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融互聯網行業有哪些
互聯網金融(ITFIN)是抄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襲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路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後(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新興領域。2016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8年10月10日,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制定的《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試行)》文件出台並公布 。
Ⅱ 互聯網金融這個專業前景怎樣
學互聯網技術不一復定製在本地呢 多看看專門的電腦學校
目前學計算機 還是挺不錯的好就業,計算機分很多專業如平面設計,UI設計,互聯網營銷,電競,動漫,都是非常好就業的專業哦,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可以去電腦學校看看的 對比哈更加靠譜
Ⅲ 互聯網金融行業有前途嗎
任何一個行業,如果不能解決社會問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就一定沒有前途,反之,如果有助於解決社會問題、提高社會效率、降低成本的就一定大有前途。而我國目前的金融環境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體量大、問題突出的大環境是互聯網金融發展最肥沃的土壤,是歷史性機遇。
我們可以嘗試用麥金農教授提出的「二元化的金融結構」概念來嘗試解讀目前金融環境的主要問題。
圖:羅納德·麥金農
「二元化的金融結構」是經濟學家羅納德·麥金農提出的發展中國家的一種金融現象,通俗點講就是國家採取利率管控,銀行利率不能覆蓋通貨膨脹率和應有的資金成本,而銀行貸款作為一種稀缺資源補充到了本不該得到該資金的企業或行業中。另一方面,由於銀行利率沒有市場化,市場的需要就必然催生出銀行體系外的一個金融市場(比如高利貸市場)。這就是所謂的「二元化的金融結構」。
通脹大家都有切身感受。以我們買菜的經驗來說, 2004年上海菜場的雞蛋價格差不多是2.5元/斤,前幾天去我買菜,雞蛋是5.4元/斤,漲了一倍多,其他民生產品也差不多,可是如果你過去十年把錢存在銀行,資金能翻倍嗎? 顯然不能,也就是說你手上的錢「毛了」。這就是所謂的「鑄幣稅」,說難聽點,有人在不知不覺中偷走了你的錢。
註:原指數為環比指數,上月價格為100,為便於直觀展示處理為以2004年5月為基準100%。
那麼銀行以低息獲得的資金又去了哪裡呢?除銀行自身獲取超額利潤外,利率管制產生的低成本資金實質上是一種隱性的補貼,而獲得這種補貼的往往是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用途則往往是基礎設施建設或固定資產投資。因此,與利率管制相關的二元化市場結構所導致的結果是:
一方面,落後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取得了過度的資金支持,干擾了市場優勝劣汰的選擇機制,使市場未能及時淘汰落後和過剩產能;
另一方面,為社會提供了大多數就業機會和消費類商品的中小企業卻不得不更多地轉向銀行之外的融資渠道,甚至是非正規的融資渠道,導致資金成本高企,在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二元化市場結構導致金融的資源配置作用大打折扣,對經濟結構失衡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元化的金融結構」的危害不止於此:
一方面,儲戶未能取得存款應獲得的資本增值收益,在抑制了消費能力的形成;
另一方面,利率管制的情況下經常出現「負利率」的情形,使得人們更願意投資於有「抗通脹」功能的房地產,甚至是珠寶、古玩等商品,使得這些商品的價格快速上漲,房地產等價格的上漲反過來侵蝕了人民群眾本就不多的消費能力,不利於消費領域的發展,助長了經濟結構的畸形。
如前所述,在利率管制及金融市場二元結構的大環境下,取得銀行貸款實質上相當於獲得了一項隱性的補貼,存在套利空間,而這種補貼的最終受益人卻未必是貸款人,和其他套利行為一樣,房價上漲將最終吞噬套利空間,而真正受益的只能是出讓土地的地方政府。2004年全國土地開始普遍實行「招拍掛」制度以來,全國土地出讓金收入持續攀升。據國土部的統計,2004年全國土地出讓金高達5894億元,到2013年全國土地出讓金達到4.1萬億元,也就是說,10年以來,全國土地出讓金收入上漲超7倍。獲得了更多土地出讓金的地方政府又因為償付能力的增加可以取得更多的銀行貸款或其他融資(目前地方政府債務數據,導致金融資源的配置更不合理。如此,已經形成了一個難以破解的惡性循環。
綜上,「二元化的金融結構」對我們普羅大眾的影響是:
1、錢「毛」了,購買力下降,財富被稀釋;
2、私營經濟領域受擠壓,工作機會減少,收入降低,年輕人削尖腦袋考公務員、進國企;
3、房價高企,房貸拖垮了一代人的青春和夢想;
4、如何為將來儲蓄今天的財富成為一個難題。
現在的情況是,一方面,我國的互聯網投資市場仍處於魚龍混雜、很不規范的階段,而且有大量騙子混雜其中,另一方面,除了投資房地產,普通老百姓幾乎沒有給自己的血汗錢保值增值的途徑。
盡管互聯網金融的問題目前還存在各種問題,但我國目前的金融背景下,我認為天生具有公平、普惠特徵的互聯網金融必將不可遏制地發展起來,互聯網金融一定大有前途!
Ⅳ 互聯網金融是什麼
那麼現在大家探討的互聯網金融到底是什麼呢?事實上,目前業內存在的各種互聯網金融的探討,其實也一直處於概念模糊之中,各種模式,千差萬別,很難用一個統一的定義來進行界定。所以有必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梳理,否則大量的討論都建立在基礎定義不同的基礎之上,很難有實質性的意義。
總體而言,目前市場上,習慣把所有涉及到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化經營模式,都定義成「互聯網金融」,當然業內還有一種傾向,其實是更直接、簡單的理解,就是只有互聯網企業,介入了金融領域,才是互聯網金融。
而金融企業使用互聯網手段,則不是互聯網金融,而習慣性界定為「金融互聯網」。這種劃分,單純的其實就主體劃分,習慣性將金融機構和互聯網企業對立起來,這種對立的後果是引發了業內大量的口水,實質的意義卻非常有限,因為人為排斥了兩者融合的可能性。
暫且撇開定義,我們就現象來看,目前最普遍定義為互聯網金融的模式,大概區分其實是四個模式。
第一個模式是線上P2P模式,(當然P2P背後也開始了很大的分化,拍拍貸模式,人人貸等模式,陸金所、有利網模式等,至於宜信模式,我個人認為是屬於P2P模式,但是更多是線下運作的概念,跟互聯網關系不大,所以暫不為定義互聯網金融。)還有一系列眾籌網站(這個模式目前處於起步階段,國外發展有一定的成績,國內暫時沒看到太多的實質性業務網站,點名時間是個代表,但是帶有一定的公益特徵,還有待觀望)。
第二個模式是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介入金融領域,所形成的各自互聯網金融模式,阿里最具代表性,衍生的金融模式也較多。
第三個模式其實是涉及到銀行支付結算體系的第三方支付,市場上存在了以支付寶、財付通為代表的200多家支付企業。
第四個模式則是大量的互聯網企業介入的金融服務領域,他們更多還是以服務金融機構為主要運營模式,本身不介入金融領域,例如東方財富網等基金代銷網站,還有如融360、好貸網的金融信息服務模式的網站。
如果還有一塊互聯網金融模式的話,那就是比特幣的出現,很多人把比特幣跟Q幣等同,我認為兩者是截然不同的。Q幣背後是等值人民幣作為信用基礎的,所以Q幣的誕生過程是不創造信用的,社會總體貨幣體系是均衡的。無論你怎麼玩Q幣,都不會給社會貨幣總量產生沖擊。
而比特幣不是,比特幣其實理論上是創造了一種貨幣體系,他存在的信用基礎是人們基礎於對恆定貨幣總量的預期,這種貨幣體系,創造了信用,理論上可以理解為發行了新的貨幣,規模如果足夠大,對社會會產生各種沖擊。
我自己對金融的理解,金融背後第一屬性絕對是政治屬性,也就意味著社會不可能產生脫離政治屬性的金融體系,比特幣的悖論就出現了,如果自娛自樂,那跟金融本質是無關的,一旦影響社會貨幣體系,必須納入監管。去中心化的比特幣,也就只是政治體系裡發行多元化貨幣的一種,所謂的顛覆也就無從談起。
目前市場上,最熱門討論最多的互聯網金融模式是P2P模式和阿里模式,P2P的發展從07年開始,到09年之後發展非常迅速,引起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由於進入門檻較低,監管空白,使得這個模式從一開始就處於了充分競爭的格局,為了保持各自的競爭優勢,P2P開始了出現各種分化,分化的背後使得大量的P2P模式。
總體而言,已經脫離了其最早誕生時候的初衷,現在的P2P的本質其實已經是批了互聯網外衣的金融機構了,只是這樣的金融機構沒有牌照準入,也沒有監管涉及,通過這一次金融改革的方向後,未來肯定不僅會發展得很好,而且也會有相應政策來維護這個新新的市場的!
Ⅳ 互聯網金融是否能取代傳統金融行業
互聯網帶來了客戶行為模式的巨大變化,推動銀行從「資金脫媒」向「資金、支付雙重脫媒」轉變,也必然要求銀行改變傳統服務模式,比如從傳統櫃台轉向智能自助服務,從傳統網點轉向線上線下立體化多渠道服務,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讓銀行業務模式、服務渠道變得更加多元。 但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銀行某些業務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沖擊。
從2013年開始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去年開始的移動支付形成的無現金運動,對銀行都帶來了很強的沖擊。不過,不管是「金融+互聯網」還是「互聯網+金融」,本質都是金融,只是通過新技術擴展了金融服務的方位,提升了金融服務的效率,但是都離不開金融的本質。
盡管如此,仍然要理性看待互聯網金融。不同的銀行應該有自己的戰略定力,謀定而後動,先規劃再實踐,不盲目追求最新最潮的技術和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科技熱的市場格局下,銀行也未「固步自封」。金融科技創新本質是創新金融應用,在擁抱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的同時,有助於推動銀行的數字化轉型。
數據應該成為企業的核心資產,不再是開展業務過程中產生的中間附屬物,而是蘊含著經營分析的需求,為客戶營銷和風險管控產生價值。金融科技創新應結合商業銀行實際,有清晰的戰略路徑,要強化數據治理、數據應用和數據創新.
金融科技,一方面是金融,一方面是科技,兩者如何結合值得思考。如何防範風險,是新技術應該思考的,也是每一家銀行要思考的。創新與風險並重,才能保障轉型發展平穩推進。
Ⅵ 互聯網金融企業屬於互聯網行業嗎
是的 互聯網金融屬於互聯網行業,是用互聯網手段去解決金融行業的獲客、信用識別等問題,使更多的人能獲得普惠金融的便利。
Ⅶ 互聯網金融行業有前途嗎
1、互聯網各類職位需求狀況
整個互聯網行業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開發的基礎之上,因此該行業對於技術類人才的需求佔了45%左右。然而現在的互聯網產品模仿非常嚴重,新產品上線不久往往就有很多的競爭者,加之現在的互聯網產品中技術越來越不能成為其壁壘,那麼,除了產品自身優秀外,市場和運營的作用就非常關鍵,可以說決定著產品的前途和命運。所以我們從下圖可以看到,互聯網行業對於市場和運營的人才需求比例也非常大。從排在前三類職位的細分職業來看,互聯網行業對研發工程師,銷售人員,運營專員的需求分別佔了各自所屬類別職位的一半以上。
2、互聯網最難招/易招職位
我根據職位從開放到關閉時所經歷的平均天數來衡量各個職位的難易招程度。從下圖可以看到,互聯網公司招聘一名營銷人員平均需要54.4天時間,可謂互聯網最難招的職位,排名前五的最難招職位中,有2個職位都屬於市場與銷售類別,這應該是和目前互聯網大量to C項目的創立,對市場與銷售人員的龐大需求量成正相關,同時由於互聯網市場類職位的起薪相對較低,也成為了該類職位難招到人的制約因素。
我們看到,互聯網最易招的5種職位中,有四種均屬於職能類別的職位,表明互聯網對這類職位人員的需求量不大。我們發現前段時間興起的新興職位:程序員鼓勵師屬於互聯網最易招的職位,一方面是目前行業內公司對該職位需求量較小,要求不高,另一方面由於其有趣的工作職責要求,吸引了很多年輕女性前來應聘。
3、互聯網5大搶手職業
我定義一個職業的搶手程度=平均月薪*發布職位數/已招到職位數,根據這個公式,我們統計出排名前五的互聯網搶手職業,可以看到,技術崗位職業占據了四席,架構師由於對於其高要求的技術能力需求成為了最搶手的職業,產品經理也屬於5大搶手職業之一,這對於那些不需要特別精通技術,又想在互聯網行業發展的朋友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消息。
4、互聯網5大過剩職業
與搶手職業計算公式相同,我統計出得分最低的5個職業,可以看到,這些職業均屬於職能類別,由於很多互聯網公司屬於初創期,對於財務這塊的業務往往不重視,要麼外包給財務公司,要麼某個人員兼任,所以出納這個職業成為了互聯網行業最過剩的職業。
5、互聯網工作年限與對應年薪
下圖可以看到,前5年裡,技術和產品類別的職位年薪屬於互聯網行業中較高的群體,工作5年後,運營類別的職位年薪有了較大的漲幅,後期甚至超過了做產品的人員。職能部門的人員前期薪酬相對較低,工作10年以上,薪酬和市場,設計相關職位人員達到同一層次。
6、各個城市互聯網公司發展狀況
我選取了互聯網公司最集中,排名前五的城市,可以看到,上海的非天使輪公司佔比最多,上市公司佔比也最高,表明上海的創業公司發展還不錯,准備創業的小夥伴們可以考慮以上海作為創業地。
7、互聯網細分行業統計
根據互聯網公司的細分行業,我對每個行業互聯網公司的每日平均崗位數,平均月薪,平均公司規模進行了統計,可以看到,移動互聯網,搜索,大數據和游戲行業的公司發展都不錯,薪酬待遇相應也屬於行業的前列。
Ⅷ 互聯網金融職業有哪些
一、市場拓展部
1、負責完成公司市場銷售、市場拓展、費用控制等年度目標任務,並負責將目標責任制分解落實,確保各項工作目標得以實現。
2、對營銷政策、市場及同業營銷動態等方面進行調研分析,及時調整營銷策略和計劃,制訂預防和糾正措施,確保完成營銷目標和營銷計劃。
3、負責拓展、管理銷售渠道,協調維護商業合作夥伴及客戶關系,建立強大的銷售體系與客戶關系。
4、指導營銷人員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協助人力資源部完成員工績效考核。
5、建立和管理銷售隊伍,規范銷售流程,完成銷售目標;
6、掌握市場動態,積極適時、有效地開辟新的客戶,拓寬業務渠道,不斷擴大公司產品的市場佔有率;
7、負責業務談判、業務合同和協議的草擬。
二、產品研發部(有的單獨設立運營部)
1、參與公司平台產品事項決策,協助CEO制定產品發展戰略,實現企業產品管理目標;
2、根據公司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綜合市場需求,開發設計適合平台的貸款產品、業務流程、制定營銷策略和營銷方案;
3、全面負責公司金融信貸板塊的相關體系、制度、流程建設,為CEO決策提供相應專業方案,並組織實施;
4、依據公司產品需求,負責平台軟體模塊的需求分析,概要設計和詳細規劃,制定運營策略、方案並組織執行;
5、統計、分析平台各類數據,提出改進方案,進行平台的維護,推廣及升級;
6、對用戶體驗,業務流程等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改進,並參與平台的品牌、產品、市場的規劃,實現公司既定目標任務;
7、規劃平台的風格、架構、功能、負責建設、培訓和日常工作開展等;
8、制定平台的中長期運營目標和規劃;
9、關注行業市場及同行運營策略;
四、風險控制部
1、建立風控系統,擬定風險管理流程和風險管理制度,設計風險管理崗位的工作指引和運作流程等;
2、對各類貸款項目進行實質風險審查,與業務團隊經理溝通,充分了解項目風險情況,並監控各類業務風險的分析及防範措施的制定,建立企業風險資料庫和跟蹤檔案;
3、負責公司項目的風險評估,並執行相關風險評估程序;
4、撰寫風險評價報告,對業務操作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點進行風險提示,出具風控建議與風險程度,分析風險來源和影響,提供解決方案;
5、負責組織貸審會的開展,且組織對公司貸款的貸前風險審核、貸中風險控制及貸後跟蹤管理工作,出具風險預警提示和風險評估報告,把項目項目要把風險控制在最低;
6、項目投資後定期審閱公司內部風險控制制度和相關文件,並根據需要隨時修改、完善,
五、催收(資產保全部門)
1、根據上級分配的催收任務開展工作,根據每月的工作目標,達成電話催收目標;
2、根據逾期情況,制定催收策略、目標及實施;
3、對任務內的逾期客戶進行電話催收,引導客戶正確還款意識,如發現有異常高風險客戶及時 上報;
4、按照前/中/後期的催收策略,對逾期的客戶利用電話、簡訊手段進行催收;
5、對逾期賬戶的情況進行專業管理,根據客戶實際要求做相應業務處理,及時反饋問題;
6、對逾期客戶群體進行系統分析,尋求地域,貸款類別,及所處行業的共性。並提出應對策略;
7、如實記錄催收結果,維護催收資料的收集整理,貸後管理工作。
六、法務部
1、執行合同管理辦法和管理流程,負責對公司重大項目及公司級合同文本法律審核的管理和指導,對合同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2、制定法律政策並為公司的法律事務提供咨詢,為經營決策提供法律服務,出具法律意見;
3、負責對公司訴訟、勞動訴訟、仲裁法律糾紛案件處理的組織和領導;
4、負責協助有關部門建立公司合同、訴訟等管理制度,並組織落實和管理;
5、對法人授權、合同章使用工作的管理及檢查。根據合同管理辦法,對相關的商務性合同進行合同審查;
6、負責與司法部門、仲裁部門、律師界的聯絡溝通;
7、根據公司風險控制要求,健全和完善公司風險管理體系,確保公司業務在風險可控,可預測的情況下開展;
七、客服部
1、負責平台線上辦理投融資客戶的客戶開戶、交易等業務辦理工作;
2、負責客戶資料的收集和系統錄入,並分析相應數據推導、提煉客戶需求;
3、負責平台在線QQ和400免費熱線的業務咨詢和回復工作,並做好記錄登記工作;
4、負責網站平台的信息發布欄目中的信息查核工作,通過簡訊、郵件、電話等形式向網站客戶進行信息傳達工作;
5、負責網站平台相關數據信息收集和統計工作;
6、對線上業務咨詢非注冊用戶進行公司產品營銷,定期跟蹤所服務的客戶,了解客戶的需求,建立深層次的客戶關系;
7、負責公司的網路推廣和網路營銷,更大更全面的宣傳和擴大公司影響力;
8、負責搜集客戶意見和建議,及時匯報公司,必要時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
9、具備處理問題、安排進展、跟進進程、溝通及疑難問題服務的意識和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客戶滿意度,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按照流程提交相關人員或主管處理,並跟蹤進展直至解決;
10、負責定期對業務查詢和現有客戶的情況做出系統的分析和制定報表
11、審核投資人的信息並發布到平台;
12、負責滿標後對審核結束的借款人與投資人作放款動作;
13、給投資人分配收益,審核確認後做還款處理;
14、負責平台業務的各項數據統計、分析;
15、負責資金往來的記錄、審核;
16、負責借款人資料的收集與管理。
17、負責平台的目標市場開拓,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全方位的理財服務;
18、負責與客戶進行聯絡和溝通,維護客戶關系;
19、帶領客服團隊完成銷售業績,負責銷售目標的分解、落實;
20、負責組織客戶進行理財知識的系統培訓;
21、負責公共活動的組織、策劃和執行
22、負責與客戶交流,找到客戶理財需求,提供咨詢服務;
23、負責調查和分析客戶的問題,防範風險,配合風控人員做好貸前、貸中、貸後工作;
24、建立並優化企業獨有的服務准則,推動和監督准則的良好執行;
25、全方位優化客戶服務質量,貫徹落實並推廣公司文化;
另外還有設計部、人資部、運營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