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背景

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背景

發布時間:2022-01-03 18:42:51

1. 經濟背景怎麼推動網路金融的發展

移動支付、網路信貸等領域發展突出

從金融科技應用的主要領域來看,中國金融科技服務在移動支付、網路信貸等領域的發展最為突出,以手機支付為代表的新型移動支付已經成為中國消費者應用最普遍的支付方式,號稱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

移動支付應用領域方面,2018年我國移動支付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其交易規模達到277.4萬億元,較2017年增長了37%,居全球首位。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科技金融服務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 互聯網金融發展前景

趨勢一:互聯網金融法律體系初步建立
以2015年7月18日十部委發布《指導意見》為標志,互聯網金融步入規范發展階段。《指導意見》出台後,有的具體實施辦法已經出台;未出台的,一行三會也正在密集起草、徵求意見。「十三五」期間,在鼓勵創新,防範風險,趨利避害,健康發展的總體要求下,隨著現行法律法規的動態調整,一系列互聯網金融各業態監管細則將陸續出台,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體系將初步建立。
趨勢二:國家支付體系進一步完善
「十三五」期間,我國支付法規制度將進一步完善,支付服務主體不斷豐富,銀行卡、移動支付等支付工具進一步發展,支付體系業務處理規模持續擴大,運營官僚效率和水平進一步提高,國家支付體系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有助於互聯網金融穩健高效運行。
趨勢三:互聯網金融綜合經營趨勢更加明顯
互聯網金融已經呈現一定的綜合經營特徵。比如說跨行業投資日益增多,部分金融機構依託資金和客戶優勢開展多元化互聯網金融業務,部分互聯網金融企業從開始實行「子公司分業、集團綜合經營」的金融控股模式,眾多互聯網金融的綜合服務平台上線運營,互聯網金融交叉性產品不斷涌現。「十三五」期間,隨著金融業進一步的對內對外開放,互聯網金融綜合經營趨勢將更加明顯。
趨勢四:互聯網金融風險特徵依然顯著
互聯網金融本質上仍屬於金融,沒有改變金融風險的隱蔽性、傳染性、廣泛性和突發性的特點。一些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為實現平台規模經濟效應,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因此出現與傳統金融機構不同的效應,品牌建立過程中會採取諸如免費服務、賠本賺吆喝的惡性競爭,潛在風險很大。
趨勢五:互聯網金融使金融普惠、共享程度提高
今天,中國具有理財需求的人群有3億~4億人,而為這些人提供服務的理財師還遠遠不夠。這個需求的缺口靠什麼彌補?靠互聯網理財。互聯網金融的無間斷服務,無時空限制,低成本,使居民獲得金融服務的可得感增加,不再局限於高端人群,普通人群也可以享受。
趨勢六:互聯網徵信應用更加廣泛
完善的徵信體系是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基礎,互聯網徵信以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安全為手段,依託交易化數據分析潛在借款人信用情況,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十三五」期間互聯網徵信更廣泛用於P2P網貸、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和互聯網消費等各種業態。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已經在開發P2P對接系統。數據對接後,平台數據透明,徵信體系將逐步建立,這會掃清以前傳統金融機構不容易觸及的很多角落,使誠信環境大大改善,這是可以期待的。
趨勢七: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進一步融合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並非顛覆與被顛覆的關系,在風險防範和大數據方面運用各有各的優勢,兩者的合作空間是巨大的。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要充分融合、相互互補,共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這是我們反復呼籲的一點。希望傳統金融機構抓緊布局互聯網,因為傳統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也是大數據、互聯網的密集使用方,未來,在互聯網浪潮之中,應該與互聯網金融有更多的融合。反過來,銀行有天然的大數據,它們過去在這方面的應用也做得非常好,因此,互聯網金融也應與銀行有更多互動。
趨勢八:互聯網金融國際化進程加速
現在,很多互聯網巨頭都在開始進行全球謀篇布局,互聯網金融同樣具有這樣的趨勢。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未來的目標是朝著金融強國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不光需要我們的銀行業走出去,證券業走出來,還需要我們業已超前的互聯網金融也加速國際化進程,在合適的時候及早走向全球。
趨勢九:互聯網金融地理空間重新積聚
當前互聯網金融呈現出一定的區域集中性特點,比如北京、上海、浙江、深圳等區域成為先發地區。隨著互聯網金融進一步發展,地理空間重新集聚,互聯網有望向東部、中部輻射,新的區域性互聯網金融中心將陸續出現。東北老工業基地、西北地區在我國GDP的佔比較多,但在互聯網金融上的創業浪潮不夠。這些地區應抓緊時間跟上,否則,將來互聯網金融在地理空間的重新積聚會加劇地方在金融資源上的不平衡。
趨勢十: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技術作用加強
大數據、雲計算大家已經耳熟能詳,而區塊鏈的研究在國內尚未形成熱潮。P2P、眾籌,包括互聯網財富管理,都是共享金融的一種商業模式。在共享金融下,互聯網會被物聯網取代,互聯網TCP協議會被區塊鏈協議取代,但共享金融本質不會變。區塊鏈產生後,是有中心的。互聯網金融的去中介化是對的,但去中介不是去中心。所以,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得很好,在世界也是一流的,但不要到最後生於互聯網,死於區塊鏈。

3. 互聯網金融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項目建立的背景和意義

2013年貨幣市場的利率復也達到6%甚至更制高,這之間存在一個巨大的套利空間,因此催生了余額寶的誕生。由於傳統金融行業的各種弊端,近兩年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
僅從支付市場來看,前瞻產業研究院《2014-2018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數據顯示,2010-2013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呈逐年增長趨勢。2013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53729.8億元。支付寶、中國銀聯和財付通分列前三位,交易規模市場份額分別為67.6%、8.3%和7.3%。
互聯網金融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1、互聯網陣營和金融陣營針鋒相對。
2、互聯網在位巨頭和新玩家並駕齊驅。
3、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有望「由輕轉重」。
4、大型產業實體藉助互聯網加速金融化。
5、並購有望成為獲取跨界能力的加速器。

4. 求互聯網金融發展歷史

誠招打字員
手機或電腦每打一萬字3oo元,也可按進度發放工資。
每晚12點支付寶轉賬版發權工資
主要負責小說手稿錄入、會議文件錄入、快遞物流單號錄入等
1、不受學歷限制,男女不限
2、不受年齡限制,不需要看老闆臉色
3、和您現有的工作不沖突,自由的第二職業
4、工作時間地點可自由安排,工作地區及招聘人數不限制
5:在單位、宿舍、均可, 都可以做這份工作
全職工資待遇:35oo一月加獎金每天8小時制,周日休一天
進行詳細咨詢,並領取打字員稿件
應聘聯 系 人:王先生
聯系電話: 15021714882
公司地點:上海市長寧區北新涇劍河家苑
工作輕松,按進度拿工資還有獎金,工作自由,有什麼事可以休息
只要不是過分的要求,只要你有能力什麼都好說話!

5. 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成立背景

據報道,記者從央抄行有襲關人士處獲悉,「上述協會的成立,預示著未來互聯網金融(ITFIN)的相關業務將納入到監管中來,先從行業規范、自律開始。目前央行正聯合幾大部委起草規范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文件。」
「互聯網金融發展與監管」課題半年前就已被國務院列為金融領域的19個重點研究課題之一。2013年12月初,央行下屬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牽頭成立了互聯網金融專業委員會,其中除包括央行清算中心和徵信中心外,還有18家商業銀行、28家支付機構、10家P2P網貸平台,目的是引入行業自律監管。
「要想規范互聯網金融行業,還是得有正式的規範文件出來才可以,協會只能給出一個行業規范和標准。」一位大型P2P網貸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根據前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和銀監會副調研員梁曉鍾的分析文章,互聯網金融(ITFIN)的兩大主要形式,一是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供應鏈金融,二是目前方興未艾的P2P小額借貸促成系統。
2016年3月25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在上海黃浦區正式掛牌成立,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當選為第一任會長。

6.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如何有哪些分類和特點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出現了多種模式。前已述及,廣義的互聯網金融涵蓋了傳統金融業務的網路化、第三方支付、大數據金融、P2P網路借貸、眾籌和第三方金融平台六種模式,而這六種模式也正是現階段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模式。

互聯網金融特點
(一)成本低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資金供求雙方可以通過網路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別、匹配、定價和交易,無傳統中介、無交易成本、無壟斷利潤。一方面,金融機構可以避免開設營業網點的資金投入和運營成本;另一方面,消費者可以在開放透明的平台上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削弱了信息不對稱程度,更省時省力。
(二)效率高
互聯網金融業務主要由計算機處理,操作流程完全標准化,客戶不需要排隊等候,業務處理速度更快,用戶體驗更好。
(三)覆蓋廣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客戶能夠突破時間和地域的約束,在互聯網上尋找需要的金融資源,金融服務更直接,客戶基礎更廣泛。此外,互聯網金融的客戶以小微企業為主,覆蓋了部分傳統金融業的金融服務盲區,有利於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四)發展快
依託於大數據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互聯網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長。
(五)管理弱
一是風控弱。互聯網金融還沒有接入人民銀行徵信系統,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機制,不具備類似銀行的風控、合規和清收機制,容易發生各類風險問題。二是監管弱。互聯網金融在中國處於起步階段,還沒有監管和法律約束,缺乏准入門檻和行業規范,整個行業面臨諸多政策和法律風險。
(六)風險大
一是信用風險大。現階段中國信用體系尚不完善,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法律還有待配套,互聯網金融違約成本較低,容易誘發惡意騙貸、捲款跑路等風險問題。特別是P2P網貸平台由於准入門檻低和缺乏監管,成為不法分子從事非法集資和詐騙等犯罪活動的溫床。二是網路安全風險大。中國互聯網安全問題突出,網路金融犯罪問題不容忽視。一旦遭遇黑客攻擊,互聯網金融的正常運作會受到影響,危及消費者的資金安全和個人信息安全。

7. 互聯網金融的起源是什麼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起源:

互聯網金融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出現於美國,但在美國卻罕有「互聯網金融」(InternetFinance)的稱謂,而是以電子金融(E-Finance)、網路銀行、網路保險、P2P等分散的形態而存在。

由於金融市場發展程度和金融監管環境的不同,互聯網金融在美國並未像其在中國一樣獨樹一幟。

在我國,2012年謝平在其研究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互聯網金融」的概念,並將其按發起主體劃分為傳統金融機構的金融互聯網和新興互聯網企業的互聯網金融。

盡管當前這兩者已呈現出明顯的融合趨勢,但人們通常將後者作為互聯網金融的典型代表。

究其原因,財邦金融小組認為,主要來自於傳統金融機構與新興互聯網企業在精神內核方面所展現的企業稟賦的差異性,即所謂的「互聯網精神」與「傳統金融精神」的差異性,前者是「開放、共享、去中心化、平等、選擇、普惠、民主」,後者是「精英化、神秘化、信息不對稱」。

互聯網金融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出現於美國,但在美國卻罕有「互聯網金融」(InternetFinance)的稱謂,而是以電子金融(E-Finance)、網路銀行、網路保險、P2P等分散的形態而存在。由於金融市場發展程度和金融監管環境的不同,互聯網金融在美國並未像其在中國一樣獨樹一幟。

8. 互聯網金融發展演變

互聯網金融最開始應該是從國外發展而來的吧,開始是做P2P,純中介的信息平台,傳到國內以後就有眾籌之類之類的項目。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背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金生物醫葯 瀏覽:249
貨幣基金累計凈值 瀏覽:957
股融資增加 瀏覽:220
中金嶺南股票值得投資嗎 瀏覽:504
中期期貨研究報告 瀏覽:315
東阿阿膠股票最新價格查詢 瀏覽:283
北上資金數據東方財富 瀏覽:42
企業外匯風險對沖 瀏覽:1000
人民幣通脹貴金屬 瀏覽:96
007346基金價格 瀏覽:87
錢管家理財 瀏覽:75
美國理財產品收益率 瀏覽:15
中行貸款信用卡分期還款利息怎麼算 瀏覽:742
保險公司可疑交易報送 瀏覽:244
融資會議紀要 瀏覽:535
信託項目6 瀏覽:846
簡理財兜底嗎 瀏覽:778
公募基金與銀行 瀏覽:118
融資部喝酒 瀏覽:19
上百元的股票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