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際金融學與金融學的關系
金融學包括國際金融學 ,國際金融學,
網路名片
國際金融學是金融學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的分支,現如今它已經成為各高校的基礎專業課程或素質教育課程,國際金融學教科書也越來越受人重視。國際金融學是從貨幣金融角度研究開放經濟(openeconomy)下內外均衡同時實現問題的一門獨立學科。即國際金融學本質上是開放經濟的貨幣宏觀經濟學,主要關心在一個資金廣泛流動和靈活多變的匯率制度環境下,同時實現內外均衡的條件和方法。國際金融學作為一門新學科,因本身的復雜性質,決定了它在研究對象問題的確定上難度較大
國際金融學,研究的對象是國際貨幣金融關系,包括國際貨幣流通與國際資金融通兩個方面,其目標是闡述國際金融關系發展的歷史與現狀,揭示國際貨幣流通與國際資金融通的基本規律。它的萌芽可追溯到200多年前。它是在國際貿易學的基礎上產生的。但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它形成於本世紀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生產和資本國際化迅速發展,與之相適應,國家之間的貨幣金融關系也日益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金融化和一體化趨勢加速,國際金融的新現象、新問題層出不窮,國際金融的領域不斷拓寬,幾乎滲透到國際經濟和各國經濟的每個角落。國際金融在國際經濟關系和國民經濟運行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課件就是向大家介紹國際金融的基本問題。
從全球視角來看,國際金融研究國際間貨幣金融關系和運行;從一國視角來看,國際金融研究經濟開放中對外貨幣金融關系和活動。作為一門學科,國際金融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綜合性:既有理論,又有實務;既有微觀問題,又有宏觀問題;既有自己獨特的專門領域,又有與其他經濟學科相關的交叉領域。
一般來說,國際金融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國際收支與國際儲備。具體而言,有:國際收支的概念;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內容與編制原理;國際收支調節與外匯管制;國際儲備的構成、作用和管理方法等。
2.國際貨幣流通。具體而言,有:外匯,匯率,國際結算,外匯市場與外匯交易等。
3.國際資金融通方面。包括:國際借貸與資金轉移;國際金融市場等。
4.國際貨幣制度與國際金融機構方面。包括:國際貨幣制度的形成與發展;國際金融機構的性質與作用。
2. 中國與國際金融業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與金融國際化 中國金融業發展和改革(下)
編者按: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金融改革與創新。金文撰寫的《經濟全球化與金融國際化》一文,從歷史的角度,全面闡述了金融業的起源發展,以及在經濟全球化與金融國際化的大趨勢之下,金融創新與經濟發展的內在關系,讀後引人深思。人民網天津視窗將持續報道該文章。以下為在《新金融觀察》第三十八期上刊載的「二十二、中國金融業發展和改革(下)」部分:
新中國成立後,建立了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集中、統一、單一的金融體系,中國人民銀行集管理職能與運營責任於一身,負責貨幣管理和信貸運營。除此之外,沒有信貸市場、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也沒有建立人民幣價格市場化和國際化的貨幣體系。改革開放以後,國家發揮金融現代經濟核心作用,支持金融業與實體經濟共同發展,支持金融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對銀行業、保險業和證券業實施分業監管,積極發展信貸市場、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金融業發展和金融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在為實體經濟服務中得到持續發展。
獨立統一的貨幣體系建設
新中國高度重視貨幣體系建設。統一發行人民幣,迅速完成幣制改革,確立人民幣作為獨立的統一的國家貨幣地位;合理確定本幣價格及其利率水平,合理確定外匯價格及其匯率水平;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逐步開發人民幣的貨幣職能;根據國家發展和國際分工需要,積極發揮人民幣的重要作用,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高中國國際地位、維護國家和平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民幣發行及幣制改革。人民幣(RMB)是中國法定貨幣,為紙幣本位制貨幣,沒有法定的含金量,執行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等職能。中國人民銀行是人民幣主管機關。1948年12月1日開始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主幣共有12種面額,包括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和50000元。人民幣取代國民政府發行的各種貨幣,以及外國銀行發行的各種外國貨幣,結束了舊中國長期存在的幣制混亂歷史,對人民解放戰爭勝利和恢復發展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新中國成立初期,國民政府統治時期遺留的惡性通貨膨脹問題尚未根除,戰後物質極度匱乏,導致物價節節上漲,第一套人民幣沿用了面額巨大的主幣幣值設計。1955年,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初步勝利,物價趨於穩定,財經狀況好轉,當年3月1日開始發行第二套人民幣,並根據經濟發展要求進行貨幣改革。主幣改為1元、2元、3元、5元和10元共5種面額,以1元兌10000元的比價,發行新幣並回收舊幣,5月15日停止流通第一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發行及同時實施的幣制改革,奠定了新中國獨立、統一、穩定的貨幣制度基礎,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人民銀行於1962年4月20日發行第三套人民幣,1987年4月27日發行第四套人民幣,1999年10月1日發行第五套人民幣,建立了中國獨立統一的人民幣貨幣體系。
人民幣匯率制度發展。新中國成立起至改革開放前,人民幣匯率制度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第一階段,1949年到1955年的浮動匯率制度。中國人民銀行在統一發行人民幣的基礎上,於1949年1月18日在天津首次公布人民幣匯率,建立了以本幣和利率為基礎的外匯和匯率體系。人民幣是紙幣本位貨幣,與當時美元世界貨幣的金匯兌本位制沒有直接聯系,因此不能按照貨幣的黃金平價確定人民幣價值及其匯率,只能採用物價對比法換算人民幣的匯率。新中國成立初期通貨膨脹嚴重,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由1949年1月18日的80元(第一套人民幣),調至1950年3月13日的42000元(第一套人民幣),再調至1952年12月的26170元(第一套人民幣)。這一時期,中國對外貿易數量很少,對外貿易主體是私營企業。第二階段,1955年到1972年的固定匯率制度。生產資料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對外貿易主體改為國營企業,主要產品和貿易價格納入國家計劃,國家參照各國本幣的匯率,確定人民幣匯率,並使之與物價脫鉤。1956年和1972年兩個時點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分別為2.46元(幣制改革後的新幣,下同)和2.24元。第三階段,1973年至1980年的一攬子貨幣加權平均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又發生了嚴重的國際石油危機,很多國家將固定匯率制改為浮動匯率制,人民幣匯率頻繁調整,並改用一攬子貨幣加權平均的匯價,作為人民幣匯價調整變動的依據。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由1973年的1.98元變為1980年的1.49元。自新中國成立起至1980年,中國主要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對內高度集權,對外高度封閉,國際貿易總量很小,國家外匯儲備很少,適時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制度,不斷調整人民幣匯率,促進了國民經濟和國際貿易發展。
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改革開放之後至1996年之前,國家對匯率制度進行了幾次改革。第一階段,1980年到1984年的雙重匯率制度。1979年,中國推行外貿管理體制改革,對外貿易由計劃管理改為市場競爭,同時開始實行雙重匯率制度,作為以市場手段管理外匯的制度試驗。國家除規定官方外匯牌價之外,還規定出口結匯和進口用匯指標,以多結匯和少用匯的指標余額,適用於市場外匯價,官方外匯牌價和市場外匯價兌美元的匯率,分別為1.50元和2.80元。第二階段,1985年到1990年重新恢復單一匯率制。推行人民幣雙重匯率制度,對內加重了部分外貿企業政策性虧損,對外造成了國際上的指責和非議。1985年1月,國家取消雙重匯率制度,重新恢復單一匯率制,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定為2.80元。但此前實行的雙重匯率制度已經打開了市場外匯價的人民幣價格的匯率市場發現機制,重新恢復的單一匯率制不僅未能消除已經形成的市場外匯價,反而加劇了官方外匯牌價與市場外匯價的市差和價差,形成了新的雙重匯率制度。第三階段,1991年到1994年實行匯率並軌制度。1991年,開始實行有管理的人民幣匯率浮動制度,國家參照國際外匯市場情況,對人民幣官方匯率進行適時適度地調整。1994年推行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國家將官方外匯牌價和市場外匯價兌1美元的匯率,由1993年12月31日的5.80元和8.70元,統一定為1994年1月1日的8.70元,建立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直至2004年年底,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穩定在8.30元左右。
人民幣經常賬戶項目可兌換。1994年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以後,國家進一步深化外匯制度改革,1996年4月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旨在消除經常賬戶非貿易非經營性交易的匯兌限制,不再限制不以資本轉移為目的的經常性國際交易支付和轉移,不再實行歧視性貨幣安排和多重匯率制度,當年12月1日實現了人民幣經常賬戶項目的可兌換。主要的政策制度措施是:消除因私用匯的匯兌限制,擴大供匯范圍,提高供匯標准,允許中國居民境內的合法資產收益以及駐華機構和來華人員的合法人民幣收入換成外匯匯出;廢除企業外匯留成和外匯上繳制度,由銀行結匯售匯,取消境內的外幣計價結算,廢除外匯券,禁止外幣在境內流通;外商投資企業經常性用匯納入銀行結匯售匯體系,可保留一定比例的外匯收入,允許在華外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辦理結套匯等業務,取消經常項目匯兌限制;取消外匯收支指令性計劃,建立外匯交易市場,改進匯率形成機制,國家對外匯和國際收支進行宏觀調控,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提高匯率生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繼續調整完善國際收支和人民幣匯率政策,包括降低出口產品退稅平均稅率,支持企業在國外投資;國際金融機構可在國內發行人民幣債券,跨國公司可以集中操作外匯資源;提高個人出國(境)換匯限額,移民和非居民的國內資產可以兌換外匯出境;放寬外匯賬戶開戶和外匯賬戶限額管理,推行經常賬戶項目可兌換便利化等。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2005年7月21日,中國實施人民幣匯率改革。第一,建立人民幣匯率市場形成機制。根據中國貿易順差程度和企業國際貿易適應能力,確定人民幣匯率升值2%,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為8.11元,同時調高境內商業銀行美元、港幣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價格,人民幣兌美元的交易價格在中間價的千分之三內浮動,人民幣兌其他貨幣的交易價格在中間價的一定幅度內浮動。第二,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參照國際外匯市場主要貨幣匯率,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降低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性。中國實施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要建立人民幣價格的市場形成機制,增強匯率等經濟杠桿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理順外匯供求關系,健全國際收支調節機制,為推進資本賬戶可兌換和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政策支持。自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開始至2011年4月29日,經歷了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由8.30元降到了6.49元,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累計升值率超過25%;中國的外匯儲備由8189億美元增加到30446億美元。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制度。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是以人民幣報關並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出口貿易結算業務,包括進出口信用證、托收和匯款等結算方式。2009年7月先在上海等五個城市試點,2010年6月擴大到2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試點,試點地區進出口量佔全國進出口總量的90%。試點地區累計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2010年為5063億元,2011年1季度達到3603億元。建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制度,增加了國際結算的貨幣幣種選擇,降低外匯匯率風險,減少國際貿易交易成本,適應居民和非居民以人民幣作為國際結算貨幣的實際需求;以人民幣作為國際結算貨幣,使之形成了以交易為基礎的價格,增加了人民幣價格市場形成機制的參照標准,促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調整和完善;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促進中國金融業的發展與開放,增強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金融資源配置能力
3. 結合現代西方貨幣金融理論發展研究和其他專業課內容分析疫情是如何對我國經濟
我國的話,疫情對經濟還是有很大的影響,但是相信國家可以度過這個難關。
4. 美元貶值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據美元走勢來看,匯率波動是比較大的。大多外國投資者對美元仍很有信心,其實,美元適度貶值對全球經濟發展也是有利的。但如果美元、日元、歐元等主要貨幣對的匯率發生急劇變化,這幾大國家的經濟復甦一旦發生變數,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的沖擊。
對美國來講:可能有利於美國出口,不利於美國進口。, 可能會讓美國製造業加速迴流,製造更多的商品出口。, 但是美元持續貶值,購買力在下降。, 這時,美聯儲大量印鈔,致使資本市場流動性剩餘,物價飛速上漲。美元貶值,不利於美元。, 隨著疫情發展和國際金融的發展,很多國家已加入央行數字貨幣研發,待全球數字貨幣形成加密數字貨幣,就能在全球避免美元交易,對美元霸主地位造成一定的影響。美元貶值不利於向美國出口的國家。美元貶值後,向美國出口的國家貨幣升值,成本升高,或導致競爭力下降。
拓展資料:
美元崩潰的原因是受到了疫情沖擊,疫情使得美國政府無限印鈔。
1、若美國疫情得到控制,美聯儲可能會走向資產負債表縮表之跆,美元開始升值,美元兌黃金也會持續升值,甚至有可能跌破1500美元兌1盎司。
2、若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美聯儲會無限期進行量化寬松政策,美元將會持續貶值。
無限印鈔是美元貶值最直接的推手。當「去美元化」成為全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共識,美元霸權將崩潰。
第一次美元危機5年後的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擴大了侵越戰爭,國際收支進一步惡化,1968年3月爆發美元危機
發了嚴重的第二次經濟危機。半個多月中,美國的黃金儲備就流失了14億多美元。1963年3月14日一天當中,倫敦黃金市場的成交量達350-400噸的破紀錄數字。面對這樣的局勢,黃金總庫是不可能應付的了的。黃金總庫成員國(美國、英國、法國、瑞士、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8國成立於1961年10月)經過協商後決定,美國及黃金總庫不能再按35美元1盎司黃金的官價在自由市場上供應黃金,即不再維持黃金官價,黃金市場聽其自由上漲。但是,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仍可按黃金官價以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自由市場上的金價與黃金官價不發生聯系了,這就是所謂的「黃金雙價制」。與此同時,美國與原黃金總庫成員國達成了一個非正式的「克制提取黃金協議」,各國同意原則上不再以美元向美國大量兌換黃金,以減輕美國兌現黃金的壓力。這都說明,美國的經濟實力已經陷入十分虛弱的境地(1968年底,美國佔有西方世界的黃金總量的比例已經下降到25%)。
5. 如何看待疫情加速新冷戰時期的到來
2020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疫情將對我們的世界產生重大的、永久的改變。6月2日,博鰲亞洲論壇發布了《疫情與變化的世界》專題研究報告,報告就疫情將如何改變世界提出了十點觀察與思考。通過這份報告,我們或許可以更好地了解未來的世界走向。
一、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最嚴重的傳染性疾病之一
此次疫情在傳播和應對上是首個真正的「全球化疫情」。疫情在3個月的時間里波及全球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影響了將近70億人口。疫情的迅速擴散是全球化時代人員跨境流動和病毒具有較長潛伏期、存在大量無症狀感染者的結果。同時,全球化也是各國聯合抗擊疫情的基礎,全球各地同步交流疫情信息,防疫物資在全球范圍內快速轉運。人類歷史上首次主動為傳染病防控按下全球經濟的暫停鍵,給此次疫情打上鮮明的「全球化」烙印。
二、新冠肺炎疫情是冷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突發性全球危機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沖擊到人類健康、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國家安全和國際關系等方方面面,是一場全面的、綜合性挑戰。總的來看,疫情後的世界不大可能會有根本性、顛覆性的不同。但疫情顯然將給世界帶來很多重大改變,它既加劇了一些消極趨勢,也加速了一些積極趨勢,其影響不能一概而論,總體上將加速世界變局,使國際形勢更趨復雜。疫情前就已存在的大國競爭加劇、全球合作屢遇難題、民粹主義思潮蔓延等問題,疫情後將會變得更加顯著。
三、疫情對世界經濟的沖擊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
疫情急劇扭轉了2020年初世界經濟溫和增長的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負增長3%。
疫情暴發以後,各國就業形勢更加嚴峻。3月中旬以來,美國出現創紀錄的2645萬人申請失業救濟,使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增就業數全部蒸發。疫情使全球股市和國際原油市場遭受重創。全球投資者出現恐慌情緒,引發金融和資本市場動盪。
疫情給相關產業和國際貿易造成巨大損失。旅遊、餐飲、住宿等服務業和眾多中小企業受到沉重打擊。全球旅遊業損失至少220億美元。全球航運業每周損失約3.5億美元。2020年,全球海運貿易量可能減少逾6億噸,為35年來的最大降幅。世界貿易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可能下降多達32%。
疫情對全球商品的生產和運輸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全球分工已十分細化的背景下,各國很難在短時間內建立更加獨立、完整的供應鏈,建立區域化的供應鏈、分散供應鏈風險可能成為一個發展方向。
疫情使發展中國家經濟環境更加惡化。自疫情暴發以來,已有約900億美元資本撤出新興市場,一些國家原有的債務負擔更加沉重,甚至面臨債務危機。疫情沖擊下,已有超過90個國家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援助要求。
世界糧食計劃署警告稱,此次疫情還可能使全球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口數增加近一倍,今年將達到2.65億。如果不盡快採取措施,維持全球農產品與食品的供應穩定,世界可能面臨食品危機。
四、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態勢
此次疫情提示人們,公共衛生安全、生物安全等非傳統安全挑戰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國需重新審視並更加重視非傳統安全挑戰,構建更完善的國家安全體系。
此次疫情再次表明,經濟中有安全、安全中有經濟,二者的聯系日益緊密,有關決策必須統籌兼顧。在類似疫情應對中,如只顧保全經濟而忽略安全,將付出沉重的生命代價;如只顧安全而忽略經濟,又將導致增長停滯從而削弱維護民眾福祉的資源。
疫情再次凸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人類生活在大自然當中,應當維護人與自然的平衡,注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非僅僅追求片面的經濟增長。
五、疫情將加速國際關系和國際秩序演變
歷史上,沒有哪一次傳染病的應對被如此嚴重政治化。一些美國及西方國家的政客和媒體,對中國極力進行抹黑、「甩鍋」。同時,美歐國家之間也因有關防疫措施以及爭奪防疫物資等齟齬不斷。
在此次疫情中,特別是在義大利等重災國要求援助時,歐盟在危機面前表現得毫無准備。面對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歐盟不可避免地需要更多的集體行動,團結一致將更加重要卻也愈發困難。
在此次疫情的綜合考驗中,亞洲國家迄今的表現優於歐美。中日韓三國在疫情期間互相鼓勵和支援,為世界其他地區樹立了團結合作應對挑戰的榜樣。
六、疫情對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提出新要求
國際公共衛生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明顯不足。由於缺乏強制性以及領導人級別的協調,世衛組織的專業建議無法在一些國家推廣。世衛組織的年度總預算甚至比不上美國一家大型醫院,使其容易受到主要資助國的牽制。大國之間有溝通協調,但缺乏實質性合作。迄今未有一個大國引領、全球協調的聯合抗疫行動。
七、疫情推動全球化進程深入調整
此次疫情之前,全球化已經遭遇巨大阻力。疫情助長了保護主義的思潮,也促使一些國家重新審視產業布局與開放政策,加速全球供應鏈的本地化和多元化進程。後疫情時代的全球化將深入調整。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短期內仍難被取代,但國際分工體系和部分供應鏈將會縮短。亞洲、歐洲和美洲這幾大經濟板塊的區域內合作可能得到加強。政府和企業在促進開放型經濟的過程中將更多考慮安全因素。長期來看,如何在效率與安全、區域與全球、競爭與合作等方面把握平衡,是未來全球化調整的重要方向。
全球化這一歷史大勢不會因疫情而終結,但其結構和內涵可能出現新的變化。涵蓋經濟、安全、社會要素的更為包容的全球化將具有更強的韌性和潛力。
6.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2021年上半年,國際經濟+形勢總體表現為()
摘要 報告稱,2021年以來,全球仍然面臨新冠肺炎疫情挑戰,世界經濟不平衡復甦,國際金融市場復雜多變。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持續鞏固,國內經濟穩定恢復、穩中加固,為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奠定堅實基礎。上半年,中國經常賬戶順差繼續運行在合理均衡區間,跨境雙向投資較快增長,外匯儲備規模穩定在3.2萬億美元左右。
7. 美聯儲加息和疫情沖擊下人們手中錢減少矛盾嗎
摘要 美聯儲加息後,美元資產會顯得更有價值,那麼很多投資者可能將手中持有的其他國家貨幣在外匯市場賣出,並買進美元,這就將導致美元升值,其他貨幣遭到拋售貶值。錢就不值錢了。
8. 1.現在的中國經濟恢復,人民安居樂業,國外疫情肆虐,遭受生命威脅。將國內和國
9. 疫情影響下國際金融市場的現狀,以及疫情對我國金融業的影響及對我國的啟示
摘要 1、在我國疫情初步得到控制、全球疫情蔓延的情況下,可能有避險資金的湧入,避險資金的短期性將加大我國金融市場的波動。
10. 疫情對世界的影響是什麼
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一定沖擊。
部分國家短期的疫情防控措施會影響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受疫情沖擊,全球人員、商品、技術等要素流動會放慢,全球交通、餐飲以及旅遊業等服務業會受到影響,短期內全球國際貿易、供應鏈波動等下行預期增加。
全球疫情的發展和蔓延,短期內也會對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供需關系、價格波動和全球資本市場、期貨市場、金融市場帶來沖擊和影響,全球經濟面臨衰退的風險。
理性看待疫情對我國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不可避免會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較大的沖擊,特別是短期內帶來的綜合影響不可忽視。一方面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另一方面也在逐步有序有效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通過採取及時和有力的措施,努力把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
綜合起來看,疫情的沖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對疫情給全球經貿和世界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影響,也需做出理性分析,形成科學認識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