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危機美國十大公司

金融危機美國十大公司

發布時間:2021-01-02 19:54:01

Ⅰ 在金融危機中美國破產的比較大的公司是哪幾個

比如說雷曼兄弟公司。這是比較大的,關鍵的此次危機破壞了一個行業。再融資行業很難,最起碼在十年內改善形象做好人了。現在,這幫人不過是借著製造新名詞來糊弄忽悠大家眼球換鈔票。

Ⅱ 美國八大財團的戰後美國十大財團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壟斷為基礎,通過不斷控制金融機構,把勢力范圍伸向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美國最大的壟斷集團。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國最富的家族。J.D.洛克菲勒是這個財富家族的創始人,他也是人類有史以來首位資產超過十億美元的富翁。他的財富占當時美國GDP比例為1/65。他開創的石油王朝在美國壟斷地位達85 年之久。這個家族至今在美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創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蘭開辦煉油廠,1870年以該廠為基礎,擴大組成俄亥俄標准(又譯美孚)石油公司,又很快壟斷了美國的石油工業,並以其獲得的巨額利潤,投資於金融業和製造業,經濟實力發展迅猛。資產總額在1935年僅66億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億美元,25年中增長了11.5倍。其後又繼續獲得巨大發展,1974年資產總額增達3305億美元,超過了摩根財團,躍居美國十大財團的首位。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屬於洛克菲勒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是以銀行資本控制工業資本的典型。它擁有一個龐大的金融網,以大通曼哈頓銀行為核心,下有紐約化學銀行、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以及公平人壽保險公司等百餘家金融機構。通過這些金融機構,直接或間接控制了許多工礦企業,在冶金、化學、橡膠、汽車、食品、航空運輸、電訊事業等各個經濟部門以及軍火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它控制下的軍火公司有: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馬丁·馬里埃塔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制)、斯佩里·蘭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電氣(又譯西屋電氣)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制)等。洛克菲勒財團還單獨或與其他財團共同控制著聯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國航空公司、環球航空公司和東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國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機以後,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同美國壟斷資本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給洛克菲勒財團以沉重打擊。該財團採取各種措施挽回這種不利的局面。首先參與美國國內石油的開發,爭取國內沿海地區近海油田的租賃權,1976年獲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賃地130萬英畝。又與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共同開發英國北海油田。它還滲入能源工業的其他有關部門。此外,還大力向石油化學工業發展。
洛克菲勒財團不但在經濟領域里占統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著美國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它還通過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等組織,向教育、科學、衛生以至藝術和社會生活各方面滲透,以擴大其影響。
但是洛克菲勒財團80年代以來,經濟實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隨之下降,已為摩根財團所超過。主要是因為美國財團互相滲透,洛克菲勒財團所屬的大企業如埃克森-美孚公司和大通曼哈頓銀行等,都已受到別的財團的滲透而成為共同控制的企業。
旗下企業: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 世界第一大石油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3472億美元
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 2007年營業收入532.7億美元
大通曼哈頓銀行 美國第三大銀行集團,總資產超過6600億美元
西屋電氣 世界核電巨頭之一,總資產超過30億美元
美國聯合航空公司 美國第二大航空公司,擁有501架大型客機,2007年營業收入193億美元
馬丁·馬里埃塔 美國軍火企業之一,MK41導彈垂直發射系統生產商
斯佩里·蘭德公司 美國最早的計算機設備生產商之一 (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為統治美國經濟的壟斷資本財團。創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資財的基礎上,1871年與人合夥創辦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從事投資與信貸等銀行業務。1894年合夥人逝世,由其獨資經營,1895年改名為J.P.摩根公司,並以該公司為大本營,向金融事業和經濟各部門(諸如鋼鐵、鐵路以及公用事業等)擴張勢力,開始形成壟斷財團。1912年,摩根財團控制了金融機構13家,合計資產總額30.4億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實力為最雄厚,稱雄於美國金融界,華爾街的金融老闆稱摩根公司為「銀行家的銀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摩根財團大發橫財,戰後以其雄厚的金融資本,滲入國民經濟各個部門;30年代,摩根財團所控制的大銀行、大企業的資產總額占當時美國八大財團的50%以上。J.P.摩根開創的「摩根時代」,即金融寡頭支配企業大亨的時代。他的名言是:「用以推動歷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錢,只是金錢!」
旗下企業:
J.P.摩根 世界最大的銀行集團之一,總資產超過7000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 世界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2007年營業收入767億美元
摩根大通 美國第三大銀行,2007年營業收入999億美元
GE通用電氣公司世界最大的機電設備生產商,世界三大航空發動機生產商之一,2007年銷售收入是1727.38億美元.
通用動力公司,美國國防企業集團。2008年時通用動力是世界第五大國防工業承包商。2007年營業收入272億美元.
格魯曼飛機公司 世界第三大軍火企業,美國航母、戰斗機的主要生產商之一
IBM公司 世界最大的IT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914億美元
通用汽車 世界第一大汽車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2073億美元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世界最大的通信服務商之一,2007年營業收入633億美元
美國鋼鐵公司曾經是世界第一大鋼鐵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157億美元
三、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戰後興起的東部大財團。歷史雖短,但其控制的資產總額已超過幾家老財團,躍居十大財團的前列。該財團以花旗銀行為核心,依靠它的巨額資金,向軍火工業(如火箭、導彈以及飛機等)和民用工業(如電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擴張勢力,控制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業和大公司。它也是對外擴張最活躍的財團之一。
花旗銀行的前身是創立於1812年的紐約花旗銀行,該行為華爾街最老的銀行之一。至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受斯蒂爾曼和洛克菲勒兩大家族的控制,作為標准石油系統(美孚石油系統)資金調度中心,並因此獲得迅速發展。30年代受到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業務一蹶不振。在50年代發生的企業兼並浪潮中,它又重新活躍起來,1955年與紐約第一國民銀行合並,更名為紐約第一花旗銀行,1962年改用現名。以該銀行為核心形成了花旗財團,擠入美國十大財團的行列。
旗下企業:
花旗銀行 世界第一大金融集團,總資產超過1萬億美元,2007年營業收入1468億美元
波音公司 世界最大的飛機生產商,2007年營業收入615億美元
J.C彭尼美國最大的商店和葯品商店零售商,2007年營業收入199億美元
卡特彼勒 世界最大的機械設備生產商,2007年營業收入415億美元
3M公司 歷史悠久的跨國企業,生產5萬多種產品,2007年營業收入229億美元
聯合技術公司普惠公司 世界三大發動機生產商之一
下屬子公司:開利公司 世界最大的空調設備生產商
西科斯基公司世界最大的直升機生產商
奧的斯電梯公司世界最大的電梯公司之一 (Du pont Financial Group)
旗下企業:
通用汽車 世界第一大汽車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2073億美元
杜邦公司世界化工巨頭之一,2007年營業收入289億美元 (Boston Financial Group)
旗下企業:
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 美國老牌銀行之一,總資產約2000億美元
約翰·漢科克互惠人壽保險公司
馬薩諸塞互惠人壽保險公司
貝爾直升飛機公司 世界主要直升機生產商之一
雷神公司 美國第三大軍火商,世界最大的雷達、導彈生產商
2007年營業收入233億美元
理查德·梅隆(1858-1933) (Mellon Financial Group)
旗下企業:
美國鋁業公司世界最大的鋁製品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309億美元
海灣石油公司 美國六大石油壟斷企業之一,2007年營業收入300億美元
阿姆科鋼鐵公司 美國大型鋼鐵公司之一,2007年營業收入278億美元
羅克韋爾國際公司美國主要軍火企業之一,太空梭製造商
固特異輪胎公司 世界最大的輪胎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203億美元
梅隆國民銀行 全球最大的金融證券商,旗下託管的資產超過18萬億美元
匹茲堡國民銀行
通用再保險公司 (Cleveland Finan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以所在地克利夫蘭得名。19世紀後半葉,克利夫蘭地區的幾家相互密切聯系的富豪家族,主要有馬瑟、漢納、漢弗萊、伊頓等家族,利用當地豐富的煤鐵資源,創辦鋼鐵工業,獲得巨額利潤後,又投資於銀行業,並向橡膠工業和鐵路運輸方面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具備了財團的條件,1935年擁有資產14億美元,為當時美國的第八家財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獲得進一步發展,1955年資產增達157億美元,上升為美國第六家財團。60年代,由於財團所處的地區限制,實力衰退。
克利夫蘭財團的經濟實力以鋼鐵、橡膠、鐵路運輸等部門為主,在美國基本工業中有一定的地位。鋼鐵工業是該財團的主要利益所在,它控制了美國最大10家鋼鐵公司中的4家,即共和鋼鐵公司、萊克斯—楊斯頓公司、阿姆科鋼鐵公司(與梅隆財團、洛克菲勒財團共同控制)和國民鋼鐵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制)。克利夫蘭財團在美國橡膠工業中也有重要利益,美國最大的兩家橡膠公司——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和費爾斯通輪胎橡膠公司,均為克利夫蘭和其他財團共同控制。克利夫蘭財團金融資本薄弱,它擁有的克利夫蘭信託公司等5家金融機構,實力有限,籌措資金只得仰賴東部財團,特別是摩根財團的金融機構。
旗下企業:
共和鋼鐵公司 美國第三大鋼鐵企業
萊克斯—楊斯頓鋼鐵公司
阿姆科鋼鐵公司 世界排名第53位的鋼鐵公司,2007年產量588萬噸
國民鋼鐵公司
固特異輪胎公司 世界最大的輪胎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203億美元
費爾斯通輪胎橡膠公司 (Chicago Finan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美國中西部地區的財團。20世紀初期,由當地的富豪家族麥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及新興的克朗家族組成,以芝加哥地區為活動中心而得名。
芝加哥地區氣候適宜,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宜於發展農牧業,很早就成為美國重要的糧食區和牲畜區。農業和畜牧業發達,肉類加工和農業機械工業隨之發展,很快就使芝加哥地區成為僅次於紐約的工商業中心和金融中心。這些富豪家族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壟斷財團。1935年擁有資產43億美元,在當時美國八大財團中居於第四位。
芝加哥財團的金融實力比較雄厚,擁有5家大銀行:大陸伊利諾伊公司、第一芝加哥底特律國民公司、哈里斯銀行公司、北方信託公司以及美國銀行公司。此外,還有兩家保險公司:CNA金融公司和各州保險公司。近年來,芝加哥財團受到華爾街大財團的排擠,金融實力遠不如前。大陸伊利諾伊公司受到摩根財團的滲透,已成為兩家財團共同控制的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又為洛克菲勒財團所控制,芝加哥財團實際上已從屬於這兩個大財團。
芝加哥財團所控制的工業部門,主要是農產品加工工業和傳統的農業機械製造業以及以農業地區為對象的商業。在農產品加工工業方面,它控制了12家肉類加工公司,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埃斯馬克公司和聯合食品公司。在農業機械方面,它擁有國際收割機公司、卡特彼勒拖拉機公司(與洛克菲勒財團兩家財團共同控制)以及迪爾公司。這3家農業機械公司生產的拖拉機佔全國拖拉機銷售市場的60%。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芝加哥財團在石油工業方面的擴展引人注目,它在屬於洛克菲勒財團的印第安納標准石油公司和德士古(TEXACO,後與雪弗龍合並為雪弗龍-德士古石油公司)公司擁有大量投資,而且有重要的人事結合。
芝加哥財團在商業方面佔有重要地位。擁有西爾斯—婁巴克公司(又譯西爾斯百貨公司)、聯合百貨公司、蒂梵尼珠寶商店(Tiffany & Co.,與花旗財團共同控制)和馬歇爾·菲爾德公司等巨大的商業零售公司。西爾斯—婁巴克公司創立於1866年,20世紀初經營郵購業務獲得巨大發展,零售商店和供應點遍及美國各地,1982年公司資產增366億美元,全年銷售額300億美元,在美國的百貨公司中居於首位。
旗下企業:
雪弗龍-德士古石油 美國第二大石油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2005億美元
美國銀行 美國第二大銀行,2007年營業收入1170億美元
迪爾公司 美國最大的農業設備生產商,2007年營業收入228億美元
西爾斯百貨公司 美國最大的百貨公司,2007年營業收入530億美元
蒂梵尼珠寶 美國第一大珠寶零售商 (California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倔起的新興大財團,包括美國銀行集團(BOAC)、舊金山集團及格杉磯集團。這三個集團的經濟實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加利福尼亞州軍火工業的迅速發展而獲得急劇增長,特別是金融資本的增長速度尤為驚人,形成以美國銀行集團為金融中心的大財團。1974年擁有資產1671億美元,在美國十大財團中居第三位,在美國的政治、經濟生活中起著主要作用。它與南部財團組成一股新興的軍火工業集團勢力,成為與東北部老財團相抗衡的力量。
加利福尼亞財團的金融資本極為雄厚,擁有的主要商業銀行有美國銀行、西方銀行公司、安全太平洋公司以及舊金山地區的富國銀行公司(Wells Fargo)和克羅克國民公司等。
美國銀行(BOA)是加利福尼亞財團的金融核心,其前身為義大利移民後裔A.P.基安尼尼於20世紀初所創辦的義大利銀行。由於業務的迅速發展,至20年代就成為美國西部最大的銀行;30年代初,與加利福尼亞美洲銀行合並,改名為美國銀行(全稱美國國民信託儲蓄銀行)。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它帶來了巨額利潤,超過了當時紐約的大通國民銀行,成為美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只是美國銀行的最大表決權已為摩根財團和花旗財團所控制,加利福尼亞財團在美國銀行的勢力遠不如前。
加利福尼亞財團所控制的工礦企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以農業和采礦業為主;大戰期間和戰後,由於加利福尼亞州已成為美國最大的軍火生產基地,該財團所控制的工業公司以軍火生產為主。例如洛克希德-馬丁飛機公司、利頓工業公司以及諾斯羅普公司。這些公司都是美國前十名的軍火商和軍火出口商。戰後,洛克希德-馬丁飛機公司在美國國防部的軍火訂單中,長期居於首位。但是這些生產軍火的公司的控制權,逐漸落入東部大財團的手裡,加利福尼亞財團的實力地位已相對下降。
旗下企業:
美國銀行 美國第二大銀行,2007年營業收入1170億美元
西方銀行
富國銀行 美國舊金山地區主要銀行,2007年營業收入479億美元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世界第一大軍火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396億美元
利頓工業公司 美國第四大軍火商,戰斗機、驅逐艦、巡航導彈生產商
諾斯羅普.格魯曼世界第二大軍火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303億美元 (Texas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得克薩斯州倔起的一個新財團,主要是依靠石油工業和軍火工業發展起來的。以K.W.麥基遜、S.理查遜、H.L.亨特、J.柏朗、J.A.埃爾金斯等創立的家族為代表。
得克薩斯財團的銀行資本比較薄弱,雖擁有4家銀行和3家保險公司,但沒有形成強大的金融中心。4家銀行是:達拉斯第一國民銀行、休斯敦第—城市國民銀行、達拉斯共和國民銀行和得克薩斯商業銀行。得克薩斯財團所控制的工礦企業以休斯頓的坦尼科公司為最大。它本是美國最大的一家石油天然氣管道運輸公司,現已發展成多種經營的綜合公司,該公司因受到洛克菲勒財團的滲透,已成為兩家財團共同控制的公司。在軍火工業方面,得克薩斯財團控制了兩家著名的公司。一家是LTV公司(原譯林—特姆科—沃特公司),創辦人J.J.林,善於兼並,在1960年兼並特姆科飛機製造公司,後又於1961年兼並沃特公司(製造飛機和導彈)。80年代以來進行多樣化經營,但仍以製造軍火為主,獲利甚厚,發展迅速。另一家為休斯飛機公司,創辦於1933年,經營業務本限於設計和實驗性製造,1942年才開始商業性生產,製造飛船、偵察攝影機以及各種飛機零件。80年代上半期,該公司生產的電子控制系統和其他電器部件,在美國飛機製造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因此該公司生意興隆,營業額大增。此外,得克薩斯財團還擁有一些生產尖端技術工業產品的公司,如得克薩斯儀器公司(又譯德州儀器)。
旗下企業:
達拉斯第一國民銀行
休斯敦第—城市國民銀行
達拉斯共和國民銀行
得克薩斯商業銀行
坦尼科公司 美國最大的石油天然氣管道運輸公司
LTV公司 美國第五大軍火商
休斯飛機公司 美國航空製造商之一
德州儀器 世界最大的集成電路製造商,2007年營業收入167億美元

Ⅲ 國外有哪些知名企業在金融危機中申請破產或被收購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 2008年9月15日資產規模:6910億美元

華盛頓互助銀行 破產保護申請日期:2008年9月26日資產規模:3279億美元

華盛頓互助銀行曾是全美第六大銀行。去年,由於客戶擔心其可能會資不抵債,在短短10天內取出160億美元存款。監管部門查封了控股公司的銀行資產,以19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摩根大通。

通用汽車
申請破產保護日期:2009年6月資產規模:910億美元
通用汽車申請破產是美國商業史上最大的工業公司尋求破產保護。破產重組後的新公司將繼續經營雪佛蘭、凱迪拉克、別克和GMC品牌。其餘表現不佳的品牌龐蒂克、土星、悍馬、薩博和歐寶可能會出售或倒閉。美國政府將持有新公司大約72.5%的股權。 悍馬已經賣給中國騰中了/ 歐寶 本來是賣給歐洲與俄羅斯的,可後來美國政府准備扶持歐寶,今天我又看到新聞 通用主席還是希望歐洲援助30億美元。

克萊斯勒
克萊斯勒今年4月進入破產保護程序,該公司當時是美國破產保護申請史上最大的製造商。克萊斯勒重組之後正在與義大利汽車製造商菲亞特合作。兩年前,克萊斯勒賣給了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瑟伯羅斯資本管理公司,在此之前的近十年間為德國汽車製造商戴姆勒-賓士所有。

美林公司
美國銀行以440億美元收購美林公司

房立美和房地美被美國政府接管

Ⅳ 美國金融危機導致了哪些大公司破產

房地美 房利美 美林 都被收購了
雷曼兄弟破產。

Ⅳ 金融危機中美國破產幾家大公司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

排名:1

破產保護申請日期:2008年9月15日資產規模:6910億美元

雷曼兄弟一度是華爾街第四大投資公司,於去年9月被迫申請破產保護。這是美國破產申請史上最大的一家公司,是引發當前經濟衰退的最大一場災難。由於雷曼兄弟公司影響力遍及全球,所以其破產程序比較復雜而且仍在進行中,80家小型子公司因此關閉。

華盛頓互助銀行

排名:2

破產保護申請日期:2008年9月26日資產規模:3279億美元

華盛頓互助銀行曾是全美第六大銀行。去年,由於客戶擔心其可能會資不抵債,在短短10天內取出160億美元存款。監管部門查封了控股公司的銀行資產,以19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摩根大通。

世界通信公司

排名:3破產保護申請日期:2002年7月21日

資產規模:1039億美元

世通一度是美國第二大長途電話公司,因110億美元的會計丑聞事件申請破產保護。

通用汽車

排名:4

申請破產保護日期:2009年6月資產規模:910億美元

通用汽車申請破產是美國商業史上最大的工業公司尋求破產保護。破產重組後的新公司將繼續經營雪佛蘭、凱迪拉克、別克和GMC品牌。其餘表現不佳的品牌龐蒂克、土星、悍馬、薩博和歐寶可能會出售或倒閉。美國政府將持有新公司大約72.5%的股權。

安然公司

排名:5

破產保護申請日期:2001年12月2日資產規模:655億美元

安然公司曾是美國最大的能源、電力、天然氣公司。2001年,公司若干高管曝出涉嫌數起證券和會計欺詐。安然財務丑聞激發了2002年薩班斯法案的誕生,該法案為上市公司規定了新的標准和做法。2007年,安然公司改名為安然債權人保障公司(EnronCreditorsRecoveryCorp。),試圖清償公司的剩餘資產。

康賽可公司

排名:6

破產保護申請日期:2002年12月17日資產規模:610億美元

康賽可是一家金融和保險公司,由於債務總額超過80億美元申請破產。

克萊斯勒

排名:7

破產申請保護日期:2009年4月30日資產規模:390億美元

克萊斯勒今年4月進入破產保護程序,該公司當時是美國破產保護申請史上最大的製造商。克萊斯勒重組之後正在與義大利汽車製造商菲亞特合作。兩年前,克萊斯勒賣給了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瑟伯羅斯資本管理公司,在此之前的近十年間為德國汽車製造商戴姆勒-賓士所有。

桑恩柏格房貸公司

排名:8

破產保護申請日期:2009年5月1日資產規模:365億美元

這家「巨型」抵押貸款商受到次貸危機巨大沖擊申請破產保護,出售剩餘資產。

太平洋燃氣電力公司

排名:9

破產保護申請日期:2001年4月6日資產規模:360億美元

2000年至2001年加利福尼亞能源供應危機中被迫申請破產。

德士古公司

排名:10

破產保護申請日期:1987年4月12日資產規模:349億美元

德士古在1984年與彭澤爾公司爭奪格蒂石油公司的並購戰中以高價勝出,破壞了一樁已經完成的交易。彭澤爾起訴德士古,獲得了100億美元的賠償金。德士古由於無力支付賠償申請破產保護

Ⅵ 08金融危機華爾街破產的頂級公司有哪些

基本都在這里了

2007年6月14日,貝爾斯登公司旗下一家對沖基金,急於出售大量按揭證券的消息,令次債問題上升到新高度。同一天,道瓊斯工業指數實現當年最大升幅,收於13482.35點。

7月10日,標准普爾和穆迪宣布下調一大批資級抵押擔保證券的評級,此舉等於承認此前誤判了這些證券的風險。

7月24日,抵押貸款銀行CountrywideFinancialCorp.的按揭壓力幅度顯現。

11月4日,花旗首席執行官查爾斯·普林斯辭職。

12月10日,瑞銀宣布大規模沖減。

2008年3月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以2.4億美元低價收購,次貸危機持續加劇首次震動華爾街。

7月美聯儲和財政部宣布救助兩大房貸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美國國會批准3000億美元住房援助議案,授權財政部無限度提高「兩房」貸款信用額度,必要時可不定量收購其股票

9月美國政府宣布接管「兩房」;雷曼兄弟宣布申請破產保護;美國銀行宣布將以440億美元收購美林;美國政府出資最高850億美元救助美國國際集團(AIG);美聯儲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轉為銀行控股公司的請求,華爾街投行退出歷史舞台。

華盛頓互惠銀行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查封、接管,成為美國有史以來倒閉的最大規模銀行。

30日,美三大股指暴跌,納指創歷史最大日跌幅,道指創單日最大下跌點數。

10月美國「大蕭條」以來最大規模7000億美元金融救助計劃獲批,美政府當月底1250億美元注資本國9大銀行。

11月歐、英國央行分別降息50和150個基點;日、歐經濟正式步入衰退;中國出台4萬億人民幣經濟刺激計劃;歐盟提出2000億歐元經濟刺激計劃。
當月第三周,花旗集團股價累計跌去60%,美財政部、美聯儲和聯邦儲蓄保險機構聯合宣布,將為花旗3060億美元問題資產提供擔保;美政府8000億美元刺激消費者信貸市場。

Ⅶ 金融危機是由美國哪家公司倒閉

2008年9月15日,僅繼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被兼並之後不足數月,擁有158年悠久歷史的華爾街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下稱「雷曼」),最終未能逃脫被次貸危機擊潰的厄運,宣布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美國有史以來倒閉的最大金融公司。

雷曼的倒閉最終是由於次貸產品的風險暴露所引起的,而同時期國內也出現了QDII集體跳水,部分結構型銀行理財產品「零收益」事件,為投資者造成了巨大損失。當一個產品持續不斷的下跌三成、五成甚至七成時,我們不得不去思考其產品本身的設計結構及其風險控制中的問題與缺陷。本文即為您揭秘風險模型的神秘之處。

一、 雷曼公司所用風險模型的神秘之處

(一)模型中大量使用模擬技術

20世紀80年代以來,作為一種有效的避險工具,衍生工具因其在金融、投資、套期保值和利率行為中的巨大作用而獲得了飛速發展。然而,這些旨在規避市場風險應運而生的衍生工具又蘊藏著新的信用風險。度量衍生工具的信用風險有三種:一是風險敞口等值法,這種方法是以估測信用風險敞口價值為目標,考慮了衍生工具的內在價值和時間價值,並以特殊方法處理的風險系數建立了一系列REE計算模型。二是模擬法,這種計算機集約型的統計方法採用蒙特卡羅模擬過程,模擬影響衍生工具價值的關鍵隨機變數的可能路徑和交易過程中各時間點或到期時的衍生工具價值,最終經過反復計算得出一個均值。三是敏感度分析法,就是利用這些比較值通過方案分析或應用風險系數來估測衍生工具價值。

近年來一籃子信用違約掉期工具和合成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這一類的組合信用衍生品增長較快,其風險分析和定價主要依賴於模型分析。翻開雷曼兄弟公司《信用衍生品指導》我們就可以發現,有近一半的篇幅用於闡述信用衍生品交易採用的風險定價和預測模型,其推薦的組合信用衍生品建模技術有風險歷史模擬法(Default-time simulation)、半解析模型(semi-analytical model)等,均廣泛採用了模擬技術,特別是蒙特卡羅模擬(Monte Carlo simulation)。蒙特卡羅模擬因摩洛哥著名的賭場而得名。它能夠幫助人們從數學上表述物理、化學、工程、經濟學以及環境動力學中一些非常復雜的相互作用。數學家們稱這種表述為「模式」, 而當一種模式足夠精確時, 他能產生與實際操作中對同一條件相同的反應。但蒙特卡羅模擬有一個危險的缺陷: 如果必須輸入一個模式中的隨機數並不像設想的那樣是隨機數, 而卻構成一些微妙的非隨機模式, 那麼整個的模擬(及其預測結果)都可能是錯的。所以,貝爾實驗室的里德博士曾經這樣告誡人們記住偉大的諾伊曼忠告:「任何人如果相信計算機能夠產生出真正的隨機的數序組都是瘋子。」

(二)模型過多關注極端事件的多發性

通常假定市場風險的概率分布為正態分布,因為市場價格的波動是以其期望值為中心,主要集中於相近兩側,而遠離期望值的情況發生可能性較小,大致呈鍾形對稱,盡管嚴格說來市場風險存在一定的厚尾現象,但正態分布假設在大多情況下反映了市場風險的基本特徵。相比之下,信用風險是分布不是對稱的,而是有偏的,收益分布曲線的一端向左下傾斜,並在左側出現厚尾(fat taile)現象,這是由企業違約的小概率事件以及貸款收益和損失的不對稱造成的。

在最近一些新的信用衍生品模型中,更多的使用厚尾相依性(fat-tailed dependence)的假設。即通過對極端事件賦予更高的發生概率,分析對資產組合期望損失貼現的影響,以衡量信用衍生品的評級和對信用暴露的適度補償。對模型估計結果比較後,雷曼公司研究部門認為,基於厚尾相依性假設的模型可以更准確地估計信用組合的風險概率和價值。

二、風險模型的不足

(一)模型假設與現實嚴重割裂

衍生工具信用風險模型的優點是具有較強的嚴謹性,該模型力圖以數量化的、嚴謹的邏輯識別信用風險。從缺點和不足來看,衍生工具信用風險模型的嚴密的前提假設(當一個變數發生改變,則原有的結論需要全部推翻重新進行論證)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圍。而且從大量的實證研究結果來看,衍生工具信用風險模型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例如達菲•辛格頓(Duffie Singleton)(1999)發現簡約模型無法解釋觀測到的不同信用等級橫截面之間的信用差期限結構。衍生工具信用風險模型雖然是最新的科學化方法,但其要發揮作用,還必須與金融風險管理的理念和主觀判斷結合起來。

次貸危機中,盡管雷曼兄弟公司等金融機構對信用衍生產品建立了精巧繁雜的定價和評級模型,但面對美國房地產市場價格突然逆轉的系統性風險,模型的前提假設和市場現實嚴重偏離。比如兩房被美國政府接管這一類風險,就完全沒有包含在CDS合約假設的風險事件當中,更沒有其概率分布,因此也就無法合理對這一風險事件定價。而兩房被國有化後,大量持有兩房股票的金融機構和企業損失慘重,違約率大幅上升,導致CDS違約金大幅上升,顯示如果信用衍生品模型輸入脫離現實的前提假設,得到的也只能是脫離現實的結果。

(二)模型過度包裝導致信息嚴重不對稱

華爾街投資銀行利用金融工程的包裝,發展出大規模表面上足以擔保風險,確保投資人權益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諸如債務擔保憑證(CDO),信用違約交換契約(CDS),都成為導致這一波金融風暴的元兇。近年來信用衍生品的層次越來越多,每一層次都採用復雜的風險分析模型和定價模型,而下一層次的模型分析又建立在前一層次的分析結果之上。因此隨著交易的鏈條越拉越長,分散的范圍越來越廣,最終的投資者想要通過不同層次的模型,了解自己面對的最終風險實際變成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加上風險在復雜的鏈條上不斷被交易和傳遞,信用衍生品交易參與者(特別是最初的發放貸款機構)很難有積極性來充分監測相關貸款的風險,因此信用分析模型的第一層次可能就存在缺陷,整個模型分析過程實際上變成一個復雜的暗箱。舉例而言,投資銀行買進房貸銀行售出的次貸組合後,透過CDO包裝,使資產評級調升。投資銀行一般將CDO分為七級出售,某CDO第七級商品須負責承擔資產前百分之三的損失,第一級則負責承擔資產損失超過百分之三十的部分。投資銀行透過金融工程的評估,說明這組次貸資產違約損失超過30%的機率微乎其微,因此勸服投資人,第一級CDO具有近乎百分之百的保本功能,卻能獲取高報酬。再加上大型金融機構的擔保,原本BB等級的資產化身為AAA級,垃圾變黃金的戲法宣告完成,透過華爾街銷售到全世界。繁復的設計下,模型分析過程透明度進一步降低,不僅投資者和監管者,而且投行本身也難以完全了解整個風險。

(三)模型忽視了預期效應對於風險的放大後果

雷曼兄弟公司介紹的信用衍生品模型中,雖然以簡約化模型的方式考慮到了風險分析的動態性,用厚尾相依性等假設估計極端事件的風險,但只能回答在一定概率下(比如99.9%)的最大損失,不能回答極端事件導致的損失達到什麼程度時,交易者的預期會改變。由於牽涉面廣,交易鏈條長,一旦預期發生改變,將使損失放大到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例如,雷曼「迷你債券」實際上是包含了CDO、信用違約互換及利率互換的一種結構性債權產品。由於「迷你債券」的還本付息主要取決於太平洋國際金融公司所購買的CDO,因此可以說,利率互換和信用違約互換等衍生產品都圍繞著CDO的包裝而進行,並依此使「迷你債券」與國際知名公司的信用掛上了鉤。因為「迷你債券」涉及發行人太平洋國際金融公司、雷曼特別金融公司、匯豐銀行等國際知名公司的信用以及CDO、信用違約互換和利率互換交易等一系列復雜操作,其中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會使太平洋國際金融公司無法按期還本付息,造成對投資者的違約。由於太平洋國際金融公司與雷曼特別金融公司所進行的利率互換交易由雷曼兄弟公司擔保,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後,利率互換合約自動終止,太平洋國際金融公司按約定將提前贖回「迷你債券」,並出售作為抵押品的 CDO,在扣除相關的成本費用後償付投資者。表面上看,有CDO作為保證,投資者本金的損失不會太大,但事實上,太平洋國際金融公司購買並持有的究竟是什麼CDO資產,事先並沒有披露,投資者並不清楚。從目前國際CDO市場情況看,受次貸危機影響,CDO的信用評級急劇下降,市場價值大幅縮水,出售CDO 將使投資者本金不可避免地遭受嚴重損失。

2008年9月之前,大部分信用評級機構給予雷曼的信用評級至少都有Singal A(評級A),很多都是Double A(評級AA)。不過9月12日,周五,就在當天下午,信用評級公司發布警告說,如果雷曼兄弟沒有籌集到新的資金,它們9月15日將下調該公司的債務評級。這令投資者大為恐慌。在次級債危機中,三大評級機構在短時間內對大量的次級債產品降低信用級別,使投資者預期惡化,促成了市場的惡性循環。在雷曼兄弟公司內部和他的投資者中間,恐慌情緒不斷加劇。無數的客戶打電話要求撤資。雷曼兄弟的紐約業務部門無法恰當地把錢轉入倫敦的帳戶上,使得該公司位於倫敦的主要歐洲分支機構9月15日前基本陷入癱瘓。於是令這家有著158年歷史的華爾街老店轟然倒塌。

三、幾點啟示

(一)金融風險控制不能過度依賴數理化分析技術

雷曼兄弟倒閉事件再次表明,金融市場是千變萬化的,不論多麼精巧龐大的數理化模型技術,也難以涵蓋所有的風險特徵。特別是信用衍生品的定價本來就是金融學的前沿難題,如果過度崇拜數理模型,替代復雜理性的風險制約機制,必將導致投資行為的簡單化和同質化,引發金融危機。因此,金融機構在大力發展風險的數量分析技術的同時,還必須高度藉助於內部控制制度、風險管理文化等諸多綜合風險控制手段。

(二)公司債券產品及其相應的信用衍生產品不應面向個人投資者。個人投資者通常缺乏專業的風險分析和辨別能力,面對公司債及其復雜的信用衍生產品,難以准確辨別風險。雷曼「迷你債券」的產品招售計劃雖然對產品運作模式做了比較詳細的介紹,但眾多個人投資者依然將「迷你債券」當成一種高收益、低風險的產品大量購買。此外,個人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較弱,一旦風險變成實際損失,常常會引起嚴重後果,甚至影響社會穩定。因此,我國公司債券和信用衍生產品的發展應充分遵循市場規律,立足OTC市場,面向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的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相對較強,能夠選擇風險和收益相匹配的產品進行理性投資,並通過交易流通分散和化解風險,反過來也促進了金融產品的優勝劣汰和金融市場的良性發展。

(三)要完善和規范中介組織的運作。首先,在項目評估、資產定價、過程監督、信息批露等環節,要健全和完善相關政策法規。雷曼正是利用了CDS 交易的不規范,價格不透明,才使資本無限增值的貪婪變為金融泡沫不斷擴大的現實。其次,要培育和健全信用評級制度。對證券化的資產進行信用評估定級是為投資者做出正確選擇提供依據不可或缺的保障。

(四)要完善市場監管,加強信息披露。一直以來,發達國家和地區對場外市場的監管比較寬松,監管當局比較注重對機構的合規性監管,而對其所設計的產品本身以及其與客戶交易的監管相對寬松,埋下了風險隱患。實際上,金融產品發行人和代理銷售機構都具有趨利性的特點,在產品設計和銷售時會有意迴避對產品風險的信息披露。因此,監管機構要更加全面的履行監管職責,加強信息披露,維護投資者的正當權益。

綜上所述,雷曼公司所用風險模型過度依賴數理化分析技術,過度包裝導致信息嚴重不對稱,忽視預期效應對風險放大的後果,脫離現實,醞釀風險,最終導致雷曼倒閉。

雷曼的倒閉對我國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也給予我們一些啟示:對處於轉型中,普遍存在專業細分不足、資產配置集中、政府路徑依賴嚴重等結構性缺陷的我國金融企業而言,應從中吸取經驗,加強風險管控,樹立危機意識,完善市場監管。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如果沒有次貸產品(危機),今天的雷曼能否依然挺立也需要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後續】

選擇結構型產品的注意事項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結構型產品既陌生又熟悉,結構型理財產品是固定收益產品(Fixed Income Instruments)的一個特殊種類。它將固定收益產品(通常是定息債券)與金融衍生交易(如遠期、期權、掉期等)合二為一,增強產品收益或將投資者對未來市場走勢的預期產品化。

由於結構型理財產品「固定+衍生」的特性,即通過將大部分的資金投資於固定收益產品,小部分的資金進行衍生產品投資,從而實現在保本的目標下博取可能的高收益。這一點正好滿足了一部分投資者的需求,他們既嚮往資本市場的高收益,又不願意冒損失本金的風險。購買結構性產品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第一,不要緊盯最高預期收益;

所謂的最高預期收益,往往是在某種最理想狀態下發生的,能夠實現的概率很小。投資需要考慮風險,對結構型產品應該多問清楚發生最低收益的可能。若搞清楚零收益發生的可能及條件,也就不會有人後悔莫及。

第二,不要過度迷信歷史數據;

許多銀行的產品介紹,會對掛鉤指標的歷史數據進行回顧。投資者不要根據這些數據對未來漲幅感到樂觀。歷史只能說明過去,而且現實中會存在很多新加入的、不確定的因素,諸如次貸危機等等,因此,歷史數據只能作為一種參考,而不是依據。

第三,不能單純被掛鉤品種的概念所吸引;

結構型產品的銷售日趨商業化,有的還在銷售中用上很吸引人的商品名。但投資者應該清楚,概念包裝如同股市中的題材炒作,同樣存在一定風險。

第四,「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應通過投資不同品種,將低風險與高風險、固定收益與浮動收益,短期與中長期產品、結構性與FOF產品相結合,可規避單一品種投資的風險。

Ⅷ 世界前十強的 公司都哪些(金融危機以前和以後的)

2008年度
1
沃爾瑪
一般商品零售
378,799.0
2
埃克森美孚
煉油
372,824.0
3
雪佛龍
煉油
210,783.0
4
通用汽車
汽車
182,347.0
5
康菲專
煉油
178,558.0
6
通用電氣
多元屬化
176,656.0
7
福特汽車
汽車
172,468.0
8
花旗集團
銀行
159,229.0
9
美國銀行
銀行
119,190.0
10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電信
118,928.0

Ⅸ 美國金融危機導致我國多少家企業倒閉多少人失業有具體的數據顯示嗎

這個關系有點遠,應該沒有具體數據吧,關鍵是沒法統計。事業的因素太多內了,只能說容,在美國金融危機的時期內,我國倒閉的企業數量增加了百分之多少,失業率上升了多少,而且,結論還只能是與美國金融危機非常相關,你可以舉各種各樣的聯系,如業務關系等,做例子來說明。
像你要的這種數據,應該是不存在的。

Ⅹ 在08年金融危機後申請破產的美國集團或企業有哪些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

雷曼兄弟一度是華爾街第四大投資公司,於2008年9月被迫申請破產保護。這是美國破產申請史上最大的一家公司,是引發當前經濟衰退的最大一場災難。由於雷曼兄弟公司影響力遍及全球,所以其破產程序比較復雜而且仍在進行中,80家小型子公司因此關閉。

華盛頓互助銀行

破產保護申請日期:2008年9月26日資產規模:3279億美元

華盛頓互助銀行曾是全美第六大銀行。去年,由於客戶擔心其可能會資不抵債,在短短10天內取出160億美元存款。監管部門查封了控股公司的銀行資產,以19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摩根大通。

通用汽車

申請破產保護日期:2009年6月資產規模:910億美元

通用汽車申請破產是美國商業史上最大的工業公司尋求破產保護。破產重組後的新公司將繼續經營雪佛蘭、凱迪拉克、別克和GMC品牌。其餘表現不佳的品牌龐蒂克、土星、悍馬、薩博和歐寶可能會出售或倒閉。美國政府將持有新公司大約72.5%的股權。

克萊斯勒

破產申請保護日期:2009年4月30日資產規模:390億美元

克萊斯勒今年4月進入破產保護程序,該公司當時是美國破產保護申請史上最大的製造商。克萊斯勒重組之後正在與義大利汽車製造商菲亞特合作。兩年前,克萊斯勒賣給了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瑟伯羅斯資本管理公司,在此之前的近十年間為德國汽車製造商戴姆勒-賓士所有。

桑恩柏格房貸公司

破產保護申請日期:2009年5月1日資產規模:365億美元

這家「巨型」抵押貸款商受到次貸危機巨大沖擊申請破產保護,出售剩餘資產。

還有最著名的罪魁禍首-兩房:房利美和房貸美

閱讀全文

與金融危機美國十大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