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現行金融中介體系的框架是什麼
現代銀行體系一般分為中央銀行、商業銀行等多個體系。首先,中央銀行,通常稱之為貨幣當局。中央銀行作為現代金融體系的核心,主要職責是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維護金融穩定,為銀行和政府等部門服務。我國的中央銀行是中國人民銀行。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要求,人民銀行具體業務分為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發行貨幣,負責現金流動的管理;管理金融市場;負責組織資金清算,維護清算系統的穩定;為金融機構提供再貸款,負責對金融機構執行再貸款政策情況的檢查;代表國家從事國際金融活動等。
其次,商業銀行,是經營貨幣和風險的特殊企業。主要辦理居民和企業存款業務、貸款業務、結算業務、代理業務等,現代商業銀行更多地向中間業務、表外業務等領域涉及。我國的商業銀行既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國有商業銀行,也包括一些全國性的或地方性的大中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同時還包括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等。
再次,政策性銀行,專門從事一些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政策性業務。如專門為糧油購銷企業提供糧油收購貸款的農業發展銀行,其他如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等。
第四、儲蓄銀行,專門從事儲蓄業務的金融機構,如郵政儲匯局。
第五、資產管理公司和財務公司,前者主要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各自成立的專門處置不良貸款的金融機構,後者主要是一些大型企業成立的在企業內部從事資金融通的金融企業。
最後、銀監會,通常稱之為監管當局。我國銀監會從2003年起從人民銀行分設後,專門從事對個類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金融公司等實施監管。
Ⅱ 需我國金融機構體系詳細結構圖
中國金融機構體系結構圖 ┌ 中央銀行 — — ─ ─ 中國人民銀行 ∣ ┌ 國家開發銀行 ├ 政策性銀行 ─ ─ ─ ─ ├ 中國進出口銀行 ∣ └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銀 ∣ — — ∣ ┌ 中國工商銀行 行 ∣ ├ 中國農業銀行 ├ 國有商業銀行 ─ ─ ─ ├ 中國銀行 ∣ └ 中國建設銀行 ∣ ∣ ┌ 交通銀行 └ 其它商業銀行 ─ ─ ─ ├ 中信實業銀行 ├ 中國光大銀行 ├ 華夏銀行 ├ 中國民生銀行 ┌ 農村合作銀行 ├ 廣東發展銀行 非 ├ 保險公司 ├ 深圳發展銀行 銀 ├ 信託投資公司 ├ 招商銀行 行 ├ 證券公司 ├ 興業銀行 金 ─ ─ ├ 融資租賃公司 ├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融 ├ 城市信用社 ├ 恆豐銀行 機 ├ 農村信用社 ├ 浙商銀行 構 ├ 投資基金 ├ 城市商業銀行 ├ 郵政儲蓄 └ 農村商業銀行 ├ 其它公司 ∣ ┌ 中國華融(接管工行) └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 ─ ├ 中國長城(接管農行) (接管四大國有商行不良資產) │ 中國東方(接管中行) └ 中國信達(接管建行) 監 ┌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管 ─ ─ ─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機 ├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構 └ 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
Ⅲ 我國現行金融監管體制的基本框架是什麼為什麼
目前我國的金融監管體制是分業監管體制。
原因:承擔金融監管職責版的機構主要有:(權1)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2)中國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3)中國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三個金融監管部門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共同承擔金融業的監管責任。分業監管有利於集中專門監管人才,提高監管效率和監管水平,也有利於更好地貫徹分業經營的原則,與我國目前的經濟金融運行體制是一致的。
Ⅳ 高分求助:國際金融體系及各金融機構的形成過程
推薦你看下米什金的《貨幣金融學》挺全面的,你想要的好多都有,寫的也不錯。因為幾乎所有金融及金融衍生都來自歐美,尤其美國,所以比較具有參考價值。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Ⅳ 金融體系的基本框架
按我國金融機構的地位和功能進行劃分,主要體系如下:
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1948年12月1日成立。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提供金融服務,加強外匯管理,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銀行的主要區別為:中國人民銀行是政府的銀行、銀行的銀行、發行的銀行,不辦理具體存貸款業務;中國銀行則承擔與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國有商業銀行相同的職責。
金融監管機構。我國金融監管機構主要有: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銀監會,2003年4月成立,主要承擔由中國人民銀行劃轉出來的銀行業的監管職能等,統一監督管理銀行業金融機構及信託投資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證監會,1992年10月成立,依法對證券、期貨業實施監督管理;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保監會,1998年11月設立,負責全國商業保險市場的監督管理。按照我國現有法律和有關制度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保留部分金融監管職能。
國家外匯管理局。成立於1979年3月13日,當時由中國人民銀行代管;1993年4月,根據八屆人大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及其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家外匯管理局為中國人民銀行管理的國家局,是依法進行外匯管理的行政機構。
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監事會由國務院派出,對國務院負責,代表國家對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及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狀況實施監督。
政策性金融機構。政策性金融機構由政府發起並出資成立,為貫徹和配合政府特定的經濟政策和意圖而進行融資和信用活動的機構。我國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包括三家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性銀行不以盈利為目的,其業務的開展受國家經濟政策的約束並接受中國人民銀行的業務指導。
商業性金融機構。我國的商業性金融機構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證券機構和保險機構三大類。
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信用合作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商業銀行是指以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和從事中間業務為主的營利性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實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恆豐銀行等)、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以及住房儲蓄銀行、外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信用合作機構包括城市信用社及農村信用社。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租賃公司等。
證券機構是指為證券市場參與者(如融資者、投資者)提供中介服務的機構,包括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證券投資咨詢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這里所說的證券主要是指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發行和流通的股票、債券、投資基金、存托憑證等有價憑證,通過證券這種載體形式進行直接融資可以達到投資和融資的有機結合,也可以有效節約融資費用。
保險機構是指專門經營保險業務的機構,包括國有保險公司、股份制保險公司和在華從事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分公司及中外合資保險公司。
Ⅵ 目前我國的金融機構的體系架構是什麼
目前,中國金融業已經走出國有銀行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進入多元化架構內。金融體系現存四容個層次:第一、金融監督管理層,包括中國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分別簡稱人行、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又稱一行三會。第二、國家政策性銀行,包括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第三、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商業銀行,其中包括(1)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包括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的資產及交易額佔到國內金融業務的60%以上;(2)其他商業銀行。包括10家全國性商業銀行、112家地方性銀行、以及機構數量最大的信用合作體制—農村信用社;(3)外資金融機構。從加入WTO起,目前已有180多家外資金融機構進入我國。第四、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在銀監會監管下的郵政儲蓄、信託投資公司、租賃公司、財務公司等。
Ⅶ 我過現代金融機構體系的框架是什麼
你說的框架應該是指支柱。
中國所謂「金融四大支柱」,即:銀行、證券、保險、信託。
1、銀行即商業銀行,是間接融資渠道。
由於銀行業前期的「半官半商」色彩和長期經營優勢,獲得了其他三類金融機構難以匹敵的品牌、資產和渠道優勢。目前銀行業開放速度加快,國有銀行改制行路大半,股份制商業銀行開始分別尋找自己的細分定位。與此同時,有實力的銀行發起了保險業投資的新攻勢,其公司金融部們也開始向投行功能過度,而帶有信託性質的理財業務也逐步開展。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大型銀行將成為兼具所有金融業務職能的「全能銀行」。在中國金融體系中占據無可匹敵的優勢地位。
2、證券業實際上是從商業銀行的證券部門分離出來的,也就是歐美所謂「投資銀行」。
由於市場規則混亂,資本市場低迷,對外開放遲緩。目前的證券業正處在前所未有的低迷時刻。此時監管層有意放寬證券業開放,國際投行紛紛「逢低吸入」,可以想見,外資將在中國證券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不過,隨著高層推動直接融資發展,如果股市復甦,流失到海外的融資大單返回A股上市,證券業或有一線生機。
3、保險業是個相對封閉的系統。
中國保險業正經歷過一波投資高潮,目前正處在盤整期。整體來看,雖然中國人口眾多,社保體系不完整,正是壽險業的天堂。但中國貧富差距嚴重,真正消費保險的群體遠未崛起。而在此前的「壽險業大爆炸」中,代理人的誠信廣受質疑。所以保險業必然經歷一個長期的慘淡經營的過程。
4、信託業是中國「特產」。
在國際上,信託僅是一種金融協議模式,並不構成一個行業,中國的「信託公司」在國外大致相當於銀行的資產管理業務。身為「最有想像力的金融工具」,信託業在中國「興風作浪」,典型的「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目前監管層把銀行作為重點,對信託業以「嚴加管教」為主,已經連續進行了5次大規模整頓,中國信託業還在摸索自己的道路,短期之內都不可能進入金融業的主力地位。
Ⅷ 簡述我國的金融機構體系。。
按我國金融機構的地位和功能進行劃分,主要體系如下:
1、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1948年12月1日成立。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提供金融服務,加強外匯管理,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2、金融監管機構。我國金融監管機構主要有: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銀監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證監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保監會。
3、國家外匯管理局。成立於1979年3月13日,當時由中國人民銀行代管;1993年4月,根據八屆人大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及其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家外匯管理局為中國人民銀行管理的國家局,是依法進行外匯管理的行政機構。
4、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監事會由國務院派出,對國務院負責,代表國家對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及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狀況實施監督。
5、政策性金融機構。我國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包括三家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性銀行不以盈利為目的,其業務的開展受國家經濟政策的約束並接受中國人民銀行的業務指導。
6、商業性金融機構。我國的商業性金融機構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證券機構和保險機構三大類。
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信用合作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
證券機構是指為證券市場參與者(如融資者、投資者)提供中介服務的機構,包括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證券投資咨詢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
保險機構是指專門經營保險業務的機構,包括國有保險公司、股份制保險公司和在華從事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分公司及中外合資保險公司。
(8)我國金融機構的框架的邏輯擴展閱讀
產生和發展
最早的金融機構是銀行,它起源於古代的銀錢業和貨幣兌換業,貨幣兌換業規則是現代銀行業的先驅。古代銀錢業及貨幣兌換交易大多發生在寺廟周圍,及在中世紀西歐數月依次的定期集市上。從商人陣營中逐漸分離出來的貨幣兌換商,最初只為各國的朝拜者和國際貿易兌換貨幣,並收取一定的手續費。
隨著商品生產和交換的持續擴大和發展,為避免自己保管貨幣和長途攜帶貨幣的不便和風險,部分異地貿易商和國際貿易商便將貨幣交由擁有良好保管設施的貨幣兌換商保管,並委託後者辦理異地支付、結算業務。
現代意義上的銀行起源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當時,地中海沿岸各國和地區經濟發展較快,貿易也異常活躍,處於地中海中心的義大利成為當時世界的貿易和金融中心,產生了世界上最早的銀行。此後,隨著世界商業貿易、金融中心逐步北移至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銀行業擴展至西北歐其他國家。
社會的日趨細密,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及其引致的多元金融需求,促成了其他金融機構的產生和發展。各類專業銀行,如投資銀行、不動產抵押銀行、進出口銀行等逐步出現;信託投資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金融公司、典當行等專業化金融機構,也漸次出現並在各自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Ⅸ 當前中國的金融體系框架
簡單來講:
貨幣發行行(兼外匯管理)--人行
~~~~~~~~~~~~~~~~~~~~~~
三家監管單位:1、銀監會
2、證監會
3、保監會
~~~~~~~~~~~~~~~~~~~~~~·~
政策性銀行1、國家進出口銀行
2、國家開發銀行
3、農業發展銀行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1、工行
2、農行
3、中行
4、建行
股份制銀行:1、交通銀行
2、招商銀行
3、民生銀行
4、興業銀行
以及:中信、浦發、廣發、光大、等多加全國性股份銀行
和區域性城市商業銀行
還有像非銀行的金融機構:郵儲和農村信用社等
~~~~~~~~~~~~~~~~~~~~~~~~
證券公司包括太多像:民生、渤海、華夏、國泰君安等等等等。
交易所有:上交所和深交所(香港和台灣地區也分別有的)
還有:大連期貨(大豆等)、鄭州期貨(綠豆等)、上海期貨(銅等)
~~~~~~~~~~~~~~~~~~~~~~~
保險公司:
分工:政策、財產保險、人壽保險、健康保險、農業保險等
1、中國人保控股公司
2、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3、 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4、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
5、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6、 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
7、 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
8、 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
9 中國財產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0、 中國人壽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1、 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2、 中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4、 太平保險有限公司
15、 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16、 太平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7、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18、 民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9、 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
20、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有限公司
24、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34、 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35、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36、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
太多太多
等等等
~~~~~~~~~~~~~~~~~~~~
上面沒有涉及全外資金融機構
Ⅹ 銀行的體系框架是怎樣的
中國銀行體系由中央銀行、監管機構、自律組織和銀行業金融機構組成。通過下圖表格做個簡單介紹。
中國人民銀行是中央銀行,在國務院的領導下,負責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銀監會,負責對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實施監管
中國銀行業協會是在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性非營利社會團體,是中國銀行業的自律組織。
中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大型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小商業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