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比特率是什麼
比特率是指每秒傳送的比特(bit)數。單位為 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傳送數據速度越快。聲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將模內擬聲音信號轉換成數字聲音信號後,單位時間內的二進制數據量,是間接衡量音頻質量的一個指標。 視頻中的比特率(碼率)原理與聲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後,單位時間內的二進制數據量。
在通信和計算機領域,比特率(Bit rate,變數Rbit)是單位時間內傳輸或處理的比特的數量。比特率經常在通信領域用作連接速度、傳輸速度、信道容量、最大吞吐量和數字帶寬容量的同義詞。
在數字多媒體領域,比特率是單位時間播放連續的媒體如壓縮後的音頻或視頻的比特數容量。在這個意義上講,它相當於術語數字帶寬消耗量,或吞吐量。
比特率規定使用「比特每秒」(bit/s或bps)為單位,經常和國際單位制詞頭關聯在一起,如「千」(kbit/s或kbps),「兆」(Mbit/s或Mbps),「吉」(Gbit/s或Gbps) 和「太」(Tbit/s或Tbps)。
② 比特率和碼率是什麼
比特率就是是碼率,這是兩個同義詞,碼率一般也指比特率,他們之間不用換算,只是叫法不同,其他含義都相同。
影響視頻播放流暢度的是設備配置與帶寬,RAM最重要,然後是GPU,接著是CPU,最後是ROM。清晰度由比特率決定,比特率越高,每秒傳送數據就越多,畫質就越清晰。如果電腦自身配置或網速達不到要傳輸的比特率要求那麼電腦就會卡。
比特率是指每秒傳送的比特(bit)數。單位為bps(Bit Per Second),聲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將模擬聲音信號轉換成數字聲音信號後,單位時間內的二進制數據量,是間接衡量音頻質量的一個指標。
視頻中的比特率(碼率)原理與聲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後,單位時間內的二進制數據量。
在數字多媒體領域,比特率是單位時間播放連續的媒體如壓縮後的音頻或視頻的比特數量。在這個意義上講,它相當於術語數字帶寬消耗量,或吞吐量。
比特率規定使用「比特每秒」(bit/s或bps)為單位,經常和國際單位制詞頭關聯在一起,如「千」(kbit/s或kbps),「兆」(Mbit/s或Mbps),「吉」(Gbit/s或Gbps) 和「太」(Tbit/s或Tbps)。
雖然經常作為"速度"的參考,比特率並不測量"距離"/時間,而是被傳輸或者被處理的"二進制碼數量"/時間,所以應該把它和傳播速度區分開來,傳播速度依賴於傳輸的介質並且有通常的物理意義。
(2)國際金融bitrate擴展閱讀:
視頻中的碼率
碼率基本的演算法是:【碼率】(kbps)=【文件大小】(位元組)X8/【時間】(秒)*1000
音頻文件專用演算法:【比特率】(kbps)=【量化采樣點】(kHz)×【位深】(bit/采樣點)×【聲道數量】(一般為2)
舉例,D5的碟,容量4.3G,其中考慮到音頻的不同格式,所以算為600M,(故剩餘容量為4.3*1000-600=3700M),所以視頻文件應不大於3.7G,本例中取視頻文件的容量為3.446G,視頻長度100分鍾(6000秒),計算結果:碼率約等於4933kbps。
碼率幾點原則:1、碼率和質量成正比,但是文件體積也和碼率成正比。2、碼率超過一定數值,對圖像的質量沒有多大影響。3、DVD的容量有限,無論是標準的4.3G,還是超刻,或是D9,都有極限。
參考文獻來源:網路—比特率
③ 比特率是什麼意思
比特復制率是指每秒傳送的比特(bit)數。單位為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傳送數據速度越快。聲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將模擬聲音信號轉換成數字聲音信號後,單位時間內的二進制數據量,是間接衡量音頻質量的一個指標。 視頻中的比特率(碼率)原理與聲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後,單位時間內的二進制數據量。
信道編碼中,K符號大小的信源數據塊通過編碼映射為N符號大小的碼字,則K/N成為碼率,其中假設編碼前後的符號表沒有變化。
通信和計算機行業內經常利用「類似國際單位制」的前綴來表示更大的衍生單位:
1000 bit/s = 1 kbit/s (一千位每秒)
1000 kbit/s = 1 Mbit/s (一兆或一百萬位每秒)
1000 Mbit/s = 1 Gbit/s (一吉比特或十億位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