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實現營業收入怎樣用會計等式表示
你列的式子是錯的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內公積+未分配利容潤
未分配利潤=本年利潤+以前年度留存收益(利潤分配科目余額)
本年利潤=收入-費用
所以綜合後,式子為:
資產=負債+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以前年度留存收益+本年度收入-本年度費用
概括為:
資產=負債+所有者其它權益+留存收益
你的錯誤之處在於收入減費用是包含在所有者權益內的,所以你的式子出現了重復
『貳』 在日常活動中會計等式的一般表現為什麼
會計等式一般在報表裡有所體現,資產負債表裡就能運用到,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表運用到收入-費用=利潤
『叄』 企業以固定資產向外單位投資,用會計恆等式怎麽寫,就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哪個增哪個減,求專業人
固定資產投資相當於用固定資產交換股權,交換回來的股權可能是長期股權投資,可能是其他金融資產等,是資產內部的調整,資產一加一減,沒有用到恆等式右邊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科目。
『肆』 金融計算題
……這道題網上有原題答案的,你可以搜一下
答案:a.2009年的凈利潤=(回22800-16050-4050-1830)*(1-34%) =870*66% =574.2(美元)答
因為本年沒有增添新的借款,所以
流向債權人的現金流量=1830-0=1830(美元)
又根據現金流量恆等式,
流向股東的現金流量=來自資產的現金流量-流向債權人的現金流量
=-1425.8-1830 =-3255.8(美元
『伍』 凈負債=金融負債-金融資產 這個等式該怎麼理解金融負債是企業欠人家的錢是負的,金融資產是企業的
您的理解反了,金融負債就是企業對外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的義務,也就版是欠別人的錢、債權券、股票等都屬於金融負債,這個概念是相對於非金融負債的,非金融負債包括薪酬稅負等,簡單地說就是不需要為之付息的負債。
而金融資產則與實物資產相對,這個相對好理解一些吧
所以凈負債就是所有金融資產變現還債後還剩的東西,若資產大於負債,則凈負債為負,反之亦然
『陸』 國際收支平衡恆等式是什麼
1、國際收支恆等式是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全部項目借方總額等於全部項目回貸方總額的相互關系。這個等式答永遠成立。國際收支平衡表按照 「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復式簿記原理記錄每筆國際經濟交易,任何一筆國際經濟交易,都會產生金額相同的一項借方記錄和一項貸方記錄。國際收支中絕大多數交易為商品、勞務和金融資產的雙向轉移,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上記錄為兩個對應金額相等的借方和貸方項目。
2、收支平衡表:
『柒』 關於封閉經濟中,國民儲蓄必定等於投資的疑惑。求高手解答。 不要跟我用那個恆等式回答。
1,關於消費,等式來裡面的源C是社會總消費,也就是∑c,換句話講,例如按照0.8的消費傾向,A向B買了100塊的東西,B向C買了80塊,依此類推,社會消費是500塊而不是100塊。所以,已經考慮了乘數效應。
2,關於投資,可以這么講,如果不存在准備金制度,銀行作為經濟主體會選擇自己的利潤最大化,也就是把全部的儲蓄資金都貸給企業,在這個意義上,儲蓄和投資是相等的,銀行只是作為一個橋梁的作用而已。如果准備金是銀行自發的行動,那麼這一部分保留的錢是銀行自己對自己的投資,獲得的收益就是自己不倒閉和以後獲得的存款。如果准備金是國家規定的,那麼已經屬於三部門經濟,投資和儲蓄就不相等了。
『捌』 請說明儲蓄——投資恆等式中的儲蓄額和投資與宏觀經濟均衡中的投資和儲蓄的主要區別
投資恆等式 就是在宏觀經濟學中出現的
兩者沒有區別
『玖』 解釋關於國民收入恆等式的經濟現象
國民收入恆等式:投資-儲蓄恆等式,即I=S(投資=儲蓄)。
儲蓄—投資恆等式是根據儲蓄和投資的定義得出來的。根據國內生產總值等於消費加投資,國民總收入等於消費加儲蓄,國內生產總值又等於國民總收入。於是,就可以得出儲蓄—投資的恆等關系。
一個國家假定只有企業與居民兩個部門,不存在稅收,也沒有政府支出和進出口,這樣從收入(供給側)角度看,國民收入=工資+利潤+利息+地租=消費+儲蓄。而從支出(需求側)角度看,國民收入=投資+消費。總供求平衡,意味著總收入等於總支出,即消費+儲蓄=投資+消費。等式兩邊都含消費,故左邊的儲蓄必等於右邊的投資。
(9)公司金融恆等式擴展閱讀
在這個金融體系裡,S=I這個等式兩邊之間的是債券市場、股票市場、銀行、共同基金,以及其他金融市場和金融中介機構,它們吸收國民儲蓄,並將之用於一國的投資。
儲蓄一投資恆等式是事後實際發生的儲蓄和投資總是相等的,不管宏觀經濟是處於經濟蕭條還是通貨膨脹狀態,它描述的是賬面上數字收入與支出的一致性。如果事前計劃的或意願的儲蓄和事前計劃的或意願的投資不相等,就會出現經濟蕭條或者通貨膨脹等情況,它解釋的是現實經濟運行的均衡狀況。
雖然在整個經濟來說儲蓄與投資是相等的,但對每個單個家庭和企業而言,這就不一定正確了,甲個人的儲蓄可能大於他的投資,他可以把超出的部分存入銀行。乙的儲蓄可能小於他的投資,他可以從銀行借到不足的部分,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通過允許一個人的儲蓄為另一個的投資籌資而使個人儲蓄與投資不相等成為可能。
『拾』 宏觀經濟學中提到一個恆等式就是投資必然等於國民儲蓄,原因是金融體系將吸收的國民儲蓄用於投資。那麼
國民儲蓄是指沒有被家庭及政府消耗的產出,並非指銀行、金融體系的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