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中國互聯網金融研究報告

中國互聯網金融研究報告

發布時間:2021-11-03 07:11:07

1. 博鰲亞洲論壇歷年發布的《互聯網金融報告》都說了啥

博鰲亞洲論壇發布《互聯網金融報告2016》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博鰲亞洲論壇學術發布會」上,發布了《互聯網金融報告2016》。這是博鰲連續第三年發布年度互聯網金融行業報告,今年的主題是「傳統金融的互聯網化」。

金融機構紛紛試水互聯網金融

報告顯示,2015年,傳統金融加速互聯網化發展。據BR互聯網金融研究院監測,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已經有57家商業銀行上線了直銷銀行。2015年第三季度以來,23家上市券商中有18家券商大力加碼互聯網證券業務。2015年上半年,中國通過互聯網渠道銷售的保險累計保費收入816億元,是上年同期的2.6倍,占行業總保費的4.7%,這一收入已接近2014年互聯網保險全年的保費水平。基金業都已開通互聯網直銷模式,並進行了移動App布局。互聯網信託也開始加快資產多元化布局。

此外,資產證券化正逐步成為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無論是銀行、券商等資產證券化產品傳統發行主體,還是p2p網貸平台、大型電商等介入這一領域的新興發行主體,都對此表現出很大的興趣。

為了有效應對來自互聯網金融等新興業態的挑戰,中國的銀行、證券、基金、保險、信託等傳統金融業已經開始探索向互聯網化轉型的發展模式。銀行業已經試水網路銀行、直銷銀行、手機銀行等模式,開通電商平台以覆蓋企業和個人電子商務的綜合需求。互聯網證券在國內主要有自建電商平台、進駐第三方電商平台和獨立第三方網站三種模式。互聯網基金的模式主要有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基金超市模式、網上銀行銷售模式和基金公司網上直銷模式。互聯網保險演化出官網直銷模式、專業的第三方保險銷售網站模式、眾安在線模式、電子商務平台模式。互聯網信託則有信託直銷模式和債權轉讓機制下信託受益權拆分轉讓模式。

互聯網金融監管相對薄弱,需警惕風險

在金融互聯網化進程加快的同時,風險也隨之而來。與傳統金融行業相比,互聯網金融所面臨的風險更加多樣化和復雜化,既包括金融相關風險,也包括技術層面和社會影響等風險。

雖然我國已經形成以央行徵信系統為主導,輔以市場化專業機構和個人徵信機構的三方格局,但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仍處於初級階段,如小微企業和個人徵信覆蓋面和深度相對薄弱、行業和地域分割使得信息不能整合和流動等。

在互聯網金融監管方面,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一是行業准入門檻較低,監管標准還不夠清晰;二是監管導向仍需有效傳遞,監管原則與方式有待進一步確認;三是監管協同機制尚未有效運轉起來,監管技術亟待提升。

此外,市場需要加強有效監管和自律,自律仍有不斷改進的空間。

要充分借鑒歐美監管理念並改革創新

總體上,報告對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充分學習借鑒和改革創新,尤其是對歐美發達國家的徵信體系、監管理念、風險管理等方面要消化吸收、博採眾長、推陳出新。

徵信方面,要從體系、技術、意識等方面加強和改進,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如打破行業和地域壁壘等。

監管方面,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是當務之急,只有制定一套統一的標准,明確各主體的責任和義務,才能減少行業亂象和違法行為。

報告指出,傳統金融與新興金融相互融合是大勢所趨,傳統金融互聯網化的過程在未來將進一步演化提升,形成日趨豐富的創新空間與市場機遇。中國互聯網金融將成為在全球范圍內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重要力量,不僅限於提供互聯網技術服務與產品設計,還將在提升中國金融資源的全球配置能力中發揮積極作用。

2. 如何推動互聯網金融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2015-2020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領航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由中咨領航資深專家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撰寫,主要依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國家海關總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相關行業協會、國內外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報告首先分析政策、經濟等環境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影響;接著從國內外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發展熱點、市場規模把握行業整體現狀;然後從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供需、細分市場及時發現機會點和增長點;進一步從互聯網金融市場競爭、重點企業搜集競爭情報,進行競爭定位;最後從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進行戰略預判;而且綜合了互聯網金融行業投資風險和投資機會制定投資戰略規劃。

3. 我為什麼對中國互聯網金融前景看好

互聯網金融前景蠻大的,參考《2016-2021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專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屬報告》顯示,互聯網金融行業目前正趨於生活化、移動化、多元化,逐步融入到大眾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投資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中國經濟正逐步與世界同步接軌,而互聯網金融極有可能率與世界經濟發展並駕齊驅。將互聯網金融寫入「十三五」規劃,可見國家政策的支持鼓勵,同時也展示出國家完善監管制度,促進行業穩步健康發展的決心。無論如何,互聯網金融各方都需要不斷創新,同時規范自身發展,為行業注入生機與活力,共謀良好發展前景。
行業市場監管還需加強,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國P2P平台累計達4329家,問題平台數累計1439家,佔全部平台的比例高達33.2%。
互聯網金融發展到今天,已逐漸從野蠻生長時代過渡到規范有序的發展道路上。伴隨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慧技術的持續發展,互聯網金融也將從中吸收精華,獲取新一輪發展機遇。未來幾年內必將迎來蓬勃發展的時期,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4. 在哪兒可以找到互聯網金融的行業數據

前瞻產業研究院 提供的《2015-2020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專告》顯示,截止至屬2014年底,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規模已經突破10萬億元。以P2P業態為例,過去5年中,各類P2P平台都獲得了年均超過250%的爆發式增長。

不過,作為新興行業,互聯網金融問題不容忽視。互聯網金融的安全風險也日益加劇。仍以P2P業態為例,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我國問題P2P平台數量為273家,數量超過2014年問題P2P平台數總和,今年以來,P2P網路貸款平台出現跑路或提現困難的公司更是高達677家。

5. 中國互聯網趨勢預測白皮書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紅利接近天花板,中國科技產業的這一波「直道高速競爭」接近尾聲。無論大公司還是創業者,都在探索新技術和新機會。
中國乃至全球科技產業將進入一個 2-5 年的「分水嶺」過渡期。這裡面將沒有明確的先行者指引,沒有可以循規蹈矩的路標和方向。一切都充滿了未知的可能性,同時也遍布陷阱。
對大公司而言,未來 2-5 年的分水嶺,將會決定在下一波競爭中,你的起跑位置是靠前還是靠後,甚至有無參賽機會;
對於創業者而言,這場不期而遇的劇變,可能是碾碎你創業夢想的殺手,也可能是你超越大公司成為新領軍者的機會。
李開復、徐小平、余承東、程維等 63 位互聯網科技行業領袖,融合全平台數據、資源和智力發布《分水嶺大時代——中國互聯網趨勢預測白皮書》,輸出對中國科技產業未來的系統分析,趨勢判斷和數據洞察。
企鵝智酷發布8萬字互聯網趨勢白皮書 和63位大佬預測未來
這份近 8 萬字報告的完整版本涵蓋了對投資、技術創新、用戶與市場、全球化四個領域的全民研究洞察,以及對科技與互聯網十個熱門行業的創新趨勢解讀,並於 2016 年 12 月 26 日起在 「得到」 App 上獨家發售。
當互聯網下半場
遇上消費升級
從宏觀大環境來看,2016 年國民經濟延續 2015 年的中高速增長,GDP 增速難以逾越 7% 大關。與此同時,消費占經濟增長的比率逐年提升,2016 年上半年達到 73.4%,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在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下,供給側改革創新與居民消費升級的趨勢顯現。
互聯網行業在推動供給側改革創新與居民消費升級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但是,互聯網在經歷五年高速發展後在 2016 年進入了深水區,互聯網用戶增長率明顯放緩,中國遇到網民紅利危機。
截至 2016 年 6 月,中國互聯網用戶數量達 7.1 億,51.7% 的中國人已接入互聯網。網民增速連續下降至個位區間。而更為嚴重的是,中國這一波網民增長浪潮伴隨著高度的移動化同步,移動網民覆蓋率已超過 90%,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五億,網民「移動升級」的紅利空間也已觸頂。
在這樣的大趨勢下,中國互聯網產業將從一二線城市網民紅利驅動的規模性增長模式,必然轉向新方向。今年的互聯網科技相關行業呈現出新的變化:
曾經瘋狂補貼、跑馬圈地的出行用車 O2O 在合並和政策改變下格局已定,而短途出行領域的共享單車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成為明星項目。
AR / VR 和人工智慧成為熱門概念,圍觀者震撼於機器人超越人類,創業者仍在探索具體應用和發展方向。
越來越多的內容付費產品出現,在求知慾和危機感驅使下的消費者越來越願意為知識買單,而在免費時期積累了粉絲的大中小V可以通過越來越多的渠道將內容變現了。
直播、短視頻、網紅、二次元……爭奪著消費者稀缺的注意力,在亂象叢生的繁榮與浮躁中是否蘊含著泡沫和危機?
……
分水嶺新常態
我們看到快速增長後的細分市場仍有機會,巨頭與獨角獸呈「攻守之勢」,形成了分水嶺「守、攻、升級、創新」的新常態——
守:存量市場再無偷襲機會
隨著分水嶺到來,增量用戶的獲取將更為困難,更多完成了市場布局的巨頭和獨角獸必然將重心從「拓展新用戶」轉為「精耕老用戶」,守住價值越來越高的存量市場。對於新入局創業者而言,在基礎和時勢都不佔優情況下,極難獲得空間。
攻:出海,下鄉,二次元
在守住基礎同時,增量市場機會將主要出現在三個方向:海外發展中國家/不發達國家;中國三四線城市和村鎮;以二次元等為代表的新生代細分用戶族群。說到底,世界上依然有很多新紅利市場,只是開拓他們要比過去最優市場用戶難很多。
升級:精耕用戶存在價值天花板
在存量用戶升級上,大公司和獨角獸更具優勢。但除非發生模式創新帶來的產業鏈擴展,例如從出行到快遞,否則純粹的精耕存量用戶挖掘新消費潛力,會很快遭遇天花板。
競爭的核心是用戶時間。在每天 24 小時的「自然法則」下,提升單位時間用戶轉化價值和增加用戶使用粘性同樣重要。
創新:大公司的「勢」,小公司的「專」
大公司和創業者都必須考慮分水嶺之後的世界。下一波技術浪潮將必然主導全新的競爭格局,而在分水嶺「混沌期」,所有參與者都將不同程度完成新技術積累的商業落地探索。
巨頭和獨角獸具備同時多個領域探索新技術的能力,將擁有「勢」的優勢;而創業公司必須也只能拼快和專注。在這場錯位競爭中,新技術的並購和投資將更容易發生。
分水嶺之危
我們觀察到在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期屢試不爽的創業法寶開始失靈,分水嶺危機顯現。
價格戰」
沒有任何企業願將自己拉入價格戰中。只是在分水嶺之前的增量用戶競爭中,價格戰往往是吸納新用戶的最簡單手段。
但在網民紅利觸頂的分水嶺期,企業面對的將是擁有一定互聯網經驗的「非小白用戶」,甚至資深用戶。低價在產品購買要素中的位置將會降低。
「病毒式營銷」
隨著整個科技和互聯網用戶群體的「老化」,整個用戶市場對新產品的好奇心和嘗鮮精神會逐漸降低。用戶在渡過早期選擇階段後,會優化精簡自己的同類產品使用重復度。
對於新產品而言,僅靠概念性炒作和社交鏈條病毒式營銷模式,將越來越難「騙到」這些互聯網老手。
「預裝式推廣」
新產品基於新手機預裝的渠道推廣,在分水嶺期將遭遇冰火兩重天。小范圍看,在三四線甚至村鎮用戶的增量市場中,這一模式依然有助於產品拉新;但在更大范圍的互聯網存量網民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產品喜好,預裝對老用戶的影響越來越低。
「統一的供給模式」
分水嶺帶來的整個市場用戶群「換血變慢」,另一個直接影響就是用戶隨著體驗增多,產生更多個性化的需求。
對於任何基於內容和服務的產品平台而言,統一供給和分發模式將遭遇嚴峻挑戰。而整個互聯網的信息爆炸將會加速用戶的需求分化,這也是分水嶺期最為明確的一個用戶需求變遷。
分水嶺之機
然而,上一波紅利衰退之時也可能是新的紅利到來之時。把握分水嶺的機遇會成為新階段的制勝關鍵——
技術 +:創新提速的三級火箭
新一輪技術迭代將以「集群」形式涌現,在未來 2-5 年裡,以人工智慧、大數據應用、雲計算及基因技術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商業」窗口將逐漸打開。
無論大公司還是創業者,在分水嶺技術迭代周期里,冒進和遲緩都是危險的,甚至冒進要更危險一些。合理做法是選擇與自己公司和所處行業耦合高的新技術方向,先保持合理投入;在獲得「技術+產品」融合突破後,可以提速;在獲得「技術+產品+商業模式」進一步融合後,可以全力沖刺。
市場 +:成為消費升級的攀登者
在整個宏觀經濟下行和分水嶺迷霧中,消費升級將成為未來2-5年企業維持上行商業收益的關鍵現金流。其中時尚、健康、品質生活等消費訴求,將直接帶動單次消費容量。
全行業產品都應在這一輪浪潮中抓緊「向上爬」,盡可能完成品牌升級,打造產品品質,乃至形成一定得文化印記。已經有用戶基礎的產品平台,可以嘗試向更高端消費群體延伸。
數據 +:成為用戶的知「心」朋友
用戶數據挖掘將成為產品核心能力。隨著挖掘工具的普及和全行業數據化程度提升,這一趨勢講從大公司向獨角獸甚至創業公司擴展。
誰在這一波分水嶺周期里更好完成用戶數據沉澱和挖掘,在未來的競爭中,就可以取得更高效的需求匹配能力和服務品質。
創業 +:成為資本和巨頭的「生態拼圖」
資本在分水嶺期會更在乎項目接盤可能性,因此成為大公司的生態拼圖或技術方向上的「價值點」,更容易獲得投資青睞。
未來 2-5 年,全球和中國創投將進入一個整體守穩,但隨時可能「引爆火山」的不確定階段。燒錢投概念的時代短期內不會復現,投資者會更冷靜的聚焦在離未來更近的領域,包括大數據、VR / AR、人工智慧和互聯網金融等方向。

6. 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與問題研究

市場規模實現較快增長

近年來,國內汽車消費需求的日益旺盛,汽車行業供應鏈上各方的金融需求不斷提升,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規模逐年增大。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互聯網汽車金融的市場規模為3566.3億元,2019年,中國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規模約4438.4億元左右。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7. 互聯網金融的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市場規模實現較快增長

近年來,國內汽車消費需求的日益旺盛,汽車行業供應鏈上各方的金融需求不斷提升,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規模逐年增大。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互聯網汽車金融的市場規模為3566.3億元,2019年,中國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規模約4438.4億元左右。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8. 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市場規模實現較快增長

近年來,國內汽車消費需求的日益旺盛,汽車行業供應鏈上各方的金融需求不斷提升,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規模逐年增大。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互聯網汽車金融的市場規模為3566.3億元,2019年,中國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規模約4438.4億元左右。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互聯網金融研究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適合20歲怎麼理財 瀏覽:83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