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BAT進軍互聯網金融圖

BAT進軍互聯網金融圖

發布時間:2021-12-18 05:23:40

A. BAT三座大山之下 互聯網金融還有創業機會嗎

互聯網金融不只是簡單的理財,還有很多細分行業的。BAT現在並沒有壟斷。而且他們本身沒有這塊的基因,如果你做得好,很有可能會被收購,這樣也是一種成功的創業

B. BAT對互聯網金融怎麼想

阿里的支付寶相關產品在全球金融產品裡面可以說是最好的之一
QQ帝國的理財通和微信支付也有非常大的用戶量
網路理財,錢包等等都有布局的

都在構建一個閉環,而金融和支付都是其中一個重要部分

C. BAT三大互聯網巨頭紛紛向銀行「輸血」釋放什麼信號

BAT,一般復指中國互聯網制公司網路公司(Bai)、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騰訊公司(Tencent)三大巨頭首字母縮寫。
互聯網金融行業已經全面遍地開花,創業的高峰再次來臨。BAT三大巨頭,怎麼不會有動作!而進軍金融業,嗅到了巨大的商業機會,紛紛向銀行「輸血」,完成各自公司的金融事業部的資源重組,帶動整個公司良好健康快速的發展。
當商業的味道足夠濃時,誰會輕易放過任何一次為公司發展的機會呢!我想BAT不會,更何況他們是商業的驅動者和引導者。
作為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BAT已經穩扎在中國土地上,他們並不滿足當前布局,而是把商業版圖拓展全球。

D. 當用戶已經被數據化,押注互聯網金融的bat誰會笑到最後

1、挖掘金融數據的價值
金融和數據很難脫離關系,隨著搶占場景階段的結束,互聯網金融正在進入深化變現的階段,無論是消費金融,還是現金貸,這都離不開大數據風控。
相比之下,阿里擁有更多的用戶消費數據,網路則掌握著最強的數據建模和分析能力,而騰訊則擁有最復雜的社交關系鏈,這些數據將成為BAT三巨頭產品差異化的關鍵

2、金融場景海外化擴張
隨著國內互聯網金融市場競爭的飽和,以及中國遊客大量出海消費,擴張海外場景正在成為新一輪爭奪的焦點。網路的選擇是通過工具化產品的國際化在海外建立了一系列消費場景。
而阿里巴巴和騰訊則更多是藉助移動支付。如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泰國、日本、韓國等中國遊客的熱門目的地都投入了大量的線下廣告和線上補貼活動。
微信支付目前已經接受超過10種外幣交易,而支付寶則與多個國家的7-11便利店達成合作關系,並對接了日本全境1.3萬家羅森便利店。這場關於海外金融場景的爭奪2017年仍將持續。

3、金融科技探索新模式
正如網路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網路第四季度財報中提到的那樣,「網路正在用科技的力量重新定義互聯網金融、重塑行業規則,引領人工智慧與場景應用有機結合的金融創新。」當然,在互聯網的世界裡,技術能力也不盡相同。
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網路探索的是「千人千面」的定製化財富管理服務,騰訊則在區塊鏈等新金融技術領域展開嘗試,而阿里巴巴則更多藉助阿里雲的海量數據處理能力探索金融的新模式。這些由技術內生出的模式變革正在影響和撼動著中國金融業。

4、金融技術的開放生態
改變現有金融模式的前提是有足夠豐富的數據源源不斷地輸入,從而訓練演算法模型,不斷精進。因此在未來的幾年中,擁有技術能力與技術優勢的公司選擇將自己的技術輸出給業界,展開更多的同業合作,共享技術成果的同時,收集更廣泛的數據,並推動傳統金融行業數字化或許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要趨勢。
阿里巴巴在去年的雲棲大會上正式啟動「螞雲計劃」,升級後的阿里金融雲將為合作夥伴包括雲計算、人工智慧、安全、信用支付、金融生態於一體的金融雲服務。
而網路的優勢在於人工智慧方面的深入布局,所以網路金融主要以身份識別認證、大數據風控、智能投顧、量化投資、金融雲、智能獲客為六大金融科技發展方向,向業界開放能力。
至於騰訊,在騰訊集團的連接戰略下,騰訊金融雲則專注於做金融機構的連接器,為互聯網金融企業提供基礎設施。

一個總結
對於巨頭而言,萬億級互聯網金融蛋糕顯得十分誘人,尤其是在各家先後拿全各類牌照後,之前限制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玻璃門」正在減少,C端用戶也正在被更系統地數據化。
如果說過去的3-5年是互聯網金融的野蠻生長時期,那麼在2017年,或許國內的互聯網金融將發展得更貼近與國外更喜歡用的一個詞——FinTech 金融科技,金融行業不再是鐵板一塊,它正在被新技術所影響滲透,而對於BAT而言,或許同時掌握核心技術和海量數據才會成為最終勝出的那一家。

E. 除了bat還有哪個巨頭加入互聯網金融

各大門戶,京東,小米等等都加入互聯網金融

F. BAT引領互聯網金融熱,是機遇,還是挑戰

既是機遇
又是挑戰

G. BAT不僅是三大互聯網公司, 還是金融公司不止是支付

支付寶掀起了電子支付的革命,也是移動支付的領軍應用,有人說微信支付已經超越了支付寶,我想說微信用戶確實超越了支付寶的用戶,但不代表微信支付超越了支付寶。

很多人都在將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做比較,而忘記了作為中國三大互聯網公司的BAT每個都在互聯網金融有布局,騰訊因有了微信才得以與支付寶在支付地位上一戰高低,我們今天來看看BAT的金融布局。

重重之重,並不是誰的金融布局有多好,而是作為中小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應該關心這三家誰給的收益最多,從上面的理財產品的收益對比上,我們不難看出,錢放在誰那裡給我們的回報最高,而不是一味的看誰的用戶多。


H. 實業巨頭涉足互聯網金融,可以從bat身上取什麼經

近日,有關互聯網金融的新聞熱點再一次占據了媒體頭條。業界期待已久的互聯網金融協會終於將要在本周 25 號在上海正式成立,這也正式標志著互聯網金融開始逐步進入細則監管階段。亞洲博鰲論壇開幕,強調互聯網金融要守住風險底線,做好風險控制。而行業玩家動態也不少,恆大日前也正式宣布進入互聯網金融板塊,主要業務是基金、支付、保險、理財等服務,而 BAT 等為代表較早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展開角逐的巨頭,也並沒有放慢前進的腳步,繼續在消費金融、錢包支付、理財等業務板塊排兵布陣。
但無論是監管的深入、協會的成立,還是恆大的入局,其實都是互聯網金融升溫的表現,行業參與主體在不斷擴圍,而目前互聯網金融市場局勢如何?實業玩家為何紛紛入局?相比 BAT ,新入局者恆大們,又需向螞蟻金服、網路金融等互金巨頭學習些什麼?
實業玩家紛紛湧入互金領域為哪般?
聚焦目前的互聯網金融領域,以 BAT 等為代表的巨頭企業憑借自身優勢不斷擴張版圖,在這種情況下,國內眾多具有實際產業背景的平台,像萬達、恆大、綠城等也紛紛躋身這一市場,試圖在巨頭之外分一杯羹。為什麼這些產業平台在做好自身實體主業的同時要開始向互聯網金融進軍?這其中是有很多的戰略和戰術考慮的。
其一,互聯網金融本身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目前,基本上所有的互聯網公司,包括阿里、騰訊、網路、京東等都已經發展了互聯網金融業務板塊。這個市場的級別已經達到了萬億甚至更高。《 2016-2020 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2016 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規模將達 17.8 萬億,未來五年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 24.67% ,到 2020 年預計將達 43 萬億。而央行的數據顯示,初步統計, 2015 年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 138.14萬億元,隨著互聯網金融滲透力度的加強,占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也會進一步加大。
第二,互聯網金融監管開始逐步成熟,這個時候進入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競爭環境。
去年 7 月 18 日央行聯合十部委對外發布了《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正式定調了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政策導向;此外《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也正是對外發布,提出了網貸監管的一些基本原則。像恆大這樣的實體企業這個時候進入,其實已經處在了一個相對比較規范的發展機遇期,可以享受到一些已經開始逐步明確的政策監管原則,降低了政策變動的應對風險。
最後,實體產業本身就有轉型互聯網的需要。
從企業轉型而言,互聯網 + 已經成為各個平台和企業都在深思的問題,而對於這種實體產業,本身就鑽透了一個或者幾個產業,圍繞這幾個產業做好金融服務,其意義和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對不論是恆大的房地產項目,萬達的廣場、消費和影業還是綠城的供應鏈,都需要資金服務的介入,加上這些產業方往往有各種各樣的產業鏈合作商和服務方,這些企業也往往需要各種投融資服務。
對著這些大的產業背景平台而言,做互聯網金融服務,不僅可以將自身服務戰略化,還可以將周邊合作方的需求整合進來,打造一個圍繞產業鏈的互聯網金融綜合服務。
BAT 等互金巨頭以何姿態迎接新人?
面對恆大這樣的傳統企業做互聯網金融,較早進軍互聯網金融領域,並結合自身優勢打造閉環生態系統的阿里、網路、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公司,將以怎樣的布局狀態迎接新人?
螞蟻金服的調性是比較高的,無論是在品牌、產品、產業鏈和金融資源合作方面,都具備資深的業內整合能力,旗下也有小貸、支付、銀行、徵信、保險、基金等多項金融服務牌照,除了身出互聯網公司背景之外,其實已經成為國內另一個綜合性的,囊括大多數金融服務的一個供應商。螞蟻金服的核心優勢在於龐大的電商交易資料庫,通過對阿里巴巴電商平台交易信息的採集,利用大數據對信息進行整理與篩選,為螞蟻金服的貸款業務和理財業務提供識別與把控風險的技術支持,另一方面依託支付寶所衍生出來的信用交易環節,能進行個人信貸、商戶信貸、理財、徵信、保險以及證券等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網路金融業務布局在去年 12 月發生重大調整,成立了網路金融服務事業群組(FSG ),並將其上升到網路戰略級業務高度。通過整合旗下包括消費金融、錢包支付、互聯網證券、互聯網銀行、互聯網保險等多個板塊的業務,目前已成為金融領域布局全面的一支重要力量。與螞蟻金服、京東金融主要依託電商平台展開金融服務不同的是,網路金融的優勢在於通過與網路地圖、手機網路、網路貼吧等進行生態聯動,藉助網路糯米、網路外賣、 Uber 、去哪兒等搭建各種不同的消費場景,為發展金融提供良好的貸款環境和信用支付環境,實現更好地連接人與金融服務。此外,利用網路大數據分析能力為風險管理和信用等級的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也能為金融服務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提升用戶體驗,建立差異化的競爭壁壘和價值創造。
京東金融過去一年一直在對標螞蟻金服,並且也具有深厚的電商產業鏈條,可以圍繞這部分資源做 B 端和 C 端的金融服務,過去一年一直在建立「金融科技」這個概念,以「賬戶、風控、連接」來歸納平台做金融業務的核心優勢。其中,京東金融最核心的競爭能力是依託於場景進行的消費金融和理財、眾籌等服務嵌入,並且利用互聯網公司的技術和數據分析能力,將這種金融服務更為普世化。
基於社交起家的騰訊在開展金融業務時,幾乎唯一的優勢就是入口,龐大的 QQ 用戶和微信用戶成為構築騰訊金融版圖的基石,騰訊金融業務也一直圍繞著如何滿足這些既有客戶的金融需求服務。騰訊還成立了「支付基礎平台和金融應用線」,來統一管理互聯網金融業務,將原有的支付、理財、徵信等業務整合至獨立的業務條線。目前騰訊金融也完成了包括支付、借貸、理財、基金、保險、證券等多個領域的布局。
各路玩家紛紛入局互聯網金融展開角逐,未來到底誰家能更勝一籌還未成定局。但不得不承認,目前以阿里、網路、騰訊、京東等為代表的互聯網科技公司結合自身優勢,憑借龐大的基礎性用戶群體和海量用戶數據,基於這些用戶的數據和需求來搭建場景,進行生態聯動,以技術和數據為內核驅動金融發展,已經在這場跑馬圈地運動中佔得一席之地。
造勢過後的實業玩家,如何汲取互聯網經驗?
以恆大等為代表的傳統企業「主動出擊」轉型做互聯網金融,其實也可被視作是順勢而為,相對於互聯網企業,傳統企業由於多年積累,在供應鏈、產業鏈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但也存在劣勢,對於業務線龐大的傳統企業來說,應該如何高效地整合、打通自身內部資源,在 BAT 的夾縫中撕開一道口子,紮根金融領域並更好地提供金融服務呢?這或許能從互聯網金融公司的發展上汲取一些經驗。而從 BAT 等巨頭日漸明晰的發展路徑中也不難歸納總結出,注重產品的用戶體驗及場景化營銷,在數據、技術、生態聯動以及場景鋪設上下功夫乃為上策。
以螞蟻金服為例,螞蟻金服在一段時間內通過服務小微、提供線上快速的審批放款服務,服務了眾多的商戶和個人客戶迅速獲得了很大一部分市場,這種場景滿足了很多人的便捷借款需求,目前已經繼續在強化大數據和風險管理運營模式。其中支付寶是平台,理財、融資和消費是場景,而以支付為核心的整個生態的搭建則是一個工程。
除了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現在也在強調自己的金融科技以及場景化的投融資服務,如白條、眾籌以及智投等產品,其實是在利用技術、平台和用戶基礎上做了耕讀場景化服務,京東的場景主要是用戶的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和眾籌、理財等服務,並且整體依託於京東電商這個平台。京東的生態鋪設和螞蟻有較大相似性,因為兩者都是電商金融化的顯性,傳統企業可以學到的是依託於場景和需求的服務嵌入、互聯網化的產品營銷和運營方法。
網路金融目前也在利用旗下的金融和技術資源,在產品、運營、風險管理與場景、平台和互動上做了很多的嘗試。網路金融通過來自手機網路、網路地圖、網路貼吧等海量用戶和數據,以及網路糯米、去哪兒、網路外賣、 UBER 等內外部產品所構建的強大 O2O 場景,將理財、信貸和其他服務進行整合,進而延展自身的金融服務。除了利用內部已有的資源優勢外,可以察覺的是,網路金融還在不斷開拓諸如教育、旅遊、二手車等領域的新場景。以消費金融下的教育信貸為例,依託網路在教育領域的多年深耕,網路教育信貸創新業務模式,基於互聯網入口和大數據優勢,與教育機構合作提供專業高效的金融服務。從打法上來看,網路金融通過打通內外部場景形成雙重合力。而網路錢包作為整個金融的支撐平台,最近也在進行升級,正在不斷加入更多的金融服務,筆者在網路錢包最新版本上已經看到有教育信貸的入口,在此基礎上可以大膽預測,未來網路錢包不是簡單的支付工具,而將成為連接網路金融全服務的平台。
此外,利用互聯網特質打破交易界限,從而滲透海外需求也是一大趨勢。除了服務中國消費者外,網路金融的國際化業務也在加速拓展,日前網路錢包已上線海外購服務,布局跨境購物場景。國際化也一直是螞蟻金服的重要戰略之一,目前螞蟻金服已經在俄羅斯、美國、巴西、西班牙、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取得比較快的發展,提供的業務包括旅遊預訂、交通、購物、退稅、一體化體驗等。
所以,對於恆大、綠城、萬達這些產業方平台而言,雖說具有產業資源優勢,在轉化為互聯網金融產品上有一定的基礎資源,但是後續的產品、營銷和運營方面,以及在場景化、平台化的能力打造方面,還是有很多方面需要借鑒 BAT 這些互聯網公司的經驗模式。

I. BAT是怎麼自我顛覆互聯網金融的

7月初,螞蟻金服宣布,旗下支付寶的服務窗中接入了極飛農業服務窗,用戶可通過支付寶APP上搜索「極飛」,在線訂購極飛農業提供的無人機噴灑農葯服務。這一新服務,表面上看只是一個很有噱頭的O2O嘗試,但實際上,一個可以讓人輕松想像的農村、農葯、農業的金融場景也就蘊含在其中了。
這只是BAT們布局場景金融的一步小棋。在整個互聯網金融的大棋盤上,處處都是這樣的伏兵,時刻准備對已經觸及天花板的各種寶們的互聯網金融形態,進行再次顛覆。
騰訊:社交金融里處處都是場景開路
在互聯網金融產品中,最有草根含量的,非微信紅包莫屬。作為騰訊互聯網金融矩陣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微信支付用紅包開路,成功利用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春節,從2014年開始,在3次春節紅包的大戰中,都完敗了網路和阿里兩大對手。
紅包是中國人最喜歡的場景。春節紅包,這就是億級用戶體驗下的場景,形象而具體,無師自通。但紅包的主要使用場景大多是朋友之間的禮尚往來,騰訊的破局之道即是由此衍生出更多場景。
騰訊在互聯網金融上,因為缺少場景體驗曾經在很長時間內極度郁悶。2005年即推出財付通,以抗衡阿里2004年推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可直至2013年,財付通並沒有成功的將騰訊的龐大社交用戶轉化過來。理由同樣簡

閱讀全文

與BAT進軍互聯網金融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泰金理財c 瀏覽:605
外匯業務英文 瀏覽:909
300413快樂購股票 瀏覽:982
特力a股票怎麼樣 瀏覽:340
女理財專員 瀏覽:112
理財產品術語 瀏覽:132
愛賺錢理財 瀏覽:854
易方達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凈值 瀏覽:457
招行理財收據 瀏覽:936
基金生物醫葯 瀏覽:249
貨幣基金累計凈值 瀏覽:957
股融資增加 瀏覽:220
中金嶺南股票值得投資嗎 瀏覽:504
中期期貨研究報告 瀏覽:315
東阿阿膠股票最新價格查詢 瀏覽:283
北上資金數據東方財富 瀏覽:42
企業外匯風險對沖 瀏覽:1000
人民幣通脹貴金屬 瀏覽:96
007346基金價格 瀏覽:87
錢管家理財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