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英國金融服務法案

英國金融服務法案

發布時間:2021-01-08 02:38:32

A. 美國國會頒布金融服務業現代化法案的時間

忘了愛
美國國會,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
忘了愛

B. 中金所題目:關於以下金融相關法案,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選C
巴塞爾協議是用來控制銀行資產風險的

C. 哪個法案是美國第一次規定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不能從事對方的業務

《1933年銀行法》(Glass-steagall Banking Act)

現代商業銀行業在美國的開始可以追溯到1782年。那一年北美銀行在費城注冊成立,之後,其他銀行紛紛開辦。當時的銀行並沒有和證券業分離,而且,由於監管不力,欺詐行為時有發生。銀行恐慌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頻頻發生。從1837年到1930年,大約每隔20年就會發生一次大的銀行恐慌。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1929~1933年的大蕭條時期。據統計,在大蕭條期間,大約有9000多家銀行倒閉,商業銀行無數儲戶的儲蓄化為烏有。金融體系的崩潰進一步加劇了蕭條的深度,並延長了之後恢復的時間。
銀行的特殊性和金融體系的重要性使得對銀行的監管尤其重要。因為在銀行恐慌的初期,存款者的擠兌會迅速地從壞的銀行擴散到好的銀行,一家銀行的倒閉會迅速加快其他銀行的倒閉(這被稱為"感染效應"),使得銀行恐慌會成為現實。因此,出於對大蕭條的慘痛教訓,美國當局採取了重要的措施來加強銀行監管。同時,由於人們譴責商業銀行從事投資銀行業務是當時很多銀行倒閉的原因,《1933年銀行法》(Glass-steagall Banking Act)獲得通過。該法案明確規定禁止商業銀行承銷或經營公司債券,並限制銀行購買由銀行管理機構批準的債券業務。同時,該法案也禁止投資銀行從事商業銀行業務。顯然,《1933年銀行法》將商業銀行和證券業完全隔離,開創了分業經營的先河。
分業經營有效地在商業銀行和證券業之間建立起了一堵防火牆,在一定程度內,可以有效地降低金融風險。但是,分業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銀行的盈利能力,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銀行處於更加不利的局面。從70年代開始,各種金融機構的創新不斷吞噬美國商業銀行的領地。例如,商業票據市場的興起和垃圾債券市場的擴張都在侵蝕銀行貸款業務。此外,計算機使得證券化成為一種潮流,銀行喪失了發放貸款的優勢,很多貸款的機會流入別的金融機構手中。分業對美國銀行而言越來越成為一個限制因素。這種情況持續到20世紀90年代,結果便是世界二十家最大的銀行中沒有一家美國銀行。對於擁有最強大金融體系的美國來說,絕對算不上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來源:
美國銀行業的分業混業之路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11/08/content_3749479.htm

D. 請問誰有《美國新金融監管法案》的文本容或者請問誰知道美國《新金融監管法案》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核心思想就是加大了政府的權力,新的法案忒厚了,估計美國人自己看著都頭疼。
奧巴馬帶領著美國走向大政府的這條不歸路。

E. 次貸危機以來美國通過了哪些與金融有關的法案或法規有用者高分相謝,決不食言。

今年,美國次貸危機不斷加劇並逐步演變成一場全面的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地的實體經濟造成嚴重沖擊。為抵禦危機,世界各地紛紛採取降息、注資等措施救市。以下為全球救市大事記:

2月7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通過了約168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法案,旨在通過退稅、刺激消費促進美國經濟增長。

3月11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歐洲中央銀行等5家西方主要央行宣布,將採取聯合措施向金融系統注入資金

7月30日,美國總統布希簽署總額達3000億美元的房市援助法案,旨在幫助美國兩大住房抵押貸款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擺脫困境。9月7日,美國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9月16日,美國政府接管全球保險業巨頭美國國際集團

9月16日,美聯儲、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等西方主要央行再次同時向金融系統注入大量資金,以緩解信貸市場的流動性不足。

9月20日,美國政府提出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援計劃。10月1日和3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分別通過了經過修改的大規模金融救援方案,該方案隨即獲總統布希簽署並生效。

10月8日,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以及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國的央行聯合大幅降息0.5個百分點。

10月12日,歐元區15國首腦在歐元區首次峰會上通過行動計劃,同意各成員國為銀行再融資提供擔保並入股銀行。德、法等國根據這一計劃,紛紛出台各自救市舉措。

10月19日,韓國政府公布約1300億美元的大規模金融救援計劃,內容包括為國內銀行外債提供擔保、向銀行和出口商提供資金等。

10月30日,日本政府公布約2730億美元的一攬子經濟刺激方案,內容包括發放現金補助、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擔保、減稅和降低失業保險費用繳納標准等。

11月7日,繼10月通過多項旨在保護金融系統的措施後,俄羅斯總理普京批准了一項旨在改善本國金融和經濟形勢的行動計劃,力圖通過刺激國內需求、增加政府投入等措施穩定實體經濟。

11月9日,中國政府宣布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並出台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兩年投資約4萬億元人民幣

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會議就國際社會加強協作、共同應對金融危機和支持經濟增長達成一致,並呼籲改革世界金融體系,防止類似危機再次發生。

11月25日,美聯儲宣布投入8000億美元,用於解凍消費信貸市場、住房抵押信貸以及小企業信貸市場。美國財政部也從7000億美元金融救援計劃中撥出200億美元,支持美聯儲的上述行動。

11月26日,歐盟出台總額達2000億歐元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內含擴大公共開支、減稅和降息等提振實體經濟的三大舉措。

12月4日,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瑞典央行分別降息0.75個百分點、1個百分點和1.75個百分點。這是歐洲多家央行在短短兩個月時間里展開的第三次聯合降息行動。

背景資料:美國次貸危機

所謂次貸,即次級抵押貸款。在美國,放貸機構根據借款人信用的高低,將貸款分為「優級」和「次級」。次級貸款因面臨更高的風險,其利率高於優級貸款利率。

美國爆發次貸危機的根源在於房地產泡沫的破裂,而房地產泡沫的形成又與美國社會的「消費文化」、不當的房地產金融政策和長期維持的寬松貨幣政策有直接關系。

美國經濟長期以來一直有高負債、低儲蓄的特徵,不但居民習慣於借債消費,而且國家也鼓勵借貸和超前消費。此外,為阻止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一度長期實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聯儲連續13次下調聯邦基金利率,使利率從6.5%降至1%的歷史低水平。寬松的貨幣政策降低了借貸成本,促使美國民眾紛紛進入房地產領域。對未來房價持續上升的樂觀預期,又促使銀行擴大向信用度極低的借款者推銷住房貸款,也就是發放次級抵押貸款,以賺取更高的利息收入。因此,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房地產市場泡沫日益膨脹。

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聯儲連續17次提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提升到5.25%。利率攀升大大加重了購房者的還貸負擔。自2006年起,美國房市大幅降溫,房價下跌,購房者難以將房屋出售或者通過抵押獲得融資。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級抵押貸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次貸違約率不斷上升。2007年4月2日,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次貸危機開始顯現。此後,其他一些提供次貸的金融機構相繼出現財務危機,到2007年夏天,次貸危機全面爆發。

此外,美國大批放貸機構在中介機構的協助下,把數量眾多的次貸轉換成證券在市場上發售,吸引各類投資機構購買。然後,這些投資機構再將購買的證券開發成多種金融衍生產品,出售給對沖基金、保險公司等。據美國經濟分析局的調查,美國次貸總額為1.5萬億美元,但在其基礎上發行了近2萬億美元的住房抵押貸款支持債券,進而衍生出超萬億美元的擔保債務憑證和數十萬億美元的信貸違約掉期。而在這一所謂金融創新過程中,美國政府並沒有加強相關監管,使得金融市場越來越缺乏透明度。這一倒金字塔式的金融結構存在巨大風險,一旦作為基礎的次貸出現問題,將不可避免地產生連鎖效應,波及金額更為龐大的其他金融衍生產品。

因此,美國次貸危機自去年年初顯現以來,影響面逐漸擴大,一些過度投資次貸金融產品的銀行和保險公司紛紛遭到波及,包括房利美、房地美、雷曼兄弟公司、美林公司和美國國際集團等等。美國次貸危機愈演愈烈,最終引發一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目前,金融危機的影響已向實體經濟擴散,使世界經濟面臨巨大風險

F. 多德弗蘭克法案的大事記

美國金融監管改革立法大事記
2009年6月17日,奧巴馬政府正式公布全面金融監管專改革方案屬,從金融機構監管、金融市場監管、消費者權益保護、危機處理和國際合作等方面構築安全防線,期望以此恢復對美國金融體系的信心。
2009年12月11日,眾議院以223票贊成、202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金融監管改革法案。根據該法案,美國金融監管體系將全面重塑,美聯儲將成為「超級監管者」,全面加強對大型金融機構的監管。同時,新設消費者金融保護局,賦予其超越監管機構的權力。
2010年5月20日,參議院以59票贊成、39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金融監管改革法案。與眾議院版本相比,參議院版本法案在監管措施方面更為嚴厲。兩院需協商出統一文本後各自重新進行投票表決。
2010年6月30日,眾議院以237票贊成、192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兩院統一版本的金融監管改革法案。
2010年7月15日,參議院以60票贊成、39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最終版本金融監管改革法案,為該法案最終成為法律清除了最後障礙。美國總統奧巴馬預計將在下周簽署這一法案。

G. 美國最新通過的金融法案會帶來什麼影響

新法案被認為是抄「大蕭條「襲以來最嚴厲的金融改革法案,將成為與「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1933年銀行法案》)比肩的又一塊金融監管基石,並為全球金融監管改革樹立新的標尺。

根據該法案,美國金融監管體系將全面重塑,原先金融企業「大而不倒」狀況將得到有效改變,金融機構過度投機行為將得到有效遏止。

新法案的通過,還會增加美國金融業務的成本。法案裡面有很多的內容不僅限制美國大宗商品的交易,對衍生品也有很多的限制,美國在商品期貨上在過去的100年基本上都是處於壟斷地位的,但是新的金融法案會把這些業務推向美國以外,使得這些業務流向新加坡、迪拜、倫敦等其他金融中心

H. 1分析案例中的金融法律主體,客體及內容。 2 該案中張某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這個是涉及刑事案件,儲戶張某被不法分子利用門禁加裝設置盜竊張某數萬元,犯罪主體為不法分子的行為構成盜竊罪;犯罪客體為不分分子侵犯張某的財產權;犯罪內容為不分分子盜竊張某的財物。維護權益是要報警處理。

I. 多德弗蘭克法案的內容

第一,成立金融穩定監管委員會,負責監測和處理威脅國家金融穩定的系統性風險。該委員會共有10名成員,由財政部長牽頭。委員會有權認定哪些金融機構可能對市場產生系統性沖擊,從而在資本金和流動性方面對這些機構提出更加嚴格的監管要求。
第二,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下設立新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對提供信用卡、抵押貸款和其他貸款等消費者金融產品及服務的金融機構實施監管。
第三,將之前缺乏監管的場外衍生品市場納入監管視野。大部分衍生品須在交易所內通過第三方清算進行交易。
第四,限制銀行自營交易及高風險的衍生品交易。在自營交易方面,允許銀行投資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但資金規模不得高於自身一級資本的3%。在衍生品交易方面,要求金融機構將農產品掉期、能源掉期、多數金屬掉期等風險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業務拆分到附屬公司,但自身可保留利率掉期、外匯掉期以及金銀掉期等業務。
第五,設立新的破產清算機制,由聯邦儲蓄保險公司負責,責令大型金融機構提前做出自己的風險撥備,以防止金融機構倒閉再度拖累納稅人救助。
第六,美聯儲被賦予更大的監管職責,但其自身也將受到更嚴格的監督。美國國會下屬政府問責局將對美聯儲向銀行發放的緊急貸款、低息貸款以及為執行利率政策進行的公開市場交易等行為進行審計和監督。
第七,美聯儲將對企業高管薪酬進行監督,確保高管薪酬制度不會導致對風險的過度追求。美聯儲將提供綱領性指導而非制定具體規則,一旦發現薪酬制度導致企業過度追求高風險業務,美聯儲有權加以干預和阻止
取消貴金屬櫃台交易
美國外匯交易網發出重要通告,稱2011年7月15日之後,美國金融監管機構取消了貴金屬櫃台交易(OTC)的合法性,這意味著此後場外交易黃金,白銀都是違法的 。
這條禁令是根據美國國會頒布了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Act),法案中編號為742(2)的條款規定,規定2011年7月15日起禁止美國公民進行所有貴金屬(包括黃金、白銀)櫃台交易(OTC)。為了遵守該項法案美國外匯交易網不得不從7月15日下午5點起停止貴金屬交易。相應的所有公開貴金屬持位也將關閉。該網站建議投資者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逐漸終止這些商品的交易活動,所有開放的黃金白銀倉位屆時都將自動清償。

閱讀全文

與英國金融服務法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歡樂頌2外匯 瀏覽:800
政府申請國家貸款 瀏覽:598
黃金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
12月6號美元兌人民幣 瀏覽:101
理財r0 瀏覽:70
600611大眾交通股票 瀏覽:257
歐式看漲期權價格計算 瀏覽:918
適合90後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218
混合型基金漲跌看什麼 瀏覽:628
專利對股票 瀏覽:125
東方財富手機版怎麼看南下資金 瀏覽:907
小米貸款取現收費嗎 瀏覽:423
南寧信託大廈 瀏覽:642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