鼓勵企業加強職工教育投入,實施條例規定,除國務院財稅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⑷捐贈的扣除。納稅人的公益、救濟性捐贈,在年度會計利潤的12%以內的,允許扣除。超過12%的部分則不得扣除。
⑸業務招待費的扣除。業務招待費,是指納稅人為生產、經營業務的合理需要而發生的交際應酬費用。稅法規定,納稅人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業務有關的業務招待費,由納稅人提供確實記錄或單據,分別在下列限度內准予扣除:。《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進一步明確,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也就是說,稅法採用的是「兩頭卡」的方式。一方面,企業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只允許列支60%,是為了區分業務招待費中的商業招待和個人消費,通過設計一個統一的比例,將業務招待費中的個人消費部分去掉;另一方面,最高扣除額限制為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這是用來防止有些企業為不調增40%的業務招待費,採用多找餐費發票甚至假發票沖賬,造成業務招待費虛高的情況。
⑹職工養老基金和待業保險基金的扣除。職工養老基金和待業保險基金,在省級稅務部門認可的上交比例和基數內,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⑺殘疾人保障基金的扣除。對納稅人按當地政府規定上交的殘疾人保障基金,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⑻財產、運輸保險費的扣除。納稅人繳納的財產。運輸保險費,允許在計稅時扣除。但保險公司給予納稅人的無賠款優待,則應計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
⑼固定資產租賃費的扣除。納稅人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可以直接在稅前扣除;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則不得直接在稅前扣除,但租賃費中的利息支出。手續費可在支付時直接扣除。
⑽壞賬准備金、呆賬准備金和商品削價准備金的扣除。納稅人提取的壞賬准備金、呆賬准備金,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准予扣除。提取的標准暫按財務制度執行。納稅人提取的商品削價准備金准予在計稅時扣除。
⑾轉讓固定資產支出的扣除。納稅人轉讓固定資產支出是指轉讓、變賣固定資產時所發生的清理費用等支出。納稅人轉讓固定資產支出准予在計稅時扣除。
⑿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盤虧、毀損、報廢凈損失的扣除。納稅人發生的固定資產盤虧、毀損、報廢的凈損失,由納稅人提供清查、盤存資料,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後,准予扣除。這里所說的凈損失,不包括企業固定資產的變價收入。納稅人發生的流動資產盤虧、毀損、報廢凈損失,由納稅人提供清查盤存資料,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後,可以在稅前扣除。
⒀總機構管理費的扣除。納稅人支付給總機構的與該企業生產經營有關的管理費,應當提供總機構出具的管理費匯集范圍、定額、分配依據和方法的證明文件,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後,准予扣除。
⒁國債利息收入的扣除。納稅人購買國債利息收入,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⒂其他收入的扣除。包括各種財政補貼收入、減免或返還的流轉稅,除國務院、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有指定用途者,可以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外,其餘則應並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
⒃虧損彌補的扣除。納稅人發生的年度虧損,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彌補,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不足彌補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最長不得超過5年。
④ 債務籌資的抵稅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企業在生產、經營期間的借款利息一般情況下是允許稅前扣除的,從而降低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企業從金融機構的貸款利息可以據實扣除,從非金融機構的的貸款利息可按不高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利息予以扣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一)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因此企業的權益性融資所支付的股息或紅利是不允許稅前扣除的。
從上面的比較可以看出,我們僅從降低稅負的角度考慮,企業在進行籌資時應該選擇債務性融資。但是從財務管理的角度去分析一下我們可以發現,一味的進行債務性融資不但會使我們的融資成本提高,更重要的是過高的負債率會使企業的財務風險增加、資本結構嚴重不合理,甚至會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
現在企業所得稅率有33%降到25%,可能會降低企業的債務籌資額
大家知道,債務融資具有抵稅作用,我們舉一個例子:
假設某公司借款利息一年100萬,假設是向金融機構借款,允許扣除,那麼在33%的稅率下,獲得的稅收收益是33萬元,在25%的稅率下稅收收益是25萬元。
首先,就像我們以上所說一味的進行債務性融資不但會使我們的融資成本提高,更重要的是過高的負債率會使企業的財務風險增加、資本結構嚴重不合理,甚至會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這就需要企業自身對負債所帶來的風險進行評估,借款利息是相對不變的,如果風險損失額設定為30萬,那麼在25%的稅率下,企業可能不會進行這項融資。
第二,隨著稅率的降低,債務性融資的節稅效應可能越低,而企業實際支付的利息會越來越高。100萬的利息在33%的稅率情況下企業實際的利息支出額是67萬,25%的稅率情況下企業實際的利息支出額是75萬,一但實際支出額超過權益性融資所要支付的股利時,企業將會選擇權益性融資。
⑤ 新會計准則下,應收票據提不提壞賬准備
壞賬准備是應收賬款的抵減賬戶,沒聽說過應收票據還用提壞賬准備的喔!
⑥ 殘值凈損失為什麼可以抵稅啊
因為固定資產清理凈損失記入營業外支出,因此企業的利潤總額因營業外支出增加而減少,從而少交企業所得稅。
計算企業所得稅允許扣除項目: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⑴利息支出的扣除。
納稅人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實際發生數扣除;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於按照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
⑵計稅工資的扣除。
條例規定,企業合理的工資、薪金予以據實扣除,這意味著取消實行多年的內資企業計稅工資制度,切實減輕了內資企業的負擔。
但允許據實扣除的工資、薪金必須是「合理的」,對明顯不合理的工資、薪金,則不予扣除。今後,國家稅務總局將通過制定與《實施條例》配套的《工資扣除管理辦法》對「合理的」進行明確。
(6)金融機構壞賬抵稅擴展閱讀:
一、對盤盈的固定資產,依據下列證據,確認為固定資產盤盈入賬。
(一)固定資產盤點表;
(二)使用保管人對於盤盈情況說明材料;
(三)盤盈固定資產的價值確定依據(同類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類似資產的購買合同、發票或竣工決算資料);
(四)單項或批量數額較大固定資產的盤盈,企業難以取得價值確認依據的,應當委託社會中介機構進行估價,出具估價報告。
二、對盤虧的固定資產,將其賬面凈值扣除責任人賠償後的差額部分,依據下列證據,認定為損失:
(一)固定資產盤點表;
(二)盤虧情況說明(單項或批量金額較大的固定資產盤虧,企業要逐項作出專項說明,由社會中介機構進行職業推斷和客觀評判後出具經濟鑒證證明);
(三)社會中介機構的經濟鑒證證明;
(四)企業內部有關責任認定和內部核准文件等。
⑦ 急!!~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調整事項
不太了解你單位的具體情況,不過按常理來講,即使是壞帳准備也不得在稅前扣除。因此,你在2004年12月31日的財務報表上理應體現計提50%壞帳准備之後的財務數據,但是,在所得稅報表上要進行調整。
在獲知丙公司破產後,進行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調整,如果調整事項是在所得稅匯算清繳之前,則進行所得稅調整,在所得稅匯算清繳之後,就要進入遞延稅款。具體文件請看財政部下發的關於企業會計准則的所得稅事項的說明的文件,好象是2003年下發的,這里就不詳述了。
再明確一下,壞帳准備不能在稅前扣除。除非稅務局批准。
⑧ 由於應收賬款計提壞賬導致的資產減值損失,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計算當期所得稅費用:
借:所得稅費用
(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負債)
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壞賬准備的會計核算
壞賬准備是企業對預計可能無法收回的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應收預付款項所提取的壞賬准備金。
計提壞賬准備的方法由企業根據歷史經驗,債務單位財務情況及相關信息,合理估計,提出目錄和提取比例經企業董事會批准執行。
計提壞賬准備金是通過「壞賬准備」賬戶進行核算的,企業在年度終了時,應對應收賬款進行全面檢查,預計各項應收款項發生減值的,應當計提壞賬准備。
(8)金融機構壞賬抵稅擴展閱讀: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所得稅准則確認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所得稅資產。
根據稅法規定可用未來年度稅前利潤彌補的虧損產生的所得稅資產,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等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是和暫時性差異相對應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將來可用來抵稅的部分,是應該收回的資產,所以對應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是由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的,對於影響利潤的暫時性差異,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應該調整「所得稅費用」。
例如會計折舊小於稅法折舊,導致資產的賬面價值大於計稅基礎,如果產品已經對外銷售了,就會影響利潤,所以遞延所得稅負債應該調整當期的所得稅費用。
如果暫時性差異不影響利潤,而是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則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應該調整資本公積。
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按照公允價值來計量的,公允價值產升高了,會計上調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並確認的其他綜合收益,因為不影響利潤,所以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不能調整所得稅費用,而應該調整其他綜合收益。
⑨ 會計高手幫忙--遞延資產怎麼會少交稅呢
你可以從分錄的角度理解
當企業規定按應收款余額0.5%計提本年壞賬,期末應收款余額10000:
借:資產減值損失 50
貸:壞賬准備 50
這影響到會計利潤50,按以前計算稅法利潤時要進行調整,稅法規定可以按0.5%扣除(如果是1%計提,則多提的0.5%需要調增應納稅所得額並交稅,不需在資產負債表反映),但現在新所得稅法規定這類壞賬造成的會計與稅法的差異需要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因為畢竟沒有發生實際壞賬,影響利潤50需要確認遞延收益,也就是說需要確認遞延資產50*25%=12.5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2.5
貸:所得稅費用 12.5
以後年度要是收回應收款10000後,相應壞賬和遞延資產也要轉回
借: 所得稅費用 12.5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12.5
企業實際交的所得稅(即本期所得稅,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按新舊所得稅法確認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新所得稅法強調了遞延,需要你確認這部分遞延資產或負債,而以前只是在交稅時進行應納稅所得額調整,不需要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這也反映出現在越來越看重資產負債表的一個趨勢。
⑩ 計提壞賬要做遞延所得稅資產嗎
按照新的會計准則,因為計提了壞賬,形成了暫時性差異,所以需要計入遞延所得稅,其分錄為:
計提壞賬准備時
借:資產減值損失—壞賬准備
貸:壞賬准備
同時壞賬准備計提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費用
拓展資料:
壞賬准備是指企業的應收款項(含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計提的,是備抵賬戶。企業對壞賬損失的核算,採用備抵法。在備抵法下,企業每期末要估計壞賬損失,設置「壞賬准備」賬戶。
備抵法是指採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計壞賬損失,提取壞賬准備並轉作當期費用;實際發生壞賬時,直接沖減已計提壞賬准備,同時轉銷相應的應收賬款余額的一種處理方法。
企業在確定壞賬准備的計提比例時,應當根據企業以往的經驗、債務單位的實際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的情況,以及其他相關信息合理地估計。
除有確鑿證據表明該項應收款項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債務單位撤銷、破產、資不抵債、現金流量嚴重不足、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等導致停產而在短時間內無法償付債務等,以及應收款項逾期3年以上),下列各種情況一般不能全額計提壞賬准備:
(1)當年發生的應收款項。
(2)計劃對應收款項進行重組。
(3)與關聯方發生的應收款項。
(4)其他已逾期,但無確鑿證據證明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
企業持有的未到期應收票據,如有確鑿證據證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時,應將其賬面余額轉入應收賬款,並計提相應的壞賬准備。
遞延所得稅資產 (Deferred Tax Asset),就是未來預計可以用來抵稅的資產,遞延所得稅是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才會產生遞延稅款。 是根據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及適用稅率計算、影響(減少)未來期間應交所得稅的金額。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是和暫時性差異相對應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將來可用來抵稅的部分,是應該收回的資產,所以對應遞延所得稅資產。
遞延所得稅負債是由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的,對於影響利潤的暫時性差異,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應該調整「所得稅費用」。例如會計折舊小於稅法折舊,導致資產的賬面價值大於計稅基礎,如果產品已經對外銷售了,就會影響利潤,所以遞延所得稅負債應該調整當期的所得稅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