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正確履行納稅義務
1.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接受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的稅務檢查,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隱瞞。
2.有關單位和個人有義務向稅務機關如實提供有關資料及證明材料。
3.稅務機關派出的人員進行稅務檢查時,未出示稅務檢查證和稅務檢查通知書的,被檢查人有權拒絕檢查。
4.納稅人具有知情權、陳述權、申辯權、申請行政復議權、提起行政訴訟權、請求國家賠償的權力、控告、檢舉權。
5.納稅人在限期內已繳納稅款,稅務機關未立即解除稅收保全措施,使納稅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損失的,稅務機關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6.稅務機關採取稅收保全措施和強制執行措施必須依照法定許可權和法定程序,不得查封、扣押納稅人個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維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
7.稅務機關濫用職權違法採取稅收保全措施、強制執行措施,或者採取稅收保全措施、強制執行措施不當,使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或者納稅擔保人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8.對自然人只能查詢案件涉嫌人員的儲蓄存款。
9. 稅務機關、稅務人員查封、扣押納稅人個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維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的,責令退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Ⅱ 什麼是指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情況就納稅人在一定周期內的納稅信用
納稅信用等級是指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情況,就納稅人在一定周期內的納稅信用。
根據《納稅信用管理辦法(試行)》第十條納稅信用信息包括納稅人信用歷史信息、稅務內部信息、外部信息。納稅人信用歷史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評價年度之前的納稅信用記錄,以及相關部門評定的優良信用記錄和不良信用記錄。
稅務內部信息包括經常性指標信息和非經常性指標信息。經常性指標信息是指涉稅申報信息、稅(費)款繳納信息、發票與稅控器具信息、登記與賬簿信息等納稅人在評價年度內經常產生的指標信息;非經常性指標信息是指稅務檢查信息等納稅人在評價年度內不經常產生的指標信息。
(2)金融機構履行納稅義務擴展閱讀:
《納稅信用管理辦法(試行)》第十五條納稅信用評價採取年度評價指標得分和直接判級方式。評價指標包括稅務內部信息和外部評價信息。
年度評價指標得分採取扣分方式。納稅人評價年度內經常性指標和非經常性指標信息齊全的,從100分起評;非經常性指標缺失的,從90分起評。直接判級適用於有嚴重失信行為的納稅人。納稅信用評價指標由國家稅務總局另行規定。
Ⅲ 請問金融企業怎麼交稅
1,根據銷售額交,只要是一般納稅人,稅率都是17%。
2,17%是交給稅務局,可以說是買方交給賣專方,然屬後由賣方代交到稅務局的。
3,抵扣是指己方購貨時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抵扣銷項稅額,取得票後到國稅局認證就行啦,記住認證是有期限的(自開票之日起90日內,超期是要罰款)。
4,一般交稅的時候在國稅局都有個賬戶,把錢交到戶上然後再申報就行啦,當然交現金也可以,不過現金也是交到銀行(這個銀行是指國稅局大廳里的那個銀行)。
我國目前的金融稅制主要是對金融業(銀行和保險業)征稅。根據現行稅法,目前我國對金融業徵收的稅種有14種之多,其中主要徵收營業稅和所得稅兩大類主體稅收。
營業稅的稅基為計稅營業收入,包括貸款利息收入、外匯轉貸款費收入、手續費收入以及金融商品的轉讓凈收入,2003年的稅率為5%,但若加上營業稅的附加稅費(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銀行業營業稅及附加的總稅率為5.5%。
企業所得稅的稅基是銀行企業按照稅法規定調整後的應納稅所得額,目前稅率為33%。除了這兩大主體稅種外,同時徵收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教育費附加等其他稅種。
Ⅳ 金融機構是否有監督客戶納稅義務
金融機構沒有監督客戶納稅的義務,但可以配合稅務機關提供客戶的賬戶流水明細以及按稅務機關的通知查封、凍結、扣劃客戶賬面上的資金。
Ⅳ 履行納稅義務的主體是什麼
納稅主體,是指稅收法律關系中依法履行納稅義務,進行稅款繳納行為的一方當事人。一種是狹義的納稅主體概念,即納稅主體僅指納稅人。另一種是廣義的納稅主體概念,即將在稅收征納活動中所履行的主要義務在性質上屬於納稅義務的有關主體均稱為納稅主體。
Ⅵ 要說納稅義務履行情況怎麼描述
就履行納稅義務的一點個人之見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對國家對民族應盡的義務,然而就人們的利我行為而言,(注意:利我行為不是自私行為,是生命體,特別是人類自我保護的本能行為),人們會趨於沒有權力也就不去盡自己的義務。
沒有權力,是指納稅人沒有權力監管及支配自己繳納出去的稅金。且不說稅金養活了龐大的政府,但我們始終處在政府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境地,更不用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政府的收支公報,不知道自己繳納的稅金用到什麼地方,也不知道用了多少,甚至繳納了稅金連起碼的收據也得不到,為了與境外交流,還得求爹爹告奶奶去開納稅證明單。
還有,納稅人被監控,等於主人被僕人監控,不知道是什麼游戲規則。
如果把納稅比成買保險,可能有點商業味的偏激,但是納稅是為了自己能有「民生、民主、民權」的基本保障,這點要求應該不過分。試想,繳納了稅金,而得不到應有的保障,誰還去再交?
記得20多年前,大約是1980年,剛剛離開偏僻的農村,前往都市求學。途中檢到被人丟棄的半張《參考消息》報,看到一篇美國記者考查中國後寫的感想——《中國與美國有什麼最大的不同》。其大意是說中國與美國最大的不同,一是:在美國,人民說自己養活了政府。在中國,是政府養活了人民;二是:在美國,是人民教總統如何如何干。在中國,是領導教人民如何如何工作生活;雲雲。不排除他煽動的惡意,但可以說明他看到的現象。
20多年過去了,這樣的現象似乎沒有變化。也許2000多年的「父母官」文化,不可能在短短的20年改變。但是應該想到:如果不樹立「人民養活政府,政府必須為人民服務,受人民監督」的觀念,不把顛倒的主僕關系顛倒回來,恐怕廉潔高效的政府是建設不起來的,那麼,偷稅漏稅只會愈演愈烈,再強硬的稅務監管也白搭
Ⅶ 如何確定金融保險業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確定金融保險業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如下:
1、融資租賃業務,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取得租金收入或取得、索取租金收入價款憑據的當天。金融商品轉讓業務,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金融商品所有權轉移之日。金融經紀業和其他金融業務,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取得營業收入或取得、索取營業收入價款憑據的當天。
2、對各金融機構貸款逾期超過財務制度規定應計提應收利息的期限,且未收到利息時只以備查賬形式登記的貸款,以實際收到利息之日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其他金融企業也按其相應的財務制度規定的收入確認時間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3、保險業務,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取得保費收入或取得、索取保費收入價款憑據的當天。
金融保險業納稅人具體包括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及個人:
(一)銀行(包括人民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
(二)信用合作社。
(三)證券公司。
(四)證券交易所。
(五)金融租賃公司、證券基金管理公司、財務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證券投資基金。
(六)保險公司。
(七)其他經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批准成立且經營金融保險業務的機構等。
Ⅷ 金融機構應當履行哪些義務
(一)金融機構和復金融消費制者有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但雙方的約定不得違背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金融機構不得單方變更合同義務。 (二)金融機構在提供金融產品或金融服務時,應公平合理地安排雙方的權利義務,不得設置違反公平原則的交易條件,損害消費者權益。 (三)金融機構在收集、保存、使用消費者個人金融信息時,應當嚴格遵守有關規定,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個人金融信息的保護,確保信息安全,防止信息被泄露和濫用,不得侵犯個人隱私。 (四)金融機構必須以明確的格式、內容、語言,對其提供的金融產品或者金融服務,向金融消費者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風險揭示,確保金融消費者在購買金融產品或者接受金融服務前已知曉並理解相關風險。 (五)金融機構對金融消費者購買金融產品或者接受金融服務的申請,應當在規定時間內辦理;拒絕金融消費者有關申請的,應當及時告知申請人,並向其說明理由。
Ⅸ 如何確定金融保險業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確定金融保險業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如下:
1、融資租賃業務,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取得租金收入或取得、索取租金收入價款憑據的當天。金融商品轉讓業務,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金融商品所有權轉移之日。金融經紀業和其他金融業務,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取得營業收入或取得、索取營業收入價款憑據的當天。
2、對各金融機構貸款逾期超過財務制度規定應計提應收利息的期限,且未收到利息時只以備查賬形式登記的貸款,以實際收到利息之日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其他金融企業也按其相應的財務制度規定的收入確認時間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3、保險業務,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取得保費收入或取得、索取保費收入價款憑據的當天。
金融保險業納稅人具體包括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及個人:
(一)銀行(包括人民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
(二)信用合作社。
(三)證券公司。
(四)證券交易所。
(五)金融租賃公司、證券基金管理公司、財務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證券投資基金。
(六)保險公司。
(七)其他經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批准成立且經營金融保險業務的機構等。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