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發布時間:2021-01-03 14:48:26

『壹』 香港的經濟地位在世界排名第幾

香港經濟世界排名第四位。世界各大城市經濟排名具體如下:
1、紐約--全面領先
作為此次排名第一的紐約,其"產業支撐"和"綜合環境"在所有參評的45個城市中位於第一位,綜合得分87.2。紐約的"金融市場"和"服務水平"也排在第二高位。僅有"成長發展"相對薄弱,位列中國三個城市之後,排名第四。
紐約的全面發展是紐約超越倫敦、在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中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
國際上可與紐約抗衡的競爭對手目前只有倫敦。在成長發展、產業支撐和創新產出方面,紐約的表現優於倫敦;而在市場和服務水平方面則略遜於倫敦。
2、倫敦--老牌勁旅
倫敦歐洲排名第一,從綜合指數得分上看,85.7分的高分與紐約僅有1.5分的差距,兩個城市幾乎難分伯仲。
倫敦在金融市場和服務水平兩個要素上排第1位,綜合環境排名第2位,產業支撐排名第3位,成長發展排名第6位。
作為老牌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在跨國銀行拆借、國外股票交易、國際債券發行與二次買賣、外幣匯兌、海上保險與航空保險等眾多國際金融市場都擁有重要地位。
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作為金融行業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國際貨幣市場定價。並且全球各地又在Libor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包括Nibor(紐約)、Sibor(新加坡)、Hibor(香港)、Shibor(上海)等同類產品。
3、東京--領軍亞洲
東京在"金融市場"、"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三方面的排名全都是第3,這也決定了東京在全球金融中心的"三甲"地位。依靠日本發達的工業產業,東京的"產業支撐"排在第二位,僅次於紐約,唯一拉東京後腿的是"成長發展",排在該項的第5位。
作為亞洲區的頭號種子,東京在亞洲金融中心排名第一,超過香港、新加坡和上海。除了創新方面落後於上海、香港,其他各項排名中,東京全都是亞洲區的領軍者。
4、香港--承東啟西
地理位置是香港無與倫比的優勢。在這樣一個全球市場中,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需要有一個接駁點來連接,香港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首選。
在發展指數報告中,香港在5個評價要素方面發展均衡,皆名列前茅,尤其是成長發展方面表現突出,排名第2,僅次於上海。
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並且排名靠前與香港政府的不斷推動密切相關。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就曾表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中國內地良好的經濟發展前景做基礎,香港定位於和紐約、倫敦的競爭。
5、巴黎--服務至上
雖然在法國出現了金融界史上最大的違規交易案,雖然有"魔鬼交易員"之稱的法國興業銀行前期貨交易員熱羅姆·凱維埃以一己之力就給銀行帶來了幾十億歐元的損失,但是浪漫之都巴黎還是以它的金融服務贏得了選票。
作為世界重要金融市場之一的巴黎,其優勢在於人才智力資本、政府服務水平和城市生活環境對金融產業的服務水平。其服務排名第4,金融市場、綜合環境排名第5,產業支撐排名第6,而成長發展成為巴黎金融中心的短板,僅列第9位。
法國巴黎銀行行長米歇爾·皮貝魯此前就曾在上海表示:鼓勵金融服務類產業發展,調動其積極性,是世界級金融中心建立所必須的。此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也是保障國際金融中心長期發展的基礎。
6、新加坡--均衡發展
新加坡的優勢在於產業支撐較強,各方面發展平衡,不存在明顯短板。位列此次十大金融城市第6位。
從五項指標來看,新加坡的單項排名全部在5-8名之間。產業支撐排名最靠前,位居第5。服務水平排名第6,成長發展和綜合環境雙雙排在6位。
立足、服務於整個東南亞地區是新加坡獲得較強產業支撐的基礎。建立亞洲美元市場、在亞洲最早設立金融期貨市場等,新加坡一直走在隊伍的前列。
7、法蘭克福--歐洲心臟
歐洲統一使用歐元之後,歐洲中央銀行就設在法蘭克福,其前身是設在法蘭克福的歐洲貨幣局。如此得天獨厚的"心臟"位置決定了法蘭克福在金融中心中的地位。
這座位於歐洲心臟的大都市,其優勢在於其發達的金融市場,在此次排名中,法蘭克福的金融市場排名居第6位。目前共有300多家德國和外國的銀行、金融機構駐扎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是世界著名交易所之一,僅次於紐約和東京的交易所。
8、上海--成長先鋒
上海的優勢在於成長發展潛力大,在所有45個參評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在五大新興經濟體城市(上海、聖保羅、莫斯科、約翰內斯堡、孟買)之中,受訪者對上海構建全球金融中心的信心程度最高。
正在舉辦的世博會,有利於提高科技創新力,更有利於促進上海金融市場的活躍程度。從各種構建國際金融中心的子要素分析,上海目前都處於積極發展的地位,並具有強大的待開發潛力。
然而,上海在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也存在短板。根據IFCDIndex顯示,上海在金融市場和產業支撐方面排名均為第7位,但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的得分均在50分以下,遠低於其他入圍城市。
9、華盛頓--美洲老二
華盛頓不但是美國的政治中心,在金融城市環境上也有突出表現,在美洲地區的金融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二。
其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表現較好,分別排第8和第10,成長發展排名第12,產業支撐排名第12。
10、悉尼--環境優越
悉尼的優勢在於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而在金融市場、成長發展和產業支撐方面均遜於東京、香港、新加坡和上海。
但作為大洋洲為數不多的金融中心,悉尼在南半球以及亞太地區,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貳』 香港的『自由港』地位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什麼關系

自由港的發來展會促進港源口向綜合性、多功能方向發展,使港口成為外向型經濟中心。同時,促進港口所在地區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香港地理位置優越,是連接北美洲與歐洲時差的橋梁,與內地和其他東南亞經濟體系聯系緊密,又與世界各地建立了良好的通訊網路,因此能夠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

『叄』 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否會被上海取代

我在香港養病半年,我個人感覺導致香港日益衰退兩個原因,第一是地緣優勢的喪失,大陸日益崛起,替代了香港之前扮演的橋頭堡作用。大陸現在直接對話國際,香港的中介優勢喪失,這個不用多說。



確切說,政治體制跟經濟發展之間是沒有必然聯系的,我這里,沒說民主不好,也沒說獨裁好,就事論事的說,全球民主體系下出現過很多牛逼的國家,當然也出現過很多很破敗的國家,很大程度上這還是兩件事,獨裁不是好體制,但是許多阿拉伯地區,也一樣能享受很好的石油紅利,過著還不錯的生活,新加坡也從來不是民主國家,一樣可以靠著馬六甲過著不錯的日子,嚴苛峻法下的新加坡,也沒人拿他體制說事,本質而言,這是兩件事,民主不是解決經濟問題的良方,不要以為民主了,就什麼都有了。

『肆』 為什麼香港能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在鴉片戰爭中來,被當時的英國源侵佔去,而後作為英國的殖民地,深受英國資本主義的影響。
而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英國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便大加培養之。
回歸中國後,因為一國兩制的戰略,香港內部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這樣能夠更多的與歐美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契合,從而獲得更高的經濟地位。

『伍』 為什麼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gdp只有美國人的一半

你說的是人均抄GDP吧
GDP除以人數,就是人均GDP
拿2007年來說,2007年美國GDP總量為139800億美元,香港GDP總量是2050億美元。美國是香港的86.2倍
2007年美國人口3億,的香港人口為692.17萬,美國人口數是香港的43倍
這樣算出來的人均GDP自然美國是香港的2倍
美國是一個國民經濟體系很健全的國家,也就是說,工業,農業,服務業(包括金融)都很發達,美國的金融中心,比如紐約、芝加哥,在國際金融中的地位都不弱於香港。香港只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領土,面積,人口等方面遠遠弱於美國,總的GDP自然比美國少很多。
GDP是衡量國民經濟的,衡量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和GDP總量沒多大關系,和人均GDP關系也不大,人均GDP不能說明財富分配情況。
基尼系數來源於洛倫茲曲線,它是先將一國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隊,然後考慮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將人口累計百分比和收入累計百分比的對應關系描繪在圖形上,形成了一條曲線。洛倫茲曲線和45度線之間的區域的面積,除以45度線以下三角形的面積,就是基尼系數。

『陸』 為什麼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

地理位置是香來港無與倫比的源優勢.在這樣一個全球市場中,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需要有一個接駁點來連接,香港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首選。
在發展指數報告中,香港在5個評價要素方面發展均衡,皆名列前茅,尤其是成長發展方面表現突出,排名第2,僅次於上海。
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並且排名靠前與香港政府的不斷推動密切相關.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就曾表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中國內地良好的經濟發展前景做基礎,香港定位於和紐約、倫敦的競爭。

『柒』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會被上海取代嗎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王健表示,上海難取代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應深化落版實內地與港澳更緊密權經貿關系安排的力度。
支持港澳地區人民幣業務的穩健發展,開發對港澳地區貿易項目下使用人民幣計算、結算。
支持珠三角地區企業到香港上市融資等。

『捌』 香港為何是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無可替代。香港目前正處在一個重要的發展時版期。香港背靠祖國,面權對世界,有著特殊的區位優勢。,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以至航運中心地位、貿易中心地位,是其他地區不可替代的。 盡管上海所蘊涵的發展潛力巨大,但上海要後來居上,趕上或超過香港也並非易事。上海離國際金融中心還很遠。從現實條件來看,上海由於受資本市場的環境以及人民幣尚未實現自由兌換等諸多因素的制約,短時間內尚難以圓夢國際金融中心。只要人民幣還沒有成為真正的硬通貨,只要中國還沒有開放資金流通,只要中國的法制和監督體系還不健全,香港就一直會是中國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

『玖』 香港在結束一國兩制後能否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你這個問題本身就有異議,是香港脫離一國兩制還是香港和大陸一起社會主義。

『拾』 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原因

所謂國際金融中心,簡單地說,就是國際資金的集散中心。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國際經濟競爭的根本,就在於對國際金融主導權的掌握,在於對全球資本控制權、支配權的爭奪。擁有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對於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和金融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包括亞洲在內的當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毫無例外地努力爭取把本國、本地區某一大都市培育成為區域或國際的金融中心,使之能在促進本地區或國家的經濟發展和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對於上海和香港誰能成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這是個在經濟金融界頗有爭議的問題。下面,筆者擬就此問題談幾點個人的淺見。(一)中國地廣人多,經濟規模龐大,完全可以容納兩個國際金融中心。在一個國家內,已有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的情況下,如果再打造一個功能相同的國際金融中心,勢必會造成不必要的競爭和資源的浪費。因此,如何在服務功能上尋求不同點,將上海打造成較之香港具有不同特色的國際金融中心,是個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美國有紐約和芝加哥兩個國際金融中心,這兩個金融中心各有不同的功能和服務對象。在「一國兩制」下,香港與上海等內地金融中心,如果也能有很好的分工合作,就有可能在互補與共存、共贏中促進兩地金融共同做大做強。(二)要維護和增強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的金融業在中國內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中一直發揮著獨特而又極其重要的作用。香港回歸祖國後,如何維護和增強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個必須十分重視和認真對待的問題。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香港作為重要的貿易與金融中心,對內地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內地經濟規模不斷增大的情況下,繼續發揮好香港的作用,有助於推進內地與香港的共同繁榮和發展。就香港而言,其定位必須立足於中國,是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定位和角色十分重要。香港的未來系於中國,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維持,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內地的支持,離不開與內地經貿、金融的加速融合。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維持,還取決於香港金融監管與管理體制能否不斷改進和完善。香港只有通過加強自身的金融深化,促進金融產品的創新,擴大金融業的輻射與服務范圍,才能維護和不斷提升在亞太地區金融業中的地位。(三)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無可替代。香港目前正處在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香港背靠祖國,面對世界,有著特殊的區位優勢。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以至航運中心地位、貿易中心地位,是其他地區不可替代的。盡管上海所蘊涵的發展潛力巨大,但上海要後來居上,趕上或超過香港也並非易事。上海離國際金融中心還很遠。從現實條件來看,上海由於受資本市場的環境以及人民幣尚未實現自由兌換等諸多因素的制約,短時間內尚難以圓夢國際金融中心。只要人民幣還沒有成為真正的硬通貨,只要中國還沒有開放資金流通,只要中國的法制和監督體系還不健全,香港就一直會是中國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作者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

閱讀全文

與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