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互聯網有哪些值得金融行業利用的東西
獲客方式,信息快速抓取,信息的共享
B. 互聯網消費金融大戰硝煙再起!
近年消費金融新產品不斷涌現,僅2014年就動作不斷:2月,京東「白條」正式公測,3月騰訊阿裡布局網路信用卡,7月阿里巴巴推天貓分期付款,9月網路發布「百發有戲」……
布局熱情或來源於網購族的迅速發展。艾瑞咨詢集團聯合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阮京文指出,2014年上半年中國網路購物用戶增長超過預期,規模已經達到3.3億人。龐大的消費需求孕育了一個潛在可觀的消費金融市場,但是消費金融在國內仍處在起步發展階段。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銀行發放的貸款中,有82%都是貸給企業,只有18%是貸給個人消費,而這18%中又有15%是房貸,真正利用消費金融工具來進行日常消費的比例只有3%。
此外,由於受到嚴格的監管,專業消費金融公司業務創新的空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根據有關規定,國內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不包括房貸和車貸業務,僅能提供各種消費貸款,如家用電器、旅遊、婚慶、教育、裝修等耐用品消費項目。然而,這些領域貸款占個人消費貸款的比例很低。
互聯網公司作為消費金融「新貴」,能扭轉這個局面嗎?筆者認為,互聯網大佬們至少可以在拓展目標客戶、擴大經營范圍和強化跨界合作三方面有作為。
拓展目標客戶。與美國和歐盟消費金融公司的目標客戶相似,我國消費金融公司主要的經營目標是有穩定收入來源的年輕人、年輕家庭和中低收入群體。顯然,這部分人信貸需求大,對教育、旅遊等有很強的消費願望,並且有較為穩定的還款能力。但這畢竟是消費金融市場的一小部分,互聯網大佬們完全有能力喚醒更多「沉睡資本」。消費金融應是為追求更高生活品質的人提供的信用服務,這可以看做是刺激消費的一種手段,其針對群體應該按照消費需求劃分,而不是收入。互聯網公司可以把產品與消費金融模式結合,進而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天貓分期付款可以算是一個互聯網時代消費金融的初級版,以後還可以推出不同的產品,設計不同的搭配,用金融連接消費和投資,以吸引更多人參與到游戲中。
擴大經營范圍。從美國、歐盟和日本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實踐看來,除了不斷翻新貸款組合的花樣外,多樣化貸款用途也是業務拓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國居民的消費習慣更傾向於「現收現付」的消費方式,因此,國內的消費金融公司也紛紛拓展貸款渠道。以捷信金融消費公司為例,最初公司經營范圍是向消費者提供各類電子產品和家電產品,後來將駕照考試、婚紗禮服等產品項目也納入其中,現在公司在天津開設超過550家門店為消費者提供信貸服務。相比之下,互聯網公司在為產品找銷路方面有天然的優勢,不管是京東、網路、騰訊還是阿里,都可以做到平台產品促銷與信貸推廣可以無縫對接,信貸產品創新速度和質量留下了更多想像空間。
強化跨界合作。不可否認,互聯網公司在很多方面都有優勢,至少每一個新產品出現,都能夠吸引到足夠的注意力,但軟肋也很明顯,那就是消費金融專業管理經驗不足,通過跨界合作來提升消費金融運作的專業性是一個可考慮的方向。與美國、歐盟國家不同,我國的信用體系建設尚不完善,還沒有完備的個人信用資料庫。如果一味強調產品創新而出現濫發信用現象,產品風險系數提升,這將給互聯網公司埋下安全隱患,盡管現在互聯網公司都注重沉澱數據,以提升對借貸者風險評估水平,但數據的有效性、分析的專業性還待檢驗。如果金融管理經驗不足,可以把部分業務外包給專業性更強的金融機構,或者合作。比如可以與小貸公司、P2P平台等合作,獲取個人、企業的徵信數據,借鑒其風控模式等。
(圖片來源網路)
C. P2P網貸平台為什麼都偏愛做消費金融業務
P2P作為信息中介,來所借自款項到融資人後是很難鎖定他的真正的用途的,而消費金融的所借款項基本都會直接或者間接轉給商家。而資金用途的控制,是金融風險控制的重要一環。
P2P金融與個人消費金融最大的區別在於用戶。用戶的不同,可能導致的風控管理就不一樣。P2P金融的用戶主要是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但個人消費金融則面向個人消費者。
個人消費金融單筆授信額度小、審批速度快、無需抵押擔保、服務方式靈活、貸款期限短。
D. 中銀消費金融的旅遊金怎麼套現
是合法的,而且被中國銀行認可的,至少他們的辦出來的貸款可以刷中國銀行專用的分期的pos機的,他是中國銀行旗下的一個金融管理公司,有小額貸款業務,不需要抵押,他會根據你的信用記錄批復給你相應的貸款,一般會根據你的資質,工作證明,薪資證明,銀行水單,是否在合作單位消費信息等給予審核,只要信息是真實有效的,審核不是很嚴。我以前公司跟他們有合作,是教育培訓機構,他們的優點在於批復很快,基本當場或者第二天就能出結果,而且一般額度還都可以的,反正肯定比信用卡高多了,缺點是利息比信用卡高很多,我以前的公司因為有合作,所以學生的利息和手續費比正常的商業貸款低蠻多的,所以我不知道沒有合作的話是不是會比商業貸款低。但是他們是絕對靠譜的。
E. 我想在海爾消費金融辦理旅遊分期服務,為什麼一直提示我下載嗨付app
嗨付app是海爾消費金融的綜合消費金融服務平台,下載了之後全程在線辦理啊,快,而且能實時查看申請狀態,後續還款也能看見。
F. 為什麼消費金融2.0能實現0元享旅遊
要解釋您的問題,首先需要重新定義旅遊和投資的概念,就象您提到的暴雪金融消費金融2.0模式就是將收益權前置,從而實現用戶投資後,立即0支出享受旅遊的行程,可以馬上獲得消費的權利,而同時仍得獲得一定的額外收益,這將顛覆人們對普通消費的理解。希望簡要的解答能幫到您。
G. 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優勢有哪些
答:
1、政策方面
眾所周知,我國在亞洲金融危機之中正式提出發展消費金融,中國人民銀行在1998年和1999年相繼放開了個人住房貸款和汽車消費貸款的政策,以促進以商業銀行為主導的金融機構開展消費金融業務。這也是發展消費金融對擴大內需、促進消費、促進經濟發展結構合理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在今年的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要在全國開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產品」,消費金融成為熱點詞彙。據了解,2016年3月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印發 《關於加大對新消費領域金融支持的指導意見》,政策利好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2、技術優勢
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傳統消費金融的不同之處在於互聯網消費金融利用了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打造「線上互聯網+線下實體」的運行模式。從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機構在資金來源上有一定的優勢,通過探索信用消費+場景布局,進而打造成一個全新的「互聯網+」的樣本,通過場景的建立,增強客戶粘性,不斷擴張消費金融市場,實現盈利。隨著雲計算的普及,大數據挖掘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精確的進行市場細分、選定目標客戶、評估客戶信用等級,從而降低資金配置風險,提升風險管理能力。
3、市場需求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消費需求也更加旺盛,8090後超前消費意識逐漸增強,接受新型金融產品的能力較強,因此使用消費信貸手段來緩解預算不足的觀念逐漸深入,因此,在居民消費觀念日益成熟的背景下,發展消費金融已經具備相應的社會基礎。而作為解決資金問題之一的消費金融系統必將迎來發展商機,像迪蒙自主研發的消費金融系統是一款集消費貸款、消費分期為一體的業務管理系統,有效幫助企業迅速開拓消費市場,推動消費金融業務發展,實現業務模式的「互聯網+」轉型。系統通過規則引擎、工作流引擎、自動徵信、商家加盟的方式,實現借款業務的快速審批、智能風控、借款流程自定義等功能,滿足消費金融公司快速、高效、便捷的借款業務需求。
H. 大家如何看待消費金融市場的火熱
對於這么一個市場的火熱,我感覺肯定是這個時代發展的必然。
I. 互聯網發展趨勢
當今世界網路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互聯網正在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生產和生活各個領域,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帶來了國家治理新挑戰,並深刻地改變著全球產業、經濟、利益、安全等格局。互聯網正在成為21世紀影響和加速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重要因素,成為推動全球創新與變革、發展與共享、和平與安全的重要議題。把握互聯網發展趨勢,深化互聯網應用,加強互聯網治理,才能讓互聯網更好地服務人類發展。
當前全球互聯網呈現出了以下發展趨勢:
一是互聯網將成為全球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助推器。互聯網正在為全球產業發展構建起全新的發展和運行模式,推動產業組織模式、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全面創新,加速產業轉型升級。眾包、眾創、眾籌、網路製造等無邊界、人人參與、平台化、社會化的產業組織新模式將讓全球各類創新要素資源得到有效適配和聚合優化,移動服務、精準營銷、就近提供、個性定製、線上線下融合、跨境電商、智慧物流等服務將讓供求信息得到及時有效對接,按需定製、人人參與、體驗製造、產銷一體、協作分享等新商業模式將全面變革產業運行模式,重塑產業發展方式。互聯網構建的網路空間,將讓產業發展更好地聚集創新要素,更好地應對資源和環境等外部挑戰,將推動全球產業發展邁入創新、協調、綠色、共享、開放的數字經濟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